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84168U - 压合模具及压合组件 - Google Patents

压合模具及压合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84168U
CN208584168U CN201821110653.5U CN201821110653U CN208584168U CN 208584168 U CN208584168 U CN 208584168U CN 201821110653 U CN201821110653 U CN 201821110653U CN 208584168 U CN208584168 U CN 2085841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pilot trench
mold
connector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1065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威
吴连生
柏金华
伍高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ifeng Metal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Jifeng Metal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Jifeng Metal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Jifeng Metal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1065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841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841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841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合模具及压合组件,涉及模具的技术领域,压合模具包括上模具、下模具、限位机构、第一栏隔以及第二栏隔;上模具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下模具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包括第一子槽和第二子槽;第二凹槽包括第三子槽和第四子槽;当上模具的下表面和下模具的上表面抵接时,第一子槽和第三子槽围设成用于容纳对称谐振杆的第一腔体;第二子槽和第四子槽围设成用于容纳三个圆筒振子的第二腔体;第一栏隔和第二栏隔间隔设置在第二腔体中。压合模具的设置能够避免使用人力手工加工,提高了产品压合的精度,提高产品的质量、产量和制造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且操作简单。

Description

压合模具及压合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合模具及压合组件。
背景技术
三节段对称芯轴谐振杆广泛应用于通信基站设备上,随着通信事业的不断发展,三节段对称芯轴谐振杆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对于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越严格,特别是我们即将进入5G通讯高速发展时代,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更高,产品需求更大,稳定性要求更高。
三节段对称芯轴谐振杆包括对称谐振杆和三个圆筒振子。三节段对称芯轴谐振杆的压合过程是将对称轴心谐振杆与三个圆筒振子冲压成形。
目前,对于三节段对称芯轴谐振杆的压合还局限于手工加工,人工成本高、效率低下、产品质量和产量容易受操作工人自身条件的约束和限制,难以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合模具及压合组件,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于三节段对称芯轴谐振杆的压合还局限于手工加工,人工成本高、效率低下、产品质量和产量容易受操作工人自身条件的约束和限制,难以满足要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合模具,用于制造三节段对称芯轴谐振杆,包括上模具、下模具、限位机构、第一栏隔以及第二栏隔;上模具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沿上模具的延伸方向贯穿上模具;下模具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沿下模具的延伸方向贯穿下模具;第一凹槽包括第一子槽和第二子槽,第二子槽远离第一子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挡板;第二凹槽包括第三子槽和第四子槽,第四子槽远离第三子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挡板;当上模具的下表面和下模具的上表面抵接时,第一子槽和第三子槽围设成用于容纳对称谐振杆的第一腔体,第一腔体的内壁与对称谐振杆的大径外壁抵接;第二子槽和第四子槽围设成用于容纳三个圆筒振子的第二腔体,第二腔体的内壁与三个圆筒振子的外壁抵接;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同轴设置;限位机构用于限制上模具和下模具产生相对移动;第一栏隔和第二栏隔间隔设置在第二腔体中,第一栏隔与第二栏隔用于将三个圆筒振子分隔开。
进一步的,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模具的第一连接件和设置在下模具的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配合卡接。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件为定位销,第二连接件为定位孔;或者第一连接件为定位孔,第二连接件为定位销。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件为多个,多个第一连接件间隔设置;第二连接件为多个,多个第二连接件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多个第一连接件均匀间隔设置;多个第二连接件均匀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第二子槽和/或第四子槽内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栏隔和第二栏隔的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
进一步的,第一栏隔和第二栏隔均呈环形;第一栏隔与第二栏隔均与第二腔体的内壁抵接。
进一步的,压合模具还包括压紧件和伸缩机构;压紧件与伸缩机构连接,伸缩机构用于带动压紧件沿垂直于上模具的延伸方向运动,压紧件用于与上模具的上表面抵接。
