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88145B - 一种选挡回位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选挡回位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88145B
CN102788145B CN201210264513.4A CN201210264513A CN102788145B CN 102788145 B CN102788145 B CN 102788145B CN 201210264513 A CN201210264513 A CN 201210264513A CN 102788145 B CN102788145 B CN 1027881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positioning plate
shifting shaft
driving member
block se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6451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88145A (zh
Inventor
龚正伟
刘雅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6451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881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881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81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881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814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And Mounting Of Devices That Control Transmission Of Motive Force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挡回位机构,涉及车辆中变速器技术领域,为能够使选挡回位机构占用的空间比较小而发明。所述选挡回位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支撑有换挡轴,所述换挡轴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两侧的换挡轴上分别有第一推动件和第二推动件,所述第一推动件和所述复位弹簧之间设有轴向可移动的第一挡圈,所述第二推动件和所述复位弹簧之间设有轴向可移动的第二挡圈;所述壳体上固设有间隔设置的相对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沿所述换挡轴的轴向设在所述第一挡圈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挡圈相对,所述第二定位板沿所述换挡轴的轴向设在所述第二挡圈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二挡圈相对。本发明主要适用在车辆中。

Description

一种选挡回位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选挡回位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车辆手动变速器的换挡机构中,为了保证能够正确地换到空挡位,通常会使用到选挡回位机构。另外为了提高驾驶员在选挡操作过程中的手感舒适性,选挡回位机构中所提供的选挡力大小要适中,如果选挡力太大,频繁的进行选挡操作可能使驾驶员容易感到疲劳;如果选挡力太小,驾驶员在选挡操作时可能没有手感,而且选挡的回位性差(回位性即摘挡后自动回空挡位的能力),比较容易使驾驶员出现误操作,进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基于上述选挡回位机构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大部分选挡回位机构均采在换挡轴上用两个复位弹簧、弹簧固定座及挡圈等结构来加以解决,例如由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在五挡变速器中的选挡回位机构,包括换挡轴2,换挡轴2的中间部分设有换挡拨头机构组件9、两端卡接有挡圈41,换挡拨头机构组件9和位于换挡轴2两端的挡圈41之间均设有弹簧固定座42和推动块,且弹簧固定座42套在换挡轴2上并抵靠在壳体1上,而推动块固定在换挡轴2上,弹簧固定座42和推动块之间设有复位弹簧3,其中拨头机构组件9一侧的推动件为互锁块7、另一侧的推动件为感力块8。
当选1/2挡时(图1中右侧为1/2挡),换挡轴2将带动感力块8一起向右移动,同时也带动左端的挡圈41同步向右移动,而左端的挡圈41则推动弹簧固定座42、复位弹簧3、互锁块7以及换挡拨头机构组件9同步向右移动,此时左端的复位弹簧3并未被压缩,由于弹簧固定座42(图1中的右端)被壳体1抵住而无法移动,因此感力块8和右端的弹簧固定座42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并压缩两者之间的复位弹簧3,复位弹簧3被压缩后所产生的作用力即为选挡力;将选挡力释放后,在右端的复位弹簧3的作用力下,可以使换挡轴2自动回位。
