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82006U - 一种内加热分流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加热分流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82006U
CN208682006U CN201821200892.XU CN201821200892U CN208682006U CN 208682006 U CN208682006 U CN 208682006U CN 201821200892 U CN201821200892 U CN 201821200892U CN 208682006 U CN208682006 U CN 2086820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dy
electric heating
runner
heating tube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0089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相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ano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ano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ano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ano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0089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820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820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8200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加热分流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内设有流道结构,其中流道结构包括设置在板体中心位置的引入流道,引入流道的起始端与板体的上表面外侧位置相连通;所述流道结构包括多条水平设置在板体内侧的连通流通,本实用新型中每个加热通道仅需一个电加热管,同时连通流通又位于电加热管之间的位置,因此对连通流通来说是呈现出双向加热效果,整体加热均匀性效果更好,而且电加热管之间相对独立,因此不会出现传统单一加热组件出现损坏而整体无法使用的情况,整体拆装效率也很高,提升了注塑产品的质量和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内加热分流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加热分流板。
背景技术
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注塑还可分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
注射成型机(简称注射机或注塑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射成型是通过注塑机和模具来实现的。
注射分为橡胶注塑、塑料注塑和成型注塑,橡胶注射成型是一种将胶料直接从机筒注入模型硫化的生产方法;塑料注塑是塑料制品的一种方法,将熔融的塑料利用压力注进塑料制品模具中,冷却成型得到想要各种塑料件,有专门用于进行注塑的机械注塑机,目前最常使用的塑料是聚苯乙烯;成型注塑所得的形状往往就是最后成品,在安装或作为最终成品使用之前不再需要其他的加工,许多细部,诸如凸起部、肋、螺纹,都可以在注射模塑一步操作中成型出来。
分流板是注塑常见的组件,主要用于对物料进行分流,传统的分流板的加热组件多设置在板体表面,整体加热存在不均匀的情况,容易影响注塑产品的质量及制造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提升整体加热的均匀性,以提升注塑产品的质量及制造精度。
一种内加热分流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内设有流道结构,其中流道结构包括设置在板体中心位置的引入流道,引入流道的起始端与板体的上表面外侧位置相连通;所述流道结构包括多条水平设置在板体内侧的连通流通,连通流通靠近板体中心的起始端与引入流道的末端相连通;流道结构还包括多条设置在板体内侧的引出流道,引出流道与连通流通一一对应设置,且引出流道的起始端与连通流通的末端相连通,所述引出流道的末端与板体的下表面外侧位置相连通,通过将熔融状态的流体材料注入至引入流道内,经过连通流通的分流让流体材料从引出流道流出;所述板体的内侧设有多个呈左右等距间隔设置的加热通道,所述加热通道主要由两条电热管插槽构成,电热管插槽前后贯通所述的板体,且电热管插槽呈圆柱状腔体结构,电热管插槽间隔分设在连通流通的上下侧,每个加热通道内均插入有呈U型的电加热管,其中电加热管的两直管部分别插入至电热管插槽内,所述电加热管的两端均穿至板体的外侧位置,本技术方案中,每个加热通道仅需一个电加热管,同时连通流通又位于电加热管之间的位置,因此对连通流通来说是呈现出双向加热效果,整体加热均匀性更好,而且电加热管之间相对独立,因此不会出现传统单一加热组件出现损坏而整体无法使用的情况,整体拆装效率也很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加热管的两端均接有电加热管接电电极。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板体的前表面还开设有电加热管嵌入槽,电加热管的两直管之间的部分嵌入至电加热管嵌入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通流通之间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每个加热通道仅需一个电加热管,同时连通流通又位于电加热管之间的位置,因此对连通流通来说是呈现出双向加热效果,整体加热均匀性效果更好,而且电加热管之间相对独立,因此不会出现传统单一加热组件出现损坏而整体无法使用的情况,整体拆装效率也很高;同时,提升了注塑产品的质量及制造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图。
图中:1-板体、2-引入流道、3-连通流通、4-引出流道、5-电热管插槽、6-电加热管、7-电加热管接电电极、8-电加热管嵌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内加热分流板,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内设有流道结构,其中流道结构包括设置在板体1中心位置的引入流道2,引入流道2的起始端与板体1的上表面外侧位置相连通;所述流道结构包括多条水平设置在板体1内侧的连通流通3,连通流通3靠近板体1中心的起始端与引入流道2的末端相连通;流道结构还包括多条设置在板体1内侧的引出流道4,引出流道4与连通流通3一一对应设置,且引出流道4的起始端与连通流通3的末端相连通,所述引出流道4的末端与板体1的下表面外侧位置相连通,通过将熔融状态的流体材料注入至引入流道2内,经过连通流通3的分流让流体材料从引出流道4流出;所述板体1的内侧设有多个呈左右等距间隔设置的加热通道,所述加热通道主要由两条电热管插槽5构成,电热管插槽5前后贯通所述的板体1,且电热管插槽5呈圆柱状腔体结构,电热管插槽5间隔分设在连通流通3的上下侧,每个加热通道内均插入有呈U型的电加热管6,其中电加热管6的两直管部分别插入至电热管插槽5内,所述电加热管6的两端均穿至板体1的外侧位置,本技术方案中,每个加热通道仅需一个电加热管6,同时连通流通3又位于电加热管6之间的位置的位置,因此对连通流通3来说是呈现出双向加热效果,整体加热均匀性效果更好,而且电加热管6之间相对独立,因此不会出现传统单一加热组件出现损坏而整体无法使用的情况,整体拆装效率也很高。
所述电加热管6的两端均接有电加热管接电电极7。
所述板体1的前表面还开设有电加热管嵌入槽8,电加热管6的两直管之间的部分嵌入至电加热管嵌入槽8。
所述连通流通3之间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方案中,每个加热通道仅需一个电加热管6,同时连通流通3又位于电加热管6之间的位置,因此对连通流通3来说是呈现出双向加热效果,整体加热均匀性效果更好,而且电加热管6之间相对独立,因此不会出现传统单一加热组件出现损坏而整体无法使用的情况,整体拆装效率也很高;提升了注塑产品的质量及精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4)

