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13836U - 铣芯工装 - Google Patents

铣芯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13836U
CN208613836U CN201820270846.0U CN201820270846U CN208613836U CN 208613836 U CN208613836 U CN 208613836U CN 201820270846 U CN201820270846 U CN 201820270846U CN 208613836 U CN208613836 U CN 2086138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rod
mounting platform
block
workbench
mi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7084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ua Wei Di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Hua Wei Di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Hua Wei Di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Hua Wei Di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7084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138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138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138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铣芯工装,包括安装平台、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上的工作台组件、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上且位于所述工作台组件上方的铣刀组件、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上且能够使所述铣刀组件上下移动的上下调节组件;所述工作台组件包括工作台以及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上且与所述工作台底部连接的能够调节所述工作台的前、后、左、右位置的位置调节机构,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设于工作台底部连接且能够左右调节工作台位置的左右调节结构以及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上且与所述左右调节结构底部连接的能够使所述左右调节结构前后移动以前后调节所述工作台位置的前后调节结构。上述铣芯工装,通过上下调节组件能够精确的调整铣刀的位置,防止铣刀损坏芯片。

Description

铣芯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用于铣去芯片表面涂层的铣芯工装。
背景技术
在对芯片等电路板进行返修时,一般需要除去表面涂层等操作。现有的去涂层方式多数采用人工操作,容易伤到涂层下的芯片本身,且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去涂层方式效率高的铣芯工装。
提供一种铣芯工装,包括安装平台、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上的工作台组件、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上且位于所述工作台组件上方的铣刀组件、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上且能够使所述铣刀组件上下移动的上下调节组件;所述工作台组件包括工作台以及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上且与所述工作台底部连接的能够调节所述工作台的前、后、左、右位置的位置调节机构,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设于工作台底部连接且能够左右调节工作台位置的左右调节结构以及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上且与所述左右调节结构底部连接的能够使所述左右调节结构前后移动以前后调节所述工作台位置的前后调节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上下调节组件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上位于所述工作