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311183U - 一种汽车座椅翻转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座椅翻转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311183U
CN207311183U CN201721056516.3U CN201721056516U CN207311183U CN 207311183 U CN207311183 U CN 207311183U CN 201721056516 U CN201721056516 U CN 201721056516U CN 207311183 U CN207311183 U CN 2073111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on axis
support plate
arc groove
plat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5651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长慧
赵培杰
刘人鑫
邱杰
郭文庚
吴乐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C Compon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mpon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mpon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mpon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5651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3111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3111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3111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翻转机构,其包括底座、连接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转动轴、涡卷弹簧、导向板和导向套,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固定于底座上,转动轴支承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转动轴的其中一端穿出支撑板侧面并固定有连接板,在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转动轴上固定设有转盘,导向板和导向套套装于转动轴上,在第一支撑板、导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设有第一弧形槽、第二弧形槽和第三弧形槽,在导向板、转盘和导向套上对应设有第一挡块、第二挡块和第三挡块,在导向套上还设有限位条,转动轴上对应限位条设有第四挡块,涡卷弹簧套于转动轴上,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省力和减速缓冲的功能,使用噪音小。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座椅翻转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后排座椅大多数均通过翻转机构实现向后翻转至收纳位置和向前翻转至乘坐位置的功能,并且在座椅后翻至收纳位置时,翻转机构为座椅提供较大的向前的回弹力,座椅在前方乘坐位置时,翻转机构为座椅提供后翻力,减小在后翻座椅时施加在座椅上的抬起力。
为实现上述功能,翻转机构通常采用不同旋向的多个涡卷弹簧进行组合,在座椅翻转至特定位置时切换不同旋向的涡卷弹簧,实现为座椅翻转提供相反方向扭矩的目的。多个涡卷弹簧共同工作存在结构繁多、涡卷弹簧间摩擦产生异音隐患、成本较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翻转机构,其实现了省力和减速缓冲的功能,结构更简单,使用噪音小,成本低。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座椅翻转机构,包括底座、连接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转动轴、涡卷弹簧、导向板和导向套,底座固定于汽车的车身上,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左右对应固定于底座的上面,转动轴的两端分别支承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转动轴的其中一端穿出支撑板侧面并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与座椅连接,在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转动轴上固定设有转盘,在第一支撑板与转盘之间的转动轴上套装有导向板,在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弧形槽,导向板上设有第一挡块插入第一弧形槽中,在导向板上还设有第二弧形槽,转盘上设有第二挡块插入第二弧形槽中,在第二支撑板与转盘之间的转动轴上套装有导向套,在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三弧形槽,导向套上设有第三挡块插入第三弧形槽中,在导向套上还设有限位条,转动轴上对应限位条设有第四挡块,涡卷弹簧套于转动轴上,且涡卷弹簧的外圈活动端与导向板连接,涡卷弹簧的内圈活动端与导向套连接;
当转动轴顺时针转动至顺时针极限位置时,第一挡块档于第一弧形槽的沿该转动方向的端面,第二挡块档于第二弧形槽的沿该转动方向的端面,第三挡块档于第三弧形槽的沿该转动方向的端面,导向板拉伸涡卷弹簧的外圈活动端压缩涡卷弹簧;
