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97848U - 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 - Google Patents

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97848U
CN208897848U CN201821550342.0U CN201821550342U CN208897848U CN 208897848 U CN208897848 U CN 208897848U CN 201821550342 U CN201821550342 U CN 201821550342U CN 208897848 U CN208897848 U CN 2088978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top plate
wing
cabinet
trash comp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5034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茂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VA MACHINERY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VA MACHINERY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VA MACHINERY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HYVA MACHINERY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5034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978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978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978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use Recepta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包括用于容纳垃圾的箱体,箱体在其顶部前端限定有顶部料口,其特征在于: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还包括由一个顶板和两个翼板构成的顶盖结构,顶板在顶部料口的后边缘处与箱体能够枢转地连接,两个翼板分别在顶部料口的侧向边缘处与箱体能够枢转地连接,顶板和翼板能够被驱动以在各自的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枢转,当顶板和翼板均处于其关闭位置时,顶板与翼板重叠且封闭顶部料口;当顶板和翼板均处于其打开位置时,顶板与翼板接合且形成使得顶部料口暴露的密封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三边密封式的顶盖结构能够增大收料腔容积并确保与垃圾收集车无抛洒、无泄漏的对接。

Description

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体上涉及一种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三边式新型顶盖结构的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处理的工业垃圾及日常生活垃圾随之大量增加。为了提供美好清洁的生活环境,对城市卫生改善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在传统方式的垃圾处理中,大量生活垃圾通过垃圾桶或垃圾斗集中存放,之后通过小型垃圾运输车运走倾倒。然而这种垃圾处理方式存在清理效率低、垃圾外溢而造成味觉及视觉污染等问题。
与传统方式的垃圾处理相比,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集对垃圾的“密闭、除臭、压缩、储存”于一体从而具有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可靠、压缩处理效率高、能源消耗低、密闭性能好、转运方便、设备使用寿命长、装载量大、设计轻量化以及系统安全等诸多优点,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操作过程中,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的密封顶盖首先打开以露出顶部料口,接着顶部料口与垃圾收集车支起的垃圾料斗形成对接以将垃圾倾倒入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的箱体,进而在其中进行后续的垃圾压缩及储存操作。然而,在通常采用单顶盖翻转结构或是滑移式顶盖结构的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中,由于在顶盖打开之后于垃圾压缩设备的侧向上缺少约束,因此收料腔的容积仅由顶部料口处的空间限定,并且在与垃圾收集车的对接过程中形成开放的空间,存在垃圾被抛洒或泄露的可能而造成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具有新式顶盖结构的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该顶盖结构能够在打开及后续与垃圾收集车对接的过程中有效地增大收料腔的容积,同时在与垃圾收集车进行全密闭对接时形成密闭空间以确保无垃圾抛洒或泄露的对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包括用于容纳垃圾的箱体,所述箱体在其顶部前端限定有顶部料口,其中所述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还包括由一个顶板和两个翼板构成的顶盖结构,所述顶板在所述顶部料口的后边缘处与所述箱体能够枢转地连接,所述两个翼板分别在所述顶部料口的侧向边缘处与所述箱体能够枢转地连接,所述顶板和翼板能够被驱动以在各自的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枢转,当所述顶板和翼板均处于其关闭位置时,所述顶板与翼板彼此重叠且封闭所述顶部料口;当所述顶板和翼板均处于其打开位置时,所述顶板与翼板彼此接合且形成使得所述顶部料口暴露的密封结构。