进一步的,伸缩机构包括支撑架和伸缩件;伸缩件的一端与支撑架连接,另一端与压紧件连接;伸缩件上设置有滑块,支撑架上设置有导轨,导轨沿垂直与上模具的方向延伸;滑嵌入导轨,且沿导轨移动。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压合组件,压合组件包括冲压装置及压合模具;冲压装置沿第一腔体移动,且冲压装置用于与对称谐振杆远离圆筒振子的一端抵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合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将三个圆筒振子放入至下模具的第四子槽中,位于一端的圆筒振子与第二挡板抵接,相邻的两个圆筒振子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栏隔和第二栏隔;将对称谐振杆放入至下模具的第三子槽中。然后将上模具对应盖在下模具上,上模具和下模具形成的第一腔体用于容纳对称谐振杆,第二腔体用于容纳三个圆筒振子、第一栏隔以及第二栏隔。其中,限位机构用于限制上模具和下模具在冲压过程中产生相对移动。由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别贯穿上模具和下模具,因此在上模具和下模具配合后,远离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一端具有一通孔,使用者在通孔处将对称谐振杆向圆筒振子方向挤压,由于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栏隔以及第二栏隔的限位作用,对称谐振杆被压至三个圆筒振子的内部,从而最终形成三节段对称芯轴谐振杆。
由上可知,压合模具的设置能够避免使用人力手工加工,提高了产品压合的精度,提高产品的质量、产量和制造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且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节段对称芯轴谐振杆压合前放置在下模具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节段对称芯轴谐振杆压合完成后放置在下模具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上模具;2-下模具;3-限位机构;4-第一栏隔;5-第二栏隔;6-第一凹槽;7-第二凹槽;8-第一挡板;9-第二挡板;10-对称谐振杆;11-圆筒振子;301-定位销;302-定位孔;601-第一子槽;602- 第二子槽;701-第三子槽;702-第四子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压合模具,用于制造三节段对称芯轴谐振杆,包括上模具1、下模具2、限位机构3、第一栏隔4以及第二栏隔5;上模具1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6,第一凹槽6沿上模具1的延伸方向贯穿上模具1;下模具2的上表面设置有与第一凹槽6相对应的第二凹槽7,第二凹槽7沿下模具2的延伸方向贯穿下模具2;第一凹槽6包括第一子槽601和第二子槽602,第二子槽602远离第一子槽60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挡板8;第二凹槽7包括第三子槽701和第四子槽702,第四子槽702远离第三子槽70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挡板9;当上模具1的下表面和下模具 2的上表面抵接时,第一子槽601和第三子槽701围设成用于容纳对称谐振杆10的第一腔体,第一腔体的内壁与对称谐振杆10的大径外壁抵接;第二子槽602和第四子槽702围设成用于容纳三个圆筒振子 11的第二腔体,第二腔体的内壁与三个圆筒振子11的外壁抵接;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同轴设置;限位机构3用于限制上模具1和下模具2产生相对移动;第一栏隔4和第二栏隔5间隔设置在第二腔体中,第一栏隔4与第二栏隔5用于将三个圆筒振子11分隔开。
其中,上模具1、下模具2、限位机构3、第一栏隔4、第二栏隔 5第一挡板8以及第二挡板9应选用硬度较高的金属材料。
第一栏隔4和第二栏隔5的厚度应小于圆筒振子11的壁厚,这样才能够在冲压过程中,防止对对称谐振杆10产生干涉。
限位机构3可以包括固定绳索,当上模具1盖在下模具2上,与下模具2配合后,使用者将固定绳索捆在上模具1和下模具2的外壁上,从而限制二者产生相对移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压合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将三个圆筒振子11放入至下模具2的第四子槽702中,位于一端的圆筒振子11与第二挡板9抵接,相邻的两个圆筒振子11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栏隔 4和第二栏隔5;将对称谐振杆10放入至下模具2的第三子槽701中。然后将上模具1对应盖在下模具2上,上模具1和下模具2形成的第一腔体用于容纳对称谐振杆10,第二腔体用于容纳三个圆筒振子11、第一栏隔4以及第二栏隔5。其中,限位机构3用于限制上模具1和下模具2在冲压过程中产生相对移动。由于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7分别贯穿上模具1和下模具2,因此在上模具1和下模具2配合后,远离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9的一端具有一通孔,使用者在通孔处将对称谐振杆10向圆筒振子11方向挤压,由于第一挡板8、第二挡板9、第一栏隔4以及第二栏隔5的限位作用,对称谐振杆10被压至三个圆筒振子11的内部,从而最终形成三节段对称芯轴谐振杆。
由上可知,压合模具的设置能够避免使用人力手工加工,提高了产品压合的精度,提高产品的质量、产量和制造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且操作简单。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限位机构3包括设置在上模具1的第一连接件和设置在下模具2的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配合卡接。
其中,第一连接件可以为卡扣,第二连接件可以为卡槽。卡扣铰接在上模具1上,卡槽设置在下模具2上。在使用过程中,当上模具 1盖在下模具2上,与下模具2配合时,使用者转动卡扣将卡扣卡设在卡槽中,从而令上模具1和下模具2固定连接。当冲压完成后,使用者将卡扣从卡槽中移出,从而令上模具1和下模具2分离。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当上模具1盖在下模具2上,与下模具2配合后,使用者加工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配合卡接,从而令上模具1和下模具2连接,进而防止二者产生相对运动。
