CN208955286U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55286U
CN208955286U CN201821821424.4U CN201821821424U CN208955286U CN 208955286 U CN208955286 U CN 208955286U CN 201821821424 U CN201821821424 U CN 201821821424U CN 208955286 U CN208955286 U CN 2089552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ing
assembly
shielding construction
insulation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2142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文超
周灵刚
胡圣洁
王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2142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552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552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552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其包括底座组件、线缆组件和上盖组件。底座组件包括第一屏蔽结构,线缆组件包括第二屏蔽结构,上盖组件包括第三屏蔽结构。第三屏蔽结构接触第一屏蔽结构和第二屏蔽结构,此时线缆组件经由第三屏蔽结构实现与底座组件之间的屏蔽导通功能。第二屏蔽结构与第一屏蔽结构间隔设置,当连接器应用于电池包上时,若线缆组件的高压连接部分直接接触到第一屏蔽结构,此时线缆组件的高压也无法通过第一屏蔽结构传导至电池包的安装面板,进而当正负高压连接器同时装配于电池包时,正负高压不会同时与安装面板导通而引起短路,由此减少了因安装不当而引起的短路风险,保证了装配过程中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传统高压连接器包括底座组件、线缆组件和上盖组件,底座组件包括第一屏蔽结构和第一导电端子、线缆组件包括第二屏蔽结构和第二导电端子、上盖组件包括第三屏蔽结构。其中,第二导电端子电连接于第一导电端子以实现连接器的高压导通,而第一屏蔽结构、第二屏蔽结构、第三屏蔽结构互相直接接触以实现连接器的屏蔽导通。
在传统高压连接器的装配过程中,由于第一屏蔽结构、第二屏蔽结构、第三屏蔽结构互相接触,若线缆组件与底座组件安装不当,则容易引起短路。具体地,当线缆组件的第二导电端子在电连接于第一导电端子的同时接触第二屏蔽结构,此时高压通过第二导电端子传导至第二屏蔽结构,第二屏蔽结构再经由第一屏蔽结构传导至安装面板,而当正负高压连接器同时装配时,正负高压同时通过第二屏蔽结构、第一屏蔽结构与安装面板导通,由此造成短路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在连接器的装配过程中,减少了由于安装不当而引起的短路风险,保证了装配过程中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其包括底座组件以及装配于底座组件的线缆组件和上盖组件。底座组件包括第一屏蔽结构,线缆组件包括第二屏蔽结构,上盖组件包括第三屏蔽结构。第二屏蔽结构与第一屏蔽结构间隔设置,第三屏蔽结构接触第一屏蔽结构和第二屏蔽结构。
底座组件还包括绝缘底座,第一屏蔽结构固定设置于绝缘底座内。线缆组件还包括:线束体,一端位于绝缘底座内、另一端沿纵向伸出绝缘底座,且第二屏蔽结构套设于线束体的所述一端。上盖组件还包括:绝缘上盖,装配于绝缘底座,且第三屏蔽结构固定设置于绝缘上盖内。
第二屏蔽结构与第一屏蔽结构之间形成有空白间隙。
绝缘底座的部分位于第二屏蔽结构与第一屏蔽结构之间。
绝缘底座包括绝缘内壳和绝缘外壳。第一屏蔽结构设置于绝缘内壳与绝缘外壳之间,且绝缘内壳的部分位于第二屏蔽结构与第一屏蔽结构之间。
底座组件还包括:屏蔽弹片,固定设置于绝缘底座,且屏蔽弹片的一端接触第一屏蔽结构、另一端伸出绝缘底座。
线束体包括:线束;以及屏蔽环,套设于线束。第二屏蔽结构套设于屏蔽环并接触屏蔽环。
线缆组件还包括:绝缘套,套设于屏蔽环并设置有通孔。第二屏蔽结构具有:第二主体部,套设于绝缘套;以及第二接触部,突出形成于第二主体部内侧并插入绝缘套的通孔中以接触屏蔽环。
上盖组件还包括绝缘罩。第三屏蔽结构设置于绝缘上盖与绝缘罩之间,且第三屏蔽结构沿上下方向突出于绝缘上盖和绝缘罩。
第三屏蔽结构具有:第三主体部;以及第三接触部,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于第三主体部的一端并向第三主体部外侧延伸。第三主体部位于绝缘上盖与绝缘罩之间,第三接触部沿上下方向突出于绝缘上盖和绝缘罩并接触第一屏蔽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上盖组件的第三屏蔽结构接触底座组件的第一屏蔽结构和线缆组件的第二屏蔽结构,从而线缆组件可经由第三屏蔽结构实现与底座组件之间的屏蔽导通功能。由于第二屏蔽结构与第一屏蔽结构间隔设置,当连接器应用于电池包上时,若线缆组件的高压连接部分直接接触到第一屏蔽结构,此时线缆组件的高压也无法通过第一屏蔽结构传导至电池包的安装面板,进而当正负高压连接器同时装配于电池包时,正负高压不会同时与安装面板导通而引起短路,由此减少了因安装不当而引起的短路风险,保证了装配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爆炸图。
