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89621U - 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及包括其的端子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及包括其的端子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89621U
CN208589621U CN201821283683.6U CN201821283683U CN208589621U CN 208589621 U CN208589621 U CN 208589621U CN 201821283683 U CN201821283683 U CN 201821283683U CN 208589621 U CN208589621 U CN 2085896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drive motor
hook
shell
bulk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8368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钟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bi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Mobi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Mobi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yundai Mobi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896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896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05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for large machine windings, e.g. bar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08Insulating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6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 motor or generator with the drive train of a motor vehicl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09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wiring elements other than wires, e.g. bus rings, for connecting the winding termin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及包括该母线单元的端子组件,母线单元包括:外壳部,其形成为环状;母线本体部,其设置于所述外壳部的内侧;钩部,其结合于所述母线本体部的内侧面,并围绕驱动马达部的线圈;引出部,其凸出结合于所述母线本体部的外侧,所述母线本体部设置并组装有多个。根据本实用新型,母线本体部设置并组装有多个,因此效果在于,相比以环状形成单一的部件而言,制造工艺得到简化。

Description

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及包括其的端子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及包括其的端子组件,更为详细地,涉及这样一种母线单元及包括其的端子组件,能够使得制造工艺简化并提高绝缘性能。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尤其是混合动力车的驱动马达上所适用的用于对集中绕组方式的定子的各个铁芯(core)进行Y盘绕的端子组装结构形成为,在端子模具插入多个母线的结构。
端子组装结构具有:在注塑的端子模具同时组装多个母线后进行硅模塑的嵌入(insert)组装结构;在预先形成的保持器组装多个母线的组装结构。
在保持器组装结构中,定子为了对集中绕组结构的线圈进行捆束,通过端子组件构成三相电路。端子组件包括:U、V、W、N(中性点)四个母线和母线间的用于绝缘的隔片、与保持器组装后上端部的模塑部。
现有技术的问题在于,因为单个隔片及直线形母线结构而需要母线轧制(bus barrolling)及整体二次注塑成型(overmolding)工艺等,用于填充母线间的空白空间的模塑工艺中产生母线间未填充的空间,为了制造不同直径的圆柱形母线需要较宽宽度的基材辊。
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公开于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1754421号(2017.06.29登记,实用新型名称: (车辆驱动马达的端子单元))。
实用新型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改进所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及包括其的端子组件,因为使得多个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单独注塑形成并层叠,所以能够简化制造工艺并提高绝缘性能。
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其包括:外壳部,其形成为环状;母线本体部,其设置于所述外壳部的内侧;钩部,其结合于所述母线本体部的内侧面,并围绕驱动马达部的线圈;以及引出部,其凸出结合于所述母线本体部的外侧,所述母线本体部设置并组装有多个。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母线本体部的一端部形成有安装部,与该母线本体部的一端部相对的另一端部以对应所述安装部的形状的形式形成有插入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母线本体部的一端部以覆盖相邻的所述母线本体部的形式形成有阶梯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与所述母线本体部的所述引出部相对的一面形成有固定槽部,所述引出部安装于所述固定槽部,从而进行固定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壳部的内侧面沿着所述外壳部的轴方向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钩部的钩安装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钩部包括:钩连接部,其与所述钩安装部相接,并沿着所述母线本体部的外侧方向延长形成;钩延长部,其与所述钩连接部连接并沿着所述驱动马达的中心侧延长形成;以及夹钳部,其在所述钩延长部的端部向下侧形成为夹钳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壳部沿着外侧面凸出形成有凸缘部,以便固定结合于所述驱动马达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凸缘部沿着所述外壳部的外侧以等角度配置有多个。