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08849U - 减速电机 - Google Patents

减速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08849U
CN208608849U CN201821153128.1U CN201821153128U CN208608849U CN 208608849 U CN208608849 U CN 208608849U CN 201821153128 U CN201821153128 U CN 201821153128U CN 208608849 U CN208608849 U CN 2086088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allation cavity
gear
casing
decelerating moto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5312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捷
陈文胜
吴启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uyuan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uyuan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uyuan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uyuan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5312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088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088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088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速电机,减速电机包括:机壳,机壳构造出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并设有连通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的安装孔;电机轴,套设于安装孔内,且至少一端伸出至机壳外,电机轴和机壳之间能够相对转动;电机总成,设于第一安装腔中,电机总成包括固定在电机轴上的定子绕组组件,和套设于定子绕组组件外的转子组件;齿轮减速机构,设于第二安装腔中,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入端穿过安装孔并连接至转子组件,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出端连接至机壳。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使电机总成与齿轮减速机构之间不易相互影响,即不易由于电机总成温升过高而导致齿轮减速机构加速老化,也不易发生齿轮减速机构上的润滑油侵入电机总成的情况。

Description

减速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减速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减速电机,为了减小整体尺寸,将减速机构与电机总成设置在同一舱体中,由于电机总成的散热条件有限,导致电机总成的热量无法快速散出,存在较大的烧毁风险。同时,电机总成温升传递到减速机构会加速油脂、润滑油以及齿轮的老化速度,从而产生润滑易失效、传动噪音大以及维修成本高的问题。此外,由于减速机构和电机总成处于同一舱体,还存在润滑油易侵入电机总成,导致电机总成漏电且易损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速电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速电机,包括:机壳,机壳构造出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并设有连通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的安装孔;电机轴,套设于安装孔内,且至少一端伸出至机壳外,电机轴和机壳之间能够相对转动;电机总成,设于第一安装腔中,电机总成包括固定在电机轴上的定子绕组组件,和套设于定子绕组组件外的转子组件;齿轮减速机构,设于第二安装腔中,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入端穿过安装孔并连接至转子组件,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出端连接至机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速电机,包括机壳、电机轴、电机总成和齿轮减速机构。具体地,机壳构造出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且机壳上开设有连通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的安装孔。第一安装腔中设置有电机总成,电机总成包括定子绕组组件和转子组件,第二安装腔中设置有齿轮减速机构。电机轴套设于安装孔内,且至少一端伸出至机壳外,电机轴和机壳之间能够相对转动。第一安装腔中的定子绕组组件固定在电机轴上,第一安装腔中的转子组件套设于定子绕组组件外。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入端穿过安装孔并连接至转子组件,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出端连接至机壳。通过上述方案,在定子绕组组件通电时,能够通过电磁感应定律产生驱动扭矩,从而使转子组件相对定子绕组组件转动。由于定子绕组组件套装固定在电机轴上,转子组件通过齿轮减速机构与机壳相连,从而能够驱动机壳相对于电机轴转动。
此外,通过电机总成安装于第一安装腔中,齿轮减速机构安装于第二安装腔中,使电机总成与齿轮减速机构之间不易相互影响,即不易由于电机总成温升过高而导致齿轮减速机构加速老化,也不易发生齿轮减速机构上的润滑油侵入电机总成的情况,使电机总成不易发生短路、漏电现象,进而提高了减速电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减速电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离合器,设于第二安装腔中,离合器包括:齿套,与机壳固定连接,齿套的内周面上设置有棘齿;同步环,同步环的外周面上设有与棘齿相配合的棘爪,同步环套设于齿套内,且同步环连接至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出端。