当转动轴逆时针转动至逆时针极限位置时,第三挡块档于第三弧形槽的沿该转动方向的端面,第四挡块档于限位条的沿该转动方向的端面,第一挡块档于第一弧形槽的沿该转动方向的端面,导向套拉伸涡卷弹簧的内圈活动端压缩涡卷弹簧。
进一步的,导向套的中部安装孔的面向转盘的一端设有沉孔,限位条沿轴向设于沉孔的侧壁上,第四挡块为平键,平键对应限位条嵌入固定于转动轴上。
进一步的,转盘中部开有与转动轴相应的通孔,在通孔的侧壁对应平键开有切口,转盘套装于转动轴上,平键对应卡于切口中。
进一步的,导向板的外边缘上沿转动轴的轴向设有固定条,在固定条上开有卡槽,涡卷弹簧的外圈活动端固定于固定条的卡槽上。
进一步的,导向套包括轴套和限位盘,轴套套装于转动轴上,限位盘同轴固定于轴套上,涡卷弹簧套于轴套上,且涡卷弹簧的内圈活动端固定于轴套上,第三挡块设于限位盘上。
进一步的,汽车座椅翻转机构设有两个涡卷弹簧,两个涡卷弹簧并排安装。
进一步的,两涡卷弹簧之间、涡卷弹簧与其他部件之间设有隔板隔开。
进一步的,底座的与固定条对应的位置开有安全槽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转动轴的两个极限位置分别对应座椅处于前方使用位置和后方收纳放平位置,两个极限位置上涡卷弹簧均处于压缩状态,需要抬起座椅时,涡卷弹簧均提供与抬起方向一致的力,达到了省力的功能,在将座椅翻转至前方使用位置或后方收纳放平位置的过程中将压缩涡卷弹簧,在该过程对座椅起到了减速缓冲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向板和导向套切换拉伸压缩涡卷弹簧的外圈活动端和内圈活动端,不再需要多个涡卷弹簧共同工作,结构更简单,使用噪音小,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轴与转盘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向套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向套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轴、转盘和导向套的装配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剖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涡卷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轴、转盘、导向套、涡卷弹簧和导向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轴、转盘、导向套、涡卷弹簧、导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连接板;2-第一支撑板;201-第一弧形槽;3-导向板;301-卡槽;302-固定条;303-第二弧形槽;304-第一挡块;4-转动轴;401-轴肩;5-转盘;501-第二挡块;6-平键;7-隔板;8-涡卷弹簧;801-外圈活动端;802-内圈活动端;9-轴套;901-安装槽;902-限位条;903-沉孔;10-限位盘;101-第三挡块;11-第二支撑板;111-第三弧形槽;12-螺母;13-底座;14-连接螺栓;15-限位套管;16-导向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汽车座椅翻转机构,其包括底座13、连接板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11、转动轴4、两个涡卷弹簧8、导向板3和导向套16。
如图3至图15所示,底座13为一块平板,固定于汽车的车身上,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11的底部通过连接螺栓14分别固定于底座13上面,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11左右对应并相互平行,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11上对应开有通孔,转动轴4两端分别穿于通孔中,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11分别支承住转动轴4的两端,转动轴4的支承于第一支撑板2上的一端从第一支撑板2的侧面穿出并固定有连接板1,连接板1包括上下两块,连接板1与座椅连接,转动轴4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并拧有螺母12。
在第一支撑板2与第二支撑板11之间设有转盘5,转盘5中部开有与转动轴4相应的通孔,在通孔的侧壁开有切口,在转盘5对应位置的转动轴上嵌入固定有平键6,转盘5套装于转动轴4上,平键6对应卡于切口中,转盘5的面向第一支撑板2的端面顶于转动轴的轴肩401上,从而将转盘5固定于转动轴4上。
在第一支撑板2与转盘5之间的转动轴上套装有导向板3,导向板3可绕转动轴4转动,在第一支撑板2上设有第一弧形槽201,导向板3的对应第一弧形槽201的位置设有轴向的第一挡块304,第一挡块304插入第一弧形槽201中,第一弧形槽201限制第一挡块304的转动范围,导向板3的外边缘上沿转动轴的轴向设有固定条302,固定条302伸向第二支撑板11的方向,在固定条302上开有卡槽301,在导向板3上还设有两个第二弧形槽303,转盘5上对应第二弧形槽303设有轴向的两个第二挡块501,第二挡块501插入第二弧形槽303中,第二弧形槽303限制第二挡块501的转动范围。
在第二支撑板11与转盘5之间设有导向套16,导向套16包括轴套9和限位盘10,轴套9套装于转动轴4上,轴套4的中部安装孔的面向转盘的一端设有沉孔903,在沉孔903的侧壁上设有沿轴向的限位条902。如图8所示的剖视图,平键6从转盘5的侧面突出并伸入沉孔903中,平键6即第四挡块,在转动轴4转动时,限位条902与平键6会相互抵挡。在轴套9的外壁上设有轴向的安装槽901,并设有轴肩,限位盘10对应轴套9开有通孔,在该通孔侧壁还设有限位凸块,通过通孔,限位盘10同轴套装于轴套9上,并顶于轴套9的轴肩上,限位凸块嵌入安装槽901中,从而限制限位盘10绕轴套9转动,达到固定目的。两个涡卷弹簧8套于轴套9上,两个涡卷弹簧8并排位于限位盘10与转盘5之间,两个涡卷弹簧8之间、涡卷弹簧8与限位盘10之间、涡卷弹簧8与转盘5之间均设有隔板7隔开。两个涡卷弹簧8的外圈活动端801固定于固定条的卡槽301上,两个涡卷弹簧8的内圈活动端802固定于轴套9上,在底座13的与固定条302对应的位置开有安全槽口131,安全槽口131防止固定条转动至下方时顶到底座,保证运行可靠。在第二支撑板11上设有两个第三弧形槽111,限位盘10上对应设有轴向的两个第三挡块101,第三挡块101插入第三弧形槽111中,第三弧形槽111限制第三挡块的转动范围。在转动轴4上还套装有三个限位套管15对转动轴上的零件进行限位。
