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48367U - 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48367U
CN208648367U CN201821107051.4U CN201821107051U CN208648367U CN 208648367 U CN208648367 U CN 208648367U CN 201821107051 U CN201821107051 U CN 201821107051U CN 208648367 U CN208648367 U CN 2086483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 grass
cloth
roll shaft
rack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0705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宏�
蔡沈刚
汪路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ea Lion Machine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ea Lion Machine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ea Lion Machine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ea Lion Machine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0705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483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483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4836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上固定设置有输送导轨,输送导轨水平前后设置,在输送导轨上活动设置有带若干第一吸风口的接布移动平台;在接布移动平台体顶部竖向设置有直六棱柱管状的吸气管,在各吸气管上方的机架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一根气体管道,各气体管道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抽真空装置相连接,各吸气管通过气体管道下侧壁的长槽伸入对应的气体管道内,设置于气体管道上的二块橡胶板将对应长槽和对应吸气管包裹于二块橡胶板内的包围腔。该装置结构紧凑且能保证布草在输送过程中能始终保持高平整度。

Description

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展布机,尤其涉及一种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展布机是一种把洗脱后的布草如床单、被罩等自动展开并整理平整的洗涤设备。布草输送装置是展布机中的一部分,展布机工作时通过二个展布机械手分别夹持布草两端,然后使两个展布机械手分别向两个反方向移动从而将布草向两端展开拉平,然后使二个展布机械手移动至布草输送装置上方,通过布草输送装置完成后续布草的输送。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还不完善,无法保证布草在输送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平整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输送稳定可靠、且布草在输送过程中能始终保持高平整度的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上固定设置有输送导轨,输送导轨水平前后设置,在输送导轨上活动设置有带若干第一吸风口的接布移动平台,接布移动平台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接布移动平台沿输送导轨向前移动后能承接并吸附从二个展布机械手释放掉落的布草,吸附于接布移动平台上的布草在负压吸引及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随接布移动平台一起向后移动;所述的接布移动平台的结构为:包括带封闭内腔的箱体,在箱体前段顶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与箱体内腔相连通的第一吸风口,在箱体顶部竖向设置有至少一根与箱体内腔相连通的吸气管,所述的吸气管为直六棱柱管,直六棱柱管的前侧棱位于吸气管的前端,直六棱柱管的后侧棱位于吸气管的后端;在各吸气管上方的机架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一根气体管道,各气体管道水平前后设置且各气体管道前端封闭,各气体管道后端均与抽真空装置相连接,在各气体管道下侧壁上开设有长槽,各吸气管通过长槽伸入对应的气体管道内,在各气体管道左、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块橡胶板,位于各气体管道上的二块橡胶板的前侧面密封连接,二块橡胶板的后侧面密封连接,且两块橡胶板底部均向下倾斜垂放设置使二块橡胶板底部相互抵靠,形成将对应气体管道的长槽和对应的吸气管包裹于二块橡胶板内的包围腔。
进一步地,前述的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其中,直六棱柱管相对其中心线左右对称、且直六棱柱管相对其中心线前后对称,直六棱柱管前侧棱和后侧棱之间的长度大于直六棱柱管左右侧面之间的宽度。
进一步地,前述的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其中,接布移动平台前段顶面为由后向前逐渐向下倾斜的布草吸附面,各第一吸风口间隔分布于布草吸附面上。