台组件后侧的位置处,所述上下调节组件包括立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上且位于所述工作台组件后侧位置处的第一丝杆、平行立设于所述第一丝杆的左侧的左侧导杆、平行立设于所述第一丝杆右侧的右侧导杆、螺纹配合于所述第一丝杆上的第一丝杆螺母、与第一丝杆螺母连接且穿设于所述第一丝杆、左侧导杆以及右侧导杆上的导向块、与所述第一丝杆、左侧导杆和右侧导杆的顶端均连接的顶块以及设于所述顶块上且能够锁紧第一丝杆以防止其旋转的锁紧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铣刀组件包括一设于所述导向块上的电机安装块、一竖直安装于所述电机安装块上且输出轴朝下的电机、一设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的铣刀、一平行立设于所述第一丝杆后侧的立板以及安装于所述立板上的电机控制箱。
进一步的,所述铣刀组件还包括一清零装置,所述清零装置包括一百分表、一用于将所述百分表安装于所述导向块上的百分表安装块以及一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上且位于所述百分表的测量头对准的测量柱。
本实用新型的铣芯工装,通过上下调节组件以及清零装置,在铣芯之前获取铣刀接触芯片表层的初始位置,再根据芯片的厚度来下调铣刀,有效防止铣刀破坏芯片,防止芯片被损坏,工作台组件通过所述前后调节结构以及左右调节结构有效调节工作台的前后左右位置,使得安装于所述台面板上的芯片能够与铣刀对准,通过上述水平调节结构,能够在铣芯过程中台面板、安装于台面板上的芯片呈水平状态,有效杜绝铣芯过程中损坏芯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铣芯工装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上下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第一旋转轮盘脱离于所述第一丝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工作台组件的拆解示意图。
图5是工作台的拆解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第二侧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至图6,本实施例的铣芯工装包括安装平台1、设于所述安装平台1上的工作台组件、设于所述安装平台1上且位于所述工作台组件上方的铣刀组件2、设于所述安装平台1上且能够使所述铣刀组件2上下移动的上下调节组件3。所述工作台组件包括工作台4以及设于所述安装平台1上且与所述工作台4底部连接的能够调节所述工作台4的前、后、左、右位置的位置调节机构,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设于工作台4底部连接且能够左右调节工作台4位置的左右调节结构6以及设于所述安装平台1上且与所述左右调节结构6底部连接的能够使所述左右调节结构6前后移动以前后调节所述工作台4位置的前后调节结构5。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平台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呈矩形,在所述安装平台1的底部的各边缘位置处可设置若干相互间隔的支撑脚101。
关于上下调节组件3:
所述上下调节组件3设于所述安装平台1上位于所述工作台组件后侧的位置处。所述上下调节组件3包括立设于所述安装平台1上且位于所述工作台组件后侧位置处的第一丝杆31、平行立设于所述第一丝杆31的左侧的左侧导杆32、平行立设于所述第一丝杆31右侧的右侧导杆33、螺纹配合于所述第一丝杆31上的第一丝杆螺母34、与第一丝杆螺母34连接且穿设于所述第一丝杆31、左侧导杆32以及右侧导杆33上的导向块35、与所述第一丝杆31、左侧导杆32和右侧导杆33的顶端均连接的顶块38以及设于所述顶块38上且能够锁紧第一丝杆31以防止其旋转的锁紧组件36。其中:
所述上下调节组件3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平台1上且位于所述工作台组件后侧位置处的底部安装台37,所述第一丝杆31、左侧导杆32以及右侧导杆33的下端均设于所述底部安装台37上,所述第一丝杆31、左侧导杆32以及右侧导杆33的上端与所述顶块38连接,且所述第一丝杆31能够绕自身转动。
所述第一丝杆31的上端穿过所述顶块38以外露于所述顶块38的上表面,在所述第一丝杆31的上端还设置有一带有第一手柄390的第一旋转轮盘39,所述第一旋转轮盘39包括一轮盘本体391以及由所述轮盘本体391相应于所述第一丝杆31上端的位置处向下延伸形成的安装筒392,所述第一丝杆31的上端穿设于所述安装筒392中。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安装筒392的内壁上竖向设置有限位槽(图未示出),在所述第一丝杆31上相应于所述限位槽的位置处竖向设置有限位凸起,这样,当所述第一丝杆31的上端安装于所述安装筒392中后,通过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槽的配合,防止所述限位轮盘绕所述第一丝杆31转动。当需要旋转第一丝杆31以调节所述铣刀组件2时,通过转动所述第一旋转轮盘39,即可使所述第一丝杆31转动,以上调或下调所述铣刀组件2的高度。
