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51497U - 双向快插接头以及管路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双向快插接头以及管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51497U
CN208951497U CN201821807636.7U CN201821807636U CN208951497U CN 208951497 U CN208951497 U CN 208951497U CN 201821807636 U CN201821807636 U CN 201821807636U CN 208951497 U CN208951497 U CN 2089514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annular
clamping
hole section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0763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兆惠
黄宇
邱洪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YANG FEICHI AUTOMOBILE SPAR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YANG FEICHI AUTOMOBILE SPAR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YANG FEICHI AUTOMOBILE SPAR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YANG FEICHI AUTOMOBILE SPAR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0763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514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514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514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快插接头以及管路系统,包括有主接头、第一插接结构、辅接头、内接头以及第二插接结构,第一插接结构安装在接头主体内,辅接头的一端插接在主接头内,辅接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插接接头插接在内接头内。管道安装时,通过将管道插入第一插接结构中即实现定位,需要取出管道时,按压第一插接结构中的环形压圈,将管道与插接组件的环形锁圈分离即可。该插接式管接头使用时操作方便,将管道插入管接头内即可,使用完毕后,按压环形压圈即可使管道与接头主体松开,管道取下操作方便。同时,辅接头与内接头通过插接固定,安装与拆卸方便。

Description

双向快插接头以及管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接头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向快插接头以及管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储气筒气路系统中管道与设备连接时,管道与阀体连接时需要通过中间连接接头连接,中间连接接头的两端分别与管道和阀体螺接,这样的连接方式使得管道的安装与拆卸操作复杂,且易出现泄漏,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快插接头,以改善传统的管接头与管道的连接操作复杂,铁件电镀接头易锈蚀,安装与取下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路系统,以改善传统的管接头与管道的连接操作复杂,铁件电镀接头易锈蚀,安装与取下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快插接头,用于实现管道与阀体的连接,所述双向快插接头包括:
主接头,所述主接头包括第一插接口以及至少一个连接口,每个所述连接口包括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径,所述第一孔段与所述第二孔段的交界处形成第一环形抵紧面,每个所述第二孔段与所述第一插接口连通,
第一插接结构,每个所述第一插接结构包括卡接盖板、卡接锁圈、卡接压环以及压圈,所述卡接盖板安装在所述第一孔段内,所述卡接盖板具有呈锥面的第一环形内壁,所述卡接锁圈包括固定部以及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呈锥形环,所述抵接部插装在所述卡接盖板内,所述抵接部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环形内壁具有间隙;所述压圈的一端插装在所述抵接部内,且所述压圈沿所述第一孔段的轴线能够相对于所述抵接部滑动,所述压圈能够挤压所述抵接部的第二环形内壁以使所述抵接部沿所述第一孔段的径向向外扩张;所述卡接压环插装在所述第一孔段内,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卡接压环与所述卡接盖板之间;
辅接头,所述辅接头的两端分别为第一插接端和第二插接端,所述第一插接端的外周面套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插接端插接在所述第一插接口内,所述第一密封件密封所述辅接头的外周面与围成所述第一插接口的内周壁之间的缝隙,所述第二插接端的外周面套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密封件,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密封件沿所述第二插接端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内接头,所述内接头具有第二插接口,
