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94440U - 一种磁浮道岔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磁浮道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94440U
CN208594440U CN201821283135.3U CN201821283135U CN208594440U CN 208594440 U CN208594440 U CN 208594440U CN 201821283135 U CN201821283135 U CN 201821283135U CN 208594440 U CN208594440 U CN 2085944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switch
guide rail
gear
curved switches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8313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尚康
龙志强
王武亮
梁潇
陈�峰
肖溪玥
李烨
傅庆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Maglev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Maglev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Maglev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Maglev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8313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944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944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944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浮道岔,包括导轨、呈S形的曲线道岔梁和与曲线道岔梁连接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能够控制曲线道岔梁沿导轨平移运动,且在曲线道岔梁移动过程中,曲线道岔梁的两端能够分别与需要换线的两条轨道的端部连接形成连续轨道。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磁浮道岔采用平移S形的曲线道岔梁来连接需要换线的两条轨道,在换线过程中无需进行弹性弯曲,实现了提高磁浮道岔运行可靠性的效果;同时曲线道岔梁自身线型平缓,提高了列车的通过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磁浮道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浮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磁浮道岔。
背景技术
磁浮道岔是磁浮交通系统中用于列车换线的重要设备,在日常的列车运行中,列车进出厂、停靠站、错车等都需要依靠道岔实现。
目前磁浮交通领域已经投入使用的主要有两种型式的道岔。一种是高速磁浮中采用的弹性钢结构道岔梁,这种道岔梁为一根很长的多跨钢结构梁,借助驱动系统使道岔梁发生弹性弯曲,以实现换线的目的;另一种是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中采用的多段定心式道岔,该道岔主要由两端垛梁、一段主动梁及两段从动梁组成,主动梁和从动梁之间、两段从动梁之间通过铰接关系连接在一起,由驱动系统带动主动梁绕铰接点转动,继而带动从动梁绕铰接点转动。
然而,对于弹性钢结构道岔梁,由于其换线时需要进行弹性弯曲,在转辙过程中可能存在内应力过大及疲劳失效的风险,并且需要实现弹性弯曲也限制了道岔梁的刚度,导致道岔梁在过车时容易发生耦合共振。而对于多段定心式道岔,其各段梁在转辙过程中保持直线状态,在侧向位时道岔梁整体为折线形,线型不够平缓,因此列车通过的速度被限制在比较低的水平。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运行可靠性高、列车通过速度较高的磁浮道岔,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浮道岔,其刚度较大,且线型较为平缓,能够允许列车以较高速度通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磁浮道岔,包括导轨、呈S形的曲线道岔梁和与所述曲线道岔梁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能够控制所述曲线道岔梁沿所述导轨平移运动,且在所述曲线道岔梁移动过程中,所述曲线道岔梁的两端能够分别与需要换线的两条轨道的端部连接形成连续轨道。
优选的,所述曲线道岔梁呈中心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导轨包括上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啮合齿的齿条;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曲线道岔梁下方固定连接的齿轮箱、设于所述齿轮箱内部的齿轮以及驱动所述齿轮旋转的驱动电机,所述齿轮箱下端设有开口部,以便所述齿轮与所述啮合齿啮合传动。
优选的,所述导轨包括设于所述齿条侧方的导向支轨,所述齿轮箱设有与所述导向支轨配合滑动的滚轮。
优选的,所述导向支轨包括分布于所述齿条两侧的左支轨和右支轨;所述导轨还包括基座,所述齿条、所述左支轨和所述右支轨均设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导轨至少有两个,且全部所述导轨沿所述曲线道岔梁的跨度方向间隔分布。
优选的,所述导轨为直线型导轨。