所述锁紧组件36包括设于所述顶块38上表面且穿设于所述第一丝杆31上的垫块361、设于所述垫块361上且抱于所述第一丝杆31上的抱紧件362以及锁紧螺栓363,所述抱紧件362位于所述安装筒392与所述垫块361之间,所述抱紧件362呈C形,在所述C形抱紧件362的两端处开设有供所述锁紧螺栓363穿过的螺孔,所述锁紧螺栓363与所述螺孔螺纹配合,从而使所述C形抱紧件362抱紧所述第一丝杆31。当所述铣刀组件2的高度调好后即可锁紧所述抱紧件362以防止所述第一丝杆31继续转动。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旋转轮船的外周面还设置有刻度(图未示出),在所述顶块38上还立设有一简易计数块。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块35套设于所述第一丝杆螺母34的外周,所述导向块35呈矩形体状。所述导向块35的左侧及右侧分别向前(向工作台组件的方向)延伸有一左侧挡351及右侧挡352,所述导向块35的左侧挡351、右侧挡352以及位于它们之前的前侧面形成一向后凹的凹形腔353,一301穿设于所述凹形腔353内,且所述301的下端与所述底部安装台37连接,上端与所述顶块38连接。在铣芯片涂层的过程中,所述301可以防止涂层碎末飞至后端导向块35中,第一丝杆螺母34中等等。
本实施例的上下调节组件,通过立设于工作台组件后侧的安装平台上的第一丝杆来调节第一丝杆螺母,将导向块设于所述第一丝杆螺母外周,并穿设于第一丝杆、左侧导杆以及右侧导杆上,能够使得安装于导向块上的铣刀组件稳定的上下移动,所述顶块能够供锁紧组件安装且有效连接第一丝杆、左侧导杆以及右侧导杆,稳固的同时提供安装空间给锁紧组件。底部安装台加厚,使得第一丝杆、左侧导杆及右侧导杆稳固的安装在底部安装台上,第一丝杆可通过轴承固定在底部安装台上以能够绕自身转动。第一丝杆顶端外露于所述顶块上表面,使得第一旋转轮盘能够套设于外露于顶块上表面的上端,用户通过第一手柄旋转第一旋转轮盘,非常方便用于旋转第一丝杆以调节铣刀组件的上下位置。通过在第一旋转轮盘的安装套筒的内壁上设置限位槽,在丝杆上端相应于限位槽的位置设置限位凸起,能够有效使得第一旋转轮盘与第一丝杆凹凸限位配合,不占用过多空间,同时能够有效达到用户旋转第一旋转轮盘时即可使第一丝杆转动的目的。通过垫块以、C形抱紧件以及锁紧螺栓能够有效抱紧第一丝杆,当用户旋转到预定位置后,可锁紧第一丝杆,防止第一丝杆转动。
关于铣刀组件2:
所述铣刀组件2包括一设于所述导向块35上的电机安装块21、一竖直安装于所述电机安装块21上且输出轴朝下的电机22、一设于所述电机22的输出轴上的铣刀(图未示出)、一平行立设于所述第一丝杆31后侧的立板23以及安装于所述立板23上的电机控制箱24。所述立板23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底部安装台37上,所述立板23的上端与所述顶块38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铣刀组件2还包括一清零装置25,所述清零装置25包括一百分表251、一用于将所述百分表251安装于所述导向块35上的百分表安装块252以及一设于所述安装平台1上且位于所述百分表251的测量头对准的测量柱253。所述清零装置25也相当于初始装置,用于在铣每一芯片的涂层之前用于调节当前芯片的初始位置,然后根据每一芯片的涂层厚度设置铣刀下移的距离,从而保证能够精确铣去涂层的同时,不伤及芯片的其他部分。
本实施例中,所述百分表安装块252设于所述电机安装块21与所述导向块35之间,所述百分表安装块252的正面为长方形,所述百分表251固定于所述百分表安装块252的端头,所述百分表安装块252上还设置有一控制器26,用于控制电机22转速。
本实施例的铣芯装置还包括一高清摄像头271以及一与所述高清摄像头271电连接且用于高清显示的显示屏272,所述高清摄像头271斜向插设于所述电机安装块21上,所述高清摄像头271的下端外露于所述电机安装块21的下端,上端为旋转调节端,可通过旋转调节端来调节清晰度。
关于前后调节结构5:
所述前后调节结构5设于所述安装平台1上,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平台1上的左导轨组51、设于所述安装平台1上且与所述左导轨组51平行的右导轨组52以及设于所述安装平台1上且位于所述左导轨组51及右导轨组52之间的位置的前后移动组53。其中:
所述左导轨组51包括一左侧板511、沿所述左侧板511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左侧板511上表面的左导轨512、滑动配合于所述左导轨512上的左滑块513、设于所述左导轨512前端的用于抵挡所述左滑块513前端的第一前挡块514、设于所述左导轨512后端的用于抵挡所述左滑块513后端的第一后挡块515。所述左导轨512的横截面呈“工”形,其左右侧面对称设有第一左导轨槽及第一右导轨槽,所述左滑块513的横截面呈下框状,其左右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左导轨槽滑动配合的第一左凸起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右导轨槽滑动配合的第一右凸起部。所述第一前挡块514及第一后挡块515的顶部高于所述左导轨512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前挡块514和第一后挡块515均可以呈“7”形,具有第一水平块以及由所述第一水平块的外端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一竖直块,所述第一水平块位于所述左导轨512的相应端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竖直块贴于所述左导轨512相应端的端面。
