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87050U - 一种旋转式气控阀及其气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式气控阀及其气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87050U
CN208687050U CN201820169139.2U CN201820169139U CN208687050U CN 208687050 U CN208687050 U CN 208687050U CN 201820169139 U CN201820169139 U CN 201820169139U CN 208687050 U CN208687050 U CN 2086870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air
push rod
chamber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6913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桂家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16913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870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870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8705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式气控阀,其特征是,包括气控阀本体,所述气控阀本体内至少设有一个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可在空腔内往复移动的推杆块;所述空腔包括依次连通的前腔室、密封室和后腔室,所述密封室与所述后腔室之间连通有气密通道;所述壳体内设有可相对气控阀本体转动的中轴块,所述中轴块内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密封室之间连通有第一气道;所述后腔室与所述气道通道之间连通有第二气道;所述后腔室与外界空气连通有第三气道;所述气控阀本体内还设有连通至外界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前腔室之间连通有第四气道。本实用新型还结合上述旋转气控阀组成的气控系统。本实用新型具有稳定性高、结构简单和维保方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旋转式气控阀及其气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汽车轮胎充放气技术,具体是一种旋转式气控阀及其气控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轮胎充放气系统是一套汽车在停驶时能够随时调节轮胎气压的系统,包括气控系统及感应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当汽车通过沙漠、沿海滩涂、沼泽、泥泞地等松软地面及冰雪路面时,通过该系统可快速地降低轮胎气压,增大轮胎的接地面积;一方面使轮胎沉陷量和土壤阻力减小;另一方面,由于轮胎嵌入土壤中花纹数目的增多,增大土壤的推进力,大幅度地增加牵引力,提高汽车的通过性。
当运载汽车的高度受桥洞、涵洞、运载飞机舱门等限制时,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果降低轮胎气压,使汽车总高度适当降低,便能顺利通过。
当路面环境温度较高而汽车长距离连续行驶时,由于轮胎发热使胎内气压升高,可能会引起轮胎爆裂,如果能实时地给在行驶过程中的汽车轮胎放气,可以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
军用越野汽车在运送武器装备、车载武器系统、通信指挥系统和战地伤员时,如果能根据不同的道路状况实时调整轮胎气压减缓冲击与振动,可以增强军需的机动性、安全性和生存能力。
众所周知,该种控制轮胎充放气的气控系统多用于大型卡车或军用卡车,即一组轮胎有两个轮胎。而现有的用于控制轮胎的充放气的气控系统包括气控阀和气控装置,且气控阀只有唯一的排气口,即两个轮胎公用一个排气口,而感应装置安装就设置在公用的气道上用于感应胎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进行充放气时只能同时给两个轮胎充放气,不能根据不同轮胎的不同胎压进行充放气,且必须两个轮胎都处于无损情况下,感应装置才能准确的测出胎压。此外,现有的感应装置,每次测压只能在停车的情况下,人工控制外设供汽设备给予短暂的脉冲气流来开启气控阀中的气控组件,从而进行检测。且现有的感应装置均采用旋钮安装,旋钮感应装置的制造极易造成感应部分的损害,而且工艺复杂,成本高。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车辆长时间行驶或由于路面不平等情况,轮胎感应装置容易断电,从而导致感应装置失灵,给驾驶员造成不便或存在安全隐患。更是在作战条件下,由于感应装置的失灵,驾驶员无法正确的给轮胎充气和放气,易造成军用车辆不能及时调整轮胎的气压来适应战场环境,导致贻误战机或造成人员伤亡。
