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94877U - 一种油田用弹性抽油杆扶正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田用弹性抽油杆扶正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94877U
CN208594877U CN201820911686.3U CN201820911686U CN208594877U CN 208594877 U CN208594877 U CN 208594877U CN 201820911686 U CN201820911686 U CN 201820911686U CN 208594877 U CN208594877 U CN 2085948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
fixedly connected
sleeve
adjusting
scrap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1168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席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Longt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Longt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Longt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Longt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1168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948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948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948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油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油田用弹性抽油杆扶正器,包括扶正器本体,扶正器本体顶端与固定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扶正器本体一侧的顶部与调节套筒的一侧固定连接,调节套筒内腔的一侧与调节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调节弹簧的另一端与位于调节套筒内腔的调节板的一侧固定连接,调节板的另一侧与调节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该油田用弹性抽油杆扶正器,通过球型卡块与滚珠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降低滚珠与油管内壁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延长了滚轮的使用寿命,同时球型卡块与调节连杆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避免了现有的一体式结构无法对磨损的滚轮进行更换的问题,降低了该油田用弹性抽油杆扶正器的维护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油田用弹性抽油杆扶正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油田用弹性抽油杆扶正器。
背景技术
抽油杆扶正器是一种为了防止抽油杆在油管中上下运动的过程中与油管的内壁发生磨损的工具,主要适用于抽油杆中和点以上存在偏磨的抽油机井和定向斜井,其按形状可以分为滚轮类、柱状类和卡箍类,而滚轮式抽油杆扶正器具有与油管之间过流面积大、扶正点多、使用寿命长和对油管磨损少等特点,被愈来愈多的运用在油井的抽油过程中。
在现有的滚轮式抽油杆扶正器中当滚轮的两侧同时与油管的内部接触时,导致了滚轮在油管中根本无法滚动,增加了滚轮与油管内壁的磨损,降低了滚轮式抽油杆扶正器的使用寿命,同时现有的滚轮扶正器都是采用一体式结构,在滚轮损坏时无法单独的进行更换,提高了维护的成本,且在油井工作的过程中油管的内壁会出现碳酸盐结晶以及有机物随温度降低而析出的现象,而碳酸盐结晶物以及有机物洗出物都会附着在油管内壁和抽油杆外壁上形成结垢,降低了油管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田用弹性抽油杆扶正器,具备滚轮转动灵活、便于更换滚轮、减缓了抽油杆的震动、自动清理油管内壁的结垢等优点,解决了在现有的滚轮式抽油杆扶正器中当滚轮的两侧同时与油管的内部接触时,导致了滚轮在油管中根本无法滚动,增加了滚轮与油管内壁的磨损,降低了滚轮式抽油杆扶正器的使用寿命,同时现有的滚轮扶正器都是采用一体式结构,在滚轮损坏时无法单独的进行更换,提高了维护的成本,且在油井工作的过程中油管的内壁会出现碳酸盐结晶以及有机物随温度降低而析出的现象,而碳酸盐结晶物以及有机物洗出物都会附着在油管内壁和抽油杆外壁上形成结垢,降低了油管使用寿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滚轮转动灵活、便于更换滚轮、减缓了抽油杆的震动和自动清理油管内壁的结垢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田用弹性抽油杆扶正器,包括扶正器本体,所述扶正器本体顶端与固定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扶正器本体一侧的顶部与调节套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套筒内腔的一侧与调节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弹簧的另一端与位于调节套筒内腔的调节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的另一侧与调节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连杆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调节套筒外部的另一侧且与球型卡块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连杆的外表面与调节套筒的内部活动套接,所述球型卡块的内腔与滚珠的外表面卡接,所述滚珠外壁的一侧与油管的内壁接触,所述扶正器本体外表面的顶部与固定套筒的内部固定套接,所述固定套筒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刮板装置。
