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27625U -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27625U
CN208827625U CN201821221765.8U CN201821221765U CN208827625U CN 208827625 U CN208827625 U CN 208827625U CN 201821221765 U CN201821221765 U CN 201821221765U CN 208827625 U CN208827625 U CN 2088276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runner
hinged
charging pile
n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2176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万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Yiand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Yiand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Yiand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Yiand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2176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276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276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276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表面铰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安装有三角板,所述三角板的下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相连,所述底板的右侧外壁铰接有销轴,所述销轴的外壁与底板的内壁铰接相连,所述销轴的外壁套接有连接角码,所述连接角码的内壁与销轴的外壁套接相连。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通过电机、第一转轮、第二转轮、第三转轮和第四转轮之间的配合在履带的作用下,通过调节电流通过电机时所产生功率的大小,进而调整电机的转速,通过调节电机的转速,进而调节第四转轮带动履带的转速,进而提高履带的移动效率,需要工作人员人工手动将移动装置推倒所需位置,适合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汽车充电是新能源汽车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充电系统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将严重制约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在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中一马当先的充电桩的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新能源汽车充电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有,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等等,2015年9月29日,国家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李克强总理强调,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应当取消,2015年10月25日,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发布公告称,为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指标向所有通过资格审核的申请人直接配置,2016年2月16日,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根据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统计,2016年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1.61万辆,同比增长144%, 2018年3月,北京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备案制正式取消,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低压控制盒主要包括铅酸蓄电池、发电机、电源总开关、熔断器、启动继电器、主继电器、大电流电源线束等,由于大功率导线的大量使用,使得新能源汽车低压控制盒容易发热,存在安全隐患,相关技术中,充电桩可以固定在底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常常因为充电桩附近充满障碍物而妨碍充电,在现有技术中,例如申请号为201720335780.4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的桩体及设于所述桩体的第一充电枪,所述底座包括自所述底座的一侧内陷形成的边凹槽,所述桩体包括自所述桩体朝向所述底座凸起形成的凸起,所述凸起嵌入所述边凹槽,且通过一转轴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充电枪设于所述桩体背向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还包括支撑所述底座的移动装置、设于所述桩体的摄像头及根据所述摄像头的拍摄情况控制所述移动装置与所述转轴运动的操作面板,该实用新型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存在很多不足与缺陷,在现有设备中,移动装置的设计存在缺陷,使用时,移动装置采用履带与底座之间的连接部位不稳定,移动时,需要工作人员人工手动将移动装置推倒所需位置,