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壳部以嵌入注塑成型方式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端子组件包括母线单元,所述母线单元包括:外壳部,其形成为环状;母线本体部,其设置于所述外壳部的内侧;钩部,其结合于所述母线本体部的内侧面,围绕驱动马达部的线圈;引出部,其凸出结合于所述母线本体部的外侧,所述母线单元设置并层叠有多个,设置于多个所述母线单元的所述钩部高度设定为各不相同,以便在相同的圆周上与所述线圈分别接触。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因为设置并组装有多个,所以效果在于,相比以环状制造单一的部件而言,制造工艺得到简化。
此外,母线本体部的安装部安装于相邻的母线本体部的插入部,因此效果在于,提高母线本体部的结合力,并提高通电性能。
此外,由于在母线本体部的一端部形成有阶梯部,所以效果在于,使得多个母线本体部之间能够结合,并在结合时提升通电性能,且确保强度。
此外,由于形成于母线本体部的固定槽部安装有引出部,因此效果在于,能够实现通电,且提升结合力,且确保强度。
此外,由于沿着外壳部的轴方向形成有钩安装部,所以效果在于,能够支撑钩部,且确保钩与线圈的间隔距离。
此外,由于夹钳部从钩延长部的端部向下侧形成为夹钳形状,因此效果在于,使得线圈朝向驱动马达部的中心侧横向引入时,配置于夹钳部内,且提升线圈与钩延长部的结合稳定性。
此外,因为凸缘部使得外壳部位于并固定于驱动马达部。
此外,由于凸缘部设置为多个,并沿着外壳部的外侧以等角度配置多个,因此效果在于,提高结合力,并使得施加于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的冲击分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端子组件形成为,使得多个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层叠的横向型的母线单元,与形成为直径不同相互包围设置的竖向型母线单元相比,无需另外的隔片、二次注塑成型(overmold)等,因此效果在于使得制造工艺简化。
此外,使得单独注塑成型的多个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层叠,因此效果在于,提高绝缘性能。
此外,各个母线单元的钩部的高度设定为不同,因此效果在于,即使多个母线单元层叠,也在相同的圆周上使得钩部与线圈接触连接,从而能够提高通电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端子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凸缘部紧固于驱动马达部的状态的部分立体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外壳部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母线本体部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端子组件的侧截面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钩部的部分立体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钩部的部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及包括其的端子组件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此过程中示出于附图中的线的宽度或构成要素的尺寸等为了说明的清晰性和便利性而可能夸张示出。
此外,下文的术语是考虑到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功能而定义的术语,其根据使用者、运用者的意图或惯例而可能不同。因此,对这些术语的定义应以本说明书整体的内容为基础来决定。
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凸缘部紧固于驱动马达部的状态的部分立体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外壳部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母线本体部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端子组件的侧截面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钩部的部分立体图。
参照图2至图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100包括外壳部110、母线本体部120、钩部130、引出部140。
参照图2至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外壳部110形成为环形状。外壳部110由绝缘材质形成,并由嵌入(insert)注塑方式形成。
因此,具有绝缘效果,防止多个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100间电流流动。具体而言,外壳部110包裹母线本体部120,并使得母线本体部120设置于外壳部110的内侧。
参照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外壳部110的内侧面沿着外壳部110的轴方向(以图4为基准的上下方向)形成有钩安装部111,以便在后面进行说明的钩部130得到安装。
钩安装部111沿着外壳部110的内侧面的上下方向(以图2为基准)形成为槽部的形状,并在钩安装部111上安装钩部130。在多个母线单元100、200、300的外壳部110层叠时,相同的位置上分别形成有钩安装部111,钩部130安装于钩安装部111。
形成于多个母线单元100、200、300的外壳部110的各个钩安装部111得到连接,在各个母线单元100、200、300上安装有形成不同高度的钩部130。
参照图7,因为使得钩部130安装于钩安装部111,所以能够确保与邻接于钩部130的用于驱动马达的线圈20的分离距离。
参照图3、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凸缘部113沿着外壳部110的外侧面凸出形成,外壳部110固定结合于驱动马达部10。
