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19536U - 联轴器及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联轴器及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19536U
CN208619536U CN201821182725.7U CN201821182725U CN208619536U CN 208619536 U CN208619536 U CN 208619536U CN 201821182725 U CN201821182725 U CN 201821182725U CN 208619536 U CN208619536 U CN 2086195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expansion set
sleeve
axle sleeve
tapered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8272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贵成
陆俞
古建明
文波华
何实真
陈嘉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ETAL FORMING MACHINE 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ETAL FORMING MACHINE WOR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ETAL FORMING MACHINE WOR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ETAL FORMING MACHINE WORK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8272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195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195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195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联轴器及传动装置,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联轴器,包括:轴套、锥套、胀套和螺纹件,所述锥套和所述胀套分别插接在所述轴套的两端,所述锥套的外径由靠近所述胀套的一端向远离所述胀套的一端递增,所述螺纹件转动连接于所述轴套,所述螺纹件沿所述轴套的轴向向远离所述胀套的一端延伸,解决了现有联轴器结构复杂,不易加工,且拆装不便的技术问题,达到了使联轴器易于拆装,简化联轴器结构,降低联轴器制造成本的目的,通过锥套和胀套分别将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夹紧在轴套内,进而在传动力矩时,轴套的周向均匀受力,有利于力矩的平稳传递。

Description

联轴器及传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联轴器及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联轴器又称联轴节,是用来将不同机构中的主动轴和从动轴牢固地连接起来一同旋转,并传递运动和扭矩的机械部件。也用以连接轴与其他零件(如齿轮、带轮等)。常由两半合成,分别用键配合实现与两个轴端的周向固定连接,再通过某种方式将两半连接起来。联轴器可兼有补偿两轴之间由于制造安装不精确、工作时的变形或热膨胀等原因所发生的偏移(包括轴向偏移、径向偏移、角偏移或综合偏移),并且可以缓和冲击、吸振。
常见的联轴器大多采用键或销实现联轴器与轴端之间的周向固定,由此不仅导致联轴器加工复杂,而且需要在被连接的轴端加工键槽或销孔,不便于实现快速连接。例如专利申请号为 CN201520832490.1的梅花弹性联轴器,包括左半联轴器、右半联轴器和梅花弹性体;左半联轴器和右半联轴器都设有中心孔,左半联轴器和右半联轴器的端面均设置有梅花形凸齿,梅花弹性体中心位置设有圆柱孔,左半联轴器和右半联轴器上都设有凸台且位于凸齿内侧,凸齿两侧面为凹弧形,梅花形弹性体安装在左半联轴器和右半联轴器之间,梅花形弹性体的圆柱凸台安装在左半联轴器和右半联轴器的凸齿之间的空隙内。左半联轴器和右半联轴器均需通过键或销实现与轴端之间的连接,连接不易实现,而且联轴器结构复杂,不易制造。