第二插接结构,所述第二插接结构包括中空的卡接头、第三密封件、塑料卡簧以及柱形密封圈,所述柱形密封圈固定在所述第二插接口内,所述塑料卡簧固定在所述第二插接口内,所述第三密封件套设在所述卡接头外,所述卡接头插接在所述第二插接口内,所述卡接头与所述内接头过盈配合,所述第三密封件位于所述卡接头与所述内接头之间,所述第二插接端插接在所述卡接头内,所述第二插接端伸入所述塑料卡簧内且抵紧在所述柱形密封圈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卡接压环包括第一限位孔段、第二限位孔段以及第三限位孔段,所述第一限位孔段、第二限位孔段和第三限位孔段的孔径依次减小,所述卡接盖板以及所述压圈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孔段内;所述第二限位孔段与所述第三限位孔段的交界处形成第三环形抵紧面,所述第二环形抵紧面与所述第三环形抵紧面限位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压圈的一端设置为挤压部,所述压圈的另一端设置为导向部,所述挤压部的外周面为锥面,所述挤压部的外径沿所述压圈的轴线方向由所述导向部所在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导向部沿所述压圈的轴线方向在所述挤压部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挤压部内,以使所述导向部与所述挤压部之间形成第二环形抵紧面。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的内壁与所述挤压部的内壁位于同一圆柱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压圈的端部伸出所述第三限位孔段远离所述第二限位孔段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卡接压环的外周面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的凸出方向沿所述卡接压环的径向向外。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口包括环形安装槽以及通气段,所述通气段与所述第一插接口连通,所述环形安装槽位于所述通气段外且与所述通气段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插接结构安装在所述环形安装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辅接头为回转体,所述辅接头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圆柱段、第二圆柱段以及第三圆柱段,所述第二圆柱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柱段和第二圆柱段的直径,所述第一圆柱段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中,所述第三圆柱段的端部设置有圆锥导向面,所述第三圆柱段的外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环形凹槽,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密封件一一对应位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环形凹槽中;所述第三圆柱段靠近所述圆锥导向面的后端设置有环形卡接槽,所述塑料卡簧卡接在所述环形卡接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第三密封件均为“O”型密封圈。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路系统,包括阀体以及所述的双向快插接头,所述内接头与所述阀体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向快插接头,其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制造加工,安装与使用方便,同时,该双向快插接头。具体如下: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向快插接头,主接头包括第一插接口以及至少一个连接口,第一插接口与辅接头的第一插接端插接固定,连接口用于管道插接。将第一插接结构安装在连接口内,第一插接结构具有供管道插入的插入口。实际应用时,将管道的一端插入到连接口内,管道插入后,环形压板、压圈、卡接压环以及卡接锁圈均套设在管道外,且在管道插入过程中,管道的外壁挤压卡接锁圈的抵接部的内壁,抵接部发生一定形变将管道锁紧在抵接部内,管道完成安装。管道使用完毕后,需要将管道从插接头上取下时,按压压圈,压圈挤压抵接部,由于卡接锁圈与环形压板之间具有间隙,压圈挤压卡接锁圈的抵接部,抵接部能够沿卡接锁圈的径向向外扩张,在扩张过程中,抵接部的内壁离开管道的管壁,管道可以方便地从连接口内拔出。同时,在连接主接头与阀体时,将第二插接接头安装在内接头上,内接头与阀体为一体成型,或者内接头即为阀体的一部分,然后,利用辅接头的第二插接端插接在第二插接结构中,第二插接端与内接头实现密封连接,这样,管路与阀体之间通过双向快插接头实现连接,两端均为插接方式固定,连接方式简单可靠,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本实施例提供的管路系统包括上述的双向快插接头,具有上述双向快插接头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向快插接头的主接头与排气管道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头主体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环形压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环形锁圈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A-A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环形压环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环形压圈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向快插接头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向快插接头的一变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向快插接头的另一变形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向快插接头的又一变形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向快插接头的塑料卡簧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向快插接头的辅接头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向快插接头的辅接头的变形结构的示意图。