优选地,所述箱体在所述顶部料口的后边缘处设有竖直延伸的固定板,在所述固定板上固定地设置有支架,所述顶板借助于第一连接件而与所述箱体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架上的凸出部能够枢转地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顶板固定地相连。
优选地,所述翼板借助于折页式的第二连接件而与所述箱体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翼板和所述箱体的侧壁固定地相连。
优选地,所述顶板借助于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而能够在其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枢转,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顶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翼板借助于各自的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而能够在其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枢转,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侧面与所述翼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为气撑杆组件、液压缸组件或电动推杆组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成对的气撑杆组件,所述成对的气撑杆组件在横向方向上关于所述顶板的中心纵向轴线彼此对称地设置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的下方,其中所述成对的气撑杆组件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固定板的下边缘且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顶板的下表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单个的气撑杆组件,所述气撑杆组件的一端固定地连接至所述固定板的侧面且另一端能够活动地连接至从所述翼板凸出的支杆。
优选地,所述翼板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大致等于并小于所述顶部料口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的一半。
优选地,在所述顶板的侧向边缘处设置有密封胶条,当所述顶板和翼板均处于其打开位置时,所述密封胶条与所述翼板的内壁接触。
可选地,在所述翼板的内壁处设置有密封胶条,当所述顶板和翼板均处于其打开位置时,所述密封胶条与所述顶板的侧向边缘接触。
优选地,所述顶板的前边缘处设置有双边弹簧插销,所述箱体的两侧向内壁分别设置有供所述双边弹簧插销插入的销孔。
优选地,所述顶板和翼板之间设置有两条绳索,在所述顶板和翼板均处于关闭位置时,每条绳索的一端分别锁接至所述顶板的前边缘的一侧端部,所述绳索的另一端则分别锁接至与所述一侧端部相反一侧的那个翼板,使得所述两条绳索形成交叉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采用三边式的顶盖结构,能够有效增大收料腔的容积,同时可以在于垃圾收集车进行全密闭对接时形成密闭空间,从而进行无抛洒、无泄漏的对接。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能够有效提高前端的对接效率、实现顶盖结构方便可靠的开启和关闭以及获得良好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从下述的详细说明并结合下面的附图将能更全面地理解本申请的前述及其它方面。需要指出的是,各附图的比例出于清楚说明的目的有可能不一样,但这并不会影响对本申请的理解。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的立体图,其中顶盖结构处于打开状态;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的立体图,其中顶盖结构处于关闭状态;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的侧面透视图,其中顶盖结构处于打开状态;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的侧面透视图,其中顶盖结构处于关闭状态;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与垃圾收集车的对接体系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的各附图中,结构相同或功能相似的特征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图1和图2分别示出了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1在顶盖结构处于打开和关闭状态下的立体图。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1总体上包括箱体11以及顶盖结构,其中所述箱体11在其内部限定用于容纳垃圾的收料腔以及在其顶部前端限定有顶部料口10,顶盖结构在关闭状态下封闭顶部料口10并且在打开状态下使得顶部料口10暴露。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涉及方向/方位的术语均针对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1、特别是其箱体11而言。例如,涉及前、后;上、下;左、右;顶、底的方向/方位术语均参照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1、特别是其箱体11而被定义。例如,前指的是箱体11与垃圾收集车2(参照图5)形成对接部分的所在方向;后指的是箱体11的与上述对接部分所处的相反方向。此外,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纵向方向指的是沿着箱体11前后的方向;横向方向指的是沿着箱体11的左右方向。