所述右导轨组52包括一右侧板521、沿所述右侧板521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右侧板521上表面的右导轨522、滑动配合于所述右导轨522上的右滑块523、设于所述右导轨522前端的用于抵挡所述右滑块523前端的第二前挡块524、设于所述右导轨522后端的用于抵挡所述右滑块523后端的第二后挡块525。所述右导轨522的横截面呈“工”形,其左右侧面对称设有第二左导轨槽及第二右导轨槽,所述右滑块523的横截面呈下框状,其左右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二左导轨槽滑动配合的第二左凸起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右导轨槽滑动配合的第二右凸起部。所述第二前挡块524及第二后挡块525的顶部高于所述右导轨522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前挡块524和第二后挡块525均可以呈“7”形,具有第二水平块以及由所述第二水平块的外端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二竖直块,所述第二水平块位于所述右导轨522的相应端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竖直块贴于所述右导轨522相应端的端面。
所述前后移动组53包括设于所述左导轨组51及右导轨组52之间且与所述左导轨组51及右导轨组52平行的第二丝杆531、与所述第二丝杆531螺纹配合的第二丝杆螺母532、设于所述安装平台1上位于所述左导轨组51及右导轨组52之间的位置处且用于固定所述第二丝杆螺母532的第一固定座533,所述第二丝杆螺母532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座533固定于所述安装平台1的上方,从而在当转动所述第二丝杆531时,所述第二丝杆螺母532保持不动,所述第二丝杆531在所述第二丝杆螺母532的配合下前后移动。
所述前后移动组53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丝杆531前端的能够随所述第二丝杆531前后移动的前连接块536、设于所述第二丝杆531前端的能够随所述第二丝杆531前后移动的后连接块537,所述前连接块536及后连接块537分别与所述左右调节结构6的底部的前侧和后侧连接,所述左滑块513及右滑块523分别与所述左右调节结构6的左侧和右侧连接。
当需要使所述工作台4前后移动时,转动所述第二丝杆531,以带动与所述第二丝杆531连接的左右调节结构6在左导轨组51及右导轨组52的导向配合下前后移动,从而使得固定于所述左右调节结构6上的工作台4前后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后移动组53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丝杆531前端的带有第二手柄534的第二旋转轮盘535。
关于左右调节结构6:
所述左右调节结构6包括与所述前后调节结构5连接的连接基板60、设于所述连接基板60的上表面的前侧的前导轨组61、设于所述连接基板60的上表面的后侧的后导轨组62、设于所述连接基板60上且位于所述前导轨组61及后导轨组62之间的左右移动组63。其中:
所述前导轨组61包括一前侧板611、沿所述前侧板611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前侧板611上表面的前导轨612、滑动配合于所述前导轨612上的前滑块613、设于所述前导轨612左端的用于抵挡所述前滑块613左端的第一左挡块614、设于所述前导轨612右端的用于抵挡所述前滑块613右端的第一右挡块615。所述前导轨612的横截面呈“工”形,其前后侧面对称设有第一前导轨槽及第一后导轨槽,所述前滑块613的横截面呈下框状,其前后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前导轨槽滑动配合的第一前凸起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后导轨槽滑动配合的第一后凸起部。所述第一左挡块614及第一右挡块615的顶部高于所述前导轨612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左挡块614和第一右挡块615均可以呈“7”形,具有第三水平块以及由所述第三水平块的外端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三竖直块,所述第三水平块位于所述前导轨612的相应端的上表面,所述第三竖直块贴于所述前导轨612相应端的端面。
