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89723U - 一种机翼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翼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89723U
CN208789723U CN201821252366.8U CN201821252366U CN208789723U CN 208789723 U CN208789723 U CN 208789723U CN 201821252366 U CN201821252366 U CN 201821252366U CN 208789723 U CN208789723 U CN 2087897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wing
plate
compressing member
movab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5236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宇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Tiger Aerospa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Tigers Aero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Tigers Aerospa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Tigers Aero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5236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897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897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897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翼推车,属于机翼转运设备领域。机翼推车包括车体、锁紧件、第一压紧件和第一传动机构。所述车体用于放置机翼,所述车体包括底板和活动板,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第一滚轮,所述活动板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活动板,活动板能够沿底板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使车体的长度增大或减小。锁紧件用于将活动板与底板锁紧。第一压紧件与底板转动连接。活动板与第一压紧件通过第一传动机构连接。当活动板相对底板移动并使车体的长度增大时,第一传动机构能够使第一压紧件相对底板向下转动,以使第一压紧件压紧于机翼。车体在增长的同时第一压紧件可将机翼压紧,保证了机翼的稳定性,在转运过程中,机翼不会从推车上掉落,保证了机翼的完整性。

Description

一种机翼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翼转运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翼推车。
背景技术
目前,为使无人机机翼轻质化、高性能化,无人机机翼的蒙皮一般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薄膜一层一层的叠加在凹模中,再通过热压成型的方式形成。蒙皮成型后再将其固定在机翼骨架上,便可形成机翼。
蒙皮和骨架的的组装一般在固定架上完成,在组装前,需要用推车将蒙皮以及骨架转运至安装架的所在位置,组装后同样需要用推车将机翼转运至其他工位,由于机翼较长,在转运过程中容易从推车上掉落,导致机翼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翼推车,以改善在转运过程中机翼容易从推车上掉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翼推车,包括:
车体,所述车体用于放置机翼,所述车体包括底板和活动板,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第一滚轮,所述活动板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能够相对所述底板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使所述车体的长度增大或减小;
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用于将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底板锁紧;
第一压紧件,所述第一压紧件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压紧件相对所述底板转动的轴线的布置方向与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相同;
第一传动机构,所述活动板与所述第一压紧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连接;
当所述活动板相对所述底板移动并使所述车体的长度增大时,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能够使所述第一压紧件相对所述底板向下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压紧件压紧于所述机翼。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一连杆;
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能够相对所述底板沿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压紧件铰接;
所述活动板具有第一引导斜面,当所述活动板相对所述底板移动并使所述车体的长度增大时,所述第一引导斜面能够与所述第一滑块接触,并推动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滑动,以使所述第一压紧件相对所述底板向下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翼推车还包括第二压紧件和第二传动机构;
所述第二压紧件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压紧件相对所述底板转动的轴线的布置方向与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压紧件和所述第二压紧件分别位于所述底板宽度方向上的两侧;