继续参照图1和图2,顶盖结构包括一个顶板101和两个翼板102,其中所述顶板101在顶部料口10的后边缘处可枢转地连接至箱体11,以使得该顶板101能够被驱动绕沿箱体11横向方向设置的枢转轴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进行枢转;相应地,所述两个翼板102分别在顶部料口10的侧向(即左右)边缘处可枢转地连接至箱体11,以使得它们各自能够被驱动绕沿箱体11纵向方向设置的枢转轴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进行枢转。如图所示,箱体11在顶部料口10的后边缘处设有竖直延伸的固定板103,在固定板103上固定地设置有支架104,顶板101借助于第一连接件211而与箱体11连接,其中连接件211的一端与支架104上的凸出部1041能够枢转地相连且另一端与顶板101固定地相连(具体参照图2)。翼板102是借助于第二连接件212而与箱体11连接,其中第二连接件212为折页式连接件,两端分别与翼板102和箱体11的侧壁固定地相连。图中所示的第二连接件212是连接于箱体11以及翼板102的外部,然而也可以想到将第二连接件212连接于箱体11以及翼板102的内部。另外,在当前实施例中,分别示出了两个第一连接件211以及三个第二连接件212,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能够预想到使用不同数量的连接件以及不同类型的连接件。当顶板101和两个翼板102均处于其各自的关闭位置时,所述顶板101与翼板102彼此重叠且封闭所述顶部料口10。当顶板101和两个翼板102均处于其打开位置时,所述顶板101与翼板102彼此接合且形成使得所述顶部料口10暴露的三边式密封结构。在当前的实施例中,在顶盖结构的关闭状态下,两个翼板102覆盖于顶板101的上方。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同样可以预想到在顶盖结构的关闭状态下顶板101覆盖于两个翼板102上方的结构。
图3和图4分别示出了顶盖结构处于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下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的侧面透视图,以下参照图3和图4对顶盖结构的操作原理进行描述。如图所示,在固定板103与顶板101之间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顶板101能够绕其枢转轴进行枢转。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成对的气撑杆组件201、201',其中气撑杆组件201、201'为细长组件并且为被气压驱动的能够双向作用(例如伸长或缩短)的组件。结合图1所示,所述气撑杆组件201、201'在横向方向上关于顶板101的中心纵向轴线彼此对称地设置于顶板101的下表面的下方。在图1中由于视角的关系仅仅示出了处于左侧的气撑杆组件201。在所示实施例中,气撑杆组件201、201'的设置位置分别与各个第一连接件211的设置位置对应。然而可以想到的是,气撑杆组件也可以与第一连接件相独立地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气撑杆组件201、201'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固定板103的下边缘且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顶板101的下表面。如图3所示,当气撑杆组件201、201'在气压驱动下处于伸长状态时,顶板101在气撑杆组件201、201'共同的驱动下而处于其打开位置。相对应地,如图4所示,当气撑杆组件201、201'在气压驱动下处于缩短状态时,顶板101在气撑杆组件201、201'共同的驱动下而处于其关闭位置。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气撑杆组件的数量为两个。能够预想的是,为了提高顶板101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进行枢转运动的速度,可以沿所述横向方向均匀地设置多个气撑杆组件。为保证施力的均匀,多个气撑杆组件与顶板101枢转连接的位置关于横向方向在所述顶板101上彼此等距地隔开。
此外,在所述固定板103与每个翼板102之间设置相应的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翼板102能够绕其枢转轴进行枢转。由于两侧翼板102采用相同的驱动机构,因此下述部分以一侧为例进行描述。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同样为细长且在气压驱动下能够双向作用的气撑杆组件,与第一驱动机构不同的是,第二驱动机构为单个气撑杆组件202,其一端固定地连接至固定板103的侧面且另一端能够活动地与从翼板102凸出的支杆213连接(参照图1和图2)。当该气撑杆组件202在气压驱动下处于伸长状态时,其活动的一端带动支杆213对翼板102进行作用以使得翼板102绕其枢转轴枢转而处于打开位置;反之,当该气撑杆组件202没有受到气压驱动而处于缩短状态时,翼板102绕其枢转轴枢转回到其关闭位置。
以上对顶板101和翼板102的驱动机构进行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驱动机构可以通过在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内部设置的控制器以自动方式或是人工操作的方式进行控制。所述驱动机构也可以采用除气撑杆组件以外的其它形式,如可以采用双向作用的液压缸组件或者双向作用的电动推杆组件来实现。无论如何设计驱动机构,应当确保其能够在箱体11与顶板101之间或是在箱体11与翼板102之间施力,使得顶板101和翼板102能够分别绕各自的枢转轴相对于箱体11进行枢转。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双向作用的气撑杆组件或者双向作用的液压缸组件或者双向作用的电动推杆组件可以是一个或者更多个。
如之前所述,当顶板101与翼板102均处于打开位置时二者之间彼此接合。为了进一步增强密封性,在顶板101两侧的与翼板102接触的部分设置密封胶条从而实现全密封结构。在另外一种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翼板102内壁的与顶板101接触的部分设置密封胶条。此外,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翼板102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优选是大致等于并小于(略小于)顶部料口10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以确保在关闭状态下两个翼板102刚好能够封闭顶部料口10且不存在彼此重叠。
