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17672U - 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具备该室内机的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具备该室内机的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17672U
CN208817672U CN201790000559.1U CN201790000559U CN208817672U CN 208817672 U CN208817672 U CN 208817672U CN 201790000559 U CN201790000559 U CN 201790000559U CN 208817672 U CN208817672 U CN 2088176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suction grid
decoration panel
indoor unit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9000055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吕纮己
田泽哲也
友村圭佑
末广启伸
泷下隆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176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176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4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the ceiling or at the cei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082Grilles, registers or guards
    • F24F13/084Grilles, registers or guards with mounting arrangements, e.g. snap fasteners for mounting to the wall or duc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2Supports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or ventilation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具备该室内机的空调机,该空调机的室内机具备:设置有开口的主体、和以覆盖开口的方式安装于主体的矩形状的装饰面板,装饰面板具有矩形状的吸入格栅,对于吸入格栅而言,吸入格栅的一边侧转动自如地支承于装饰面板的一边侧,并且装卸自如地安装于装饰面板,吸入格栅的一边侧与装饰面板的一边侧由在吸入格栅与装饰面板之间延伸的多个防止落下用的带连结,在装饰面板设置有用于将多个防止落下用的带的一方的端部固定的两个面板爪部,在吸入格栅设置有用于将多个防止落下用的带的另一方的端部固定的两个格栅爪部,两个面板爪部彼此的距离(W1)形成为比两个格栅爪部彼此的距离(W2)大。

Description

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具备该室内机的空调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具备该室内机的空调机,特别是涉及具备吸入格栅的落下防止的带的室内机的装饰面板。
背景技术
以往在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公知有在装饰面板开闭自如、装卸自如地安装吸入格栅的室内机。而且为了防止吸入格栅在装卸时落下,提出有用带将装饰面板和吸入格栅连接的室内机(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08259号公报
在以往的室内机中,在将吸入格栅从装饰面板取下,且仅用带将装饰面板与吸入格栅固定的情况下,使带以借助吸入格栅的重量沿铅垂方向延伸的方式安装。其结果在将装饰面板从吸入格栅取下,且仅用带将装饰面板与吸入格栅固定的情况下,存在吸入格栅向前后左右摇晃而与作业者或者壁接触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所做出的,提供一种在将吸入格栅从装饰面板取下,仅用带将装饰面板与吸入格栅固定的情况下,减轻吸入格栅向前后左右摇晃的情况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具备该室内机的空调机。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具备:主体,其设置有开口;以及矩形状的装饰面板,其以覆盖所述开口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主体,所述装饰面板具有矩形状的吸入格栅,该吸入格栅配置在与所述主体的所述开口对置的位置,对于所述吸入格栅而言,所述吸入格栅的一边侧转动自如地支承于所述装饰面板的一边侧,并且装卸自如地安装于所述装饰面板,所述吸入格栅的一边侧与所述装饰面板的一边侧由在所述吸入格栅与所述装饰面板之间延伸的多个防止落下用的带连结,在所述装饰面板设置有两个面板爪部,用于将所述多个防止落下用的带的一方的端部固定,在所述吸入格栅设置有两个格栅爪部,用于将所述多个防止落下用的带的另一方的端部固定,所述两个面板爪部彼此的距离W1形成为比所述两个格栅爪部彼此的距离W2大,所述两个面板爪部沿着所述装饰面板的长边方向配置,并且所述两个格栅爪部沿着所述吸入格栅的长边方向配置,以使所述防止落下用的带的所述吸入格栅的长边方向的张力X与铅垂方向的张力Z相等的方式,确定所述两个面板爪部彼此之间的距离W1和所述两个格栅爪部彼此之间的距离W2而配置有所述两个面板爪部和所述两个格栅爪部。
