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41865U - 初沉池 - Google Patents

初沉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41865U
CN208641865U CN201820805971.7U CN201820805971U CN208641865U CN 208641865 U CN208641865 U CN 208641865U CN 201820805971 U CN201820805971 U CN 201820805971U CN 208641865 U CN208641865 U CN 2086418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oss
pond body
central tube
sedimentation tank
primary sedim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0597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
薛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Qiushi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shan Qiushi Knitted Gar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shan Qiushi Knitted Gar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shan Qiushi Knitted Gar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0597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418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418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4186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设备,针对清楚浮渣时操作不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初沉池,该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池体、朝池体注水的进水管、位于池体内的浮渣挡板以及固定在池体内的中心管,浮渣挡板朝向池体中心的板面上设有浮渣收集渠,浮渣收集渠的顶部高于池体的顶部且低于浮渣挡板的顶部,进水管的出水口位于中心管内且高于池体的顶部,中心管位于浮渣挡板围绕的范围内,中心管的侧壁上开有连通孔,池体顶部所在的水平面位于连通孔内。通过污水冲击液面,使得液面产生向池体侧壁扩散的波浪,利用波浪推动浮渣朝向浮渣挡板移动,浮渣跟随波浪进入浮渣收集渠,使得浮渣自动收集在浮渣收集渠内,使得清理浮渣的操作较为方便。

Description

初沉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初沉池。
背景技术
初沉池是初沉池是污水处理流程中的一种设备,一般位于反应池后和生化处理前,初沉池包括池体和进水管,池体由池体主体、中心管、浮渣挡板、集水渠以及锥形沉泥斗等部分组成。初沉池可除去废水中的可沉物和漂浮物,废水经初沉后,约可去除可沉物、油脂和漂浮物的50%、BOD的20%,按去除单位质量BOD或固体物计算,初沉池是经济上最为节省的净化步骤,对于生活污水和悬浮物较高的工业污水均易采用初沉池预处理。
现有的初沉池包括池体,池体底部为都锥形的池底,池底连通排泥管,池体内固定有沿池体周向首尾连接的浮渣挡板,浮渣挡板的顶部高于池体侧壁顶部,浮渣挡板的底部位于池体内,池体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集水槽,废水沉淀后从池体侧壁顶部溢出并流入集水槽内排出。
