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34456U - 一种具有防止粉尘排出结构的汽车碳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防止粉尘排出结构的汽车碳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34456U
CN208734456U CN201821412144.8U CN201821412144U CN208734456U CN 208734456 U CN208734456 U CN 208734456U CN 201821412144 U CN201821412144 U CN 201821412144U CN 208734456 U CN208734456 U CN 2087344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ommodating chamber
partition
tank body
dust discharge
preventing d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1214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建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Saiao Meide Industry &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Saiao Meide Industry &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Saiao Meide Industry &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Saiao Meide Industry &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1214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344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344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3445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lying Secondary Fuel Or The Like To Fuel, Air Or Fuel-Air Mix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碳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止粉尘排出结构的汽车碳罐,包括罐体,罐体顶端分别设置有吸附口、脱附口和通大气口,罐体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罐体内部腔体分割成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内部顶端均设置有支撑过滤器,第二容纳腔内部顶端设置有塑封过滤器,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内部均填充有活性炭,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底端均设置有滤网,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防粉尘排出的功能,大大降低了油气污染物的排放,同时具有油气排放重新吸附利用功能,大大降低了油气资源的浪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防止粉尘排出结构的汽车碳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碳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止粉尘排出结构的汽车碳罐。
背景技术
在汽车结构设计中,通常情况下,汽车上都安装一种将油箱产生的燃气存储后再将其送入发动机的装置,这种装置通常称作“碳罐(canister)”。作为储油容器,油箱内都存储有驱动发动机所需的燃油,这些燃料在油箱内随着周边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汽化,从而产生燃气,由于上述燃气中含有大量有害成分(含H或C等),因此,如果向车辆外部直接排放就会污染空气,而且还会造成燃料的浪费。
当发动机熄火时,通过油箱产生的燃气就被碳罐内的活性碳吸附并存储;当发动机再次启动时,碳罐内存储的燃气就被送入发动机,进而可以防止污染空气和燃料损失。
为满足蒸发排放法规要求,目前以汽油为燃料的轻型汽车都装有碳罐,用于控制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使其满足法规要求。在进行整车蒸发排放试验时,碳罐在未击穿的情况下,可以吸收大部分由油箱产生的汽油蒸汽,但由于汽油分子扩散性仍会有部分燃油蒸汽从碳罐通大气口排出,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约有0.2g汽油蒸汽从碳罐通大气口处排出。
现有汽车碳罐产品中,通大气口直接裸露在空气中,无防尘结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通大气口极易进灰尘杂质、进水,导致碳罐堵塞失效。碳罐失效后失去汽油过滤能力,导致汽油蒸发挥发到空气中,从而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也因为大量的油气排放,故造成燃料能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止粉尘排出结构的汽车碳罐,使得燃油蒸发污染物的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法规的要求,从而大大降低对空气的污染。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防止粉尘排出结构的汽车碳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端分别设置有吸附口、脱附口和通大气口,所述罐体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罐体内部腔体分割成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内部顶端均设置有支撑过滤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部顶端设置有塑封过滤器,所述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内部均填充有活性炭,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底端均设置有滤网,所述第二容纳腔内部底端连接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将第二容纳腔分割为两个顶端相连通的腔体,所述通大气口上连接有气管连接头,所述气管连接头上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连接入第一容纳腔内,所述导气管上设置有附加吸附装置,所述附加吸附装置通过固定架安装在罐体上,所述附加吸附装置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大气管;
其中,所述吸附口对应设置于第一容纳腔顶端,所述脱附口对应设置于第三容纳腔顶端,所述通大气口对应设置于第二容纳腔顶端;
其中,所述通大气口内设置有净化滤芯;
其中,所述附加吸附装置内部填充有活性炭;
其中,所述附加吸附装置内壁上铺设有滤网。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的设置加长了油气的通过路径,从而提高了油气的吸附和脱附效率;第二容纳腔内部顶端设置有塑封过滤器,结合通大气口内部设置的净化滤芯,从而很好的将油气进行净化过滤,再经通大气口排出,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罐体外部设置有附加吸附装置,附加吸附装置与罐体内部第一容纳腔相连通,使得经通大气口排出的油气可经附加吸附装置再次吸附和脱附,完成油气的循环利用,从而增加了油气的利用率,降低了资源的浪费,同时附加吸附装置的设置有效的避免了外界的灰尘杂质和水直接进入到罐体内部,从而造成碳罐堵塞失效,使得附加吸附装置对罐体构成一层防护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具有防止粉尘排出结构的汽车碳罐结构示意图;