所述后导轨组62包括一后侧板621、沿所述后侧板621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后侧板621上表面的后导轨622、滑动配合于所述后导轨622上的后滑块623、设于所述后导轨622左端的用于抵挡所述后滑块623左端的第二左挡块624、设于所述后导轨622右端的用于抵挡所述后滑块623右端的第二右挡块625。所述后导轨622的横截面呈“工”形,其前后侧面对称设有第二前导轨槽及第二后导轨槽,所述后滑块623的横截面呈下框状,其前后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二后导轨槽滑动配合的第二前凸起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后导轨槽滑动配合的第二后凸起部。所述第二左挡块624及第二右挡块625的顶部高于所述后导轨622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左挡块624和第二右挡块625均可以呈“7”形,具有第四水平块以及由所述第四水平块的外端竖直向下延伸的第四竖直块,所述第四水平块位于所述后导轨622的相应端的上表面,所述第四竖直块贴于所述后导轨622相应端的端面。
所述左右移动组63包括设于所述前导轨组61及后导轨组62之间且与所述前导轨组61及后导轨组62平行的第三丝杆631、与所述第三丝杆631螺纹配合的第三丝杆螺母632、设于所述连接基板60上位于所述前导轨组61及后导轨组62之间的位置处且用于固定所述第三丝杆螺母632的第二固定座633,所述第三丝杆螺母632通过所述第二固定座633固定于所述连接基板60的上方,从而在当转动所述第三丝杆631时,所述第三丝杆螺母632保持不动,所述第三丝杆631在所述第三丝杆螺母632的配合下左右移动。
所述左右移动组63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三丝杆631前端的能够随所述第三丝杆631左右移动的左连接块、设于所述第三丝杆631前端的能够随所述第三丝杆631左右移动的右连接块634,所述左连接块及右连接块634分别与所述工作台4的底部的左侧和右侧连接,所述前滑块613及后滑块623分别与所述工作台4的前侧和后侧连接。
当需要使所述工作台4左右移动时,转动所述第三丝杆631,以带动与所述第三丝杆631连接的工作台4在前导轨组61及后导轨组62的导向配合下左右移动,从而使得所述工作台4左右移动。
关于工作台4:
所述工作台4包括底部与所述左右移动组63件连接的台底板41、设于所述台底板41上的台面板42、设于所述台面板42上的芯片夹具43以及用于调节所述台面板42的水平调节结构44。本实施例中,所述台面板42的中心位置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台底板41上,所述台面板42的四周通过水平调节结构44与所述台底板41配合。其中:
所述台底板41的底部的左侧及右侧分别与所述左右移动组63件的左连接块及右连接块634连接,所述台底板41的底部的前侧及后侧分别与所述左右移动组63件的前滑块613及后滑块623连接,以能够随所述第三丝杆631的左右移动而移动。
关于芯片夹具43:
所述芯片夹具43包括设于所述台面板42上的第一侧夹431(本实施例为左侧)以及与所述第一侧夹431相对的第二侧夹432。所述第一侧夹431呈L形,具有供所述芯片的底面的第一侧放置的第一侧平面431a以及夹持所述芯片的第一侧面的第一夹持面431b。所述第二侧夹432具有供所述芯片的底面的第二侧放置的第二侧平面432a以及夹持所述芯片的第二侧面的第二夹持面432b。所述第一侧平面431a及第二侧平面432a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第一侧夹431及第二侧夹432可以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台面板42上,具体可在所述台面板42上相应于所述第一侧夹431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侧夹431的第一容置槽433,所述第一侧夹43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呈矩形,所述第一侧夹431的第一侧平面431a至底面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容置槽433的深度,以使所述第一侧平面431a与所述台面板42齐平或高于所述台面板42。在所述台面上相应于所述第二侧夹432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二侧夹432的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侧夹432的第二侧平面432a至其底面的高度大小或等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深度,以使所述第二侧平面432a与所述台面板42齐平或高于所述台面板42。所述第一侧夹431及第二侧夹432均可螺纹配合于所述台面板42上、铆接于所述台面板42上、卡接于所述台面板42上等等。