当选5/倒挡时(图1中左侧为5/倒挡),换挡轴2将带动互锁块7一起向左移动,同时也带动右端的挡圈41同步向左移动,而右端的挡圈41则推动弹簧固定座42、复位弹簧3、感力块8以及换挡拨头机构组件9同步向左移动,此时右端的复位弹簧3并未被压缩,由于弹簧固定座42(图1中的左端)被壳体1抵住而无法移动,因此互锁块7和左端的弹簧固定座42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并压缩两者之间的复位弹簧3,复位弹簧3被压缩后所产生的作用力即为选挡力;将选挡力释放后,在左端的复位弹簧3的作用力下,可以使换挡轴2自动回位。
通过上述描述选挡回位机构的运动可以看出,在分别选1/2挡和5/倒挡时,选挡机构中需要分别压缩两个不同的复位弹簧来产生选挡力,而这两个复位弹簧安装在换挡轴上不同的位置,因此两个复位弹簧需要比较大的安装空间,这样可能导致选挡回位机构占用的空间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选挡回位机构,能够使选挡回位机构占用的空间比较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选挡回位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支撑有换挡轴,所述换挡轴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侧的换挡轴上固设有第一推动件、另一相对侧的换挡轴上固设有第二推动件,所述第一推动件和所述复位弹簧之间设有沿所述换挡轴的轴向可移动的第一挡圈,所述第二推动件和所述复位弹簧之间设有沿所述换挡轴的轴向可移动的第二挡圈;所述壳体上固设有间隔设置的相对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沿所述换挡轴的轴向设在所述第一挡圈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挡圈相对,所述第二定位板沿所述换挡轴的轴向设在所述第二挡圈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二挡圈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板沿轴向抵靠所述第一挡圈;所述第二定位板沿轴向抵靠所述第二挡圈。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板之间设有连接板,且所述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和所述连接板一体成型为U形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推动件沿轴向与所述第一定位板相对,且所述第一挡圈和所述第一推动件之间的换挡轴上设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一挡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件沿轴向与所述第二定位板相对,且所述第二挡圈和所述第二推动件之间的换挡轴上设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第二挡圈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挡圈和所述第一套筒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挡圈和所述第二套筒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筒抵靠所述第一推动件;所述第二套筒抵靠所述第二推动件。
优选地,所述换挡轴上设有相互间隔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卡设所述第一推动件,所述第二卡槽卡设所述第二推动件。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所述换挡轴上设有小直径部,所述小直径部两侧的换挡轴形成大直径部,所述小直径部上套设所述复位弹簧,且所述小直径部一侧的大直径部形成所述第一推动件、另一侧的大直径部形成所述第二推动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推动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板间隔且相对的第一限位台;所述第二推动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板间隔且相对的第二限位台。
优选地,所述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均为开口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选挡回位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支撑有换挡轴,所述换挡轴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侧的换挡轴上固设有第一推动件、另一相对侧的换挡轴上固设有第二推动件,所述第一推动件和所述复位弹簧之间设有沿所述换挡轴的轴向可移动的第一挡圈,所述第二推动件和所述复位弹簧之间设有沿所述换挡轴的轴向可移动的第二挡圈;所述壳体上固设有间隔设置的相对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沿所述换挡轴的轴向设在所述第一挡圈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挡圈相对,所述第二定位板沿所述换挡轴的轴向设在所述第二挡圈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二