此外,当气控阀中的某些部件的损坏,可能对整个气控系统的使用造成影响,往往是需要拆卸整个气控阀,对里面的部件进行更换,这样不仅维修时间长,难度大,而且供应备件的加工难度大,互换性差,造成备件的供应不方便。
综上所述,现有的气控系统,操作不方便,稳定性差,制造成本高,不能精准充放气。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所以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汽车轮胎充放气的系统,即气控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应装置可靠且便于更换、备件精度可控且互换性强、便于精准维修及制造成本低的旋转式气控阀,以及配合旋转式气控阀组成的气控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转式气控阀,其特征是,包括气控阀本体,所述气控阀本体内至少设有一个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可在空腔内往复移动的推杆块;所述空腔包括依次连通的前腔室、密封室和后腔室,所述密封室与所述后腔室之间连通有气密通道;所述推杆块穿过气密通道并与所述气密通道形成气密性配合;所述推杆块的一端伸入所述前腔室内并隔离前腔室与密封室,所述推杆块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后腔室内并隔离后腔室与气密通道;所述气控阀本体内设有可相对气控阀本体转动的中轴块;所述中轴块的旋转轴线与所述推杆块的移动动方向平行;所述中轴块内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密封室之间连通有第一气道;所述后腔室与所述气流通道之间连通有第二气道;所述后腔室与外界空气连通有第三气道;所述气控阀本体内还设有连通至外界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前腔室之间连通有第四气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轮胎充气时,气控装置启动供气流程,气体由中轴块内的气流通道输入,气体从第二气道进入到后腔室,后腔室内的压强不断变大,推杆块在气压的作用下,往前腔室移动,此时,推杆块设有隔离前腔室和密封室的一端朝前腔室内部移动,前腔室和密封室随即连通;而位于第一气道内的气流快速充满前腔室,随后,气体流向排气口与前腔室之间连通的第四气道,继而气体从排气口排出,输送到轮胎内。而后腔室通过第三气道保持与外界的通气,避免困气,保证了推杆块可随时移动。
充气完毕时,气控装置快速排气,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内的气压分别为零,同时后腔室内的气压为零,前腔室的残余气体将推杆块往后腔室移动,直至回到原始位置。
轮胎放气时,气控装置启动放气流程,首先气控装置给予用于推动推杆块往前腔室移动的脉冲气流,气体由中轴块内的气流通道输入,继而气体沿第一气道进入到密封室,随即,气体沿着第二气道进入到后腔室,后腔室内的压强不断变大,推杆块在气压的作用下,往前腔室移动,此时,推杆块设有隔离前腔室和密封室的一端朝前腔室内部移动,前腔室和密封室随即连通。继而,气体随即沿进气的路径原路返回,即轮胎的内的气体从排气口输入,进入到第四气道,并进入到前腔室。由于此时,后腔室还存在压强,所以前腔室和密封室一直处于相通;随即,气体从前腔室流向密封室,密封室迅速充满气体并送第一气道排出到中轴块内的气流通道;同时后腔室的气体流向第二通道并输送到中轴块的气流通道,最后,气体从中轴块的气流通道输出到气控装置,从而实现了轮胎的放气。
放气完毕时,气控装置快速排气,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内的气压分别为零,同时后腔室内的气压为零,前腔室的残余气体将推杆块往后腔室移动,直至回到原始位置。
上述原始位置指的是外设供气设备不充气不放气时,推杆块的位置,即前腔室与密封室被隔绝,密封室通过气密通道与后腔室气流相通。
为了固定推杆块的位置和限制其运动路径,优选的是,所述推杆块的端部与所述前腔室之间还设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前腔室的内壁相接,另一端与所述推杆块的端部相接。
为了保证气密性且保证推杆块的往复运动,优选的是,所述推杆块包括推杆本体,所述推杆本体的一端沿所述推杆本体的中轴线延伸形成有凸起块,另一端往周向延伸形成有外延块;所述凸起块连接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盖合于密封室朝向前腔室的开口处;所述外延块连接有用于隔离后腔室与气密通道的密封垫。
为了使驾驶员能及时知道轮胎的气压和实现轮胎的自动充气和放气且方便维修,优选的是,所述气控阀本体上设有用于连通前腔室与外界的感应气道,所述感应气道朝向外界的开口处设有可感应前腔室气压的第一感应装置;所述第一感应装置位于所述气控阀本体的周侧;所述第四气道的朝向与所述排气口的朝向一致。
为了减少机加工环节、易量产、便于生产及维护,且单阀装配过程合理、好装配和产量高,优选的是,所述气控阀本体采用分拆式设计,且所述气控阀本体的拆分方向平行于所述推杆块的移动方向;所述气控阀本体包括依次叠合的第一板块、第二板块和第三板;所述后腔室位于所述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叠合形成的空间内;所述密封室和第四气道位于所述第二板块内;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第二板块的侧面;所述前腔室位于所述第二板块和第三板块叠合形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一感应装置位于所述第三板块的侧面。