在本方案中,第二安装腔中设有离合器,离合器包括齿套和同步环,通过齿套与机壳固定连接,同步环套设在齿套内,齿套的内周面上设有棘齿,同步环的外周面上设有与棘齿相配合的棘爪,且同步环与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出端相连,能够在转子组件带动齿轮减速机构运动时,使同步环转动。当同步环正向转动时,棘爪与棘齿互相卡接,同步环能够带动齿套转动,从而使整个机壳转动。其中,可以理解的是,当齿套及机壳的转动速度大于同步环时,同步环不再对齿套起带动作用。当同步环反向转动时,同步环不对齿套起带动作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多个滚珠,设于齿套和同步环之间。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齿套和同步环之间设置多个滚珠,使齿轮和同步环能够实现滚动连接,该离合器具有摩擦系数小、损耗小的优点,能够适应在较大载荷及较高转速的场合下使用,实用性高。
可选地,多个滚珠沿同步环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齿轮减速机构包括:内齿圈,与电机轴固定连接;太阳轮,套设于电机轴和安装孔之间,太阳轮的第一端与转子组件固定连接,太阳轮的第二端套设在内齿圈的内侧;行星架,行星架的第一端通过花键结构与同步环相连,行星架的第二端设置有可转动的行星轮,行星轮分别与内齿圈以及太阳轮的第二端相啮合。
在本方案中,齿轮减速机构包括内齿圈、太阳轮、行星架以及行星轮,通过内齿圈与电机轴固定连接,太阳轮套设于电机轴和安装孔之间,太阳轮的第一端与转子组件固定连接,太阳轮的第二端套设于内齿圈的内侧,以及行星架的第一端通过花键结构与同步环相连,行星架的第二端设置有可转动的行星轮,行星轮分别与内齿圈以及太阳轮的第二端相啮合,能够组成行星减速机构,从而实现通过转子组件带动同步环运动,并实现减速效果,其具有运转平稳、低噪音、高扭矩及高效率的优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密封件,设置于太阳轮和电机轴之间。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太阳轮和电机轴之间设置第一密封件,能够在安装电机轴和太阳轮时实现封闭安装孔,从而能够形成密闭的第一安装腔和密闭的第二安装腔,能够进一步降低电机总成与齿轮减速机构之间相互影响的幅度,即减缓由于电机总成温升过高而导致齿轮减速机构老化速度过快以及齿轮减速机构上的润滑油易侵入电机总成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减速电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齿轮减速机构包括:太阳轮,套设于电机轴和安装孔之间,太阳轮的第一端与转子组件固定连接,太阳轮的第二端套设在同步环的内侧;行星架,与电机轴固定连接,行星架上设置有可转动的行星轮,行星轮分别与太阳轮的第二端以及同步环的内侧相啮合。
在本方案中,齿轮减速机构包括太阳轮、行星架以及行星轮。通过太阳轮套设于电机轴和安装孔之间,太阳轮的第一端与转子组件固定连接,太阳轮的第二端套设在同步环的内侧,以及行星架与电机轴固定连接,行星架上设置有可转动的行星轮,行星轮分别与太阳轮的第二端以及同步环的内侧相啮合,能够组成行星减速机构,从而实现通过转子带动同步环运动,并实现减速效果,其具有运转平稳、低噪音、高扭矩及高效率的优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密封件,设置于太阳轮和电机轴之间;第三密封件,设置于太阳轮和安装孔之间。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太阳轮和电机轴之间设置第一密封件,在太阳轮和安装孔之间设置第二密封件,能够在安装电机轴和太阳轮时实现封闭安装孔,从而能够形成密闭的第一安装腔和密闭的第二安装腔,能够进一步降低电机总成与齿轮减速机构之间相互影响的幅度,即减缓由于电机总成温升过高而导致齿轮减速机构老化速度过快以及齿轮减速机构上的润滑油易侵入电机总成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减速电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定子绕组组件包括定子铁芯,以及设置在定子铁芯上的铜线绕组;转子组件包括转子本体,以及设于转子本体上的磁钢。
其中,定子铁芯均为中空结构,定子铁芯套装固定在电机轴上,且定子铁芯上设置有铜线绕组。转子本体套设于定子铁芯外侧,转子本体与定子铁芯同轴设置,且转子本体与定子铁芯之间留有空隙。磁钢设置在转子本体内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安装腔中添加有冷却绝缘液体。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第一安装腔中添加冷却绝缘液体,能够通过冷却绝缘液体将电机总成上产生的热量快速地传递到机壳上,以通过机壳散发到外界环境中,大幅提升散热面积,具有较佳的散热作用,散热效率高、效果好,有利于提高减速电机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冷却绝缘液体包括以下之一或其组合:植物绝缘油、矿物绝缘油和合成绝缘油。冷却绝缘液体能够将电机总成上产生的热量快速地传递到机壳上,以使热量通过机壳散发到外界环境中,具有较佳的散热作用,散热效率高。
需要说明的是,冷却绝缘液体不限于植物绝缘油、矿物绝缘油和合成绝缘油,也可以采用其它具有绝缘效果且温度较低的液体介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通气管,通气管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通气管的第一端口设于第一安装腔中,通气管的第二端口延伸至机壳外。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通气管,通气管的第一端口设于第一安装腔中,通气管的第二端口延伸至机壳外,实现平衡第一安装腔的内外气压,减少由于第一安装腔内外压差过大而导致的故障,提高了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气液分离装置,与定子绕组组件固定连接,气液分离装置具有连接至第一安装腔的混合物入口和连接至第一端口的气体出口;其中,混合物入口设置在气液分离装置的底部,混合物入口和气体出口之间设置有用于阻挡冷却绝缘液体的过滤组件。
在本方案中,通过气液分离装置与定子绕组组件固定连接,气液分离装置具有连接至第一安装腔的混合物入口和连接至第一端口的气体出口,混合物入口设置在气液分离装置的底部,混合物入口和气体出口之间设置有用于阻挡冷却绝缘液体的过滤组件,能够限制第一安装腔中的冷却绝缘液体通过第一端口进入到通气管中,进而保证了通气管调节第一安装腔内外气压的作用,提高了实用性和可靠性。
具体地,冷却绝缘液体和气体一同从混合物入口进入气体分离装置后,气液分离装置中的过滤组件能够将冷却绝缘液体和气体分离,使分离后的冷却绝缘液体从位于气液分离装置底部的混合物入口排出至第一安装腔中,使分离后的气体能够从位于气液分离装置的气体出口排出至通气管中。从而实现将冷却绝缘液体隔离在第一安装腔中,并使分离后的气体能够从通气管排出至机壳外,有利于将第一安装腔中的热气体排出,提高散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防水透气装置,防水透气装置包括具有两个开口的腔体、以及设置于腔体中的干燥剂;其中,第二端口连接至腔体的一个开口,且腔体的至少一个开口上盖设有防水透气膜。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防水透气装置,防水透气装置包括具有两个开口的腔体,腔体中设置有干燥剂,能够对腔体中的空气进行干燥。通过第二端口连接至腔体的一个开口,使外部水汽不易通过通气管进入到第一安装腔中,减少第一安装腔内外部气压平衡时而引发的内部生锈等问题,有利于提升减速电机品质及使用寿命,提高减速电机的可靠性。
