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45619U - 带有凸轮机构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有凸轮机构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45619U
CN208945619U CN201820975796.6U CN201820975796U CN208945619U CN 208945619 U CN208945619 U CN 208945619U CN 201820975796 U CN201820975796 U CN 201820975796U CN 208945619 U CN208945619 U CN 208945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uckle
work top
support base
support
c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7579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利军
向立明
王书贤
刘祯
刘朋
姚鹏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filed Critical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Priority to CN20182097579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456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45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4561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orkshop Equipment, Work Benches, Supports, Or Storag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凸轮机构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属于转向节技术领域。工作台面与框架连接围成两端开口的容纳腔,工作台面开设有限位沟槽,用于与转向节配合并限制转向节移动;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分别位于工作台面的两端,第一支撑座与转向节的其中一个转向节臂的锥孔配合,第二支撑座支撑并固定转向节;顶起机构位于工作台面的两侧,动力源的输出端设置有凸轮,凸轮与顶起机构可传动的连接,凸轮转动能够带动顶起机构沿垂直于工作台面的方向移动,以使与第一支撑座配合的转向节臂与第一支撑座分离。该带有凸轮机构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操作方便、省时省力,解决了转向节卡死问题,能够避免转向节遭到破坏,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带有凸轮机构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有凸轮机构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转向节的功用是承受汽车前部载荷,支承并带动前轮绕主销转动而使汽车转向,在行驶过程中承受各个方面冲击载荷,因此对其强度要求很高。转向节是最复杂最精密的汽车零部件之一,在加工过程中对其加工精度要求也是非常高,保证加工面的光洁,确保转向节的精确度以满足汽车安全性能要求。
转向节上的锥孔用来安装转向节臂,锥孔在加工过程后,会在圆锥面用拉刀拉个键槽,但在拉键槽时,转向节受到拉刀的力使转向节卡在工装夹具上,必须借助外力才能取下转向节。以往使用锤子将转向节从工装夹具上敲打下来,这样难免对汽车转向节表面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长时间下来,效率也得不到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有凸轮机构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操作方便、省时省力,解决了转向节卡死问题,能够避免转向节遭到破坏,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有凸轮机构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包括工作平台、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顶起机构及动力源;
所述工作平台包括工作台面和框架,所述工作台面与所述框架连接围成两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工作台面开设有限位沟槽,所述限位沟槽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限位沟槽用于与转向节配合并限制转向节移动;
所述第一支撑座安装于所述工作台面,所述第一支撑座开设有供拉刀穿设的拉刀槽,所述第一支撑座用于与转向节的其中一个转向节臂的锥孔配合并支撑转向节;
所述第二支撑座与所述第一支撑座分别位于所述工作台面的两端,所述第二支撑座用于支撑并限制转向节相对于所述工作台面移动;
所述顶起机构与所述工作台面可滑动的连接,所述顶起机构位于所述工作台面的两侧,所述顶起机构用于支撑转向节;
所述动力源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动力源的输出端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顶起机构可传动的连接,所述凸轮转动能够带动所述顶起机构沿垂直于所述工作台面的方向移动,以使与所述第一支撑座配合的转向节臂与所述第一支撑座分离。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座包括锥台和圆台,所述锥台用于穿设于转向节的锥孔内,所述圆台与所述锥台连接且所述圆台与所述工作台面连接,所述圆台的直径大于所述锥台的直径,所述圆台用于支撑转向节。