挡圈相对,其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当换挡轴沿轴向向左移动时,换挡轴带动第二推动件推动第二挡圈同步向左移动,而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固定不动,且第一定位板与第一挡圈轴向相对,这样第一挡圈在换挡轴移动过程中抵靠在第一定位板上而无法移动,因此第二挡圈在向左移动过程中与第一挡圈之间距离缩短,使得复位弹簧发生压缩,进而产生选挡力;当换挡轴沿轴向向右移动时,换挡轴带动第一推动件推动第一挡圈同步向右移动,而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固定不动,且第二定位板与第二挡圈轴向相对,这样第二挡圈在换挡轴移动过程中抵靠在第二定位板上而无法移动,因此第一挡圈在向右移动过程中与第二挡圈之间距离缩短,使得复位弹簧发生压缩,进而产生选挡力。从上述可以看出,换挡轴不论是向左运动还是向右运动可以通过压缩同一个复位弹簧来产生选挡力,这样可以避免使用两个复位弹簧,较好地节约了安装空间,进而使得选挡回位机构占用的空间比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选挡回位机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选挡回位机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选挡回位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选挡回位机构中U形板的开口为半圆或U形槽时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选挡回位机构中U形板的开口为圆形时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选挡回位机构的空挡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选挡回位机构的选挡状态示意图一;
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选挡回位机构的选挡状态示意图二;
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选挡回位机构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选挡回位机构的空挡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选挡回位机构的选挡状态示意图一;
图1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选挡回位机构的选挡状态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
1-壳体,2-换挡轴,20a-第一卡槽,20b-第二卡槽,21-小直径部,22a-第一限位台,22b-第二限位台,3-复位弹簧,4a-第一推动件,4b-第二推动件,40a-第一套筒,40b-第二套筒,41-挡圈,41a-第一挡圈,41b-第二挡圈,42-弹簧固定座,42a-第一固定座,42b-第二固定座,5-U形板,50a-第一定位板,50b-第二定位板,51-连接板,52-开口,53-条形孔,6-螺栓,7-互锁块,8-感力块,9-换挡拨头机构组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选挡回位机构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选挡回位机构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选挡回位机构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支撑有换挡轴2,所述换挡轴2上套设有复位弹簧3,所述复位弹簧3一侧的换挡轴2上固设有第一推动件4a、另一相对侧的换挡轴2上固设有第二推动件4b,所述第一推动件4a和所述复位弹簧3之间设有沿所述换挡轴2的轴向可移动的第一挡圈41a,所述第二推动件4b和所述复位弹簧3之间设有沿所述换挡轴2的轴向可移动的第二挡圈41b;所述壳体1上固设有间隔设置的相对的第一定位板50a和第二定位板50b,所述第一定位板50a沿所述换挡轴2的轴向设在所述第一挡圈41a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挡圈41a相对,所述第二定位板50b沿所述换挡轴2的轴向设在所述第二挡圈41b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二挡圈41b相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选挡回位机构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支撑有换挡轴2,所述换挡轴2上套设有复位弹簧3,所述复位弹簧3一侧的换挡轴2上固设有第一推动件4a、另一相对侧的换挡轴2上固设有第二推动件4b,所述第一推动件4a和所述复位弹簧3之间设有沿所述换挡轴2的轴向可移动的第一挡圈41a,所述第二推动件4b和所述复位弹簧3之间设有沿所述换挡轴2的轴向可移动的第二挡圈41b;所述壳体1上固设有间隔设置的相对的第一定位板50a和第二定位板50b,所述第一定位板50a沿所述换挡轴2的轴向设在所述第一挡圈41a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挡圈41a相对,所述第二定位板50b沿所述换挡轴2的轴向设在所述第二挡圈41b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二