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25656U - 一种用于切削钛合金和高温合金的铣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切削钛合金和高温合金的铣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25656U
CN208825656U CN201821556910.8U CN201821556910U CN208825656U CN 208825656 U CN208825656 U CN 208825656U CN 201821556910 U CN201821556910 U CN 201821556910U CN 208825656 U CN208825656 U CN 2088256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luded angle
milling cutter
cutting
angle
deg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5691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雪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Duote To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Duote To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Duote To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Duote To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5691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256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256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2565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Kni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切削钛合金和高温合金的铣刀,其涉及铣刀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刀柄和设置在刀柄上的切削部,切削部包括4个螺旋缠绕而成的主刀刃、相邻主刀刃之间形成螺旋状的排屑槽以及设置在主刀刃远离刀柄一端的端刃,相邻端刃形成第一夹角A1、第二夹角A2、第三夹角A3和第四夹角A4,第一夹角A1、第二夹角A2、第三夹角A3和第四夹角A4的角度均不相同,当铣刀开始切削工件时,利用第一夹角A1、第二夹角A2、第三夹角A3和第四夹角A4的角度不一样,可以改变各个端刃的进给量,每个端刃产生的铣削力波形不一样,可以有效降低铣刀和工件产生共振,以此可以减少工件表面产生冷作硬化层的可能性,有利于铣刀顺利铣削工件。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切削钛合金和高温合金的铣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铣刀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切削钛合金和高温合金的铣刀。
背景技术
铣刀,是用于铣削加工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的旋转刀具。工作时各刀齿依次间歇地切去工件的余量。铣刀主要用于在铣床上加工平面、台阶、沟槽、成形表面和切断工件等。
授权公告号为CN10365879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铣刀,包括铣刀体和螺旋切削刃,所述螺旋切削刃至少为三个,各切削刃中至少有一个切削刃的导程为前端角度小到后端角度大的变导程。
在使用现有技术中的铣刀进行切削采用钛合金或者高温合金材料制成的工件时,其螺旋角是固定值,刀具的螺旋切削刃的齿间距相同,在加工过程中以固定的频率敲击工件,从而导致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与铣刀容易形成共振,工件表面容易形成一层硬度很高的冷作硬化层,此时对工件进行铣削难度会更大,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切削钛合金和高温合金的铣刀,可以减少铣刀产生振动,可以减少工件表面产生冷作硬化的可能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切削钛合金和高温合金的铣刀,包括刀柄和设置在刀柄上的切削部,所述切削部包括4个螺旋缠绕而成的主刀刃、相邻主刀刃之间形成螺旋状的排屑槽以及设置在主刀刃远离刀柄一端的端刃,相邻所述端刃形成第一夹角A1、第二夹角A2、第三夹角A3和第四夹角A4,所述第一夹角A1、第二夹角A2、第三夹角A3和第四夹角A4的角度均不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铣刀开始切削工件时,利用第一夹角A1、第二夹角A2、第三夹角A3和第四夹角A4的角度不一样,可以改变各个端刃的进给量,每个端刃产生的铣削力波形不一样,可以有效降低铣刀和工件产生共振,以此可以减少工件表面产生冷作硬化层的可能性,有利于铣刀顺利铣削工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角A1的角度为93度,所述第二夹角A2为95度,所述第三夹角A3为87度,所述第四夹角A4为85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夹角A1、第二夹角A2、第三夹角A3和第四夹角A4的角度分别为93度、95度、87度和85度,从而可以降低铣刀和工件产生的共振,可以减少工件表面产生冷作硬化层的可能性,也可以有效的降低铣削噪音,减少工件变形,提高工件表面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端刃的前角α的角度范围为9度至12度,所述端刃的后角β的角度范围为7度至11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前角α的角度和后角β的角度越大,表面端刃越钝,但此时端刃强度越高;当前角α的角度和后角β的角度越小,端刃越锋利,但是端刃的强度减小,容易产生崩刃的危险,利用端刃的前角α、后角β的角度范围分别为9度至12、7度至11度,此时端刃的强度高且锋利,有利于顺利加工钛合金和高温合金材质的工件。