为了能够夹持更多宽度或长度的芯片,在所述第一容置槽433或第二容置槽外侧还设置有至少一第三容置槽434,所述第三容置槽434与相邻的第一容置槽433或第二容置槽之间的间隔与相应的芯片的长度或宽度相匹配,如此,当所述第三容置槽434设于所述第一容置槽433外侧时,安装于所述第三容置槽434内的第三侧夹与安装于第二容置槽内的第二侧夹432能够夹持相应的芯片,当所述第三容置槽434设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外侧时,安装于所述第三容置槽434内的第三侧夹与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置槽433内的第一侧夹431能够夹持所述芯片。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所述第二侧夹432能够左右移动(沿所述台面板42长度方向移动)并固定,便于夹紧芯片或取下芯片,适用更多型号的芯片,所述第二容置槽为沿所述台面板42长度方向设置的滑移槽435,所述第二侧夹432的截面呈工形,包括底平板4321、立设于所述底平板4321上的立块4322以及水平设置于所述立块4322上的顶平板4323,上述第二侧平面432a及第二侧夹持面位于所述顶平板4323上靠近所述第一侧夹431的一侧(左侧)。所述滑移槽435与所述底平板4321及立块4322的形状相匹配以使所述第二侧夹432能够在所述滑移槽435内向所述第一侧夹431的方向移动或者向远离所述第一侧夹431的方向移动。所述滑移槽435具有与所述底平板4321形状相匹配的槽底腔、与所述槽底腔连通且与所述立块4322相匹配的立腔,所述槽底腔的宽度大于所述立腔的宽度,所述立腔的下端贯穿所述槽底腔顶壁以与所述槽底腔连通,且所述立腔竖直向上贯穿所述台面板42。
在所述第二侧夹432远离所述第一侧夹431的一侧(右侧)开设有一固定孔,在所述台面上相应于所述滑移槽435的位置处开设有一螺纹孔,一螺杆436的里端由外至内的穿过所述螺纹孔后与滑动配合于所述滑移槽435内的第二侧夹432固定,这样,就可以旋转所述螺杆436以左右移动所述第二侧夹432,非常便于夹持或取下芯片。为了便于旋转所述螺杆436,在所述螺杆436的外端设置有一第一手轮437。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安装或取下所述第二侧夹432,所述滑移槽435远离所述第一侧夹431的一端设置有一与所述滑移槽435连通的安装槽438,所述安装槽438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侧夹432的底平板4321的宽度,如此,在安装所述第二侧夹432时,将所述第二侧夹432放置在所述安装槽438中,然后使所述底平板4321与所述立块4322与滑移槽435对准,即可使所述第二侧夹432进入所述滑移槽435中,当需要取出所述第二侧夹432时,直接将所述第二侧夹432移至所述安装槽438中,然后竖直向上取出所述第二侧夹432。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滑移槽435靠近所述第一侧夹431的一端的槽底部具有一凸台(图未示出),所述凸起的台面至所述槽底腔的顶壁之间的平行距离与所述底平板4321的高度相匹配,具体地,所述凸起的台面至所述槽底腔的顶壁之间的平行距离略小于所述槽底腔的高度,这样,当所述第二侧夹432被移动至该凸台上后,所述凸台的台面与所述槽底腔的顶壁能够夹好的夹紧所述第二侧夹432的底平板4321。进一步的,所述凸台远离所述第一侧夹431的一端具有向下且向远离所述第一侧夹431的方向倾斜的坡面,如此,能够更好的将所述第一侧夹431引导至所述凸台上。
可理解的,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夹431也可为右侧夹,第二侧夹432则相应的为左侧夹。
关于水平调节结构44:
所述水平调节结构44包括设于所述底板上各边缘位置处的调节槽441、设于所述台面板42底面相应于所述调节槽441位置的调节块442以及与所述调节槽441一一对应的调节螺杆443。所述调节块442的外侧面为向下且向里倾斜的第一倾斜面4421,所述调节块442数量及位置与所述调节槽441相匹配,一一对应的容置于所述调节槽441中。所述槽底板的侧面相应于所述调节槽441的位置处开设有调节螺孔,所述调节螺杆443由外至内的螺纹穿过所述螺孔以逐渐向里抵于位于所述调节槽441中的调节块442的第一倾斜面4421上,从而逐渐使相应边缘位置处的所述调节块442向上移动以使所述台面板42相应边缘向上移动,最终使得所述台面板42呈水平状而非倾斜状。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台底板41及台面板42均为矩形块状,因此,只需要在台底板41的四个边角处设置四个调节槽441,在台面板42的底面的四个边角处设置四个调节块442,即台底板41的每一个边角处设置一个调节槽441,台面板42的每一个边角处设置一个容置于所述调节槽441内的调节块442即可。所述调节槽441形状与所述调节块442形状相匹配,所述调节槽441相应于所述调节块442的第一倾斜面4421的外侧面为第二倾斜面4411,第二倾斜面4411的倾斜度与所述第一倾斜面4421的倾斜度相匹配。所述台底板41的各边角处相应于所述调节槽441的第二倾斜面4411的位置处亦呈与所述第二倾斜面4411相匹配的第三倾斜面445,所述第三倾斜面445的倾斜度与所述第二倾斜面4411的倾斜度相匹配。