在可选实施例中,可以在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设置锁紧机构以防止顶板和翼板关闭后意外打开而造成可能的垃圾污染。例如,可以在顶板的前边缘处设置双边弹簧插销(附图中未示出),同时在箱体的两侧向内壁上设置与双边弹簧插销相对应的销孔,当顶板关闭后可以通过将弹簧插销弹入对应的销孔而进行锁紧。进一步地,可以在所述顶板和翼板之间设置有两条绳索(附图中未示出),在所述顶板和翼板均处于各自的关闭位置时,每条绳索的一端分别锁接至所述顶板的前边缘的一侧端部,所述绳索的另一端则分别锁接至与所述一侧端部相反一侧的那个翼板,使得所述两条绳索形成交叉式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对顶板进行锁紧的绳索同样能用于对两个翼板进行锁紧。通过采用上述锁紧机构能够确保顶盖结构处于关闭状态下整个设备的密封以防止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
以下结合各附图对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1的操作过程进行描述。在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1的顶盖结构(包括顶板101和翼板102)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首先释放于顶板和翼板处设置的锁紧机构(即上文描述的双边弹簧插销和绳索),然后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对翼板102进行驱动以使得各翼板102从其关闭位置枢转至打开位置。在两个翼板102枢转到打开位置后,进一步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对顶板101进行驱动以使得顶板101从其关闭位置枢转至打开位置。如之前所述,当顶板101和两个翼板102都枢转至各自的打开位置后,顶板101利用设置于其两侧的密封胶条与两个翼板102接合而形成密闭结构。如图1所示,由顶板101和两侧翼板102共同构成的三边式密封结构有效增大了收料腔的容积。进一步地,图5示出了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1与垃圾收集车2的对接体系简图。在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1与垃圾收集车2进行对接的过程中,处于打开状态下的顶盖结构与垃圾收集车2支起的垃圾料斗21形成密闭空间,从而与垃圾收集车2进行无抛洒、无泄漏的对接而避免可能造成的味觉和视觉污染。当全部的垃圾通过顶部料口10倾倒入箱体11之后,结束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1与垃圾收集车2的对接,并执行顶盖结构的关闭过程以将顶部料口10封闭。顶盖结构的关闭过程与之前所述的打开过程步骤刚好相反,即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对顶板进行驱动以使得顶板从其打开位置枢转至关闭位置,接着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对翼板进行驱动以使得各翼板从其打开位置枢转至关闭位置从而覆盖于顶板上方,最后通过启用于顶板和翼板处设置的锁紧机构以使得整个顶盖结构紧密牢固地封闭顶部料口10。可以预想的是,在顶板与翼板的叠置关系相反(即关闭状态下顶板覆盖于两个翼板上方)的替代实施例中,无论是在顶盖结构的打开过程还是关闭过程中,对顶板和翼板的操作顺序刚好与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顺序相反,其它步骤则维持不变,在此不再赘述。
尽管这里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特定实施方式,但它们仅仅是为了解释的目的而给出,而不应认为它们对本申请的范围构成限制。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各实施例可以彼此相互组合使用。在不脱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各种替换、变更和改造可被构想出来。

Claims (13)

1.一种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1),包括用于容纳垃圾的箱体(11),所述箱体(11)在其顶部前端限定有顶部料口(10),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1)还包括由一个顶板(101)和两个翼板(102)构成的顶盖结构,所述顶板(101)在所述顶部料口(10)的后边缘处与所述箱体(11)能够枢转地连接,所述两个翼板(102)分别在所述顶部料口(10)的侧向边缘处与所述箱体(11)能够枢转地连接,所述顶板(101)和翼板(102)能够被驱动以在各自的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枢转,当所述顶板(101)和翼板(102)均处于其关闭位置时,所述顶板(101)与翼板(102)彼此重叠且封闭所述顶部料口(10);当所述顶板(101)和翼板(102)均处于其打开位置时,所述顶板(101)与翼板(102)彼此接合且形成使得所述顶部料口(10)暴露的密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在所述顶部料口(10)的后边缘处设有竖直延伸的固定板(103),在所述固定板(103)上固定地设置有支架(104),所述顶板(101)借助于第一连接件(211)而与所述箱体(11)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211)的一端与所述支架(104)上的凸出部(1041)能够枢转地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顶板(101)固定地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板(102)借助于折页式的第二连接件(212)而与所述箱体(11)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2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翼板(102)和所述箱体(11)的侧壁固定地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01)借助于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