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12677U - 一种变压器下壳侧冲翻孔模具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压器下壳侧冲翻孔模具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12677U
CN208712677U CN201821449501.8U CN201821449501U CN208712677U CN 208712677 U CN208712677 U CN 208712677U CN 201821449501 U CN201821449501 U CN 201821449501U CN 208712677 U CN208712677 U CN 2087126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flanging
fixedly connected
component
membrane module
casing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4950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百仁
陈先刚
潘颖义
陈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Xiaoshan Bada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Xiaoshan Bada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Xiaoshan Bada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Xiaoshan Bada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4950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126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126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126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压器下壳侧冲翻孔模具结构。属于模具技术领域,该结构能够减少该模具本身的操作工序,降低成本,进而提高生产效率,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包括上压模组件、下压模组件和导向柱,还包括翻孔组件和扩张件;下压模组件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导向柱,上压模组件通过导向柱滑动连接在下压模组件的正上方,翻孔组件固定连接在下压模组件上,且位于两导向柱之间,扩张件固定连接在下压模组件的中间位置上。

Description

一种变压器下壳侧冲翻孔模具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下壳侧冲翻孔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状复杂,承受坯料的胀力,对结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
如公告号为CN20665288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于2017年11月21日公开了一种可更换冲压模具头的冲压模具,包括模柄、压边圈、凸模和凹模,所述模柄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上模座,且上模座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凸模夹紧板,所述上模座的左右两侧安装有导柱,且导柱上固定设置有压边弹簧,所述凸模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冲压模具头,且凸模固定在上模座上,所述冲压模具头的上方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凹模的左右两侧安装有固定螺栓,且凹模的正中间位置设置有成型注塑孔,所述成型注塑孔的下方设置有顶出装置,且顶出装置的下方固定设置有顶出弹簧,所述凹模的上方安装有定位板,且定位板的正中间位置设置有成型注塑孔。
如公告号为CN20718859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于2018年04月06日公开了一种手机壳冲压模具,包括基座、下冲压模具和上冲压模具;所述下冲压模具设置在基座上;所述下冲压模具包括定位孔、手机壳冲压凹槽和手机壳卡槽;所述下冲压模具上方对应设置有上冲压模具,所述上冲压模具四周边角处对称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下冲压模具的定位孔相对应;所述上冲压模具上设置有手机壳冲压模具。
现有技术中变压器下壳侧冲翻孔模具冲压成产品的工序较多,效率低;模具使用中常常用到扩张件协助模具,使冲压出来的产品达到更好的强度和韧性,但同种型号因不同规格的产品需要多个扩张件,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变压器下壳侧冲翻孔模具存在工序繁多且成本高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减少该模具本身的操作工序,降低成本,进而提高生产效率,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一种变压器下壳侧冲翻孔模具结构。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变压器下壳侧冲翻孔模具结构,包括上压模组件、下压模组件和导向柱,还包括翻孔组件和扩张件;下压模组件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导向柱,上压模组件通过导向柱滑动连接在下压模组件的正上方,翻孔组件固定连接在下压模组件上,且位于两导向柱之间,扩张件固定连接在下压模组件的中间位置上。