优选的,所述齿轮箱上端焊接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曲线道岔梁下方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曲线道岔梁包括S形的钢箱梁,所述钢箱梁上间隔铺设多个轨枕,所述轨枕上设有两条平行分布、且与所述钢箱梁形态一致的曲线F轨。
优选的,还包括设于所述曲线道岔梁一侧、且能够连接同一条轨道两端的直线道岔梁,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直线道岔梁连接,以便控制所述直线道岔梁沿所述导轨平移运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浮道岔包括导轨、驱动装置和呈S形的曲线道岔梁;其中,驱动装置与曲线道岔梁连接、并能够控制曲线道岔梁沿导轨平移运动;在曲线道岔梁移动过程中,曲线道岔梁的两端能够分别与需要换线的两条轨道的端部连接形成连续轨道。
在换线过程中,曲线道岔梁在驱动装置的控制下平动,直至自身的两端分别连接需要换线的两条轨道的端部,使两条间断的轨道通过曲线道岔梁形成一条完整连续的轨道。由于在换线过程中,曲线道岔梁利用自身平动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弹性弯曲连接两条轨道,因此曲线道岔梁不受弹性弯曲的影响,可以具有较高的刚度;同时,曲线道岔梁自身呈S形弯曲,在平动到位后,轨道线型平缓不存在折线段,因此列车能够以较高的速度通过。
本申请提供的磁浮道岔采用平移S形的曲线道岔梁来连接需要换线的两条轨道,实现了提高磁浮道岔刚度、提升轨道线型平缓度的效果,进而提高了磁浮道岔的运行可靠性以及列车的通过速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磁浮道岔第一工况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磁浮道岔第二工况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磁浮道岔第三工况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曲线道岔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驱动装置与导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中附图标记为:
第一左固定端1、第二左固定端2、第二右固定端3、第一右固定端4、直线道岔梁5、曲线道岔梁6、导轨7、滚轮8、连接板9、齿轮箱10、驱动电机11;
曲线F轨601、钢箱梁602、轨枕603;左支轨701、右支轨702、齿条703、基座70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磁浮道岔,其无需弹性弯曲,可具有较高的刚度;且线型较为平缓,能够允许列车较高速度通过。
请参考图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磁浮道岔第一工况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磁浮道岔第二工况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磁浮道岔第三工况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曲线道岔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驱动装置与导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浮道岔,包括导轨7、呈S形的曲线道岔梁6和与曲线道岔梁6连接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能够控制曲线道岔梁6沿导轨7平移运动,且在曲线道岔梁6移动过程中,曲线道岔梁6的两端能够分别与需要换线的两条轨道的端部连接形成连续轨道。
具体的,磁浮道岔应用在列车需要变轨道行驶的路段,对于进行两条轨道换线行驶的结构,磁浮道岔通常具有四个固定端,即位于第一条轨道端部的第一左固定端1和第一右固定端4、以及位于第二条轨道端部的第二左固定端2和第二右固定端3;其中,轨道的端部具体指轨道换线路段中、用于与道岔连接形成完整轨道的断口位置。
曲线道岔梁6整体呈细长的S形,其线型曲率平缓,参考图1提供的磁浮道岔,在换线过程中曲线道岔梁6一端与第一右固定端4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左固定端2连接,实现两条轨道的换线。导轨7设置在曲线道岔梁6的下方,作用在于为曲线道岔梁6提供平移运动的轨道。导轨7优选采用直线型,从而方便曲线道岔梁6的移动;可以理解的,曲线型导轨7仍可实现使曲线道岔梁6平动的效果。
在换线过程中,曲线道岔梁6在驱动装置的控制下平动,直至两端分别与第一右固定端4和第二左固定端2连接,使两条轨道与曲线道岔梁6形成一条完整连续的轨道,进而使列车从一条轨道换线行驶至另一条轨道上。
本申请提供的磁浮道岔采用平移S形的曲线道岔梁6来连接需要换线的两条轨道。由于曲线道岔梁6可以整体预制成曲率合适的线型、并通过平行移动的方式与轨道配合连接,在换线过程中曲线道岔梁6自身无需进行弹性弯曲,因此其可以具有较高的刚度与重量,避免耦合共振现象的产生,从而提高了磁浮道岔的运行可靠性;同时,曲线道岔梁6自身呈S形,当其平移到位后,轨道线型相对平缓、不存在折线段,因此列车能够以较高的速度通过。另外,该磁浮道岔采用平移转换的方式进行换线,转换方式简单可靠,可缩短道岔转换时间。
进一步的,为了优化磁浮道岔的使用效果,本实施例中,曲线道岔梁6呈中心对称分布。具体的,列车的行驶方向需要根据运营需求进行确定,对于中心对称结构的曲线道岔梁6,其在安装时无需考虑自身方向问题,更方便磁浮道岔的装配。
可选的,为控制曲线道岔梁6移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导轨7包括上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啮合齿的齿条703;驱动装置包括与曲线道岔梁6下方固定连接的齿轮箱10、设于齿轮箱10内部的齿轮以及驱动齿轮旋转的驱动电机11,齿轮箱10下端设有开口部,以便齿轮与啮合齿啮合传动。
