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48948U - 一种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48948U
CN208648948U CN201820679788.7U CN201820679788U CN208648948U CN 208648948 U CN208648948 U CN 208648948U CN 201820679788 U CN201820679788 U CN 201820679788U CN 208648948 U CN208648948 U CN 2086489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reverse osmosis
water
osmosis units
cool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7978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景兆杰
路世康
吕秀婷
郑解良
罗小勇
雷亚洲
程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Jingrui Cool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CHANG XUJI JING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CHANG XUJI JINGRU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CHANG XUJI JING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7978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489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489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489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包括安装架,安装架上设有反渗透单元和处理过滤器,反渗透单元具有反渗透进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上还设有清洗模块,所述清洗模块包括清洗水箱,所述清洗水箱与反渗透进水口连通以将清洗液通入反渗透单元中,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清洗水箱与反渗透单元之间以及处理过滤器与反渗透单元之间的用于控制对应的管路通断的阀门结构。反渗透处理和清洗集成在一体,保证装置本身的功能完整性,结构比较紧凑,占地面积小,仅仅需要控制阀门结构的通断即可,结构比较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换流阀是直流输电工程的核心设备,换流阀通过依次将三项交流电引入其直流端得到期望的直流电压和实现对直流输电的功率的控制,从而得到换流阀的价值约占换流站成套设备总价的22-25%,而换流阀冷却系统作为换流阀的关键部件,其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决定换流阀正常工作的关键因素。
在对换流阀的冷却系统中的循环水进行处理时需要用到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在对换流阀冷却系统循环水进行处理时,主要作用是脱盐,即去除原水中98%的盐类和有机物,去除水中可能含有的颗粒物,使得系统出水达到用水要求。目前的水处理装置主要由处理过滤器、高压泵、反渗透单元、清洗装置等部分组成,待处理的循环水通过处理过滤器的过滤作用后进入高压泵,再经过高压泵的增压将循环水泵入至反渗透单元中,反渗透单元将浓度高的水排出,将纯净水输送至循环水池中,清洗装置一般为单独模块,即在需要对反渗透单元中的反渗透膜进行清洗时,需要另外增加管路与反渗透单元进行连接,这就导致在设备布置、运输安装等方面极为不便,需要额外设计清洗模块的布置空间,这就导致在实际的安装工作过程中,专用水处理装置的占地面积较大、运输不便,清理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专用水处理装置在对反渗透膜清洗时安装不便,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包括安装架,安装架上设有处理过滤器和反渗透单元,所述反渗透单元具有反渗透进水口,所述安装架上还设有清洗模块,所述清洗模块包括清洗水箱,所述清洗水箱与反渗透进水口连通以将清洗液通入反渗透单元中,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清洗水箱与反渗透单元之间以及处理过滤器与反渗透单元之间的用于控制对应的管路通断的阀门结构。
更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清洗水路和循环水路开断的相对可控,所述反渗透进水口处连接有三通,所述三通的另外两个接口分别与所述清洗水箱和所述反渗透单元连通,所述阀门结构分别设置在三通上的对应接口上。采用三通连接,并设置阀门结构,结构比较紧凑简单,方便安装。
更进一步地,为了调控清洗水箱中的清洗水的量,所述清洗水箱上还设有用于向清洗水箱中添加清洗用水和清洗药剂的投入口。这样能够根据实际的清洗水用量添加对应的清洗用水,并可直接将药剂投入其中。
更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清洗液的洁净度,所述清洗模块还包括连接在清洗水箱的出水口处的用于将清洗液增压的清洗泵,清洗泵的出液口连接有用于将清洗液过滤的清洗过滤器,所述清洗过滤器的出水口与所述反渗透单元连接。这样能够直接将清洗水箱的清洗液通过清洗泵、清洗过滤器进入反渗透单元中。
更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清洗水与药剂之间的充分混合,所述清洗水箱具有循环接口,所述清洗泵的出液口处连接有用于与循环接口连接而使清洗液流入清洗水箱实现清洗水和药剂混合均匀的清洗循环管。使清洗液流入清洗水箱实现清洗水和药剂混合。
