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17773U - 一种防撞变形的道路交通标志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撞变形的道路交通标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17773U
CN208717773U CN201821153229.9U CN201821153229U CN208717773U CN 208717773 U CN208717773 U CN 208717773U CN 201821153229 U CN201821153229 U CN 201821153229U CN 208717773 U CN208717773 U CN 2087177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collision
layer
connecting rod
silica gel
seat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5322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NYANG TRAFFIC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NYANG TRAFFIC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NYANG TRAFFIC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NYANG TRAFFIC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5322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177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177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1777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撞变形的道路交通标志,包括防撞座机构,所述防撞座机构的上方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外部设置有防撞机构,所述防撞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连杆远离防撞座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标志牌;本实用新型分别设有防撞座机构和防撞机构,而防撞座机构的防护范围大于防撞机构,此种结构在受到撞击时汽车或行人会先接触防撞座机构,从而达到保护道路交通标志的目的,防撞座机构主要由缓冲壳体、弹簧、防护板和吸能材料层组成,缓冲壳体初步减弱冲击力,弹簧进一步消弱冲击力,最后由防护板内部的吸能层对冲击力进行吸附,三重结构保障了防撞座机构的防撞性能,减少了汽车或行人对标志牌的撞击力度。

Description

一种防撞变形的道路交通标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标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撞变形的道路交通标志。
背景技术
道路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以及文字向驾驶人员及行人传递法定信息,用以管制、警告及引导交通的安全设施,它在现代道路交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合理设置道路交通标志可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防止交通阻塞,节约能源,降低公害,美化路容,虽然现有道路交通标志的功能正在日益完善,但仍有部分不足待改进。
现有技术的道路交通标志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市面上售卖的道路交通标志防撞性能差,常常发生道路交通标志撞坏的问题;2、现有道路交通标志的防撞机构多与道路交通标志为一体式结构,当撞击力度过大,防撞机构损坏时,道路交通标志需要与防撞机构进行同步更换,造成了使用成本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撞变形的道路交通标志,具有防撞性能好,避免标志牌变形,方便拆卸更换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撞变形的道路交通标志,包括防撞座机构,所述防撞座机构的上方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外部设置有防撞机构,所述防撞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连杆远离防撞座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标志牌。
优选的,所述防撞座机构包括缓冲壳体、弹簧、吸能材料层、防护板、连接部和钢板,其中,所述钢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部,且钢板的外部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防护板的内部均设置有吸能材料层,所述防护板远离钢板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壳体,所述缓冲壳体与防护板之间通过弹簧弹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撞机构包括防护外壳、第一硅胶层和石棉网层,其中,所述防护外壳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硅胶层,所述第一硅胶层远离防护外壳的一侧设置有石棉网层,所述石棉网层远离第一硅胶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硅胶层。
优选的,所述防撞机构与连杆之间通过限位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撞机构与限位杆之间通过固定螺丝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杆与限位杆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杆与连接部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外壳与第一硅胶层、第一硅胶层与石棉网层以及石棉网层与第二硅胶层之间通过压合方式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分别设有防撞座机构和防撞机构,而防撞座机构的防护范围大于防撞机构,此种结构在受到撞击时汽车或行人会先接触防撞座机构,从而达到保护道路交通标志的目的,防撞座机构主要由缓冲壳体、弹簧、防护板和吸能材料层组成,缓冲壳体初步减弱冲击力,弹簧进一步消弱冲击力,最后由防护板内部的吸能层对冲击力进行吸附,三重结构保障了防撞座机构的防撞性能,减少了汽车或行人对标志牌的撞击力度。
2、本实用新型连杆外部设有防撞机构,防撞机构由防护外壳、第一硅胶层、石棉网层和第二硅胶层组成,若撞击力过大,防撞座机构损坏无法进行防护时,防护外壳会把撞击力传给第一硅胶层,第一硅胶层可以初步减缓撞击,石棉网层和第二硅胶层能够进一步消除撞击冲击力,保障防撞机构内部标志牌的安全,避免标志牌变形的问题发生。
3、本实用新型连杆与防撞机构之间通过限位杆连接,限位杆与连杆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限位杆与防撞机构之间通过固定螺丝连接,安装时固定螺丝可以保障防撞机构的稳定性,更换时固定螺丝与开口设计可方便防撞机构的拆卸与替换,从而保障防撞机构的最佳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撞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撞机构与连杆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撞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撞座机构;11、缓冲壳体;12、弹簧;13、吸能材料层;14、防护板;15、连接部;16、钢板;2、防撞机构;21、开口;22、防护外壳;23、第一硅胶层;24、石棉网层;25、第二硅胶层;3、连杆;31、限位杆;4、标志牌;5、固定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撞变形的道路交通标志,包括防撞座机构1,防撞座机构1的上方设置有连杆3,连杆3的外部设置有防撞机构2,防撞机构2的一侧设置有开口21,连杆3远离防撞座机构1的一侧设置有标志牌4。
为了初步对撞击的冲击能进行消弱,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防撞座机构1包括缓冲壳体11、弹簧12、吸能材料层13、防护板14、连接部15和钢板16,其中,钢板16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部15,且钢板16的外部设置有防护板14,防护板14共设置有四个,四个防护板14的内部均设置有吸能材料层13,防护板14远离钢板16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壳体11,缓冲壳体11与防护板14之间通过弹簧12弹性连接。
为了进一步防护标志牌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防撞机构2包括防护外壳22、第一硅胶层23和石棉网层24,其中,防护外壳2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硅胶层23,第一硅胶层23远离防护外壳22的一侧设置有石棉网层24,石棉网层24远离第一硅胶层2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硅胶层25。
为了固定防撞机构2与连杆3,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防撞机构2与连杆3之间通过限位杆31固定连接。
为了保障连杆3与限位杆31之间的稳固性以及方便拆卸防撞机构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防撞机构2与限位杆31之间通过固定螺丝5可拆卸连接,连杆3与限位杆31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为了方便连接连杆3与防撞座机构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连杆3与连接部15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为了加强整体连接强度,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防护外壳22与第一硅胶层23、第一硅胶层23与石棉网层24以及石棉网层24与第二硅胶层25之间通过压合方式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因防撞座机构1的防护范围大于防撞机构2,在受到撞击时汽车或行人会先接触防撞座机构1,接触过程中缓冲壳体11能够初步减弱撞击的冲击力,冲击力过大时缓冲壳体11发生形变,将能量传递给弹簧12,弹簧12受力压缩,压缩过程中进一步减弱撞击的冲击力,若弹簧12无法完全消除冲击力,后续的撞击冲击力接触于防护板14表面,防护板14内部的吸能材料层13对冲击力进行最终的吸附,三重结构保障了防撞座机构1的防撞性能,减少了汽车或行人对标志牌4的撞击力度;而当撞击力过大,防撞座机构1损坏无法进行防护时,剩余的撞击力会作用于防撞机构2上,防护外壳22会把撞击力传给第一硅胶层23,第一硅胶层23可以初步减缓撞击,石棉网层24和第二硅胶层25能够进一步消除撞击冲击力,保障防撞机构2内部连杆3的安全,避免标志牌4变形的问题发生,使用安全性好;且防撞机构2与连杆3之间通过限位杆31连接,而连杆3与限位杆31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防撞机构2与限位杆31之间通过固定螺丝5连接,安装时固定螺丝5可以保障防撞机构2的稳定性,更换时开口21和固定螺丝5设计可方便防撞机构2的拆卸,以便撞击后及时更换新的防撞机构2,从而保障防撞机构2的最佳性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防撞变形的道路交通标志,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座机构(1),所述防撞座机构(1)的上方设置有连杆(3),所述连杆(3)的外部设置有防撞机构(2),所述防撞机构(2)的一侧设置有开口(21),所述连杆(3)远离防撞座机构(1)的一侧设置有标志牌(4);
所述防撞座机构(1)包括缓冲壳体(11)、弹簧(12)、吸能材料层(13)、防护板(14)、连接部(15)和钢板(16),其中,所述钢板(16)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部(15),且钢板(16)的外部设置有防护板(14),所述防护板(14)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防护板(14)的内部均设置有吸能材料层(13),所述防护板(14)远离钢板(16)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壳体(11),所述缓冲壳体(11)与防护板(14)之间通过弹簧(12)弹性连接;
所述防撞机构(2)包括防护外壳(22)、第一硅胶层(23)和石棉网层(24),其中,所述防护外壳(2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硅胶层(23),所述第一硅胶层(23)远离防护外壳(22)的一侧设置有石棉网层(24),所述石棉网层(24)远离第一硅胶层(2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硅胶层(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变形的道路交通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机构(2)与连杆(3)之间通过限位杆(3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变形的道路交通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机构(2)与限位杆(31)之间通过固定螺丝(5)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杆(3)与限位杆(31)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变形的道路交通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与连接部(15)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变形的道路交通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22)与第一硅胶层(23)、第一硅胶层(23)与石棉网层(24)以及石棉网层(24)与第二硅胶层(25)之间通过压合方式固定连接。
CN201821153229.9U 2018-07-18 2018-07-18 一种防撞变形的道路交通标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177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53229.9U CN208717773U (zh) 2018-07-18 2018-07-18 一种防撞变形的道路交通标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53229.9U CN208717773U (zh) 2018-07-18 2018-07-18 一种防撞变形的道路交通标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17773U true CN208717773U (zh) 2019-04-09