凸缘部113上形成有紧固孔部114,马达外壳11等以与紧固孔部114对应的形式形成有孔部。贯通紧固孔部114及形成于马达外壳11的孔部而设置有螺栓等紧固部件30,并且使得外壳部110固定结合于驱动马达部10,具体而言,固定结合于马达外壳1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母线本体部120设置于外壳部110的内侧,以与外壳部110的形状相对应的形式形成为环状。
母线本体部120由金属材质形成,与钩部130、引出部140结合。钩部130、引出部140也由金属材质形成,母线本体部120、钩部130、引出部140可形成为一体。
因为母线本体部120由金属材质形成,所以通过熔合(FUSING)线圈20的钩部130电流流动,并向引出部140传递。
参照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母线本体部120设置并组装有多个。
因此,相比以挤压方式一次性制造环形状的母线本体部120,因为以曲线形状形成多个,所以有防止材料浪费并简化工艺的效果。
参照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母线本体部120在一端形成有安装部121,并在与其正对的另一端部以与安装部121的形状对应的形式形成有插入部123。
因此,使得多个母线本体部120连接并形成环形。多个母线本体部120利用熔合焊接能够通过电流。效果在于,通过熔合焊接消除接触电阻,并能够确保电导通及强度。
参照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固定槽部127沿着母线本体部120的外侧面形成为槽部的形状,以便使得后面将要说明的引出部140安装连接从而固定结合。
具体而言,形成于与母线本体部120的引出部140相对的外侧面上,引出部140和母线本体部120通过熔合焊接而消除接触电阻,并使得电流通过。
参照图1、图2、图5、图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钩部130结合于母线本体部120的内侧面,围绕驱动马达部10的线圈20,并通过熔合焊接与线圈20结合。
钩部130包括钩连接部131、钩延长部133、夹钳部135。参照图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钩连接部131与钩安装部111相接,并沿着母线本体部120的外侧方向延长形成。具体而言,沿着与母线本体部120成直角的方向延长形成。
参照图7,因为钩连接部131与母线本体部120成直角,所以在层叠有多个母线本体部120的结构的端子组件1上,在相同的高度上包裹结合有线圈2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钩延长部133与钩连接部131连接,并沿着驱动马达部10的中心侧延长形成。
具体而言,钩延长部133以与钩连接部131成直角的形式在钩连接部131的端部延长形成。具体而言,钩延长部133与母线本体部120平行配置。
钩延长部133以与线圈20平行的形式配置,以便使得线圈20位于后面将要说明的夹钳部135内。
参照图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夹钳部135连接于钩延长部133的端部,朝向下侧(以图7为基准)形成夹钳形状。
因为夹钳部135朝向下侧而形成,所以效果在于,在使得线圈20位于钩部130内的成型工艺时,有利于线圈20与钩部130,具体而言,与夹钳部135间的干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引出部140凸出结合于母线本体部120的外侧,安装并固定结合于固定槽部127,所述固定槽部127形成于母线本体部120的一侧。
分别结合于多个母线本体部120的引出部140形成为三相,并形成有U、V、W三相的引出部140。在本实用新型中,母线本体部120形成为U、V、W三相和中性点N。
引出部140与母线本体部120通过熔合焊接而结合并通电。效果在于,通过熔合焊接消除引出部140和母线本体部120的接触电阻,并提高通电性,并能够确保强度。
以下,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100的操作原理及效果进行说明。
参照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100包括外壳部110、母线本体部120、钩部130、引出部140。
外壳部110形成为环形状,由绝缘材质形成,并由嵌入(INSERT)注塑方式形成。在外壳部110的内部连接各个输入输出端子的母线本体部120配置成通过外壳部110电气绝缘。
参照图7,钩部130结合于母线本体部120的内侧面,并与驱动马达部10,具体而言,与定子的线圈20连接。为了实现钩部130与线圈20的连接,使用压制、热填隙(caulking)、或熔合焊接等方法。
母线本体部120设置并组装有多个,在外壳部110的内侧设置为环形状。因此,与通过挤压(press)工艺等制造环形状的母线本体部120相比,工艺得到简化,并能够防止在制造时不必要地多消耗材料。
参照图5,母线本体部120的一端部形成有安装部121,并在与其正对的另一端部形成有插入部123,因此使得安装部121插入并结合于相邻的母线本体部120的插入部123。
安装部121与插入部123结合的部分通过熔合焊接而通电。具有如下效果:通过熔合焊接能够消除接触电阻,并提高通电性能及结合强度。
参照图5,在母线本体部120的外侧面,具体而言,在与引出部140相对的一面形成有固定槽部127,因此具有如下效果:引出部140稳定地安装于固定槽部127,从而通过熔合焊接等而固定结合,并能够提高结合强度。
钩部130结合于母线本体部120的内侧面,并围绕驱动马达部10的线圈20。具体而言,钩连接部131形成为沿着母线本体部120的直角方向延伸。钩延长部133与钩连接部131成直角,并形成为沿着驱动马达部10的中心侧延伸。
夹钳部135的一端部在与钩连接部131连接的钩延长部133的另一端部朝向下侧(参照图7)形成为夹钳形状。
驱动马达部10的线圈20并非沿着驱动马达部10的中心轴方向竖向连接于钩部130,而是以与驱动马达部10的中心轴垂直的形式沿着横向引入连接于钩部130。
因为线圈20横向引入于钩部130,所以效果在于,线圈20与钩部130间通过熔合而结合时,能够确保有利于线圈20、钩部130间干扰的结构。
参照图4,外壳部110的内侧面沿着外壳部110的轴方向形成有用于安装钩部130的钩安装部111,因此由于在外壳部110的内侧安装有钩部130而具有支撑钩部130的效果。
参照图2至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外壳部110沿着外侧面凸出形成有凸缘部113,以便固定结合于驱动马达部10。凸缘部113形成有紧固孔部114,并且形成在与形成于驱动马达部10,具体而言,形成于马达外壳11的孔部相对应的位置。
由于贯通凸缘部113的紧固孔部114和马达外壳11的孔部的紧固部件30,使得外壳部110固定结合于马达外壳11部。凸缘部113沿着外壳部110的外侧以等角度配置有多个,因此效果在于,确保施加于驱动马达部10的冲击的强度并使得冲击分散。
以下,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100的结构、操作原理及效果进行说明。
