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06209U - 柴火灶炉桥 - Google Patents

柴火灶炉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06209U
CN208606209U CN201821033003.5U CN201821033003U CN208606209U CN 208606209 U CN208606209 U CN 208606209U CN 201821033003 U CN201821033003 U CN 201821033003U CN 208606209 U CN208606209 U CN 2086062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whirlwind
oxygen supply
gr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3300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世忠
李智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CHANG CHUWANG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CHANG CHUWANG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CHANG CHUWANG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CHANG CHUWANG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3300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062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062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0620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柴火灶炉桥,它包括炉桥板、供氧孔和旋风孔,通过在整体结构的炉桥板上设置供氧孔,中心设置旋风孔,通过位于旋风孔两端设置增燃孔,通过封板与增燃孔配合密封、增氧或移除。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原柴火灶炉桥连为一体、锅底形成局部高温、容易闷熄和堵塞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更换维护方便,燃烧时火焰形成旋风不易烧穿锅底,不易闷熄,不易堵塞的特点。

Description

柴火灶炉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柴火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柴火灶炉桥。
背景技术
柴火灶是用木材作为原材料,木材燃烧后产生火焰对上部的铁锅加温,实现烹饪或蒸煮,因取材方便,普遍用于广大农村和山区。原始的柴火灶由砖石在地面堆砌围合而成,上部开口,结构加单,燃烧时室内容易产生烟雾。随着人类的生活提高,柴火灶的结构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功能性更好,结构复杂,木材燃烧时室内无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柴火灶的木材是在上下开口的燃烧室内燃烧,燃烧室底部设有炉桥,炉桥用于支撑木材及实现木材燃烧时通风供氧,现有炉桥存在的问题是:炉桥在高温环境中过久容易损坏,炉桥本体与燃烧室连为一体,更换维护不方便;炉桥上密布的通风供氧孔过于单调,燃烧时火焰从底部向上窜升,造成高温集中在锅底局部,容易烧穿;燃烧时,对木材的要求为风干后的干柴火,湿柴火造成供氧不足容易闷熄;较大的柴火在连续燃烧时容易造成堵塞。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柴火灶炉桥,结构简单,采用在整体结构的炉桥板上设置供氧孔,中心设置旋风孔,位于旋风孔两端设置增燃孔,增燃孔与封板配合密封或增氧,更换维护方便,燃烧时火焰形成旋风不易烧穿锅底,不易闷熄,不易堵塞。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柴火灶炉桥,它包括炉桥板、供氧孔和旋风孔;所述供氧孔和旋风孔贯穿炉桥板;所述供氧孔位于炉桥板的一侧或两侧;所述旋风孔位于炉桥板的中心;所述炉桥板两侧的供氧孔相对于旋风孔相互对称。
所述炉桥板为圆形或半圆形的平板。
所述供氧孔包括分布在半圆弧区域内长短不等的多个腰圆孔结构。
所述旋风孔包括分布在中心孔四周的多个圆孔;所述中心孔的直径较圆孔的直径大。
所述炉桥板上侧面还设置有贯穿的增燃孔,增燃孔内设有台阶与封板配合密封。
所述增燃孔位于旋风孔的两侧、供氧孔之间。
所述封板上设有绕中心增压孔环形布设的多个长腰圆孔。
所述长腰圆孔的长轴与增压孔轴心对应。