上述的周侧是指气控阀本体绕中轴块旋转轴线环绕一周的侧面。
上述拆分方向是指气控阀本体拆分时,各部件分解的动作方向。
以上旋转式气控阀具有一种结构简单、机加工容易、检修方便及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一种气控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若干个旋转式气控阀和用于控制进气和排气的气控装置;所述旋转式气控阀包括气控阀本体,所述气控阀本体内至少设有一个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可在空腔内往复移动的推杆块;所述空腔包括依次连通的前腔室、密封室和后腔室,所述密封室与所述后腔室之间连通有气密通道;所述推杆块穿过气密通道并与所述气密通道形成气密性配合;所述推杆块的一端伸入所述前腔室内并隔离前腔室与密封室,所述推杆块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后腔室内并隔离后腔室与气密通道;所述气控阀本体内设有可相对气控阀本体转动的中轴块;所述中轴块的旋转轴线与所述推杆块的移动动方向平行;所述中轴块内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密封室之间连通有第一气道;所述后腔室与所述气流通道之间连通有第二气道;所述后腔室与外界空气连通有第三气道;所述气控阀本体内还设有连通至外界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前腔室之间连通有第四气道;所述气控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主气道和排气道;所述主气道上设有与所述旋转式气控阀连通的进气口;所述排气道与所述外界空气连通;所述支架上还设有第一常闭阀、第二常闭阀和常开阀;所述常开阀的一端与所述主气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气道相通;所述第一常闭阀的一端与所述主气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气道相通;所述第二常闭阀的一端与所述主气道连通且另一端设有与外界供气设备输出端连接的输气口。
轮胎充气时,首先气控装置的常开阀和第二常闭阀得电,常开阀得电关闭阀门,第二常闭阀得电打开阀门,第一常闭阀不启动,然后外界供气设备向气控装置供气,即气体从输气口输入;进一步,气体流经第二常闭阀,继而流向主气道;最后从主气道上的进气口流出并输送至旋转式气控阀;进而,气体由中轴块内的气流通道输入,气体从第二气道进入到后腔室,后腔室内的压强不断变大,推杆块在气压的作用下,往前腔室移动,此时,推杆块设有隔离前腔室和密封室的一端朝前腔室内部移动,前腔室和密封室随即连通;而位于第一气道内的气流快速充满前腔室,随后,气体流向排气口与前腔室之间连通的第四气道,继而气体从排气口排出,输送到轮胎内。而后腔室通过第三气道保持与外界的通气,避免困气,保证了推杆块可随时移动。
充气完毕时,外界供气设备停止供气,气控装置的常开阀和第二常闭阀断电,常开阀断电打开阀门,第二常闭阀断电关闭阀门,第一常闭阀不启动,即气控装置快速排气,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内的气压分别为零,同时后腔室内的气压为零,前腔室的残余气体将推杆块往后腔室移动,直至回到原始位置。其中,由于常开阀为一个大容量阀门,所以可实现快速放气。
轮胎放气时,首先气控装置的常开阀和第二常闭阀脉冲得电,常开阀得电关闭阀门,第二常闭阀脉冲得电打开阀门,第一常闭阀不启动,然后外界供气设备向气控装置输入脉冲气流,即气体从输气口输入;进一步,气体流经第二常闭阀,继而流向主气道;最后从主气道上的进气口流出并流向旋转式气控阀;即气控装置启动放气流程,脉冲气流推动推杆块往前腔室移动,气体由中轴块内的气流通道输入,继而气体沿第一气道进入到密封室,随即,气体沿着第二气道进入到后腔室,后腔室内的压强不断变大,推杆块在气压的作用下,往前腔室移动,此时,推杆块设有隔离前腔室和密封室的一端朝前腔室内部移动,前腔室和密封室随即连通。
此时,气控装置的常开阀和第一常闭阀得电,常开阀得电关闭阀门,第一常闭阀得电打开阀门,第二常闭阀不启动;第一常闭阀与排气道相通,继而,气体随即沿进气的路径原路返回,即轮胎的内的气体从排气口输入,进入到第四气道,并进入到前腔室。由于此时,后腔室还存在压强,所以前腔室和密封室一直处于相通;随即,气体从前腔室流向密封室,密封室迅速充满气体并送第一气道排出到中轴块内的气流通道;同时后腔室的气体流向第二通道并输送到中轴块的气流通道,最后,气体从中轴块的气流通道输出到气控装置的进气口,然后流向主气道,继而流向第一常闭阀,最后排出气控装置外;从而实现了轮胎的放气。
放气完毕时,气控装置的常开阀和第一常闭阀断电,常开阀断电打开阀门,第一常闭阀断电关闭阀门,第二常闭阀不启动,即气控装置快速排气,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内的气压分别为零,同时后腔室内的气压为零,前腔室的残余气体将推杆块往后腔室移动,直至回到原始位置。
在以上气控系统中,为了使驾驶员能及时知道轮胎的气压和实现轮胎的自动充气和放气且方便维修,在旋转式气控阀内,所述气控阀本体上设有用于连通前腔室与外界的感应气道,所述感应气道朝向外界的开口处设有可感应前腔室气压的第一感应装置。
