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15288U - 一种六轮驱动的旅游冲浪观光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六轮驱动的旅游冲浪观光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15288U
CN208915288U CN201821593561.7U CN201821593561U CN208915288U CN 208915288 U CN208915288 U CN 208915288U CN 201821593561 U CN201821593561 U CN 201821593561U CN 208915288 U CN208915288 U CN 2089152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vehicle frame
bridge
suspension
helical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9356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烈
郭家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Off Road Spe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Kailai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Kailai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Kailai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9356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152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152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152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六轮驱动的旅游冲浪观光车辆,包括车架和车桥,车架与车桥之间连接有悬架;悬架包括稳定杆、推力杆和缓冲组件;稳定杆竖直设置,稳定杆的其中一端与车架铰接,稳定杆的另一端铰接有曲柄,曲柄远离稳定杆的一端与车桥铰接;推力杆水平设置,推力杆的其中一端与车架铰接,推力杆的另一端与车桥铰接;推力杆和稳定杆分别位于车轮前后方向上的两侧;缓冲组件包括螺旋弹簧和筒式减震器;螺旋弹簧竖直设置,螺旋弹簧位于车架和车桥之间,螺旋弹簧的其中一端与车架竖直抵接,螺旋弹簧的另一端与车桥竖直抵接;筒式减震器位于车架和车桥之间,筒式减震器的其中一端与车架铰接,筒式减震器的另一端与车桥铰接。

