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55567U - 一种汽车尾防撞梁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尾防撞梁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55567U
CN208855567U CN201821351756.0U CN201821351756U CN208855567U CN 208855567 U CN208855567 U CN 208855567U CN 201821351756 U CN201821351756 U CN 201821351756U CN 208855567 U CN208855567 U CN 2088555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ision prevention
prevention girders
beam body
anticollision beam
tail coll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5175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兴华
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eite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eite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eite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eite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5175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555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555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5556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尾防撞梁及汽车,其中汽车尾防撞梁包括防撞梁主体,所述防撞梁主体由塑料通过注塑一体成型。该汽车尾防撞梁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抗冲击及缓冲吸能特性好,汽车碰撞时可降低二次伤害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尾防撞梁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尾防撞梁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节能环保的要求日益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几年来飞速发展,但电动车的续驶里程仍制约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因此轻量化愈发成为整车设计的关键。
目前,大多数汽车尾部防撞梁一直采用金属钣金制造,车辆撞击后易变形破损,无防护功能;增加金属板材厚度虽然能增强防撞横梁强度,但成本增加,同时增加重量,进而增加油耗,同时由于刚性强,在碰撞冲击过程中容易对其他车辆及行人造成较大的伤害。同时汽车对安全性的要求日益增高,最新C-NCAP 2018中已经加入了行人保护的要求,所以亟需一种新型防撞梁来满足轻量化、安全碰撞性能好和占用空间小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汽车尾防撞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尾防撞梁,包括防撞梁主体,所述防撞梁主体由塑料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防撞梁主体沿其宽度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其中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向所述防撞梁主体内部凹陷的凹槽,与所述一侧相对设置的另一侧为端面敞开的空腔结构,所述凹槽在所述空腔结构中形成自所述空腔结构的底部向所述空腔结构的敞开端凸出的凸部。
优选地,所述尾防撞梁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防撞梁主体的两端部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汽车吸能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梁主体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连接柱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梁主体的每端部均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柱。
优选地,所述尾防撞梁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撞梁主体上的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的材质为塑料,与所述防撞梁主体一体注塑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设置有多组,沿所述防撞梁主体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防撞梁主体沿其长度延伸方向呈拱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具有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尾防撞梁。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防撞梁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抗冲击及缓冲吸能特性好,汽车碰撞时可降低二次伤害的风险。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防撞梁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防撞梁的正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防撞梁的右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防撞梁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防撞梁包括防撞梁主体1。
防撞梁主体1沿其长度延伸方向呈拱形结构,防撞梁主体1沿其宽度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其中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向防撞梁主体1的内部凹陷的凹槽11,与一侧相对设置的另一侧为端面敞开的空腔结构12,凹槽11在空腔结构12中形成自空腔结构12的底部向空腔结构12的敞开端凸出的凸部13。这样设置的防撞梁主体1,使得防撞梁主体1的用料少,重量轻,可减少油耗,从而降低成本,而且还具有较好的强度,从而使得尾防撞梁的抗冲击性能及缓冲吸能特性好,可降低汽车碰撞过程中的二次伤害的风险。
本实施例中,沿防撞梁主体1的长度延伸方向,防撞梁主体1包括位于中间的第一段1a和分别设置在中段1a的两端部的第二段1b和第三段1c, 在第一段1a、第二段1b和第三段1c上均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个凹槽11,两个凹槽11沿上下方向并排设置,从而在空腔结构12中形成两个沿上下方向并排设置的凸部13。优选,位于第一段1a上的凹槽11、位于第二段2a上的凹槽11和位于第三段3a上的凹槽11沿与防撞梁主体1的拱形外形相同的同一弧线延伸。
尾防撞梁还包括分别设置在防撞梁主体1的两端部的连接柱2,连接柱2用于与汽车吸能盒连接。具体的,防撞梁主体1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安装孔,连接柱2设置在该安装孔中。
本实施例中,防撞梁主体1的每端部均设置有两个连接柱2用于与汽车吸能盒连接。
尾防撞梁还包括设置在防撞梁主体1上的加强筋3,通过设置加强筋3,可进一步提高该防撞梁主体1的强度,从而提高尾防撞梁的抗冲击性能。