优选地,所述防止落下用的带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吸入格栅的长边方向形成为45度的角度。
优选地,所述吸入格栅具有相互对置的长边侧壁部,所述两个格栅爪部分别具有:板状的中间壁部,其形成为从所述长边侧壁部沿所述吸入格栅的短边方向突出;以及半环状的突起部,其两端连接于所述中间壁部;所述两个格栅爪部各自所具有的所述突起部形成为:从所述两个格栅爪部所具有的所述中间壁部彼此对置的面的相反侧的面突出。
优选地,所述装饰面板具有:中央框部,其设置为在俯视观察时位于短边方向的中央,并沿长边方向延伸;以及外框部,其设置为在俯视观察时位于短边方向的端部,并与所述中央框部对置地沿长边方向延伸,所述面板爪部具有:柱部,其形成为在所述外框部从形成与所述中央框部对置的面的内侧壁部突出,并且一端与所述内侧壁部连接,另一端分成两股;以及弯曲部,其形成为从所述柱部的分成两股的端部分别朝向所述内侧壁部与所述柱部的连接部弯曲,构成所述面板爪部的前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机具备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形成为:使固定防止落下用的带的面板爪部彼此之间的距离W1比固定防止落下用的带的格栅爪部彼此之间的距离W2大。因此,室内机在装饰面板与吸入格栅形成为仅通过带固定的情况下,对防止落下用的带,除了铅垂方向之外,在吸入格栅的长边方向也作用有张力。其结果,室内机在装饰面板与吸入格栅形成为仅通过带固定的情况下,能够借助防止落下用的带的在吸入格栅的长边方向上的张力,减轻吸入格栅向前后左右摇晃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吸入格栅打开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装饰面板打开吸入格栅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装饰面板与吸入格栅的卡合部的图3的A部的放大图。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装饰面板与吸入格栅的带的固定位置的简易图。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装饰面板与吸入格栅的带的固定位置的另一个例子的简易图。
图7是距离W1与距离W2基本相等的情况下室内机的吸入格栅打开后的状态的简化后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距离W1与距离W2基本相等的情况下室内机的吸入格栅关闭后的状态的简化后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吸入格栅打开后的状态的简化后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吸入格栅关闭后的状态的简化后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构成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等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空调机进行说明。在以下的附图中,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分是相同或者与之相当的部分,这在以下所记载的实施方式的全文中是共通的。而且,说明书全文所表述的构成要素的方式只不过是例示,并不限定于说明书所记载的方式。另外,在附图中,存在各构成部件的大小的关系与实际不同的情况。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理解而适当地使用表示方向的用语(例如“上”、“下”、“右”、“左”、“前”、“后”等),但它们是为了进行说明的,这些用语并不限定本申请实用新型。
实施方式1.
[室内机的结构]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立体图。图 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吸入格栅打开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以及图2所示的X轴表示室内机100的长边方向,Y 轴表示室内机100的短边方向,Z轴表示室内机100的高度方向。另外,在Z轴中,Z1表示上方向或者天花板侧,Z2表示下方向或者室内侧。
室内机100具备:主体10,其收容室内热交换器(未图示),并如图 2所示在下表面设置有开口部16;以及矩形状的装饰面板11,其如图1 所示以覆盖开口部16的方式安装于主体10。图1所示的室内机100是装饰面板11从天花板露出,并在天花板的内侧设置有主体10的天花板悬挂式、盒式的室内机,或者天花板面嵌入式、壁挂式的室内机。
[装饰面板]