所述活动板与所述第二压紧件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连接;
当所述活动板相对所述底板移动并使所述车体的长度增大时,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能够使所述第二压紧件相对所述底板向下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压紧件压紧于所述机翼。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滑块和第二连杆;
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能够相对所述底板沿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压紧件铰接;
所述活动板具有第二引导斜面,当所述活动板相对所述底板移动并使所述车体的长度增大时,所述第二引导斜面能够与所述第二滑块接触,并推动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滑动,以使所述第二压紧件相对所述底板向下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底板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底板间设有第二弹性件;
当所述活动板相对所述底板移动并使所述车体的长度增大时,所述第一滑块能够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滑块能够压缩所述第二弹性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板包括板体、第一接触体和第二接触体;
所述第一接触体和第二接触体均设于所述板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接触体和所述第二接触体分别位于所述板体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引导斜面设于所述第一接触体上,所述第二引导斜面设于所述第二接触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从所述板体的上表面向上延伸,所述第二延伸部向靠近所述第二接触体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板体间存在间隙;
所述第二接触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延伸部和第四延伸部,所述第三延伸部从所述板体的上表面向上延伸,所述第四延伸部向靠近所述第一接触体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四延伸部与所述板体间存在间隙;
所述第一引导斜面设于所述第二延伸部靠近所述第四延伸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引导斜面设于所述第四延伸部靠近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设有插孔,所述活动板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可移动的插设于所述插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上设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共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设有第二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翼推车,车体包括底板和活动板,活动板可移动的设置于底板,活动板相对底板移动则可实现对车体的长度的调节,车体的长度调节至合适位置后可通过锁紧件将活动板与底板锁紧。活动板在相对底板移动并使车体的长度增大时,在第一传动机构的作用下,第一压紧件将相对底板向下转动。当需要对机翼进行转运时,将机翼沿车体的长度方向布置在车体上,随后使活动板相对底板移动以使车体的长度增大,车体的增长增大了车体对机翼的支撑能力;车体在增长的同时,第一压紧件将相对底板向下转动,第一压紧件将压紧于机翼,通过锁紧件将活动板与底板锁紧后,第一压紧件将保持在压紧状态,从而保证了机翼的稳定性,在转运过程中,机翼不会从推车上掉落,保证了机翼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机翼推车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机翼推车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V-V剖视图。
图标:100-机翼推车;10-车体;11-底板;111-第一滚轮;112-插孔;113-第一滑槽;114-第二滑槽;115-第一导杆;116-第二导杆;117-推手架;12-活动板;121-板体;122-第一接触体;1221-第一延伸部;1222-第二延伸部;1223-第一引导斜面;123-第二接触体;1231-第三延伸部;1232-第四延伸部;1233-第二引导斜面;124-支撑体;125-第二滚轮;20-锁紧件;30-第一压紧件;40-第一传动机构;41-第一滑块;42-第一连杆;50-第二压紧件;60-第二传动机构;61-第二滑块;62-第二连杆;70-第一弹性件;80-第二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机翼推车100,包括车体10、锁紧件20、第一压紧件30、第一传动机构40、第二压紧件50和第二传动机构60。
其中,车体10用于放置机翼。车体10包括底板11和活动板12,活动板12可移动的设置于底板11,活动板12能够相对底板11沿底板11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使车体10的长度增大或减小。
如图3所示,具体地,底板11为矩形结构,底板11的底部设有第一滚轮111,第一滚轮111为四个,四个滚轮分别位于底板11的四角处。底板11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设有插孔112,插孔112沿底板11的长度方向延伸。底板11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滑槽113和第二滑槽114,第一滑槽113和第二滑槽114均沿底板11的宽度方向延伸。在底板11的宽度方向上第一滑槽113与第二滑槽114间隔分布,第一滑槽113远离第二滑槽114的一端贯通于插孔112,第二滑槽114远离第一滑槽113的一端贯通于插孔112。第一滑槽113内设有第一导杆115,第一导杆115沿第一滑槽113的延伸方向布置;第二滑槽114内设有第二导杆116,第二导杆116沿第二滑槽114的延伸方向布置。此外,底板11的上设有推手架117,推手架117用于供操作者握持,以推动整个推车前行。