具体的,参考图5,导轨7设置在曲线道岔梁6的下方,具体呈长条形,其上表面连续设置有多个啮合齿;齿轮箱10设置在曲线道岔梁6和导轨7之间,其作用为连接齿轮和曲线道岔梁6,齿轮箱10可以为包围齿轮的箱体结构,也可以为设置在齿轮外侧的框架式结构。齿轮箱10下端设置开口部,齿轮箱10内部的齿轮从开口部伸出、并与下方的齿条703啮合。驱动电机11设置在齿轮箱10的外部、并通过旋转轴芯带动齿轮旋转,从而使齿轮与齿条703啮合转动,进一步带动曲线道岔梁6沿导轨7平移运动。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曲线道岔梁6在移动过程中从导轨7上脱离,本实施例中,导轨7包括设于齿条703侧方的导向支轨,齿轮箱10设有与导向支轨配合滑动的滚轮8。具体的,齿条703外侧设置有导向支轨,导向支轨与齿条703平行分布;齿轮箱10下端或者侧方设置有滚轮8,滚轮8与导向支轨配合、并可沿导向支轨滚动或滑动。滚轮8和导向支轨能够为曲线道岔梁6提供导向作用,同时能够起到支撑作用,避免齿轮和齿条703间啮合力过大造成部件的损坏。
可选的,导轨7可以具体包括基座704和设置在基座704上表面的齿条703、左支轨701、右支轨702,其中,左支轨701和右支轨702分布在齿条703的两侧。在实际加工过程中,齿条703、左支轨701、右支轨702均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基座704上表面固定连接。
可选的,为了保障曲线道岔梁6移动的稳定性,导轨7至少有两个,且全部导轨7沿曲线道岔梁6的跨度方向间隔分布。具体的,曲线道岔梁6下方间隔分布多个导轨7,全部导轨7平行设置,多个导轨7能够为曲线道岔梁6提供更多的导向作用与支撑效果,提高曲线道岔梁6的可靠性。
可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固定曲线道岔梁6的方式中,齿轮箱10上端焊接固定有连接板9,连接板9与曲线道岔梁6下方焊接固定。具体的,齿轮箱10上方可以焊接固定有连接板9,其中,连接板9具体为平板状、或具有一定弯折形态的平台状结构,连接板9的上端面与曲线道岔梁6的下方焊接固定,从而实现驱动装置与曲线道岔梁6的连接。
可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参考图4,曲线道岔梁6包括S形的钢箱梁602,钢箱梁602上间隔铺设多个轨枕603,轨枕603上设有两条平行分布、且与钢箱梁602形态一致的曲线F轨601。具体的,钢箱梁602为箱型空腔结构,其在跨度方向呈S形。钢箱梁602上间隔铺设有多个轨枕603,轨枕603的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轨枕603两端固定有曲线F轨601,且曲线F轨601的与钢箱梁602的弯曲形态相同。
进一步的,为了优化悬浮道岔的使用效果,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悬浮道岔还包括设于曲线道岔梁6一侧、且能够连接同一条轨道两端的直线道岔梁5,驱动装置与直线道岔梁5连接,以便控制直线道岔梁5沿导轨7平移运动。
具体的,悬浮道岔包括曲线道岔梁6和直线道岔梁5,二者在跨度方向的长度相同。直线道岔梁5可以通过驱动装置与导轨7配合,并且在驱动装置的控制下沿导轨7移动;直线道岔梁5的具体驱动方式可以直接参考曲线道岔梁6的具体控制方式。
直线道岔梁5和曲线道岔梁6配合使用,二者在平移过程中能够实现不同方向的线路转换。在列车行驶过程中,参考图2和图3,若列车需要保持在同一条轨道上行驶,则直线道岔梁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左固定端1和第一右固定端4连接,或者直线道岔梁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左固定端2和第二右固定端3连接;参考图1,当列车需要进行换线行驶时,则驱动装置控制曲线道岔梁6和直线道岔梁5共同移动,直至曲线道岔梁6连接第一右固定端4和第二左固定端2。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磁浮道岔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磁浮道岔,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7)、呈S形的曲线道岔梁(6)和与所述曲线道岔梁(6)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能够控制所述曲线道岔梁(6)沿所述导轨(7)平移运动,且在所述曲线道岔梁(6)移动过程中,所述曲线道岔梁(6)的两端能够分别与需要换线的两条轨道的端部连接形成连续轨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浮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道岔梁(6)呈中心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浮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7)包括上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啮合齿的齿条(703);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曲线道岔梁(6)下方固定连接的齿轮箱(10)、设于所述齿轮箱(10)内部的齿轮以及驱动所述齿轮旋转的驱动电机(11),所述齿轮箱(10)下端设有开口部,以便所述齿轮与所述啮合齿啮合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浮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7)包括设于所述齿条(703)侧方的导向支轨,所述齿轮箱(10)设有与所述导向支轨配合滑动的滚轮(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浮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支轨包括分布于所述齿条(703)两侧的左支轨(701)和右支轨(702);所述导轨(7)还包括基座(704),所述齿条(703)、所述左支轨(701)和所述右支轨(702)均设于所述基座(704)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浮