挡圈41b相对,其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当换挡轴2沿轴向向左移动时,换挡轴2带动第二推动件4b推动第二挡圈41b同步向左移动,而第一定位板50a和第二定位板50b固定不动,且第一定位板50a与第一挡圈41a轴向相对,这样第一挡圈41a在换挡轴2移动过程中抵靠在第一定位板50a上而无法移动,因此第二挡圈41b在向左移动过程中与第一挡圈41a之间距离缩短,使得复位弹簧3发生压缩,进而产生选挡力;当换挡轴2沿轴向向右移动时,换挡轴2带动第一推动件4a推动第一挡圈41a同步向右移动,而第一定位板50a和第二定位板50b固定不动,且第二定位板50b与第二挡圈41b轴向相对,这样第二挡圈41b在换挡轴2移动过程中抵靠在第二定位板50b上而无法移动,因此第一挡圈41a在向右移动过程中与第二挡圈41b之间距离缩短,使得复位弹簧3发生压缩,进而产生选挡力。从上述可以看出,换挡轴2不论是向左运动还是向右运动可以通过压缩同一个复位弹簧3来产生选挡力,这样可以避免使用两个复位弹簧3,较好地节约了安装空间,进而使得选挡回位机构占用的空间比较小。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节约了安装空间,使得换挡轴2的轴向的长度缩短,而且进一步使支撑换挡轴2的壳体1尺寸缩小,使得选挡回位机构的结构紧凑性也比较好,还避免了材料的浪费,有利于节能降耗。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为对称性结构,通常情况下,换挡轴2两边的选挡行程一致,因此,换挡轴2不论是向左运动还是向右运动均压缩同一个复位弹簧3,且压缩量相同,因此所产生弹簧作用力大小一致,使得两边的选挡力对称性比较好,进而使驾驶员在选挡时的舒适性和手感均比较好。
参照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板50a沿轴向抵靠所述第一挡圈41a;所述第二定位板50b沿轴向抵靠所述第二挡圈41b。通常复位弹簧3经过预压缩后安装在换挡轴2上,而U形板5与壳体1固定连接,因此第一挡圈41a和第二挡圈41b由于复位弹簧3的预紧力而分别抵靠在第一定位板50a和第二定位板50b上,这是处于空挡的状态下,因此不容易使换挡轴2沿轴向来回晃动,使得空挡回位时能够比较准确的定位;同时也可以使得选挡回位机构的结构紧凑性比较好。
参照图3和图4,所述第一定位板50a和所述第二定位板50b之间设有连接板51,且所述第一定位板50a、所述第二定位板50b和所述连接板51一体成型为U形板5,所述连接板51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其中连接板51和壳体1可以通过螺栓6等紧固件连接。这种一体成型的U形板5可以方便地安装在壳体1内,并且可以在换挡轴2上灵活的布置。
如图3所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推动件4a沿轴向与所述第一定位板50a相对,且所述第一挡圈41a和所述第一推动件4a之间的换挡轴上设有第一套筒40a,所述第一套筒40a与所述第一挡圈41a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件4b沿轴向与所述第二定位板50b相对,且所述第二挡圈41b和所述第二推动件4b之间的换挡轴上设有第二套筒40b,所述第二套筒40b与所述第二挡圈41b固定连接。在换挡轴2沿其轴向向左移动的过程中,由于第二推动件4b与第二定位板50b轴向相对,因此第二推动件4b将抵靠在第二定位板50b上,第二推动件4b将无法继续运动,而换挡轴2也随即停止运动,这样可以表明选挡到位,起到选挡限位作用,进而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换挡操作(例如切换到5挡或倒挡);类似的,在换挡轴2沿其轴向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推动件4a将抵靠在第一定位板50a上,因此第一推动件4a将无法继续运动,而换挡轴2也随即停止运动,这样可以表明选挡到位,起到选挡限位作用,进而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换挡操作(例如切换到1挡或2挡)。
再次参照图3-图7,优选地方案,所述第一挡圈41a和所述第一套筒40a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挡圈41b和所述第二套筒40b一体成型。这是由于第一套筒40a与第一挡圈41a均是活动套在换挡轴2上的,因此第一套筒40a与第一挡圈41a可以制作成一体结构并且形成为第一固定座42a,同理,第二套筒40b与第二挡圈41b可以制作成一体结构并且形成为第二固定座42b,这样可以简化制作工作,降低成本。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筒40a抵靠所述第一推动件4a;所述第二套筒40b抵靠所述第二推动件4b。这样可以提高选挡回位机构的结构的紧凑性。
从图3-图5中可知,所述换挡轴2上设有第一卡槽20a和第二卡槽20b,所述第一卡槽20a卡设所述第一推动件4a,所述第二卡槽20b卡设所述第二推动件4b。这样是为了方便在换挡轴2上安装固定座,即先将固定座套在换挡轴2上,然后将第一推动件4a和第二推动件4b卡在换挡轴2上。其中,第一推动件4a和第二推动件4b可以为开口卡圈,因此换挡轴2上应设有卡接开口卡圈的环形卡槽,但是也并不局限这种结构,也可以将第一推动件4a和第二推动件4b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换挡轴2上。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到的第一定位板50a和第二定位板50b可以套在固定座上,因此在第一定位板50a和第二定位板50b均设有开口52,且开口52可以是圆孔、半圆孔或U形槽等可以与固定座相配合的形状。