进一步地,前述的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其中,在位于接布移动平台下方的机架上设置有第一布草输送平台,第一布草输送平台能承接从接布移动平台上释放掉落的布草;所述的第一布草输送平台包括:带封闭内腔的真空箱,在真空箱顶面间隔设置有若干与真空箱内腔相连通的第二吸风口,在真空箱上设置有与真空箱内腔相连通的通孔,抽真空装置通过通孔与真空箱内腔相连通,为各第二吸风口提供负压;在真空箱前侧设置有第一辊轴,在真空箱后侧设置有第二辊轴,在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传送带,在各传动带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上下贯通的通孔,各传送带从第一辊轴绕经真空箱顶面后至第二辊轴,然后从第二辊轴绕经真空箱底面后至第一辊轴上;第一辊轴或第二辊轴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
进一步地,前述的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其中,在位于第一布草输送平台后侧的机架上设置有第二布草输送平台,第二布草输送平台能承接从第一布草输送平台后端输出的布草;所述的第二布草输送平台的结构为:在位于第二辊轴后侧的机架上设置有第三辊轴,在位于第三辊轴后侧的机架上设置有第四辊轴,在第三辊轴和第四辊轴上间隔设置有若干输送带,第三辊轴或第四辊轴由第三驱动装置驱动。
进一步地,前述的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其中,在真空箱顶面由左至右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导向柱,各传送带位于两两第一导向柱之间,通过各第一导向柱将各传送带隔开;在位于第三辊轴和第四辊轴之间的机架上固定设置有支承平台,支承平台伸入各输送带的上输送带和下输送带之间的间隙中;在支承平台上由左至右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导向柱,各第二导向柱位于两两输送带之间,通过各第二导向柱将各输送带隔开。
进一步地,前述的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其中,在支承平台后侧由左至右间隔设置有若干引导板,各引导板分别从两两输送带之间的间隙以及最左侧输送带左侧、最右侧输送带右侧伸出第二布草输送平台后侧,引导布草从第二布草输送平台后端输出。
进一步地,前述的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其中,在真空箱前端下方的机架上设置有二组前毛刷架,二组前毛刷架分列于真空箱中心线左、右两侧,且二组前毛刷架均左右水平设置,在每组前毛刷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前从动轮和由第四驱动装置驱动的前主动轮,前毛刷带缠绕于前主动轮和前从动轮上;在第四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二根前毛刷带的运动方向相反,且能将从第一布草输送平台前侧下垂的布草由布草中心线向左、右两侧拨动;在第二布草输送平台后端上方的机架上设置有二组后毛刷架,二组后毛刷架分列于第二布草输送平台中心线左、右两侧,且二组后毛刷架均左右水平设置,在每组后毛刷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后从动轮和由第五驱动装置驱动的后主动轮,后毛刷带缠绕于后主动轮和后从动轮上;在第五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二根后毛刷带的运动方向相反,且能将位于第二布草输送平台后端的布草由布草中心线向左、右两侧拨动。
进一步地,前述的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其中,每组后毛刷架均铰接于机架上,翻转气缸的缸体铰接于机架上,翻转气缸的伸出杆与后毛刷架铰连接,翻转气缸的伸出杆向外伸出或向内缩回时能推动后毛刷架绕铰接点转动,从而靠近或远离第二布草输送平台。
进一步地,前述的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其中,在机架上还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后段铰接于机架后端,第二布草输送平台、支承平台和第一布草输送平台设置于连接架上,在机架上还设置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缸体铰接于机架下端,驱动气缸的伸出杆铰接于连接架前段,驱动气缸的伸出杆向外伸出或向内缩回时能拉动连接架绕铰接点向上或向下翻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①该装置无需额外设置能跟随接布移动平台移动的抽真空管道,节省空间,结构紧凑,且接布移动平台对布草的负压吸引可靠,能实现布草的稳定平整输送;②通过对接布移动平台、第一布草输送平台、第二布草输送平台的结构及位置设置,保证布草在输送过程中能始终保持高平整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左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右视方向去除接布机械手及外部罩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接布移动平台与第一布草输送平台、第二布草输送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第一布草输送平台和第二布草输送平台处于另一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接布移动平台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气体管