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座包括限位基座和限位组件,所述限位基座包括底座和两个支撑耳,所述两个支撑耳沿所述工作台面的宽度方向分布于所述底座的两端,所述两个支撑耳与所述底座连接形成容纳区,所述容纳区用于容纳转向节,所述支撑耳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沿所述工作台面的宽度方向贯穿所述支撑耳,所述两个支撑耳的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孔同轴设置,所述底座开设有垂直于所述工作台面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由所述底座的靠近所述容纳区的一面朝向所述工作台面延伸;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个第一限位螺栓和一个第二限位螺栓,所述第一限位螺栓与所述第一螺纹孔配合且伸入所述容纳区内,所述第二限位螺栓与所述第二螺纹孔配合且部分所述第二限位螺栓位于所述容纳区内。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螺纹孔的中心线位于所述两个支撑耳中间,所述第二螺纹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的中心线相交。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螺栓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转向节连接的橡胶垫,所述第二限位螺栓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转向节连接的橡胶垫。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顶起机构包括连接板、连接座、滑轮及两个顶杆,所述连接座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滑轮与所述连接座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滑轮与所述凸轮贴合,所述两个顶杆沿所述工作台面的宽度方向分布于所述连接板的两端,所述顶杆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顶杆的一端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顶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工作台面且位于所述容纳腔外,所述顶杆与所述工作台面可滑动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顶起机构还包括两个导向筒,所述两个导向筒与所述两个顶杆一一对应,所述导向筒安装于所述工作台面,所述顶杆可滑动的穿设于所述导向筒内。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顶杆的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转向节连接的橡胶垫。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平台还包括第三支撑座,所述第三支撑座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第三支撑座安装于所述框架,所述第三支撑座用于支撑所述动力源。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源为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三支撑座上,所述驱动电机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工作台面平行设置,所述凸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可传动的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带有凸轮机构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操作方便、省时省力,解决了转向节卡死问题,能够避免转向节遭到破坏,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凸轮机构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的第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凸轮机构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的第二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凸轮机构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的第三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凸轮机构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的第四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转向节与工作平台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带有凸轮机构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1-工作平台;11-工作台面;111-限位沟槽;112-通孔;12-框架;13-容纳腔;14-第三支撑座;2-第一支撑座;21-拉刀槽;22-锥台;23-圆台;3-第二支撑座;31-底座;311-第二螺纹孔;32-支撑耳;321-第一螺纹孔;33-容纳区;34-第一限位螺栓;35-第二限位螺栓;4-顶起机构;41-连接板;42-连接座;43-滑轮;44-顶杆;45-导向筒;5-动力源;6-凸轮;7-橡胶垫;8-转向节;81-转向节臂;82-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有凸轮机构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100,应用于加工转向节8的锥孔82内键槽,包括工作平台1、第一支撑座2、第二支撑座3、顶起机构4及动力源5。
如图1-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工作平台1包括工作台面11和框架12,工作台面11与框架12连接围成两端开口的容纳腔13,工作台面11开设有限位沟槽111,用于与转向节8配合并限制转向节8移动;第一支撑座2与第二支撑座3分别位于工作台面11的两端,第一支撑座2与转向节8的其中一个转向节臂81的锥孔82配合,便于使用者拉键槽,第二支撑座3支撑并固定转向节8;顶起机构4位于工作台面11的两侧,动力源5位于容纳腔13内,顶起机构4用于支撑转向节8,动力源5的输出端设置有凸轮6,凸轮6与顶起机构4可传动的连接,凸轮6转动能够带动顶起机构4沿垂直于工作台面11的方向移动,以使与第一支撑座2配合的转向节臂81与第一支撑座2分离。该带有凸轮机构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100,固定时间短、操作方便、省时省力,解决了转向节8卡死问题,能够避免转向节8遭到破坏,提高了生产效率。