一种柴火灶炉桥,它包括炉桥板、供氧孔和旋风孔;供氧孔和旋风孔贯穿炉桥板;供氧孔位于炉桥板的一侧或两侧;旋风孔位于炉桥板的中心;炉桥板两侧的供氧孔相对于旋风孔相互对称。结构简单,通过在整体结构的炉桥板上设置相互对称的供氧孔,中心设置旋风孔,通过位于旋风孔两端设置增燃孔,通过封板与增燃孔配合密封、增氧或移除,更换维护方便,燃烧时火焰形成旋风不易烧穿锅底,不易闷熄,不易堵塞。
在优选的方案中,炉桥板为圆形或半圆形的平板。结构简单,使用时,圆形平板的炉桥板与柴火灶燃烧室的内胆直径对应,使用时,直接从炉胆上部的开口放入内胆,由内胆底部的台阶接触支撑,半圆形的炉桥板与内胆底部的台阶配合不易旋转,结构更稳定,操作方便,便于更换和维护。
在优选的方案中,供氧孔包括分布在半圆弧区域内长短不等的多个腰圆孔结构。结构简单,燃烧时,多行交错分布在半圆弧区域内长短不等的多个供氧孔,对炉桥板上部的柴火进行通风供氧。
在优选的方案中,旋风孔包括分布在中心孔四周的多个圆孔;中心孔的直径较圆孔的直径大。结构简单,旋风孔由中心孔与四周的多个圆孔组成,燃烧时,新鲜风从内胆底部穿过炉桥板两侧的供氧孔通风供氧,火焰向上窜升,新鲜风同时从旋风孔的中心孔和多个圆孔穿过火焰中心,使火焰旋转上升,旋转上升的火焰与锅底接触时,成螺旋状向锅底四周扩散,高温不会集中在锅底的同一个部位,不会造成锅底局部烧穿。
在优选的方案中,炉桥板上侧面还设置有贯穿的增燃孔,增燃孔内设有台阶与封板配合密封。结构简单,增燃孔用于增加对内胆的供氧量,在采用较大的柴火作为燃烧材料时,放入柴火前,移除封板,燃烧时,燃烧后的碳火会落下堆积在供氧孔和旋风孔上,造成供氧不足,增燃孔相对于炉桥板上的腰圆孔和旋风孔的中心孔和圆孔要大,落下的碳火会直接从增燃孔掉落到炉桥板底部,新鲜空气依然可以从增燃孔进入到内胆进行供氧,不易堵塞供氧孔和旋风孔造成闷熄。
在优选的方案中,增燃孔位于旋风孔的两侧、供氧孔之间。结构简单,采用较大柴火时,补充的新鲜风的风量过小,较大的柴火燃烧时容易窒息,风量过大柴火燃烧过快,燃烧值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根据柴火的实际大小可以选择移除一个或两个封板控制新鲜风的进风量,保持适中的风量。
在优选的方案中,封板上设有绕中心增压孔环形布设的多个长腰圆孔。结构简单,湿度较大的柴火燃烧时,火焰中含有较重的水蒸气,水蒸气向火焰外侧扩散,新鲜风从封板中心增压孔及环形布设的多个长腰圆孔进入到内胆后,新鲜风上升的过程中不断加热后旋转上升,不断带动火焰外侧的水蒸气与内胆内壁旋转接触,水蒸气凝结后随内胆内壁流下,避免水蒸气在锅底凝结后从锅底中心落下浇灭燃烧中的柴火,不易闷熄。
在优选的方案中,长腰圆孔的长轴与增压孔轴心对应。结构简单,均匀布设在封板上绕中心增压孔的多个环形长腰圆孔,在新鲜风从中心增压孔和长腰圆孔进入后,从增压孔进入的新鲜风带动从长腰圆孔进入的新鲜风绕其旋转扩散,更好地将上升中的水蒸气扩散与内胆内壁接触,水蒸气凝结更快,避免凝结在锅底。
一种柴火灶炉桥,它包括炉桥板、供氧孔和旋风孔,通过在整体结构的炉桥板上设置供氧孔,中心设置旋风孔,通过位于旋风孔两端设置增燃孔,通过封板与增燃孔配合密封、增氧或移除。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原柴火灶炉桥连为一体、锅底形成局部高温、容易闷熄和堵塞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更换维护方便,燃烧时火焰形成旋风不易烧穿锅底,不易闷熄,不易堵塞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主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炉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炉桥板1,供氧孔2,旋风孔3,增燃孔11,封板1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8中,一种柴火灶炉桥,它包括炉桥板1、供氧孔2和旋风孔3;所述供氧孔2和旋风孔3贯穿炉桥板1;所述供氧孔2位于炉桥板1的一侧或两侧;所述旋风孔3位于炉桥板1的中心;所述炉桥板1两侧的供氧孔2相对于旋风孔3相互对称。结构简单,通过在整体结构的炉桥板1上设置相互对称的供氧孔2,中心设置旋风孔3,通过位于旋风孔3两端设置增燃孔11,通过封板12与增燃孔11配合密封、增氧或移除,更换维护方便,燃烧时火焰形成旋风不易烧穿锅底,不易闷熄,不易堵塞。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炉桥板1为圆形或半圆形的平板。结构简单,使用时,圆形平板的炉桥板1与柴火灶燃烧室的内胆直径对应,使用时,直接从炉胆上部的开口放入内胆,由内胆底部的台阶接触支撑,半圆形的炉桥板1与内胆底部的台阶配合不易旋转,结构更稳定,操作方便,便于更换和维护。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供氧孔2包括分布在半圆弧区域内长短不等的多个腰圆孔结构。结构简单,燃烧时,多行交错分布在半圆弧区域内长短不等的多个供氧孔2,对炉桥板1上部的柴火进行通风供氧。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旋风孔3包括分布在中心孔四周的多个圆孔;所述中心孔的直径较圆孔的直径大。