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轴器及传动装置,以解决现有联轴器结构复杂,不易加工,且拆装不便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联轴器,包括:轴套、锥套、胀套和螺纹件,所述锥套和所述胀套分别插接在所述轴套的两端,所述锥套的外径由靠近所述胀套的一端向远离所述胀套的一端递增,所述螺纹件转动连接于所述轴套,所述螺纹件沿所述轴套的轴向向远离所述胀套的一端延伸。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轴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锥套孔和胀套孔,所述锥套孔的孔径自靠近所述胀套孔的一端向背离所述胀套孔的一端递增,所述锥套插接在所述锥套孔内,所述胀套插接在所述胀套孔内。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轴套上设置有辅助定位孔,所述辅助定位孔与所述胀套孔同轴且连通,所述辅助定位孔的孔径小于所述胀套孔的孔径。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轴套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分别与所述锥套孔和所述胀套孔连通,所述螺纹件为螺栓,所述螺栓插接在所述通孔内,所述螺栓的螺栓头位于所述通孔背离所述锥套的一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锥套远离所述胀套的一端的外径大于所述锥套孔远离所述胀套孔的一端的孔径。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锥套靠近所述胀套的一端的外径小于所述锥套孔远离所述胀套孔的一端的孔径,且大于所述锥套孔靠近所述胀套孔的一端的孔径。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锥套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豁口和第二豁口,所述第一豁口和所述第二豁口沿所述锥套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一豁口延伸至所述锥套靠近所述胀套孔的一端,所述第二豁口延伸至所述锥套远离所述胀套孔的一端。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第一方面提供的联轴器,所述第一传动轴插接于所述锥套,所述第二传动轴插接于所述胀套。
结合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传动轴背离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设置有轴肩,所述锥套抵接于所述轴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采用锥套和胀套分别插接在轴套的两端,锥套的外径由靠近胀套的一端向远离胀套的一端递增,螺纹件转动连接于轴套,螺纹件沿轴套的轴向向远离胀套的一端延伸的方式,通过锥套实现第一传动轴与轴套之间的连接,通过胀套实现第二传动轴与轴套之间的连接,通过旋转螺纹件拉动第一传动轴向轴套内滑动,进而使锥套夹紧在第一传动轴与轴套之间,从而实现,第一传动轴与轴套之间的连接,可以快速实现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与轴套之间的拆装,并且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轴套均无需设置键槽或销孔,从而易于加工,达到了使联轴器易于拆装,简化联轴器结构,降低联轴器制造成本的目的。并且,通过锥套和胀套分别将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夹紧在轴套内,进而在传动力矩时,轴套的周向均匀受力,有利于力矩的平稳传递。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联轴器剖面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轴套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锥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联轴器剖面示意图二。