下面对该带有凸轮机构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100的各个部件的具体结构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工作平台1起到定位、支撑的作用,工作平台1包括工作台面11和框架12,工作台面11与框架12连接围成两端开口的容纳腔13,便于使用者操作;工作台面11用于放置转向节8,框架12起到支撑的作用。工作台面11开设有限位沟槽111,限位槽与容纳腔13连通,当转向节8放置于工作台面11时,转向节8卡接于限位沟槽111内,限位沟槽111用于与转向节8配合,并限制转向节8沿工作台面11的长度方向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工作平台1为长方体结构,具有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转向节8沿工作平台1的长度方向设置。这里的工作台面11为板状结构,并不是一个面。工作平台1放置处于静止状态时,工作台面11水平设置,垂直于工作台面11的方向,相当于竖直方向。
第一支撑座2安装于工作台面11上,并且相对于工作台面11固定;第一支撑座2开设有供拉刀穿设的拉刀槽21,第一支撑座2用于与转向节8的其中一个转向节臂81的锥孔82配合并支撑转向节8。拉刀槽21沿垂直于工作台面11的方向贯穿第一支撑座2,相当于拉刀槽21沿竖直方向设置,便于使用者操作拉刀。
进一步地,工作台面11开设有与拉刀槽21对应的通孔112,通孔112与容纳腔13连通,当拉刀在拉刀槽21内移动时,拉刀可以在通孔112内移动,增大了拉刀的活动空间,提高转向节8的锥孔82的内键槽的加工质量。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支撑座2包括锥台22和圆台23,锥台22用于穿设于转向节8的锥孔82内,并卡接转向节臂81,限制转向节臂81移动;圆台23与锥台22连接并且圆台23安装于工作台面11上,圆台23的直径大于锥台22的直径,圆台23用于支撑转向节8的转向节臂81。第一支撑座2的一侧挖空,形成拉刀槽21,便于拉大沿垂直于工作台面11的方向移动,并且便于拉刀作用于转向节臂81的锥孔82,完成锥孔82内键槽的加工。
第二支撑座3与第一支撑座2分别位于工作台面11的两端,第二支撑座3与第一支撑座2配合分别支撑转向节8的两端,第二支撑座3用于支撑并限制转向节8相对于工作台面11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座3包括限位基座和限位组件。限位基座与工作台面11连接,限位基座包括用于容纳转向节8的容纳区33,转向节8的远离锥孔82的一端放置于容纳区33内;限位组件与限位基座连接,并且限位组件作用于转向节8,用于限制转向节8相对于限位基座移动。
如图3所示,限位基座包括底座31和两个支撑耳32,两个支撑耳32沿工作台面11的宽度方向分布于底座31的两端,两个支撑耳32与底座31连接形成容纳区33。为了提高支撑耳32与底座31的连接强度,作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式,支撑耳32与底座31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支撑耳32开设有第一螺纹孔321,第一螺纹孔321沿工作台面11的宽度方向贯穿支撑耳32,两个支撑耳32的两个第一螺纹孔321同轴设置;底座31开设有垂直于工作台面11的第二螺纹孔311,第二螺纹孔311由底座31的靠近容纳区33的一面朝向工作台面11延伸。如图3和图4所示,限位组件包括两个第一限位螺栓34和一个第二限位螺栓35,第一限位螺栓34与第一螺纹孔321配合并且伸入容纳区33内,第二限位螺栓35与第二螺纹孔311配合并且部分第二限位螺栓35位于容纳区33内。
具体地,第二限位螺栓35位于容纳区33内,并且第二限位螺栓35沿垂直于工作台面11的方向设置,能够支撑位于容纳区33内的转向节8,起到支撑定位的作用。第一限位螺栓34由支撑耳32的远离容纳区33的一侧贯穿支撑耳32并伸入容纳区33内,第一限位螺栓34用于抵接于转向节8,两个第一限位螺栓34相对设置共同作用于转向节8,以使转向节8固定。
为了使得转向节8受力平稳,第二螺纹孔311的中心线位于两个支撑耳32中间,两个支撑耳32到第二螺纹孔311的距离相等;第二螺纹孔311的中心线与第一螺纹孔321的中心线相交,使得第一螺纹孔321的中心线与第二螺纹孔311的中心线共面,第二限位螺栓35和第一限位螺栓34作用于转向节8的同一个横截面上,使得转向节8受力均衡。
为了避免损伤转向节8,第一限位螺栓34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转向节8连接的橡胶垫7,第二限位螺栓35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转向节8连接的橡胶垫7,橡胶垫7与第一限位螺栓34或第二限位螺栓35粘接,橡胶垫7还可以减缓第一限位螺栓34施加于转向节8的作用力,或者转向节8施加于第二限位螺栓35的作用力。
顶起机构4位于工作台面11的两侧,顶起机构4与工作台面11可滑动的连接,顶起机构4用于支撑转向节8。如图2和图5所示,动力源5位于容纳腔13内,动力源5的输出端设置有凸轮6,凸轮6与顶起机构4可传动的连接,凸轮6跟随动力源5转动能够带动顶起机构4沿垂直于工作台面11的方向移动,以使顶起机构4顶起转向节臂81移动,从而使与第一支撑座2配合的转向节臂81与第一支撑座2分离。
具体地,如图5所示,顶起机构4包括连接板41、连接座42、滑轮43及两个顶杆44,连接座42与连接板41连接,滑轮43与连接座42可转动的连接,滑轮43与凸轮6贴合。两个顶杆44沿工作台面11的宽度方向分布于连接板41的两端,顶杆44与连接板41连接,顶杆44的一端位于容纳腔13内,顶杆44的另一端穿过工作台面11且位于容纳腔13外,顶杆44与工作台面11可滑动的连接。当凸轮6转动时,滑轮43沿凸轮6的轮廓移动,从而顶着连接板41沿垂直于工作台面11的方向移动,使顶杆44与转向节臂81抵接,并带动转向节臂81远离或靠近工作台面11。
进一步地,顶起机构4还包括两个导向筒45,两个导向筒45与两个顶杆44一一对应,导向筒45安装于工作台面11,顶杆44可滑动的穿设于导向筒45内。导向筒45的设置,使得顶杆44移动更灵活,顶杆44移动的导向效果好。