通过腔体的至少一个开口上盖设有防水透气膜,进一步降低外部水汽通过通气管进入第一安装腔中的风险。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安装腔中添加有齿轮润滑油和/或齿轮润滑脂。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第二安装腔中添加齿轮润滑油和/或齿轮润滑脂,能够降低齿轮减速机构老化速度,使齿轮减速机构噪音小、损耗小、运转稳定性高。
值得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机总成和齿轮减速机构分别设于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中,能够大幅减小齿轮润滑油和/或齿轮润滑脂侵入电机总成的风险,有利于提高电机总成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机壳上开设有连通第一安装腔的第一油口,第一油口上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一油盖;和/或机壳上开设有连通第二安装腔的第二油口,第二油口上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二油盖。
在本方案中,通过机壳上开设有连通第一安装腔的第一油口,能够通过第一油口向第一安装腔中注入冷却绝缘液体,同时能够通过第一油口将第一安装腔中的冷却绝缘液体排出至机壳外,以实现调节第一安装腔中的冷却绝缘液体的量,实用性较高。通过第一油口上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一油盖,便于打开和封闭第一油口,其中,可选地,第一油口和第一油盖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以实现可拆卸连接。
通过机壳上开设有连通第二安装腔的第二油口,能够通过第二油口向第二安装腔中注入齿轮润滑油和/或齿轮润滑脂,同时能够通过第二油口将第二安装腔中的齿轮润滑油和/或齿轮润滑脂排出至机壳外,以实现调节第二安装腔中的齿轮润滑油和/或齿轮润滑脂的量,实用性较高。通过第二油口上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二油盖,便于打开和封闭第二油口,其中,可选地,第二油口和第二油盖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以实现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霍尔传感器,设于第一安装腔中,用于检测转子的转速。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第一安装腔中设置用于检测转子转速的霍尔传感器,能够减小齿轮润滑油和/或齿轮润滑脂侵入霍尔传感器的风险,提高了霍尔传感器的使用可靠性。
值得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机总成(定子绕组组件和转子组件)设于第一安装腔中,齿轮减速机构设于第二安装腔中,能够大幅减小齿轮润滑油和/或齿轮润滑脂侵入电机总成(定子绕组组件和转子组件)的风险,有利于提高减速电机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机壳包括:筒体,筒体的两端具有开口;中隔板,设于筒体内,中隔板上开设有安装孔;第一轴承端盖,盖设于筒体的一端开口;第二轴承端盖,盖设于筒体的另一端开口;其中,第一轴承端盖和第二轴承端盖上分别开设有一个轴承孔,电机轴穿过安装孔,且电机轴的两端分别套装在一个轴承孔内。
在本方案中,机壳主要由筒体、中隔板、第一轴承端盖和第二轴承端盖组成。具体地,筒体的两端具有开口,中隔板设于筒体内,且中隔板上开设有安装孔。第一轴承端盖盖设于筒体的一端开口,第二轴承端盖盖设于筒体的另一端开口,从而围设出结构简单、紧凑且稳定可靠的机壳,具有便于组装和拆卸的优点。通过第一轴承端盖和第二轴承端盖上分别开设有一个轴承孔,电机轴穿过安装孔,且电机轴的两端分别套装在一个轴承孔内,实现电机轴的安装,并使机壳能够相对电机轴转动。
可选地,隔热层设置在中隔板上。
在本方案中,通过隔热层设置在中隔板上,能够进一步降低电机总成与齿轮减速机构之间相互影响的幅度,即减缓由于电机总成温升过高而导致齿轮减速机构老化速度过快以及齿轮减速机构上的润滑油易侵入电机总成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减速电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中,隔热层包括但不限于岩棉层、石棉层和玻璃纤维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岩棉板、石棉板和玻璃纤维板具有较佳的隔热作用。
可选地,筒体和中隔板一体成型。
在本方案中,通过筒体和中隔板一体成型,降低了减速电机的安装难度,同时有利于提高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的密闭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轮辋结构,设于筒体的外周面上,轮辋结构用于安装轮胎。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筒体外设置轮辋结构,能够在轮辋结构上安装轮胎,从而能够将该减速电机作为轮毂电机使用,通用性好。
需要是说明的是,作为轮毂电机使用时,转轴与外部设备固定连接,转子带动机壳整体转动。
可选地,轮辋结构和筒体一体成型。
在本方案中,有利于降低减速电机的装配难度,并能够提高减速电机的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减速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减速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离合器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气液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2机壳,104第一安装腔,106第二安装腔,108定子绕组组件,110齿轮减速机构,112电机轴,114离合器,116内齿圈,118太阳轮,120行星架,122行星轮,124冷却绝缘液体,126齿轮润滑油,128安装孔,130通气管,132转子组件,134防水透气装置,136腔体,138干燥剂,140第一油盖,142第二油盖,144转子本体,146磁钢,148筒体,150中隔板,152第一轴承端盖,154第二轴承端盖,156齿套,158同步环,160棘齿,162棘爪,164滚珠,166气液分离装置,168混合物入口,170气体出口,172过滤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减速电机。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速电机,包括机壳102、电机轴112、定子绕组组件108、转子组件132和齿轮减速机构110。
