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34045U - 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 - Google Patents
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734045U CN208734045U CN201820330936.4U CN201820330936U CN208734045U CN 208734045 U CN208734045 U CN 208734045U CN 201820330936 U CN201820330936 U CN 201820330936U CN 208734045 U CN208734045 U CN 2087340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on unit
- construction
- super high
- monoblock type
- mould bas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通过筒柱连接单元作为连接分体建筑之间的高空施工连系通道,便于人员的疏散,可以根据建筑结构的需要改变架体的布置方式,实现根据模块化布置方式快速安装和拆除,以适应不同的建筑类型的需要,实现水平结构和竖向结构同时施工,避免了多塔楼不同步施工所造成存在多个施工作业面的问题,减小了安全隐患,能够有效地节约资料,多个塔楼连成整体,如塔吊、施工电梯、混凝土泵送设备等可实现多个结构共享使用,避免了泵送设备的重复投入。同时能够整合施工作业面,减少现场的管理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
背景技术
超高层建筑指40层以上,高度100米以上的建筑物。目前随着超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超高层连体结构,这类连体结构的形式也呈现出多样性。一类是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具有一个位于结构中央的核心筒和处于外围的巨型柱,核心筒和巨型柱之间通过水平结构连成整体;一类是具有两个超高层塔楼结构,在顶部通过结构连成整体式拱门结构;一类是具有两个或多个超高层塔楼结构,在结构之间通过连廊将其连成整体;还有一类,是具有一个大底盘,在大底盘以上结构分叉成两个超高层塔楼结构,分叉结构之间通过交叉支撑结构和桁架结构之间连成整体。总之这些结构类型的出现为施工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常规的做法是先分别独立施工各个超高的塔楼结构,在塔楼结构全部施工完成后根据结构型式的不同,再分别进行合拢施工或连体结构提升施工。但这种施工方法造成各个超高塔楼的施工不同步,一方面会造成资源如塔吊、施工电梯、混凝土泵送设备的重复投入,带来一定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由于具有多个施工面,对施工安全的管理造成巨大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能够解决现有的施工方法造成各个超高塔楼的施工不同步,一方面会造成资源的重复投入,带来一定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由于具有多个施工面,对施工安全的管理造成巨大难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包括:
多根标准筒柱和临时连接单元,每根标准筒柱固定于已构建的核心筒墙段上,所述已构建的核心筒墙段的上部为待构建的核心筒墙段的施工区域,每根标准筒柱的上部段位于待构建的核心筒墙段的施工区域,所述临时连接单元连接相邻的两根标准筒柱的顶部,所述临时连接单元包括横向超出所述已构建的核心筒墙段的延伸段;
连接于相邻的两根已构建的核心筒墙段的相对侧之间的筒柱连接单元。
进一步的,在上述整体式模架中,所述筒柱连接单元上架设有施工平台。
进一步的,在上述整体式模架中,所述筒柱连接单元为可拆卸单元。
进一步的,在上述整体式模架中,所述临时连接单元上还悬挂有吊脚手架。
进一步的,在上述整体式模架中,所述吊脚手架设置于相邻的两根标准筒柱的相对侧之间。
进一步的,在上述整体式模架中,所述吊脚手架设置于相邻的两根标准筒柱的相背侧。
进一步的,在上述整体式模架中,所述吊脚手架为可拆卸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本实用新型通过多根标准筒柱、临时连接单元和筒柱连接单元,筒柱连接单元作为连接分体建筑之间的高空施工连系通道,便于人员的疏散,可应用超高层建筑从连体到分体、从分体到连体结构的施工,可以根据建筑结构的需要改变架体的布置方式,实现多根标准筒柱、临时连接单元和筒柱连接单元根据模块化布置方式快速安装和拆除,以适应不同的建筑类型的需要,解决多塔或连体结构中先分别独立施工各个超高的塔楼结构,在塔楼结构全部施工完成后根据结构型式的不同,再分别进行合拢施工或连体结构提升施工的问题,实现水平结构和竖向结构同时施工,避免了多塔楼不同步施工所造成存在多个施工作业面的问题,减小了安全隐患,能够有效地节约资料,多个塔楼连成整体,施工电梯根据塔楼施工的运输要求布置,最少可布置一台施工电梯,混凝土泵送设备的集约化布置,各个塔楼之间公用泵送设备,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如塔吊、施工电梯、混凝土泵送设备等可实现多个结构共享使用,避免了泵送设备的重复投入。同时能够整合施工作业面,减少现场的管理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的结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沿1-1向的第一流程施工结构图;