Description

一种六轮驱动的旅游冲浪观光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六轮驱动的旅游冲浪观光车辆。
背景技术
旅游观光车辆用于承载游客在旅游风景区内行驶,旅游观光车辆对行驶过程中的平稳度要求比较高,因为颠簸时会影响乘客欣赏风景。
旅游观光车辆通常包括车架和车桥,车架连接在车桥上方,车桥与车轮连接,乘客搭载在车架上。车轮沿地面行驶过程中发生颠簸后,车轮将震动传递给车桥,车桥再将震动传递给车架使车架发生颠簸。为了减小震动,通常在车桥与车架之间设置板簧,但是板簧的行程小,在发生较大的颠簸时,缓冲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六轮驱动的旅游冲浪观光车辆,用以减小车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的颠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六轮驱动的旅游冲浪观光车辆,包括车架和车桥,车架位于车桥的上方,车架与车桥之间连接有悬架;
悬架包括稳定杆、推力杆和缓冲组件;
稳定杆竖直设置,稳定杆的其中一端与车架铰接,稳定杆的另一端铰接有曲柄,曲柄远离稳定杆的一端与车桥铰接;
推力杆水平设置,推力杆的其中一端与车架铰接,推力杆的另一端与车桥铰接;
推力杆和稳定杆分别位于车轮前后方向上的两侧;
缓冲组件包括螺旋弹簧和筒式减震器;
螺旋弹簧竖直设置,螺旋弹簧位于车架和车桥之间,螺旋弹簧的其中一端与车架竖直抵接,螺旋弹簧的另一端与车桥竖直抵接;
筒式减震器位于车架和车桥之间,筒式减震器的其中一端与车架铰接,筒式减震器的另一端与车桥铰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车桥包括前桥、中桥和后桥;
所述悬架包括前悬架、中悬架和后悬架;
前悬架连接在前桥和所述车架之间,中悬架连接在中桥和车架之间,后悬架连接在后桥和车架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悬架由两个所述螺旋弹簧、两个所述筒式减震器、五个所述推力杆和一个所述稳定杆组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悬架由一个所述螺旋弹簧、两个所述筒式减震器、四个所述推力杆和一个所述稳定杆组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悬架由一个所述螺旋弹簧、两个所述筒式减震器、四个所述推力杆和一个所述稳定杆组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筒式减震器上端之间的距离大于下端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车架上固定连接有座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座椅沿车辆前进方向设有若干排,每一排具有三个座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车架上设有过道,过道沿车辆前进方向设置,在每一排所述座椅中,其中两个座椅位于过道的其中一侧,另一个座椅位于过道的另一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车辆行驶过程中,推力杆和稳定杆分别将车轮前进或后退产生的推力传递给车架以带动车架前进或后退,并使车轮与车架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稳定;
2、螺旋弹簧和筒式减震器的弹性变形行程相对于通常使用的板簧更大,可适用于路况更复杂的地面,提高对车架的减震效果;
3、两个筒式减震器上端之间的距离大于下端之间的距离,两个筒式减震器以及车架和车桥之间形成类似于三角形的结构,可提高筒式减震器对车架的支撑稳定性;
4、过道两侧的座椅数量不同,座椅上做满人后,车架对车辆两侧的悬架产生的压力不同,车辆发生颠簸后,车辆两侧的悬架分别对车辆两侧的车架产生的缓冲作用大小不同,车架的两侧的震动幅度以及震动频率不同,不容易发生共振,从而进一步削弱车架的震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体现悬架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体现座椅在车架上分布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其中,
1、车架;
2、车桥;
3、悬架;31、稳定杆;32、推力杆;33、曲柄;34、螺旋弹簧;35、筒式减震器;
4、座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六轮驱动的旅游冲浪观光车辆,综合图1和图2,包括车架1和车桥2,车架1连接在车桥2的上方,车架1与车桥2之间连接有悬架3,悬架3包括稳定杆31、推力杆32和缓冲组件;稳定杆31竖直设置,稳定杆31的其中一端与车架1铰接,稳定杆31的另一端铰接有曲柄33,曲柄33远离稳定杆31的一端与车桥2铰接;稳定杆31与车架1之间、稳定杆31与曲柄33之间以及曲柄33与车桥2之间的铰接轴(图中未标出)中心轴线水平且与车辆前进的方向垂直。推力杆32水平设置,推力杆32的其中一端与车架1铰接,推力杆32的另一端与车桥2铰接;推力杆32与车架1之间以及推力杆32与车桥2之间的铰接轴中心轴线水平且与车辆前进的方向垂直,推力杆32和稳定杆31分别位于车轮前后方向(以车辆行驶时前进方向或后退方向为参考)上的两侧。
车辆行驶过程中,推力杆32和稳定杆31分别将车轮前进或后退产生的推力传递给车架1以带动车架1前进或后退。车辆发生颠簸时,车架1与车桥2沿竖直方向相对运动,推力杆32与车架1以及推力杆32与车桥2竖直相对转动,稳定杆31与车架1、稳定杆31与曲柄33以及曲柄33与车桥2竖直相对转动。
缓冲组件包括螺旋弹簧34和筒式减震器35,螺旋弹簧34竖直设置,螺旋弹簧34位于车架1和车桥2之间,螺旋弹簧34的其中一端与车架1竖直抵接,螺旋弹簧34的另一端与车桥2竖直抵接。筒式减震器35位于车架1和车桥2之间,筒式减震器35的其中一端与车架1铰接,筒式减震器35的另一端与车桥2铰接。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颠簸后,车架1与车桥2沿竖直方向相对运动,螺旋弹簧34和筒式减震器35分别将部分车架1与车桥2相对运动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削弱车桥2向车架1传递的动能,减小车架1颠簸的幅度。螺旋弹簧34和筒式减震器35的弹性变形行程相对于通常使用的板簧更大,可适用于路况更复杂的地面,减震效果更好。
车桥2包括前桥、中桥和后桥,前车轮与前桥连接,后车轮与后桥连接,中间车轮与中桥连接。悬架3包括前悬架、中悬架和后悬架,前悬架连接在前桥和车架1之间,中悬架连接在中桥和车架1之间,后悬架连接在后桥和车架1之间。三组车轮可增大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对车辆的承载能力。
前悬架由两个螺旋弹簧34、两个筒式减震器35、五个推力杆32和一个稳定杆31组成;中悬架由一个螺旋弹簧34、两个筒式减震器35、四个推力杆32和一个稳定杆31组成;后悬架由一个螺旋弹簧34、两个筒式减震器35、四个推力杆32和一个稳定杆31组成。前桥与中桥之间的距离大于后桥与中桥之间的距离,前桥承载的重量较大,中桥位于前桥和后桥之间,在位于前车轮和后车轮之间的地面下凹时,中间车轮承载的重量小,因此,前悬架与后悬架中包含的螺旋弹簧34数量多于中悬架所包含的螺旋弹簧34数量,以为前桥与车架1之间以及后桥与车架1之间提供更好的缓冲减震作用。在刹车时,前车轮与车架1之间沿车辆前进方向相对运动后对推力杆32和稳定杆31产生的推拉作用力较大,后车轮或中间车轮与车架1之间沿车辆前进方向相对运动后对推力杆32和稳定杆31产生的推拉作用力较小,因此,前悬架中所包含的推力杆32数量多于后悬架或中悬架所包含推力杆32的数量,即可满足推拉作用力的需求又可降低投入成本。
两个筒式减震器35上端之间的距离大于下端之间的距离,两个筒式减震器35以及车架1和车桥2之间形成类似于三角形的结构,可提高筒式减震器35对车架1的支撑稳定性。
如图3所示,车架1上固定连接有座椅4,座椅4沿车辆前进方向设有若干排,本实施例中优选设为八排,每一排具有三个座椅4。车架1上设有过道(图中未标出),过道沿车辆前进方向设置,在每一排座椅4中,其中两个座椅4位于过道的其中一侧,另一个座椅4位于过道的另一侧。当座椅4上做满人时,车架1对车辆两侧的悬架3产生的压力不同,车辆发生颠簸后,车辆两侧的悬架3分别对车辆两侧的车架1产生的缓冲作用大小不同,车架1的两侧的震动幅度以及震动频率不同,不容易发生共振,从而进一步削弱车架1的震动。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六轮驱动的旅游冲浪观光车辆,包括车架(1)和车桥(2),车架(1)位于车桥(2)的上方,其特征是:
车架(1)与车桥(2)之间连接有悬架(3);
悬架(3)包括稳定杆(31)、推力杆(32)和缓冲组件;
稳定杆(31)竖直设置,稳定杆(31)的其中一端与车架(1)铰接,稳定杆(31)的另一端铰接有曲柄(33),曲柄(33)远离稳定杆(31)的一端与车桥(2)铰接;
推力杆(32)水平设置,推力杆(32)的其中一端与车架(1)铰接,推力杆(32)的另一端与车桥(2)铰接;
推力杆(32)和稳定杆(31)分别位于车轮前后方向上的两侧;
缓冲组件包括螺旋弹簧(34)和筒式减震器(35);
螺旋弹簧(34)竖直设置,螺旋弹簧(34)位于车架(1)和车桥(2)之间,螺旋弹簧(34)的其中一端与车架(1)竖直抵接,螺旋弹簧(34)的另一端与车桥(2)竖直抵接;
筒式减震器(35)位于车架(1)和车桥(2)之间,筒式减震器(35)的其中一端与车架(1)铰接,筒式减震器(35)的另一端与车桥(2)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轮驱动的旅游冲浪观光车辆,其特征是:所述车桥(2)包括前桥、中桥和后桥;
所述悬架(3)包括前悬架、中悬架和后悬架;
前悬架连接在前桥和所述车架(1)之间,中悬架连接在中桥和车架(1)之间,后悬架连接在后桥和车架(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六轮驱动的旅游冲浪观光车辆,其特征是:所述前悬架由两个所述螺旋弹簧(34)、两个所述筒式减震器(35)、五个所述推力杆(32)和一个所述稳定杆(31)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六轮驱动的旅游冲浪观光车辆,其特征是:所述中悬架由一个所述螺旋弹簧(34)、两个所述筒式减震器(35)、四个所述推力杆(32)和一个所述稳定杆(31)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六轮驱动的旅游冲浪观光车辆,其特征是:所述后悬架由一个所述螺旋弹簧(34)、两个所述筒式减震器(35)、四个所述推力杆(32)和一个所述稳定杆(31)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一种六轮驱动的旅游冲浪观光车辆,其特征是:两个所述筒式减震器(35)上端之间的距离大于下端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轮驱动的旅游冲浪观光车辆,其特征是:所述车架(1)上固定连接有座椅(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六轮驱动的旅游冲浪观光车辆,其特征是:所述座椅(4)沿车辆前进方向设有若干排,每一排具有三个座椅(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六轮驱动的旅游冲浪观光车辆,其特征是:所述车架(1)上设有过道,过道沿车辆前进方向设置,在每一排所述座椅(4)中,其中两个座椅(4)位于过道的其中一侧,另一个座椅(4)位于过道的另一侧。
CN201821593561.7U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六轮驱动的旅游冲浪观光车辆 Active CN2089152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93561.7U CN208915288U (zh)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六轮驱动的旅游冲浪观光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93561.7U CN208915288U (zh)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六轮驱动的旅游冲浪观光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15288U true CN208915288U (zh) 2019-05-31