所述调节螺孔由所述第三倾斜面445向里开设形成,且所述调节螺孔向里且向上倾斜,以使得螺纹穿设于所述调节螺孔的调节螺杆443与所述第一倾斜面4421可以呈90度角,从而使得所述调节螺杆443在向里且向上移动时的调节过程中,所述调节螺杆443的里端始终与所述调节块442的第一倾斜面4421接触,使得水平调节过程更稳定、平稳。为了例于旋转所述调节螺杆443,在所述调节螺杆443的外端设置有第二手轮446。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调节结构44还包括设于所述台面板42的前侧或后侧的第一水平仪447以及设于所述台面板42的左侧或右侧的第二水平仪448,所述第一水平仪447及第二水平仪448用于从纵横方向上显示所述台面板42是否呈水平状态。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平仪447及第二水平仪448均可为气泡水平仪。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吹气管7,所述吹气管7的一端与气源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台面板42上,所述吹气管7的另一端具有吹气嘴,通过所述吹气管7可以将所述铣芯过程中产生的末屑吹离所述台面板42。
本实用新型的铣芯工装,先将芯片放在所述芯片夹具43上,然后旋转第一手轮437以使所述第二侧夹432向第一侧夹431的方向移动以夹紧所述芯片;然后调节工作台4的前后左右位置以及水平度,通过第二丝杆531及第三丝杆631调节工作台4的前后左右位置以调节所述芯片的前后左右位置,使所述芯片的对准所述铣刀,通过上述的水平调节结构44来调节台面板42各个角度的高度,从而使得所述台面板42呈水平状态;然后旋转所述第一旋转轮盘39使百分表251以及铣刀同时下降,当所述铣刀接触所述芯片上表面时,所述百分表251的测量头下抵于测量柱253上进行清零;然后根据所述芯片的涂层的厚度在铣芯片的过程中逐渐下调铣刀,从而能够使精确有效的铣去涂层,同时又因为有百分表251作为参考,不会过度下调铣刀,避免铣刀因下调过度而损伤芯片,通过控制器26调节电机22的旋转速度,从而调节所述铣刀的旋转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铣芯工装,水平调节结构44能够保证所述芯片呈水平状,防止因芯片倾斜而赞成的铣刀操作芯片的情况发生,通过上下调节组件以及清零装置25,在铣芯之前获取铣刀接触芯片表层的初始位置,再根据芯片的厚度来下调铣刀,有效防止铣刀破坏芯片,防止芯片被损坏,工作台组件通过所述前后调节结构5以及左右调节结构6有效调节工作台4的前后左右位置,使得安装于所述台面板42上的芯片能够与铣刀对准,通过上述水平调节结构44,能够在铣芯过程中台面板42、安装于台面板42上的芯片呈水平状态,有效杜绝铣芯过程中损坏芯片,上述水平调节结构44由于只需要在台面板42底面的边角处设置调节块442,在台底板41上的边角处设置调节槽441,再通过调节螺杆443向里上方推动调节块442来调节台面板42相应边角处的高度,这种结构简单巧妙有效,不占用较多空间。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铣芯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平台、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上的工作台组件、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上且位于所述工作台组件上方的铣刀组件、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上且能够使所述铣刀组件上下移动的上下调节组件;所述工作台组件包括工作台以及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上且与所述工作台底部连接的能够调节所述工作台的前、后、左、右位置的位置调节机构,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设于工作台底部连接且能够左右调节工作台位置的左右调节结构以及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上且与所述左右调节结构底部连接的能够使所述左右调节结构前后移动以前后调节所述工作台位置的前后调节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芯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调节组件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上位于所述工作台组件后侧的位置处,所述上下调节组件包括立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上且位于所述工作台组件后侧位置处的第一丝杆、平行立设于所述第一丝杆的左侧的左侧导杆、平行立设于所述第一丝杆右侧的右侧导杆、螺纹配合于所述第一丝杆上的第一丝杆螺母、与第一丝杆螺母连接且穿设于所述第一丝杆、左侧导杆以及右侧导杆上的导向块、与所述第一丝杆、左侧导杆和右侧导杆的顶端均连接的顶块以及设于所述顶块上且能够锁紧第一丝杆以防止其旋转的锁紧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铣芯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刀组件包括一设于所述导向块上的电机安装块、一竖直安装于所述电机安装块上且输出轴朝下的电机、一设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的铣刀、一平行立设于所述第一丝杆后侧的立板以及安装于所述立板上的电机控制箱。