为了保证气控装置精确的感应出进气口和输气口的气体压强,优选的是,所述支架上还设有第二感应装置和第三感应装置;所述第二感应装置位于所述第二常闭阀与所述输气口之间的连通处;所述第三感应装置位于所述进气口与所述主气道之间的连通处。
在以上气控系统中,为了固定推杆块的位置和限制其运动路径,在旋转式气控阀内,所述推杆块的端部与所述前腔室之间还设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前腔室的内壁相接,另一端与所述推杆块的端部相接。
在以上气控系统中,为了保证气密性且保证推杆块的往复运动,在旋转式气控阀内设有推杆块;所述推杆块包括推杆本体,所述推杆本体的一端沿所述推杆本体的中轴线延伸形成有凸起块,另一端往周向延伸形成有外延块;所述凸起块连接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盖合于密封室朝向前腔室的开口处;所述外延块连接有用于隔离后腔室与气密通道的密封垫。
在以上气控系统中,为了减少机加工环节、易量产、便于生产及维护,且单阀装配过程合理、好装配和产量高,在旋转式气控阀内设有气控阀本体;所述气控阀本体采用分拆式设计,且所述气控阀本体的拆分方向平行于所述推杆块的移动方向;所述气控阀本体;包括依次叠合的第一板块、第二板块和第三板;所述后腔室位于所述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叠合形成的空间内;所述密封室和第四气道位于所述第二板块内;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第二板块的侧面;所述前腔室位于所述第二板块和第三板块叠合形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一感应装置位于所述第三板块的侧面。
上述拆分方向是指气控阀本体拆分时,各部件分解的动作方向。
本实用新型具有稳定性高、结构简单、维保方便和实用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旋转式气控阀的仰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3的C局部示意图;
图5是图3的D局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旋转式气控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气控装置的俯视图;
图8是图7的E-E剖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气控装置的主视图;
图10是图9的F-F剖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气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气控系统的装配图。
附图标记说明:1-气控阀本体;2-气流通道;3-中轴块;4-第一气道;5-第二气道;6-第三气道;7-第四气道;8-密封室;9-弹簧;10-前腔室;11-后腔室;12-排气口;13-推杆块; 14-凸起块;15-外延块;16-气密通道;17-密封垫;18-密封圈;19-密封胶;20-密封块;21- 第一感应装置;22-第一板块;23-第二板块;24-第三板块;25-螺栓;26-排气道;27-支架; 28-主气道;29-进气口;30-第一常闭阀;31-第二常闭阀;32-常开阀;33-输气口;34-第二感应装置;35-第三感应装置;36-公共气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6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气控阀,包括气控阀本体1,气控阀本体内设有2个空腔,并设有连接2个空腔的公共气道36,中轴块3与公共气道36相通。
如图1~5所示,空腔内设有可在空腔内往复移动的推杆块13;空腔包括依次连通的前腔室10、密封室8和后腔室11,密封室8与后腔室11之间连通有气密通道16;推杆块13穿过气密通道16并与气密通道16形成气密性配合;推杆块13的一端伸入前腔室10内并隔离前腔室10与密封室8,推杆块13的另一端伸入后腔室11内并隔离后腔室11与气密通道 16;气控阀本体1内设有可相对气控阀本体转动的中轴块3,且中轴块3的中轴线与推杆块 13的运动方向平行;中轴块3内设有气流通道2;气流通道2与密封室8之间连通有第一气道4;后腔室11与气流通道2之间连通有第二气道5;后腔室11与外界空气连通有第三气道 6;气控阀本体1内还设有连通至外界的排气口12,排气口12与前腔室10之间连通有第四气道7,且第四气道7的朝向与排气口12的朝向一致。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1中的推杆块13包括推杆本体,推杆本体的一端沿推杆本体的中轴线延伸形成有凸起块14,另一端往周向延伸形成有外延块15;凸起块14连接有密封块20,密封块20盖合于密封室8朝向前腔室10的开口处;外延块15连接有用于隔离后腔室11与气密通道16的密封垫17;为了保证气密性,密封块20与密封室8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18;后腔室11与气密通道16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胶19;密封块20位于前腔室10和密封室8的连接处,为圆形盖体结构且与连接处紧密贴合,形成良好的密封。