结合图4和图6所示,当开口52为半圆孔或U形槽时,装配顺序为:在换挡轴2上先套复位弹簧3,再分别从换挡轴2的两端套上固定座,然后将第一推动件4a卡第一卡槽20a内,第二推动件4b卡在第二卡槽20b内,接着将U形板5套在固定座上,最后在U形板5中的连接板51和壳体1上拧入螺栓6,使U形板5与壳体1固定连接。
结合5和图6所示,当开口52为圆孔时,装配顺序为:先在U形板5的内部沿轴向相对地安放两个固定座,再在两个固定座之间放入复位弹簧3,接着将换挡轴2穿过两个固定座和复位弹簧3,然后将第一推动件4a卡第一卡槽20a内,第二推动件4b卡在第二卡槽20b内,最后在U形板5中的连接板51和壳体1上拧入螺栓6,使U形板5与壳体1固定连接。
根据上述描述的内容,简单介绍下本发明选挡回位机构第一实施例的选挡及回位动作过程。
空挡状态下:如图6所示,换挡轴2静止不动,复位弹簧3两端的固定座由于复位弹簧3的作用力而分别抵靠在U形板5上。
选挡过程:参照图7,当换挡轴2沿轴向向左移动时(例如选5/倒挡),换挡轴2带动第二推动件4b推动第二固定座42b同步向左移动,而第一定位板50a和第二定位板50b固定不动,且第一定位板50a与第一固定座42a相对,这样第一固定座42a在此过程中将抵靠在第一定位板50a上而无法移动,因此第二固定座42b在向左移动过程中与第一固定座42a之间距离缩短,使得复位弹簧3发生压缩,进而产生选挡力,当第二推动件4b抵靠在第二定位板50b时,表明选挡到位,进而进行下一步的换挡动作(切换5挡或倒挡);类似地,参照图8,当换挡轴2沿轴向向右移动时(例如选1/2挡),第一固定座42a在向右移动过程中与第二固定座42b之间距离缩短,使得复位弹簧3发生压缩,进而产生选挡力,当第一推动件4a抵靠在第一定位板50a时,表明选挡到位,进而进行下一步的换挡动作(切换1挡或2挡)。由于换挡轴2分别向两边移动时压缩同一复位弹簧3,因此两边所产生的选挡力大小对称,选挡的舒适性比较好。
回位过程:
当选挡力释放后,此时压缩的复位弹簧3将逐渐伸长,其中一个固定座被定位板挡住而固定不动,另一个固定座则在复位弹簧3的作用力下而运动,进而带动换挡轴2一起运动,当运动的固定座被定位板挡住而无法移动时,换挡轴2停止运动,此时完成回位并处于空挡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如图9所示,所述换挡轴2上设有小直径部21,所述小直径部21两侧的换挡轴2形成大直径部,所述小直径部21上套设所述复位弹簧3,且所述小直径部21一侧的大直径部形成所述第一推动件4a、另一侧的大直径部形成所述第二推动件4b。其中大直径部中截面尺寸变化部分形成轴肩,当换挡轴2沿轴向移动时,轴肩可以推动第一挡圈41a或第二挡圈41b。这种阶梯状的换挡轴2可以省去安装固定座的步骤,可以较好地提高选挡回位机构的装配效率。
如图10-图12所示,所述第一推动件4a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板50a间隔且相对的第一限位台22a;所述第二推动件4b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板50b间隔且相对的第二限位台22b。在换挡轴2沿轴向向左运动的过程中,由于第二推动件4b与第二限位台22b轴向相对,第二限位台22b将抵靠在第二定位板50b上,这样使得换挡轴2停止运动,也可表明选挡到位,起到选挡限位作用,进而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换挡操作(例如切换到5挡或倒挡);类似地,在换挡轴2沿轴向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第一限位台22a将抵靠在第一定位板50a上,这样使得换挡轴2停止运动,表明选挡到位,起到选挡限位作用,进而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换挡操作(例如切换到1挡或2挡)。
但是,该实施例中起到选挡限位作用的结构并不局限与此,例如也可以在大直径部上设有开口状的限位环,且大直径部上设有卡槽,限位环卡在卡槽内。
结合图9-图12,作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挡圈41a和第二挡圈41b均为开口圈。如果第一挡圈41a和第二挡圈41b为封闭的环状结构,将无法安装到换挡轴2上,因此开口圈可以方便地安装在换挡轴2上。
另外,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提到的第一定位板50a可以套在第一推动件4a上,第二定位板50b可以套在第二推动件4b上,且第一定位板50a和第二定位板50b也均设有开口52,同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类似,开口52可以是圆孔、半圆孔或U形槽等可以与推动件相配合的形状。
对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从11或图12中可看出,当大直径部中位于限位台与第一挡圈41a或第二挡圈41b之间的面为平面,由于U形板5的开口52与大直径部相配合,因此开口52中与该平面配合的面也为平面,但是在进行换挡时,与换挡轴2连接的连杆机构将带动换挡轴2旋转,此时换挡轴2由于U形板5的限制而无法旋转,因此U形板5中的连接板51上设有容纳螺栓6的条形孔53,这样在换挡轴2旋转时,螺栓6可以在条形孔53内做相对运动而使得U形板5随换挡轴2一起旋转,保证能够顺利切换挡位。
根据上述描述的内容,简单介绍下本发明选挡回位机构第二实施例的选挡及回位动作过程。
空挡状态下:如图10所示,换挡轴2静止不动,第一挡圈41a和第二挡圈41b由于复位弹簧3的作用力而分别抵靠在U形板5上。
