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73592U - 用于吸尘器的尘杯旋风组件、尘杯装置和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吸尘器的尘杯旋风组件、尘杯装置和吸尘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573592U CN208573592U CN201820218241.7U CN201820218241U CN208573592U CN 208573592 U CN208573592 U CN 208573592U CN 201820218241 U CN201820218241 U CN 201820218241U CN 208573592 U CN208573592 U CN 20857359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dust
- whirlwind
- dust catcher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吸尘器的尘杯旋风组件、尘杯装置和吸尘器,尘杯旋风组件包括:壳体,壳体具有进尘口和出风口;第一级旋风分离器,第一级旋风分离器设于壳体内且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级旋风通道和第一出风通道,第一出风通道位于壳体内的中部且与出风口连通,第一级旋风通道沿第一出风通道的轴向螺旋向上延伸且与进尘口连通;风道盖板,风道盖板设于第一级旋风分离器的上方且具有与第一级旋风通道和出风口连通的过风口。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吸尘器的尘杯旋风组件,通过设置过风口,使得尘气可以通过第一出风通道和过风口排出,增加了过风面积,提高了进气量,同时减少空气损耗,从而降低了风量的损耗,提高了旋风分离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吸尘器的尘杯旋风组件、尘杯装置和吸尘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吸尘器旋风结构,风道多设置在第一层盖板与过滤装置连接处,即只在旋风结构的中部设有一个风道,过风面积局限性很大,导致过风面积小,使得风量损耗较大,吸尘性能差,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吸尘器的尘杯旋风组件,所述尘杯旋风组件除尘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尘杯旋风组件的尘杯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吸尘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吸尘器的尘杯旋风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尘口和出风口;第一级旋风分离器,所述第一级旋风分离器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级旋风通道和第一出风通道,所述第一出风通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中部且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级旋风通道沿所述第一出风通道的轴向螺旋向上延伸且与所述进尘口连通;风道盖板,所述风道盖板设于所述第一级旋风分离器的上方且具有与所述第一级旋风通道和所述出风口连通的过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吸尘器的尘杯旋风组件,通过在风道盖板上设置过风口,使得尘气可以通过第一出风通道和过风口排出,增加了过风面积,提高了进气量,同时减少空气损耗,从而降低了风量的损耗,提高了旋风分离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吸尘器的尘杯旋风组件,所述第一级旋风分离器包括:第一旋风锥,所述第一旋风锥设于所述风道盖板的下方且与所述风道盖板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旋风锥具有顶部敞开的腔室;分离件,所述分离件设于所述第一旋风锥内且具有所述第一出风通道,所述分离件与所述第一旋风锥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一级旋风通道。
具体地,所述风道盖板连接在所述分离件的上端且沿所述分离件的周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吸尘器的尘杯旋风组件,所述过风口至少包括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过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出风通道的相对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吸尘器的尘杯旋风组件,每个所述过风口形成沿所述分离件的周向延伸的弧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吸尘器的尘杯旋风组件,所述壳体内的底部具有第一集尘腔,所述第一集尘腔位于所述第一级旋风通道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级旋风通道连通以承接经过旋风分离后的灰尘。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旋风锥,所述第二旋风锥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具有第二级旋风通道,所述第二级旋风通道通过过风通道与所述第一出风通道和所述过风口连通,且在气流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二级旋风通道位于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过风通道之间。