此外,推杆块13的端部与前腔室10之间还设有弹簧9(即弹性组件);弹簧9的一端与前腔室10的内壁相接,另一端与推杆块13的端部相接。其目的在于固定推杆块13的位置,防止移位。
其中,如图6所示的气控阀本体1采用分拆式设计,气控阀本体1的拆分方向平行于推杆块13的移动方向;气控阀本体1包括依次叠合的第一板块22、第二板块23和第三板块24且设有依次贯穿第一板块22、第二板块23的通孔并延伸至和第三板块24的8个通孔,其中第三板块24上的通孔内设有与螺栓25配合的螺纹线;气控阀本体1还包括用于连接固定第一板块22、第二板块23和第三板块24的8个螺栓25;螺栓25套设在通孔内孔,并通过第三板块24上螺纹孔内的螺纹线实现对该三块板的连接固定;后腔室11位于第一板块22和第二板块23叠合形成的封闭空间;密封室8和第四气道7位于第二板块23;排气口12位于第二板块23的侧面;前腔室10位于第二板块23和第三板块24叠合形成的封闭空间内;第一感应装置21位于第三板块24的侧面。从而在维保或检修的时候,直接拆卸25,即可将第一板块22取出,查看问题;且可以直接将第二板块23取出,第二板块23会将推杆块13同时带出,便于维修。再者,这种可拆卸螺栓25连接固定的设计,在安装有大铝罩作为支撑的情况下也便于装配。
本实施例1还包括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气控阀本体1上设有用于连通前腔室10与外界的感应气道,感应气道朝向外界的开口处设有可感应前腔室10气压的第一感应装置21。第一感应装置21分别与数据处理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通信连接。从而使驾驶员能及时知道轮胎的气压和实现轮胎的自动充气和放气。其中,第一感应装置位于气控阀本体的侧面且沿排气口的朝向布置,极大了方便了维修。
本实施例1的旋转式气控阀的工作过程如下:
轮胎充气时,气控装置开始供气,气体由中轴块3内的气流通道2输入,气体从第二气道2进入到后腔室11,后腔室11内的压强不断变大,推杆块13在气压的作用下,往前腔室10移动;即推杆块13设有隔离前腔室10和密封室8的一端朝前腔室10移动,前腔室10和密封室8随即相通,而位于第一气道4内的气流快速充满前腔室10,随后,气体流向排气口 12与前腔室10之间连通的第四气道7,继而气体从排气口12排出,输送到轮胎内。而后腔室11通过第三气道6保持与外界的通气,避免困气,保证推杆块13的移动。
其中,当推杆块13往前腔室10移动时,直至推杆块13的外延块15与密封胶19接触,从而隔绝密封室8和后腔室11的连通。
充气完毕时,气控装置快速排气,随即第一气道4和第二气道5的气压分别为零,同时,后腔室11内的气压为零,前腔室10的剩余气体将推杆块13往后腔室11移动,直至回到原始位置。
轮胎放气时,气控装置启动放气流程,给予脉冲气体,气体由中轴块3内的气流通道2 输入,继而气体沿第一气道4进入到密封室8,随即,气体沿着第二气道5进入到后腔室11,后腔室11内的压强不断变大,推杆块13在气压的作用下,往前腔室10移动,此时,推杆块13设有隔离前腔室10和密封室8的一端朝前腔室10内部移动,前腔室10和密封室8随即连通。继而,气体随即沿进气的路径原路返回,即轮胎的内的气体从排气口12输入,进入到第四气道7,并进入到前腔室10。由于此时,后腔室11还存在压强,所以前腔室10和密封室8一直处于相通;随即,气体从前腔室10流向密封室8,密封室8迅速充满气体并送第一气道4排出到中轴块3内的气流通道2;同时后腔室11的气体流向第二通道5并输送到中轴块3的气流通道2,最后,气体从中轴块3的气流通道2输出到气控装置。实现了轮胎的放气。
放气完毕时,气控装置快速排气,随即第一气道4和第二气道5的气压分别为零,同时,后腔室11内的气压为零,前腔室10的剩余气体将推杆块13往后腔室11移动,直至回到原始位置。
在充放气的过程中,为了使驾驶员能及时知道轮胎的气压和实现轮胎的自动充气和放气,气道朝向外界的开口处设有可感应前腔室10气压的第一感应装置21。第一感应装置21分别与数据处理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通信连接。
实施例2:
如图1~12所述的一种气控系统包括4个旋转式气控阀和1个用于控制进气和排气的气控装置;一种旋转式气控阀,包括气控阀本体1,气控阀本体内设有2个空腔,并设有连接2 个空腔的公共气道36,中轴块3与公共气道36相通。
如图2~3所示的空腔内设有可在空腔内往复移动的推杆块13;空腔包括依次连通的前腔室10、密封室8和后腔室11,密封室8与后腔室11之间连通有气密通道16;推杆块13穿过气密通道16并与气密通道16形成气密性配合;推杆块13的一端伸入前腔室10内并隔离前腔室10与密封室8,推杆块13的另一端伸入后腔室11内并隔离后腔室11与气密通道 16;气控阀本体1内设有可相对气控阀本体转动的中轴块3,且中轴块3的中轴线与推杆块 13的运动方向平行;中轴块3内设有气流通道2;气流通道2与密封室8之间连通有第一气道4;后腔室11与气流通道2之间连通有第二气道5;后腔室11与外界空气连通有第三气道 6;气控阀本体1内还设有连通至外界的排气口12,排气口12与前腔室10之间连通有第四气道7,且第四气道7的朝向与排气口12的朝向一致。
如图7~11所示的气控装置包括支架27;支架27上设有主气道28和排气道26;主气道 28上设有与旋转式气控阀连通的进气口29;支架27上还设有第一常闭阀30、第二常闭阀31 和常开阀32;常开阀32的一端与主气道28连通,另一端与排气道26相通;第一常闭阀30的一端与主气道28连通,另一端与排气道26相通;第二常闭阀31的一端与主气道28连通且另一端设有输入气体的输气口33。