本实施例中,加强筋3设置在防撞梁主体1的第一段1a上,且位于空腔结构12中,加强筋3设置有多组,各组加强筋3沿防撞梁主体1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防撞梁主体1采用塑料材料,通过注塑机整体注塑成型,具体制造工艺为:将塑料材料采用注塑机按设定压力注入模具中,然后保压,冷却降温,之后脱模,如此便完成防撞梁主体1的制作,这使得该防撞梁主体1的生产制作工艺简单。加强筋3也采用塑料材料,可与防撞梁主体1一体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尾防撞梁设置在汽车上使用,使得汽车碰撞过程中,尾防撞梁由于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能及缓冲吸能特性,可避免对其他车辆及行人造成较大的伤害。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汽车尾防撞梁,包括防撞梁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主体由塑料通过注塑一体成型,所述防撞梁主体沿其宽度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其中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向所述防撞梁主体内部凹陷的凹槽,与所述一侧相对设置的另一侧为端面敞开的空腔结构,所述凹槽在所述空腔结构中形成自所述空腔结构的底部向所述空腔结构的敞开端凸出的凸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防撞梁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防撞梁主体的两端部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汽车吸能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尾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主体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连接柱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尾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主体的每端部均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防撞梁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撞梁主体上的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尾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材质为塑料,与所述防撞梁主体一体注塑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尾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设置有多组,沿所述防撞梁主体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主体沿其长度延伸方向呈拱形结构。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尾防撞梁。
CN201821351756.0U 2018-08-21 2018-08-21 一种汽车尾防撞梁及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555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51756.0U CN208855567U (zh) 2018-08-21 2018-08-21 一种汽车尾防撞梁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51756.0U CN208855567U (zh) 2018-08-21 2018-08-21 一种汽车尾防撞梁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55567U true CN208855567U (zh) 2019-05-14

Family

ID=66415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5175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55567U (zh) 2018-08-21 2018-08-21 一种汽车尾防撞梁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5556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60030A (zh) * 2018-08-21 2018-11-23 苏州达美特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尾防撞梁及汽车
CN110588791A (zh) * 2019-09-29 2019-12-20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部防撞梁总成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60030A (zh) * 2018-08-21 2018-11-23 苏州达美特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尾防撞梁及汽车
CN110588791A (zh) * 2019-09-29 2019-12-20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部防撞梁总成
CN110588791B (zh) * 2019-09-29 2024-04-26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部防撞梁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80101C (zh) 车辆冲击吸收体
CN103189237B (zh) 单式能量吸收总成及其制造的方法
KR101806722B1 (ko) 충격흡수 유닛 및 그 제조방법, 멤버 연결구조
CN208855567U (zh) 一种汽车尾防撞梁及汽车
KR101484227B1 (ko) 차량용 하이브리드 범퍼빔과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차량용 범퍼빔 유닛
EP1172260A2 (en) Automobile bumper
CN111994026B (zh) 改善结构强度和吸能效果的改性材料汽车防撞梁
RU2012125183A (ru) Задняя дверь для автомоби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ная из усиленного волокном термопластика
CN102933431A (zh) 冲击吸收体及冲击吸收体的制造方法
KR101327016B1 (ko) 차량용 크래쉬박스
CN106240504A (zh) 车辆保险杠及车辆保险杠的制造方法
EP3707030B1 (en) Bumper beam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EP2703230B1 (en) Bumper beam assembly system
CN104853978A (zh) 增强牵条
KR101685396B1 (ko) 차량용 범퍼 빔
CN201751242U (zh) 汽车碰撞吸能装置及其与汽车梁的总成
CN208682776U (zh) 一种轻量化分体式汽车后保险杠
CN202439761U (zh) 汽车发动机盖
CN108860030A (zh) 一种汽车尾防撞梁及汽车
CN203651916U (zh) 一种发动机罩
KR20190064170A (ko) 임팩트 빔
CN212447411U (zh) 一种汽车防撞梁
CN202413951U (zh) 一种车身门槛内部加强结构
CN219883809U (zh) 一种新型商用车防护装置
CN209600432U (zh) 一种汽车及其玄武岩抗撞击汽车保险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4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