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中E-E剖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气体管道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3中二组前毛刷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2中二组后毛刷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2左视方向后毛刷架和驱动气缸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后毛刷架处于另一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布草输送装置是展布机中的一种,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布草输送装置包括:机架100,在机架100上固定设置有输送导轨2,输送导轨2水平前后设置,在输送导轨1上活动设置有带若干第一吸风口13的接布移动平台1,接布移动平台1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接布移动平台1沿输送导轨2向前移动后能承接并吸附从二个展布机械手200释放掉落的布草,吸附于接布移动平台1上的布草在负压吸引及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随接布移动平台1一起向后移动。第一驱动装置可以采用电机驱动,也可以采用其它驱动装置,只要能驱动接布移动平台1在输送导轨2上前后移动即可。
如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接布移动平台1的结构为:包括带封闭内腔的箱体10,在箱体10前段顶面上开设有若干与箱体10的内腔相连通的第一吸风口13,在箱体10顶部竖向设置有至少一根与箱体10的内腔相连通的吸气管12,所述的吸气管12为直六棱柱管,直六棱柱管的前侧棱位于吸气管12的前端,直六棱柱管的后侧棱位于吸气管12的后端,即前侧棱为直六棱柱管最前端轮廓,后侧棱为直六棱柱管最后端轮廓。在各吸气管12上方的机架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一根气体管道3,即在每根吸气管12上方分别对应一根气体管道3。在各气体管道3下侧壁上均开设有长槽,各吸气管12通过长槽伸入对应的气体管道3内。长槽由前至后的长度要保证接布移动平台1在输送导轨2上移动至最前端及最后端时、有足够的长度供吸气管12前后移动而不会被气体管道3侧壁干涉。如图9所示,在各气体管道3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块橡胶板8,位于各气体管道3上的二块橡胶板8的前侧面密封连接,位于各气体管道3上的二块橡胶板8的的后侧面密封连接,且两块橡胶板8底部均向下倾斜垂放设置使二块橡胶板8底部相互抵靠,形成将对应气体管道3的长槽和对应的吸气管12包裹于二块橡胶板8内的包围腔,包围腔截面形状呈倒三角形状。各气体管道3水平前后设置且各气体管道3前端封闭,各气体管道3后端均与抽真空装置相连接,通过抽真空装置为各第一吸风口13提供负压吸引,从而使布草在负压吸引的作用下吸附于接布移动平台1上。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直六棱柱管相对其中心线左右对称,且直六棱柱管相对其中心线前后对称,此时,吸气管12前侧棱和后侧棱位于二块橡胶板8底部相互抵靠形成的一直线上,接布移动平台1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输送导轨9向前移动时,吸气管12的前侧棱推开位于其前侧底部相互抵靠的二个橡胶板8向前移动,位于吸气管12的后侧棱后侧的二个橡胶板8在自身材料特性下一直紧紧包裹吸气管12,这样能进一步提高接布移动平台1的负压吸引效果。更优选的,还可做如下设置:使直六棱柱管前侧棱和后侧棱之间的长度大于直六棱柱管左右侧面之间的宽度,这样设置能进一步提高吸气管12前后移动的顺畅性以及接布移动平台1的负压吸引效果。
如图4和图6所示,接布移动平台1前段顶面为由后向前逐步向下倾斜的布草吸附面11,各第一吸风口13间隔分布于布草吸附面11上,在实际生产中,通常使各第一吸风口13间隔均匀分布于布草吸附面11上。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位于接布移动平台1下方的机架100上设置有第一布草输送平台3,第一布草输送平台3能承接从接布移动平台1上释放掉落的布草。所述的第一布草输送平台3包括:带封闭内腔的真空箱31,在真空箱31顶面间隔设置有若干与真空箱内腔相连通的第二吸风口,在真空箱31上设置有与真空箱内腔相连通的通孔,抽真空装置通过通孔与真空箱内腔相连通,为各第二吸风口提供负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接布移动平台1提供负压吸引的抽真空装置和为真空箱31提供负压吸引的抽真空装置可以采用同一个抽真空装置,抽真空装置可以通过二个管道分别与接布移动平台1及真空箱31相连接,在二个管道上可分别设置一个阀门来控制二个管道关闭或打开,从而满足接布移动平台1及真空箱31各自的负压吸引工作要求。在真空箱31前侧设置有第一辊轴32,在真空箱31后侧设置有第二辊轴33,在第一辊轴32和第二辊轴33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传送带34,在各传动带34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上下贯通的通孔35,各传送带34从第一辊轴32绕经真空箱31顶面后至第二辊轴33,然后从第二辊轴33绕经真空箱31底面后至第一辊轴32上。第一辊轴32或第二辊轴33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二驱动装置可以采用电机驱动,也可以采用其它驱动装置,只要能驱动第一辊轴32或第二辊轴33转动,从而将布草从第一布草输送平台3前端输送至第一输送平台3后端后从第一输送平台3后端输出即可。