结构简单,旋风孔3由中心孔与四周的多个圆孔组成,燃烧时,新鲜风从内胆底部穿过炉桥板1两侧的供氧孔2通风供氧,火焰向上窜升,新鲜风同时从旋风孔3的中心孔和多个圆孔穿过火焰中心,使火焰旋转上升,旋转上升的火焰与锅底接触时,成螺旋状向锅底四周扩散,高温不会集中在锅底的同一个部位,不会造成锅底局部烧穿。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炉桥板1上侧面还设置有贯穿的增燃孔11,增燃孔11内设有台阶与封板12配合密封。结构简单,增燃孔11用于增加对内胆的供氧量,在采用较大的柴火作为燃烧材料时,放入柴火前,移除封板12,燃烧时,燃烧后的碳火会落下堆积在供氧孔2和旋风孔3上,造成供氧不足,增燃孔11相对于炉桥板1上的腰圆孔和旋风孔3的中心孔和圆孔要大,落下的碳火会直接从增燃孔11掉落到炉桥板1底部,新鲜空气依然可以从增燃孔11进入到内胆进行供氧,不易堵塞供氧孔2和旋风孔3造成闷熄。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增燃孔11位于旋风孔3的两侧、供氧孔2之间。结构简单,采用较大柴火时,补充的新鲜风的风量过小,较大的柴火燃烧时容易窒息,风量过大柴火燃烧过快,燃烧值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根据柴火的实际大小可以选择移除一个或两个封板12控制新鲜风的进风量,保持适中的风量。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封板12上设有绕中心增压孔环形布设的多个长腰圆孔。结构简单,湿度较大的柴火燃烧时,火焰中含有较重的水蒸气,水蒸气向火焰外侧扩散,新鲜风从封板12中心增压孔及环形布设的多个长腰圆孔进入到内胆后,新鲜风上升的过程中不断加热后旋转上升,不断带动火焰外侧的水蒸气与内胆内壁旋转接触,水蒸气凝结后随内胆内壁流下,避免水蒸气在锅底凝结后从锅底中心落下浇灭燃烧中的柴火,不易闷熄。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长腰圆孔的长轴与增压孔轴心对应。结构简单,均匀布设在封板12上绕中心增压孔的多个环形长腰圆孔,在新鲜风从中心增压孔和长腰圆孔进入后,从增压孔进入的新鲜风带动从长腰圆孔进入的新鲜风绕其旋转扩散,更好地将上升中的水蒸气扩散与内胆内壁接触,水蒸气凝结更快,避免凝结在锅底。
如上所述的柴火灶炉桥,安装使用时,炉桥板1上设置供氧孔2,中心设置旋风孔3,位于旋风孔3两端设置增燃孔11,封板12与增燃孔11配合密封、增氧或移除,更换维护方便,燃烧时火焰形成旋风不易烧穿锅底,不易闷熄,不易堵塞。
使用时,圆形平板的炉桥板1与柴火灶燃烧室的内胆直径对应,使用时,直接从炉胆上部的开口放入内胆,由内胆底部的台阶接触支撑,半圆形的炉桥板1与内胆底部的台阶配合不易旋转,结构更稳定,操作方便,便于更换和维护。
燃烧时,多行交错分布在半圆弧区域内长短不等的多个供氧孔2,对炉桥板1上部的柴火进行通风供氧。
旋风孔3由中心孔与四周的多个圆孔组成,燃烧时,新鲜风从内胆底部穿过炉桥板1两侧的供氧孔2通风供氧,火焰向上窜升,新鲜风同时从旋风孔3的中心孔和多个圆孔穿过火焰中心,使火焰旋转上升,旋转上升的火焰与锅底接触时,成螺旋状向锅底四周扩散,高温不会集中在锅底的同一个部位,不会造成锅底局部烧穿。
增燃孔11用于增加对内胆的供氧量,在采用较大的柴火作为燃烧材料时,放入柴火前,移除封板12,燃烧时,燃烧后的碳火会落下堆积在供氧孔2和旋风孔3上,造成供氧不足,增燃孔11相对于炉桥板1上的腰圆孔和旋风孔3的中心孔和圆孔要大,落下的碳火会直接从增燃孔11掉落到炉桥板1底部,新鲜空气依然可以从增燃孔11进入到内胆进行供氧,不易堵塞供氧孔2和旋风孔3造成闷熄。
采用较大柴火时,补充的新鲜风的风量过小,较大的柴火燃烧时容易窒息,风量过大柴火燃烧过快,燃烧值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根据柴火的实际大小可以选择移除一个或两个封板12控制新鲜风的进风量,保持适中的风量。
湿度较大的柴火燃烧时,火焰中含有较重的水蒸气,水蒸气向火焰外侧扩散,新鲜风从封板12中心增压孔及环形布设的多个长腰圆孔进入到内胆后,新鲜风上升的过程中不断加热后旋转上升,不断带动火焰外侧的水蒸气与内胆内壁旋转接触,水蒸气凝结后随内胆内壁流下,避免水蒸气在锅底凝结后从锅底中心落下浇灭燃烧中的柴火,不易闷熄。
均匀布设在封板12上绕中心增压孔的多个环形长腰圆孔,在新鲜风从中心增压孔和长腰圆孔进入后,从增压孔进入的新鲜风带动从长腰圆孔进入的新鲜风绕其旋转扩散,更好地将上升中的水蒸气扩散与内胆内壁接触,水蒸气凝结更快,避免凝结在锅底。