进一步地,顶杆44的远离连接板4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转向节8连接的橡胶垫7,能够减缓转向节8施加于顶杆44的作用力,还可以防止顶杆44损伤转向节8。
在本实施例中,工作平台1还包括第三支撑座14,第三支撑座14位于容纳腔13内,并且第三支撑座14安装于框架12,第三支撑座14用于支撑动力源5。由于框架12具有一定的高度,为了满足顶杆44的支撑转向节8的作用,将动力源5安装于第三支撑座14上,便于节省顶杆44的长度,减少顶杆44的移动距离。
动力源5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安装于第三支撑座14上,驱动电机与外部电源点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工作台面11平行设置,凸轮6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可传动的连接,凸轮6沿垂直与工作台面11的方向设置。当凸轮6跟随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时,滑轮43沿凸轮6的轮廓移动,从而带动顶杆44沿垂直于工作台面11的方向移动,顶杆44带动转向节8远离或靠近工作台面11。第三支撑座14具有一定的高度,便于凸轮6的转动,同时,可以减少顶杆44的长度。第三支撑座14的高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如图6所示,将转向节8放置于工作平台1上,第二支撑座3的第二限位螺栓35对转向节8进行支撑,第一限位螺栓34对转向节8进行固定,转向节8的锥孔82卡在第一支撑座2上,拉刀对转向节8的锥孔82拉键槽后,转向节8将因受向下的力而卡死在第一支撑座2上;此时,驱动电机带动凸轮6旋转,凸轮6带动滑轮43在凸轮6的轮廓上转动,推动连接板41向上移动,顶杆44随着连接板41在导向筒45内向上移动,从而将转向节8从第一支撑座2中顶出,之后,顶杆44达到最高点后,由于凸轮6的转动,顶杆44因其本身重力而沿着导向筒45下降,如此反复。该带有凸轮机构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100,固定时间短、便于操作、省时省力,解决了转向节8卡死问题,能够避免转向节8遭到破坏,提高了生产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带有凸轮机构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平台、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顶起机构及动力源;
所述工作平台包括工作台面和框架,所述工作台面与所述框架连接围成两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工作台面开设有限位沟槽,所述限位沟槽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限位沟槽用于与转向节配合并限制转向节移动;
所述第一支撑座安装于所述工作台面,所述第一支撑座开设有供拉刀穿设的拉刀槽,所述第一支撑座用于与转向节的其中一个转向节臂的锥孔配合并支撑转向节;
所述第二支撑座与所述第一支撑座分别位于所述工作台面的两端,所述第二支撑座用于支撑并限制转向节相对于所述工作台面移动;
所述顶起机构与所述工作台面可滑动的连接,所述顶起机构位于所述工作台面的两侧,所述顶起机构用于支撑转向节;
所述动力源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动力源的输出端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顶起机构可传动的连接,所述凸轮转动能够带动所述顶起机构沿垂直于所述工作台面的方向移动,以使与所述第一支撑座配合的转向节臂与所述第一支撑座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凸轮机构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包括锥台和圆台,所述锥台用于穿设于转向节的锥孔内,所述圆台与所述锥台连接且所述圆台与所述工作台面连接,所述圆台的直径大于所述锥台的直径,所述圆台用于支撑转向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凸轮机构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座包括限位基座和限位组件,所述限位基座包括底座和两个支撑耳,所述两个支撑耳沿所述工作台面的宽度方向分布于所述底座的两端,所述两个支撑耳与所述底座连接形成容纳区,所述容纳区用于容纳转向节,所述支撑耳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沿所述工作台面的宽度方向贯穿所述支撑耳,所述两个支撑耳的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孔同轴设置,所述底座开设有垂直于所述工作台面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由所述底座的靠近所述容纳区的一面朝向所述工作台面延伸;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个第一限位螺栓和一个第二限位螺栓,所述第一限位螺栓与所述第一螺纹孔配合且伸入所述容纳区内,所述第二限位螺栓与所述第二螺纹孔配合且部分所述第二限位螺栓位于所述容纳区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凸轮机构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中心线位于所述两个支撑耳中间,所述第二螺纹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的中心线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凸轮机构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螺栓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转向节连接的橡胶垫,所述第二限位螺栓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转向节连接的橡胶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凸轮机构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起机构包括连接板、连接座、滑轮及两个顶杆,所述连接座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