如图4所示,在位于第一布草输送平台3后侧的机架100上设置有第二布草输送平台4,第二布草输送平台4能承接从第一布草输送平台3后端输出的布草。所述的第二布草输送平台4的结构为:在位于第二辊轴33后侧的机架100上设置有第三辊轴41,在位于第三辊轴41后侧的机架100上设置有第四辊轴42,在第三辊轴41和第四辊轴42上间隔设置有若干输送带43,第三辊轴41或第四辊轴42由第三驱动装置驱动,第三驱动装置可以采用电机驱动,也可以采用其它驱动装置,只要能驱动第三辊轴41或第四辊轴42转动,从而将布草从第二布草输送平台4前端输送至第二输送平台4后端后从第二输送平台4后端输出即可。
如图3和图10所示,在真空箱31前端下方的机架100上设置有二组前毛刷架5,二组前毛刷架5分列于真空箱31中心线左、右两侧,且二组前毛刷架5均左右水平设置,在每组前毛刷架5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前从动轮51和由第四驱动装置驱动的前主动轮52,前毛刷带53缠绕于前主动轮51和前从动轮52上。第四驱动装置可以采用电机驱动,在第四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二根前毛刷带53的运动方向相反,且能将从第一布草输送平台3前侧下垂的布草由布草中心线向左、右两侧拨动,这样可进一步提高布草的平整度。
如图2和图11所示,在第二布草输送平台4后端上方的机架100上设置有二组后毛刷架6,二组后毛刷架6分列于第二布草输送平台4中心线左、右两侧,且二组后毛刷架6均左右水平设置,在每组后毛刷架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后从动轮61和由第五驱动装置驱动的后主动轮62,后毛刷带63缠绕于后主动轮61和后从动轮62上。第五驱动装置可以采用电机驱动,在第五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二根后毛刷带53的运动方向相反,且能将位于第二布草输送平台4后端的布草由布草中心线向左、右两侧拨动,这样可进一步提高布草的平整度。
如图11、图12和图13所示,每组后毛刷架6均铰接于机架100上,在机架100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翻转气缸7,二个翻转气缸7分别对应一组毛刷架6,单个翻转气缸7与对应后毛刷架的连接结构为:翻转气缸7的缸体铰接于机架100上,翻转气缸7的伸出杆与后毛刷架6顶部铰连接,翻转气缸7的伸出杆向内缩回时能推动后毛刷架6绕铰接点向上翻转,从而使后毛刷带63的下毛刷带远离第二布草输送平台4,此时后毛刷带63的下毛刷带至位于第二布草输送平台4后端的布草有间隙距离。翻转气缸7的伸出杆向外伸出时能推动后毛刷架绕铰接点向下翻转,从而使后毛刷带63的下毛刷带与位于第二布草输送平台4后端的布草接触,此时启动第五驱动装置,在第五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二个后毛刷带53的运动方向相反,将位于第二布草输送平台4后端的布草由布草中心线向左、右两侧拨动。
实施例二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真空箱31顶面由左至右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导向柱30,各传送带34位于两两第一导向柱30之间,通过各第一导向柱30将各传送带34隔开。在位于第三辊轴41和第四辊轴42之间的机架100上固定设置有支承平台,支承平台伸入各输送带43的上输送带和下输送带之间的间隙中,支承各输送带43的上输送带。在支承平台上由左至右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导向柱,各输送带43位于两两第二导向柱之间,通过各第二导向柱将各输送带43隔开。上述设置可以保证各传送带34和各输送带43能在各自输送位置进行输送作业而不会左右挪位。
如图4所示,在支承平台后侧由左至右间隔设置有若干引导板44,各引导板44分别从两两输送带43之间的间隙、以及最左侧输送带左侧、最后侧输送带右侧伸出第二布草输送平台4后侧,引导布草从第二布草输送平台4后端输出。其余结构和使用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机架100上还设置有连接架9,连接架9后段铰接于机架100后端,第二布草输送平台4、支承平台和第一布草输送平台3设置于连接架9上,在机架100上还设置有驱动气缸8,驱动气缸8的缸体铰接于机架100下端,驱动气缸8的伸出杆铰接于连接架9前段,驱动气缸8的伸出杆向外伸出时能推动连接架9绕铰接点向上翻转,从而使第一布草输送平台3向上运动至与接布移动平台1对接位置,承接从接布移动平台1释放掉落的布草。驱动气缸8的伸出杆向内缩回时能拉动连接架9绕铰接点向下翻转,从而使第一布草输送平台3前端向下运动至指定位置,此时可直接将布草放置于第一布草输送平台3前端,通过第一布草输送平台3、第二布草输送平台4将布草从第二布草输送平台4后端输出,完成后续作业。
如图3和图10所示,在真空箱31前端下方的连接架9上设置有二组前毛刷架5,二组前毛刷架5分列于真空箱31中心线左、右两侧,且二组前毛刷架5均左右水平设置,在每组前毛刷架5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前从动轮51和由第四驱动装置驱动的前主动轮52,前毛刷带53缠绕于前主动轮51和前从动轮52上。第四驱动装置可以采用电机驱动,在第四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二根前毛刷带53的运动方向相反,且能将从第一布草输送平台3前侧下垂的布草由布草中心线向左、右两侧拨动,这样可进一步提高布草的平整度。
如图2和图11所示,在第二布草输送平台4后端上方的连接架9上设置有二组后毛刷架6,二组后毛刷架6分列于第二布草输送平台4中心线左、右两侧,且二组后毛刷架6均左右水平设置,在每组后毛刷架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后从动轮61和由第五驱动装置驱动的后主动轮62,后毛刷带63缠绕于后主动轮61和后从动轮62上。第五驱动装置可以采用电机驱动,在第五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二根后毛刷带53的运动方向相反,且能将位于第二布草输送平台4后端的布草由布草中心线向左、右两侧拨动,这样可进一步提高布草的平整度。