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7)至少有两个,且全部所述导轨(7)沿所述曲线道岔梁(6)的跨度方向间隔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浮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7)为直线型导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浮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10)上端焊接固定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与所述曲线道岔梁(6)下方焊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浮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道岔梁(6)包括S形的钢箱梁(602),所述钢箱梁(602)上间隔铺设多个轨枕(603),所述轨枕(603)上设有两条平行分布、且与所述钢箱梁(602)形态一致的曲线F轨(601)。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磁浮道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曲线道岔梁(6)一侧、且能够连接同一条轨道两端的直线道岔梁(5),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直线道岔梁(5)连接,以便控制所述直线道岔梁(5)沿所述导轨(7)平移运动。
CN201821283135.3U 2018-08-09 2018-08-09 一种磁浮道岔 Active CN2085944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83135.3U CN208594440U (zh) 2018-08-09 2018-08-09 一种磁浮道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83135.3U CN208594440U (zh) 2018-08-09 2018-08-09 一种磁浮道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94440U true CN208594440U (zh) 2019-03-12

Family

ID=65604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83135.3U Active CN208594440U (zh) 2018-08-09 2018-08-09 一种磁浮道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9444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3893A (zh) * 2020-03-16 2021-09-17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挠性u型轨道梁及具有其的真空管道道岔结构
CN113415214A (zh) * 2021-06-21 2021-09-21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道岔处电流接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3893A (zh) * 2020-03-16 2021-09-17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挠性u型轨道梁及具有其的真空管道道岔结构
CN113415214A (zh) * 2021-06-21 2021-09-21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道岔处电流接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94440U (zh) 一种磁浮道岔
CN206308561U (zh) 一种用于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电动道岔装置
CN105040533A (zh) 枢轴型道岔结构及道岔转辙的方法
CN2869102Y (zh) 中低速磁浮列车轨道
CN110983874B (zh) 一种轮轨结构悬挂式prt弹性岔轨道岔结构及转辙方法
CN100368631C (zh) 磁悬浮关节可挠道岔及转接方法
CN107476145B (zh) 一种悬挂空铁单侧车轮悬空道岔系统
CN1016718B (zh) 轨道引导的钢轨车辆和磁力车辆共用的双转辙系统
CN202703627U (zh) 可挠式道岔梁挠度驱动总成
CN104612002B (zh) 中低速磁浮小线间距单渡线道岔
CN2700383Y (zh) 磁浮系统线路道岔结构
CN108589438A (zh) 一种磁浮道岔
CN2771274Y (zh) 跨座式可挠型单轨道岔侧板变形装置
CN106868957A (zh) 一种磁浮轨排接头及磁浮轨道
CN207659804U (zh) 一种高过岔速度柔性单轨道岔
CN2687161Y (zh) 磁浮列车轨道线路道岔机构
CN107642008A (zh) 一种高过岔速度柔性单轨道岔
CN206843866U (zh) 一种磁浮轨排接头及磁浮轨道
CN108639068B (zh) 侧挂式单轨列车系统
CN207469000U (zh) 一种跨座式单轨升降型道岔
WO2020155531A1 (zh) 永磁式磁悬浮轨道交通的道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887588B (zh) 一种中低速磁浮道岔主梁抑振构造
CN209162538U (zh) 一种内导向式渡线道岔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CN110593026A (zh) 一种道岔区连续型可动齿轨结构
CN208455379U (zh) 一种磁浮列车轨道、轨排及其f轨轨缝伸缩接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