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铣芯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刀组件还包括一清零装置,所述清零装置包括一百分表、一用于将所述百分表安装于所述导向块上的百分表安装块以及一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上且位于所述百分表的测量头对准的测量柱。
CN201820270846.0U 2018-02-26 2018-02-26 铣芯工装 Active CN2086138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70846.0U CN208613836U (zh) 2018-02-26 2018-02-26 铣芯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70846.0U CN208613836U (zh) 2018-02-26 2018-02-26 铣芯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13836U true CN208613836U (zh) 2019-03-19

Family

ID=65692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70846.0U Active CN208613836U (zh) 2018-02-26 2018-02-26 铣芯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138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8697A (zh) * 2019-05-29 2019-09-17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三轴数控铣削的对刀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8697A (zh) * 2019-05-29 2019-09-17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三轴数控铣削的对刀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62155U (zh) 一种激光刀头焊接机
JP2007316022A (ja) 可動式プローブユニット機構及び電気検査装置
CN204221303U (zh) 一种金属掩模板组件组装设备
CN208613836U (zh) 铣芯工装
CN104294213A (zh) 一种金属掩模板组件组装设备
CN208303985U (zh) 铣芯工装及其上下调节组件
CN208662625U (zh) 铣削装置
CN107187200A (zh) 喷印机构喷头调节装置以及调节系统
CN105965336A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磨削装置
CN202293598U (zh) 一种精密丝印机
CN208614256U (zh) 用于固定芯片的工作台组件
CN208147798U (zh) 用于固定芯片的工作台
CN209334812U (zh) 一种可调式建材切割装置
CN207508905U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零件倒角器
CN116337876A (zh) 一种基于自动化的激光芯片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CN209830636U (zh) 一种便于调整的镭射切割机
CN211005917U (zh) 一种方便调节大小的刺绣架
CN208729350U (zh) 切线平板牙刃具修磨装置
CN208774792U (zh) 一种动车组头车撒砂排障器的高度调整专用工具
CN218380825U (zh) 滚子倒角圆周跳动的检测装置
CN215394552U (zh) 一种运行平稳的主轴锥孔研磨仪
CN110328890A (zh) 一种带有翻转和微调功能的rfid标签热压固化装置
CN216681130U (zh) 一种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生产骨架切割装置
CN217225084U (zh) 一种平面磨床用水平调校装置
CN205593528U (zh) 一种多旋翼飞行器安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