装饰面板11由树脂材料形成,在俯视观察时形成为矩形状。另外,装饰面板11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短边方向(Y轴方向)以及高度方向(Z轴方向)与上述的室内机100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短边方向 (Y轴方向)以及高度方向(Z轴方向)一致。装饰面板11具有在与主体10的开口部16对置的位置配置的矩形状的吸入格栅12。如图1所示,吸入格栅12配置于装饰面板11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的中央部分。另外,装饰面板11具备设置于吸入格栅12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两侧的侧面板15。此外,在装饰面板11且在装饰面板11的短边方向(Y轴方向) 的一方的端部侧(Y2侧),沿着装饰面板11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形成有吹出口13,该吹出口13用于供从主体10排出的空气通过。另外,形成吹出口13的位置并不限定于装饰面板11的短边方向的一方的端部侧 (Y2侧),也可以在装饰面板11的短边方向的另一侧(Y1侧)形成有吹出口13。另外,形成吹出口13的位置并不限定于装饰面板11的短边方向的其中一方的端部侧,也可以形成于装饰面板11的短边方向的两方的端部侧(Y1侧以及Y2侧)。在装饰面板11的吹出口13的位置,配置有用于使从主体10吹出的空气的风向变化的风向风门13a。另外,如图2所示,装饰面板11具有:中央框部11a,在俯视观察时其位于短边方向的中央并以沿长边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外框部11b,其位于短边方向的端部,并以与中央框部11a对置地沿长边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中央框部11a和外框部11b位于主体10与吸入格栅12之间。
[吸入格栅]
对于吸入格栅12而言,吸入格栅12的一边侧转动自如地支承于装饰面板11的一边侧,并且装卸自如地安装于装饰面板11。吸入格栅12配置于装饰面板11的外观面。吸入格栅12具有:相互对置的前部长边侧壁部12a1以及后部长边侧壁部12a2、和以与前部长边侧壁部12a1以及后部长边侧壁部12a2分别正交的方式配设的多个短边侧壁部12b。另外,吸入格栅12具有由前部长边侧壁部12a1、后部长边侧壁部12a2以及短边侧壁部 12b包围的底面部12c。后部长边侧壁部12a2在吸入格栅12处形成吹出口13侧(Y2侧)的壁,前部长边侧壁部12a1形成与吹出口13相反侧(Y1 侧)的壁。吸入格栅12在俯视观察时形成为矩形状,吸入格栅12的长边方向是与装饰面板11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相同的方向。即,吸入格栅12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短边方向(Y轴方向)以及高度方向(Z 轴方向)与上述的室内机100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短边方向(Y轴方向)以及高度方向(Z轴方向)一致。另外,前部长边侧壁部12a1以及后部长边侧壁部12a2相当于本实用新型的“长边侧壁部”。
如图1所示,在吸入格栅12的底面部12c,沿着长边方向(X轴方向) 形成有吸入口14。吸入口14是贯通吸入格栅12的主体10侧(Z1侧)和室内侧(Z两侧)的孔。在吸入口14的内侧设置有平行的多个横格栅14a 和与这些横格栅正交并连结的纵格栅14b。室内的空气通过形成于吸入格栅12的吸入口14而被吸入至主体10的内部。
[装饰面板与吸入格栅的固定]
图3是表示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装饰面板打开吸入格栅后的状态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装饰面板与吸入格栅的卡合部的图3的A部的放大图。
吸入格栅12具备筒状的轴承部17,该筒状的轴承部17设置于前部长边侧壁部12a1,并且中空部沿吸入格栅12的长边方向形成。装饰面板 11具备支承轴部18,该支承轴部18在外框部11b处以使轴与装饰面板11 的长边方向平行的方式形成,并且沿装饰面板11的长边方向滑动。支承轴部18具有:轴18a,其形成为与装饰面板11的长边方向平行;滑动部18b,其在与外框部11b接触的底壁部18b1形成有长圆状的开口部18b2。支承轴部18通过插入于开口部18b2的螺钉50而被螺纹固定,从而固定于外框部11b。支承轴部18通过拧松螺钉50,从而能够沿着插入于开口部18b2的螺钉50而沿装饰面板11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移动。
该支承轴部18的轴18a插入于轴承部17的中空部,从而支承轴部18 与轴承部17卡合,将装饰面板11与吸入格栅12固定。而且,支承轴部 18与轴承部17卡合,从而在吸入格栅12开闭时,支承轴部18的轴18a 成为旋转轴,并且吸入格栅12的长边方向的一边侧转动自如地支承于装饰面板11的一边侧。吸入格栅12通过转动,从而能够覆盖主体10的开口部16或者露出。能够使吸入格栅12进行开闭是为了能够进行安装于吸入格栅12的空气过滤器的更换、主体10内的清扫作业。另外,装饰面板 11与吸入格栅12的固定并不限定于由支承轴部18和轴承部17的卡合实现的固定,只要吸入格栅12转动自如地支承于装饰面板11,则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进行固定。例如,也可以使设置于吸入格栅12的长边方向的轴钩挂于在装饰面板11设置的钩状的安装部,使吸入格栅12转动自如地支承于装饰面板11,从而将装饰面板11与吸入格栅12固定。