该变压器下壳侧冲翻孔模具通过上压模组件、下压模组件和翻孔组件共同作用于产品,为了防止因同时操作改变产品的形状,使用扩张件辅助,从而达到在不影响产品的强度和韧性的前提下,减少该模具本身的操作工序,降低成本,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翻孔组件包括左翻孔组件和右翻孔组件;左翻孔组件和右翻孔组件的结构均呈对称分布。多翻孔组件共同作用,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左翻孔组件包括盖板、滑块、翻孔凸模、翻孔凹模和斜楔;滑块滑动连接在盖板上,斜楔固定连接在滑块上,翻孔凸模固定连接在斜楔的右端,翻孔凹模固定连接在滑块的右端,且位于翻孔凸模的右侧。每个翻孔组件均单独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扩张件包括底座、承重台、伸缩支撑柱和限位槽;承重台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上端,伸缩支撑柱固定连接在承重台的上端,伸缩支撑柱的的上端设有限位槽。可伸缩扩张件对于同型号,不用大小的变压器下壳冲压时均可使用,降低成本。
作为优选,伸缩支撑柱包括壳体、端盖、下环梁、支撑柱体、液压缸、定位销和上环梁;端盖固定连接在壳体的上端,支撑柱体固定连接在端盖的下端,上环梁滑动套接在支撑柱体的上端,下环梁滑动套接在支撑柱体的下端,且下环梁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壳体的下端,液压缸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上环梁上,液压缸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下环梁上,定位销滑动连接在上环梁和下环梁上。该伸缩结构简单且稳定,使用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的端盖上端的中间设有限位槽。用于对产品的扩张,提高成品的强度和韧性。
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如下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压器下壳侧冲翻孔模具结构,能够减少该模具本身的操作工序,降低成本,进而提高生产效率,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翻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扩张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结构补充图。
图中:上压模组件1,下压模组件2,导向柱3,翻孔组件4,扩张件5,左翻孔组件41,右翻孔组件42,盖板411,滑块412,翻孔凸模413,翻孔凹模414,斜楔415,底座51,承重台52,伸缩支撑柱53,限位槽54,下环梁531,支撑柱体532,液压缸533,定位销534,上环梁535,壳体536,端盖53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变压器下壳侧冲翻孔模具结构,参见图1所示,包括上压模组件1、下压模组件2和导向柱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翻孔组件4和扩张件5;下压模组件2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导向柱3,上压模组件1通过导向柱3滑动连接在下压模组件2的正上方,翻孔组件4固定连接在下压模组件2上,且位于两导向柱3之间,扩张件5固定连接在下压模组件2的中间位置上。
参见图2所示,翻孔组件4包括左翻孔组件41和右翻孔组件42;左翻孔组件41和右翻孔组件42的结构均呈对称分布。左翻孔组件41包括盖板411、滑块412、翻孔凸模413、翻孔凹模414和斜楔415;滑块412滑动连接在盖板411上,斜楔415固定连接在滑块412上,翻孔凸模413固定连接在斜楔415的右端,翻孔凹模414固定连接在滑块412的右端,且位于翻孔凸模413的右侧。
参见图3所示,扩张件5包括底座51、承重台52、伸缩支撑柱53和限位槽54;承重台52固定连接在底座51的上端,伸缩支撑柱53固定连接在承重台52的上端,伸缩支撑柱53的的上端设有限位槽54。
参见图4所示,伸缩支撑柱53包括壳体536、端盖537、下环梁531、支撑柱体532、液压缸533、定位销534和上环梁535;端盖537固定连接在壳体536的上端,支撑柱体532固定连接在端盖537的下端,上环梁535滑动套接在支撑柱体532的上端,下环梁531滑动套接在支撑柱体532的下端,且下环梁531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壳体536的下端,液压缸533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上环梁535上,液压缸533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下环梁531上,定位销534滑动连接在上环梁535和下环梁531上。所述的端盖537上端的中间设有限位槽54。
本实施例中导向柱3的数量为两个,液压缸533的数量为四个,定位销534的数量为八个。
先将两个导向柱3固定连接在下压模组件2的左右两侧,再将上压模组件1滑动套接在两个导向柱3上,然后将左翻孔组件41和右翻孔组件42分别固定连接在下压模组件2的左右两端的安装位置上,扩张件5固定连接在下压模组件2的中间位置上,完成安装;工作时,上下压模对材料进行冲压并通过扩张件对材料进行固定,左翻孔组件41和右翻孔组件42对材料进行翻孔操作;具体步骤为:斜楔415带动滑块412、翻孔凸模413和翻孔凹模414上升到设定位置,滑块412推动翻孔凸模413滑动,配合翻孔凹模414完成翻孔动作;当更换模具,对同类型不同大小的产品进行加工时,扩张件5的伸缩支撑柱53进行调整相应高度,具体操作为:当需要调高扩张件5高度时,对液压缸533进行升压,定位销534配合液压缸533带动支撑柱体532上升,然后定位销534插进相应的销孔中固定,重复几次,使支撑柱体532达到相应高度后,通过液压缸533的压力固定以及定位销534插入相应销孔的定位配合;当需要降低扩张件5高度时,对液压缸533进行降压,定位销534配合液压缸533带动支撑柱体532下降,然后定位销534插进相应的销孔中固定,重复几次,使支撑柱体532达到相应高度后,通过液压缸533的压力固定以及定位销534插入相应销孔的定位配合,使扩张件5不改变强度的需求,完成伸缩实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压器下壳侧冲翻孔模具结构,能够减少该模具本身的操作工序,降低成本,进而提高生产效率,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性高。
上面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实现时不受上述实施例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