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使工作人员易感到身体疲劳,并且充电桩缺少调节装置,使充电桩能够适用于高度不同的车辆,使用功能单一,针对这些情况,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表面铰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安装有三角板,所述三角板的下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相连,所述底板的右侧外壁铰接有销轴,所述销轴的外壁与底板的内壁铰接相连,所述销轴的外壁套接有连接角码,所述连接角码的内壁与销轴的外壁套接相连,所述连接角码的内壁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外壁与连接角码的内壁相连,所述支杆的内壁之间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与支杆的内壁活动相连,所述支杆的上表面铰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表面与支杆的上表面铰接相连,所述顶板的上表面铰接有充电桩,所述充电桩的下表面与顶板的上表面铰接相连,所述箱体的左侧外壁安装有挡块,所述挡块的右侧外壁与箱体的左侧外壁相连,所述箱体的内壁铰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外壁与箱体的内壁铰接相连,所述电机的外壁套接有第三转轮,所述第三转轮的内壁与电机的外壁套接有相连,所述支杆的内壁安装有立杆,所述立杆的外壁与支杆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三转轮的右侧安装有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的内壁与第三转轮的外壁啮合相连,所述第二转轮的内壁套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壁与第二转轮的内壁套接相连,所述转杆的外壁套接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的内壁与转杆的外壁套接相连,所述箱体的内壁铰接有套盖,所述套盖的外壁与箱体的内壁铰接相连,所述套盖的内壁铰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外壁与套盖的内壁铰接相连,所述竖杆的外壁套接有第四转轮,所述第四转轮的内壁与竖杆的外壁套接相连,所述第一转轮的外壁与第四转轮的内壁啮合相连,所述第四转轮的外壁套接有履带,所述履带的内壁与第四转轮的外壁啮合相连。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铰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铰接相连,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铰接有顶座,所述顶座的下表面与底座的上表面铰接相连,所述顶座的外壁套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壁与顶座的外壁套接相连,所述顶座的内壁铰接有中心柱,所述中心柱的外壁与顶座的内壁铰接相连,所述中心柱的外壁套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内壁与中心柱的外壁活动相连。
优选的,所述挡块的内壁安装有扶手,所述扶手的外壁与挡块的内壁相连。
优选的,所述扶手的外壁顶端套接有把套,所述把套的内壁与扶手的外壁套接相连。
优选的,所述转杆的外壁与箱体内壁的交接处套接有胶垫,所述胶垫的内壁与转杆的外壁套接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通过电机、第一转轮、第二转轮、第三转轮和第四转轮之间的配合在履带的作用下,电机为交流伺服电机,通过调节电流通过电机时所产生功率的大小,进而调整电机的转速。
2.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通过调节电机的转速,进而调节第四转轮带动履带的转速,进而提高履带的移动效率,在支杆、销轴和顶板的作用下,支杆能够带动充电桩升降,从而使充电桩能够适用于不同高度的车辆。
3.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克服传统充电桩使用时,移动装置采用履带与底座之间的连接部位不稳定,移动时,需要工作人员人工手动将移动装置推倒所需位置,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使工作人员易感到身体疲劳,并且充电桩缺少调节装置,使充电桩能够适用于高度不同的车辆,使用功能单一的缺点。
4.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克服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依靠移动装置对充电桩进行移动的调节处理,实用功能单一的缺点,提高了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避免了使用时,移动装置采用履带与底座之间的连接部位不稳定,移动时,需要工作人员人工手动将移动装置推倒所需位置,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使工作人员易感到身体疲劳,并且充电桩缺少调节装置,使充电桩能够适用于高度不同的车辆,使用功能单一的缺点。
5.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让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能够在市场上得到更多的认可,提高了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产品质量,节省了使用者的采购成本,避免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资源浪费,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箱体、底板和销轴的连接关系图;
图2为图1的a向的顶视剖面图;
图3为图1的套管、底座和顶座的连接关系图。