支架27上还设有第二感应装置34和第三感应装置35;第二感应装置34位于第二常闭阀31与输气口33之间的连通处;第三感应装置35位于进气口29与主气道28之间的连通处。
轮胎充气时,首先气控装置的常开阀32和第二常闭阀31得电,常开阀32得电关闭,第二常闭阀31得电开启,第一常闭阀30不启动,然后外界供气设备向气控装置供气,即气体从输气口33输入;进一步,气体流经第二常闭阀31,继而流向主气道28;最后从主气道28 上的进气口29流出并流向旋转式气控阀;进而,气体由中轴块3内的气流通道2输入,气体从第二气道2进入到后腔室11,后腔室11内的压强不断变大,推杆块13在气压的作用下,往前腔室10移动;即推杆块13设有隔离前腔室10和密封室8的一端朝前腔室10移动,前腔室10和密封室8随即相通,而位于第一气道4内的气流快速充满前腔室10,随后,气体流向排气口12与前腔室10之间连通的第四气道7,继而气体从排气口12排出,输送到轮胎内。而后腔室11通过第三气道6保持与外界的通气,避免困气,保证推杆块13的移动。
其中,当推杆块13往前腔室10移动时,直至推杆块13的外延块15与密封胶19接触,从而隔绝密封室8和后腔室11的连通。
充气完毕时,外界供气设备停止供气,气控装置的常开阀32和第二常闭阀31断电,常开阀32断电开启,第二常闭阀31断电关闭,第一常闭阀30不启动,即气控装置快速排气,随即第一气道4和第二气道5的气压分别为零,同时,后腔室11内的气压为零,前腔室10 的剩余气体将推杆块13往后腔室11移动,直至回到原始位置。
轮胎放气时,首先气控装置的常开阀32和第二常闭阀31脉冲得电,常开阀32得电关闭,第二常闭阀31脉冲得电开启,第一常闭阀30不启动,然后外界供气设备向气控装置供气,即气体从输气口33输入;进一步,气体流经第二常闭阀31,继而流向主气道28;最后从主气道28上的进气口29流出并流向旋转式气控阀;即气控装置启动放气流程,给予脉冲气体,气体由中轴块3内的气流通道2输入,继而气体沿第一气道4进入到密封室8,随即,气体沿着第二气道5进入到后腔室11,后腔室11内的压强不断变大,推杆块13在气压的作用下,往前腔室10移动,此时,推杆块13设有隔离前腔室10和密封室8的一端朝前腔室10内部移动,前腔室10和密封室8随即连通。
此时,气控装置的常开阀32和第一常闭阀30得电,常开阀32得电关闭,第一常闭阀30得电开启,第二常闭阀31不启动;第一常闭阀30与排气道26相通,继而,气体随即沿进气的路径原路返回,即轮胎的内的气体从排气口12输入,进入到第四气道7,并进入到前腔室10。由于此时,后腔室11还存在压强,所以前腔室10和密封室8一直处于相通;随即,气体从前腔室10流向密封室8,密封室8迅速充满气体并送第一气道4排出到中轴块3内的气流通道2;同时后腔室11的气体流向第二气道5并输送到中轴块3的气流通道2,最后,气体从中轴块3的气流通道2输出到气控装置的进气口29,然后流向主气道28,继而流向第一常闭阀30,最后排出气控装置外;从而实现了轮胎的放气
放气完毕时,气控装置的常开阀32和第一常闭阀30断电,常开阀32断电开启,第一常闭阀30断电关闭,第二常闭阀31不启动,即气控装置快速排气,随即第一气道4和第二气道5的气压分别为零,同时,后腔室11内的气压为零,前腔室10的剩余气体将推杆块13往后腔室11移动,直至回到原始位置。
虽然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变换及等同替代。另外,针对特定情形或应用,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各种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旋转式气控阀,其特征是,包括气控阀本体,所述气控阀本体内至少设有一个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可在空腔内往复移动的推杆块;所述空腔包括依次连通的前腔室、密封室和后腔室,所述密封室与所述后腔室之间连通有气密通道;所述推杆块穿过气密通道并与所述气密通道形成气密性配合;所述推杆块的一端伸入所述前腔室内并隔离前腔室与密封室,所述推杆块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后腔室内并隔离后腔室与气密通道;所述气控阀本体内设有可相对气控阀本体转动的中轴块;所述中轴块的旋转轴线与所述推杆块的移动方向平行;所述中轴块内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密封室之间连通有第一气道;所述后腔室与所述气流通道之间连通有第二气道;所述后腔室与外界空气连通有第三气道;所述气控阀本体内还设有连通至外界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前腔室之间连通有第四气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气控阀,其特征是,所述推杆块的端部与所述前腔室之间还设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前腔室的内壁相接,另一端与所述推杆块的端部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气控阀,其特征是,所述推杆块包括推杆本体,所述推杆本体的一端沿所述推杆本体的中轴线延伸形成有凸起块,另一端往周向延伸形成有外延块;所述凸起块连接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盖合于密封室朝向前腔室的开口处;所述外延块连接有用于隔离后腔