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44128U - 装配系统及其翻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装配系统及其翻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44128U
CN208744128U CN201821401724.7U CN201821401724U CN208744128U CN 208744128 U CN208744128 U CN 208744128U CN 201821401724 U CN201821401724 U CN 201821401724U CN 208744128 U CN208744128 U CN 2087441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ory
supporting element
clamping
turnover device
overtur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0172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世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Numerical Control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Numerical Contro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Numerical Control Ltd filed Critical Siemens Numerical Control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0172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441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441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441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系统及其翻转装置。该翻转装置用于翻转待装配件,包括: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所述待装配件;以及与所述支撑件可转动连接的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能带动所述支撑件及所述夹持组件转动至预设角度。夹持组件可夹持支撑件上的待装配件,再由翻转组件带动支撑件及其上的待装配件一同翻转至预设角度。当待装配件一表面装配完成后,翻转组件可带动待装配件翻转至另一表面,此时,可以对另一表面进行装配,完成待装配件的装配。实现待装配件的自动翻转,避免待装配件在装配过程中人为搬运的体力劳动,保证操作人员安全,同时,避免对待装配件造成损伤,提高待装配件的质量。

Description

装配系统及其翻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系统及其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对目前质量大、体积大的产品,要在产品的正面与底面等至少两个操作面进行装配时,需要操作人员手动进行翻转。但是,产品的质量较重,体积较大,不便于操作人员手动翻转,而且还会增加操作人员的体力消耗,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导致产品损伤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产品的质量重、体积大不便于操作人员手动翻转装配的问题,提供一种装配系统及其翻转装置。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翻转装置,用于翻转待装配件,包括:
支撑件;
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所述待装配件;以及
与所述支撑件可转动连接的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能带动所述支撑件及所述夹持组件转动至预设角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
位于所述支撑件的第一夹持件;
位于所述支撑件的第二夹持件,并与所述第一夹持件相对设置;以及
安装于所述支撑件的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或所述第二夹持件连接,使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靠近或远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各自包括:
安装于所述驱动件的安装板,具有第一配合部;以及
具有第二配合部的夹持部,通过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的配合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板;
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为滑槽与滑轨配合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件还包括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件的夹持部与所述安装板,以限制所述第二夹持件的夹持部沿滑动方向的位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或所述第二夹持件的表面具有用于容置所述待装配件的容置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沿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连线方向的深度为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距离的1/5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待装配件安装于所述支撑件后,所述支撑件的顶面低于所述待装配件的底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转组件包括:
可翻转的翻转动力件;以及
联轴器,连接所述翻转动力件与所述支撑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转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支撑件下方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夹持组件中的所述待装配件抵接或脱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
升降动力件;以及
设置于所述升降动力件顶部的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伸入或移出所述支撑件。
一种装配系统,包括装配工作台及如上述任一技术特征所述的翻转装置;
所述翻转装置位于所述装配工作台中,所述装配工作台中存储所述待装配件装配时所需的零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送装置的顶面与所述支撑件的表面相平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翻转装置,夹持组件可夹持支撑件上的待装配件,再由翻转组件带动支撑件及其上的待装配件一同翻转至预设角度。当待装配件一表面装配完成后,翻转组件可带动待装配件翻转至另一表面,此时,可以对另一表面进行装配,完成待装配件的装配。有效的解决目前产品的质量重、体积大不便于操作人员手动翻转装配的问题。实现待装配件的自动翻转,避免待装配件在装配过程中人为搬运的体力劳动,保证操作人员安全,同时,避免对待装配件造成损伤,提高待装配件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系统集成上述的翻转装置,实现对待装配件的自动翻转,配合装配工作台集成设置,设备集成度高,节省了工位数量和设备占地面积,提高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翻转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翻转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
100-翻转装置;
110-支撑件;
120-夹持组件;
121-驱动件;
122-第一夹持件;
123-第二夹持件;
130-翻转组件;
131-翻转动力件;
132-联轴器;
140-升降组件;
141-升降动力件;
142-升降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系统及其翻转装置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翻转装置100。该翻转装置100用于翻转待装配件。本实施例中,翻转装置100应用于装配系统中,以对装配系统中待装配件进行翻转,方便对待装配件的各个位置和/或表面进行装配。可以理解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翻转装置100也可以对其他产品进行翻转操作,不限于待装配的产品。本实用新型的翻转装置100可以实现待装配件的自动翻转,避免待装配件在装配过程中人为搬运的体力劳动,保证操作人员安全,同时,避免对待装配件造成损伤,提高待装配件的质量。
在一实施例中,翻转装置100包支撑件110、夹持组件120以及翻转组件130。支撑件110起支撑作用,用于承载并支撑待装配件,还可支撑夹持组件120。夹持组件120可运动地设置于支撑件110,用于夹持待装配件。翻转组件130用于翻转待装配件。夹持组件120可以夹紧待装配件,避免待装配件在装配时的位置发生窜动,便于操作人员对待装配件进行装配。而且,夹持组件120夹紧待装配件后,还可通过翻转组件130带动夹持组件120及其中的待装配件翻转,保证待装配件在翻转的过程中不会松动或掉落,以免对待装配件造成损伤,提高待装配件的质量。
翻转组件130与支撑件110可转动连接,能够带动支撑件110及夹持组件120转动至预设角度。也就是说,翻转组件130可以带动支撑件110、支撑件110上的夹持组件120以及夹持组件120中待装配件同步翻转,这样可以保证待装配件翻转可靠。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翻转组件130也可以直接与夹持组件120连接,带动夹持组件120及其中的待装配件同步翻转,这样也可实现待装配件的可靠翻转。
可以理解的,翻转组件130可以带动支撑件110转动任一角度,如5°、12°、45°、……、180°、360°等等。翻转组件130带动支撑件110翻转至所需角度后,夹持组件120夹紧待装配件,使待装配件保持上述翻转角度。此时,操作人员可装配位置选择合适的翻转角度,以便于操作人员装配。而且,翻转组件130可以实现待装配件的可靠翻转,避免因人工翻转导致的操作人员体力消耗问题以及待装配件掉落产生的人员安全与产品损伤问题,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提高了产品的良率。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翻转组件130也可只翻转固定角度。
操作人员对重量大、体积大的待装配件至少一表面进行装配时,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翻转装置100对待装配件进行翻转操作,可以实现待装配件任意角度的翻转,以实现对待装配件其他表面位置进行装配。有效的解决目前产品的质量重、体积大不便于操作人员手动翻转装配的问题。实现待装配件的自动翻转,避免待装配件在装配过程中人为搬运的体力劳动,保证操作人员安全,同时,避免对待装配件造成损伤,提高待装配件的质量。而且,本实用新型的翻转装置100集成在装配系统中,提高设备的集成度,便于操作人员进行装配操作,提高装配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件110包括多个支撑部,多个支撑部首尾顺次连接围设成中空结构。也就是说,支撑件110为框架结构,为待装配件的底部预留出足够的操作空间,以便于操作人员装配。示例的,翻转组件130带动支撑件110及其上的待装配件翻转后,支撑件110位于上方。此时,待装配件的底部可以从支撑件110的中空结构处露出,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支撑件110的中空处向待装配件内装配零件,完成待装配件的组装。