由于废水中存在沉淀与浮渣,为防止浮渣从池体侧壁顶部溢出以污染沉淀处理完的清水,通过浮渣挡板部分高于池体顶部以阻挡浮渣,但由于沉淀过程中,为防止沉淀物被搅动同时保证足够的沉淀时间,使得初沉池内水体流动速度较为缓慢,导致水体溢出时流速较慢,同时通过浮渣挡板阻隔,使得水体溢出时难以带动位于浮渣挡板范围内的液面运动,使得浮渣铺满整个浮渣挡板范围内的液面,在清除浮渣时,需要大面积打捞,操作不便,还有改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初沉池,具有清除浮渣方便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初沉池,包括池体、朝池体注水的进水管、位于池体内的浮渣挡板以及固定在池体内的中心管,所述浮渣挡板朝向池体中心的板面上设有浮渣收集渠,所述浮渣收集渠的顶部高于池体的顶部且低于浮渣挡板的顶部,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位于中心管内且高于池体的顶部,所述中心管位于浮渣挡板围绕的范围内,所述中心管的侧壁上开有连通孔,所述池体顶部所在的水平面位于连通孔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水管的出水口位于中心管内且高于池体顶部,使得进水管朝池体内注水时,污水冲击液面,使得液面被挤压以朝四周流动进而使得水面波动以产生向池体侧壁扩散的波浪,波动通过连通孔传出,由于中心管位于浮渣挡板围绕的范围内,使得波浪在浮渣挡板围绕的液面上产生,进而利用波浪推动浮渣朝向浮渣挡板移动,通过波浪起伏,使得浮渣移动至浮渣挡板时还能跟随波浪起伏,当浮渣跟随波浪上升至高于浮渣收集渠顶部时,将跟随水流进入浮渣收集渠,使得浮渣自动收集在浮渣收集渠内,清理浮渣时只需清理浮渣收集渠内的浮渣即可,无需大面积打捞,使得清理浮渣的操作较为方便。
优选的,所述连通孔为长条型孔,所述连通孔沿中心管的周向延伸。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通孔为长条型孔且沿中心管周向延伸,减少中心管阻挡波浪的面积,使得波浪向浮渣挡板方向扩散的效果更佳。
优选的,所述连通孔有多个且沿中心管的周向均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连通孔有多个且沿中心管的周向均布,使得波浪从多个方向扩散,且扩散方向分布较为均匀,使得驱动整个液面上的浮渣朝向浮渣挡板运动的效果更佳。
优选的,所述连通孔设有封堵连通孔的第一过滤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过滤件封堵连通孔,使得污水进入中心管后,未沉淀的沉淀物难以从连通孔处流出,减少沉淀物跟随波浪在液面上运动导致未发生沉淀就从池体顶部溢出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出水方向沿竖直方向朝向池体底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进水管的出水方向沿竖直方向朝向池体底部,使得水流垂直撞击在液面上,使得产生波浪的效果更佳,且产生的波浪更为均匀。
优选的,所述初沉池还包括与浮渣收集渠连通以排出浮渣收集渠内浮渣的浮渣排出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浮渣排出组件排出浮渣,方便清理浮渣收集渠内的浮渣。
优选的,所述浮渣排出组件包括与浮渣收集渠连通的排出管以及位于池体外的浮渣收集桶,所述排出管远离浮渣收集渠的端部与浮渣收集桶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与浮渣收集渠连通的排出管,使得浮渣收集去内的浮渣跟随进入浮渣收集渠内的水流从排出管排出,通过浮渣收集桶收集后,只需清理浮渣收集桶即可,操作方便。
优选的,所述浮渣收集桶内连接有浮渣过滤网,所述浮渣过滤网沿水平设置,所述排出管的出水口位于浮渣过滤网上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浮渣收集桶内连接浮渣过滤网,且排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浮渣过滤网上方,以通过浮渣过滤网将排出的污水进行固液分离,使得浮渣留在浮渣过滤网上,方便浮渣收集清理。
优选的,所述浮渣收集桶的侧壁上连通有水平的清理管,所述清理管的底部与浮渣过滤网位于同一高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浮渣收集桶的侧壁上开有清理口,以使位于浮渣过滤网上的浮渣通过清理口排出,使得清理浮渣的操作更为方便。
优选的,所述中心管底部连通有套管,所述套管的管径大于中心管的管径,所述中心管内设有第一反射板,所述中心管的底部设有位于套管内的第二反射板,所述套管底部设有位于套管外的第三反射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反射板、第二反射板以及第三反射板对冲出中心管内的污水流进行缓冲,减少进水管排入的污水直接冲击池底的沉淀物导致沉淀物被搅动以削弱沉淀效果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通过污水冲击液面,使得液面产生向池体侧壁扩散的波浪,利用波浪推动浮渣朝向浮渣挡板移动,浮渣跟随波浪进入浮渣收集渠,使得浮渣自动收集在浮渣收集渠内,使得清理浮渣的操作较为方便;
2. 通过第一过滤件封堵连通孔,使得未沉淀的沉淀物难以从连通孔处流出,减少沉淀物跟随波浪在液面上运动导致未发生沉淀就从池体顶部溢出的情况;