如图4所示,活动板12为矩形结构,活动板12包括板体121、第一接触体122和第二接触体123。板体121为矩形板,第一接触体122和第二接触体123均设有板体121的上表面,第一接触体122和第二接触体123分别位于板体121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第一接触体122上设有第一引导斜面1223,第二接触体123上设有第二引导斜面1233。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接触体12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延伸部1221和第二延伸部1222,第一延伸部1221和第二延伸部1222均为板状结构,第一延伸部1221从板体121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第二延伸部1222向靠近第二接触体123的方向延伸,第二延伸部1222平行于板体121,第二延伸部1222与板体121间存在间隙。第二接触体12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延伸部1231和第四延伸部1232,第三延伸部1231和第四延伸部1232均为板状结构,第三延伸部1231从板体121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第四延伸部1232向靠近第一接触体122的方向延伸,第四延伸部1232平行于板体121,第四延伸部1232与板体121间存在间隙。第一引导斜面1223设于第二延伸部1222靠近第四延伸部1232的一侧,第二引导斜面1233设于第四延伸部1232靠近第二延伸部1222的一侧。如图4所示,第二延伸部1222在板体121的厚度方向上的投影为直角三角形,第一引导斜面1223即为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所在的面;第四延伸部1232在板体121厚度方向上的投影为直角三角形,第二引导斜面1233即为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所在的面。第一引导斜面1223和第二引导斜面1233在板体121厚度方向上的投影构成“八”字形。
此外,本实施例中,活动板12的板体121的上表面上设有支撑体124,支撑体124为板状结构,支撑体124靠近于板体121长度方向上的一端,第二延伸部1222和第四延伸部1232靠近于板体121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
如图1、2所示,活动板12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可移动的插设于底板11上的插孔112内,活动板12的第二延伸部1222和第四延伸部1232均为与插孔112内,活动板12上的支撑板位于插孔112外。活动板12插设于底板11的插孔112内后,活动板12能够相对底板11沿底板11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使车体10的长度增大或减小。当活动板12向底板11外移动时,车体10的长度增大;当活动板12向底板11内移动时,车体10的长度减小。在活动板12相对底板11移动并使车体10的长度增大的过程中,第二延伸部1222上的第一引导斜面1223将逐渐进入至底板11的第一滑槽113内,第四延伸部1232上的第二引导斜面1233将逐渐进入至底板11的第二滑槽114内。此外,活动板12插与底板11连接后,支撑体124的上表面与底板11的上表面共面,以保证活动板12和底板11均能够对机翼起到支撑作用。
本实施例中,活动板12的底板11设有第二滚轮125,第二滚轮125为两个。当车体10放置于地面上时,第一滚轮111和第二滚轮125均能够与地面接触,第二滚轮125可对活动板12起到支撑作用,避免车体10的长度增大后活动板12处于悬空状态。
锁紧件20的作用是待车体10的长条调整好后,将底板11与活动板12锁紧。本实施例中,锁紧件20为螺钉,锁紧件20螺接于底板11上,锁紧件20位于底板11宽度方向上的一侧。锁紧件20具有锁紧状态和放松状态,当锁紧件20处于锁紧状态时,锁紧件20将压紧于活动板12,从而将活动板12与底板11锁紧;当锁紧件20处于放松状态时,锁紧件20未与活动板12接触,活动板12能够相对底板11移动。
如图2所示,第一压紧件30大致为长条板状结构,其宽度方向上的一侧设有用于容纳机翼的圆弧凹槽。第一压紧件30的一端与底板11铰接,第一压紧件30相对底板11转动的轴线的布置方向与底板11的长度方向相同,即第一压紧件30能够相对底板11在垂直底板11长度方向的平面内转动。活动板12与第一压紧件30通过第一传动机构40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机构40包括第一滑块41和第一连杆42。第一滑块41设于第一滑槽113内,第一滑块41套设于第一导杆115的外侧,第一滑块41能够在第一导杆115上滑动,从而实现第一滑块41与底板11的滑动连接。第一连杆42的一端与第一滑块41铰接,第一连杆42的另一端与第一压紧件30铰接。第一滑块41与底板11间设有第一弹性件70,第一弹性件70具有推动第一滑块41滑动并使第一压紧件30向上转动的趋势。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70为弹簧,第一弹性件70套设于第一连杆42的外侧。
第二压紧件50的结构与第一压紧件30的结构相同。第二压紧件50的一端与底板11铰接,第二压紧件50相对底板11转动的轴线的布置方向与底板11的长度方向向东,即第二压紧件50能够相对底板11在垂直于底板11长度方向的平面内转动。第一压紧件30和第二压紧件50分别位于底板11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活动板12与第二压紧件50通过第二传动机构60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机构40包括第二滑块61和第二连杆62。第二滑块61设于第二滑槽114内,第二滑块61套设于第二导杆116的外侧,第二滑块61能够在第二导杆116上滑动,从而实现第二滑块61与底板11的滑动连接。第二连杆62的一端与第二滑块61铰接,第二连杆62的另一端与第二压紧件50铰接。第二滑块61与底板11间设有第二弹性件80,第二弹性件80具有推动第二滑块61滑动并使第二压紧件50向上转动的趋势。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80为弹簧,第二弹性件80套设于第二连杆62的外侧。
