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38388U -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模组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38388U
CN208638388U CN201821154404.6U CN201821154404U CN208638388U CN 208638388 U CN208638388 U CN 208638388U CN 201821154404 U CN201821154404 U CN 201821154404U CN 208638388 U CN208638388 U CN 2086383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flexible circuit
substrate
display module
l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5440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平平
边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 Hi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China Displa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 Hi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 Hi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 Hi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5440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383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383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383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屏、柔性电路板、基板和多个引线;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柔性电路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柔性电路板间隔设置,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于所述基板一端靠近边缘的位置,所述显示屏通过各所述引线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基板靠近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位置具有按键区,所述按键区开设有避让槽,各所述引线设置于所述按键区的外侧。通过在基板的按键区开设避让槽,从而为按键提供容置空间,并且将引线设置在按键区的外侧,从而使得基板和基板上的引线都避开了按键,使得按键能够更为靠近显示屏,而无需对移动终端的边框进行加长,从而提高了COF结构的移动终端的屏占比。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也得到快速发展。现今的移动终端,朝着轻薄、小型化发展,在移动终端朝着轻薄化方向发展的同时,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面积却朝着越来越大的方向演化,移动终端的显示屏的屏占比在不断提高。
对于传统的设置有实体的主界面按键(home键)的移动终端,在采用COF (Chip OnFlex或者Chip On Film,常称覆晶薄膜)结构的显示模组时,由于设置了主界面按键,需要对移动终端的下边框进行加长,以使得主界面按键错开基板以及基板上的走线。由于移动终端的下边框的加长,导致移动终端的屏占比下降,与目前的移动终端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如何提高在采用了COF结构的显示模组的移动终端上的屏占比,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显示模组。
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屏、柔性电路板、基板和多个引线;
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柔性电路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柔性电路板间隔设置,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于所述基板一端靠近边缘的位置,所述显示屏通过各所述引线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基板靠近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位置具有按键区,所述按键区开设有避让槽,各所述引线设置于所述按键区的外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电路板靠近所述基板的一端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与所述避让槽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为半圆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引线绕所述按键区的外侧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引线包括多个栅极信号线和源极信号线,各所述源极信号线设置于所述按键区的外侧,各所述栅极信号线设置于所述源极信号线的外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具有至少两个压贴区,各所述压贴区分别设置于所述按键区的两侧,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于各所述压贴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有多个引脚,各所述引线与各所述引脚分别一一对应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电路板贴设于所述基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胶膜贴设于所述基板上。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模组。
上述移动终端及其显示模组,通过在基板的按键区开设避让槽,从而为按键提供容置空间,并且将引线设置在按键区的外侧,从而使得基板和基板上的引线都避开了按键,使得按键能够更为靠近显示屏,而无需对移动终端的边框进行加长,从而提高了COF结构的移动终端的屏占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一方向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一方向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显示屏、基板和引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该显示模组 10包括显示屏100、柔性电路板200、基板300和多个引线400;所述显示屏100 和所述柔性电路板200分别设置于所述基板300上,所述显示屏100和所述柔性电路板200间隔设置,所述柔性电路板200连接于所述基板300一端靠近边缘的位置,所述显示屏100通过各所述引线400与所述柔性电路板200电连接,所述基板300靠近所述柔性电路板200的位置具有按键区310,所述按键区310 开设有避让槽311,各所述引线400设置于所述按键区310的外侧。
具体地,该显示屏100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显示屏100,该显示屏100包括彩色滤光片、液晶、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该显示屏100的各部件的连接结构采用现有技术实现,本实施例中不累赘描述。该显示屏100设置于基板300上,柔性电路板200上设置有驱动芯片,驱动芯片为驱动IC(Driver integrated circuit),该驱动芯片用于驱动显示屏100工作,基板300为玻璃基板300。驱动芯片内的驱动电路与柔性电路板200(FPC,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上的电路连接,这样,当柔性电路板200通过引线400与显示屏100连接时,显示屏100与驱动芯片连接,这样,驱动芯片即可向显示屏100发送驱动信号,使得显示屏100发光显示。
本实施例中,按键区310设置于基板300靠近柔性电路板200的一端,且按键区310位于基板300的中间位置,避让槽311开设于基板300靠近柔性电路板200的一端,避让槽311开设与基板300一端的中间位置,各引线400绕按键区310的外侧设置,且各引线400以基板300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于按键区310的两侧,这样,基板300和基板300上的引线400都能够避开按键,使得按键能够设置的更为靠近显示屏100,以此使得显示模组10与按键的整体的长度更小,有利于使得移动终端的边框减小。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基板300的按键区310开设避让槽311,从而为按键提供容置空间,并且将引线400设置在按键区310的外侧,从而使得基板300和基板300上的引线400都避开了按键,使得按键能够更为靠近显示屏100,而无需对移动终端的边框进行加长,从而提高了COF结构的移动终端的屏占比。
为了进一步为按键提供容置空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柔性电路板200靠近所述基板300的一端开设有容置槽201,所述容置槽201与所述避让槽311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中,容置槽201开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200靠近所述基板300的一端的中间位置。容置槽201与避让槽311连通,且容置槽201与避让槽311对齐设置,这样,能够为按键提供更大的容置空间,便于按键的组装。
为了为按键提供更大的容置空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201 为半圆形。半圆形的按键在较小的长度下,提供更大的容置面积,进而为按键提供更大的容置空间。
