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71051U - 给煤系统及其煤斗 - Google Patents

给煤系统及其煤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71051U
CN208671051U CN201821140911.4U CN201821140911U CN208671051U CN 208671051 U CN208671051 U CN 208671051U CN 201821140911 U CN201821140911 U CN 201821140911U CN 208671051 U CN208671051 U CN 2086710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l
feeder
side wall
discharging portion
top marg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4091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劲
潘灏
庾燕君
唐晖
印佳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4091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710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710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710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给煤系统及其煤斗,煤斗包括进料部及出料部。进料部为两端开口的矩形筒状结构,进料部的一个开口形成进料口。出料部包括多个第一侧壁及连接相邻两个第一侧壁的多个第二侧壁。每个第一侧壁呈平板状,包括顶边及分别与顶边连接的两条侧边。每个第二侧壁呈弧形板状,包括两个直边及连接两个直边的圆弧边。其中,第二侧壁的两个直边分别与相邻两个第一侧壁的侧边连接,多个第一侧壁的顶边首尾连接以形成承接口。承接口与进料部远离进料口的开口连通,多个第二侧壁的圆弧边与多个直边远离顶边的一端首尾连接,以形成出料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给煤系统及其煤斗使得煤不易堵塞。

Description

给煤系统及其煤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给煤系统及其煤斗。
背景技术
在火力发电领域,通常采用给煤系统给锅炉给煤加热。给煤系统包括输煤机、煤斗及给煤机,输煤机将煤输送到煤斗,煤斗与给煤机连通,煤再通过给煤机运送到锅炉。然而,在输送煤的过程中,煤容易堵塞于煤斗。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煤斗易堵塞的问题,提供一种不易堵塞的给煤系统及其煤斗。
一种煤斗,包括:
进料部,为两端开口的矩形筒状结构,所述进料部的一个开口形成进料口;及
出料部,包括多个第一侧壁及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侧壁的多个第二侧壁,每个所述第一侧壁呈平板状,包括顶边及分别与所述顶边连接的两条侧边,每个所述第二侧壁呈弧形板状,包括两个直边及连接所述两个直边的圆弧边;
其中,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两个直边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侧边连接,所述多个第一侧壁的所述顶边首尾连接以形成承接口,所述承接口与所述进料部远离所述进料口的开口连通,所述多个第二侧壁的所述圆弧边与所述多个直边远离所述顶边的一端首尾连接,以形成出料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侧壁为梯形,所述梯形还包括底边,且所述底边的长度小于所述顶边的长度,所述两条侧边分别与所述顶边及所述底边连接,所述多个圆弧边与所述多个底边首尾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侧壁为三角形,多个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圆弧边首尾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抱箍,所述抱箍套设于所述出料口的边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料部呈漏斗状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出料部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等于或小于20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料部为两个,两个所述出料部关于所述进料部的轴线呈轴对称分布,且所述两个出料部的承接口的边缘相互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设置于所述进料部的外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消防管,所述消防管沿所述进料口的边缘的周向设置,且所述消防管上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朝向所述进料口。
一种给煤系统,包括:
输煤机;
给煤机;及