参照图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母线本体部120在一端部形成有阶梯部125。形成为对从母线本体部120的一端部连接的另一个母线本体部20进行覆盖。
因此,多个母线本体部120连接而形成为环形状。多个母线本体部120通过熔合焊接而能够流通电流。效果在于,通过熔合焊接而消除接触电阻,并提高通电性能及结合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100除了形成阶梯部125之外,其他结构、操作原理效果与所述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100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对其的说明。
以下,对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100的端子组件1的结构、操作原理及效果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端子组件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端子组件的侧截面图。
参照图1、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端子组件1层叠设置有多个母线单元100、200、300、400,并且高度各不相同地形成,以便使得设置于多个母线单元100、200、300且高度不相同的钩部130、230、330、430在相同的圆周上与线圈20接触。
因为形成多个母线单元100、200、300、400直径相同并层叠的结构,所以与直径不同且以竖向分别围绕的方式形成的结构相比,由于结合为各个外壳部110绝缘,因此效果在于,无需另外的用于绝缘的隔片。
因为在制造多个母线单元100、200、300、400后层叠,无需配置各个母线本体部120、220、320、420后在之间设置另外的隔片的工艺等,具有简化制造工艺的效果。
参照图1,沿着多个母线单元100、200、300、400的内侧面在相同的位置单独形成钩安装部111,因此效果在于,能够确保与邻接于钩部130、230、330、430的线圈20的间隔距离。
并且,因为形成于外壳部110的钩安装部111而结合于各个母线本体部120、220、320、420的钩部130、230、330、430的高度形成为不同,所以在端子组件1上,钩部130、230、330、430与线圈20连接的位置形成于相同的圆周上。
参照图1,结合于多个母线单元100、200、300的母线本体部120、220、320的各个引出部140、240、340形成为三相,并形成有U、V、W三相的引出部140、240、340。在本实用新型中,母线本体部120、220、320、420形成为U、V、W三相和中性点N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端子组件1分别注塑形成有各个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100、200、300、400。因此效果在于,提高各个母线单元100、200、300、400间的绝缘性能,并通过简化注塑结构而确保注塑品质。
本实用新型虽然参照附图所示出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应理解,这只是示例性的,并且该技术所属领域内的具有通常知识的人员由此可进行各种变形及均等的其他实施例。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保护范围应根据以下权利要求范围而决定。
标号说明
1:端子组件 10:驱动马达部
11:马达外壳 20:线圈
30:紧固部件
100、200、300、400: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
110:外壳部 111:钩安装部
113:凸缘部 114:紧固孔部
120、220、320、420:母线本体部 121:安装部
123:插入部 125:阶梯部
127:固定槽部 130、230、330、430:钩部
131:钩连接部 133:钩延长部
135:夹钳部 140、240、340:引出部。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部,其形成为环状;
母线本体部,其设置于所述外壳部的内侧;
钩部,其结合于所述母线本体部的内侧面,并围绕驱动马达部的线圈;以及
引出部,其凸出结合于所述母线本体部的外侧,
所述母线本体部设置并组装有多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母线本体部的一端部形成有安装部,与所述母线本体部的一端部相对的另一端部以对应所述安装部的形状的形式形成有插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母线本体部的一端部以覆盖相邻的所述母线本体部的形式形成有阶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母线本体部的所述引出部相对的一面形成有固定槽部,
所述引出部安装于所述固定槽部,进行固定结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部的内侧面沿着所述外壳部的轴方向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钩部的钩安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钩部包括:
钩连接部,其与所述钩安装部相接,并沿着所述母线本体部的外侧方向延长形成;
钩延长部,其与所述钩连接部连接并沿着所述驱动马达的中心侧延长形成;以及
夹钳部,其在所述钩延长部的端部向下侧形成为夹钳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部沿着外侧面凸出形成有凸缘部,以便固定结合于所述驱动马达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缘部沿着所述外壳部的外侧以等角度配置有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部以嵌入注塑成型方式形成。
10.一种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母线单元,所述母线单元包括:
外壳部,其形成为环状;母线本体部,其设置于所述外壳部的内侧;钩部,其结合于所述母线本体部的内侧面,并围绕驱动马达部的线圈;引出部,其凸出形成于所述母线本体部的外侧,
所述母线单元设置并层叠有多个,设置于多个所述母线单元的所述钩部高度设定为各不相同,以便在相同的圆周上高度与所述线圈分别接触。
CN201821283683.6U 2017-08-31 2018-08-10 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及包括其的端子组件 Active CN20858962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10802 2017-08-31