如图11、图12和图13所示,每组后毛刷架6均铰接于连接架9上,在连接架9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翻转气缸7,二个翻转气缸7分别对应一组毛刷架6,单个翻转气缸7与对应后毛刷架的连接结构为:翻转气缸7的缸体铰接于连接架9上,翻转气缸7的伸出杆与后毛刷架6顶部铰连接,翻转气缸7的伸出杆向内缩回时能推动后毛刷架6绕铰接点向上翻转,从而使后毛刷带63的下毛刷带远离第二布草输送平台4,此时后毛刷带63的下毛刷带至位于第二布草输送平台4后端的布草有间隙距离。翻转气缸7的伸出杆向外伸出时能推动后毛刷架绕铰接点向下翻转,从而使后毛刷带63的下毛刷带与位于第二布草输送平台4后端的布草接触,此时启动第五驱动装置,在第五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二个后毛刷带53的运动方向相反,将位于第二布草输送平台4后端的布草由布草中心线向左、右两侧拨动。其余结构和使用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①该装置无需额外设置能跟随接布移动平台1移动的抽真空管道,节省空间,结构紧凑,且接布移动平台1对布草的负压吸引可靠,能实现布草的稳定平整输送;②通过对接布移动平台1、第一布草输送平台3、第二布草输送平台4的结构及位置设置,保证布草在输送过程中能始终保持高平整度。

Claims (10)

1.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固定设置有输送导轨,输送导轨水平前后设置,在输送导轨上活动设置有带若干第一吸风口的接布移动平台,接布移动平台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接布移动平台沿输送导轨向前移动后能承接并吸附从二个展布机械手释放掉落的布草,吸附于接布移动平台上的布草在负压吸引及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随接布移动平台一起向后移动;所述的接布移动平台的结构为:包括带封闭内腔的箱体,在箱体前段顶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与箱体内腔相连通的第一吸风口,在箱体顶部竖向设置有至少一根与箱体内腔相连通的吸气管,所述的吸气管为直六棱柱管,直六棱柱管的前侧棱位于吸气管的前端,直六棱柱管的后侧棱位于吸气管的后端;在各吸气管上方的机架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一根气体管道,各气体管道水平前后设置且各气体管道前端封闭,各气体管道后端均与抽真空装置相连接,在各气体管道下侧壁上开设有长槽,各吸气管通过长槽伸入对应的气体管道内,在各气体管道左、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块橡胶板,位于各气体管道上的二块橡胶板的前侧面密封连接,二块橡胶板的后侧面密封连接,且两块橡胶板底部均向下倾斜垂放设置使二块橡胶板底部相互抵靠,形成将对应气体管道的长槽和对应的吸气管包裹于二块橡胶板内的包围腔。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直六棱柱管相对其中心线左右对称、且直六棱柱管相对其中心线前后对称,直六棱柱管前侧棱和后侧棱之间的长度大于直六棱柱管左右侧面之间的宽度。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布移动平台前段顶面为由后向前逐渐向下倾斜的布草吸附面,各第一吸风口间隔分布于布草吸附面上。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接布移动平台下方的机架上设置有第一布草输送平台,第一布草输送平台能承接从接布移动平台上释放掉落的布草;所述的第一布草输送平台包括:带封闭内腔的真空箱,在真空箱顶面间隔设置有若干与真空箱内腔相连通的第二吸风口,在真空箱上设置有与真空箱内腔相连通的通孔,抽真空装置通过通孔与真空箱内腔相连通,为各第二吸风口提供负压;在真空箱前侧设置有第一辊轴,在真空箱后侧设置有第二辊轴,在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传送带,在各传动带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上下贯通的通孔,各传送带从第一辊轴绕经真空箱顶面后至第二辊轴,然后从第二辊轴绕经真空箱底面后至第一辊轴上;第一辊轴或第二辊轴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位于第一布草输送平台后侧的机架上设置有第二布草输送平台,第二布草输送平台能承接从第一布草输送平台后端输出的布草;所述的第二布草输送平台的结构为:在位于第二辊轴后侧的机架上设置有第三辊轴,在位于第三辊轴后侧的机架上设置有第四辊轴,在第三辊轴和第四辊轴上间隔设置有若干输送带,第三辊轴或第四辊轴由第三驱动装置驱动。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真空箱顶面由左至右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导向柱,各传送带位于两两第一导向柱之间,通过各第一导向柱将各传送带隔开;在位于第三辊轴和第四辊轴之间的机架上固定设置有支承平台,支承平台伸入各输送带的上输送带和下输送带之间的间隙中;在支承平台上由左至右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导向柱,各第二导向柱位于两两输送带之间,通过各第二导向柱将各输送带隔开。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承平台后侧由左至右间隔设置有若干引导板,各引导板分别从两两输送带之间的间隙以及最左侧输送带左侧、最右侧输送带右侧伸出第二布草输送平台后侧,引导布草从第二布草输送平台后端输出。