室与气密通道的密封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气控阀,其特征是,所述气控阀本体上设有用于连通前腔室与外界的感应气道;所述感应气道朝向外界的开口处设有可感应前腔室气压的第一感应装置;所述第一感应装置位于所述气控阀本体的周侧;所述第四气道的朝向与所述排气口的朝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式气控阀,其特征是,所述气控阀包括依次叠合的第一板块、第二板块和第三板;所述后腔室位于所述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叠合形成的空间内;所述密封室和第四气道位于所述第二板块内;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第二板块的侧面;所述前腔室位于所述第二板块和第三板块叠合形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一感应装置位于所述第三板块的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气控阀,其特征是,所述气控阀本体采用分拆式设计,且所述气控阀本体的拆分方向平行于所述推杆块的移动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式气控阀,其特征是,所述气控阀本体包括依次叠合的第一板块、第二板块和第三板块;所述后腔室位于所述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叠合形成的空间内;所述密封室和第四气道位于所述第二板块内;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第二板块的侧面;所述前腔室位于所述第二板块和第三板块叠合形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一感应装置位于所述第三板块的侧面。
8.一种气控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若干个旋转式气控阀和用于控制进气和排气的气控装置;所述旋转式气控阀包括气控阀本体,所述气控阀本体内至少设有一个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可在空腔内往复移动的推杆块;所述空腔包括依次连通的前腔室、密封室和后腔室,所述密封室与所述后腔室之间连通有气密通道;所述推杆块穿过气密通道并与所述气密通道形成气密性配合;所述推杆块的一端伸入所述前腔室内并隔离前腔室与密封室,所述推杆块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后腔室内并隔离后腔室与气密通道;所述气控阀本体内设有可相对气控阀本体转动的中轴块;所述中轴块的旋转轴线与所述推杆块的移动方向平行;所述中轴块内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密封室之间连通有第一气道;所述后腔室与所述气流通道之间连通有第二气道;所述后腔室与外界空气连通有第三气道;所述气控阀本体内还设有连通至外界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前腔室之间连通有第四气道;所述气控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主气道和排气道;所述主气道上设有与所述旋转式气控阀连通的进气口;所述排气道与所述外界空气连通;所述支架上还设有第一常闭阀、第二常闭阀和常开阀;所述常开阀的一端与所述主气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气道相通;所述第一常闭阀的一端与所述主气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气道相通;所述第二常闭阀的一端与所述主气道连通且另一端设有与外界供气设备输出端连接的输气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气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支架上还设有第二感应装置和第三感应装置;所述第二感应装置位于所述第二常闭阀与所述输气口之间的连通处;所述第三感应装置位于所述进气口与所述主气道之间的连通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气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推杆块的端部与所述前腔室之间还设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前腔室的内壁相接,另一端与所述推杆块的端部相接;所述推杆块包括推杆本体,所述推杆本体的一端沿所述推杆本体的中轴线延伸形成有凸起块,另一端往周向延伸形成有外延块;所述凸起块连接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盖合于密封室朝向前腔室的开口处;所述外延块连接有用于隔离后腔室与气密通道的密封垫。