图标:100-主接头;110-第一插接口;120-连接口;121-第一孔段;122-第二孔段;123-第一环形抵紧面;124-环形安装槽;125-通气段;200-第一插接结构;210-卡接盖板;211-第一环形内壁;220-卡接锁圈;221-固定部;222-抵接部;223-第二环形内壁;230-卡接压环;231-第一限位孔段;232-第二限位孔段;233-第三限位孔段;234-第三环形抵紧面;235-凸起;240-压圈;241-挤压部;242-导向部;243-第二环形抵紧面;300-辅接头;310-第一插接端;320-第二插接端;330-第一密封件;340-第二密封件;350-第一圆柱段;351-第一环形凹槽;360-第二圆柱段;370-第三圆柱段;371-第二环形凹槽;380-圆锥导向面;390-环形卡接槽;400-排气管道;500-内接头;510-第二插接口;600-第二插接结构;610-卡接头;620-第三密封件;630-塑料卡簧;631-缺口;632-卡口;633-凹槽;640-柱形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向快插接头。
请参阅图1,双向快插接头包括有主接头100、辅接头300、第一插接结构200、内接头500以及第二插接结构600。
请参阅图2,主接头100为管状结构,主接头100上设置有一个第一插接口110以及至少一个连接口120,连接口120与第一插接口110连通,第一插接口110用于与辅接头300连接,辅接头300用于连接阀体,连接口120用于与排气管道400连接。
可选的,第一插接口110为圆柱形口,便于安装,便于密封。连接口120为圆柱形口,连接口120的远离第一插接口110的端面设置有环形安装槽124,环形安装槽124与连接口120的通气段125为同轴设置,环形安装槽124的垂直于其轴线方向的截面为圆环形。连接口120包括有由环形安装槽124的外槽壁围成的第一孔段121和第二孔段122,第一孔段121的孔径大于第二孔段122的孔径,第一孔段121与第二孔段122的交界处形成第一环形抵紧面123,每个第二孔段122与第一插接口110连通。
请参阅图1,可选的,主接头100可以为直通接头,第一插接口110和连接口120为同轴设置。
请参阅图9,在其他实施例中,主接头100可以为直角接头,其包括有一个第一插接口110和一个连接口120,第一插接口110的轴线与连接口120的轴线垂直设置。
请参阅图10,在其他实施例中,主接头100可以为T形三通接头,主接头100的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口120,主接头10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插接口110,第一插接口110位于两个连接口120之间。
请参阅图11,在其他实施例中,主接头100还可以为F形三通接头,主接头100包括有一个第一插接口110和两个连接口120,两个连接口120位于同一侧。
请参阅图1、图3-图7,第一插接结构200包括有卡接盖板210、卡接锁圈220、卡接压环230以及压圈240,卡接盖板210、卡接锁圈220、卡接压环230以及压圈240为同轴设置,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卡接盖板210、卡接锁圈220、卡接压环230、压圈240以及第一孔段121同轴设置。卡接盖板210安装于第一孔段121,卡接盖板210抵接在第一环形抵紧面123上,卡接盖板210的第一环形内壁211为锥面,第一环形内壁211的内径沿卡接盖板210的轴线由第一孔段121向第二孔段122的方向渐缩。卡接锁圈220包括固定部221以及抵接部222,抵接部222呈锥形环,抵接部222插装在卡接盖板210内,抵接部222的外周面与第一环形内壁211具有间隙;压圈240的一端插装在抵接部222内,且压圈240沿第一孔段121的轴线能够相对于抵接部222滑动,压圈240能够挤压抵接部222的第二环形内壁223以使抵接部222沿第一孔段121的径向向外扩张,第二环形内壁223为锥面,第二环形内壁223的内径沿压圈240的轴线方向由第一孔段121向第二孔段122的方向渐缩,抵接部222的外周面为锥面,抵接部222的外周面的外径沿压圈240的轴线方向由第一孔段121向第二孔段122的方式渐缩。卡接压环230插装在第一孔段121内,固定部221位于卡接压环230与卡接盖板210之间。
可选的,压圈240一端设置为挤压部241,压圈240的另一端设置为导向部242,挤压部241的外周面为锥面,挤压部241的外径沿压圈240的轴线方向由导向部242所在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导向部242的沿压圈240的轴线方向的在挤压部241上的投影位于挤压部241内,以使导向部242与挤压部241之间形成第二环形抵紧面243。导向部242的内壁与挤压部241的内壁位于同一圆柱面上。
可选的,卡接压环230包括第一限位孔段231、第二限位孔段232以及第三限位孔段233,第一限位孔段231、第二限位孔段232和第三限位孔段233的孔径依次减小,卡接盖板210以及压圈240位于第一限位孔段231内;第二限位孔段232与第三限位孔段233的交界处形成第三环形抵紧面234,第二环形抵紧面243与第三环形抵紧面234限位连接。压圈240的端部伸出第三限位孔段233的远离第二限位孔段232的一端。卡接压环230的外周面设置有凸起235,凸起235的凸出方向沿卡接压环230的径向向外。卡接压环230与主接头100的结构更加牢固,环形压板、卡接锁圈220的位置牢固可靠,第一插接结构200整体不易松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向快插接头,将排气管道400的一端插入到连接口120内,排气管道400插入后,环形压板、压圈240、卡接压环230以及卡接锁圈220均套设在管道外,且在排气管道400插入过程中,排气管道400的外壁挤压卡接锁圈220的抵接部222的内壁,抵接部222发生一定形变将排气管道400锁紧在抵接部222内,排气管道400完成安装。排气管道400使用完毕后,需要将排气管道400从插接头上取下时,按压压圈240,压圈240挤压抵接部222,由于卡接锁圈220与环形压板之间具有间隙,压圈240挤压卡接锁圈220的抵接部222,抵接部222能够沿卡接锁圈220的径向向外扩张,在扩张过程中,抵接部222的内壁离开排气管道400的管壁,排气管道400可以方便地从连接口120内拔出。本实施例提供的双向快插接头,结构简单可靠,排气管道400的安装与拆卸方便,操作灵活,省时省力,且相比传统铁件电镀接头不易锈蚀。