为了更好地避开按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引线400绕所述按键区310的外侧设置。本实施例中,各所述引线400绕所述按键区310的两侧设置。一个实施例是,各所述引线400绕所述避让槽311的外侧设置,一个实施例是,各所述引线400绕所述避让槽311的两侧设置,本实施例中,各所述引线400呈多组设置,且各组引线400分层次由近至远设置于按键区310的外侧,且绕所述按键区310的外侧设置,这样,能够更好地避开按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各所述引线400包括多个栅极信号线 410和源极信号线420,各所述源极信号线420设置于所述按键区310的外侧,各所述栅极信号线410设置于所述源极信号线420的外侧。本实施例中,源极信号线420位于按键区310的外侧,且位于栅极信号线410的内侧,栅极信号线410位于最外侧。栅极信号线410(GATE)和源极信号线420(SOURCE)分别连接显示屏100的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栅极信号线410和源极信号线420的一端分别与柔性电路板200连接,另一端连接显示屏100的显示区,移动终端的主板上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输入信号通过柔性电路板200传输至栅极信号线410和源极信号线420控制显示屏100的发光显示。
为了实现柔性电路板200与基板300的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图2和图3,所述基板300具有至少两个压贴区320,各所述压贴区320 分别设置于所述按键区310的两侧,所述柔性电路板200连接于各所述压贴区320。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300具有两个所述压贴区320,两个所述压贴区 320分别设置于所述按键区310的两侧,即两个所述压贴区320对称设置于所述避让槽311的两侧,所述柔性电路板200靠近基板300的一端的两侧设置连接部220,连接部220设置于容置槽201的两侧,两个连接部220一一对应连接于两个所述压贴区320,源极信号线420位于按键区310的两侧,栅极信号线410 位于源极信号线420的外侧,即引线400分别由显示屏100延伸至两个压贴区 320,且引线400由内至外延伸至两个压贴区320,从而避开了按键,并且柔性电路板200也避开了按键,实现与基板300的连接。
为了实现与引线400的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和图2,所述柔性电路板200设置有多个引脚210,各所述引线400与各所述引脚210分别一一对应连接。本实施例中,多个引脚210分别设置于柔性电路板200的两个连接部220上。值得一提的是,引脚也可称为金手指或者金属管脚,通过引线 400与引脚的连接,实现了显示屏100与柔性电路板200的电连接。
为了将柔性电路板200固定在基板300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电路板200贴设于所述基板300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电路板200 通过胶膜(图未示)贴设于所述基板300上。本实施例中,胶膜为ACF(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异方性导电胶膜),该异方性导电胶膜具单向导电及胶合固定的功能,能够很好地将柔性电路板200粘接固定在基板300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该移动终端还包括主板和设置在主板上的CPU,显示模组通过柔性电路板与主板连接,具体地,驱动芯片通过柔性电路板与移动终端的主板上的CPU连接,这样,CPU能够向驱动芯片发送信号,从而向显示屏输出所要显示的图像的信号,实现显示模组的显示。值得一提的是,该移动终端包括平板电脑、手机。通过在基板的按键区开设避让槽,从而为按键提供容置空间,并且将引线设置在按键区的外侧,从而使得基板和基板上的引线都避开了按键,使得按键能够更为靠近显示屏,而无需对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的边框进行加长,从而提高了COF结构的移动终端的屏占比。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柔性电路板、基板和多个引线;
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柔性电路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柔性电路板间隔设置,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于所述基板一端靠近边缘的位置,所述显示屏通过各所述引线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基板靠近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位置具有按键区,所述按键区开设有避让槽,各所述引线设置于所述按键区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靠近所述基板的一端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与所述避让槽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为半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引线绕所述按键区的外侧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引线包括多个栅极信号线和源极信号线,各所述源极信号线设置于所述按键区的外侧,各所述栅极信号线设置于所述源极信号线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具有至少两个压贴区,各所述压贴区分别设置于所述按键区的两侧,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于各所述压贴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有多个引脚,各所述引线与各所述引脚分别一一对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中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贴设于所述基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胶膜贴设于所述基板上。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中的显示模组。
CN201821154404.6U 2018-07-20 2018-07-20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模组 Active CN2086383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54404.6U CN208638388U (zh) 2018-07-20 2018-07-20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54404.6U CN208638388U (zh) 2018-07-20 2018-07-20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38388U true CN208638388U (zh) 2019-03-22

Family

ID=65739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54404.6U Active CN208638388U (zh) 2018-07-20 2018-07-20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3838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3566A (zh) * 2020-11-23 2021-01-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13658519A (zh) * 2021-08-03 2021-11-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3566A (zh) * 2020-11-23 2021-01-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13658519A (zh) * 2021-08-03 2021-11-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48159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8762562A (zh)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4777644B (zh) 显示面板组装结构及显示装置
CN205068333U (zh) 电子显示模块及电子装置
WO2004029918A1 (ja) 表示装置
CN205788905U (zh) 一种异形显示屏
CN208638388U (zh)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模组
CN108682369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全面屏显示装置
US11531240B2 (en) Folding screen display device
CN109947297A (zh) 柔性触控显示面板
CN106991930B (zh) 显示面板与移动电子终端
CN205722615U (zh)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07819990U (zh) 显示模组、显示屏和触控设备
CN104133580A (zh) 触控显示装置
US20030117543A1 (en) Structure of a display device
CN110989230B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8707684U (zh)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模组
CN110320690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9559643A (zh) 一种显示面板
CN203616551U (zh) 手机及其液晶显示模组
CN201259597Y (zh) 可挠式显示面板
WO2020107654A1 (zh)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05717684A (zh) 带手写功能的液晶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205844710U (zh) 移动终端及其液晶显示模组
CN108364996A (zh) Oled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