使支承轴部18沿着插入于开口部18b2的螺钉50而在装饰面板11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移动,通过将支承轴部18的轴18a从轴承部17拔出,从而能够将吸入格栅12从装饰面板11取下。即,通过使支承轴部18 沿长边方向(X轴方向)移动,从而吸入格栅12能够安装于装饰面板11、或者从装饰面板11取下。
[落下防止带]
室内机100具有用于带20,该带20用于在将支承轴部18从轴承部 17取下时,防止吸入格栅12的落下。对于吸入格栅12而言,吸入格栅 12的一边侧转动自如地支承于装饰面板11的一边侧,并且装卸自如地安装于装饰面板11。以转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且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的吸入格栅12的一边侧和装饰面板11的一边侧,由在吸入格栅12与装饰面板11之间延伸的多个防止落下用的带20连结。
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装饰面板11设置有用于将在吸入格栅12和装饰面板11之间延伸的多个防止落下用的带20的一方的端部20a固定的两个面板爪部30。面板爪部30形成为:在外框部11b从形成与中央框部 11a对置的面的内侧壁部11b1突出。两个面板爪部30沿着装饰面板11的长边方向配置。如图4所示,各个面板爪部30具有:柱部31,其一端与内侧壁部11b1连接且另一端被分成两股;弯曲部32,其以分别从分成两股的端部朝向内侧壁部11b1与柱部31的连接部11c弯曲的方式形成,构成面板爪部30的前端部。面板爪部30由于具有柱部31和弯曲部32。从而容易钩住带,由此钩住的带难以脱离。
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吸入格栅12设置有两个格栅爪部40,用于将在吸入格栅12与装饰面板11之间延伸的多个防止落下用的带20的另一方的端部20b固定。两个格栅爪部40沿着吸入格栅12的长边方向配置。格栅爪部40具有:板状的中间壁部41,其形成为从前部长边侧壁部12a1 沿吸入格栅12的短边方向突出;以及半环状的突起部42,其两端与中间壁部41连接。两个格栅爪部40所具有的突起部42形成为:从两个格栅爪部40所具有的中间壁部41彼此对置的面的相反侧的面突出。
如图4所示,对于带20而言,对折后的带20的折痕侧的端部20a钩挂于装饰面板11的面板爪部30,带20的与折痕相反的一侧的端部20b 连结于吸入格栅12的格栅爪部40。另外,带20只要使面板爪部30和格栅爪部40可靠地连结即可,不是必须进行对折。例如,也可以将带20的一方的端部20b连结于格栅爪部40,在另一方的端部20a设置环状的连接件,并将该连接件钩挂于面板爪部30。
在此,两个面板爪部30彼此之间的距离W1形成为比两个格栅爪部 40彼此之间的距离W2大。因此,将装饰面板11和吸入格栅12连结的两个带20不与铅垂方向(Z轴方向)大致平行,而是以使装饰面板11侧的带20彼此的距离比吸入格栅12侧的带20彼此的距离大的方式倾斜地配置带20。其结果,对带20除了铅垂方向(Z轴方向)以外,在吸入格栅 12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上也施加带的张力。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装饰面板与吸入格栅的带的固定位置的简易图。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 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装饰面板与吸入格栅的带的固定位置的另一个例子的简易图。图5的室内机和图6的室内机的不同点在于,格栅爪部40的配置位置不同。在图5中室内机100形成为面板爪部30彼此之间的距离 W1比格栅爪部40彼此之间的距离W21大。在图6中室内机100也形成为面板爪部30彼此之间的距离W1比格栅爪部40彼此之间的距离W2大。在图5中室内机100的吸入格栅12侧的格栅爪部40配置在比图6的室内机100更接近吸入格栅12的中央的位置。
对于图5的室内机100而言,由带20的张力产生的吸入格栅12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的张力X比铅垂方向(Z轴方向)的张力Z大。因此,图5的室内机100与图6的室内机100相比,吸入格栅12容易在长边方向(X轴方向)上振动。对于图6的室内机100而言,防止落下用的带20 的吸入格栅12的长边方向的张力X与防止落下用的带20的铅垂方向的张力Z基本相等。对于图6的室内机100而言,以使张力X和张力Z相等的方式,确定两个面板爪部30彼此之间的距离W1和两个格栅爪部40彼此之间的距离W2而配置有面板爪部30和格栅爪部40。或者,防止落下用的带20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吸入格栅12的长边方向形成为45度的角度。即,由图6所示的带20和吸入格栅12形成的角度θ形成为45度的角度。因此,图6的室内机100成为由带20的张力产生的吸入格栅12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的张力X、和铅垂方向(Z轴方向)的张力Z基本平衡的结构,从而由带20保持的吸入格栅12的稳定性升高。
接下来,对吸入格栅12朝向装饰面板11的安装进行说明。吸入格栅 12朝向装饰面板11的安装,首先用防止落下用的带20将装饰面板11的面板爪部30与吸入格栅12的格栅爪部40连结。之后,向轴承部17的中空部插入轴18a,并在吸入格栅12的轴承部17安装装饰面板11的支承轴部18。此时,吸入格栅12暂时被带20固定,因此无需支承轴部18与轴承部17的对位,能够容易地进行安装。接下来,将支承轴部18作为旋转轴而使吸入格栅12旋转,使吸入格栅12与装饰面板11的面对准,从而使吸入格栅12与装饰面板11在支承轴部18的对边侧固定。以与安装相反的顺序进行吸入格栅12从装饰面板11的拆卸。