3. 通过第一反射板、第二反射板以及第三反射板对冲出中心管内的污水流进行缓冲,减少进水管排入的污水直接冲击池底的沉淀物导致沉淀物被搅动以削弱沉淀效果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沉淀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示意池体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池体;11、集水槽;111、排水管;12、浮渣挡板;121、浮渣收集渠;122、收集板;123、卡环;124、支撑环;125、第二过滤件;13、中心管;131、连通孔;132、第一过滤件;133、第一反射板;134、套管;135、第二反射板;136、第三反射板;137、固定条;2、进水管;3、排泥管;31、阀门;4、浮渣排出组件;41、排出管;42、浮渣收集桶;43、浮渣过滤网;44、清理管;45、旋盖;46、分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初沉池,参照图1,包括池体1、固定在池体1内的中心管13、出水孔位于中心管13内且高于池体1顶部的进水管2以及顶部高于池体1顶部且底部位于池体1内的浮渣挡板12,参照图2,中心管13的侧壁上开有连通孔131,浮渣挡板12朝向中心管13的板面上固定有浮渣收集渠121。
参照图2以及图3,池体1呈圆筒状,池体1底部呈倒锥形,池底连通有排泥管3,排泥管3上连通有阀门31。
池体1外壁上连接有集水槽11,集水槽11的底部连接有排水管111。
池体1的侧壁顶部连接有固定条137,固定条137朝向池体1中心延伸,固定条137远离池体1侧壁的端部与中心管13连接。
中心管13沿竖直方向设置,中心管13的顶部与池体1留有间距,中心管13的轴向与池体1的轴线一致。
进水管2的出水方向沿竖直方向朝向池底,进水管2的出水口位于中心管13的轴线上。
连通孔131为长条型孔,连通孔131沿中心管13的周向延伸,连通孔131有若干个,连通孔131沿中心管13的周向均布,连通孔131沿竖直方向的中点与池体1侧壁顶部高度一致,中心管1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封堵连通孔131的第一过滤件132,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件132为滤网,其他实施例中可为海绵。
中心管13的底部一体连接有套管134,套管134的管径大于中心管13的管径,套管134的轴线与中心管13的轴线一致,中心管13内连接有第一反射板133,中心管13的底部连接有位于套管134内的第二反射板135,套管134的底部连接有第三反射板136。
第一反射板133的边沿与中心管13的内壁留有间距,第二反射板135的边沿与套管134的内壁留有间距,第三反射板136的边沿与池体1的内壁留有间距,第三反射板136的底部与池体1留有间距。
浮渣收集渠121包括收集板122,收集板122顶部与浮渣挡板12留有间距,收集板122顶部与浮渣挡板12固定连接,收集板122沿浮渣挡板12的周向延伸且首尾连接,通过收集板122与浮渣挡板12配合形成浮渣收集渠121。
浮渣挡板12远离浮渣收集渠121的板面上固定连接有卡环123,池体1内壁上固定有支撑环124,卡环123的外径大于支撑环124的内径,卡环123的外沿与池体1内壁留有间距,支撑环124的内壁与浮渣挡板12的外壁留有间距。
浮渣挡板12浮动在池体1内,浮渣挡板12的底部连接有柔性的第二过滤件125,第二过滤件125为柔性的滤网,第二过滤件125远离浮渣挡板12的一端与支撑环124底部连接,池体1内液面较低时,卡环123抵接在支撑环124上。
初沉池还包括与浮渣收集渠121连通以排出浮渣的浮渣排出组件4,浮渣排出组件4包括从浮渣收集渠121底部与浮渣收集渠121连通的排出管41,排出管41延伸至池体1外,浮渣排出组件4还包括与排出管41远离浮渣收集渠121的端部连通的浮渣收集桶42,浮渣收集桶42内固定连接有浮渣过滤网43,浮渣过滤网43水平设置,浮渣过滤网43的边沿与浮渣收集桶42的内侧壁处处连接,排出管41的出水口位于浮渣过滤网43上方。
浮渣收集桶42的侧壁上连通有清理管44,清理管44水平设置,清理管44的底部与浮渣过滤网43位于同一高度,清理管44螺纹连接有封闭清理管44的旋盖45,浮渣收集桶42的底部还连通有分液管46。
本实施例的工况及原理如下:
工作时,进水管2排出污水,污水进入池体1内,池体1液面上涨,进而驱动浮渣挡板12上浮,使得卡环123与支撑环124分离,液面上涨至与池体1顶部平齐后,沉淀处理完的清水从池体1侧壁顶部溢出,清水进入集水槽11收集并通过排水管111排出。
液面上升后,浮渣被第二过滤件125阻隔并导向,进入浮渣挡板12所围绕的范围内并浮于液面上。