具体地,所述第二旋风锥包括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旋风锥沿所述第一旋风锥的周向排布在所述第一旋风锥的外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尘杯装置,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吸尘器的尘杯旋风组件和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设于所述出风口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尘杯装置,通过采用上述尘杯旋风组件,提高了进气量,增加了过风面积,同时减少空气损耗,从而降低了风量的损耗,提高了尘杯装置的使用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吸尘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吸尘器的尘杯旋风组件;或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尘杯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通过采用上述尘杯旋风组件或尘杯装置,吸尘器的吸尘效果好,用户体验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尘杯旋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G-G线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尘杯旋风组件的主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尘杯旋风组件的俯视图;
图5是沿图4中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4中B-B线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6中C-C线的剖视图;
图8是沿图7中D-D线的剖视图;
图9是沿图7中E-E线的剖视图;
图10是沿图7中F-F线的剖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尘杯旋风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旋风锥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旋风锥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尘杯旋风组件100,
壳体10,进尘口11,出风口12,第一集尘腔13,第二集尘腔14,挡尘板15,把手16,
第一级旋风分离器20,第一级旋风通道201,第一出风通道202,第一旋风锥21,旋风壳211,底壁2111,侧周壁2112,安装孔2113,挡灰板2114,导风件212,甩尘口2121,甩风面2122,导向面213,进风管214,分离件22,导风隔板221,通孔222,
第二级旋风分离器30,第二级旋风通道301,
风道盖板40,过风通道401,过风口41,加强筋42,
出风盖板50,过滤件51,出风导管52,密封垫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1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吸尘器的尘杯旋风组件100。
如图图1-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吸尘器的尘杯旋风组件100包括:壳体10、第一级旋风分离器20和风道盖板40。
壳体10具有进尘口11和出风口12,第一级旋风分离器20设置在壳体10内,第一级旋风分离器20具有第一级旋风通道201和第一出风通道202,第一级旋风通道201和第一出风通道202相互连通,第一出风通道202位于壳体10的中部,且第一出风通道202与出风口12连通,第一级旋风通道201沿第一出风通道202的轴向螺旋向上延伸,第一级旋风通道201与进尘口11连通,风道盖板40设置在第一级旋风分离器20的上方,且风道盖板40具有过风口41,过风口41与第一级旋风通道201和出风口12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吸尘器的尘杯旋风组件100,通过在风道盖板40上设置过风口41,使得尘气可以通过第一出风通道202和过风口41排出,增加了过风面积,提高了进气量,同时减少空气损耗,从而降低了风量的损耗,提高了旋风分离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级旋风分离器20包括:第一旋风锥21和分离件22。第一旋风锥21设置在风道盖板40的下方,且第一旋风锥21与风道盖板40间隔布置,第一旋风锥21具有顶部敞开的腔室,分离件22设置在第一旋风锥21内,分离件22具有第一出风通道202,分离件22与第一旋风锥21之间限定出第一级旋风通道201。
在一些示例中,分离件22形成管状,分离件22的侧壁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通孔222,每个通孔222与第一级旋风通道201和第一出风通道202连通。分离件22的一端插装于第一旋风锥21内。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第一级旋风分离器20包括进风管214和旋风壳211,进风管214的内径略小于旋风壳211下表面的内径,从而在进风管214与旋风壳211连接处形成一个环状平台,分离件22的下端面与环状平台止抵连接,进风管214对分离件22起到一定的定位、支撑作用。
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分离件22内设有导风隔板221以将分离件22的内腔分割成上下两部分,导风隔板221可以形成曲面板,分离件22的位于导风隔板221下方的侧壁设有通风口,通风口与第一级旋风通道201相连通,通孔222设置在导风隔板221的位于导风隔板221上方的侧壁,第一级旋风通道201中部分未分离的尘气可以经过通孔222进入第一出风通道202,进而排放到外界或者进行进一步处理。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示例中,风道盖板40连接在分离件22的上端,且风道盖板40沿分离件22的周向延伸。即风道盖板40形成环状,风道盖板40的内周沿与分离件22的上端连接,风道盖板40的外周沿与壳体10连接。
可选地,风道盖板40与分离件22可以形成为一体件,从而便于尘杯旋风组件100的安装与拆卸,且还可以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风道盖板40上至少包括两个过风口41,至少两个过风口41位于第一出风通道202的相对两侧,从而形成第一出风通道202以及第一出风通道202两侧对称出风的出风形式,出风均匀,风量损耗小,分离效果好。每个过风口41形成沿分离件22的周向延伸的弧形,充分利用风道盖板40上的空隙。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风道盖板40上具有两个过风口41,每个过风口41形成沿分离件22的周向延伸的弧形,即每个过风口41均可以根据沿风道盖板40的形状布置,从而可以充分利用风道盖板40上的空隙。每个过风口41的中间设有加强筋42,在尘气通过过风口41时,会对过风口41产生一定的冲击,通过设置加强筋42,防止过风口41受力变形,提高了过风口41的稳定性。