具体地,机壳102构造出第一安装腔104和第二安装腔106,且机壳102上开设有连通第一安装腔104和第二安装腔106的安装孔128。第一安装腔104中设置有电机总成,电机总成包括定子绕组组件108和转子组件132,第二安装腔106中设置有齿轮减速机构110。电机轴112套设于安装孔128内,且至少一端伸出至机壳102外,电机轴112和机壳102之间能够相对转动。第一安装腔104中的定子绕组组件108固定在电机轴112上,第一安装腔104中的转子组件132套设于定子绕组组件108外。齿轮减速机构110的输入端穿过安装孔128并连接至转子组件132,齿轮减速机构110的输出端连接至机壳102。
通过上述方案,在定子绕组组件108通电时,能够通过电磁感应定律产生驱动扭矩,从而使转子组件132相对定子绕组组件108转动。由于定子绕组组件108套装固定在电机轴112上,转子组件132通过齿轮减速机构110与机壳102相连,从而能够驱动机壳102相对于电机轴112转动。
此外,通过电机总成安装于第一安装腔104中,齿轮减速机构110安装于第二安装腔106中,使电机总成与齿轮减速机构110之间不易相互影响,即不易由于电机总成温升过高而导致齿轮减速机构110加速老化,也不易发生齿轮减速机构110上的润滑油侵入电机总成的情况,使电机总成不易发生短路、漏电现象,进而提高了减速电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减速电机还包括:离合器114,设于第二安装腔106中,离合器114包括:齿套156,与机壳102固定连接,齿套156的内周面上设置有棘齿160;同步环158,同步环158的外周面上设有与棘齿160相配合的棘爪162,同步环158套设于齿套156内,且同步环158连接至齿轮减速机构110的输出端。
在本方案中,第二安装腔106中设有离合器114,离合器114包括齿套156和同步环158,通过齿套156与机壳102固定连接,同步环158套设在齿套156内,齿套156的内周面上设有棘齿160,同步环158的外周面上设有与棘齿160相配合的棘爪162,且同步环158与齿轮减速机构110的输出端相连,能够在转子组件132带动齿轮减速机构110运动时,使同步环158转动。当同步环158正向转动时,棘爪162与棘齿160互相卡接,同步环158能够带动齿套156转动,从而使整个机壳102转动。其中,可以理解的是,当齿套156及机壳102的转动速度大于同步环158时,同步环158不再对齿套156起带动作用。当同步环158反向转动时,同步环158不对齿套156起带动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离合器114还包括:多个滚珠164,设于齿套156和同步环158之间。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齿套156和同步环158之间设置多个滚珠164,使齿轮和同步环158能够实现滚动连接,该离合器114具有摩擦系数小、损耗小的优点,能够适应在较大载荷及较高转速的场合下使用,实用性高。
可选地,多个滚珠164沿同步环158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齿轮减速机构110包括:内齿圈116,与电机轴112固定连接;太阳轮118,套设于电机轴112和安装孔128之间,太阳轮118的第一端与转子组件132固定连接,太阳轮118的第二端套设在内齿圈116的内侧;行星架120,行星架120的第一端通过花键结构与同步环158相连,行星架120的第二端设置有可转动的行星轮122,行星轮122分别与内齿圈116以及太阳轮118的第二端相啮合。
在本方案中,齿轮减速机构110包括内齿圈116、太阳轮118、行星架120以及行星轮122,通过内齿圈116与电机轴112固定连接,太阳轮118套设于电机轴112和安装孔128之间,太阳轮118的第一端与转子组件132固定连接,太阳轮118的第二端套设于内齿圈116的内侧,以及行星架120的第一端通过花键结构与同步环158相连,行星架120的第二端设置有可转动的行星轮122,行星轮122分别与内齿圈116以及太阳轮118的第二端相啮合,能够组成行星减速机构,从而实现通过转子组件132带动同步环158运动,并实现减速效果,其具有运转平稳、低噪音、高扭矩及高效率的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齿轮减速机构110包括:太阳轮118,套设于电机轴112和安装孔128之间,太阳轮118的第一端与转子组件132固定连接,太阳轮118的第二端套设在同步环158的内侧;行星架120,与电机轴112固定连接,行星架120上设置有可转动的行星轮122,行星轮122分别与太阳轮118的第二端以及同步环158的内侧相啮合。
在本方案中,齿轮减速机构110包括太阳轮118、行星架120以及行星轮122。通过太阳轮118套设于电机轴112和安装孔128之间,太阳轮118的第一端与转子组件132固定连接,太阳轮118的第二端套设在同步环158的内侧,以及行星架120与电机轴112固定连接,行星架120上设置有可转动的行星轮122,行星轮122分别与太阳轮118的第二端以及同步环158的内侧相啮合,能够组成行星减速机构,从而实现通过转子带动同步环158运动,并实现减速效果,其具有运转平稳、低噪音、高扭矩及高效率的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减速电机还包括:还包括:第一密封件,设于太阳轮118和安装孔128之间;第二密封件,设于太阳轮118和电机轴112之间。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太阳轮118和电机轴112之间设置第一密封件,在太阳轮118和安装孔128之间设置第二密封件,能够在安装电机轴112和太阳轮118时实现封闭安装孔128,从而能够形成密闭的第一安装腔104和密闭的第二安装腔106,能够进一步降低电机总成与齿轮减速机构110之间相互影响的幅度,即减缓由于电机总成温升过高而导致齿轮减速机构110老化速度过快以及齿轮减速机构110上的润滑油易侵入电机总成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减速电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可选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为油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定子绕组组件108包括定子铁芯,以及设置在定子铁芯上的铜线绕组;转子组件132包括转子本体144,以及设于转子本体144上的磁钢146。
其中,定子铁芯均为中空结构,定子铁芯套装固定在电机轴112上,且定子铁芯上设置有铜线绕组。转子本体144套设于定子铁芯外侧,转子本体144与定子铁芯同轴设置,且转子本体144与定子铁芯之间留有空隙。磁钢146设置在转子本体144内侧。