选挡过程:参照图11,当换挡轴2沿其轴向且向左移动时(例如选5/倒挡),换挡轴2中的第二推动件4b推动第二挡圈41b同步向左移动,而第一定位板50a和第二定位板50b固定不动,且第一定位板50a与第一挡圈41a相对,这样第一挡圈41a在换挡轴2移动过程中抵靠在第一定位板50a而无法移动,因此第二挡圈41b在向左移动过程中与第一挡圈41a之间距离缩短,使得复位弹簧3发生压缩,进而产生选挡力,当第二推动件4b抵靠在第二定位板50b时,表明选挡到位,进而进行下一步的换挡动作(切换5挡或倒挡);类似地,参照图12,当换挡轴2沿轴向向右移动时(例如选1/2挡),第一挡圈41a在向右移动过程中与第二挡圈41b之间距离缩短,使得复位弹簧3发生压缩,进而产生选挡力,当第一推动件4a抵靠在第一定位板50a时,表明选挡到位,进而进行下一步的换挡动作(切换1挡或2挡)。由于换挡轴2分别向两边移动时压缩同一复位弹簧3,因此两边所产生的选挡力大小对称,选挡的舒适性比较好。
回位过程:
当选挡力释放后,此时压缩的复位弹簧3将逐渐伸长,其中一个挡圈被定位板挡住而固定不动,另一个挡圈则在复位弹簧3的作用力下而运动,进而带动换挡轴2一起运动,当运动的挡圈被定位板挡住而无法移动时,换挡轴2停止运动,此时完成回位并处于空挡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选挡回位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支撑有换挡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轴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侧的换挡轴上固设有第一推动件、另一相对侧的换挡轴上固设有第二推动件,所述第一推动件和所述复位弹簧之间设有沿所述换挡轴的轴向可移动的第一挡圈,所述第二推动件和所述复位弹簧之间设有沿所述换挡轴的轴向可移动的第二挡圈;
所述壳体上固设有间隔设置的相对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沿所述换挡轴的轴向设在所述第一挡圈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挡圈相对,所述第二定位板沿所述换挡轴的轴向设在所述第二挡圈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二挡圈相对;
所述第一定位板沿轴向抵靠所述第一挡圈;所述第二定位板沿轴向抵靠所述第二挡圈;
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板之间设有连接板,且所述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和所述连接板一体成型为U形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挡回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件沿轴向与所述第一定位板相对,且所述第一挡圈和所述第一推动件之间的换挡轴上设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一挡圈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推动件沿轴向与所述第二定位板相对,且所述第二挡圈和所述第二推动件之间的换挡轴上设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第二挡圈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选挡回位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挡圈和所述第一套筒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挡圈和所述第二套筒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选挡回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抵靠所述第一推动件;所述第二套筒抵靠所述第二推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选挡回位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挡轴上设有相互间隔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卡设所述第一推动件,所述第二卡槽卡设所述第二推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挡回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轴上设有小直径部,所述小直径部两侧的换挡轴形成大直径部,所述小直径部上套设所述复位弹簧,且所述小直径部一侧的大直径部形成所述第一推动件、另一侧的大直径部形成所述第二推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选挡回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板间隔且相对的第一限位台;
所述第二推动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板间隔且相对的第二限位台。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选挡回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均为开口圈。