如图2所示的汽车座椅翻转机构,在此图中,转动轴4顺时针方向转动至顺时针极限位置时,即转动轴4不能再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第一挡块304档于第一弧形槽201的沿该转动方向的端面,第二挡块501档于第二弧形槽303的沿该转动方向的端面,此时转动轴所处的位置即为顺时针极限位置。通过上述两个的限位,使得转动轴4不能再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三挡块101档于第三弧形槽111的沿该转动方向的端面,该限位的作用是阻止导向套绕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得导向板可以绕顺时针方向拉伸涡卷弹簧的外圈活动端压缩涡卷弹簧,在顺时针极限位置时,对应座椅处于后方收纳放平位置,涡卷弹簧保持对转动轴产生逆时针方向的弹力。
在需要从后方收纳放平位置抬起座椅时,座椅通过连接板带动转动轴逆时针转动,涡卷弹簧释放弹力,使得座椅在抬起翻转时更轻松。在座椅从后方收纳放平位置抬起至一定位置时,此时会出现空行程阶段,即涡卷弹簧弹力完全释放,第一挡块与第一弧形槽之间、第二挡块与第二弧形槽之间、第三挡块与第三弧形槽之间、限位条与平键之间均未相互阻挡,由于此时座椅翻转至接近垂直位置,可以通过人力轻松继续向前翻转。
在座椅超过垂直位置并继续向前方使用位置翻转的过程中,即转动轴继续逆时针转动,首先平键6档于限位条902的沿该转动方向的端面,转动轴4带动导向套16逆时针转动,导向套16带动涡卷弹簧8逆时针转动,再后,导向板3的第一挡块304档于第一弧形槽201的沿该转动方向的端面,涡卷弹簧的外圈活动端801停止转动,导向套16继续带动涡卷弹簧的内圈活动端802逆时针转动,涡卷弹簧8不断压缩,座椅翻转速度减缓,最后第三挡块101档于第三弧形槽111的沿该转动方向的端面,转动轴4达到另一个极限位置,此时转动轴所处的位置即为逆时针极限位置,不能再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在此极限位置时,对应座椅处于前方使用位置,涡卷弹簧保持对转动轴产生顺时针方向的弹力。
在需要从前方使用位置抬起座椅时,座椅通过连接板带动转动轴顺时针转动,涡卷弹簧8释放弹力,使得座椅在抬起翻转时更轻松。在抬起至一定位置时,进入空行程阶段,继续往后翻转,在座椅超过垂直位置并继续向后方收纳放平位置翻转的过程中,即转动轴4继续顺时针转动,首先,第二挡块501档于第二弧形槽303的沿该转动方向的端面,转动轴4带动导向板3转动,导向板3带动涡卷弹簧的外圈活动端801转动,第三挡块101档于第三弧形槽111的沿该转动方向的端面,导向套16不能继续顺时针转动,使得涡卷弹簧的内圈活动端802停止转动,从而通过外圈活动端801转动不断压缩涡卷弹簧,座椅翻转速度减缓,最后第一挡块304档于第一弧形槽201的沿该转动方向的端面,转动轴4转动至了该方向的极限位置,座椅处于后方收纳放平位置。
在上述过程中,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省力和减速缓冲的功能,座椅在翻转过程中,会依次经历涡卷弹簧回复、空行程阶段、涡卷弹簧拉伸压缩。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凡此种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汽车座椅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连接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转动轴、涡卷弹簧、导向板和导向套,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汽车的车身上,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左右对应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上面,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支承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所述转动轴的其中一端穿出所述支撑板侧面并固定有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座椅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设有转盘,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与转盘之间的所述转动轴上套装有所述导向板,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弧形槽,所述导向板上设有第一挡块插入所述第一弧形槽中,在所述导向板上还设有第二弧形槽,所述转盘上设有第二挡块插入所述第二弧形槽中,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与转盘之间的所述转动轴上套装有所述导向套,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三弧形槽,所述导向套上设有第三挡块插入所述第三弧形槽中,在所述导向套上还设有限位条,所述转动轴上对应所述限位条设有第四挡块,所述涡卷弹簧套于所述转动轴上,且所述涡卷弹簧的外圈活动端与所述导向板连接,所述涡卷弹簧的内圈活动端与所述导向套连接;