8.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真空箱前端下方的机架上设置有二组前毛刷架,二组前毛刷架分列于真空箱中心线左、右两侧,且二组前毛刷架均左右水平设置,在每组前毛刷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前从动轮和由第四驱动装置驱动的前主动轮,前毛刷带缠绕于前主动轮和前从动轮上;在第四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二根前毛刷带的运动方向相反,且能将从第一布草输送平台前侧下垂的布草由布草中心线向左、右两侧拨动;在第二布草输送平台后端上方的机架上设置有二组后毛刷架,二组后毛刷架分列于第二布草输送平台中心线左、右两侧,且二组后毛刷架均左右水平设置,在每组后毛刷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后从动轮和由第五驱动装置驱动的后主动轮,后毛刷带缠绕于后主动轮和后从动轮上;在第五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二根后毛刷带的运动方向相反,且能将位于第二布草输送平台后端的布草由布草中心线向左、右两侧拨动。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后毛刷架均铰接于机架上,翻转气缸的缸体铰接于机架上,翻转气缸的伸出杆与后毛刷架铰连接,翻转气缸的伸出杆向外伸出或向内缩回时能推动后毛刷架绕铰接点转动,从而靠近或远离第二布草输送平台。
10.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还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后段铰接于机架后端,第二布草输送平台、支承平台和第一布草输送平台设置于连接架上,在机架上还设置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缸体铰接于机架下端,驱动气缸的伸出杆铰接于连接架前段,驱动气缸的伸出杆向外伸出或向内缩回时能拉动连接架绕铰接点向上或向下翻转。
CN201821107051.4U 2018-07-13 2018-07-13 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6483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07051.4U CN208648367U (zh) 2018-07-13 2018-07-13 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07051.4U CN208648367U (zh) 2018-07-13 2018-07-13 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48367U true CN208648367U (zh) 2019-03-26

Family

ID=65784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07051.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648367U (zh) 2018-07-13 2018-07-13 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483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92768A (zh) * 2018-07-13 2018-11-13 江苏海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92768A (zh) * 2018-07-13 2018-11-13 江苏海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
CN108792768B (zh) * 2018-07-13 2023-12-08 江苏海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74084B (zh) 一种pcb电路板运输平台
CN208648367U (zh) 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
CN108792768A (zh) 展布机中的布草输送装置
CN108861754A (zh) 展布机
KR20060081707A (ko) 적재기
CN109230369B (zh) 一种pcb电路板的安全运输方法
CN111112192A (zh) 一种用于对pcb板进行双面清洁的装置
CN208648302U (zh) 展布机
CN106629082B (zh) 延时料仓
KR920014977A (ko) 선형제품의 연속처리장치
CN209034727U (zh) 管类件内壁滚涂设备
CN208790830U (zh) 展布机中的展布输送装置
KR890013998A (ko) 핵과 비스킷의 자동제조기
CN208648301U (zh) 一种能翻转的展布机
CN208790892U (zh) 展布机中的布草纠平装置
CN108861748A (zh) 展布机中的展布输送装置
JPH04341420A (ja) バキュウム式デパンナー装置
CN111920087B (zh) 一种香烟包装机用上料机构
CN211503570U (zh) 一种纺织布料快速烘干装置
CN209489458U (zh) 一种精细洗菜气泡清洗机
CN220760442U (zh) 一种纸箱加工用除尘装置
CN112539882A (zh) 一种包装袋撑开机构
CN216409672U (zh) 一种白酒生产用酒瓶风干装置
CN113249877B (zh) 一种纺织体的线型直轨式生产系统
CN109533443A (zh) 一种糖果包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0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0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