图3是图1中沿1-1向的第一流程之后的第二流程施工结构图;
图4是图1中沿2-2向的第一流程施工结构图;
图5是图1中沿2-2向的第一流程之后的第二流程施工结构图;
图6是图1中沿2-2向的第二流程之后的第一流程施工结构图;
图7是图1中沿2-2向的第三流程之后的第四流程施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包括:
多根标准筒柱1和临时连接单元2,每根标准筒柱1固定于已构建的核心筒墙段3上,所述已构建的核心筒墙段3的上部为待构建的核心筒墙段的施工区域,每根标准筒柱1的上部段位于待构建的核心筒墙段的施工区域,所述临时连接单元2连接相邻的两根标准筒柱1的顶部,所述临时连接单元2包括横向超出所述已构建的核心筒墙段3的延伸段4;
连接于相邻的两根已构建的核心筒墙段3的相对侧之间的筒柱连接单元51、52。
在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多根标准筒柱1、临时连接单元2和筒柱连接单元51、52,筒柱连接单元51、52作为连接分体建筑6之间的高空施工连系通道,便于人员的疏散,可应用超高层建筑从连体到分体、从分体到连体结构的施工,可以根据建筑结构的需要改变架体的布置方式,实现多根标准筒柱1、临时连接单元2和筒柱连接单元51、52根据模块化布置方式快速安装和拆除,以适应不同的建筑类型的需要,解决多塔或连体结构中先分别独立施工各个超高的塔楼结构,在塔楼结构全部施工完成后根据结构型式的不同,再分别进行合拢施工或连体结构提升施工的问题,实现水平结构和竖向结构同时施工,避免了多塔楼不同步施工所造成存在多个施工作业面的问题,减小了安全隐患,能够有效地节约资料,多个塔楼连成整体,施工电梯根据塔楼施工的运输要求布置,最少可布置一台施工电梯,混凝土泵送设备的集约化布置,各个塔楼之间公用泵送设备,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如塔吊、施工电梯、混凝土泵送设备等可实现多个结构共享使用,避免了泵送设备的重复投入。同时能够整合施工作业面,减少现场的管理难度。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筒柱连接单元52上架设有施工平台5。
在此,通过在筒柱连接单元52上形成施工平台5,可以实现施工人员更便捷地在施工平台下进行连体式超高层结构的同步施工。
如图1、4~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筒柱连接单元52为可拆卸单元。
在此,所述筒柱连接单元52为可拆卸单元,实现筒柱连接单元52在不同楼层施工时的重复安装使用。
如图2~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临时连接单元2上还悬挂有吊脚手架71、72,以便于施工人员在吊脚手架上进行施工,方便材料运输和施工人员的上下,以保证水平结构与竖向结构能够同时施工。
如图2~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吊脚手架71设置于相邻的两根标准筒柱1的相对侧之间,以便于施工人员在两根标准筒柱的相对侧的吊脚手架上进行施工。
如图2~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吊脚手架72设置于相邻的两根标准筒柱1的相背侧,每个吊脚手架的顶部连接相应临时连接单元,以便于施工人员在两根标准筒柱的相背侧的吊脚手架上进行施工。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吊脚手架为可拆卸结构,以便于施工人员根据实际施工需要调整吊脚手架的延伸长度,可快速增减设置吊脚手架。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的施工方法,包括:
制作多根标准筒柱1和临时连接单元2,将每根标准筒柱1固定于已构建的核心筒墙段3上,所述已构建的核心筒墙段3的上部为待构建的核心筒墙段的施工区域,其中,将每根标准筒柱1的上部段设置于待构建的核心筒墙段的施工区域,将所述临时连接单元2连接相邻的两根标准筒柱1的顶部,所述临时连接单元2包括横向超出所述已构建的核心筒墙段的延伸段4,以使所述多根标准筒柱和临时连接单元连接形成标准结构系统;
制作筒柱连接单元51、52,将所述筒柱连接单元51、52连接于相邻的两根已构建的核心筒墙段3的相对侧之间。
在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多根标准筒柱1、临时连接单元2和筒柱连接单元51、52,筒柱连接单元51、52作为连接分体建筑之间的高空施工连系通道,便于人员的疏散,可应用超高层建筑从连体到分体、从分体到连体结构的施工,可以根据建筑结构的需要改变架体的布置方式,实现多根标准筒柱1、临时连接单元2和筒柱连接单元51、52根据模块化布置方式快速安装和拆除,以适应不同的建筑类型的需要,解决多塔或连体结构中先分别独立施工各个超高的塔楼结构,在塔楼结构全部施工完成后根据结构型式的不同,再分别进行合拢施工或连体结构提升施工的问题,实现水平结构和竖向结构同时施工,避免了多塔楼不同步施工所造成存在多个施工作业面的问题,减小了安全隐患,能够有效地节约资料,多个塔楼连成整体,施工电梯根据塔楼施工的运输要求布置,最少可布置一台施工电梯,混凝土泵送设备的集约化布置,各个塔楼之间公用泵送设备,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如塔吊、施工电梯、混凝土泵送设备等可实现多个结构共享使用,避免了泵送设备的重复投入。同时能够整合施工作业面,减少现场的管理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的施工方法的一实施例中,将所述筒柱连接单元连接于相邻的两根已构建的核心筒墙段的相对侧之间,包括:
如图1所示,将所述筒柱连接单元51连接于相邻的两根标准筒柱1的相对侧之间;
通过提升装置将所述标准结构系统与连接于其上的筒柱连接单元51,一起提升,当每根标准筒柱1的上部段位于待构建的核心筒墙段的施工区域后,将所述标准结构系统固定于已构建的核心筒墙段3上;
在待构建的核心筒墙段的施工区域构建新的相邻的两根核心筒墙段3;
如图3所示,拆除所述筒柱连接单元51与相邻的两根标准筒柱1的连接;
将筒柱连接单元51连接于新的相邻的两根已构建的核心筒墙段3的相对侧之间。
在此,标准结构系统之间的连系结构采用上部的筒柱连接单元51的连体结构,筒柱连接单元51连同标准结构系统爬升至连体结构高度时,将筒柱连接单元51与标准结构系统分离,并固定在塔楼结构的已构建的核心筒墙段3上,并完成结构连接施工,形成永久连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的施工方法的一实施例中,将所述筒柱连接单元连接于相邻的两根已构建的核心筒墙段的相对侧之间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筒柱连接单元52上架设施工平台5。
在此,可将筒柱连接单元52从标准结构系统分离,固定在塔楼的结构上,作为连体结构施工的操作平台。
例如,如图4所示,当通过标准结构系统施工到某层楼层后,拆掉内部脚手架,然后安装筒柱连接单元52,在筒柱连接单元52上架设施工平台5;
接着,如图5所示,通过提升装置将标准结构系统向上提升后,安装可移动脚手体系,并构建的核心筒墙段3;
接着,如图6所示,通过提升装置将标准结构系统向继续上提升后,在所述施工平台5上施工模板结构8;
接着,图7所示,通过提升装置将标准结构系统向继续上提升后,在所述施工平台5上已经构建的模板结构上继续施工模板结构8。
通过在筒柱连接单元52上形成施工平台,可以实现施工人员更便捷地在施工平台下进行连体式超高层结构的同步施工。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的施工方法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筒柱连接单元52为可拆卸单元。
在此,所述筒柱连接单元52为可拆卸单元,实现筒柱连接单元在不同楼层施工时的重复安装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的施工方法的一实施例中,将所述筒柱连接单元连接于相邻的两根已构建的核心筒墙段的相对侧之间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临时连接单元2上悬挂吊脚手架71、72,以便于施工人员在吊脚手架上进行施工,方便材料运输和施工人员的上下,以保证水平结构与竖向结构能够同时施工。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的施工方法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临时连接单元上悬挂吊脚手架,包括:
在所述临时连接单元2上、并于相邻的两根标准筒柱1的相对侧悬挂所述吊脚手架71,以便于施工人员在两根标准筒柱的相对侧的吊脚手架上进行施工。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的施工方法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临时连接单元上悬挂吊脚手架,包括:
在所述临时连接单元2上、并于相邻的两根标准筒柱1的相背侧悬挂所述吊脚手架72,每个吊脚手架的顶部连接相应临时连接单元,以便于施工人员在两根标准筒柱的相背侧的吊脚手架上进行施工。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的施工方法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吊脚手架71、72为可拆卸结构,以便于施工人员根据实际施工需要调整吊脚手架的延伸长度,可快速增减设置吊脚手架。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根筒柱和临时连接单元,每根筒柱固定于已构建的核心筒墙段上,所述已构建的核心筒墙段的上部为待构建的核心筒墙段的施工区域,每根筒柱的上部段位于待构建的核心筒墙段的施工区域,所述临时连接单元连接相邻的两根筒柱的顶部,所述临时连接单元包括横向超出所述已构建的核心筒墙段的延伸段;
连接于相邻的两根已构建的核心筒墙段的相对侧之间的筒柱连接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柱连接单元上架设有施工平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柱连接单元为可拆卸单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连接单元上还悬挂有吊脚手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脚手架设置于相邻的两根筒柱的相对侧之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脚手架设置于相邻的两根筒柱的相背侧。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脚手架为可拆卸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330936.4U CN208734045U (zh) | 2018-03-12 | 2018-03-12 | 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330936.4U CN208734045U (zh) | 2018-03-12 | 2018-03-12 | 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734045U true CN208734045U (zh) | 2019-04-12 |
