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03093U - 一种自动换挡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换挡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03093U
CN208703093U CN201821182986.9U CN201821182986U CN208703093U CN 208703093 U CN208703093 U CN 208703093U CN 201821182986 U CN201821182986 U CN 201821182986U CN 208703093 U CN208703093 U CN 2087030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hell
soft rubber
slot
rubber cush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8298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兵
黄振华
马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8298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030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030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030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换挡机构,包括壳体、换挡杆组件、板簧组件及用于安装P挡微动开关的微动开关支架,其中,壳体为一体式结构,壳体的上部开设有挡位限位槽,换挡杆组件可转动连接于挡位限位槽内;换挡杆组件包括手柄杆和转动轴,手柄杆通过转动轴可转动连接于壳体内,手柄杆的下端设有挡位齿形槽;板簧组件的一端搭接于挡位齿形槽内,其另一端卡接于壳体上;微动开关支架卡接于壳体的外侧。该自动换挡机构能能够有效减少零件数量,提高安装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换挡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换挡机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换挡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用户对产品成本和品质要求越来越严苛。自动换挡机构是自动型汽车的重要部件,目前常见的汽车自动换挡机构,对P挡微动开关、板簧、壳体等部件的设计不够精细。一般壳体设计成分体式,造成换挡机构的外形轮廓尺寸较大,占用车内空间大,挤压了其他零部件的布置空间,增加了设计成本。P挡微动开关需要通过螺丝安装于壳体上,板簧的一端直接与挡位齿形槽摩擦,其另一端则是通过螺栓固定于壳体上,这样结构比较复杂,导致零部件数量繁多,安装效率低,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换挡机构,其能够有效减少零件数量,提高安装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换挡机构,包括壳体、换挡杆组件、板簧组件及用于安装P挡微动开关的微动开关支架;所述壳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壳体的上部开设有挡位限位槽,所述换挡杆组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挡位限位槽内;所述换挡杆组件包括手柄杆和转动轴,所述手柄杆通过所述转动轴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手柄杆的下端设有挡位齿形槽;所述板簧组件的一端搭接于所述挡位齿形槽内,其另一端卡接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微动开关支架卡接于所述壳体的外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挡位限位槽的侧面卡接有软胶垫,所述软胶垫的下边缘轮廓与所述挡位限位槽的下边缘轮廓相同,且所述软胶垫的下边缘凸出于所述挡位限位槽的下边缘。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微动开关支架的第一安装槽和用于安装电磁阀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一侧设有导向槽,所述微动开关支架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槽相对应的卡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微动开关支架内设有用于安装P挡微动开关的倒扣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板簧组件包括弹簧片和滚子,所述滚子铰接于所述弹簧片的第一端且换挡时适于在所述换挡杆组件的挡位齿形槽内滚动,所述弹簧片通过设于其第二端的卡接位与所述壳体相扣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簧片的第二端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弹簧片的端部外侧的U形槽和位于所述U形槽内侧的卡接孔,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U形槽相对应的支撑凸块、以及与所述卡接孔相对应的扣接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挡位限位槽的侧壁开设有开口朝上的卡槽,所述软胶垫插设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卡槽的侧壁向所述卡槽的内部延伸形成有若干软胶垫卡块,所述软胶垫上对应于所述软胶垫卡块的位置开设有软胶垫卡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挡位限位槽的相对的两个侧壁分别开设有所述卡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换挡杆组件还包括芯杆、弹簧和挡位横销,所述芯杆的下端和所述弹簧插设于所述手柄杆内,所述挡位横销穿过所述手柄杆和所述芯杆。