实际应用时,为了实现密封,在排气管道400与插接主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同理,为了提高辅接头300与插接主体的密封性,在辅接头300与第一插接结构20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插接口110的直径、连接口120的直径按需设置,能够插装不同直径的排气管道400,使用范围广。
排气管道400可以是尼龙管,主接头100可以是工程塑料接头。
请参阅图8,本实施例中可选的,辅接头300的两端分别为第一插接端310和第二插接端320,第一插接端310的外周面套设有第一密封件330,第一密封件330可以是“O”型密封圈,第一插接端310插接在第一插接口内,第一密封件330密封辅接头300的外周面与围成第一插接口的内周壁之间的缝隙,第二插接端320的外周面套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密封件340,至少两个第二密封件340沿第二插接端32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在辅接头300的第二插接端320上还设置有环形卡接槽。
请参阅图13,进一步的,辅接头300为回转体,辅接头300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圆柱段350、第二圆柱段360以及第三圆柱段370,第二圆柱段360的直径大于第一圆柱段350和第三圆柱段370的直径,第一圆柱段350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351,第一密封件330位于第一环形凹槽351中,第三圆柱段370的端部设置有圆锥导向面380,第三圆柱段370的外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环形凹槽371,至少两个第二密封件340一一对应位于至少两个第二环形凹槽371中;第三圆柱段370靠近圆锥导向面380的后端设置有环形卡接槽390,塑料卡簧卡接在环形卡接槽390中。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尺寸的不同,在第三圆柱段370靠近第二圆柱段360的位置处的直径大于第三圆柱段370其他位置的直径,增加第二圆柱段360和第三圆柱段370连接位置处的强度,不易折断。
请参阅图14,在其他实施例中,当辅接头300的第三圆柱段370的直径较大时,第三圆柱段370不需要设置变径段,辅接头300使用时强度足够不易折断。显然,第三圆柱段370的直径按需设置即可,在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内接头500与阀体一体成型,或者内接头500为阀体的一部分,将辅接头300的第二插接端320插接在内接头500的第二插接口510内,即实现了管道与阀体的连接。进一步的,在第二插接口510内安装有第二插接结构600,用于固定辅接头300以及实现辅接头300与内接头500的密封。具体的,第二插接结构600包括中空的卡接头610、第三密封件620、塑料卡簧630以及柱形密封圈640,柱形密封圈640固定在第二插接口510内,塑料卡簧630固定在第二插接口510内,第三密封件620套设在卡接头610外,卡接头610插接在第二插接口510内,卡接头610与内接头500过盈配合,或者,卡接头610螺接在内接头500内,第三密封件620位于卡接头610与内接头500之间,第二插接端320插接在卡接头610内,第二插接端320伸入塑料卡簧630内且抵紧在柱形密封圈640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插接结构的安装方式为,先将柱形密封圈640安装在内接头500内,然后将塑料卡簧630安装在内接头500内,再将卡接头610螺接在内接头500内,卡接头610用于限制塑料卡簧630的位置,使塑料卡簧630不会从内接头500内脱落。
需要说明的是,卡接头610为回转体,卡接头610的外周面具有环形槽,第三密封件620套设在环形槽中。
辅接头300与阀体的安装方式为,将辅接头300的第二插接端320插接在内接头500内,第二插接端320上具有圆锥导向面,便于第二插接端320插入到塑料卡簧630中,且第二插接端320插接过程中,挤压塑料卡簧630,使塑料卡簧630沿其径向方向张开,当第二插接端320越过塑料卡簧630且第二插接端320的外周面上的环形卡接槽到达塑料卡簧630的位置时,此时,第二插接端320没有挤压塑料卡簧630,塑料卡簧630在回复力的作用下收缩,塑料卡簧630卡接在环形卡接槽内,即完成辅接头300与内接头500的插接安装。此时,第二插接端320的端部抵接在柱形密封圈640的端面上。在需要拔出辅接头300时,先将卡接头610从内接头500内旋转出来,然后将辅接头300拔出即可,辅接头300拔出过程中将塑料卡簧630一起带出。
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中,塑料卡簧630大致呈椭圆环状,塑料卡簧630的两端之间间隔设置形成缺口631,在塑料卡簧630的每个端部处设置有凹槽633,凹槽633为通槽,凹槽633的槽深方向沿塑料卡簧630的长度方向延伸。通过缺口631的设计,在第二插接端320挤压塑料卡簧630时,塑料卡簧630易于变形,插接更加便捷和省力,同时,由于塑料卡簧630的端部的凹槽633设计,在塑料卡簧630形变过程中,塑料卡簧630的端部抵接在内接头500的内壁后可以发生一定形变,使得塑料卡簧630形成的卡口632更大,便于卡接直径较大的辅接头300。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柱形密封圈640可以是圆柱形密封圈。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密封件和第三密封件均可以是“O”型密封圈。塑料卡簧采用现有技术即可。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向快插接头,在连接管路与阀体时,管路与快插接头插接,快插接头与阀体插接,实现了双向插接固定,操作方便可靠。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路系统,包括阀体以及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双向快插接头,内接头500与阀体一体成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向快插接头,用于实现管道与阀体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快插接头包括:
主接头,所述主接头包括第一插接口以及至少一个连接口,每个所述连接口包括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径,所述第一孔段与所述第二孔段的交界处形成第一环形抵紧面,每个所述第二孔段与所述第一插接口连通,
第一插接结构,每个所述第一插接结构包括卡接盖板、卡接锁圈、卡接压环以及压圈,所述卡接盖板安装在所述第一孔段内,所述卡接盖板具有呈锥面的第一环形内壁,所述卡接锁圈包括固定部以及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呈锥形环,所述抵接部插装在所述卡接盖板内,所述抵接部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环形内壁具有间隙;所述压圈的一端插装在所述抵接部内,且所述压圈沿所述第一孔段的轴线能够相对于所述抵接部滑动,所述压圈能够挤压所述抵接部的第二环形内壁以使所述抵接部沿所述第一孔段的径向向外扩张;所述卡接压环插装在所述第一孔段内,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卡接压环与所述卡接盖板之间;
辅接头,所述辅接头的两端分别为第一插接端和第二插接端,所述第一插接端的外周面套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插接端插接在所述第一插接口内,所述第一密封件密封所述辅接头的外周面与围成所述第一插接口的内周壁之间的缝隙,所述第二插接端的外周面套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密封件,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密封件沿所述第二插接端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内接头,所述内接头具有第二插接口,
第二插接结构,所述第二插接结构包括中空的卡接头、第三密封件、塑料卡簧以及柱形密封圈,所述柱形密封圈固定在所述第二插接口内,所述塑料卡簧固定在所述第二插接口内,所述第三密封件套设在所述卡接头外,所述卡接头插接在所述第二插接口内,所述卡接头与所述内接头过盈配合,所述第三密封件位于所述卡接头与所述内接头之间,所述第二插接端插接在所述卡接头内,所述第二插接端伸入所述塑料卡簧内且抵紧在所述柱形密封圈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压环包括第一限位孔段、第二限位孔段以及第三限位孔段,所述第一限位孔段、第二限位孔段和第三限位孔段的孔径依次减小,所述卡接盖板以及所述压圈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孔段内;所述第二限位孔段与所述第三限位孔段的交界处形成第三环形抵紧面,所述第二环形抵紧面与所述第三环形抵紧面限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圈的一端设置为挤压部,所述压圈的另一端设置为导向部,所述挤压部的外周面为锥面,所述挤压部的外径沿所述压圈的轴线方向由所述导向部所在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导向部沿所述压圈的轴线方向在所述挤压部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挤压部内,以使所述导向部与所述挤压部之间形成第二环形抵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的内壁与所述挤压部的内壁位于同一圆柱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圈的端部伸出所述第三限位孔段远离所述第二限位孔段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压环的外周面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的凸出方向沿所述卡接压环的径向向外。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向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口包括环形安装槽以及通气段,所述通气段与所述第一插接口连通,所述环形安装槽位于所述通气段外且与所述通气段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插接结构安装在所述环形安装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接头为回转体,所述辅接头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圆柱段、第二圆柱段以及第三圆柱段,所述第二圆柱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柱段和第二圆柱段的直径,所述第一圆柱段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中,所述第三圆柱段的端部设置有圆锥导向面,所述第三圆柱段的外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环形凹槽,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密封件一一对应位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环形凹槽中;所述第三圆柱段靠近所述圆锥导向面的后端设置有环形卡接槽,所述塑料卡簧卡接在所述环形卡接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快插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第三密封件均为“O”型密封圈。