优选的,所述刮板装置包括刮板套筒,所述刮板套筒的底端与固定套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刮板套筒内腔的底部与刮板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刮板弹簧的另一端与位于刮板套筒内腔的刮板连接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刮板连接板的顶端与刮板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刮板连杆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刮板套筒的顶部且与环形刮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刮板的顶端与油管的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扶正器本体的内腔的底部设有内螺纹,且内螺纹的螺距与固定螺杆的螺距相同。
优选的,所述调节套筒的数目设为八组,八组所述调节套筒从上到下依次交错等距的分布在扶正器本体外表面的两侧,八组所述调节套筒分为四层,且相邻两层调节套筒之间均成90°夹角。
优选的,所述滚珠伸出球型卡块的长度为滚珠直径的三分之二,且滚珠外表面的粗糙度打磨至Ra3.2μm,所述滚珠的外表面与球型卡块的内腔之间采用的配合为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刮板弹簧的初始长度小于刮板套筒内腔底部到刮板连接板底端间的距离,所述刮板连杆的顶端设有螺纹,且与环形刮板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田用弹性抽油杆扶正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油田用弹性抽油杆扶正器,通过球型卡块与滚珠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降低滚珠与油管内壁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延长了滚轮的使用寿命,同时球型卡块与调节连杆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避免了现有的一体式结构无法对磨损的滚轮进行更换的问题,降低了该油田用弹性抽油杆扶正器的维护成本。
2、该油田用弹性抽油杆扶正器,通过刮板装置的设置,可以对油管内壁的结垢进行有效的清理,避免了油管内壁的结垢在使用的过程中越积越厚,从而导致了油管的输油效率变低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油管的使用寿命及油管的输油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刮板装置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扶正器本体、2固定螺杆、3调节套筒、4调节弹簧、5调节板、 6调节连杆、7球型卡块、8滚珠、9油管、10固定套筒、11刮板装置、111 刮板套筒、112刮板弹簧、113刮板连接板、114刮板连杆、115环形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油田用弹性抽油杆扶正器,包括扶正器本体1,扶正器本体1顶端与固定螺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扶正器本体1的内腔的底部设有内螺纹,且内螺纹的螺距与固定螺杆2的螺距相同,通过内螺纹的设置,可以快速的将该扶正器固定在抽油杆,固定时牢固、拆卸时简单方便,提高了该油田用弹性抽油杆扶正器的实用性,扶正器本体1一侧的顶部与调节套筒3的一侧固定连接,调节套筒3内腔的一侧与调节弹簧4的一端固定连接,调节弹簧4的另一端与位于调节套筒3内腔的调节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调节套筒3的数目设为八组,八组调节套筒3从上到下依次交错等距的分布在扶正器本体1外表面的两侧,八组调节套筒3分为四层,且相邻两层调节套筒3之间均成90°夹角,通过对于八组调节套筒3的设置,可以使得扶正器本体1的一直处在油管9的中部,避免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抽油杆发生侧磨的问题,有效的延长了抽油杆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了该油田用弹性抽油杆扶正器的实用性,调节板5的另一侧与调节连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调节连杆6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调节套筒3外部的另一侧且与球型卡块7的内部螺纹连接,调节连杆6的外表面与调节套筒3的内部活动套接,球型卡块7的内腔与滚珠8的外表面卡接,滚珠8外壁的一侧与油管9的内壁接触,滚珠8伸出球型卡块7的长度为滚珠8直径的三分之二,且滚珠8外表面的粗糙度打磨至Ra3.2μm,滚珠8的外表面与球型卡块7的内腔之间采用的配合为间隙配合,通过对于滚珠8的限定,避免了扶正器本体1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滚珠8与球型卡块7之间因进入杂质而发生卡塞的问题,减轻了滚珠8 的外表面与油管9内壁间的磨损,延长了滚珠8的使用寿命,扶正器本体1 外表面的顶部与固定套筒10的内部固定套接,固定套筒10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刮板装置11,刮板装置11包括刮板套筒111,刮板套筒111的底端与固定套筒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刮板套筒111内腔的底部与刮板弹簧112的一端固定连接,刮板弹簧112的另一端与位于刮板套筒111内腔的刮板连接板113 的底端固定连接,刮板连接板113的顶端与刮板连杆114的一端固定连接,刮板连杆114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刮板套筒111的顶部且与环形刮板115 