Family

ID=66707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93561.7U Active CN208915288U (zh) 2018-09-28 2018-09-28 一种六轮驱动的旅游冲浪观光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152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115933A1 (zh) 导出式多承点独立悬架
CN204641300U (zh) 导出式多承点独立悬架
CN104354878A (zh) 横向环形减震纵向弹簧减震混合四轮车
CN201961398U (zh) 可变刚度前悬置装置
CN103640658A (zh) 电动三轮车后桥减震系统
US20030034643A1 (en) Rear frame rail that incorporates leaf spring clearance zone
CN202863070U (zh) 一种汽车后悬架
CN204354759U (zh) 电动厢式运输车拖曳臂式后悬挂系统
CN202727902U (zh) 电动汽车使用的前后四轮独立悬架装置
CN204432281U (zh) 导出式多承点独立悬架
CN108790660B (zh) 一种基于线性电机的主动悬挂结构
CN204821017U (zh) 一种汽车三角形可调高度防前倾充气式减振器
CN104943523A (zh) 一种可降低动力系统对车身震动影响的连接结构
CN206406716U (zh) 汽车用整体桥式悬架结构
CN208915288U (zh) 一种六轮驱动的旅游冲浪观光车辆
CN103350629A (zh) 一种汽车悬挂系统
CN201010007Y (zh) 三轮车独立悬架装置
CN202528794U (zh) 用于悬架系统的能量再生装置
CN210284404U (zh) 一种轻卡自卸车驾驶室后悬置机构
CN2815752Y (zh) 独立式前悬挂装置
CN210882479U (zh) 三轮车的后悬挂结构
CN203372344U (zh) 电动三轮车减震装置
CN203158098U (zh) 商用车驾驶室前悬置装置
CN204801482U (zh) 一种可降低动力系统对车身震动影响的连接结构及包括该机构的机动车
CN201309389Y (zh) 一种稳定杆拉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17

Address after: 442012 No. 6 Huimin Road, Dongcheng Development Zone, Maojian District, Shiy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bei Off-Road Special Vehicle Co.,Ltd.

Address before: 442000 Floor 1, Sports Center, No. 62, Beijing North Road, Maojian District, Shiy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BEI K&L VEHICLE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