而能够在其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枢转,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板(103)与所述顶板(10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板(102)借助于各自的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而能够在其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枢转,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板(103)的侧面与所述翼板(10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为气撑杆组件、液压缸组件或电动推杆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成对的气撑杆组件(201、201'),所述成对的气撑杆组件(201、201')在横向方向上关于所述顶板(101)的中心纵向轴线彼此对称地设置于所述顶板(101)的下表面的下方,其中所述成对的气撑杆组件(201、201')的一端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固定板(103)的下边缘且另一端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顶板(101)的下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单个的气撑杆组件(202),所述气撑杆组件(202)的一端固定地连接至所述固定板(103)的侧面且另一端能够活动地连接至从所述翼板(102)凸出的支杆(213)。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板(102)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大致等于并小于所述顶部料口(10)在横向方向上的宽度的一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板(101)的侧向边缘处设置有密封胶条,当所述顶板(101)和翼板(102)均处于其打开位置时,所述密封胶条与所述翼板(102)的内壁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翼板(102)的内壁处设置有密封胶条,当所述顶板(101)和翼板(102)均处于其打开位置时,所述密封胶条与所述顶板(101)的侧向边缘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01)的前边缘处设置有双边弹簧插销,所述箱体(11)的两侧向内壁分别设置有供所述双边弹簧插销插入的销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01)和翼板(102)之间设置有两条绳索,在所述顶板(101)和翼板(102)均处于关闭位置时,每条绳索的一端分别锁接至所述顶板(101)的前边缘的一侧端部,所述绳索的另一端则分别锁接至与所述一侧端部相反一侧的那个翼板(102),使得所述两条绳索形成交叉式结构。
CN201821550342.0U 2018-09-21 2018-09-21 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 Active CN2088978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50342.0U CN208897848U (zh) 2018-09-21 2018-09-21 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50342.0U CN208897848U (zh) 2018-09-21 2018-09-21 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97848U true CN208897848U (zh) 2019-05-24

Family

ID=66573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50342.0U Active CN208897848U (zh) 2018-09-21 2018-09-21 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978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99686A1 (en) Foldable container including horizontally hinged side wall sections
CN205998683U (zh) 一种分体式侧上料垃圾设备
CN107640482A (zh) 一种具有新型开盖结构的垃圾箱
CN208897848U (zh) 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
CN207404275U (zh) 一种上开门铁路运输集装箱
CN209455420U (zh) 自卸式垃圾桶及与其配合的盖板自开闭式垃圾箱
CN201265145Y (zh) 扫路车垃圾箱卸料装置
CN203485806U (zh) 新型密闭自卸车
CN202389855U (zh) 填装器的盖结构和后装压缩式垃圾车
CN204324108U (zh) 用于垃圾运输车的垃圾箱和垃圾运输车
CN206011795U (zh) 一种多功能垃圾压缩机
CN209409373U (zh) 垃圾压缩机
CN209635141U (zh) 一种车厢顶盖密封装置
CN208430498U (zh) 一种方便打包垃圾的河道清理装置
CN210582404U (zh) 一种方便倒垃圾的簸箕
CN208054149U (zh) 一种垃圾桶、垃圾收集车及垃圾运转系统
CN203006252U (zh) 一种推铲装置及应用推铲装置的垃圾车
CN209758111U (zh) 集污斗四杆开门机构
CN209580029U (zh) 一种防磨损防泄漏的双密封卸料门结构
CN206623456U (zh) 一种垃圾压缩机的上料机构
CN106005844A (zh) 一种多功能压缩式对接垃圾车
CN201068686Y (zh) 厢体连杆门锁机构
CN206367759U (zh) 一种后装压缩式垃圾车填装器密封后盖开闭装置
CN205912495U (zh) 一种开合式粮箱
CN2723665Y (zh) 斗携体开式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