如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第一连接件为定位销301,第二连接件为定位孔302;或者第一连接件为定位孔302,第二连接件为定位销301。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当上模具1盖在下模具2上,与下模具2配合的过程中,使用者将定位销301插入定位孔302中,从而在配合安装时起到定位作用,并且在压合过程中起到限位作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第一连接件为多个,多个第一连接件间隔设置;第二连接件为多个,多个第二连接件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中,多个的设置能够提高限位的效果,令上模具1和下模具2配合更加精确和稳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多个第一连接件均匀间隔设置;多个第二连接件均匀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中,均匀间隔设置的方式能够令上模具1、下模具2、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的受力更加均匀,延长结构件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第二子槽602和/或第四子槽702内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栏隔4和第二栏隔5的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第一定位槽用于容纳第一栏隔4,第二定位槽用于容纳第二栏隔5。第一栏隔4和第二栏隔5可设置于第二子槽602中或者第四子槽702中;当第二子槽602和第四子槽 702内均设置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时,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可以呈环形。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的设置能够限定第一栏隔4 和第二栏隔5的设置位置,从而令三个圆筒振子11的设置位置更加准确,进而令压合更加精准。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第一栏隔4和第二栏隔5 均呈环形;第一栏隔4与第二栏隔5均与第二腔体的内壁抵接。
其中,第一栏隔4和第二栏隔5可均与上模板和下模板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栏隔4和第二栏隔5均呈环形的设置,能够令三个圆筒振子11的受力更加均匀,从而令压合更加精准。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压合模具还包括压紧件和伸缩机构;压紧件与伸缩机构连接,伸缩机构用于带动压紧件沿垂直于上模具1的延伸方向运动,压紧件用于与上模具1的上表面抵接。
其中,压紧件为压块,伸缩机构包括伸缩油缸。在压合之前,伸缩油缸带动压块压设在上模具1的上表面,从而令上模具1和下模具 2之间接触的更加紧密,并且防止二者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当压合结束后,伸缩油缸带动压块与上模具1的上表面分离,然后再将上模具 1和下模具2分离。
本实施例中,在压合之前,伸缩机构带动压紧件压设在上模具1 的上表面,从而令上模具1和下模具2之间接触的更加紧密,并且防止二者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当压合结束后,伸缩机构带动压紧件与上模具1的上表面分离,然后再将上模具1和下模具2分离。压紧件和伸缩机构的设置能够令进一步防止上模具1和下模具2在压合过程中产生相对位移,令压合更加精准。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伸缩机构包括支撑架和伸缩件;伸缩件的一端与支撑架连接,另一端与压紧件连接;伸缩件上设置有滑块,支撑架上设置有导轨,导轨沿垂直与上模具1的方向延伸;滑嵌入导轨,且沿导轨移动。
其中,伸缩件可以为伸缩油缸或者液压缸。
压紧件可以与上模具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伸缩件带动压紧件沿垂直于上模具 1的延伸方向移动,同时滑块在导轨中移动,在压合之前,伸缩件带动压紧件压设在上模具1的上表面,从而令上模具1和下模具2之间接触的更紧密,并且防止二者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当压合结束后,伸缩件带动压紧件与上模具1的上表面分离,然后再将上模具1和下模具2分离。滑块和导轨的设置能够令伸缩件移动的路径更加准确,从而令压紧件的移动路径更加准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压合组件,压合组件包括冲压装置及压合模具;冲压装置沿第一腔体移动,且冲压装置用于与对称谐振杆10远离圆筒振子11的一端抵接。
其中,冲压装置包括推杆和液压缸,推杆的一端与液压缸固定连接。在使用过程中,液压缸带动推杆沿第一腔体移动,推杆远离液压缸的一端与对称谐振杆10远离圆筒振子11的一端抵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压合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将三个圆筒振子11放入至下模具2的第四子槽702中,位于一端的圆筒振子11与第二挡板9抵接,相邻的两个圆筒振子11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栏隔 4和第二栏隔5;将对称谐振杆10放入至下模具2的第三子槽701中。然后将上模具1对应盖在下模具2上,上模具1和下模具2形成的第一腔体用于容纳对称谐振杆10,第二腔体用于容纳三个圆筒振子11、第一栏隔4以及第二栏隔5。其中,限位机构3用于限制上模具1和下模具2在冲压过程中产生相对移动。由于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7分别贯穿上模具1和下模具2,因此在上模具1和下模具2配合后,远离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9的一端具有一通孔,使用者在通孔处利用冲压装置将对称谐振杆10向圆筒振子11方向挤压,由于第一挡板8、第二挡板9、第一栏隔4以及第二栏隔5的限位作用,对称谐振杆10被压至三个圆筒振子11的内部,从而最终形成三节段对称芯轴谐振杆。
由上可知,压合组件的设置能够避免使用人力手工加工,提高了产品压合的精度,提高产品的质量、产量和制造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且操作简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压合模具,用于制造三节段对称芯轴谐振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具、下模具、限位机构、第一栏隔以及第二栏隔;
所述上模具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上模具的延伸方向贯穿所述上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下模具的延伸方向贯穿所述下模具;