图2:具有防止粉尘排出结构的汽车碳罐附加吸附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1、罐体,2、吸附口,3、脱附口,4、通大气口,5、第一隔板,6、第二隔板,7、内部腔体,701、第一容纳腔,702、第二容纳腔,703、第三容纳腔,8、支撑过滤器,9、塑封过滤器,10、活性炭,11、第三隔板,12、滤网,13、净化滤芯,14、气管连接头,15、导气管,16、附加吸附装置,17、固定架,18、通大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看图1-2:一种具有防止粉尘排出结构的汽车碳罐,包括罐体1,罐体1顶端分别设置有吸附口2、脱附口3和通大气口4,罐体1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6,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6将罐体1内部腔体7分割成第一容纳腔701、第二容纳腔702和第三容纳腔703,第一容纳腔701和第三容纳腔703内部顶端均设置有支撑过滤器8,第二容纳腔702内部顶端设置有塑封过滤器9,第一容纳腔701、第二容纳腔702和第三容纳腔703内部均填充有活性炭10,第一隔板5与第二隔板6底端均设置有滤网12,第二容纳腔702内部底端连接有第三隔板11,第三隔板11将第二容纳腔702分割为两个顶端相连通的腔体,通大气口4上连接有气管连接头14,气管连接头14上连接有导气管15,导气管15的另一端连接入第一容纳腔701内,导气管15上设置有附加吸附装置16,附加吸附装置16通过固定架17安装在罐体1上,附加吸附装置16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大气管18。
具体的,吸附口2对应设置于第一容纳腔701顶端,脱附口3对应设置于第三容纳腔703顶端,通大气口4对应设置于第二容纳腔702顶端,通大气口4内设置有净化滤芯13,附加吸附装置16内部填充有活性炭10,附加吸附装置16内壁上铺设有滤网12。
工作原理:本装置工作时,燃油机蒸发的油气从吸附口2经支撑过滤器8过滤后流入到第一容纳腔701内,后油气分别穿过第一隔板5底端的滤网12进入到第二容纳腔702内,之后经第二隔板6底端的滤网12进入到第三容纳腔703内,由活性炭10对油气进行吸附,其中部分未被吸附的油气经塑封过滤器9过滤后进入到通大气口4内,再由通大气口4内的净化滤芯13再次过滤,使得油气经导气管15进入到附加吸附装置16内,由附加吸附装置16内部的活性炭10再次对油气进行吸附,最后极少部分的油气经滤网12过滤后从通大气管18排出,当发动机再次启动时,附加吸附装置16内部被吸附的油气再次导入到罐体1内,由罐体1内部完成脱附处理,从脱附口3导入到发动机内,从而完成油气的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有防粉尘排出的功能,大大降低了油气污染物的排放,同时具有油气排放重新吸附利用功能,大大降低了油气资源的浪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具有防止粉尘排出结构的汽车碳罐,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顶端分别设置有吸附口(2)、脱附口(3)和通大气口(4),所述罐体(1)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6),所述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6)将罐体(1)内部腔体(7)分割成第一容纳腔(701)、第二容纳腔(702)和第三容纳腔(703),所述第一容纳腔(701)和第三容纳腔(703)内部顶端均设置有支撑过滤器(8),所述第二容纳腔(702)内部顶端设置有塑封过滤器(9),所述第一容纳腔(701)、第二容纳腔(702)和第三容纳腔(703)内部均填充有活性炭(10),所述第一隔板(5)与第二隔板(6)底端均设置有滤网(12),所述第二容纳腔(702)内部底端连接有第三隔板(11),所述第三隔板(11)将第二容纳腔(702)分割为两个顶端相连通的腔体,所述通大气口(4)上连接有气管连接头(14),所述气管连接头(14)上连接有导气管(15),所述导气管(15)的另一端连接入第一容纳腔(701)内,所述导气管(15)上设置有附加吸附装置(16),所述附加吸附装置(16)通过固定架(17)安装在罐体(1)上,所述附加吸附装置(16)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大气管(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止粉尘排出结构的汽车碳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口(2)对应设置于第一容纳腔(701)顶端,所述脱附口(3)对应设置于第三容纳腔(703)顶端,所述通大气口(4)对应设置于第二容纳腔(702)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止粉尘排出结构的汽车碳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大气口(4)内设置有净化滤芯(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止粉尘排出结构的汽车碳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吸附装置(16)内部填充有活性炭(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止粉尘排出结构的汽车碳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吸附装置(16)内壁上铺设有滤网(12)。
CN201821412144.8U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具有防止粉尘排出结构的汽车碳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344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12144.8U CN208734456U (zh)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具有防止粉尘排出结构的汽车碳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12144.8U CN208734456U (zh)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具有防止粉尘排出结构的汽车碳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34456U true CN208734456U (zh) 2019-04-12

Family

ID=66033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1214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34456U (zh)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具有防止粉尘排出结构的汽车碳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344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884204A (en) Tank fill vapor control
US3352294A (en) Process and device for preventing evaporation loss
CN101468599A (zh) 改进的具有新型吸附剂的蒸发排放控制系统
CN101240760A (zh) 碳罐和包括碳罐的燃料蒸气处理系统
CN204891537U (zh) 隔板分流层式废气吸附装置
CN205164427U (zh) 冷凝吸附式废气处理设备
CN203469759U (zh) 挥发性有机废气回收循环利用装置
CN208734456U (zh) 一种具有防止粉尘排出结构的汽车碳罐
CN205759811U (zh) 一种苯回收处理装置
CN205216538U (zh) 喷淋吸附一体化装置
CN109139304A (zh) 组合式炭罐
CN107575321B (zh) 一种车用活性炭罐及具有该炭罐的燃油蒸发控制系统
CN105879423A (zh) 一种苯回收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1368530B (zh) 一种车辆燃油蒸发控制系统及其燃油蒸发控制方法
CN204429057U (zh) 一种油气回收装置
CN208996837U (zh) 组合式炭罐
CN201363177Y (zh) 一种车辆废气净化装置
CN207945023U (zh) 一种汽车用高效能碳罐
CN205654455U (zh) 车用炭罐
CN205190064U (zh) 一种应用于轻型汽车的碳罐
CN201351547Y (zh) 汽车、摩托车滤气用活性炭罐
CN205700025U (zh) 一种云母带生产线甲苯回收系统
CN208518774U (zh) 一种具有外挂式泄漏检测泵的碳罐
CN207131505U (zh) 一种orvr标准用的碳罐
CN204783342U (zh) 汽车碳罐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