更进一步地,为了合理调节清洗液的温度,所述清洗水箱上还设有用于连接加热器以对清洗水的温度进行控制的加热器连接接口。根据反渗透单元需要的清洗液温度而将清洗液的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合理调节温度。
更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反渗透处理的彻底性,避免反渗透单元中过分结垢和滋生微生物,所述处理过滤器的进水口处连接有循环水进水管,所述循环水进水管上连接有用于循环水中通入化学试剂的加药装置,所述加药装置包括相互并联于循环水进水管上的两个加药罐,其中一个加药罐用于向循环水中通入缓蚀阻垢剂,另一个加药罐用于向循环水中加入非氧化杀菌剂。通过两个加药装置向待处理的循环水中通入对应的药剂,避免反渗透单元中过分结垢和滋生微生物,通过加药装置预先将循环水进行处理,保证反渗透处理的彻底性。
更进一步地,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所述处理过滤器有相互并联的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处理过滤器择一的与所述反渗透单元连接。另外的处理过滤器备用,防止设备因为处理过滤器的故障而整体停机。
更进一步地,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所述反渗透单元与处理过滤器之间通过高压泵连接,所述高压泵有相互并联的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高压泵择一的与所述反渗透单元连接。另外的高压泵备用,防止设备因高压泵的故障而整体停机。
更进一步地,为了保证装置整体的结构紧凑性,所述安装架包括安装底板和竖直设置在安装底板上的上下延伸的支撑架,所述反渗透单元为沿安装底板的长度方向横置在支撑架上的管形结构,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安装底板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清洗模块设置在安装底板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合理排布各个结构的位置,保证设备的整体运行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通过在安装架上设置反渗透单元和清洗模块,在反渗透单元的进水口处连接清洗水箱和处理过滤器,并通过阀门结构的布置来实现对循环水的处理以及对反渗透单元的清理,具体的为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关闭反渗透单元与清洗水箱之间的阀门结构,打开处理过滤器与反渗透单元之间的阀门结构,从而使循环水按照现有技术经过处理过滤器进入反渗透单元,并经过反渗透单元的处理将浓度高的水排出,将纯净水输送至循环水池中;在需要对反渗透单元进行清洗时,将反渗透单元与清洗水箱之间的阀门结构打开,关闭处理过滤器与反渗透单元之间的阀门结构,这样就能够将清洗液直接输送至反渗透单元中,从而将反渗透单元中的结垢和滋生的微生物进行清理,延长反渗透单元的使用寿命,保证装置的正常运行;进一步的,在同一个安装架上同时安装清洗模块和反渗透单元,将对循环水的处理和对反渗透单元的清洗集成在一体,保证装置本身的功能完整性,同时结构比较紧凑,占地面积小,而且不需要特地安装,仅仅需要控制阀门结构的通断即可,结构比较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的具体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处理过滤器;11-处理过滤器进水口;12-处理过滤器出水口;2-高压泵;21-高压泵进水口;22-高压泵出水口;3-反渗透单元;31-反渗透单元进水口;32-反渗透单元出水口;33-排水管;34-产水管;4-清洗水箱;41-水箱进水口;42-水箱出水口;43-循环接口;44-清洗循环管;45-加热接口;5-清洗泵;51-清洗泵进水口;52-清洗泵出水口;6-清洗过滤器;61-清洗过滤器进水口;62-清洗过滤器出水口;7-循环水进水管;71-加药罐;8-高压泵进水管;9-反渗透单元进水管;91-三通;10-反渗透清洗管;82-安装底板;83-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至图2所示,处理装置包括安装架,在安装架上设有反渗透模块和清洗模块,具体的为安装架包括安装底板82,安装底板82为矩形平板结构,在安装底板82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上下方向延伸的支撑架83,在本实施例中,反渗透模块包括沿安装底板82的长度方向横置在支撑架83上的反渗透单元3,反渗透单元3实际上是带有反渗透膜的管形结构,用于将浓度高的水排除,而将纯净水进入至循环水池中。上述的反渗透模块还包括设置在反渗透单元3的一侧的处理过滤器1、高压泵2等。对于清洗模块来说,清洗模块主要应用于对反渗透单元3的清洗过程中,在反渗透单元3工作一段时间后,通过清洗模块对反渗透单元3的清洗,避免反渗透单元3中结垢以及滋生微生物的现象发生。清洗模块主要包括清洗水箱4、清洗过滤器6以及清洗泵5等。
在本实施例中,对应反渗透模块来说,反渗透单元3包括反渗透单元进水口31和反渗透单元出水口32,处理过滤器1包括处理过滤器进水口11和处理过滤器出水口12,高压泵2包括高压泵进水口21和高压泵出水口22,各个部分的连接结构具体如下,在处理过滤器进水口11处连接有循环水进水管7,循环水进水管7用于将待处理的循环水引入至设备中,同时,在处理过滤器出水口12处设置有用于连通高压泵进水口21的高压泵进水管8,高压泵出水口22处连接有用于连通反渗透单元进水口31的反渗透单元进水管9,反渗透单元出水口32处设有用于将反渗透处理后的循环水导入循环水池的产水管34。同时,反渗透单元3还包括排污口,排污口处连接有用于将污水排至排污井中的排水管33。
通过上述的连接方式可知,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待处理的循环水通过循环水进水管7进入处理过滤器1,通过处理过滤器1的过滤功能将循环水过滤,之后通过高压泵进水管8通入至高压泵2,之后通过高压泵2的增压将循环水压入至反渗透单元进水管9,并之后输送至反渗透单元3,最后通过反渗透单元3的处理,将处理后的纯净水通过产水管输送至循环水池,将处理后的污水通过排污口排至排污井中。