进水管2持续进水,污水冲击液面以产生波浪,波浪从连通孔131扩散至中心管13外的液面中,波浪朝向浮渣挡板12扩散并驱动浮渣朝向浮渣挡板12移动,浮渣移动至浮渣挡板12处时跟随波浪沉浮,当浮渣跟随波浪浮起至高于浮渣收集渠121顶部时,浮渣跟随水流进入浮渣收集渠121内,然后通过浮渣排出组件4排出,以实现自动收集浮渣,使得浮渣收集清理作业操作方便。
沉淀过程中,沉淀物沉积在池底,池底沉淀物积累较多时,通过排泥管3将沉淀物排出。
排出沉淀物后,液面下降,进而使得浮渣挡板12下降,当液面下降过多后,卡环123与支撑环124抵接,通过卡环123与支撑环124抵接以密封,使得水体无法到达浮渣挡板12外,当液面上升至浮起浮渣挡板12后,浮渣已基本进入浮渣挡板12围绕的范围内,减少浮渣直接从池体1侧壁溢出的情况。
通过连通孔131有多个且沿中心管13周向均布,以及连通孔131为沿中心管13周向延伸的长条型孔,减少中心管13阻挡波浪扩散的面积,有利于波浪均匀扩散至中心管13外。
通过第一过滤件132封堵连通孔131,使得污水进入中心管13内时,未沉淀的沉淀物难以直接从连通孔131流出,保证沉淀处理的效果。
通过进水管2的出水方向沿竖直方向朝向池底,使得污水沿垂直于液面的方向冲击液面,提高产生波浪的效果。
通过在浮渣收集桶42内设置浮渣过滤网43,对排出的浮渣进行固液分离,使得浮渣停留在浮渣过滤网43上,方便浮渣收集作业。
通过在浮渣收集桶42的侧壁上连通清理管44,使得从浮渣过滤网43上排出浮渣的操作更加方便。
通过第一反射板133、第二反射板135以及第三反射板136进行多层级阻挡,减少污水沿竖直方向向下的冲击力,减少污水冲击池底沉淀物导致沉淀物再次进入悬浮状态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初沉池,其特征是:包括池体(1)、朝池体(1)注水的进水管(2)、位于池体(1)内的浮渣挡板(12)以及固定在池体(1)内的中心管(13),所述浮渣挡板(12)朝向池体(1)中心的板面上设有浮渣收集渠(121),所述浮渣收集渠(121)的顶部高于池体(1)的顶部且低于浮渣挡板(12)的顶部,所述进水管(2)的出水口位于中心管(13)内且高于池体(1)的顶部,所述中心管(13)位于浮渣挡板(12)围绕的范围内,所述中心管(13)的侧壁上开有连通孔(131),所述池体(1)顶部所在的水平面位于连通孔(13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初沉池,其特征是:所述连通孔(131)为长条型孔,所述连通孔(131)沿中心管(13)的周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初沉池,其特征是:所述连通孔(131)有多个且沿中心管(13)的周向均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初沉池,其特征是:所述连通孔(131)设有封堵连通孔(131)的第一过滤件(1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初沉池,其特征是:所述进水管(2)的出水方向沿竖直方向朝向池体(1)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初沉池,其特征是:所述初沉池还包括与浮渣收集渠(121)连通以排出浮渣收集渠(121)内浮渣的浮渣排出组件(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初沉池,其特征是:所述浮渣排出组件(4)包括与浮渣收集渠(121)连通的排出管(41)以及位于池体(1)外的浮渣收集桶(42),所述排出管(41)远离浮渣收集渠(121)的端部与浮渣收集桶(42)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初沉池,其特征是:所述浮渣收集桶(42)内连接有浮渣过滤网(43),所述浮渣过滤网(43)沿水平设置,所述排出管(41)的出水口位于浮渣过滤网(43)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初沉池,其特征是:所述浮渣收集桶(42)的侧壁上连通有水平的清理管(44),所述清理管(44)的底部与浮渣过滤网(43)位于同一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初沉池,其特征是:所述中心管(13)底部连通有套管(134),所述套管(134)的管径大于中心管(13)的管径,所述中心管(13)内设有第一反射板(133),所述中心管(13)的底部设有位于套管(134)内的第二反射板(135),所述套管(134)底部设有位于套管(134)外的第三反射板(136)。