的底端固定连接,刮板弹簧112的初始长度小于刮板套筒111内腔底部到刮板连接板113底端间的距离,刮板连杆114的顶端设有螺纹,且与环形刮板 115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对于刮板弹簧112初始长度的设置,使得刮板弹簧112一直处在压缩的状态,避免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因发生磨损而导致环形刮板115不能有效的对油管9内壁的结垢进行清理的问题,同时刮板连杆114与环形刮板115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便于对磨损的环形刮板 115进行更换,降低了刮板装置11的维护成本,环形刮板115的顶端与油管9的内壁接触,通过刮板装置11的设置,可以对油管9内壁的结垢进行有效的清理,避免了油管9内壁的结垢在使用的过程中越积越厚,从而导致了油管9的输油效率变低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油管9的使用寿命及油管9的输油效率。
工作时,施工人员将固定螺杆2螺纹连接在抽油杆的一端,然后将扶正器本体1底部的内螺纹与另一个抽油杆的一端螺纹连接,之后将扶正器本体1 放入油管9的内部,在调节弹簧4的弹力作用下推动调节连杆6和球型卡块7 带动滚珠8与油管9的内壁接触,同时环形刮板115在刮板弹簧112弹力的推动刮板连杆114作用下带动环形刮板115外壁向外侧移动使其与油管9的内壁接触,当抽油杆在上下运动时,在八组调节套筒3的作用下会自动调整扶正器本体1一直处在油管9内腔的中部。
综上所述,该油田用弹性抽油杆扶正器,通过球型卡块7与滚珠8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降低滚珠8与油管9内壁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延长了滚轮的使用寿命,同时球型卡块7与调节连杆6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避免了现有的一体式结构无法对磨损的滚轮进行更换的问题,降低了该油田用弹性抽油杆扶正器的维护成本;通过刮板装置11的设置,可以对油管9内壁的结垢进行有效的清理,避免了油管9内壁的结垢在使用的过程中越积越厚,从而导致了油管9的输油效率变低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油管9的使用寿命及油管9的输油效率;解决了在现有的滚轮式抽油杆扶正器中当滚轮的两侧同时与油管的内部接触时,导致了滚轮在油管中根本无法滚动,增加了滚轮与油管内壁的磨损,降低了滚轮式抽油杆扶正器的使用寿命,同时现有的滚轮扶正器都是采用一体式结构,在滚轮损坏时无法单独的进行更换,提高了维护的成本,且在油井工作的过程中油管的内壁会出现碳酸盐结晶以及有机物随温度降低而析出的现象,而碳酸盐结晶物以及有机物洗出物都会附着在油管内壁和抽油杆外壁上形成结垢,降低了油管使用寿命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油田用弹性抽油杆扶正器,包括扶正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器本体(1)顶端与固定螺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扶正器本体(1)一侧的顶部与调节套筒(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套筒(3)内腔的一侧与调节弹簧(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弹簧(4)的另一端与位于调节套筒(3)内腔的调节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5)的另一侧与调节连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连杆(6)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调节套筒(3)外部的另一侧且与球型卡块(7)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连杆(6)的外表面与调节套筒(3)的内部活动套接,所述球型卡块(7)的内腔与滚珠(8)的外表面卡接,所述滚珠(8)外壁的一侧与油管(9)的内壁接触,所述扶正器本体(1)外表面的顶部与固定套筒(10)的内部固定套接,所述固定套筒(10)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刮板装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用弹性抽油杆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装置(11)包括刮板套筒(111),所述刮板套筒(111)的底端与固定套筒(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刮板套筒(111)内腔的底部与刮板弹簧(11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刮板弹簧(112)的另一端与位于刮板套筒(111)内腔的刮板连接板(11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刮板连接板(113)的顶端与刮板连杆(11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刮板连杆(114)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刮板套筒(111)的顶部且与环形刮板(11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刮板(115)的顶端与油管(9)的内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用弹性抽油杆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器本体(1)的内腔的底部设有内螺纹,且内螺纹的螺距与固定螺杆(2)的螺距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用弹性抽油杆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套筒(3)的数目设为八组,八组所述调节套筒(3)从上到下依次交错等距的分布在扶正器本体(1)外表面的两侧,八组所述调节套筒(3