CN201210264513.4A 2012-07-27 2012-07-27 一种选挡回位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881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64513.4A CN102788145B (zh) 2012-07-27 2012-07-27 一种选挡回位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64513.4A CN102788145B (zh) 2012-07-27 2012-07-27 一种选挡回位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8145A CN102788145A (zh) 2012-11-21
CN102788145B true CN102788145B (zh) 2015-03-11

Family

ID=47153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6451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88145B (zh) 2012-07-27 2012-07-27 一种选挡回位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881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006751A1 (de) * 2016-06-06 2017-12-07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Betätigungseinheit für ein Schaltgetriebe eines schaltbaren Antriebsstrang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32487A (ja) * 1994-06-02 1995-12-22 Aisin Ee I Kk マニュアル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のシフトコントロール機構
FR2859006B1 (fr) * 2003-08-21 2005-11-18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e changement de vitesse, ensemble et vehicule automobile correpondants
DE10359067A1 (de) * 2003-12-16 2005-07-21 Ina-Schaeffler Kg Arretierelement
US20080058136A1 (en) * 2006-08-31 2008-03-06 Shimano Inc. Bicycle derailleur
CN201145030Y (zh) * 2007-10-19 2008-11-05 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机械式自动变速箱的选档限位装置
CN201575137U (zh) * 2009-12-10 2010-09-08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 拖拉机用多挡位变速箱换挡拨动机构
CN102445128B (zh) * 2011-10-12 2014-01-2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退拔检测销机构
CN102537323B (zh) * 2012-01-16 2015-06-10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汽车变速器中的选换挡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8145A (zh) 2012-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71294A (zh) 电动前拨链器
CN103089979A (zh) 一种变速器选换挡装置以及装设其的变速器和车辆
CN103803009A (zh) 电动前拨链器
CN101915300B (zh) 一种非接触磁感应式amt换挡手柄执行机构
CN102788145B (zh) 一种选挡回位机构
CN102174959A (zh) 变速器换挡机构
CN106352066A (zh) 一种汽车换挡机构
CN202056291U (zh) 具有王字型选换档槽的换档交位机构
CN202901248U (zh) 一种手动换挡器
CN206112058U (zh) 拖拉机用动力输出换挡定位机构
CN205745239U (zh) 纵置变速箱双十字万向节换挡反向操纵机构
CN203532717U (zh) 一种变速器的换向机构
CN203485760U (zh) 拖拉机侧置梭式换挡操纵机构
CN204782270U (zh) 一种快速转换把手左右的离合结构
CN209168977U (zh) 接地开关装置
CN202492678U (zh) 针织横机的翻针三角运动结构
CN202914717U (zh) 一种倒挡拨叉机构
CN207311183U (zh) 一种汽车座椅翻转机构
CN206112049U (zh) 一种用于拖拉机的变速箱侧置操纵机构
CN202674285U (zh) 手动变速器的换档机构
CN106321800B (zh) 一种汽车手动换挡器
CN106369151B (zh) 倒档下压式手动变速器操纵机构、汽车
CN203996003U (zh) 一种面板的简易拆装结构
CN201088227Y (zh) 一种钥匙盒
CN203415462U (zh) 按键式换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