为了保证反渗透过程中的设备工作效率,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处理过滤器1有相互并联至循环水进水管7上的两个,两个处理过滤器1可以择一工作、另一个备用,这样能保证在其中一个故障的情况下,另一个能够继续工作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同时设置定时切换控制逻辑,两处理过滤器轮换使用,延长过滤器使用寿命。同时,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高压泵2也有相互并联至反渗透单元进水管9上的两个,两个高压泵2可以择一工作、另一个备用,这样能够保证在其中一个故障的情况下,另一个能够继续工作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同时设置定时切换控制逻辑,两高压泵轮换使用,延长高压泵使用寿命。为了实现设备的连通多样性,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高压泵进水管8为四通管,四通管的每一个支管上均设有用于控制该支管通断的阀门,在装配过程中,两个处理过滤器1连接至其中两个开口处,两个高压泵2连接至另外两个开口处。
为了保证反渗透处理的彻底性,在本实施例中,设备中还设有用于向待处理的循环水中通入药剂的加药装置,加药装置包括两个加药罐71,两个加药罐71均连接至循环水进水管7上,其中一个加药罐71用于储存并向循环水进水管7中通入缓蚀阻垢剂,另一个加药管用于储存并向循环水进水管7中通入非氧化性杀菌剂。
而对于清洗模块来说,上述的清洗水箱4包括水箱进水口41和水箱出水口42,清洗过滤器6包括清洗过滤器进水口61和清洗过滤器出水口62,清洗泵5包括清洗泵5进水口51和清洗泵出水口52。水箱进水口41的设置是为了向清洗水箱4中添加清洗用水和药剂,药剂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清洗剂或者杀菌剂,水箱出水口42处连接有用于连通清洗泵5进水口51的清洗泵进水管,清洗泵出水口52处连接有用于连通清洗过滤器进水口61的清洗过滤器进水管,清洗过滤器出水口62连接有用于连通反渗透单元进水口31的反渗透清洗管10;反渗透清洗管10通过三通91与反渗透单元进水管9连通,同时在三通91的靠近高压泵2和清洗过滤器6的一侧均设置有阀门结构。在实际的清洗过程中,通过向清洗水箱4中通入清洗水和药剂构成清洗液,清洗液通过清洗泵5增压进入清洗过滤器6,并通过清洗过滤器6进入至反渗透单元3中,对反渗透膜进行清洗处理。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清洗水和药剂的混合均匀,上述的清洗水箱4还具有循环接口43,循环接口43处连接有用于与清洗泵出水口52连通的清洗循环管44,这样能够在清洗反渗透单元3之前,清洗水和药剂能够在清洗泵5和清洗水箱4之间循环流动,保证清洗水箱4内的清洗液混合均匀。
上述的清洗过滤器6、高压泵2和反渗透单元3之间通过三通91连接,并同时在三通91上的对应开口处设置阀门结构,这样的设置形式使得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若在对待处理的循环水进行反渗透处理时,需要将高压泵2与反渗透单元3之间的阀门结构打开,同时,将清洗过滤器6与反渗透单元3之间的阀门结构关闭,防止清洗液流入或者防止循环水进入清洗模块的管路中。而在需要对反渗透单元3进行清洗时,将高压泵2与反渗透单元3之间的阀门结构关闭,同时将清洗过滤器6与反渗透单元3之间的阀门结构打开,这样能够直接将清洗液输送至反渗透单元3中,同时避免循环水进入反渗透单元3中,控制比较方便。
优选的,在实际的清洗过程中,需要根据反渗透单元3需要的清洗液温度而将清洗液的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清洗水箱4上还设有用于安装电加热器的加热接口,且该加热接口为螺纹接口,在需要加热器时,直接将加热器固定在加热接口上即可。
为了保证该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紧凑性,除了反渗透单元3设置在安装底板82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外,上述的高压泵2、处理过滤器1均设置在安装底板82长度方向靠近反渗透单元进水口31的一侧,清洗水箱4、清洗泵5、清洗过滤器6设置在安装底板82长度方向靠近反渗透单元出水口32的一侧,这样能够合理安装各个零部件,保证结构的紧凑型。
上述的实施例1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的最优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对相应的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
本实用新型的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的实施例2,在本实施例中,对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的结构做了简化,具体的为处理装置包括安装架,安装架上设有处理过滤器和反渗透单元,所述反渗透单元具有反渗透进水口,所述安装架上还设有清洗模块,所述清洗模块包括清洗水箱,所述清洗水箱与反渗透进水口连通以将清洗液通入反渗透单元中,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清洗水箱与反渗透单元之间以及处理过滤器与反渗透单元之间的用于控制对应的管路通断的阀门结构。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关闭反渗透单元与清洗水箱之间的阀门结构,打开处理过滤器与反渗透单元之间的阀门结构,从而使循环水按照现有技术经过处理过滤器进入反渗透单元,并经过反渗透单元的处理将浓度高的水排出,将纯净水输送至循环水池中;在需要对反渗透单元进行清洗时,将反渗透单元与清洗水箱之间的阀门结构打开,关闭处理过滤器与反渗透单元之间的阀门结构,这样就能够将清洗液直接输送至反渗透单元中,从而将反渗透单元中的结垢和滋生的微生物进行清理,延长反渗透单元的使用寿命,保证装置的正常运行;进一步的,在同一个安装架上同时安装清洗模块和反渗透单元,将对循环水的处理和对反渗透单元的清洗集成在一体,保证装置本身的功能完整性,同时结构比较紧凑,占地面积小,而且不需要特地安装,仅仅需要控制阀门结构的通断即可,结构比较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的实施例3,作为对实施例2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反渗透进水口处连接有三通,所述三通的另外两个接口分别与所述清洗水箱和所述处理过滤器连接,所述阀门结构分别设置在三通上的对应接口上。