在常态下,活动板12的大部分都收缩于底板11内,在第一弹性件70的作用下,第一滑块41位于第一滑槽113的一端,第一压紧件30处于竖直位置,即第一压紧件30处于展开状态;在第二弹性件80的作用下,第二滑块61位于第二滑槽114的一端,第二压紧件50处于竖直位置,即第二压紧件50处于展开状态。当活动板12相对底板11移动并使车体10的长度增大时,活动板12上的第一引导斜面1223将与第一滑块41接触,并推动第一滑块41沿底板11的宽度方向滑动,从而使第一压紧件30相对底板11向下转动,第一弹性件70将被压缩;同时,活动板12上的第二引导斜面1233将与第二滑块61接触,并推动第二滑块61沿底板11的宽度方向滑动,从而使第二压紧件50相对底板11向下转动,第二弹性件80将被压缩。
当需要对机翼进行转运时,将机翼沿车体10的长度方向布置在车体10上;随后,使锁紧件20处于放松状态,并使活动板12相对底板11移动以增大车体10的长度,车体10的增长增大了车体10对机翼的支撑能力,在此过程中,第一压紧件30和第二压紧件50都将向下转动,第一压紧件30和第二压紧件50都将压紧于机翼;在通过锁紧件20将活动板12与底板11锁紧后,第一压紧件30和第二压紧件50都将保持在压紧状态,从而保证了机翼的稳定性,在转运过程中,机翼不会从推车上掉落,保证了机翼的完整性。
当需要对机翼的零部件(蒙皮、骨架等)进行转运时,可使锁紧件20处于放松状态,并使活动板12相对底板11移动以减小车体10的长度,即使活动板12逐渐收缩至底板11内,在此过程中,第一滑块41、第二滑块61在第一弹性件70、第二弹性件80的作用下滑动,从而使第一压紧件30和第二压紧件50均处于展开状态,最后,再通过锁紧件20将活动板12与底板11锁紧。机翼的零部件放置在车体10上后,第一压紧件30和第二压紧件50可对机翼的零部件起到阻挡作用,防止其从车体10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掉落。在对机翼的零部件进行转运的过程中,由于车体10处于缩短的状态,车体10在行进过程中,具有较好灵活性,便于操作人员掌控。
本实施例中,用于压紧机翼的压紧件为两个,即第一压紧件30和第二压紧件50,第一压紧件30和第二压紧件50可同时对机翼进行压紧,增强了机翼在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第二压紧件50和第二传动机构60,只通过第一压紧件30对机翼进行压紧即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机翼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所述车体用于放置机翼,所述车体包括底板和活动板,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第一滚轮,所述活动板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能够相对所述底板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使所述车体的长度增大或减小;
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用于将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底板锁紧;
第一压紧件,所述第一压紧件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压紧件相对所述底板转动的轴线的布置方向与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相同;
第一传动机构,所述活动板与所述第一压紧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连接;
当所述活动板相对所述底板移动并使所述车体的长度增大时,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能够使所述第一压紧件相对所述底板向下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压紧件压紧于所述机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一连杆;
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能够相对所述底板沿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压紧件铰接;
所述活动板具有第一引导斜面,当所述活动板相对所述底板移动并使所述车体的长度增大时,所述第一引导斜面能够与所述第一滑块接触,并推动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滑动,以使所述第一压紧件相对所述底板向下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翼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推车还包括第二压紧件和第二传动机构;
所述第二压紧件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压紧件相对所述底板转动的轴线的布置方向与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压紧件和所述第二压紧件分别位于所述底板宽度方向上的两侧;
所述活动板与所述第二压紧件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连接;
当所述活动板相对所述底板移动并使所述车体的长度增大时,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能够使所述第二压紧件相对所述底板向下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压紧件压紧于所述机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翼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滑块和第二连杆;
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能够相对所述底板沿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压紧件铰接;
所述活动板具有第二引导斜面,当所述活动板相对所述底板移动并使所述车体的长度增大时,所述第二引导斜面能够与所述第二滑块接触,并推动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滑动,以使所述第二压紧件相对所述底板向下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翼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底板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底板间设有第二弹性件;