原则上,支撑件110的截面形状不受限制,可以为圆形、多边形、不规则的形状等等。本实施例中,为了适应待装配件的形状,以及便于生产加工,支撑件110的形状为四边形框架结构。示例的,支撑部为支撑杆。
在一实施例中,夹持组件120包括第一夹持件122、第二夹持件123以及驱动件121。第一夹持件122、第二夹持件123与驱动件121均位于支撑件110。第二夹持件123与第一夹持件122相对设置。驱动件121与第一夹持件122和/或第二夹持件123连接,使第一夹持件122与第二夹持件123靠近或远离。也就是说,驱动件121可以仅与第一夹持件122连接。此时,第二夹持件123固定设置,驱动件121可驱动第一夹持件122靠近或远离第一夹持件122。驱动件121也可以仅与第二夹持件123连接。此时,第一夹持件122固定设置,驱动件121可驱动第二夹持件123靠近或远离第一夹持件122。驱动件121还可以分别与第一夹持件122及第二夹持件123连接。此时,驱动件121可分别驱动第一夹持件122与第二夹持件123运动,使第一夹持件122与第二夹持件123相互靠近或远离。
第一夹持件122与第二夹持件123靠近,可以夹紧待装配件,实现待装配件的装配以及翻转等操作。第一夹持件122与第二夹持件123远离,可以松开待装配件,此时可以调整待装配件的位置或取出待装配件。可以理解的,驱动件121安装于支撑件110上,与驱动件121连接的第一夹持件122和/或第二夹持件123可运动的位于支撑件110,这样可以实现待装配件的夹紧或松开。可选的,驱动件121包括但不限于驱动气缸、伸缩杆等,还可为其他能够实现直线运动的结构。
示例的,驱动件121与第二夹持件123连接,第一夹持件122固定设置,驱动件121可驱动第二夹持件123靠近或远离第一夹持件122。待装配件放置于支撑件110后,并位于第一夹持件122与第二夹持件123之间。驱动件121驱动第二夹持件123靠近第一夹持件122时,第一夹持件122与第二夹持件123可夹持二者之间的待装配件。当待装配件装配完成后,驱动件121驱动第二夹持件123远离第一夹持件122,此时,第一夹持件122与第二夹持件123可松开待装配件。
可选的,夹紧组件还包括支撑轴,支撑轴设置于第一夹持件122。当翻转装置100安装于装配系统的装配工作台后,翻转组件130安装于装配工作台。为了避免翻转装置100承载待装配件后发生偏坠问题,第一夹持件122通过支撑轴可转动地支撑于装配工作台。这样,可以为翻转装置100提供可靠支撑,使得翻转装置100可以可靠的承载待装配件。而且,支撑轴可转动安装还能实现翻转装置100的可靠翻转,避免与装配工作台发生干涉。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122和第二夹持件123各自包括夹持部以及安装板。安装板安装于驱动件121,具有第一配合部。夹持部具有第二配合部的,通过第二配合部与第一配合部的配合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板。也就是说,夹持部可以进行替换,以适应不同待装配件的形状。这样可以保证待装配件可靠的夹持于第一夹持件122与第二夹持件123之间,避免待装配件松动或掉落。
可以理解的,可以只有第一夹持件122可拆卸安装,也可以只有第二夹持件123可拆卸安装,还可以第一夹持件122与第二夹持件123均可拆卸安装。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122与第二夹持件123均可拆卸安装。由于第一夹持件122是固定设置在支撑件110,此时,安装板可以安装于支撑件110。可选的,夹持部包括但不限于夹板、夹块、顶杆、夹爪或者其他可以实现待装配件夹紧的结构。示例的,安装板为板状结构,当然,安装板也可为块状或者其他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为滑槽与滑轨配合结构。示例的,第一配合部为滑槽,第二配合部为滑轨。夹持部可以通过滑轨滑入具有滑槽的安装板中。更换夹持部时,夹持部可以通过滑轨滑出具有滑槽的安装板。这样,无需借助任何工具,即可实现夹持部的快速安装与拆卸。当待装配件的类型发生变化时,可以相应的调整夹持部的型号,以保证待装配件夹持可靠。当然,滑槽与滑轨的位置也可互换,即第一配合部为滑轨,第二配合部为滑槽。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也可采用凸起与凹槽或者其他可以实现夹持部可快速安装拆卸于安装板的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夹持件123还包括限位件,设置于穿设第二夹持件123的夹持部与安装板,以限制第二夹持件123的夹持部沿滑动方向的位移。限位件穿过夹持部安装于安装板中,这样可以对夹持部的位置进行限位,避免夹持部继续运动,进而保证待装配件被可靠夹持。示例的,限位件包括但不限于弹簧销或销钉等,还可为其他可对夹持部限位的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夹持件122和/或第二夹持件123的表面具有用于容置待装配件的容置槽。可以理解的,容置槽可以与待装配件表面紧密的配合,使得待装配件可靠的限位于容置槽中。这样,第一夹持件122和/或第二夹持件123夹持待装配件后,待装配件可以嵌入容置槽中,保证待装配件在翻转过程中不会松动或掉落。由于第一夹持件122与第二夹持件123可拆卸安装,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待装配件设计相应的第一夹持件122与第二夹持件123,保证待装配件夹持可靠。
在一实施例中,容置槽沿第一夹持件122与第二夹持件123连线方向的深度为第一夹持件122与第二夹持件123之间距离的1/50~1/2。这样可以保证待装配件可靠的夹持于第一夹持件122与第二夹持件123之间,使得待装配件在翻转过程中不会松动或掉落。
在一实施例中,夹持组件120还包括导向件,导向件用于对第一夹持件122和/或第二夹持件123的运动起导向作用,使得第一夹持件122与第二夹持件123始终对应,保证待装配件夹持可靠。示例的,导向件可以为导向杆或导轨等。导向件沿第一夹持件122和/或第二夹持件123的运动方向布置。导向件的两端可通过安装块等安装于支撑件110。第一夹持件122和/或第二夹持件123可滑动地设置于导向件上,驱动件121驱动第一夹持件122和/或第二夹持件123可沿导向件运动,使得第一夹持件122与第二夹持件123靠近或远离。