图中:001、箱体,002、底板,003、销轴,004、连接角码,005、支杆,006、转轴,007、顶板,008、充电桩,009、挡块,010、三角板,011、扶手,012、把套,013、立杆,014、第一转轮,015、转杆,016、第二转轮,017、胶垫,018、第三转轮,019、电机,020、套盖,021、支杆,022、第四转轮,023、履带,024、套管,025、底座, 026、顶座,027、中心柱,028、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箱体001,将电机019固定在箱体001的内部,使电机019与箱体001的连接更加牢固,箱体001 的上表面铰接有底板002,连接并固定支杆005,底板002的上表面铰接有底座025,连接并固定顶座026,底座025的下表面与底板002的上表面铰接相连,底座025的上表面铰接有顶座026,顶座026将中心柱027固定在底座025的内部,顶座026的下表面与底座025的上表面铰接相连,顶座026的外壁套接有套管024,限制中心柱027和压缩弹簧 028的位移,套管024的内壁与顶座026的外壁套接相连,顶座026的内壁铰接有中心柱 027,安装并固定压缩弹簧028,中心柱027的外壁与顶座026的内壁铰接相连,中心柱 027的外壁套接有压缩弹簧028,压缩弹簧028的弹性系数为1-10N/CM之间,缓解支杆 005下落时对底板002产生的压力,压缩弹簧028的内壁与中心柱027的外壁活动相连,底板002的上表面安装有三角板010,连接并将支杆005固定在底板002上,三角板010 的下表面与底板002的上表面相连,底板002的右侧外壁铰接有销轴003,连接并带动支杆005转动,将顶板007升起,销轴003的外壁与底板002的内壁铰接相连,销轴003 的外壁套接有连接角码004,使支杆005与底板002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连接角码004 的内壁与销轴003的外壁套接相连,连接角码004的内壁安装有支杆005,带动顶板007 向上移动,支杆005的外壁与连接角码004的内壁相连,支杆005的内壁之间安装有转轴 006,将两根支杆005固定在一起,转轴006的外壁与支杆005的内壁活动相连,支杆005 的上表面铰接有顶板007,连接并固定充电桩008,使充电桩008能够使用与不同高度的车辆,顶板007的下表面与支杆005的上表面铰接相连,顶板007的上表面铰接有充电桩008,对车辆进行充电,充电桩008的下表面与顶板007的上表面铰接相连,箱体001的左侧外壁安装有挡块009,迁移箱体001时使用,挡块009的内壁安装有扶手011,扶手011的外壁顶端套接有把套012,推动扶手011时更加省力,把套012的内壁与扶手011 的外壁套接相连,扶手011的外壁与挡块009的内壁相连,挡块009的右侧外壁与箱体 001的左侧外壁相连,箱体001的内壁铰接有电机019,电机019为交流伺服电机,型号为 SF-09L,用于调节履带023的转速,电机019的外壁与箱体001的内壁铰接相连,电机019 的外壁套接有第三转轮018,连接电机019并带动第二转轮016转动,第三转轮018的内壁与电机019的外壁套接有相连,支杆005的内壁安装有立杆013,将支杆005固定在所需高度,立杆013的外壁与支杆005的内壁相连,第三转轮018的右侧安装有第二转轮 016,带动转杆015转动,第二转轮016的内壁与第三转轮018的外壁啮合相连,第二转轮016的内壁套接有转杆015,连接第一转轮014,并带动第一转轮014转动,转杆015 的外壁与箱体001内壁的交接处套接有胶垫017,增加摩擦力使转杆015与箱体001的内壁连接的更加牢固,胶垫017的内壁与转杆015的外壁套接相连,转杆015的外壁与第二转轮016的内壁套接相连,转杆015的外壁套接有第一转轮014,通过啮合相连的方式带动第四转轮022转动,第一转轮014的内壁与转杆015的外壁套接相连,箱体001的内壁铰接有套盖020,将竖杆021固定在箱体001的内部,套盖020的外壁与箱体001的内壁铰接相连,套盖020的内壁铰接有竖杆021,练级第四转轮022,竖杆021的外壁与套盖 020的内壁铰接相连,竖杆021的外壁套接有第四转轮022,第四转轮022转动带动履带 023转动,第四转轮022的内壁与竖杆021的外壁套接相连,第一转轮014的外壁与第四转轮022的内壁啮合相连,第四转轮022的外壁套接有履带023,带动箱体001移动,履带023的内壁与第四转轮022的外壁啮合相连。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由箱体001、底板002、销轴003、连接角码004、支杆005、转轴006、顶板007、充电桩008、挡块009、三角板010、扶手011、把套012、立杆013、第一转轮014、转杆015、第二转轮016、胶垫017、第三转轮018、电机019和套盖020等零部件组成,装配前应对零部件的主要配合尺寸,特别是过盈配合尺寸及相关精度进行复查,同一零件用多件螺钉(螺栓)紧固时,各螺钉(螺栓)需交叉、对称、逐步、均匀拧紧,将充电桩008安装在顶板007上,顶板007能够在底板 002上升降,使用时,推动顶板007,顶板007在向上的推力的作用下,带动充电桩008 和支杆005一同向上移动,当支杆005移动到所需位置时,推动立杆013并将立杆013固定在支杆005上,将支杆005固定在所需高度,接通箱体001内的电机019的外接电源,电机019开始工作,电机019转动带动,第三转轮018转动,第三装轮018转动带动第二转轮016转动,第二转轮016转动带动转杆015转动,转杆015转动带动第一转轮014 转动,第一转轮014转动带动第四转轮022转动,第四转轮022转动通过啮合相连带动履带023转动,带动箱体001移动到任意位置,第四转轮022被竖杆021固定在套盖020 内,完成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组装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箱体(00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001)的上表面铰接有底板(002),所述底板(002)的上表面安装有三角板(010),所述三角板(010)的下表面与底板(002)的上表面相连,所述底板(002)的右侧外壁铰接有销轴(003),所述销轴(003)的外壁套接有连接角码(004),所述连接角码(004)的内壁安装有支杆(005),所述支杆(005)的上表面铰接有顶板(007),所述顶板(007)的下表面与支杆(005)的上表面铰接相连,所述顶板(007)的上表面铰接有充电桩(0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角码(004)的内壁与销轴(003)的外壁套接相连,所述支杆(005)的外壁与连接角码(004)的内壁相连,所述支杆(005)的内壁之间安装有转轴(006),所述转轴(006)的外壁与支杆(005)的内壁活动相连,所述销轴(003)的外壁与底板(002)的内壁铰接相连,所述充电桩(008)的下表面与顶板(007)的上表面铰接相连,所述箱体(001)的左侧外壁安装有挡块(009),所述挡块(009)的右侧外壁与箱体(001)的左侧外壁相连,所述箱体(001)的内壁铰接有电机(019),所述电