图7是距离W1与距离W2基本相等的情况下室内机的吸入格栅打开后的状态的简化后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距离W1与距离W2基本相等的情况下室内机的吸入格栅关闭后的状态的简化后的局部放大图。在通过面板爪部30与格栅爪部40的配置而使得距离W1和距离W2基本相等的情况下,带20以沿铅垂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在该情况下,如图8所示在将吸入格栅12关闭的情况下,带20的挠曲量较多,存在带 20被夹在装饰面板11和吸入格栅12之间的情况。
图9是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吸入格栅打开后的状态的简化后的局部放大图。图10是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吸入格栅关闭后的状态的简化后的局部放大图。如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100那样,在通过面板爪部30与格栅爪部40的配置而使得距离W1比距离W2大的情况下,带20以沿铅垂方向(Z轴方向)以及吸入格栅12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在该情况下,如图8所示在吸入格栅12关闭的情况下,带20的挠曲量较少,能够不使带20夹在装饰面板11与吸入格栅12之间,而将吸入格栅12安装于装饰面板11。
如以上那样,室内机100形成为面板爪部30彼此之间的距离W1比格栅爪部40彼此之间的距离W2大。因此在室内机100中,在装饰面板 11与吸入格栅12形成为仅通过带20固定的情况下,对防止落下用的带 20除了铅垂方向之外,在吸入格栅12的长边方向上也作用有张力。其结果在室内机100中,在装饰面板11与吸入格栅12形成为仅通过带20固定的情况下,能够借助防止落下用的带20在吸入格栅12的长边方向上的张力,减轻吸入格栅12向前后左右摇晃的情况。因此在装饰面板11与吸入格栅12形成为仅通过带20固定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吸入格栅与作业者或者壁接触,能够实现吸入格栅的装卸时的作业者的安全性和作业性的提高。
另外,对于室内机100而言,例如即使与形成为设置于装饰面板的两个面板爪部(带的固定位置)之间的距离、和设置于吸入格栅的两个格栅爪部(带的固定位置)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的室内机相比,在装饰面板与吸入格栅形成为仅通过带固定的情况下,也能够减轻吸入格栅向左右摇晃的情况。这是因为对于形成为设置于装饰面板的两个带的固定位置之间的距离、和设置于吸入格栅的两个带的固定位置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的室内机而言,在装饰面板与吸入格栅形成为仅通过带固定的情况下,构成为将装饰面板与吸入格栅固定的两个带以沿铅垂方向平行的方式延伸。因此,这样的室内机在带上仅作用有铅垂方向的张力,不存在当吸入格栅向左右方向振动的情况下阻止吸入格栅的移动的吸入格栅的长边方向上的带的张力。其结果,这样的室内机在装饰面板与吸入格栅形成为仅通过带固定的情况下,吸入格栅容易向左右方向振动。
与此相对,室内机100形成为面板爪部30彼此之间的距离W1比格栅爪部40彼此之间的距离W2大。因此,室内机100在装饰面板11与吸入格栅12形成为仅通过带20固定的情况下,对防止落下用的带20除了铅垂方向之外,在吸入格栅12的长边方向上也作用有张力。其结果,室内机100在装饰面板11与吸入格栅12形成为仅通过带20固定的情况下,能够借助防止落下用的带20的在吸入格栅12的长边方向上的张力,减轻吸入格栅12向左右摇晃的情况。因此在装饰面板11与吸入格栅12形成为仅通过带20固定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吸入格栅与作业者或者壁接触,能够实现吸入格栅的装卸时的作业者的安全性与作业性的提高。
另外,对于室内机100而言,以使防止落下用的带20的吸入格栅12 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的张力X和防止落下用的带20的铅垂方向(Z 轴方向)的张力Z相等的方式,确定面板爪部30彼此之间的距离W1和格栅爪部40彼此之间的距离W2而配置有面板爪部30与格栅爪部40。因此,室内机100构成为防止落下用的带20的吸入格栅12的长边方向(X 轴方向)的张力X与防止落下用的带20的铅垂方向(Z轴方向)的张力Z基本平衡的形态。其结果,室内机100在装饰面板11与吸入格栅12形成为仅通过带20固定的情况下,提高吸入格栅12的稳定性。
另外,对于室内机100而言,防止落下用的带20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吸入格栅12的长边方向形成为45度的角度。因此,室内机100构成为防止落下用的带20的吸入格栅12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的张力X与防止落下用的带20的铅垂方向(Z轴方向)的张力Z基本平衡的形态。其结果,室内机100在装饰面板11与吸入格栅12形成为仅通过带20固定的情况下,提高吸入格栅12的稳定性。
另外,室内机100形成为面板爪部30彼此之间的距离W1比格栅爪部40彼此之间的距离W2大。因此能够用带20将吸入格栅12暂时固定,吸入格栅12的定位变得容易,从而提高吸入格栅12安装时的作业性。