所述第一凹槽包括第一子槽和第二子槽,所述第二子槽远离所述第一子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二凹槽包括第三子槽和第四子槽,所述第四子槽远离所述第三子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挡板;
当所述上模具的下表面和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抵接时,所述第一子槽和所述第三子槽围设成用于容纳对称谐振杆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与所述对称谐振杆的大径外壁抵接;所述第二子槽和所述第四子槽围设成用于容纳三个圆筒振子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与三个所述圆筒振子的外壁抵接;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同轴设置;所述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产生相对移动;
所述第一栏隔和所述第二栏隔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中,所述第一栏隔与所述第二栏隔用于将三个所述圆筒振子分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模具的第一连接件和设置在所述下模具的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配合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定位销,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定位孔;或者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定位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定位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连接件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合模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均匀间隔设置;
多个所述第二连接件均匀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槽和/或所述第四子槽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栏隔和所述第二栏隔的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栏隔和所述第二栏隔均呈环形;
所述第一栏隔与所述第二栏隔均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紧件和伸缩机构;
所述压紧件与所述伸缩机构连接,所述伸缩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压紧件沿垂直于所述上模具的延伸方向运动,所述压紧件用于与所述上模具的上表面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支撑架和伸缩件;
所述伸缩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压紧件连接;所述伸缩件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沿垂直与所述上模具的方向延伸;所述滑嵌入所述导轨,且沿所述导轨移动。
10.一种压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压装置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压合模具;
所述冲压装置沿所述第一腔体移动,且所述冲压装置用于与所述对称谐振杆远离所述圆筒振子的一端抵接。
CN201821110653.5U 2018-07-12 2018-07-12 压合模具及压合组件 Active CN2085841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10653.5U CN208584168U (zh) 2018-07-12 2018-07-12 压合模具及压合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10653.5U CN208584168U (zh) 2018-07-12 2018-07-12 压合模具及压合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84168U true CN208584168U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40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10653.5U Active CN208584168U (zh) 2018-07-12 2018-07-12 压合模具及压合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841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76197A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n electrical battery pole or terminal
CN208584168U (zh) 压合模具及压合组件
CN104907865A (zh) 一种移动夹紧装置
CN210732678U (zh) 一种笔记本外壳冲压件模具
CN210851397U (zh) 一种自动碳纤维弯件成型模具
CN206951994U (zh) 一种单冲模通用模架
CN108714674A (zh) 一种金属制品铸造用冲压模具
CN210817458U (zh) 一种粉末冶金动环压制模具
CN112024736B (zh) 一种铆压一体治具
CN211165462U (zh) 一种自动伺服粉末成型液压机
CN107649679B (zh) 一种粉末冶金棒料框架模具
CN219378664U (zh) 一种一次复合成型模具
CN220216453U (zh) 一种地插金属外壳一体成型模具
CN214919468U (zh) 一种弯折用斜滑块机构
CN214976954U (zh) 一种用于生产继电器的冲压机
CN216028585U (zh) 一种金属制品生产加工专用电火花穿孔装置
CN219944260U (zh) 一种工字轮卷边模具
CN110355279A (zh) 一种压制扁方的简易工装
CN218532440U (zh) 抽拉移动式模具装置
CN219944333U (zh) 一种气缸固定板精密加工装置
CN220739224U (zh) 一种多功能冲压装置
CN215039552U (zh) 一种手机快速装顶出杆装置
CN210877542U (zh) 成型机模架机构及粉末成型机
CN220480203U (zh) 一种接头件压铸生产模具
CN215697676U (zh) 弯式外壳压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