10.一种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向快插接头,所述内接头与所述阀体一体成型。
CN201821807636.7U 2018-11-02 2018-11-02 双向快插接头以及管路系统 Active CN2089514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07636.7U CN208951497U (zh) 2018-11-02 2018-11-02 双向快插接头以及管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07636.7U CN208951497U (zh) 2018-11-02 2018-11-02 双向快插接头以及管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51497U true CN208951497U (zh) 2019-06-07

Family

ID=66743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07636.7U Active CN208951497U (zh) 2018-11-02 2018-11-02 双向快插接头以及管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51497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3557A (zh) * 2019-09-06 2019-11-29 安徽拓扑思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双密封的气管快插接头
CN110594515A (zh) * 2019-08-26 2019-12-20 宁波诗兰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管道接头
CN112692539A (zh) * 2019-10-23 2021-04-23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压紧螺母的锁紧工装、锁紧系统以及锁紧方法
CN114352813A (zh) * 2021-12-06 2022-04-15 绵阳创格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多通道压力管快速连接的装置
CN117307938A (zh) * 2023-09-25 2023-12-29 宝腾智能润滑技术(东莞)有限公司 用于油路润滑设备的快插接头及定位组装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4515A (zh) * 2019-08-26 2019-12-20 宁波诗兰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管道接头
CN110513557A (zh) * 2019-09-06 2019-11-29 安徽拓扑思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双密封的气管快插接头
CN110513557B (zh) * 2019-09-06 2024-04-23 安徽拓扑思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双密封的气管快插接头
CN112692539A (zh) * 2019-10-23 2021-04-23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压紧螺母的锁紧工装、锁紧系统以及锁紧方法
CN114352813A (zh) * 2021-12-06 2022-04-15 绵阳创格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多通道压力管快速连接的装置
CN114352813B (zh) * 2021-12-06 2024-05-24 绵阳创格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多通道压力管快速连接的装置
CN117307938A (zh) * 2023-09-25 2023-12-29 宝腾智能润滑技术(东莞)有限公司 用于油路润滑设备的快插接头及定位组装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51497U (zh) 双向快插接头以及管路系统
CN113124248B (zh) 一种车辆动力电池冷却管路用面板连接快速接头
CN109812630A (zh) 一种旋紧式快速管件连接头
CN208641998U (zh) 一种防堵塞过滤式转向接头
CN203880290U (zh) 小口径快速联接管道接头
CN212594197U (zh) 一种过滤器
CN212900294U (zh) 一种迷你s型连接器
CN113028179A (zh) 家用电器管道对接防私拆装置、燃气灶及管道对接拆装方法
CN207437995U (zh) 插接式管接头以及输送管组件
CN211880063U (zh) 一种防脱落的轨道交通线缆连接器
CN210770782U (zh) 一种密封管接头
CN211039977U (zh) 一种密封性好的金属软管连接网套
CN102734583A (zh) 快速接头
CN202868166U (zh) 快插管接头
CN213900258U (zh) 一种快插气管结构
CN219062715U (zh) 一种方便扣压安装的改进型套筒
CN210344643U (zh) 一种用于液压高压管路的快插连接接头
CN216170336U (zh) 一种带有可拆卸转接头的滤袋
CN217559312U (zh) 快插接头
CN215365008U (zh) 膜壳与膜过滤装置
CN217208287U (zh) 快换式接头
CN106122642A (zh) 一种汽车管路快速接头
CN220870331U (zh) 一种软管快接接头
CN220082445U (zh) 一种毛细管接头
CN220379130U (zh) 一种管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