Family
ID=66021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330936.4U Active CN208734045U (zh) | 2018-03-12 | 2018-03-12 | 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73404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31326A (zh) * | 2018-03-12 | 2018-07-27 | 上海建工建集团有限公司 | 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及其施工方法 |
CN110805259A (zh) * | 2019-11-09 | 2020-02-18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同步施工的整体钢平台模架装备及施工方法 |
-
2018
- 2018-03-12 CN CN201820330936.4U patent/CN20873404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31326A (zh) * | 2018-03-12 | 2018-07-27 | 上海建工建集团有限公司 | 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及其施工方法 |
CN108331326B (zh) * | 2018-03-12 | 2023-11-28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及其施工方法 |
CN110805259A (zh) * | 2019-11-09 | 2020-02-18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同步施工的整体钢平台模架装备及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58341B (zh) | 钢柱筒架交替支撑液压爬升整体钢平台过桁架层施工方法 | |
CN205077845U (zh) | 建筑物核心筒井道液压智能爬升操作脚手架 | |
CN106437130A (zh) | 一种用于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内顶外爬式模架施工平台 | |
CN205171378U (zh) | 墩柱施工使用的组装升降式施工平台 | |
CN103741947B (zh) | 筒架支撑式液压爬升整体钢平台模架桁架层施工方法 | |
CN109457930B (zh) | 用于不规则墙体施工的整体提升钢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6065661A (zh) | 大跨度悬空钢连廊施工工法 | |
CN106812328B (zh) | 带吊挂层的张弦预应力钢结构网架整体二步提升施工方法 | |
CN209482679U (zh) | 适用于斜墙施工的筒架支撑式整体钢平台 | |
CN109457931A (zh) | 适用于斜墙施工的筒架支撑式整体钢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5201195A (zh) | 一种可提升支腿式电梯井施工平台及施工方法 | |
CN109138454A (zh) | 一种超高层建筑外框带状桁架的安装方法 | |
CN108331336A (zh) | 楼板同步施工的整体提升钢平台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9457951A (zh) | 收分剪力墙模架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805259A (zh) | 用于同步施工的整体钢平台模架装备及施工方法 | |
CN208734045U (zh) | 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 | |
CN108331326A (zh) | 用于超高层分体连体组合结构的整体式模架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9620571U (zh) | 收分剪力墙模架系统 | |
CN106567542A (zh) | 一种超高层双塔楼钢结构连廊组装方法 | |
WO2023240812A1 (zh) | 一种用于空中增加核心筒墙体的整体施工平台结构及方法 | |
CN115538792A (zh) | 一种住宅造楼机安装施工方法及结构 | |
CN104847108A (zh) | 液压爬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9482678U (zh) | 用于不规则墙体施工的整体提升钢平台 | |
CN101205763A (zh) | 以贝雷桁架搭建支模平台的施工方法 | |
CN210002935U (zh) | 一种能够随爬模同步升降的安全防护棚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