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72974U -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72974U
CN208672974U CN201821046352.0U CN201821046352U CN208672974U CN 208672974 U CN208672974 U CN 208672974U CN 201821046352 U CN201821046352 U CN 201821046352U CN 208672974 U CN208672974 U CN 2086729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module
bearing portion
lampshade
supporting part
horizontal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4635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蓓
姜立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4635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729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729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729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反射片、导光板、光源以及膜片,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灯罩,所述灯罩包括:水平承载部和垂直承载部,所述水平承载部位于所述光源上方并与所述导光板平行设置,所述垂直承载部垂直位于所述光源上方并与所述水平承载部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可以避免人员在背光模组的组装及重工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实现提高背光模组的发光亮度以及保证发光亮度分布均匀的效果,进而提升人员作业效率及背光模组的显示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已广泛应用于电视、电脑、手机、电子纸和数码相框等显示装置中。由于液晶本身不具发光特性,因此需要背光模组提供充足且分布均匀的光源,使液晶显示器能够正常显示影响。背光模组一般包括光源、导光板、灯罩以及位于导光板上的膜片。光源发出的光经导光板转换成均匀分布的面光源,然后再入射到液晶显示器的内部。灯罩将光源和导光板紧密结合,以保证光源与导光板之间的耦合效率。
图1是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截面结构示意图,由于灯罩11正对导光板13的开口面积较小,但在生产组装过程中不便于作业人员将光源12置入灯罩11内部,导致组装效率低下,并且由于作业人员操作手法的差异,灯罩11内的光源12在封装时容易出现对位不良,在组装后发现有异常的光源12均需要进行重工作业,但由于导光板13的开口面积较小不便于操作人员,且重工后的灯罩11只能做报废处理,增加了生产成本。
在一些大尺寸机种的背光模组中,由于灯罩11内的光源12彼此之间间距过大,会导致在模组点亮时入光侧会出现明暗相间的竖状条纹等画面显示不良,目前现有的解决技术方案是缩小光源12之间的间距大小,但这种方案的设计将会使背光模组的成本提升并且会增大功耗,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鉴于以上问题,亟需设计一种背光模组,能够克服人员在背光模组组装及重工过程中存在的异常,提升人员作业效率及背光模组的显示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以避免人员在背光模组的组装及重工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实现提高背光模组的发光亮度以及保证发光亮度分布均匀的效果,提升人员作业效率及背光模组的显示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反射片、导光板、光源以及膜片,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灯罩,所述灯罩包括:水平承载部和垂直承载部,所述水平承载部位于所述光源上方并与所述导光板平行设置,所述垂直承载部垂直位于所述背板上方并与所述水平承载部下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承载部包括第一水平承载部和第二水平承载部,所述第一水平承载部和第二水平承载部固定连接且平行设置于所述垂直承载部端部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灯罩的第一水平承载部和垂直承载部可通过铸造或车削加工方式一体成型,所述垂直承载部靠近所述光源的一侧具有半圆柱状弧形凸起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包括背板侧壁和底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平承载部靠近所述背板侧壁一侧的端部下表面设置有折弯条,所述折弯条端部与所述第一水平承载部端部平齐,所述折弯条与所述第一水平承载部可通过铸造、车削加工方式一体成型或胶带粘贴的方式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垂直承载部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和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和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分别与所述垂直承载部靠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和所述第二限位机构相对一侧的距离与所述导光板的宽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胶框,所述胶框垂直于所述灯罩长度方向的两侧边并靠近所述灯罩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承载显示面板的第一胶框承载部和第二胶框承载部。
进一步地,所述灯罩采用高透光率的透明材质组成且所述第一水平承载部与第二水平承载部背离所述垂直承载部的上表面固定粘结有反射部。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背光模组中膜片上方的显示面板。
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将灯罩设置为分体结构,提高操作人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克服了背光模组组装及重工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并且灯罩垂直承载部靠近背板侧壁的一侧设置为弧形凸起结构,使得由光源发出的光均匀进入导光板,极大程度提升了背光模组画面显示的品质。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示,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组装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沿A-A′处背光模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部分结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罩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11-灯罩;12-光源;13-导光板;