)分为四层,且相邻两层调节套筒(3)之间均成90°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用弹性抽油杆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8)伸出球型卡块(7)的长度为滚珠(8)直径的三分之二,且滚珠(8)外表面的粗糙度打磨至Ra3.2μm,所述滚珠(8)的外表面与球型卡块(7)的内腔之间采用的配合为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田用弹性抽油杆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弹簧(112)的初始长度小于刮板套筒(111)内腔底部到刮板连接板(113)底端间的距离,所述刮板连杆(114)的顶端设有螺纹,且与环形刮板(115)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
CN201820911686.3U 2018-06-13 2018-06-13 一种油田用弹性抽油杆扶正器 Active CN2085948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11686.3U CN208594877U (zh) 2018-06-13 2018-06-13 一种油田用弹性抽油杆扶正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11686.3U CN208594877U (zh) 2018-06-13 2018-06-13 一种油田用弹性抽油杆扶正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94877U true CN208594877U (zh) 2019-03-12

Family

ID=65601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11686.3U Active CN208594877U (zh) 2018-06-13 2018-06-13 一种油田用弹性抽油杆扶正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94877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4095A (zh) * 2019-09-12 2019-11-15 国际 一种卡扣式尼龙抽油杆扶正器
CN111075367A (zh) * 2019-12-12 2020-04-28 胡晓军 一种油田开采用抽油杆扶正器
CN111206910A (zh) * 2020-01-19 2020-05-29 孙淑芳 一种水平井水力喷射分段压裂工具
CN112761544A (zh) * 2021-02-03 2021-05-07 秦志强 一种物探测井探管夹取扶正装置
CN112922566A (zh) * 2021-04-08 2021-06-08 黄宇桐 一种抽油杆自适应式井筒清蜡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4095A (zh) * 2019-09-12 2019-11-15 国际 一种卡扣式尼龙抽油杆扶正器
CN111075367A (zh) * 2019-12-12 2020-04-28 胡晓军 一种油田开采用抽油杆扶正器
CN111075367B (zh) * 2019-12-12 2021-06-04 大庆市宏博晟达石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开采用抽油杆扶正器
CN111206910A (zh) * 2020-01-19 2020-05-29 孙淑芳 一种水平井水力喷射分段压裂工具
CN111206910B (zh) * 2020-01-19 2020-10-27 延安兴庆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水平井水力喷射分段压裂工具
CN112761544A (zh) * 2021-02-03 2021-05-07 秦志强 一种物探测井探管夹取扶正装置
CN112761544B (zh) * 2021-02-03 2022-08-09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 一种物探测井探管夹取扶正装置
CN112922566A (zh) * 2021-04-08 2021-06-08 黄宇桐 一种抽油杆自适应式井筒清蜡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56775B (zh) 一种油田用弹性抽油杆扶正器
CN208594877U (zh) 一种油田用弹性抽油杆扶正器
CN108798553B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抽油杆扶正器
CN208777919U (zh) 一种可进行导向的抽油杆扶正器
CN112855045A (zh) 一种抽油杆悬绳多元保护器
US4620802A (en) Guide for rotating sucker rods
CN208777921U (zh) 一种自旋转防偏磨抽油杆扶正器
CN110668346B (zh) 一种具有清洁功能的稳定性高的液压千斤顶
CN208280920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抽油杆扶正器
CN109184589B (zh) 一种复合式抽油杆扶正器
CN208777918U (zh) 一种防滑脱的抽油杆扶正器
CN101839115A (zh) 一种依靠井内原油润滑的扶正器
CN201165851Y (zh) 自调式防磨保护抽油杆接箍
CN207701088U (zh) 一种弹性扶正器
US10890035B2 (en) Sucker rod rolling centralizer guide
CN209195286U (zh) 一种耐高温耐磨损的抽油杆扶正器
CN111075367B (zh) 一种油田开采用抽油杆扶正器
CN206830076U (zh) 一种扶正器
CN201306127Y (zh) 双弧面保护抽油杆接箍
CN202300232U (zh) 分瓣式抽油杆扶正器
CN202039791U (zh) 内置固定式抽油杆扶正器
CN218862537U (zh) 一种石油勘探钻井用耐用钻头
CN220645868U (zh) 防偏磨扶正装置
CN206376759U (zh) 一种三弧面自旋转抽油杆扶正器
CN201031631Y (zh) 抽油杆旋转扶正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