上述煤斗,所述输煤机具有下料口,所述给煤机具有入料口,所述下料口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出料口与所述入料口连通。
上述给煤系统及其煤斗,第一侧壁呈平板状,第二侧壁呈弧形板状,且第二侧壁的两个直边分别与相邻两个第一侧壁的侧边连接,因此,相较于传统的方形侧壁的出料部而言,具有较大的体积。进一步的,多个第二侧壁的圆弧边与多个直边远离顶边的一端首尾连接,以形成出料口。相较于传统的出料口而言,具有更大的口径。而且出料部的侧壁由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拼接,之间不存在拐角,从而使得出料部的内壁连接更流畅,从而便于煤沿出料部的内壁下滑。因此,通过设置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可有效增大出料部的体积及出料口的口径,进而在输煤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可防止煤在出料部堆积而堵塞出料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煤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煤斗中的第一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煤斗中的第二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提供的给煤系统包括输煤机、给煤机及煤斗100。
输煤机通过皮带运送煤。输煤机具有下料口。
煤斗100与下料口连通。
给煤机具有入料口。在火力发电技术领域,给煤机用于将输煤机输送的煤运送至锅炉燃烧产热。具体的,煤斗100的两端分别与下料口及入料口连通。给煤机的入料口处具有螺旋推进器。螺旋推进器工作,可将煤斗100中的煤推送进入锅炉内燃烧。
请继续参阅图1,且一并参阅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的煤斗100包括进料部110及出料部120。
进料部110为两端开口的矩形筒状结构,进料部110的一个开口形成进料口112。在给煤系统中,进料口112与输煤机的下料口连通。由于在给煤系统中,需要源源不断的将大量煤输送至锅炉,为使得进料部110对煤具有较佳的承载作用,进料部110需由机械强度相对较大的合金、塑钢或者其他高分子材料制成。
出料部120包括多个第一侧壁122及连接相邻两个第一侧壁122的多个第二侧壁124。为防止出料部120在运送煤的过程中变形及断裂,出料部120需由机械强度相对较大的合金、塑钢或者其他高分子材料制成。每个第一侧壁122呈平板状。第一侧壁122包括顶边1221及分别与顶边1221连接的两条侧边1225。每个第二侧壁124呈弧形板状。第二侧壁124包括两个直边1241及连接两个直边1241的圆弧边1242。
其中,第二侧壁124的两个直边1241分别与相邻两个第一侧壁122的侧边1225连接。多个第一侧壁122的顶边1221首尾连接以形成承接口126。承接口126与进料部110远离进料口112的开口连通。矩形框状结构的进料部110具有较佳的承载力,且制作简单,便于降低生产成本。而通过设置多个第一侧壁122的顶边1221首尾连接以形成承接口126,承接口126与进料部110远离进料口112的开口连通,故可在不改变进料部110形状的情况下使得出料部120与进料部110匹配连通,从而便于提高安装效率。多个第二侧壁124的圆弧边1242与多个直边1241远离顶边1221的一端首尾连接,以形成出料口。在给煤系统中,出料部120的出料口128与给煤机的入料口连通。
因此,通过设置第一侧壁122呈平板状,第二侧壁124呈弧形板状,且第二侧壁124的两个直边1241分别与相邻两个第一侧壁122的侧边1225连接,因此,相较于传统的方形侧壁的出料部120而言,具有较大的体积。进一步的,多个第二侧壁124的圆弧边1242与多个直边1241远离顶边1221的一端首尾连接,以形成出料口128。相较于传统的出料口128而言,具有更大的口径。而且出料部120的侧壁由第一侧壁122与第二侧壁124拼接,之间不存在拐角,从而使得出料部120的内壁连接更流畅,从而便于煤沿出料部120的内壁下滑。因此,通过设置第一侧壁122及第二侧壁124,可有效增大出料部120的体积及出料口128的口径,进而在输煤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可防止煤在出料部120堆积而堵塞出料口128。因此,上述给煤系统及煤斗100具有较佳的输煤效率。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出料部120可与进料部110一体成型,也可以与进料部110分开成型,出料部120与进料部110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而且,出料部120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其个数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出料部120为两个,两个出料部120关于进料部110的中轴线呈轴对称分布。两个出料部120的承接口126的边缘相互贴合。
正常情况下,给煤机具有两个入料口,因此,通过设置两个出料部120,两个出料部120的出料口128分别与两个入料口连通,便于充分利用给煤机,从而实现快速给煤。进一步地,两个出料部120的承接口126的边缘相互贴合,可最大程度的利用出料部120的占用空间,使得出料部120具有最大的容积,从而可防止煤堵塞于出料部120。
其中,第一侧壁122可以为三角形、多边形或者其他平板形状,具体在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22为三角形,多个第二侧壁124的圆弧边1242首尾连接。