1.一种内加热分流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内设有流道结构,其中流道结构包括设置在板体中心位置的引入流道,引入流道的起始端与板体的上表面外侧位置相连通;所述流道结构包括多条水平设置在板体内侧的连通流通,连通流通靠近板体中心的起始端与引入流道的末端相连通;流道结构还包括多条设置在板体内侧的引出流道,引出流道与连通流通一一对应设置,且引出流道的起始端与连通流通的末端相连通,所述引出流道的末端与板体的下表面外侧位置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内侧设有多个呈左右等距间隔设置的加热通道,所述加热通道主要由两条电热管插槽构成,电热管插槽前后贯通所述的板体,且电热管插槽呈圆柱状腔体结构,电热管插槽间隔分设在连通流通的上下侧,每个加热通道内均插入有呈U型的电加热管,其中电加热管的两直管部分别插入至电热管插槽内,所述电加热管的两端均穿至板体的外侧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加热分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管的两端均接有电加热管接电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加热分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前表面还开设有电加热管嵌入槽,电加热管的两直管之间的部分嵌入至电加热管嵌入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加热分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流通之间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CN201821200892.XU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内加热分流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820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00892.XU CN208682006U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内加热分流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00892.XU CN208682006U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内加热分流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82006U true CN208682006U (zh) 2019-04-02

Family

ID=65882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0089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82006U (zh) 2018-07-27 2018-07-27 一种内加热分流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820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82006U (zh) 一种内加热分流板
CN205058487U (zh) 一种斜三通注塑模具
CN101531040A (zh) 模具
CN203680701U (zh) 针阀式进胶结构
CN209869221U (zh) 一种分离式热固材料零件模压模具
CN206201372U (zh) 注塑成型模具
CN202727251U (zh) 橡胶模具冷流道系统
CN204604671U (zh) 一次性餐勺冷却模具
CN205009537U (zh) 具有冷却水路的注塑模具
CN208978183U (zh) 一种叠层式注塑系统
CN208682007U (zh) 一种无死角的热流道结构
CN108973023B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03994478U (zh) 一种恒温流道橡胶注射模结构
CN206718514U (zh) 弧形塑料型材的成型设备
CN207014701U (zh) 一种管夹成型模具
CN207224489U (zh) 一种多嘴芯侧浇口型热嘴
CN105397988A (zh) 温度可控的注塑模具
CN212021543U (zh) 一种管件双端同步注胶的注塑模具
CN205130197U (zh) 一种一体成型模具
CN204673849U (zh) 一次性餐勺模具
CN220008648U (zh) 雾化棒吸嘴成型模具
CN208324045U (zh) 一种不下机一穴注塑模具
CN214820656U (zh) 一种净化器前盖模具
CN217729507U (zh) 一种超薄家电面板的注塑成型模具
CN204054558U (zh) 一种接角模的分水块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