另外,室内机100形成为面板爪部30彼此之间的距离W1比格栅爪部40彼此之间的距离W2大。因此能够减轻将吸入格栅12闭合至装饰面板11时的带20的挠曲。其结果能够省略在将吸入格栅12关闭时以不使带夹在吸入格栅12和装饰面板11之间的方式收纳带的作业,从而提高吸入格栅12安装时的作业性。
另外,对于室内机100而言,格栅爪部40具有:板状的中间壁部41,其形成为从前部长边侧壁部12a1沿吸入格栅12的短边方向突出;半环状的突起部42,其两端与中间壁部41连接。而且,两个格栅爪部40所具有的突起部42形成为从两个格栅爪部40所具有的中间壁部41彼此对置的面的相反侧的面突出。因此,突起部42朝向带20所拉动的方向突出,并构成为在装饰面板11与吸入格栅12形成为仅通过带20固定的情况下,尽可能从正面受到由带20拉动的力。因此对突起部42均衡地作用带20 的张力,由此能够维持格栅爪部40的耐久性。
另外,对于室内机100而言,各个面板爪部30具有:柱部31,其一端与内侧壁部11b1连接且另一端分成两股;弯曲部32,其形成为分别从分成两股的端部朝向内侧壁部11b1与柱部31的连接部11c弯曲,构成面板爪部30的前端部。由于面板爪部30具有柱部31和弯曲部32,从而容易将带20钩挂于面板爪部30,另外勾住的带20难以脱离。
图1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构成例的图。在此,图11将空调机1作为制冷循环装置的例子示出。在图11中实线箭头表示制冷运转时制冷剂的流动,虚线的箭头表示制热运转时制冷剂的流动。图11的空调机1具有室外机200和室内机100,室外机200与室内机100通过气体制冷剂配管300以及液制冷剂配管400而进行配管连接。
室外机200具有压缩机210、流路切换装置220、室外热交换器230 以及膨胀阀240。压缩机210对所吸入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并将其排出。在此,虽没有特别的限定,但压缩机210例如也可以由逆变电路等控制,通过使运转频率任意地变化,从而能够使压缩机210的容量(每单位时间的制冷剂的送出量)变化。流路切换装置220例如是四通阀,并且是进行制冷剂的流路的方向的切换的装置。室外热交换器230进行制冷剂与空气 (室外的空气)的热交换。室外热交换器230在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而发挥功能,使制冷剂蒸发并气化。另外,室外热交换器230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冷凝器而发挥功能,使制冷剂冷凝并液化。膨胀阀240是节流装置(流量控制单元),通过调节在膨胀阀240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从而作为膨胀阀发挥功能,使流入的制冷剂减压。例如在膨胀阀240由电子式膨胀阀等构成的情况下,基于控制装置(未图示)等的指示而进行开度调整。
室内机100具有室内热交换器110。室内热交换器110进行作为空调对象的空气和制冷剂的热交换。室内热交换器110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使制冷剂冷凝并液化。另外,室内热交换器110在制冷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使制冷剂蒸发并气化。
如以上那样,空调机1使用室外机200的流路切换装置220对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切换,从而能够实现制热运转以及制冷运转。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1,而是能够施加各种变更。例如,格栅爪部40只要能够将带20的端部20b固定即可,也可以在吸入格栅12的底面部12c设置半环状的突出部。同样地,面板爪部30只要能够将带20的端部20a固定即可,也可以在内侧壁部11b1 设置半环状的突出部。
附图标记说明:1...空调机;10...主体;11...装饰面板;11a...中央框部;11b...外框部;11b1...内侧壁部;11c...连接部;12...吸入格栅;12a1...前部长边侧壁部;12a2...后部长边侧壁部;12b...短边侧壁部;12c...底面部;13... 吹出口;13a...风向风门;14...吸入口;14a...横格栅;14b...纵格栅;15... 侧面板;16...开口部;17...轴承部;18...支承轴部;18a...轴;18b...滑动部; 18b1...底壁部;18b2...开口部;20...带;20a...端部;20b...端部;30...面板爪部;31...柱部;32...弯曲部;40...格栅爪部;41...中间壁部;42...突起部; 50...螺钉;100...室内机;110...室内热交换器;200...室外机;210...压缩机; 220...流路切换装置;230...室外热交换器;240...膨胀阀;300...气体制冷剂配管;400...液制冷剂配管。

Claims (6)

1.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主体,其设置有开口;以及
矩形状的装饰面板,其以覆盖所述开口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主体,
所述装饰面板具有矩形状的吸入格栅,该吸入格栅配置在与所述主体的所述开口对置的位置,
对于所述吸入格栅而言,所述吸入格栅的一边侧转动自如地支承于所述装饰面板的一边侧,并且装卸自如地安装于所述装饰面板,
所述吸入格栅的一边侧与所述装饰面板的一边侧由在所述吸入格栅与所述装饰面板之间延伸的多个防止落下用的带连结,