采用三通连接,并设置阀门结构,能够保证清洗水路和循环水路开断的相对可控,同时结构比较紧凑简单,方便安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直接采用三通阀连接对应的管路;也可以在反渗透单元上设置两个进水口分别与处理过滤器和清洗水箱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的实施例4,作为对实施例2或3的进一步优化,清洗水箱上还设有用于向清洗水箱中添加清洗用水和清洗药剂的投入口。这样能够根据实际的清洗水用量添加对应的清洗用水,并可直接将药剂投入其中;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清洗水箱外直接连接清洗水供水池等外接水源。
本实用新型的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的实施例5,作为对实施例4的进一步优化,清洗模块还包括连接在清洗水箱的出水口处的用于将清洗液增压的清洗泵,清洗泵的出液口连接有用于将清洗液过滤的清洗过滤器,所述清洗过滤器的出水口与所述反渗透单元连接。通过清洗泵增压、并通过清洗过滤器保证清洗液的洁净度,这样能够直接将清洗水箱的清洗液通过清洗泵、清洗过滤器进入反渗透单元中。
本实用新型的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的实施例6,作为对实施例5的进一步优化,清洗水箱具有循环接口,所述清洗泵的出液口处连接有用于与循环接口连接而使清洗液流入清洗水箱实现清洗水和药剂混合均匀的清洗循环管。保证清洗水与药剂之间的充分混合。
本实用新型的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的实施例7,作为对实施例2或3的进一步优化,清洗水箱上还设有用于连接加热器以对清洗水的温度进行控制的加热器连接接口。根据反渗透单元需要的清洗液温度而将清洗液的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合理调节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的实施例8,作为对实施例2或3的进一步优化,处理过滤器的进水口处连接有循环水进水管,所述循环水进水管上连接有用于循环水中通入化学试剂的加药装置,加药装置包括相互并联于循环水进水管上的两个加药罐,其中一个加药罐用于向循环水中通入缓蚀阻垢剂,另一个加药罐用于向循环水中加入非氧化杀菌剂。通过两个加药装置向待处理的循环水中通入对应的药剂,避免反渗透单元中过分结垢和滋生微生物。
本实用新型的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的实施例9,作为对实施例2或3的进一步优化,处理过滤器有相互并联的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处理过滤器择一的与反渗透单元连通。另外的处理过滤器备用,防止设备因为处理过滤器的故障而整体停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处理过滤器可以布置更多。
本实用新型的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的实施例10,作为对实施例2或3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反渗透单元与处理过滤器之间通过高压泵连接,所述高压泵有相互并联的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高压泵择一的与所述反渗透单元连接。另外的高压泵备用,防止设备因高压泵的故障而整体停机,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高压泵可以布置更多。
本实用新型的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的实施例11,作为对实施例2或3的进一步优化,安装架包括安装底板和竖直设置在安装底板上的上下延伸的支撑架,所述反渗透单元为沿安装底板的长度方向横置在支撑架上的管形结构,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安装底板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清洗模块设置在安装底板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保证装置整体的结构紧凑性,同时合理排布各个结构的位置,保证设备的整体运行稳定。

Claims (10)

1.一种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包括安装架,安装架上设有反渗透单元和处理过滤器,反渗透单元具有反渗透进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上还设有清洗模块,所述清洗模块包括清洗水箱,所述清洗水箱与反渗透进水口连通以将清洗液通入反渗透单元中,所述处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清洗水箱与反渗透单元之间以及处理过滤器与反渗透单元之间的用于控制对应的管路通断的阀门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进水口处连接有三通,所述三通的另外两个接口分别与所述清洗水箱和所述处理过滤器连接,所述阀门结构分别设置在三通上的对应接口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水箱上还设有用于向清洗水箱中添加清洗用水和清洗药剂的投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模块还包括连接在清洗水箱的出水口处的用于将清洗液增压的清洗泵,清洗泵的出液口连接有用于将清洗液过滤的清洗过滤器,所述清洗过滤器的出水口与所述反渗透单元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水箱具有循环