机(019)的外壁与箱体(001)的内壁铰接相连,所述电机(019)的外壁套接有第三转轮(018),所述第三转轮(018)的内壁与电机(019)的外壁套接有相连,所述支杆(005)的内壁安装有立杆(013),所述立杆(013)的外壁与支杆(005)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三转轮(018)的右侧安装有第二转轮(016),所述第二转轮(016)的内壁与第三转轮(018)的外壁啮合相连,所述第二转轮(016)的内壁套接有转杆(015),所述转杆(015)的外壁与第二转轮(016)的内壁套接相连,所述转杆(015)的外壁套接有第一转轮(014),所述第一转轮(014)的内壁与转杆(015)的外壁套接相连,所述箱体(001)的内壁铰接有套盖(020),所述套盖(020)的外壁与箱体(001)的内壁铰接相连,所述套盖(020)的内壁铰接有竖杆(021),所述竖杆(021)的外壁与套盖(020)的内壁铰接相连,所述竖杆(021)的外壁套接有第四转轮(022),所述第四转轮(022)的内壁与竖杆(021)的外壁套接相连,所述第一转轮(014)的外壁与第四转轮(022)的内壁啮合相连,所述第四转轮(022)的外壁套接有履带(023),所述履带(023)的内壁与第四转轮(022)的外壁啮合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002)的上表面铰接有底座(025),所述底座(025)的下表面与底板(002)的上表面铰接相连,所述底座(025)的上表面铰接有顶座(026),所述顶座(026)的下表面与底座(025)的上表面铰接相连,所述顶座(026)的外壁套接有套管(024),所述套管(024)的内壁与顶座(026)的外壁套接相连,所述顶座(026)的内壁铰接有中心柱(027),所述中心柱(027)的外壁与顶座(026)的内壁铰接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柱(027)的外壁套接有压缩弹簧(028),所述压缩弹簧(028)的内壁与中心柱(027)的外壁活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009)的内壁安装有扶手(0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011)的外壁与挡块(009)的内壁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扶手(011)的外壁顶端套接有把套(0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把套(012)的内壁与扶手(011)的外壁套接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015)的外壁与箱体(001)内壁的交接处套接有胶垫(01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垫(017)的内壁与转杆(015)的外壁套接相连。
CN201821221765.8U 2018-07-31 2018-07-31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276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21765.8U CN208827625U (zh) 2018-07-31 2018-07-31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21765.8U CN208827625U (zh) 2018-07-31 2018-07-31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27625U true CN208827625U (zh) 2019-05-07

Family

ID=66307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2176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27625U (zh) 2018-07-31 2018-07-31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276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49730U (zh) 一种具有充电功能的载车板
CN206568915U (zh) 一种可移动的升降式充电桩
CN207549979U (zh) 新能源汽车用移动式太阳能充电桩
CN206012365U (zh) 一种电动车自动充电机械臂机构
CN212195158U (zh) 一种智能车辆自动换电站
CN113791349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漏电保护的装置
CN108909469A (zh) 一种可自行挡雨的太阳能发电汽车充电桩
CN20882762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09096520U (zh) 一种用于内嵌式充电桩的保护装置
CN202283867U (zh) 一种抽屉式快换电池模块的电动轿车
CN208180798U (zh) 一种新型的新能源充电桩
KR20190005310A (ko) 태양광 패널 전기 자동차 충전시스템
CN209096512U (zh) 一种耐腐蚀的新能源汽车电动车两用的充电桩
CN209505894U (zh) 载人工具车
CN206465063U (zh) 一种能够供电的工具箱
CN202068227U (zh) 立体车库的自动充电系统
CN205195382U (zh) 智能移动式电动汽车充电站
CN212765809U (zh) 一种充电桩转换头
CN108995553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07353538U (zh) 一种电动车智能充电插座
CN208324946U (zh) 一种可自行挡雨的太阳能发电汽车充电桩
CN208174320U (zh) 一种人工智能充电桩
CN208682640U (zh) 可利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的箱式变电站
CN206719014U (zh) 一种新能源充电桩
CN212737833U (zh) 一种具有稳定装卸能力的车载动力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7

Termination date: 202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