CN201820169139.2U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旋转式气控阀及其气控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6870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69139.2U CN208687050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旋转式气控阀及其气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69139.2U CN208687050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旋转式气控阀及其气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87050U true CN208687050U (zh) 2019-04-02

Family

ID=65875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69139.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687050U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旋转式气控阀及其气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8705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1481A (zh) * 2018-01-31 2018-06-08 桂家旺 一种旋转式气控阀及其气控系统
CN113738725A (zh) * 2021-09-08 2021-12-03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气流流向控制阀及其飞机座舱盖开闭控制机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1481A (zh) * 2018-01-31 2018-06-08 桂家旺 一种旋转式气控阀及其气控系统
CN108131481B (zh) * 2018-01-31 2024-02-13 桂家旺 一种旋转式气控阀及其气控系统
CN113738725A (zh) * 2021-09-08 2021-12-03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气流流向控制阀及其飞机座舱盖开闭控制机构
CN113738725B (zh) * 2021-09-08 2024-02-02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气流流向控制阀及其飞机座舱盖开闭控制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87050U (zh) 一种旋转式气控阀及其气控系统
CN105848934A (zh) 全地形车辆及用于全地形车辆的悬架
CN102019820A (zh) 一种中央充放气系统的气路结构
CN101806369A (zh) 汽车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充放气阀总成
CN201858394U (zh) 一种汽车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组合控制阀总成
CN101108576B (zh) 轮胎压力自动控制装置
CN209920959U (zh) 一种电动轮轮胎自动充放气装置
CN210760703U (zh) 一种便捷式轮胎充气装置
CN101173721A (zh) 模式化越野汽车轮胎中央充放气控制阀总成
CN108131481A (zh) 一种旋转式气控阀及其气控系统
CN201739566U (zh) 一种汽车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桥轮阀总成
CN101927662A (zh) 防爆胎的轮胎
CN208035862U (zh) 一种旋转式气控阀及其气控单元
CN102261496B (zh) 汽车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组合控制阀总成
CN105840881B (zh) 轮边系统总成
CN201687998U (zh) 一种汽车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充放气阀总成
CN201110402Y (zh) 一种模式化越野汽车轮胎中央充放气控制阀总成
CN103754072A (zh) 非承载式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
CN101818821A (zh) 汽车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桥轮阀总成
CN202727896U (zh) 一种气控外挂式轮胎充放气装置
CN102343774B (zh) 一种车辆轮胎充放气系统控制组合阀
CN102231354B (zh) 电子显微镜电子枪的换气装置
CN207229858U (zh) 一种轮边阀总成
CN2374377Y (zh) 双气道分腔式抗漏气轮胎
CN203697871U (zh) 非承载式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1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