在所述装饰面板设置有两个面板爪部,用于将所述多个防止落下用的带的一方的端部固定,
在所述吸入格栅设置有两个格栅爪部,用于将所述多个防止落下用的带的另一方的端部固定,
所述两个面板爪部彼此的距离W1形成为比所述两个格栅爪部彼此的距离W2大,
所述两个面板爪部沿着所述装饰面板的长边方向配置,并且所述两个格栅爪部沿着所述吸入格栅的长边方向配置,
以使所述防止落下用的带的所述吸入格栅的长边方向的张力X与铅垂方向的张力Z相等的方式,确定所述两个面板爪部彼此之间的距离W1和所述两个格栅爪部彼此之间的距离W2而配置有所述两个面板爪部和所述两个格栅爪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止落下用的带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吸入格栅的长边方向形成为45度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入格栅具有相互对置的长边侧壁部,
所述两个格栅爪部分别具有:
板状的中间壁部,其形成为从所述长边侧壁部沿所述吸入格栅的短边方向突出;以及
半环状的突起部,其两端连接于所述中间壁部;
所述两个格栅爪部各自所具有的所述突起部形成为:从所述两个格栅爪部所具有的所述中间壁部彼此对置的面的相反侧的面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饰面板具有:
中央框部,其设置为在俯视观察时位于短边方向的中央,并沿长边方向延伸;以及
外框部,其设置为在俯视观察时位于短边方向的端部,并与所述中央框部对置地沿长边方向延伸,
所述面板爪部具有:
柱部,其形成为在所述外框部从形成与所述中央框部对置的面的内侧壁部突出,并且一端与所述内侧壁部连接,另一端分成两股;以及
弯曲部,其形成为从所述柱部的分成两股的端部分别朝向所述内侧壁部与所述柱部的连接部弯曲,构成所述面板爪部的前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饰面板具有:
中央框部,其设置为在俯视观察时位于短边方向的中央,并沿长边方向延伸;以及
外框部,其设置为在俯视观察时位于短边方向的端部,并与所述中央框部对置地沿长边方向延伸,
所述面板爪部具有:
柱部,其形成为在所述外框部从形成与所述中央框部对置的面的内侧壁部突出,并且一端与所述内侧壁部连接,另一端分成两股;以及
弯曲部,其形成为从所述柱部的分成两股的端部分别朝向所述内侧壁部与所述柱部的连接部弯曲,构成所述面板爪部的前端部。
6.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
CN201790000559.1U 2017-03-07 2017-03-07 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具备该室内机的空调机 Active CN20881767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09005 WO2018163285A1 (ja) 2017-03-07 2017-03-07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及びこの室内機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17672U true CN208817672U (zh) 2019-05-03

Family

ID=63448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90000559.1U Active CN208817672U (zh) 2017-03-07 2017-03-07 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具备该室内机的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89438B2 (zh)
EP (1) EP3594584B1 (zh)
JP (1) JP6707174B2 (zh)
CN (1) CN208817672U (zh)
WO (1) WO201816328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4663A (zh) * 2019-05-31 2021-12-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室内机的附加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45616B2 (ja) * 2017-03-14 2021-10-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US11536467B2 (en) * 2019-09-27 2022-12-27 Air Innovations, Inc. Ceiling mounted evaporator blower with swing up hinged installation
JP7374503B2 (ja) * 2021-02-02 2023-11-07 株式会社大一商会 遊技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35535A (en) * 1966-10-31 1967-08-15 Gen Aluminium Prod Cable retaining assembly
JP2528252B2 (ja) * 1993-05-10 1996-08-28 弘治 高林 天井取付型空調装置