由圆弧边1242连接形成的出料口128具有较大的口径,从而可减小出料部120的内壁在出料口128对煤形成挤压,故可加快煤的下滑速度,防止煤堵塞于出料口128。而且,三角形具有较小的占用面积,在承接口126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可有效增大第二侧壁124的占用面积。弧形板状的第二侧壁124的面积越大,则与第一侧壁122围绕形成的出料部120具有更大的空间,故可防止煤在出料部120堆积而堵塞出料口128。而且,在输煤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即在煤的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收容体积越大,则可适当的减小收容体积的高度,以适应煤的盛放体积。因此,通过设置第一侧壁122为三角形,多个第二侧壁124的圆弧边1242首尾连接,在增大出料部120体积的情况下,可适当减小出料部120的高度。故输煤机皮带的输送高度亦可减小,从而便于减小输煤机的能耗。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侧壁122的形状不限于上述形状,在另一实施例中,多个第一侧壁122还可以为梯形。梯形还包括底边,且底边的长度小于顶边1221的长度。两条侧边1225分别与顶边1221及底边连接。多个圆弧边1242与多个底边首尾连接。
通过设置梯形的第一侧壁122,易可增大出料部120的体积及出料口128的口径,从而防止煤堵塞于出料部120。
在本实施例中,出料部120呈漏斗状结构。
漏斗状结构的出料部120内壁的尺寸沿进料口112至出料口128的方向逐渐减小,便于煤在煤斗100中输送时,可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下滑,而无需使用牵引装置即可运送至给煤机的入料口。
进一步的,第二侧壁124与出料部120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等于或小于20度。
以第二侧壁124两个直边1241的交点为起点,将起点与圆弧边1242的中点连接形成第二侧壁124的中轴线。第二侧壁124的中轴线相对出料部120的中轴线倾斜设置,且其夹角为锐角,并等于或小于20度。故使得第一侧壁122及第二侧壁124相对于出料部120的中轴线具有较大的倾斜角度,因而煤集聚于煤斗100中时具有较大的下滑加速度,便于加快煤的下滑速度,从而实现快速给煤。
在本实施例中,煤斗100还包括抱箍130,抱箍130套设于出料口128的边缘。
抱箍130可加强出料口128边缘的机械强度,避免煤从出料口128进入给煤机的入料口时对出料口128边缘的冲击过大而导致出料口128的边缘产生裂纹。因此,通过设置抱箍130,便于延长煤斗10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煤斗100还包括振动电机。振动电机设置于进料部110的外壁。
振动电机可带动进料部110及出料部120至少沿一个方向振动。进料部110及出料部120振动可加速煤沿进料部110及出料部120的内壁的下滑速度,从而防止煤堵塞于煤斗100。
在本实施例中,煤斗100还包括消防管140。消防管140沿进料口112的边缘的周向设置,且消防管140上开设有出水口,出水口朝向进料口112。
由于煤为较易燃烧的物质,通过设置消防管140,并在消防管140内设置液态水,可在煤非正常燃烧或夏季温度过高而引起煤自燃时进行灭火,以减少经济损失。而消防管140沿进料口112的边缘的周向设置,可对进料部110进行多角度的喷淋,从而实现快速灭火。正常情况下,出水口处还设置有螺旋阀,通过螺旋阀的打开或关闭可控制液态水的流出。
在本实施例中,煤斗100还包括加热片150。加热片150包覆于进料部110及出料部120的外壁。
当环境温度相对较低时,煤发生冻结,导致煤与进料部110或出料部120的内壁粘结。而且,粘结的煤易堵塞于出料口128,使得运输难度加大。而通过设置加热片150,加热片150为煤斗100及煤提供热量,可有效防止煤冻结的情况发生,从而具有较佳的输煤效率。此外,加热片150提供的热量还可以防止消防管140内的液态水结冰,从而具有良好的防火作用。而且,加热片150仅包覆于进料部110及出料部120的外壁,仅对进料部110及出料部120进行局部加热,也可防止能量的耗散,便于实现节能减排。
上述给煤系统及其煤斗100,第一侧壁122呈平板状,第二侧壁124呈弧形板状,且第二侧壁124的两个直边1241分别与相邻两个第一侧壁122的侧边1225连接,因此,相较于传统的方形侧壁的出料部120而言,具有较大的体积。进一步的,多个第二侧壁124的圆弧边1242与多个直边1241远离顶边1221的一端首尾连接,以形成出料口128。相较于传统的出料口128而言,具有更大的口径。而且出料部120的侧壁由第一侧壁122与第二侧壁124拼接,之间不存在拐角,从而使得出料部120的内壁连接更流畅,从而便于煤沿出料部120的内壁下滑。因此,通过设置第一侧壁122及第二侧壁124,可有效增大出料部120的体积及出料口128的口径,进而在输煤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可防止煤在出料部120堆积而堵塞出料口128。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煤斗,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料部,为两端开口的矩形筒状结构,所述进料部的一个开口形成进料口;及
出料部,包括多个第一侧壁及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侧壁的多个第二侧壁,每个所述第一侧壁呈平板状,包括顶边及分别与所述顶边连接的两条侧边,每个所述第二侧壁呈弧形板状,包括两个直边及连接所述两个直边的圆弧边;