Family

ID=65974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5322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17773U (zh) 2018-07-18 2018-07-18 一种防撞变形的道路交通标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177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77691A (zh) * 2019-10-22 2020-02-11 厦门闽路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标牌及其安装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77691A (zh) * 2019-10-22 2020-02-11 厦门闽路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标牌及其安装工艺
CN110777691B (zh) * 2019-10-22 2021-07-09 厦门闽路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道路标牌及其安装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17773U (zh) 一种防撞变形的道路交通标志
CN207345725U (zh) 一种车型防撞梁
CN206186956U (zh) 一种汽车防撞横梁
CN211922433U (zh) 一种基于道路桥梁设计的防护栏
CN201544894U (zh) 一种车身前保横梁吸能盒
CN202765105U (zh) 发动机罩锁固定支架
CN205417487U (zh) 一种汽车后钢梁防撞吸能装置
CN202294637U (zh) 用于chb011的后保险杠横梁
CN208266666U (zh) 一种路桥桥墩防撞装置
CN207159885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的安全防护栏
CN209082396U (zh) 公路安全防护栏
CN109024385A (zh) 一种公路安全防护栏
CN205314021U (zh) 一种高速公路用端头
CN205131159U (zh) 一种带有安全气囊的塑胶汽车保险杆
CN204845812U (zh) 吸能缓冲型保险杠
CN213534609U (zh) 一种具有吸能效果的汽车底盘护板
CN202080222U (zh) 汽车前保险杠
CN208085717U (zh) 一种动车用碳纤维保险杠以及动车
CN208309460U (zh) 一种公路护栏防阻块
CN209617080U (zh) 一种抗冲击的车辆前保险杠下格栅
CN202080225U (zh) 新型汽车保险装置
CN208235324U (zh) 一种公路桥梁防撞装置
CN209022877U (zh) 一种汽车防撞钢梁
CN210459057U (zh) 一种路桥桥墩防撞装置
CN209492495U (zh) 一种汽车机械撞击缓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9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