JP3324676B2 (ja) 1996-03-29 2002-09-17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TW384374B (en) * 1996-10-03 2000-03-11 Toshiba Corp Indoor unit of air-conditioner
JP3253915B2 (ja) * 1998-02-24 2002-02-04 株式会社トヨックス 天井用冷暖房システム
JP4109771B2 (ja) 1998-09-25 2008-07-02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JP3788135B2 (ja) 1999-10-06 2006-06-2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の吸入グリル落下防止構造
JP2006300433A (ja) 2005-04-21 2006-11-02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7303770A (ja) * 2006-05-15 2007-11-22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4341711B2 (ja) 2007-09-10 2009-10-0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JP5422576B2 (ja) * 2011-01-11 2014-02-19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US20160135593A1 (en) * 2012-08-22 2016-05-19 Delorean, Llc Retractable vented attic storage system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4663A (zh) * 2019-05-31 2021-12-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室内机的附加装置
CN113874663B (zh) * 2019-05-31 2023-04-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室内机的附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94584B1 (en) 2021-01-06
EP3594584A4 (en) 2020-03-18
WO2018163285A1 (ja) 2018-09-13
JP6707174B2 (ja) 2020-06-10
EP3594584A1 (en) 2020-01-15
US20190390871A1 (en) 2019-12-26
JPWO2018163285A1 (ja) 2019-11-07
US10989438B2 (en) 2021-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17672U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具备该室内机的空调机
CN102575869B (zh)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
EP3667193B1 (en) Air conditioner
CN208750981U (zh) 天花板埋入式空调机
KR102401787B1 (ko) 공기조화기
KR101346834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09891161B (zh) 空调
EP3593061B1 (en) Air conditioner
KR100749765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08832686U (zh) 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具备其的天花板埋入型空调机
CN107923650B (zh) 空气调节机用室内机及空气调节机
JP2013002736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KR20070044164A (ko) 공기조화기
CN208794688U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空调机
EP1970638A1 (en) Air conditioner
CN110799794B (zh) 空调机的风向变更装置、具备该风向变更装置的室内机以及具备该室内机的空调机
KR101565406B1 (ko) 공기조화장치
WO2020203415A1 (ja) 空調ユニット
WO2021024317A1 (ja) 吹出グリル、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WO2020240620A1 (ja) 吹出グリル、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WO2019082370A1 (ja) 風向調整装置及び送風装置
KR20230085393A (ko) 공기조화기
CN106765664A (zh) 窗式空调器
KR20050060559A (ko) 공기조화기
KR20090061940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