其中,定子铁芯的作用是作为电机磁路的一部分,其上放置有铜线绕组。铜线绕组是电路部分,通入三相交流电可产生旋转磁场。转子组件132在旋转磁场的作用下受力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安装腔104中添加有冷却绝缘液体124。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第一安装腔104中添加冷却绝缘液体124,能够通过冷却绝缘液体124将定子绕组组件108以及转子组件132上产生的热量快速地传递到机壳102上,以通过机壳102散发到外界环境中,大幅提升散热面积,具有较佳的散热作用,散热效率高、效果好,有利于提高减速电机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冷却绝缘液体124包括以下之一或其组合:植物绝缘油、矿物绝缘油和合成绝缘油。冷却绝缘液体124能够将定子绕组组件108以及转子组件132上产生的热量快速地传递到机壳102上,以使热量通过机壳102散发到外界环境中,具有较佳的散热作用,散热效率高。
需要说明的是,冷却绝缘液体124不限于植物绝缘油、矿物绝缘油和合成绝缘油,也可以采用其它具有绝缘效果且温度较低的液体介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减速电机还包括:通气管130,通气管130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通气管130的第一端口设于第一安装腔104中,通气管130的第二端口延伸至机壳102外。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通气管130,通气管130的第一端口设于第一安装腔104中,通气管130的第二端口延伸至机壳102外,实现平衡第一安装腔104的内外气压,减少由于第一安装腔104内外压差过大而导致的故障,提高了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减速电机还包括:气液分离装置166,与定子绕组组件108固定连接,气液分离装置166具有连接至第一安装腔104的混合物入口168和连接至第一端口的气体出口170;其中,混合物入口168设置在气液分离装置166的底部,混合物入口168和气体出口170之间设置有用于阻挡冷却绝缘液体124的过滤组件172。
在本方案中,通过气液分离装置166与定子绕组组件108固定连接,气液分离装置166具有连接至第一安装腔104的混合物入口168和连接至第一端口的气体出口170,混合物入口168设置在气液分离装置166的底部,混合物入口168和气体出口170之间设置有用于阻挡冷却绝缘液体124的过滤组件172,能够限制第一安装腔104中的冷却绝缘液体124通过第一端口进入到通气管130中,进而保证了通气管130调节第一安装腔104内外气压的作用,提高了实用性和可靠性。
具体地,冷却绝缘液体124和气体一同从混合物入口168进入气体分离装置后,气液分离装置166中的过滤组件172能够将冷却绝缘液体124和气体分离,使分离后的冷却绝缘液体124从位于气液分离装置166底部的混合物入口168排出至第一安装腔104中,使分离后的气体能够从位于气液分离装置166的气体出口170排出至通气管130中。从而实现将冷却绝缘液体124隔离在第一安装腔104中,并使分离后的气体能够从通气管130排出至机壳102外,有利于将第一安装腔104中的热气体排出,提高散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减速电机还包括:防水透气装置134,防水透气装置134包括具有两个开口的腔体136、以及设置于腔体136中的干燥剂138;其中,第二端口连接至腔体136的一个开口,且腔体136的至少一个开口上盖设有防水透气膜。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防水透气装置134,防水透气装置134包括具有两个开口的腔体136,腔体136中设置有干燥剂138,能够对腔体136中的空气进行干燥。通过第二端口连接至腔体136的一个开口,使外部水汽不易通过通气管130进入到第一安装腔104中,减少第一安装腔104内外部气压平衡时而引发的内部生锈等问题,有利于提升减速电机品质及使用寿命,提高减速电机的可靠性。
通过腔体136的至少一个开口上盖设有防水透气膜,进一步降低外部水汽通过通气管130进入第一安装腔104中的风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安装腔106中添加有齿轮润滑油126和/或齿轮润滑脂。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第二安装腔106中添加齿轮润滑油126和/或齿轮润滑脂,能够降低齿轮减速机构110老化速度,使齿轮减速机构110噪音小、损耗小、运转稳定性高。
值得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机总成和齿轮减速机构110分别设于第一安装腔104和第二安装腔106中,能够大幅减小齿轮润滑油126和/或齿轮润滑脂侵入电机总成的风险,有利于提高电机总成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机壳102上开设有连通第一安装腔104的第一油口,第一油口上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一油盖140;和/或机壳102上开设有连通第二安装腔106的第二油口,第二油口上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二油盖142。
在本方案中,通过机壳102上开设有连通第一安装腔104的第一油口,能够通过第一油口向第一安装腔104中注入冷却绝缘液体124,同时能够通过第一油口将第一安装腔104中的冷却绝缘液体124排出至机壳102外,以实现调节第一安装腔104中的冷却绝缘液体124的量,实用性较高。通过第一油口上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一油盖140,便于打开和封闭第一油口,其中,可选地,第一油口和第一油盖140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以实现可拆卸连接。
通过机壳102上开设有连通第二安装腔106的第二油口,能够通过第二油口向第二安装腔106中注入齿轮润滑油126和/或齿轮润滑脂,同时能够通过第二油口将第二安装腔106中的齿轮润滑油126和/或齿轮润滑脂排出至机壳102外,以实现调节第二安装腔106中的齿轮润滑油126和/或齿轮润滑脂的量,实用性较高。通过第二油口上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二油盖142,便于打开和封闭第二油口,其中,可选地,第二油口和第二油盖142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以实现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霍尔传感器,设于第一安装腔104中,用于检测转子的转速。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第一安装腔104中设置用于检测转子转速的霍尔传感器,能够减小齿轮润滑油126和/或齿轮润滑脂侵入霍尔传感器的风险,提高了霍尔传感器的使用可靠性。
值得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定子绕组组件108和转子组件132设于第一安装腔104中,齿轮减速机构110设于第二安装腔106中,能够大幅减小齿轮润滑油126和/或齿轮润滑脂侵入定子绕组组件108和转子组件132的风险,有利于提高减速电机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机壳102包括:筒体148,筒体148的两端具有开口;中隔板150,设于筒体148内,中隔板150上开设有安装孔128;第一轴承端盖152,盖设于筒体148的一端开口;第二轴承端盖154,盖设于筒体148的另一端开口;其中,第一轴承端盖152和第二轴承端盖154上分别开设有一个轴承孔,电机轴112穿过安装孔128,且电机轴112的两端分别套装在一个轴承孔内。