图3是图1中的连接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的箭头指示方向表示连接器内部的屏蔽导通路径。
图4是图3中的圆圈A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的圆圈B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图3中的圆圈C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的第三屏蔽结构与第一屏蔽结构、第二屏蔽结构之间的导通关系示意图。
图8是图2中的底座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底座组件的第一屏蔽结构的立体图。
图10是上盖组件的分解图。
图11是线缆组件的第二屏蔽结构的立体图。
图12是线缆组件的绝缘套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底座组件 242本体部
11第一屏蔽结构 243延伸部
12绝缘底座 3上盖组件
121绝缘内壳 31第三屏蔽结构
122绝缘外壳 311第三主体部
123安装槽 312第三接触部
13第一导电端子 32绝缘上盖
14屏蔽弹片 321平板部
2线缆组件 322突出部
21第二屏蔽结构 33绝缘罩
211第二主体部 4连接件
212第二接触部 5密封组件
22线束体 51密封圈
221线束 52格兰头
222屏蔽环 X横向
23第二导电端子 Y纵向
24绝缘套 Z上下方向
24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或信号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内”、“外”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下”或者“内”、“外”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下”或者“内”、“外”,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下”或者“内”、“外”。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包括:底座组件1、线缆组件2、上盖组件3、连接件4和密封组件5。线缆组件2和上盖组件3均装配于底座组件1。密封组件5密封线缆组件2与底座组件1。
参照图3、图6和图8,底座组件1可包括第一屏蔽结构11、绝缘底座12、第一导电端子13以及屏蔽弹片14。
当连接器应用于电池包上时,底座组件1通过绝缘底座12安装于安装面板(如电池包箱体的侧板)、通过第一导电端子13电连接于电池包内部的电池、并通过第一屏蔽结构11和屏蔽弹片14实现与电池包的安装面板之间的屏蔽导通功能。
参照图3以及图6至图8,第一屏蔽结构11埋设于绝缘底座12内,屏蔽弹片14的一端固定于绝缘底座12内并接触第一屏蔽结构11、另一端伸出绝缘底座12并接触电池包的安装面板,由此实现底座组件1与安装面板之间的屏蔽导通功能。
参照图3和图8,第一导电端子13的一端固定于绝缘底座12内、另一端沿上下方向Z伸出绝缘底座12以电连接于电池包内部的电池。
参照图2至图4以及图6和图7,线缆组件2可包括第二屏蔽结构21、线束体22、第二导电端子23和绝缘套24。
当线缆组件2装配于底座组件1后,第二屏蔽结构21位于底座组件1内并与第一屏蔽结构11间隔设置(即第二屏蔽结构21不直接接触第一屏蔽结构11),第二导电端子23电连接于第一导电端子13以实现连接器的高压连接功能。
由于第二屏蔽结构21不直接接触第一屏蔽结构11,当连接器应用于电池包上时,若线缆组件2的高压连接部分(即第二导电端子23)在电连接于第一导电端子13的同时接触到第二屏蔽结构21,此时线缆组件2的高压也无法通过第一屏蔽结构11传导至电池包的安装面板,进而当正负高压连接器同时装配于电池包时,正负高压不会同时与安装面板导通而引起短路,由此减少了因安装不当而引起的短路风险,保证了装配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屏蔽结构21与第一屏蔽结构11之间可通过预留方式直接形成一定的空白间隙,以使第二屏蔽结构21与第一屏蔽结构11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空白间隙的最窄部分需要大于2.5mm小于5mm。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6,绝缘底座12的部分设置在第二屏蔽结构21与第一屏蔽结构11之间,以使第二屏蔽结构21与第一屏蔽结构11间隔设置。其中,绝缘底座12的所述部分在上下方向Z上的厚度大于0.5mm小于5mm。
绝缘底座12可由绝缘材料制成。具体地,绝缘材料可为塑料或陶瓷。参照图3、图6和图8,绝缘底座12可包括绝缘内壳121和绝缘外壳122。第一屏蔽结构11可通过注塑成型设置于绝缘内壳121与绝缘外壳122之间,且绝缘内壳121的部分位于第二屏蔽结构21与第一屏蔽结构11之间。
参照图3和图7,线束体22的一端位于绝缘底座12内、另一端沿纵向Y伸出绝缘底座12。第二屏蔽结构21套设于线束体22的所述一端。
具体地,参照图2、图3和图7,线束体22可包括线束221和屏蔽环222。线束221的一端位于绝缘底座12内并连接(如压接)于第二导电端子23、另一端沿纵向Y伸出绝缘底座12以连接于电池包外部的其它装置(如另一电池包)。屏蔽环222套设于线束221并位于绝缘底座12内,第二屏蔽结构21套设于屏蔽环222并接触屏蔽环222。