图标:1-轴套;11-锥套孔;12-辅助定位孔;13-通孔;14-胀套孔;15-凸环;2-锥套;21-第一豁口;22-第二豁口;3-胀套;4-螺纹件;41-挡圈;5-第一传动轴;51-轴肩;6-第二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联轴器剖面示意图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轴套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锥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联轴器剖面示意图二。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联轴器,包括:轴套1、锥套2、胀套3和螺纹件4,锥套2和胀套3分别插接在轴套1 的两端,锥套2的外径由靠近胀套3的一端向远离胀套3的一端递增,螺纹件4转动连接于轴套1,螺纹件4沿轴套1的轴向向远离胀套3 的一端延伸。
具体地,锥套2和胀套3分别套设于第一传动轴5和第二传动轴 6,旋转螺纹件4,螺纹件4提供螺纹配合带动第一传动轴5沿轴套1 的轴向方向滑动。当第一传动轴5沿轴套1的轴向向轴套1内部滑动时,锥套2受第一传动轴5的摩擦力作用,向轴套1内部滑动。随着锥套2向轴套1内滑动,锥套2的外侧壁受轴套1的挤压,进而使锥套2的内径尺寸减小,从而锥套2挤压在轴套1和第一传动轴5之间,在锥套2和轴套1之间的摩擦力,以及锥套2和第一传动轴5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实现了轴套1和第一传动轴5之间的轴向固定和周向固定,进而使轴套1和第一传动轴5之间可以传递转矩和拉力。调节胀套3,使胀套3的内径减小,且外径增大,进而通过胀套3将轴套 1和第二传动轴6夹紧固定,从而使轴套1和第二传动轴6之间可以传递转矩和拉力。综上所述,通过锥套2实现轴套1和第一传动轴5 之间的连接,通过胀套3实现轴套1和第二传动轴6之间的连接,进而实现了第一传动轴5与第二传动轴6之间的连接,由此可以实现第一传动轴5与第二传动轴6之间的转矩传递或拉力传递。
需要说明的是,胀套3为机械通用零部件,是机械产品轴系传动最常用的联接部件,通过旋转胀套3上的螺纹组件,可以在实现胀套 3的外径增大的同时,实现胀套3的内径减小,进而可以将胀套3夹紧在轴套1和第二传动轴6之间。胀套3可分为膜片胀套、鼓形齿式胀套、万向胀套、安全胀套、弹性胀套或蛇形弹簧胀套等,关于胀套 3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为公知技术,故此在本说明书中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锥套2和胀套3均沿轴套1的圆周方向均匀施加挤压力,从而实现轴套1和第一传动轴5的连接,以及轴套 1和第二传动轴6的连接,有利于第一传动轴5与第二传动轴6平稳传递转矩。并且,相较于键或销连接,通过锥套2和胀套3,无需在第一传动轴5和第二传动轴6上加工键槽或销孔,可快速实现轴套1 和第一传动轴5的拆装,以及轴套1和第二传动轴6的拆装。
如图2所示,轴套1的轴向两端分别设置有锥套孔11和胀套孔 14,锥套孔11的孔径自靠近胀套孔14的一端向背离胀套孔14的一端递增,锥套2插接在锥套孔11内,胀套3插接在胀套孔14内。其中,当锥套2向锥套孔11内部滑动时,锥套孔11为两端孔径等大亦可实现对锥套2外侧壁的挤压,进而使锥套2的内径减小。
锥套孔11的孔径自靠近胀套孔14的一端向背离胀套孔14的一端递增,由此当锥套2沿锥套孔11的轴向向靠近胀套孔14的一端滑动时,锥套2的外侧壁与锥套孔11的内侧壁完全贴合,当锥套2夹紧在轴套1和第一传动轴5之间时,锥套孔11的内侧壁受到均匀的挤压力,由此在锥套2和轴套1之间形成均匀的摩擦阻力,并且可以实现锥套2与锥套孔11之间的面接触,防止锥套2将锥套孔11的内壁挤压变形。
轴套1上设置有辅助定位孔12,辅助定位孔12与胀套孔14同轴且连通,辅助定位孔12的孔径小于胀套孔14的孔径。胀套3插接在胀套孔14内,胀套3抵接于辅助定位孔12的外侧,由此可方便实现胀套3在胀套孔14内的定位。
轴套1上设置有通孔13,通孔13的两端分别与锥套孔11和胀套孔14连通,螺纹件4为螺栓,螺栓插接在通孔13内,螺栓的螺栓头位于通孔13背离锥套2的一端。通孔13为沉头孔或者螺栓的头端位于辅助定位孔12内,由此使螺栓不妨碍胀套3和第二传动轴6的安装。
安装时,通过锥套2套设第一传动轴5,并将锥套2插接在锥套孔11内,旋转通孔13内的螺栓,螺栓的头端位于通孔13靠近胀套孔14的一端外侧,螺栓通过螺纹配合拉动第一传动轴5沿轴套1的轴向向锥套孔11内部滑动,第一传动轴5通过摩擦力带动锥套2向锥套孔11内部滑动,从而实现锥套2挤压在轴套1和第一传动轴5 之间,进而轴套1和第一传动轴5之间可用于传递转矩和拉力。
当轴套1和第一传动轴5连接完成后,将胀套3套设于第二传动轴6,并将胀套3插入胀套孔14,调节胀套3外径增大,内径缩小,从而使胀套3夹紧在轴套1和第二传动轴6之间,进而使轴套1和第二传动轴6之间可用于传递转矩和拉力。
当轴套1和第二传动轴6连接完成后,通孔13内的螺栓被胀套 3和第二传动轴6密封,从而可在第一传动轴5和第二传动轴6高速旋转时,避免通孔13内的螺栓松脱或飞出。
锥套2远离胀套3的一端的外径大于锥套孔11远离胀套孔14的一端的孔径,当锥套2沿锥套孔11的轴向向靠近胀套孔14的一端滑动时,锥套孔11的内壁挤压锥套2远离胀套3的一端的外侧壁,从而使锥套2的内部径向尺寸减小,通过锥套2将第一传动轴5夹紧。