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用于限制处于P挡时的换挡杆组件动作的P挡解锁结构,所述壳体的一侧还设有电器接头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换挡机构,将壳体设置成一体式结构,可减小产品外轮廓尺寸,减少布置空间,通过将微动开关支架直接卡接至壳体的外侧,这种快插式的安装结构,可减少零件数量且可提高安装效率;同时将板簧组件的另一端直接卡接于壳体上,便于安装或拆卸,进一步提升了装配效率且能减少零件数量,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换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式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将微动开关支架安装至壳体时的爆炸图;
图7是换挡杆组件与板簧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将软胶垫安装至壳体时的爆炸图;
图9为板簧组件与壳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将弹簧片安装至壳体时的局部爆炸图。
其中,10、壳体;11、挡位限位槽;12、第一安装槽;121、导向槽;13、第二安装槽;14、卡槽;141、软胶垫卡块;15、支撑凸块;16、扣接块;17、P挡解锁结构;18、电器接头部;20、换挡杆组件;21、手柄杆;211、横销槽;22、转动轴;23、芯杆;24、挡位横销;25、挡位齿形槽;30、板簧组件;31、弹簧片;311、U形槽;312、卡接孔;32、滚子;40、微动开关支架;41、卡块;50、软胶垫;51、软胶垫卡孔;60、P挡微动开关;70、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见图1至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换挡机构,该自动换挡机构包括壳体10、换挡杆组件20、板簧组件30以及微动开关支架40。其中,壳体10的上部开设有挡位限位槽11,换挡杆组件20可转动连接于挡位限位槽11内。换挡杆组件20包括手柄杆21和转动轴22,手柄杆21通过转动轴22可转动连接于壳体10内,手柄杆21的下端设有挡位齿形槽25。板簧组件30的一端搭接于换挡杆组件20的挡位齿形槽25内,其另一端卡接于壳体10上,微动开关支架40用于安装P挡微动开关60且卡接于壳体10的外侧,从而形成快插式的P挡微动开关60安装结构,如此可减少零件数量且可提高安装效率。具体而言,板簧组件30包括弹簧片31和滚子32,该滚子32铰接于弹簧片31的第一端,换挡时适于在换挡杆组件20的挡位齿形槽25内滚动,弹簧片31通过设于其第二端的卡接位与壳体10相扣接,由此,通过滚子32在挡位齿形槽25之间滚动,从而减小摩擦,通过扣接的结构与壳体连接能减少零件数量,进一步提升了装配效率,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重要的是,壳体10为一体式结构,可减小产品外轮廓尺寸,以减少布置空间,同时减少了零件从而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成本。
具体地,微动开关支架40内设有用于安装P挡微动开关60的倒扣结构(图中未示出),该倒扣结构用于与P挡微动开关60上的定位孔(图中未示出)相配合,以将P挡微动开关60安装至微动开关支架40中。另外,参见图5和图6所示,壳体10的外侧设有第一安装槽12和第二安装槽13,第一安装槽12用于安装微动开关支架40,第二安装槽13用于固定安装电磁阀70,该电磁阀70用于控制解锁设于壳体10上部的P挡解锁结构17,该P挡解锁结构17用于限制处于P挡时的换挡杆组件20发生意外动作,只有当驾驶员在踩下刹车后给电磁铁70发出触发信号,电磁铁70控制P挡解锁结构17动作后解锁,使得换挡杆组件20从P挡解锁结构17中脱出,为驾驶员从P挡切换到其他挡位做好行车准备。壳体10的一侧底部还预留有电器接头部18,用于安装与壳体连接的配合结构。优选地,为顺利地将微动开关支架40安装至第一安装槽12内,第一安装槽12的一侧设有导向槽121,微动开关支架40上设有与该导向槽121相对应的卡块41,安装微动开关支架40时通过该卡块41与导向槽121的配合,在导向槽121的导向作用下,使得微动开关支架40上的卡块41能够沿着导向槽121顺利地卡入第一安装槽12内,从而可防止在安装微动开关支架40时出现卡断卡块41的风险。在安装P挡微动开关60时,首先通过倒扣结构和定位孔的配合将P挡微动开关60快速安装至微动开关支架40中,再通过导向槽121和卡块41将安装有P挡微动开关60的微动开关支架40整体卡入一体式壳体10外侧的第一安装槽12中,从而达到P挡微动开关60的快插式安装,进而减少了零件数量并提高了安装效率。在安装电磁阀70时可通过螺钉将电磁阀70固定于第二安装槽13中。需要说明的是,P挡微动开关60为选型件,在现有技术中多有涉及,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3、图4和图7,换挡杆组件20具体地还包括芯杆23、弹簧和挡位横销24,手柄杆21通过转动轴22可转动连接于上述一体式壳体10内,芯杆23的下端和弹簧插设于手柄杆21内,挡位横销24穿过手柄杆21和芯杆23。可以理解,通过挡位限位槽11将挡位横销24固定于某个特定的挡位,以保证不发生跳挡。