参照图2、图3和图7,第二导电端子23位于绝缘底座12内并连接于线束221的所述一端。参照图3,第二导电端子23通过连接件4固定连接于第一导电端子13。
参照图4和图6,绝缘套24套设于屏蔽环222并固定于绝缘底座12。绝缘套24用于将第二屏蔽结构21固定在绝缘底座12内,且将第二屏蔽结构21与线束221的外壳分隔开,由此避免了由于第二屏蔽结构21刺破线束221的外壳而带来的短路问题。
参照图12,绝缘套24可具有:本体部242,套设于屏蔽环222并设置有通孔241;多个延伸部243,沿本体部242的周向间隔设置,各延伸部243突出形成于本体部242外侧。其中,各延伸部243可与绝缘底座12的对应部分凹凸配合以固定于绝缘底座12。
参照图4和图11,第二屏蔽结构21可具有:第二主体部211,套设于绝缘套24的本体部242;以及第二接触部212,突出形成于第二主体部211内侧并插入绝缘套24的通孔241中以接触屏蔽环222。
参照图3至图5以及图10,上盖组件3可包括第三屏蔽结构31、绝缘上盖32和绝缘套33。
参照图3至图5,第三屏蔽结构31固定设置于绝缘上盖32内,当绝缘上盖32装配于底座组件1的绝缘底座12后,第三屏蔽结构31同时接触底座组件1的第一屏蔽结构11和线缆组件2的第二屏蔽结构21,此时线缆组件2经由上盖组件3的第三屏蔽结构31实现与底座组件1之间的屏蔽导通功能。
参照图4、图5、图7和图10,第三屏蔽结构31可具有:第三主体部311;以及第三接触部312,在上下方向Z上形成于第三主体部311的一端并向第三主体部311外侧延伸。第三主体部311位于绝缘上盖32与绝缘罩33之间,第三接触部312沿上下方向Z突出于绝缘上盖32和绝缘罩33并接触第一屏蔽结构11。
第三屏蔽结构31的第三主体部311在上下方向Z上可两端开口,也可仅靠近绝缘上盖32的一端开口。第三接触部312可为沿第三主体部311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爪状结构。
参照图3至图5,绝缘上盖32可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于绝缘底座12的绝缘外壳122。具体地,参照图10,绝缘上盖32可具有:平板部321;以及突出部322,沿上下方向Z突出于平板部321。第三屏蔽结构31的第三主体部311位于绝缘上盖32的突出部312与绝缘罩33之间。
参照图3至图5以及图10,绝缘罩33设置于第三屏蔽结构31的第三主体部311内侧,用于在装配过程中防止第三屏蔽结构31接触第二导电端子23和/或第一导电端子13。
参照图8,绝缘底座12的绝缘内壳121、绝缘外壳122与第一屏蔽结构11在靠近上盖组件3的一侧形成有安装槽123,绝缘上盖32的突出部322、第三屏蔽结构31和绝缘罩33一起插入安装槽123中并使第三屏蔽结构31的第三接触部312接触第一屏蔽结构11。
参照图3,连接件4位于绝缘底座12内且可为连接螺栓,用于固定连接第二导电端子23和第一导电端子13。
参照图3,密封组件5密封连接线束体22的所述另一端与绝缘底座12。具体地,密封组件5可包括:密封圈51,套设于线束体22的所述另一端;以及格兰头52,挤压密封圈51并连接于绝缘底座12。
当连接器整体装配后,参照图3中的箭头指示方向,线缆组件2的线束221内部的屏蔽层(未示出)经由外部的屏蔽环222与第二屏蔽结构21、上盖组件3的第三屏蔽结构31、底座组件1的第一屏蔽结构11和屏蔽弹片14导通,由此形成线缆组件2至底座组件1之间的屏蔽导通路径。当连接器应用于电池包上时,连接器通过所述屏蔽导通路径实现与电池包的安装面板之间的屏蔽导通功能。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包括底座组件(1)以及装配于底座组件(1)的线缆组件(2)和上盖组件(3),
底座组件(1)包括第一屏蔽结构(11);
线缆组件(2)包括第二屏蔽结构(21);
上盖组件(3)包括第三屏蔽结构(31);
第二屏蔽结构(21)与第一屏蔽结构(11)间隔设置,第三屏蔽结构(31)接触第一屏蔽结构(11)和第二屏蔽结构(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底座组件(1)还包括绝缘底座(12),第一屏蔽结构(11)固定设置于绝缘底座(12)内;
线缆组件(2)还包括:线束体(22),一端位于绝缘底座(12)内、另一端沿纵向(Y)伸出绝缘底座(12),且第二屏蔽结构(21)套设于线束体(22)的所述一端;
上盖组件(3)还包括:绝缘上盖(32),装配于绝缘底座(12),且第三屏蔽结构(31)固定设置于绝缘上盖(3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屏蔽结构(21)与第一屏蔽结构(11)之间形成有空白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底座(12)的部分位于第二屏蔽结构(21)与第一屏蔽结构(1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绝缘底座(12)包括绝缘内壳(121)和绝缘外壳(122);
第一屏蔽结构(11)设置于绝缘内壳(121)与绝缘外壳(122)之间,且绝缘内壳(121)的部分位于第二屏蔽结构(21)与第一屏蔽结构(1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底座组件(1)还包括:屏蔽弹片(14),固定设置于绝缘底座(12),且屏蔽弹片(14)的一端接触第一屏蔽结构(11)、另一端伸出绝缘底座(1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线束体(22)包括:线束(221);以及屏蔽环(222),套设于线束(221);