CN201820805971.7U 2018-05-28 2018-05-28 初沉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418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05971.7U CN208641865U (zh) 2018-05-28 2018-05-28 初沉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05971.7U CN208641865U (zh) 2018-05-28 2018-05-28 初沉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41865U true CN208641865U (zh) 2019-03-26

Family

ID=65779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0597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41865U (zh) 2018-05-28 2018-05-28 初沉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4186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7368A (zh) * 2020-11-12 2022-05-13 阿卡-艾尔洛比克系统公司 废水处理系统中的浮渣收集系统及方法
CN115041336A (zh) * 2022-06-21 2022-09-13 浙江万丰上达涂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矿山机械紧固件防腐涂料的喷涂装置及喷涂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7368A (zh) * 2020-11-12 2022-05-13 阿卡-艾尔洛比克系统公司 废水处理系统中的浮渣收集系统及方法
CN115041336A (zh) * 2022-06-21 2022-09-13 浙江万丰上达涂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矿山机械紧固件防腐涂料的喷涂装置及喷涂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9383B (zh) 一种折流式高效矩形双层沉淀池
CN206621864U (zh) 一种防堵塞隔油器
CN208641865U (zh) 初沉池
CN111087091B (zh) 一种废水过滤与分流排放装置
CN107804928A (zh) 污水处理装置
CN209501042U (zh) 一种过滤装置
JP2016059912A (ja) 沈殿池
CN210845391U (zh) 一种刮泥机的撇渣装置
CN201070558Y (zh) 涡凹气浮装置
CN202379771U (zh) 浅层多点气浮含聚污水处理装置
EP0263580A2 (en) Buoyant filter media
CN212127586U (zh) 一种涡凹气浮三相分离系统
JP3175010B2 (ja) 固液分離装置
CN108529822A (zh) 压舱废水处理装置
RU155231U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очистки сточных вод
CN210286942U (zh)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JP4396973B2 (ja) 粒状物の洗浄・固液分離装置
CN204958550U (zh) 一种高效隔油破乳沉降槽
CN213977202U (zh) 一种高密度气浮沉淀池装置
CN220034257U (zh) 一种用于污水泥沙分离的装置
JP3866819B2 (ja) シックナー
CN220550078U (zh) 一种铁矿开采用尾矿废水沉降处理池
CN215691893U (zh) 一种二沉池新型浮渣收集系统
CN217854723U (zh) 斜板沉淀池自动除油装置
CN220034208U (zh) 可筛分好氧颗粒污泥的辐流式二沉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4108 268 Jin Hong Road, Tianning Town, Jiashan County, Jiaxing,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Qiushi New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314108 268 Jin Hong Road, Tianning Town, Jiashan County, Jiaxing,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JIASHAN QIUSHI KNITTING CLOTHING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