KR1020170110802A KR102473243B1 (ko) 2017-08-31 2017-08-31 구동모터용 버스바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미널 어셈블리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89621U true CN208589621U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43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83683.6U Active CN208589621U (zh) 2017-08-31 2018-08-10 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及包括其的端子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2473243B1 (zh)
CN (1) CN2085896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14543A1 (zh) * 2019-12-13 2021-06-17 深圳市凯中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汇流排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016468A (ko) 2018-08-07 2020-02-17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 구동모터용 터미널 장치
KR102350229B1 (ko) * 2020-06-09 2022-01-11 현대트랜시스 주식회사 구동 모터용 터미널 어셈블리
KR102488606B1 (ko) 2020-07-21 2023-01-13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모터용 버스바 유닛
KR102449780B1 (ko) 2022-04-28 2022-10-04 노영호 전기차용 터미널 어셈블리 실리콘 건조대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16957B2 (ja) * 2011-03-18 2015-05-1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車両用薄型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の集中配電部材
JP5954423B2 (ja) * 2012-10-10 2016-07-2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モータ用バスリング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032038B2 (ja) * 2013-02-08 2016-11-24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集配電リン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4233181A (ja) * 2013-05-30 2014-12-11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配電用部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14543A1 (zh) * 2019-12-13 2021-06-17 深圳市凯中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汇流排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473243B1 (ko) 2022-12-02
KR20190024128A (ko) 2019-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89621U (zh) 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及包括其的端子组件
US8269387B2 (en) Coil for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having bent drawn-out ends
US8508088B2 (en) Wiring component for motor coil
US9318814B2 (en) Wire connection member, wire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annular power distribution member
US10468832B2 (en) Connector
KR101080768B1 (ko) 하이브리드 차량용 구동모터의 집중권 코일 결합 구조물
US9419487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US8502432B2 (en) Crossover module
US10090723B2 (en) Sta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tator
EP2369722A2 (en) Stator for rotary electrical machine
US20130069461A1 (en) Motor power distribution apparatus
US9806577B2 (en) Stator with neutral line secured to stator yoke
CN100367631C (zh) 电动机定子
WO2014136491A1 (ja)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
CN103368306B (zh) 电机、定子段、制造方法
US10707628B2 (en) Noise filter and noise reduction unit
CN106463248A (zh) 电抗器
GB2522962A (en) Signal wire lead-out structure for outer roter type rotation
JP4224649B2 (ja) 三相交流モータ用絶縁ハウジング
CN1820401B (zh) 带有线路支架的电极
CN105305687A (zh) 用来容纳电机布线的装置、电机以及这种布线的制造方法
CN110445280B (zh) 定子端部连接组件及扁线电机
KR102255320B1 (ko) 차량용 전력 공급 장치 및 이에 적용되는 절연 구조
US20080024032A1 (en) Motor Stator
JP2022115076A (ja) モータのステータ、及びモ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