第二屏蔽结构(21)套设于屏蔽环(222)并接触屏蔽环(2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线缆组件(2)还包括:绝缘套(24),套设于屏蔽环(222)并设置有通孔(241);
第二屏蔽结构(21)具有:第二主体部(211),套设于绝缘套(24);以及第二接触部(212),突出形成于第二主体部(211)内侧并插入绝缘套(24)的通孔(241)中以接触屏蔽环(222)。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盖组件(3)还包括绝缘罩(33);
第三屏蔽结构(31)设置于绝缘上盖(32)与绝缘罩(33)之间,且第三屏蔽结构(31)沿上下方向(Z)突出于绝缘上盖(32)和绝缘罩(3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第三屏蔽结构(31)具有:第三主体部(311);以及第三接触部(312),在上下方向(Z)上形成于第三主体部(311)的一端并向第三主体部(311)外侧延伸;
第三主体部(311)位于绝缘上盖(32)与绝缘罩(33)之间,第三接触部(312)沿上下方向(Z)突出于绝缘上盖(32)和绝缘罩(33)并接触第一屏蔽结构(11)。
CN201821821424.4U 2018-11-06 2018-11-06 连接器 Active CN2089552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21424.4U CN208955286U (zh) 2018-11-06 2018-11-06 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21424.4U CN208955286U (zh) 2018-11-06 2018-11-06 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55286U true CN208955286U (zh) 2019-06-07

Family

ID=66744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21424.4U Active CN208955286U (zh) 2018-11-06 2018-11-06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552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3878A1 (zh) * 2021-12-27 2023-07-06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接线盒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3878A1 (zh) * 2021-12-27 2023-07-06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接线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36736B (zh) 屏蔽连接器
US9048551B2 (en) Casing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9099815B2 (en) Device connector with heat-radiating rubber heat bridge between heat generating component and connector housing
CN105191007B (zh) 直角接头组件
CN103620880A (zh) 连接器
CN205846360U (zh) 一种具有低屏蔽电阻的大电流连接器
CN205385136U (zh) 金属连接器
JP2016031931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208955286U (zh) 连接器
CN206422504U (zh) 电力电缆可分离连接器
JP5889901B2 (ja) 取付・メンテナンスしやすい防水ソケット・プラグアセンブリ
CN110137708A (zh) 一种接线器
CN102222849B (zh) 防爆电连接装置及其插头、插座
JP2017188198A (ja) コネクタ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10391532A (zh) 连接器
KR20180119509A (ko) 접속기
JP2000151123A (ja) 電子回路ユニット
KR20130060642A (ko) 삽입형 커넥터 쉴드 연결구조
CN110323592A (zh) 电连接器、电气单元以及车辆
CN107732516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6887764B (zh) 充电装置及笔记本电脑
CN214254868U (zh) 线束连接组件
CN215299155U (zh) 一种便于接线的漏电保护器
CN216794075U (zh) 母插头和电连接器
CN110098510A (zh) 一种高速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