进一步地,所述端刃的刃口表面为钝化处理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端刃的刃口采用细砂研磨,进行钝化处理,减少端刃刃口的微观缺口,减少铣刀磨损和损坏,从而可以提高铣刀的强度,延长铣刀的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刀柄和切削部均涂覆有AlCrona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AlCrona涂层的高耐磨性,可以加强铣刀的强度;利用其耐高温性,从而可以减少工件上的热量传导至铣刀上,降低铣刀产生过热过烧的情况产生,以此有利于延长铣刀的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端刃和排屑槽之间的连接处设有飞屑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铣刀进行切削工件时,端刃切入工件中,废屑沿着飞屑口流向排屑槽中,再通过排屑槽排出,从而可以减少废屑堆积在端刃上,有利于铣刀顺利进行铣削工件。
进一步地,所述端刃的刀尖圆弧半径R在1.0-3.0mm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端刃的刀尖圆弧越小,刀尖越尖,刀尖的强度越低,刀尖圆弧越大,刀尖越钝,刀尖的强度增加,利用刀尖的圆弧半径R在1.0-3.0mm之间,此时端刃的刀尖有利于对钛合金和高温合金产生足够的蠕变,铁屑产生接近断裂的变形,形成可控的铁屑形状;也有利于扩大刀具散热区。
进一步地,所述刀柄和切削部均采用硬质合金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硬质合金材质的高强度和高韧性,有利于铣刀顺利对工件进行铣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第一夹角A1、第二夹角A2、第三夹角A3和第四夹角A4各不相同,铣刀在铣削工件时,每次进给量不同,有效降低工件和铣刀产生共振,进而可以减少工件产生冷作硬化层的可能性,有利于顺利加工工件;
2、利用端刃的前角α、后角β的角度范围为9度至12度、7度至11度,此时端刃强度高且锋利,从而可以顺利切削工件;
3、对端刃的刃口进行钝化处理,可以提高铣刀的强度,延长铣刀的寿命从而可以提高刃口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体现实施例中相邻端刃之间的夹角。
图3为体现实施例中端刃的前角和后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体现实施例中端刃刀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刀柄;2、切削部;20、主刀刃;21、排屑槽;22、端刃;23、飞屑口;3、AlCrona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用于切削钛合金和高温合金的铣刀,其包括刀柄1和设置在刀柄1上的切削部2,切削部2包括4个螺旋缠绕而成的主刀刃20、相邻主刀刃20之间形成螺旋状的排屑槽21以及设置在主刀刃20远离刀柄1一端的端刃22;端刃22和排屑槽21之间的连接处开设有飞屑口23;
参照图1,刀柄1和切削部2均采用硬质合金材料制成;刀柄1和切削部2均涂覆有AlCrona涂层3;利用AlCrona涂层3的耐高温性和耐磨性,从而可以减少工件的温度传导至铣刀上,减少其过热过烧的可能性,利用AlCrona涂层3的耐磨性,从而可以提高铣刀的强度,延长铣刀的寿命。
参照图2,相邻端刃22形成第一夹角A1、第二夹角A2、第三夹角A3和第四夹角A4,第一夹角A1、第二夹角A2、第三夹角A3和第四夹角A4的角度均不相同;第一夹角A1的角度为93度,第二夹角A2为95度,第三夹角A3为87度,第四夹角A4为85度;利用第一夹角A1、第二夹角A2、第三夹角A3和第四夹角A4彼此不相等,铣刀在铣削工件时,每个端刃22的进给量不一样,有效降低工件和铣刀之间产生共振,从而可以降低工件表面产生冷作硬化层的可能性,有利于顺利加工工件。
参照图3,端刃22(参考图2)的前角α的角度范围为9度至12度,前角α的角度优选9度或者12度,端刃22的后角β的角度范围为7度至11度,端刃22的后角β的角度优选7度或者11度;通过端刃22的前角α、后角β的范围在9度至12度、7度或者11度之间,端刃22可以较高的强度和锋利,从而可以顺利铣削工件。
参照图4,端刃22(参考图2)的刃口表面为钝化处理层;端刃22的刀尖圆弧半径R在1.0-3.0mm之间;对刃口进行钝化处理,从而可以减少刃口的微观缺口,延长铣刀的寿命;利用刀尖圆弧半径R在1.0-3.0mm之间,端刃22有较高的强度和锋利度;也增大铁屑变形和散热区,从而可以顺利加工工件;圆弧半径R在1.0-3.0mm之间的端刃刀尖,有利于对钛合金和高温合金产生的蠕变,铁屑从而可以产生接近断裂的变形,继而可以形成可控的铁屑形状。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铣削钛合金和高温合金的工件时,利用第一夹角A1、第二夹角A2、第三夹角A3和第四夹角A4的角度各不相同,端刃22的每次进给量不同,有效降低工件和铣刀产生共振,减少工件表面产生冷作硬化层,铣刀从而可以顺利加工工件。