锥套2靠近胀套3的一端的外径小于锥套孔11远离胀套孔14的一端的孔径,且大于锥套孔11靠近胀套孔14的一端的孔径。锥套2 外径较小的一端插入锥套孔11,当锥套2沿锥套孔11的轴向向靠近胀套孔14的一端滑动时,锥套孔11的内侧壁挤压锥套2的外侧壁,锥套2的外侧壁与锥套孔11的内侧壁贴合,锥套2与锥套孔11之间的摩擦力均匀施加在锥套2的外侧壁上,当轴套1和锥套2之间传递转矩时,可以避免轴套1和锥套2产生相对滑动。
如图3所示,锥套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豁口21和第二豁口22,第一豁口21和第二豁口22沿锥套2的周向间隔分布,第一豁口21 延伸至锥套2靠近胀套孔14的一端,第二豁口22延伸至锥套2远离胀套孔14的一端。当锥套2靠近胀套孔14的一端的外侧壁受到挤压时,锥套2靠近胀套孔14的一端产生弹性变形,第一豁口21的宽度缩小,锥套2靠近胀套孔14的一端内径减小;当锥套2远离胀套孔 14的一端的外侧壁受到挤压时,锥套2远离胀套孔14的一端产生弹性变形,第二豁口22的宽度缩小,锥套2远离胀套孔14的一端内径减小。由此,当锥套2的外侧壁受到锥套孔11的内侧壁挤压时,锥套2的轴向两端的内径均减小,从而将第一传动轴5夹紧在锥套2 内,锥套2的内壁两端均对第一传动轴5施加夹紧力,从而确保锥套2和第一传动轴5之间连接稳固。
如图4所示,轴套1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凸环15,凸环15位于轴套1远离胀套3的一端,螺纹件4为螺套,螺套套设于凸环15,螺套靠近胀套3的一端固定有挡圈41,挡圈41的内径大于轴套1的外径,且小于凸环15的外径。具体地,挡圈41卡挡在凸环15靠近胀套孔14的一侧,螺套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第一传动轴5上,旋转螺套时,螺套通过螺纹配合带动第一传动轴5沿轴套1的轴向滑动,当第一传动轴5沿轴套1的轴向向靠近胀套孔14的一端滑动时,第一传动轴5可通过摩擦力带动锥套2向锥套孔11内滑动,进而将锥套2夹紧在轴套1和第一传动轴5之间。螺纹件4为螺套相对于螺纹件4为螺栓增大了联轴器的径向尺寸,当需要较小尺寸的联轴器时,应采用上述螺纹件4为螺栓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轴5、第二传动轴6和实施例一提供的联轴器,第一传动轴 5插接于锥套2,第二传动轴6插接于胀套3。传动装置的技术效果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联轴器技术效果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传动轴5背离第二传动轴6的一端设置有轴肩51,锥套2抵接于轴肩51。当第一传动轴5沿轴套1的轴向滑动时,轴肩51推挤锥套2向锥套孔11内滑动,通过轴肩51防止锥套2相对于第一传动轴5向背离第二传动轴6的一端滑动,从而确保锥套2稳固地夹紧在轴套1和第一传动轴5之间。轴肩51亦可采用固定连接在第一传动轴5上的齿轮或带轮替代,同样具备推挤锥套2 的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轴套(1)、锥套(2)、胀套(3)和螺纹件(4),所述锥套(2)和所述胀套(3)分别插接在所述轴套(1)的两端,所述锥套(2)的外径由靠近所述胀套(3)的一端向远离所述胀套(3)的一端递增,所述螺纹件(4)转动连接于所述轴套(1),所述螺纹件(4)沿所述轴套(1)的轴向向远离所述胀套(3)的一端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锥套孔(11)和胀套孔(14),所述锥套孔(11)的孔径自靠近所述胀套孔(14)的一端向背离所述胀套孔(14)的一端递增,所述锥套(2)插接在所述锥套孔(11)内,所述胀套(3)插接在所述胀套孔(14)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1)上设置有辅助定位孔(12),所述辅助定位孔(12)与所述胀套孔(14)同轴且连通,所述辅助定位孔(12)的孔径小于所述胀套孔(14)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1)上设置有通孔(13),所述通孔(13)分别与所述锥套孔(11)和所述胀套孔(14)连通,所述螺纹件(4)为螺栓,所述螺栓插接在所述通孔(13)内,所述螺栓的螺栓头位于所述通孔(13)背离所述锥套(2)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套(2)远离所述胀套(3)的一端的外径大于所述锥套孔(11)远离所述胀套孔(14)的一端的孔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套(2)靠近所述胀套(3)的一端的外径小于所述锥套孔(11)远离所述胀套孔(14)的一端的孔径,且大于所述