在一实施例中,待装配件安装于支撑件110后,支撑件110的顶面低于待装配件的底面。这样便于待装配件移入或移出支撑件110,避免操作人员搬运待装配件,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在一实施例中,翻转组件130包括可翻转的翻转动力件131以及联轴器132,连接翻转动力件131与支撑件110。翻转动力件131包括但不限于翻转气缸、驱动电机等,还可为其他能够产生翻转运动的结构。本实施例中,翻转动力件131为翻转气缸。联轴器132的一端与翻转动力件131连接,另一端与支撑件110连接。翻转动力件131通过联轴器132带动支撑件110翻转,使得支撑件110带动其上的待装配件执行翻转操作,以满足不同角度的装配需求。
参见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翻转装置100还包括位于支撑件110下方的升降组件140,与夹持组件120中的待装配件抵接或脱离。升降组件140可做升降运动,用于支撑位于支撑件110的待装配件。由于支撑件110为边框结构,而待装配件底部会存在没有底板的顶块。零件安装时可能会存在掉落的情况,因此,升降组件140可以承载待装配的零件,避免零件掉落。同时,升降组件140还可以支撑待装配件,以减轻支撑件110的承载负荷。
可以理解的,装配时,升降组件140可与待装配件接触。翻转时,升降组件140下降,为翻转组件130的翻转预留空间,避免升降组件140与待装配件发生干涉。翻转完成后,升降组件140上升,并与待装配件接触,以支撑待装配件。
在一实施例中,升降组件140包括升降动力件141以及升降台142。升降台142设置于升降动力件141顶部,升降台142可以伸入或移出支撑件110。升降动力件141上升可带动升降台142上升,升降台142可伸入支撑件110内,并与待装配件的底部接触。翻转时,升降动力件141下降,使升降台142脱离待装配件的底部,并移出支撑件110。如图2所示,升降台142可以伸入支撑件110内,也可移出支撑件110。
这样,升降台142可以支撑待装配件,同时还不会对待装配件的翻转产生干扰。可选的,升降动力件141包括但不限于升降气缸或伸缩杆,还可为其他可升降运动或直线运动的结构。示例的,升降动力件141的数量为两个,并排位于升降台142的下方,以可靠支撑升降台142。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升降动力件141还可为一个、三个甚至更多,这样都可实现支撑升降台14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装配系统,包括装配工作台及上述实施例中的翻转装置100。翻转装置100位于装配工作台中,装配工作台中存储待装配件装配时所需的零件。待装配件安装于翻转装置100后,操作人员将装配工作台中的零件装配到待装配件中。装完一表面后,翻转装置100带动待装配件翻转,操作人员再对另一表面进行装配。装配系统集成上述的翻转装置100,实现对待装配件的自动翻转,配合装配工作台集成设置,设备集成度高,节省了工位数量和设备占地面积,提高装配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装配系统还包括位于工作台外侧的传送装置,用于输入或输出翻转装置100中的待装配件。传送装置用于传送未装配的待装配件以及装配完的待装配件。这样可以减少操作人员的搬运,减少劳动强度,同时避免造成待装配件损伤。
示例的,传送装置包括支架及设置于支架的滚珠等滚动体。待装配件放置于滚动体后,滚动体可以减少待装配件的摩擦力,便于操作人员推动。操作人员可推动待装配件,使得待装配件可被推入翻转装置100。操作人员还可将翻转装置100中的待装配件推到传送装置,实现待装配件的移出。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传送装置还可采用传送带等方式传动。
在一实施例中,传送装置的顶面与支撑件110的表面相平齐。这样便于操作人员将待装配件推入翻转装置100,也便于翻转装置100中的待装配件推动到传送装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的记载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翻转装置(100),其特征在于,用于翻转待装配件,包括:
支撑件(110);
设置于所述支撑件(110)的夹持组件(120),用于夹持所述待装配件;以及
与所述支撑件(110)可转动连接的翻转组件(130),所述翻转组件(130)能带动所述支撑件(110)及所述夹持组件(120)转动至预设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120)包括:
位于所述支撑件(110)的第一夹持件(122);
位于所述支撑件(110)的第二夹持件(123),并与所述第一夹持件(122)相对设置;以及
安装于所述支撑件(110)的驱动件(121),与所述第一夹持件(122)和/或所述第二夹持件(123)连接,使所述第一夹持件(122)与所述第二夹持件(123)靠近或远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122)和所述第二夹持件(123)各自包括:
安装于所述驱动件(121)的安装板,具有第一配合部;以及
具有第二配合部的夹持部,通过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部的配合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板;