滑轮与所述连接座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滑轮与所述凸轮贴合,所述两个顶杆沿所述工作台面的宽度方向分布于所述连接板的两端,所述顶杆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顶杆的一端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顶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工作台面且位于所述容纳腔外,所述顶杆与所述工作台面可滑动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凸轮机构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起机构还包括两个导向筒,所述两个导向筒与所述两个顶杆一一对应,所述导向筒安装于所述工作台面,所述顶杆可滑动的穿设于所述导向筒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凸轮机构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的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转向节连接的橡胶垫。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凸轮机构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还包括第三支撑座,所述第三支撑座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第三支撑座安装于所述框架,所述第三支撑座用于支撑所述动力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有凸轮机构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为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三支撑座上,所述驱动电机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工作台面平行设置,所述凸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可传动的连接。
CN201820975796.6U 2018-06-22 2018-06-22 带有凸轮机构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456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75796.6U CN208945619U (zh) 2018-06-22 2018-06-22 带有凸轮机构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75796.6U CN208945619U (zh) 2018-06-22 2018-06-22 带有凸轮机构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45619U true CN208945619U (zh) 2019-06-07

Family

ID=66731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7579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45619U (zh) 2018-06-22 2018-06-22 带有凸轮机构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456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44263A (zh) * 2018-06-22 2018-09-18 湖北文理学院 带有凸轮机构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44263A (zh) * 2018-06-22 2018-09-18 湖北文理学院 带有凸轮机构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73118B (zh) 钻孔组合模
CN202763375U (zh) 汽车车身钣金件定位夹具
CN109590791B (zh) 一种重型偏心轴类定位翻转装置
CN208945619U (zh) 带有凸轮机构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
CN113211144A (zh) 带臂转向节主销孔钻孔夹具
CN205363402U (zh) 泵盖加工翻转夹具
CN102554546A (zh) 直立式气动双向夹紧装置
CN208342327U (zh) 带有液压缸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
CN110733027A (zh) 一种焊接无死角的焊接机器人
CN214641480U (zh) 一种机械中悬悬架机器人焊接变位机
CN216758940U (zh) 一种五轴摇篮转台
CN110281537A (zh) 汽车摆臂胶套压入工装
CN108544263A (zh) 带有凸轮机构的转向节锥孔固定装置
CN113894527A (zh) 一种能够三轴调节带力位移反馈的大喉深压装设备
CN212330962U (zh) 一种汽车钣金件加工用夹具
CN209963215U (zh) 一种腔体滤波器中的谐振杆装配结构
CN210306500U (zh) 装载机侧箱用变位焊接工装
CN201988886U (zh) 直立式气动双向夹紧装置
CN214922252U (zh) 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铣床
CN219852923U (zh) 一种涡轮增压阀门总成焊接专用工装
CN218051715U (zh) 一种用于地铁检修的工装
CN216178199U (zh) 一种能够三轴调节带力位移反馈的大喉深压装设备
CN217394136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框架的机器人焊接固定装置
CN209207078U (zh) 一种齿轮加工用便于多方位固定升降式机械手
CN219899838U (zh) 一种用于制备小型音响外壳的旋压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07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