Claims (6)

1.一种变压器下壳侧冲翻孔模具结构,包括上压模组件(1)、下压模组件(2)和导向柱(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翻孔组件(4)和扩张件(5);下压模组件(2)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导向柱(3),上压模组件(1)通过导向柱(3)滑动连接在下压模组件(2)的正上方,翻孔组件(4)固定连接在下压模组件(2)上,且位于两导向柱(3)之间,扩张件(5)固定连接在下压模组件(2)的中间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变压器下壳侧冲翻孔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翻孔组件(4)包括左翻孔组件(41)和右翻孔组件(42);左翻孔组件(41)和右翻孔组件(42)的结构均呈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变压器下壳侧冲翻孔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左翻孔组件(41)包括盖板(411)、滑块(412)、翻孔凸模(413)、翻孔凹模(414)和斜楔(415);滑块(412)滑动连接在盖板(411)上,斜楔(415)固定连接在滑块(412)上,翻孔凸模(413)固定连接在斜楔(415)的右端,翻孔凹模(414)固定连接在滑块(412)的右端,且位于翻孔凸模(413)的右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变压器下壳侧冲翻孔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扩张件(5)包括底座(51)、承重台(52)、伸缩支撑柱(53)和限位槽(54);承重台(52)固定连接在底座(51)的上端,伸缩支撑柱(53)固定连接在承重台(52)的上端,伸缩支撑柱(53)的上端设有限位槽(5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变压器下壳侧冲翻孔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伸缩支撑柱(53)包括壳体(536)、端盖(537)、下环梁(531)、支撑柱体(532)、液压缸(533)、定位销(534)和上环梁(535);端盖(537)固定连接在壳体(536)的上端,支撑柱体(532)固定连接在端盖(537)的下端,上环梁(535)滑动套接在支撑柱体(532)的上端,下环梁(531)滑动套接在支撑柱体(532)的下端,且下环梁(531)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壳体(536)的下端,液压缸(533)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上环梁(535)上,液压缸(533)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下环梁(531)上,定位销(534)滑动连接在上环梁(535)和下环梁(53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变压器下壳侧冲翻孔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盖(537)上端的中间设有限位槽(54)。
CN201821449501.8U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变压器下壳侧冲翻孔模具结构 Active CN2087126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49501.8U CN208712677U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变压器下壳侧冲翻孔模具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49501.8U CN208712677U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变压器下壳侧冲翻孔模具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12677U true CN208712677U (zh) 2019-04-09

Family

ID=65981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49501.8U Active CN208712677U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变压器下壳侧冲翻孔模具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126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52838U (zh) 一种薄板聚氨酯橡胶精密冲裁模具
CN204953630U (zh) 一种顶出式落料模
CN213436523U (zh) 一种冲压模具用缓冲稳定装置
CN208712677U (zh) 一种变压器下壳侧冲翻孔模具结构
CN207982021U (zh) 一种压缩机上壳体的拉伸模具
CN211662451U (zh) 一种模具顶出系统
CN213613691U (zh) 一种模具顶出装置
CN103551851A (zh) 一种底部带凸起结构的金属板材零件复合成形方法及模具
CN215032966U (zh) 一种过滤网的卷圆模具
CN215431117U (zh) 一种超精密渐进式模具
CN216780048U (zh) 一种快速脱模的超精密冲压模具
CN205165536U (zh) 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弯曲模
CN215032951U (zh) 一种过滤网的预弯模具
CN212070168U (zh) 一种太阳能支架连续模具
CN215572565U (zh) 一种检测模具导孔的定位治具
CN216068475U (zh) 一种自动切水口塑胶制品注塑模具
CN203390141U (zh) 模具夹紧装置
CN216937796U (zh) 一种大型薄壁件整形装置
CN214419458U (zh) 一种马达底座模具
CN220426361U (zh) 一种一体式不锈钢电池盖支架的整形工装
CN217395503U (zh) 一种塑料模具定位装置
CN210026188U (zh)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多模槽式模具
CN212121437U (zh) 一种复杂分离式精密模具结构
CN217044195U (zh) 一种能够保证垂直度的冲子机构
CN219786235U (zh) 一种冲孔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