101-背板;
1011-背板侧壁;1012-底板;
102-反射片;103-导光板;106-膜片;107-显示面板;108-折弯条;109-反射部;110-双面胶带;111-胶框;112-挡墙;
104-光源;
1041-有机发光二极管;1042-柔性印刷电路板;
105-灯罩;
1051-水平承载部;1052-垂直承载部;
10511-第一水平承载部;10512-第二水平承载部;
201-第一限位机构;202-第二限位机构;
301-第一胶框承载部;302-第二胶框承载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平台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作用原理及其有益效果,详细说明如后。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组装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沿A-A′处背光模组剖面图;具体的,结合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具体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01、反射片102、导光板103、光源104以及膜片106,其中:
背板101由硬质材料制作,具体包括底板1012和背板侧壁1011,对背光模组整体起到支撑、定位、保护作用,可有效避免不当碰撞、外力挤压等对背光模组各功能层的损害;
反射片102位于背板101上方并与背板101固定粘结,将光线反射到导光板103中,提高光线利用率;
导光板103位于反射片102背离背板101的一侧上表面,将接受到的光线由线光源转换为面光源;
光源104固定连接于底板1012上方为背光模组提供亮度并将所发射出的光线输送至导光板103中;
膜片106位于所述导光板103上方并与所述导光板103固定粘结,从导光板接受到的光线均与扩散,增加屏幕亮度。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源104包括柔性电路板1042和封装在柔性电路板1042上的有机发光二极管1041。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部分结构剖面图,结合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还包括灯罩105,灯罩105包括水平承载部1051和垂直承载部1052,水平承载部1051位于光源104上方并与导光板103平行设置,垂直承载部1052垂直位于光源104上方并与水平承载部1051下表面固定连接。
水平承载部10511包括第一水平承载部10511和第二水平承载部10512,第一水平承载部10511和第二水平承载部10512固定连接且平行设置于垂直承载部1052端部上表面,具体地:
第一水平承载部10511位于光源104上方且端部与背板101固定粘结,
第二水平承载部10512位于导光板103靠近背板101一侧边缘上方并与第一水平承载部10511固定连接,
垂直承载部1052位于第一水平承载部10511及第二水平承载部10512下方并与第一水平承载部10511及第二水平承载部10512固定连接。
第一水平承载部10511靠近背板侧壁1011一侧的端部下表面设置有折弯条108用以增加灯罩105整体与背板侧壁1011的接触面积,折弯条108端部与第一水平承载部10511端部平齐并通过双面胶带110实现与背板侧壁1011相互粘结,结合图3所示,垂直承载部1052的端面通过双面胶带110(图中未示出)与柔性印刷电路板1042固定连接。
折弯条108可以与第一水平承载部1051可通过铸造、车削加工方式一体成型或胶带粘贴的方式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一优选方式,在背板侧壁1011朝向反射片102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高反射率的白色面漆层,用以反射光源104反射的光线进入导管板103,从而达到反射光线高效利用的目的。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罩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地,请结合图4所示,灯罩105的第一水平承载部10511、第二水平承载部10512及垂直承载部1052可通过铸造或车削加工方式一体成型,垂直承载部1052靠近光源104的一侧具有半圆柱状弧形凸起结构,用以将反射出灯罩105的光线充分打散,从而避免由于光源104之间的间距过大造成显示画面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出现。
本实施例中,第二水平承载部10512的端部靠近导光板103的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201和第二限位机构202,第一限位机构201和第二限位机构202分别与垂直承载部1052靠近导光板103的一侧相连接,第一限位机构201和第二限位机构202相对一侧的距离与导光板103的宽度相等,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机构201和第二限位机构202,可使背光模组在组装过程中有效夹持导光板103,起到定位作用,可有效防止导光板103在组装过程中及组装后发生位移而造成背光模组的显示异常。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分解结构示意图,结合参阅图4所示,灯罩105采用高透光率的透明材质组成使灯罩105起到保护光源104的同时尽可能增加入光量,第一水平承载部10511与第二水平承载部10512背离垂直承载部1052的上表面固定粘结有反射部109,用以反射光源104反射的光线,具体的,可以将反射部109设置为白反射反射部或者镜面反射反射部,其表面涂覆有反射层,涂覆的反射层选用反射率在50%以上的反射材料,以提高反射效果,亦可达到反射光线高效利用的目的。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其他可行方式设置反射部109,此处不再一一叙述。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模组部分结构示意图,结合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还包括有由软质材料制作而成的胶框111,胶框111垂直于灯罩105(图中未示出)长度方向的两侧边靠近灯罩105的端部均设置有用于承载显示面板107的第一胶框承载部301和第二胶框承载部302(图中未示出)其中,胶框111靠近第一胶框承载部301和第二胶框承载部302的位置设置有由软质材料制作的挡墙112;挡墙112与显示面板107(图中未示出)的角部相对应,可重点保护显示面板107(图中未示出)的边角部分,避免其在受到外力时发生损伤。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上述背光模组中膜片106上方的显示面板107,具体实施方式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不仅适用于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也可以适用于其他类型显示屏,如有机发光显示屏(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尤其适用于对画面显示要求比较高的显示装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无需增加有机发光二极管1041的颗数,可有效减轻背光模组的整体功耗;将灯罩105设置为分体结构,可极大提高操作人员在组装背光模组时的工作效率且利于重工,降低生产成本;灯罩105的垂直承载部1052靠近背板侧壁1011的一侧设置为弧形凸起结构,使得由光源发出的光线可均匀进入导光板13,从而避免由于光源104之间的间距过大造成显示画面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出现,提升了背光模组画面显示的品质。