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柴火灶炉桥,其特征是:它包括炉桥板(1)、供氧孔(2)和旋风孔(3);所述供氧孔(2)和旋风孔(3)贯穿炉桥板(1);所述供氧孔(2)位于炉桥板(1)的一侧或两侧;所述旋风孔(3)位于炉桥板(1)的中心;所述炉桥板(1)两侧的供氧孔(2)相对于旋风孔(3)相互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火灶炉桥,其特征是:所述炉桥板(1)为圆形或半圆形的平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火灶炉桥,其特征是:所述供氧孔(2)包括分布在半圆弧区域内长短不等的多个腰圆孔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火灶炉桥,其特征是:所述旋风孔(3)包括分布在中心孔四周的多个圆孔;所述中心孔的直径较圆孔的直径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火灶炉桥,其特征是:所述炉桥板(1)上侧面还设置有贯穿的增燃孔(11),增燃孔(11)内设有台阶与封板(12)配合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柴火灶炉桥,其特征是:所述增燃孔(11)位于旋风孔(3)的两侧、供氧孔(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柴火灶炉桥,其特征是:所述封板(12)上设有绕中心增压孔环形布设的多个长腰圆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柴火灶炉桥,其特征是:所述长腰圆孔的长轴与增压孔轴心对应。
CN201821033003.5U 2018-07-02 2018-07-02 柴火灶炉桥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062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33003.5U CN208606209U (zh) 2018-07-02 2018-07-02 柴火灶炉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33003.5U CN208606209U (zh) 2018-07-02 2018-07-02 柴火灶炉桥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06209U true CN208606209U (zh) 2019-03-15

Family

ID=65667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3300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06209U (zh) 2018-07-02 2018-07-02 柴火灶炉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062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46540A (zh) * 2021-10-23 2022-02-15 盛火(湖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空气助燃的节能家用柴火灶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46540A (zh) * 2021-10-23 2022-02-15 盛火(湖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空气助燃的节能家用柴火灶装置及方法
CN114046540B (zh) * 2021-10-23 2022-09-20 盛火(湖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空气助燃的节能家用柴火灶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15001U (zh) 全方位进风无烟烧烤炉
CN208606209U (zh) 柴火灶炉桥
CN205306795U (zh) 一种风道式烧烤炉
CN104337410B (zh) 一种智能炭炉
CN102853453A (zh) 防风式生物质野炊炉
CN105266646B (zh) 一种风道式烧烤炉
CN203375476U (zh) 生物质半气化炊事采暖通炕炉
JPH0747737B2 (ja) 燻炭・木酢の製造装置および方法
CN206291257U (zh) 挡风聚热圈
CN205094219U (zh) 一种烧烤炉
KR20160086089A (ko) 고기구이 불판을 갖는 화목 난로
CN213551315U (zh) 无烟烤炉
CN103388840A (zh) 无烟火炉
KR101289550B1 (ko) 연탄 전용 착화 장치
CN207285940U (zh) 一种适用于烧烤炉的点阵式木炭燃烧结构
CN206556419U (zh) 一种生物质颗粒炉
CN206207416U (zh) 一种红外线燃烧器
CN204593474U (zh) 一种柴草节能灶
CN202813447U (zh) 防风式生物质野炊炉
CN212227106U (zh) 一种新型柴火炉
KR100802591B1 (ko) 나무보일러
CN208886835U (zh) 多功能烧烤取暖炉
KR102652988B1 (ko) 이중연소 화로
CN207990677U (zh) 高效气化烤火炉
CN201443783U (zh) 四功能秸秆气化燃气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5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