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为滑槽与滑轨配合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转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件(123)还包括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件(123)的夹持部与所述安装板,以限制所述第二夹持件(123)的夹持部沿滑动方向的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转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122)和/或所述第二夹持件(123)的表面具有用于容置所述待装配件的容置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翻转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沿所述第一夹持件(122)与所述第二夹持件(123)连线方向的深度为所述第一夹持件(122)与所述第二夹持件(123)之间距离的1/50~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装配件安装于所述支撑件(110)后,所述支撑件(110)的顶面低于所述待装配件的底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130)包括:
可翻转的翻转动力件(131);以及
联轴器(132),连接所述翻转动力件(131)与所述支撑件(1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100)还包括位于所述支撑件(110)下方的升降组件(140),所述升降组件(140)与所述夹持组件(120)中的所述待装配件抵接或脱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翻转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140)包括:
升降动力件(141);以及
设置于所述升降动力件(141)顶部的升降台(142),所述升降台(142)伸入或移出所述支撑件(110)。
11.一种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工作台及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翻转装置(100);
所述翻转装置(100)位于所述装配工作台中,所述装配工作台中存储所述待装配件装配时所需的零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装配系统还包括位于装配工作台外侧的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的顶面与所述支撑件(110)的表面相平齐。
CN201821401724.7U 2018-08-28 2018-08-28 装配系统及其翻转装置 Active CN2087441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01724.7U CN208744128U (zh) 2018-08-28 2018-08-28 装配系统及其翻转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01724.7U CN208744128U (zh) 2018-08-28 2018-08-28 装配系统及其翻转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44128U true CN208744128U (zh) 2019-04-16

Family

ID=66082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01724.7U Active CN208744128U (zh) 2018-08-28 2018-08-28 装配系统及其翻转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441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30739A (zh) * 2020-02-28 2020-06-05 无锡市盛宝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翻转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30739A (zh) * 2020-02-28 2020-06-05 无锡市盛宝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翻转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08754U (zh) 一种方形电池模块端板及电芯搬运机构
EP3127765B1 (en) Vehicle battery clamping device
CN208744128U (zh) 装配系统及其翻转装置
CN208744028U (zh) 一种五金零部件焊接用夹具
CN204366408U (zh) 一种磁转子供料系统
CN211871306U (zh) 夹持机构及移动装置
CN204221313U (zh) 一种压装发动机锁块举升翻转机构
CN211103993U (zh) 多组平行臂摆动机械手
CN201702632U (zh) 全自动钻石磨抛机的机械手及夹具夹持装置
CN110333639B (zh) 一种用于实物标本三维成像一体机
CN104985378A (zh) 一种焊装车间用夹具
CN107520795B (zh) 一种螺栓的自动上料装置
CN210757590U (zh) 一种便于夹紧的机械零部件制造用放置架
CN21063317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底盘生产用焊接装置
CN216611282U (zh) 一种铸件运输用夹持装置
CN205835088U (zh) 一种夹紧机构
CN218424687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激光清洗机
CN220471149U (zh) 一种新能源自动化设备
CN218908766U (zh) 一种全密闭管状带式输送机
CN206343818U (zh) 一种用于箱体类工件的夹持装置
CN109318030A (zh) 一种铝板锯切设备的伺服上料移栽装置
CN211520906U (zh) 一种方形电池模块侧板及电芯搬运机构
CN110948163A (zh) 底座固定装置及使用该固定装置的焊接工装
CN205381707U (zh) 磁碟顶起机构
CN205555488U (zh) 一种下料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