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01)、反射片(102)、导光板(103)、光源(104)以及膜片(106),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灯罩(105),所述灯罩(105)包括:水平承载部(1051)和垂直承载部(1052),所述水平承载部(1051)位于所述光源(104)上方并与所述导光板(103)平行设置,所述垂直承载部(1052)垂直位于所述光源(104)上方并与所述水平承载部(1051)下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承载部(1051)包括第一水平承载部(10511)和第二水平承载部(10512),所述第一水平承载部(10511)和第二水平承载部(10512)固定连接且平行设置于所述垂直承载部(1052)端部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105)的水平承载部(1051)和垂直承载部(1052)可通过铸造或车削加工方式一体成型,所述垂直承载部(1052)靠近所述光源(104)的一侧具有半圆柱状弧形凸起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01)包括背板侧壁(1011)和底板(10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承载部(10511)靠近所述背板侧壁(1011)一侧的端部下表面设置有折弯条(108),所述折弯条(108)端部与所述第一水平承载部(10511)端部平齐,所述折弯条(108)与所述第一水平承载部(10511)可通过铸造、车削加工方式一体成型或胶带粘贴的方式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承载部(1052) 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机构(201)和第二限位机构(202),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01)和所述第二限位机构(202)分别与所述垂直承载部(1052)靠近所述导光板(103)的一侧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01)和所述第二限位机构(202)相对一侧的距离与所述导光板(103)的宽度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胶框(111),所述胶框(111)垂直于所述灯罩(105)长度方向的两侧边并靠近所述灯罩(105)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承载显示面板(107)的第一胶框承载部(301)和第二胶框承载部(302)。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105)采用高透光率的透明材质组成且所述第一水平承载部(10511)与所述第二水平承载部(10512)背离所述垂直承载部(1052)的上表面固定粘结有反射部(109)。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背光模组中膜片(106)上方的显示面板(107)。
CN201821046352.0U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2086729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46352.0U CN208672974U (zh)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46352.0U CN208672974U (zh)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72974U true CN208672974U (zh) 2019-03-29

Family

ID=65826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46352.0U Active CN208672974U (zh)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729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80839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1556007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1636705U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模组
KR101671182B1 (ko) Led 백라이트 유니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led 모듈
CN106842696B (zh) 一种背光模组
CN104964213B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US20190129229A1 (en) Narrow fram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6896578A (zh) 一种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1093318A (zh) 背光组件及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器装置
CN203052434U (zh) 一种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KR20150077153A (ko) 광원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유닛
CN104503125A (zh) 胶框、背光模组以及液晶面板
GB2533510A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backlight module
CN101778530A (zh) 驱动印刷电路板和液晶显示器
US8834002B2 (en) Backlight module with side reflector plate protection
CN201368382Y (zh) 背光源
CN208672974U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KR20070101946A (ko)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US9119290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130208505A1 (en) Backlight Module
CN201935061U (zh) 一种背光结构及液晶显示模组
US9280008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same
CN209070272U (zh) 一种提高光反射率的背光组件及背光模组
CN102520550A (zh) 显示装置
CN208027044U (zh) 一种背光胶框及背光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301 No.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Kunshan Longteng Au Optronics Co

Address before: 215301 No.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