锥套孔(11)靠近所述胀套孔(14)的一端的孔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套(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豁口(21)和第二豁口(22),所述第一豁口(21)和所述第二豁口(22)沿所述锥套(2)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一豁口(21)延伸至所述锥套(2)靠近所述胀套孔(14)的一端,所述第二豁口(22)延伸至所述锥套(2)远离所述胀套孔(14)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1)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凸环(15),所述凸环(15)位于所述轴套(1)远离所述胀套(3)的一端,所述螺纹件(4)为螺套,所述螺套套设于所述凸环(15),所述螺套靠近所述胀套(3)的一端固定有挡圈(41),所述挡圈(41)的内径大于所述轴套(1)的外径,且小于所述凸环(15)的外径。
9.一种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动轴(5)、第二传动轴(6)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联轴器,所述第一传动轴(5)插接于所述锥套(2),所述第二传动轴(6)插接于所述胀套(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5)背离所述第二传动轴(6)的一端设置有轴肩(51),所述锥套(2)抵接于所述轴肩(51)。
CN201821182725.7U 2018-07-24 2018-07-24 联轴器及传动装置 Active CN2086195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82725.7U CN208619536U (zh) 2018-07-24 2018-07-24 联轴器及传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82725.7U CN208619536U (zh) 2018-07-24 2018-07-24 联轴器及传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19536U true CN208619536U (zh) 2019-03-19

Family

ID=65707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82725.7U Active CN208619536U (zh) 2018-07-24 2018-07-24 联轴器及传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195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14921U (zh) 短锥式联轴器
CN108757754B (zh) 便捷式传动连接件
CN208619536U (zh) 联轴器及传动装置
CN204985385U (zh) 一种双锥环式胀紧联接结构
US2332859A (en) Shaft coupling
CN208169360U (zh) 伸缩万向联轴器
CN205919927U (zh) 双悬臂叶轮型转子平衡用接头
CN205001399U (zh) 双轴套联轴器
CN204985379U (zh) 一种轴与轴连接的无键胀紧连接装置
CN204755625U (zh) 一种拆装方便的胀紧套
US2380672A (en) Flexible coupling
CN109404431A (zh) 一种可调式安全联轴器
CN212584151U (zh) 密炼机减速机输出轴扭矩传递结构
CN209430626U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十字轴万向节轴套
CN109386553A (zh) 一种联轴器
CN206111820U (zh) 一种抗弯传动轴
CN210461446U (zh) 一种用于电力传动系统的传动件
CN203322088U (zh) 偏心销轴式联轴器
CN202520810U (zh) 径向爪式弹性联轴器
CN208203835U (zh) 弹性联轴器
CN207830407U (zh) 一种便于更换固定的游艇的联轴器
CN106122377A (zh) 一种实现大转角高扭矩的单向旋转装置
CN201500696U (zh) 一种中厚板矫直机工作辊传动连接装置
CN102235436A (zh) 一种具有轴向与径向补偿功能的联轴器
CN212249884U (zh) 一种钻杆连接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