当所述活动板相对所述底板移动并使所述车体的长度增大时,所述第一滑块能够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滑块能够压缩所述第二弹性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翼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包括板体、第一接触体和第二接触体;
所述第一接触体和第二接触体均设于所述板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接触体和所述第二接触体分别位于所述板体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引导斜面设于所述第一接触体上,所述第二引导斜面设于所述第二接触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翼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从所述板体的上表面向上延伸,所述第二延伸部向靠近所述第二接触体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板体间存在间隙;
所述第二接触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延伸部和第四延伸部,所述第三延伸部从所述板体的上表面向上延伸,所述第四延伸部向靠近所述第一接触体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四延伸部与所述板体间存在间隙;
所述第一引导斜面设于所述第二延伸部靠近所述第四延伸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引导斜面设于所述第四延伸部靠近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翼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设有插孔,所述活动板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可移动的插设于所述插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翼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上设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共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设有第二滚轮。
CN201821252366.8U 2018-08-03 2018-08-03 一种机翼推车 Active CN2087897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52366.8U CN208789723U (zh) 2018-08-03 2018-08-03 一种机翼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52366.8U CN208789723U (zh) 2018-08-03 2018-08-03 一种机翼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89723U true CN208789723U (zh) 2019-04-26

Family

ID=66204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52366.8U Active CN208789723U (zh) 2018-08-03 2018-08-03 一种机翼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897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04427B2 (en) Film-attaching apparatus
CN104176686B (zh) 基于差动螺旋传动与摇杆滑块传动的连杆升降及翻转装置
CN208963402U (zh) S型曲面玻璃贴膜装置及贴膜系统
CN208789723U (zh) 一种机翼推车
CN106915473B (zh) 一种六自由度可调的壁板安装车及壁板安装方法
CN109283454A (zh) 全自动pcb板电测机
DE1262895B (de) Vorrichtung zum Hochkantstapeln von Platten
CN206243227U (zh) 一种转运装置
CN106185326B (zh) 一种稳定型曲屏搬运机构
CN208022225U (zh) 升降辊台及运输系统
EP0145018B1 (de) Demonstrationstafel
CN203918338U (zh) 靶材翻转机
CN216942444U (zh) 折叠黑板
CN109654096A (zh) 贴胶工装
CN206409854U (zh) 一种摄影机拍摄用支架
CN206231414U (zh) 可固定卡匣的台车装置
CN208037500U (zh) 过渡台车和光罩检查机
CN209488931U (zh) 一种pcb顶板升降装置
CN208005614U (zh) 伸缩补平台
CN208697108U (zh) 角度可调的屏体抛光装置
CN208070367U (zh) 一种滚轮行走装置及储物箱
CN207973240U (zh) 用于堆垛式物料的送料小车
CN206644454U (zh) 一种贴版机自动调整平台
CN205597621U (zh) 一种组合式台站用内柜、外套柜以及组合式台站
CN115385275B (zh) 一种大尺寸光刻掩膜版基版表面镀膜精密导向与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688, West Section of Kechuang Road, Chengdu Cross-Strai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Development Park, Wenjiang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after: Chengdu Tiger Aerospac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688, West Section of Kechuang Road, Chengdu Cross-Strai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Development Park, Wenjiang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TEGEL AEROSPACE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