其中,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两个直边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侧边连接,所述多个第一侧壁的所述顶边首尾连接以形成承接口,所述承接口与所述进料部远离所述进料口的开口连通,所述多个第二侧壁的所述圆弧边与所述多个直边远离所述顶边的一端首尾连接,以形成出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侧壁为梯形,所述梯形还包括底边,且所述底边的长度小于所述顶边的长度,所述两条侧边分别与所述顶边及所述底边连接,所述多个圆弧边与所述多个底边首尾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侧壁为三角形,多个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圆弧边首尾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抱箍,所述抱箍套设于所述出料口的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部呈漏斗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出料部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等于或小于2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部为两个,两个所述出料部关于所述进料部的轴线呈轴对称分布,且所述两个出料部的承接口的边缘相互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设置于所述进料部的外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消防管,所述消防管沿所述进料口的边缘的周向设置,且所述消防管上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朝向所述进料口。
10.一种给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煤机;
给煤机;及
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煤斗,所述输煤机具有下料口,所述给煤机具有入料口,所述下料口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出料口与所述入料口连通。
CN201821140911.4U 2018-07-17 2018-07-17 给煤系统及其煤斗 Active CN2086710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40911.4U CN208671051U (zh) 2018-07-17 2018-07-17 给煤系统及其煤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40911.4U CN208671051U (zh) 2018-07-17 2018-07-17 给煤系统及其煤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71051U true CN208671051U (zh) 2019-03-29

Family

ID=65829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40911.4U Active CN208671051U (zh) 2018-07-17 2018-07-17 给煤系统及其煤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710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66900B (zh) 适应不同堆积角度的生物质料仓
CN208671051U (zh) 给煤系统及其煤斗
CN209922248U (zh) 一种柔性传送系统
CN204453606U (zh) 一种物料振动提升装置
CN104828411B (zh) 一种适用于粘性物料的缓冲储存定量给料系统
CN207209224U (zh) 一种物料筛分输送装置和道床线路施工与维护装置
CN113790462B (zh) 生物质粉体燃料储供装置
CN209796852U (zh) 一种粮食颗粒物料气动输送和提升系统
CN205526675U (zh) 一种粉末输送装置
CN211034452U (zh) 一种共用石灰仓供料系统
CN109625808B (zh) 一种水平式螺旋输送机变量输送的方法
CN104085627A (zh) 原料桶和输送系统
CN202337580U (zh) 生物质微正压输送加速器
CN201158547Y (zh) 一种螺旋物料输送系统
CN203980863U (zh) 用于干燥机进料的均匀落料装置
CN206827685U (zh) 一种粉尘贮存卸料装置
CN206387233U (zh) 衍生燃料逆流风冷干燥机
CN215710066U (zh) 一种炉内脱硫剂输送系统
CN214610401U (zh) 适用于粉体的进出料装置
JP2980893B1 (ja) 氷粒投入装置
CN203946568U (zh) 受料装置及带式输送机
CN203921952U (zh) 一种组合式输送装置
CN204689126U (zh) 一种粉末物料掺料输送装置
CN214692144U (zh) 一种给料机综合柜
CN109502374A (zh) 一种煤粉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