在本方案中,机壳102主要由筒体148、中隔板150、第一轴承端盖152和第二轴承端盖154组成。具体地,筒体148的两端具有开口,中隔板150设于筒体148内,且中隔板150上开设有安装孔128。第一轴承端盖152盖设于筒体148的一端开口,第二轴承端盖154盖设于筒体148的另一端开口,从而围设出结构简单、紧凑且稳定可靠的机壳102,具有便于组装和拆卸的优点。通过第一轴承端盖152和第二轴承端盖154上分别开设有一个轴承孔,电机轴112穿过安装孔128,且电机轴112的两端分别套装在一个轴承孔内,实现电机轴112的安装,并使机壳102能够相对电机轴112转动。
可选地,隔热层设置在中隔板150上。
在本方案中,通过隔热层设置在中隔板150上,能够进一步降低电机总成与齿轮减速机构110之间相互影响的幅度,即减缓由于电机总成温升过高而导致齿轮减速机构110老化速度过快以及齿轮减速机构110上的润滑油易侵入电机总成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减速电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中,隔热层包括但不限于岩棉层、石棉层和玻璃纤维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岩棉板、石棉板和玻璃纤维板具有较佳的隔热作用。
可选地,筒体148和中隔板150一体成型。
在本方案中,通过筒体148和中隔板150一体成型,降低了减速电机的安装难度,同时有利于提高第一安装腔104和第二安装腔106的密闭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轮辋结构,设于筒体148的外周面上,轮辋结构用于安装轮胎。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筒体148外设置轮辋结构,能够在轮辋结构上安装轮胎,从而能够将该减速电机作为轮毂电机使用,通用性好。
需要是说明的是,作为轮毂电机使用时,转轴与外部设备固定连接,转子带动机壳102整体转动。
可选地,轮辋结构和筒体148一体成型。
在本方案中,有利于降低减速电机的装配难度,并能够提高减速电机的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机壳102由轮子(即筒体148和轮辋结构)、第一轴承端盖152和第二轴承端盖154组成。第一油口用于向第一安装腔104中注入冷却绝缘油(即冷却绝缘液体124),第二油口用于向第二安装腔106中注入齿轮润滑油126。第二轴承端盖154上设有防油透气阀,防油透气阀用于保证第二安装腔106内部气压与外界气压的平衡。高温线组件中的通气管130一端连接至第一安装腔104中的油气分离装置(即气液分离装置166),另一端连接至电机外部的防水透气装置134。
工作原理:
(1)通过高温线组件给电机绕组组件(即定子绕组组件108)通电,绕在定子铁芯上的三相铜线中有电流通过,又因转子本体144上贴有磁钢146(带磁性永磁体),导线在磁场中切割磁感应线,形成转动力矩,由于定子绕组组件108固定在电机轴112(电机轴112固定在车架)上,因此转子组件132相对定子绕组组件108转动。至此,第一安装腔104的电机部分开始工作;
(2)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转子上的太阳轮118穿过轮子中间隔板的带轴承通孔,将第一安装腔104转子组件132的转动运动传送至第二安装腔106中的行星轮122系减速机构(即齿轮减速机构110)中。
(3)太阳轮118与行星轮122啮合传动,带动行星轮122的转动,行星轮122同时与壁轮齿圈(即内齿圈116)内啮合,而由于壁轮齿圈通过键连接与电机轴112固定连接,因此,行星轮122在绕行星轮122固定轴自转的同时,也在绕太阳轮118作周向转动。正因为行星轮122绕太阳轮118的周向转动,行星轮122又固定在行星架120上,进而带动行星架120的转动,行星架120的一端上制作有花键,花键与离合器114内齿圈116相啮合,带动离合器114内齿圈116转动,通过离合器114内部的棘轮棘爪162机构,离合器114内齿圈116带动外圈转动,而外圈通过螺纹与轮子固定连接,因此带动轮子转动输出。至此,完成从第一安装腔104电机部分向第二安装腔106行星齿轮减速机构110的传动输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机壳102由轮子(即筒体148和轮辋结构)、第一轴承端盖152和第二轴承端盖154组成。第一油口用于向第一安装腔104中注入冷却绝缘油(即冷却绝缘液体124),第二油口用于向第二安装腔106中注入齿轮润滑油126。第二轴承端盖154上设有防油透气阀,防油透气阀用于保证第二安装腔106内部气压与外界气压的平衡。高温线组件中的通气管130一端连接至第一安装腔104中的油气分离装置(即气液分离装置166),另一端连接至电机外部的防水透气装置134。
工作原理:
(1)通过高温线组件给电机绕组组件(即定子绕组组件108)通电,绕在定子铁芯上的三相铜线中有电流通过,又因转子本体144上贴有磁钢146(带磁性永磁体),导线在磁场中切割磁感应线,形成转动力矩,由于定子绕组组件108固定在电机轴112(电机轴112固定在车架)上,因此转子组件132相对定子绕组组件108转动。至此,第一安装腔104的电机部分开始工作;
(2)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转子上的太阳轮118穿过轮子中间隔板的带轴承通孔,将第一安装腔104转子组件132的转动运动传送至第二安装腔106中的行星轮122系减速机构(即齿轮减速机构110)中;
(3)太阳轮118与行星轮122啮合传动,带动行星轮122的转动,而行星轮122通过行星轮122固定轴固定在行星架120上,行星架120又与电机轴112固定连接,因此,行星轮122只能绕行星轮122固定轴自转,并不能绕太阳轮118作周向转动。通过行星轮122与离合器114内齿圈116的啮合,带动离合器114内齿圈116转动,通过离合器114内部的棘轮棘爪162机构,离合器114内齿圈116带动外圈转动,而外圈通过螺纹与轮子固定连接,因此带动轮子转动输出。至此,完成从第一舱体电机部分向第二舱体行星齿轮减速机构110的传动输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减速电机主要包括机壳102、内六角螺钉、离合器114、带花键行星架120、行星轮122、壁轮(即内齿圈116)、第一轴承端盖152、第二轴承端盖154、太阳轮118、齿轮润滑油126、透气阀(第一油盖140)、冷却绝缘油(冷却绝缘液体124)、油封、通气管130、气液分离装置166、外部干燥装置(即防水透气装置134)。
具体地,离合器114中的齿套156通过内六角螺钉与机壳102连接。带花键行星架120与离合器114的同步环158通过花键啮合连接。带花键行星架120通过行星轮122与壁轮啮合。第一轴承端盖152和第二轴承端盖154分别与筒体148的两端开口密封连接。第一油盖140与机壳102上的第一油孔可拆卸的密封连接。冷却绝缘油注入第一安装腔104中,齿轮润滑油126注入第二安装腔106中,气液分离装置166通过通气管130与外部干燥装置连接。