当所述转动轴顺时针转动至顺时针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挡块档于所述第一弧形槽的沿该转动方向的端面,所述第二挡块档于所述第二弧形槽的沿该转动方向的端面,所述第三挡块档于所述第三弧形槽的沿该转动方向的端面,所述导向板拉伸所述涡卷弹簧的外圈活动端压缩所述涡卷弹簧;
当所述转动轴逆时针转动至逆时针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三挡块档于所述第三弧形槽的沿该转动方向的端面,所述第四挡块档于所述限位条的沿该转动方向的端面,所述第一挡块档于所述第一弧形槽的沿该转动方向的端面,所述导向套拉伸所述涡卷弹簧的内圈活动端压缩所述涡卷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的中部安装孔的面向所述转盘的一端设有沉孔,所述限位条沿轴向设于所述沉孔的侧壁上,所述第四挡块为平键,所述平键对应所述限位条嵌入固定于所述转动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中部开有与所述转动轴相应的通孔,在通孔的侧壁对应所述平键开有切口,所述转盘套装于所述转动轴上,所述平键对应卡于所述切口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的外边缘上沿所述转动轴的轴向设有固定条,在所述固定条上开有卡槽,所述涡卷弹簧的外圈活动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条的卡槽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包括轴套和限位盘,所述轴套套装于所述转动轴上,所述限位盘同轴固定于所述轴套上,所述涡卷弹簧套于所述轴套上,且所述涡卷弹簧的内圈活动端固定于所述轴套上,所述第三挡块设于所述限位盘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座椅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座椅翻转机构设有两个所述涡卷弹簧,两个所述涡卷弹簧并排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座椅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涡卷弹簧之间、涡卷弹簧与其他部件之间设有隔板隔开。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与所述固定条对应的位置开有安全槽口。
CN201721056516.3U 2017-08-22 2017-08-22 一种汽车座椅翻转机构 Active CN2073111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56516.3U CN207311183U (zh) 2017-08-22 2017-08-22 一种汽车座椅翻转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56516.3U CN207311183U (zh) 2017-08-22 2017-08-22 一种汽车座椅翻转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311183U true CN207311183U (zh) 2018-05-04

Family

ID=62432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56516.3U Active CN207311183U (zh) 2017-08-22 2017-08-22 一种汽车座椅翻转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3111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61860A (zh) * 2020-04-28 2021-10-29 佛吉亚汽车座椅公司 车辆座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61860A (zh) * 2020-04-28 2021-10-29 佛吉亚汽车座椅公司 车辆座椅
CN113561860B (zh) * 2020-04-28 2023-12-08 佛吉亚汽车座椅公司 车辆座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11183U (zh) 一种汽车座椅翻转机构
CN101518903B (zh) 曲柄滑块式欠驱动机器人手指装置
CN107971773A (zh) 一种用于翻转夹具的翻转架
CN201927213U (zh) 一种可进行隔震和非隔震模式转换的地震体验装置
CN201483417U (zh) 棘轮扳手方向控制构造
CN203339008U (zh) 负荷开关的分闸限位合闸缓冲结构
CN205745239U (zh) 纵置变速箱双十字万向节换挡反向操纵机构
CN201212513Y (zh) 改良式锁固螺栓结构
CN210173003U (zh) 一种弹簧、磁铁组合式三自由度平台
CN102278024B (zh) 带阻尼器的家具铰链
CN102366244A (zh) 一种滑轨的定位结构
CN201658748U (zh) 纹眉刺青机改良的传动机构
CN201923204U (zh) 一种支架搬运车的转向限位装置
CN213115677U (zh) 一种自动折叠金属看台的支撑装置
CN102287340B (zh) 一种蓄能装置
CN207578355U (zh) 一种轮子生产加工用存放装置
CN204354933U (zh) 一种车用杂物盒盒盖总成
CN202726907U (zh) 车辆门禁刷卡机械手
CN212972407U (zh) 一种智能沙发的升降装置
CN219472877U (zh) 一种截止阀双驱动结构
CN2441930Y (zh) 门锁用电机型轴向式离合器
CN209112156U (zh) 一种商用车用便携楔形块结构
CN206617563U (zh) 一种变速器挂挡拨头结构及基于该结构的变速器和机动车
CN201766005U (zh) 车用点火锁
CN220809060U (zh) 平衡杆离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