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用于切削钛合金和高温合金的铣刀,包括刀柄(1)和设置在刀柄(1)上的切削部(2),所述切削部(2)包括4个螺旋缠绕而成的主刀刃(20)、相邻主刀刃(20)之间形成螺旋状的排屑槽(21)以及设置在主刀刃(20)远离刀柄(1)一端的端刃(22),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端刃(22)形成第一夹角A1、第二夹角A2、第三夹角A3和第四夹角A4,所述第一夹角A1、第二夹角A2、第三夹角A3和第四夹角A4的角度均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切削钛合金和高温合金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角A1的角度为93度,所述第二夹角A2为95度,所述第三夹角A3为87度,所述第四夹角A4为8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切削钛合金和高温合金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刃(22)的前角α的角度范围为9度至12度,所述端刃(22)的后角β的角度范围为7度至11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切削钛合金和高温合金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刃(22)的刃口表面为钝化处理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切削钛合金和高温合金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1)和切削部(2)均涂覆有AlCrona涂层(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切削钛合金和高温合金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刃(22)和排屑槽(21)之间的连接处设有飞屑口(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切削钛合金和高温合金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刃(22)的刀尖圆弧半径R在1.0-3.0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切削钛合金和高温合金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1)和切削部(2)均采用硬质合金材料制成。
CN201821556910.8U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用于切削钛合金和高温合金的铣刀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256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56910.8U CN208825656U (zh)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用于切削钛合金和高温合金的铣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56910.8U CN208825656U (zh)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用于切削钛合金和高温合金的铣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25656U true CN208825656U (zh) 2019-05-07

Family

ID=66317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5691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25656U (zh)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用于切削钛合金和高温合金的铣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256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67758A (zh) * 2020-07-22 2022-01-25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铣刀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67758A (zh) * 2020-07-22 2022-01-25 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铣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64326B (zh) 多刃立铣刀
CN107175474B (zh) 一种凹槽的加工方法
CN101695760B (zh) 切削刀尖部分设有卷屑槽的pcbn刀片
US6890134B1 (en) Method of producing endodontic instruments
CN108941715A (zh) 一种cvd金刚石微铣刀的制备方法
KR930003533B1 (ko) 절단용 공구
CN110087808A (zh) 切削刀片及可转位刀片式切削工具
CN208825656U (zh) 一种用于切削钛合金和高温合金的铣刀
CN105904022B (zh) 仿螳螂口器上颚构形的拉刀的制备方法
GB2542124B (en) Method and tools for manufacturing a bladed disk
WO2021190529A1 (zh) 一种实现以铣代磨加工的pcd刀具、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206104913U (zh) 一种整体硬质合金镗铰复合刀
CN108971535A (zh) 一种双面槽型切削刀片
CN101767213A (zh) 切削刀尖部分设有卷屑槽的pcd刀片
WO2020063006A1 (zh) 一种用于加工硬脆性难加工材料的金刚石切削刀具
CN206286627U (zh) 适用于高镜面产品的球刀
CN108515350A (zh) 一种切削镁铝合金用金刚石单晶刀具的制备方法
CN108971531A (zh) 一种车削高光刀片
CN208825658U (zh) 一种适合加工钛合金和高温合金的精加工铣刀
CN108637338A (zh) 一种强韧化金属陶瓷材料及由其制成的立铣刀
CN215384376U (zh) 医用摆磨头及医用磨削刀具
CN210412844U (zh) 一种用于焊接在带锯条齿托上的刀头、带锯条及电极
CN208895200U (zh) 一种车削高光刀片
CN208825659U (zh) 一种适合高硬度模具的球头铣刀
CN207806651U (zh) 一种三刃外观成型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