通过上述方案,使定子绕组组件108热量与齿轮减速机构110分离,保证齿轮减速结构的正常工作不受定子绕组组件108热量干扰,而引起老化、寿命问题。同时,由于定子绕组组件108与齿轮减速结构双舱式设计,结构处于单独的密闭空间,齿轮减速机构110可以真正意义上实现可靠度最高的液态润滑。同时解决润滑油侵入电机导致的故障风险。
此外,通过采用油冷方式,在第一安装腔104中注入冷却绝缘油,改善现有散热缺陷,迅速将驱动装置(例如定子和转子)温升降低,同时保护霍尔等元器件的正常工作,提升电机效率和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速电机,使驱动装置与齿轮减速机构之间不易相互影响,即不易由于电机温升过高而导致齿轮减速机构加速老化,也不易发生齿轮减速机构上的润滑油侵入驱动装置的情况,提高了减速电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构造出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并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安装腔和所述第二安装腔的安装孔;
电机轴,套设于所述安装孔内,且至少一端伸出至所述机壳外,所述电机轴和所述机壳之间能够相对转动;
电机总成,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中,所述电机总成包括固定在所述电机轴上的定子绕组组件,和套设于所述定子绕组组件外的转子组件;
齿轮减速机构,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中,所述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入端穿过所述安装孔并连接至所述转子组件,所述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机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离合器,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中,所述离合器包括:
齿套,与所述机壳固定连接,所述齿套的内周面上设置有棘齿;
同步环,所述同步环的外周面上设有与所述棘齿相配合的棘爪,所述同步环套设于所述齿套内,且所述同步环连接至所述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滚珠,设于所述齿套和所述同步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减速机构包括:
内齿圈,与所述电机轴固定连接;
太阳轮,套设于所述电机轴和所述安装孔之间,所述太阳轮的第一端与所述转子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轮的第二端套设在所述内齿圈的内侧;
行星架,所述行星架的第一端通过花键结构与所述同步环相连,所述行星架的第二端设置有可转动的行星轮,所述行星轮分别与所述内齿圈以及所述太阳轮的第二端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减速机构包括:
太阳轮,套设于所述电机轴和所述安装孔之间,所述太阳轮的第一端与所述转子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轮的第二端套设在所述同步环的内侧;
行星架,与所述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行星架上设置有可转动的行星轮,所述行星轮分别与所述太阳轮的第二端以及所述同步环的内侧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太阳轮和所述电机轴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太阳轮和所述电机轴之间;
第三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太阳轮和所述安装孔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绕组组件包括定子铁芯,以及设置在所述定子铁芯上的铜线绕组;
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子本体,以及设于所述转子本体上的磁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腔中添加有冷却绝缘液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通气管的第一端口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中,所述通气管的第二端口延伸至所述机壳外。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气液分离装置,与所述定子绕组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具有连接至所述第一安装腔的混合物入口和连接至所述第一端口的气体出口;
其中,所述混合物入口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底部,所述混合物入口和所述气体出口之间设置有用于阻挡所述冷却绝缘液体的过滤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防水透气装置,所述防水透气装置包括具有两个开口的腔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腔体中的干燥剂;
其中,所述第二端口连接至所述腔体的一个开口,且所述腔体的至少一个开口上盖设有防水透气膜。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安装腔中添加有齿轮润滑油和/或齿轮润滑脂。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安装腔的第一油口,所述第一油口上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一油盖;和/或
所述机壳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安装腔的第二油口,所述第二油口上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二油盖。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霍尔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中,用于检测所述转子组件的转速。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的两端具有开口;
中隔板,设于所述筒体内,所述中隔板上开设有所述安装孔;
第一轴承端盖,盖设于所述筒体的一端开口;
第二轴承端盖,盖设于所述筒体的另一端开口;