接口,所述清洗泵的出液口处连接有用于与循环接口连接而使清洗液流入清洗水箱实现清洗水和药剂混合均匀的清洗循环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水箱上还设有用于连接加热器以对清洗水的温度进行控制的加热器连接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过滤器的进水口处连接有循环水进水管,所述循环水进水管上连接有用于循环水中通入化学试剂的加药装置,加药装置包括相互并联于循环水进水管上的两个加药罐,其中一个加药罐用于向循环水中通入缓蚀阻垢剂,另一个加药罐用于向循环水中加入非氧化杀菌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过滤器有相互并联的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处理过滤器择一的与所述反渗透单元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单元与处理过滤器之间通过高压泵连接,所述高压泵有相互并联的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高压泵择一的与所述反渗透单元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安装底板和竖直设置在安装底板上的上下延伸的支撑架,所述反渗透单元为沿安装底板的长度方向横置在支撑架上的管形结构,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安装底板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清洗模块设置在安装底板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
CN201820679788.7U 2018-05-08 2018-05-08 一种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086489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79788.7U CN208648948U (zh) 2018-05-08 2018-05-08 一种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79788.7U CN208648948U (zh) 2018-05-08 2018-05-08 一种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48948U true CN208648948U (zh) 2019-03-26

Family

ID=65777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79788.7U Active CN208648948U (zh) 2018-05-08 2018-05-08 一种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489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3503745A (ja) 浄水システム用スキッド
CN101215052A (zh) 一种将污水处理为中水的工艺及设备
CN108473342A (zh) 用于净化液体的系统
EP0669159A1 (en) Back wash method for filtration modules using internally pressurized hollow fibers
CN208648948U (zh) 一种换流阀冷却系统专用水处理装置
JP2014008439A (ja) 膜分離式水処理装置および水処理分離膜の洗浄方法
JP2012045488A (ja) 水処理装置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CN201512441U (zh) 一种污水处理为中水的设备
CN108117113B (zh) 一种直饮机控制方法
CN101977701B (zh) 水处理装置给水配管的洗涤方法
CN213506113U (zh) 一种含曝气的膜处理装置
JP2010269203A (ja) 廃水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4797480A (zh) 一种水处理用卷式膜清洗方法
CN211644810U (zh) 一种来水预处理系统
US2019021811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leaning water filtration systems
CN208394845U (zh) 可在线化学清洗的纳滤、反渗透膜装置
CN202226699U (zh) 一种净水机
CN216890349U (zh) 一种钛白粉生产的废水处理系统
CN218249530U (zh) 一种离子膜清洗系统
CN204779165U (zh) 循环水处理系统
CN215403644U (zh) 一种水厂用反洗装置
JP7149702B2 (ja) 排水処理方法と排水のリサイクル方法
CN218202313U (zh) 一种可自清洗的变换式膜处理系统
CN208684667U (zh)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环保装置
CN107670509A (zh) 具有清洗功能集成二级反渗透的家用反渗透净水机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Xuchang City, Henan province 461000 Sunshine Avenue XJ Electric City Building 2

Patentee after: Henan Jingrui Cool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Xuchang City, Henan province Xuchang City Road 461000 XJ Electric City Building 2

Patentee before: XUCHANG XUJI JINGRUI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