手柄杆21的上端具有空腔,手柄杆21的空腔部分设有横销槽211,芯杆23上与横销槽211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横销孔(图中未示出),挡位横销24依次穿过手柄杆21上的横销槽211和芯杆23上的横销孔。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8所示,为了减小换挡时的撞击音及振动,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本实施例的自动换挡机构增加了软胶垫50,软胶垫50卡接于挡位限位槽11的侧面,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使软胶垫50在竖直方向上凸出于挡位限位槽11的下边缘,并使软胶垫50的下边缘与挡位限位槽11的下边缘相同。由于软胶垫50的设置,在挡位切换时挡位横销24在上下跳动过程中会先与软胶垫50接触,并使软胶垫50压缩变形,从而避免了挡位横销24与壳体10的上部直接接触,从而实现了减小撞击音及振动的效果,提高了用户操作体验。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挡位限位槽11的侧壁开设有开口朝上卡槽14,该卡槽14用于安装上述实施例中的软胶垫50,具体地,卡槽14的侧壁向卡槽14内部延伸形成有若干软胶垫卡块141,并且本实施例中的软胶垫50上对应于软胶垫卡块141的位置开设有软胶垫卡孔51,在向卡槽14内向下插入软胶垫50时,通过设置于卡槽14侧壁的软胶垫卡块141和设置于软胶垫50上的软胶垫卡孔51的卡接配合作用,从而使得软胶垫50能牢固地卡接于壳体10的卡槽14内。具体而言,由于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材料具有承载能力、抗冲击性及减震性能突出的优点,软胶垫50优选采用TPU材料注塑制造而成。根据具体车型的布置空间大小,软胶垫50可以布置一个也可以布置两个,当布置两个软胶垫50时,挡位限位槽11的相对的两个侧壁分别开设有卡槽14,两个软胶垫50分别插设于两个卡槽14内。
更具体的是,结合图4、图7、图9和图10所示,弹簧片31的第二端(即图中的右端)设有开口朝向弹簧片31端部外侧的U形槽311和位于所述U形槽311内侧的卡接孔312,壳体10上设有与U形槽311相对应的支撑凸块15、以及与卡接孔312相对应的扣接块16。在从壳体10的底部向上安装板簧组件30时,将弹簧片31的U形槽311插接于壳体10的支撑凸块15上,并使壳体10上的扣接块16扣接于设于弹簧片31右端的卡接孔312内,随后开始自下而上安装换挡杆组件20,使得铰接于弹簧片31左端的滚子32抵接至换挡杆组件20的挡位齿形槽25内,由此,可实现板簧组件30的快速装配,减少了零件数量,使得板簧、壳体10的设计更加精细,提高了自动换挡机构的性能并降低了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换挡机构,具有P挡微动开关的快插式安装结构,并实现了滚动式板簧组件的快速装配,使得P挡微动开关安装结构、板簧组件的设计更加精细化,减少了零件数量并提高了安装效率,有利于品质管控;软胶垫的设置可减小换挡时的撞击音及振动,提高了用户操作体验,并且一体式壳体可减小产品外轮廓尺寸,从而减少了布置空间,由此,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换挡机构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前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动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换挡杆组件、板簧组件及用于安装P挡微动开关的微动开关支架;所述壳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壳体的上部开设有挡位限位槽,所述换挡杆组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挡位限位槽内;
所述换挡杆组件包括手柄杆和转动轴,所述手柄杆通过所述转动轴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手柄杆的下端设有挡位齿形槽;
所述板簧组件的一端搭接于所述挡位齿形槽内,其另一端卡接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微动开关支架卡接于所述壳体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位限位槽的侧面卡接有软胶垫,所述软胶垫的下边缘轮廓与所述挡位限位槽的下边缘轮廓相同,且所述软胶垫的下边缘凸出于所述挡位限位槽的下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微动开关支架的第一安装槽和用于安装电磁阀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一侧设有导向槽,所述微动开关支架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槽相对应的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开关支架内设有用于安装P挡微动开关的倒扣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组件包括弹簧片和滚子,所述滚子铰接于所述弹簧片的第一端且换挡时适于在所述换挡杆组件的挡位齿形槽内滚动,所述弹簧片通过设于其第二端的卡接位与所述壳体相扣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的第二端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弹簧片的端部外侧的U形槽和位于所述U形槽内侧的卡接孔,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U形槽相对应的支撑凸块、以及与所述卡接孔相对应的扣接块。