其中,所述第一轴承端盖和所述第二轴承端盖上分别开设有一个轴承孔,所述电机轴穿过所述安装孔,且所述电机轴的两端分别套装在一个所述轴承孔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隔热层,设置于所述中隔板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和所述中隔板一体成型。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轮辋结构,设于所述筒体的外周面上,所述轮辋结构用于安装轮胎。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辋结构和所述筒体一体成型。
CN201821153128.1U 2018-07-20 2018-07-20 减速电机 Active CN2086088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53128.1U CN208608849U (zh) 2018-07-20 2018-07-20 减速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53128.1U CN208608849U (zh) 2018-07-20 2018-07-20 减速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08849U true CN208608849U (zh) 2019-03-15

Family

ID=65669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53128.1U Active CN208608849U (zh) 2018-07-20 2018-07-20 减速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0884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68067A (zh) * 2018-07-20 2018-11-06 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 减速电机
CN114278722A (zh) * 2022-01-04 2022-04-05 安徽永华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顶管掘进机专用电机
CN115929849A (zh) * 2022-12-02 2023-04-07 广东天太机器人有限公司 二级行星减速行走单元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68067A (zh) * 2018-07-20 2018-11-06 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 减速电机
CN114278722A (zh) * 2022-01-04 2022-04-05 安徽永华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顶管掘进机专用电机
CN114278722B (zh) * 2022-01-04 2023-08-22 安徽永华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顶管掘进机专用电机
CN115929849A (zh) * 2022-12-02 2023-04-07 广东天太机器人有限公司 二级行星减速行走单元
CN115929849B (zh) * 2022-12-02 2023-12-08 广东天太机器人有限公司 二级行星减速行走单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08849U (zh) 减速电机
CN106505791B (zh) 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机构一体化结构
US9511660B2 (en) Electric vehicle axle mechanism
RU2446060C2 (ru) Гибридный привод, в частности, для автомобиля
CN109017262B (zh) 一种发动机和电机总成和一种车辆驱动装置
CN108768067A (zh) 减速电机
CN203078306U (zh) 电动车的后桥驱动减速装置
CN208021193U (zh) 电动车辆的动力总成和具有其的电动车辆
CN210273733U (zh) 一种新型减速电机
CN206422659U (zh) 一种强制风冷外转子式电滚筒
CN201118359Y (zh) 电动轮毂
US7789786B2 (en) Differential device
CN103912372B (zh) 柴油机动力输出分动箱
US20160036297A1 (en) Use of an involute shaped housing surrounding shaft(s) to promote shaft annulus fluid flow
CN111619287A (zh)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商用车的机电一体化传动总成
CN108429401B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散热效果好的新能源汽车电机
CN112879534A (zh)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商用车的行星减速器总成
CN106641168A (zh) 一种输入输出同轴不同速的变矩差速器
CN210617848U (zh) 集成式动力总成
CN209414584U (zh) 桥箱一体变速箱系统的润滑结构
CN201674292U (zh) 一种空心轴电机
CN106740086A (zh) 一种同轴输入输出的变矩差速驱动装置
CN205908459U (zh) 一种车载无油刹车压缩机
WO2019100804A1 (zh) 轮毂驱动总成及车辆
CN204886552U (zh) 一种新型减速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Gear moto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20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5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by Share Ltd. Development Zone Jinhua subbranch

Pledgor: ZHEJIANG LUYUAN ELECTRIC VEHICL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330000297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5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by Share Ltd. Development Zone Jinhua subbranch

Pledgor: ZHEJIANG LUYUAN ELECTRIC VEHICL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330000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