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位限位槽的侧壁开设有开口朝上的卡槽,所述软胶垫插设于所述卡槽内,所述卡槽的侧壁向所述卡槽的内部延伸形成有若干软胶垫卡块,所述软胶垫上对应于所述软胶垫卡块的位置开设有软胶垫卡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位限位槽的相对的两个侧壁分别开设有所述卡槽。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杆组件还包括芯杆、弹簧和挡位横销,所述芯杆的下端和所述弹簧插设于所述手柄杆内,所述挡位横销穿过所述手柄杆和所述芯杆。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用于限制处于P挡时的换挡杆组件动作的P挡解锁结构,所述壳体的一侧还设有电器接头部。
CN201821182986.9U 2018-07-24 2018-07-24 一种自动换挡机构 Active CN2087030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82986.9U CN208703093U (zh) 2018-07-24 2018-07-24 一种自动换挡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82986.9U CN208703093U (zh) 2018-07-24 2018-07-24 一种自动换挡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03093U true CN208703093U (zh) 2019-04-05

Family

ID=65939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82986.9U Active CN208703093U (zh) 2018-07-24 2018-07-24 一种自动换挡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0309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9744A (zh) * 2019-05-29 2019-08-23 重庆睿格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自带消除间隙及自带减震降噪的换挡器总成
CN112937294A (zh) * 2021-03-31 2021-06-1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换挡底座总成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9744A (zh) * 2019-05-29 2019-08-23 重庆睿格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自带消除间隙及自带减震降噪的换挡器总成
CN110159744B (zh) * 2019-05-29 2020-11-20 重庆睿格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自带消除间隙及自带减震降噪的换挡器总成
CN112937294A (zh) * 2021-03-31 2021-06-1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换挡底座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03093U (zh) 一种自动换挡机构
CN101932782B (zh) 机动车锁
CN102573567A (zh) 自动拉入装置和拉出导向装置
CN110206877A (zh) 一种带m+-挡的拨钮按键式电子换挡操纵机构
EP2436854A2 (en) Door handle device for vehicle
CN109595335A (zh) 滑动操纵的电子换挡器及具有该换挡器的车辆
CN211315075U (zh) 电子换挡器
CN209767203U (zh) 一种电磁铁弹簧联动锁定充电仓
CN103349436A (zh) 抽屉面板的集成优化解锁装置
CN206608535U (zh) 变速杆装置
CN209781650U (zh) 一种自动换挡器
CN112146336B (zh) 冰箱抽屉及冰箱
CN207381299U (zh) 一种汽车开关档位块定位夹紧系统
CN205911165U (zh) 条形无励磁分接开关的静触头结构
CN206112049U (zh) 一种用于拖拉机的变速箱侧置操纵机构
CN202885113U (zh) 便于组装的空调器
CN206487860U (zh) 一种换挡操纵器
KR101229923B1 (ko) 차량용 서스펜션암
CN200943730Y (zh) 一种电磁阀
CN109780196A (zh) 一种新型推杆式电子换挡机构
CN215204420U (zh) 一种连接可靠性高的汽车加油口盖组件
CN211059345U (zh) 变速箱换挡用拨头装置
CN102788145B (zh) 一种选挡回位机构
CN213845107U (zh) 一种薄膜开关
CN105189890B (zh) 圆筒锁的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