当然,风道盖板40上的过风口41的形状和数量不仅限于图2中所示形状和数量,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以及其他的数量,且过风口41上也可以设置其他结构,以增强过风口41结构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壳体10内的底部具有第一集尘腔13,第一集尘腔13位于第一级旋风通道201的下方,且第一集尘腔13与第一级旋风通道201连通,尘气在第一级旋风通道201旋转,第一集尘腔13可以承接经过旋风分离后的灰尘。
如图3-图12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尘杯旋风组件100还包括第二旋风锥,通过第一旋风锥21和第二旋风锥共同工作,提高尘杯旋风组件100的除尘效果。第二旋风锥设置在壳体10内,第二旋风锥具有第二级旋风通道301,第二级旋风通道301通过过风通道401与第一出风通道202和过风口41连通,在气流流动方向上,第二级旋风通道301位于出风口12和过风通道401之间。
工作时,第一级旋风通道201中部分未分离的尘气可以经过通孔222进入第一出风通道202,进而进入到第二旋风锥中进行下一步处理;另一部分未分离的尘气经过过风口41进入过风通道401,再次进入第二级旋风通道301,尘气通过两种方式进入第二级旋风通道301,增加了进入第二级旋风通道301的进气量,减少进气损耗,提高了尘杯旋风组件100的吸力。
在一些示例中,过风口41处还设有过滤网,从而将第一旋风锥21分离后的部分尘气进一步过滤,再通过过风口41排放到外界或是排放到第二级旋风通道301内。
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尘杯旋风组件100上包括多个第二旋风锥,多个第二旋风锥沿第一旋风锥21的周向排布在第一旋风锥21的外周,这里的外周指的是第一旋风锥21的外侧,沿第一旋风锥21的周向布置。通过设置多个第二旋风锥,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除尘效果。
在一些示例中,壳体10内的底部还具有第二集尘腔14,第二集尘腔14布置在第一集尘腔13外周,且第二集尘腔14位于第二级旋风通道301的下方,第二集尘腔14与第二级旋风通道301连通,尘气在第二级旋风通道301旋转,第二集尘腔14可以承接经过旋风分离后的灰尘。第二集尘腔14与第一集尘腔13为相互独立的结构,从而可以实现轻松倒灰,且更加容易清理灰尘。
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壳体10内包括至少两个第二集尘腔14,至少两个第二集尘腔14对称布置于第一集尘腔13的相对两侧,且多个第二级旋风通道301的对称轴线可以与两个第二集尘腔14的对称轴线重合,从而改善集尘效果,便于清理集尘腔内的灰尘。
进一步地,每个第二集尘腔14形成沿第一集尘腔13的周向延伸的弧形,即第二集尘腔14布置在第一集尘腔13的外周,从而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在不影响集尘腔内容积的情况下,减小了尘杯旋风组件100的体积,提高用户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尘杯装置,包括过滤件51和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吸尘器的尘杯旋风组件100,过滤件51设置在出风口12处。具体地,经过尘杯旋风组件100分离后的气体,还会夹杂着部分灰尘,这部分气体在到达出风口12前经过过滤件51的过滤作用,再排放到外界,进一步提高了除尘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尘杯装置,通过采用上述尘杯旋风组件100,提高了进气量,增加了过风面积,同时减少空气损耗,从而降低了风量的损耗,提高了尘杯装置的使用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图中未示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吸尘器的尘杯旋风组件100;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尘杯装置。通过采用上述尘杯旋风组件100或尘杯装置,吸尘器的吸尘效果好,用户体验好。
下面结合图1-图1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的两个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13和图14所示,吸尘器包括尘杯旋风组件100,尘杯旋风组件100包括:壳体10、第一级旋风分离器20、风道盖板40和出风盖板50。
壳体10具有进尘口11和出风口12,进尘口11设置在壳体10的底部,出风口12设置在壳体10的顶部,壳体10的底部内限定有第一集尘腔13,壳体10的底部设有可拆卸的挡尘板15,从而通过打开挡尘板15进行倒灰。壳体10上具有把手16,以便于用户取放及使用。
第一级旋风分离器20设置在壳体10内,第一级旋风分离器20具有第一级旋风通道201和第一出风通道202,第一出风通道202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级旋风通道201位于第一集尘腔13的上方,且第一级旋风通道201沿第一出风通道202的轴向螺旋向上延伸,第一级旋风通道201与第一集尘腔13、进尘口11相连通。
第一级旋风分离器20包括第一旋风锥21和分离件22。
第一旋风锥21包括旋风壳211、进风管214和导风件212,旋风壳211具有底壁2111和侧周壁2112,从而限定出顶部敞开的腔室,第一旋风锥21的顶部与第一集尘腔13相连通,旋风壳211的底壁2111具有圆形安装孔2113,侧周壁2112的横截面形状形成非圆形,旋风壳211内具有导向面213,导向面213沿安装孔2113的中心轴线螺旋向上延伸。
进一步地,导风件212设置在旋风壳211内,导向面213由旋风壳211的底壁2111与导风件212的上表面共同形成。导风件212与旋风壳211的底壁2111限定出甩尘口2121,甩尘口2121与安装孔2113相连通,导风件212的外周沿与旋风壳211的侧周壁2112连接,导风件212的内周沿在旋风壳211的底壁2111上的正投影与安装孔2113的孔沿重合。导风件212还具有甩风面2122,甩风面2122形成沿安装孔2113的径向从内向外逐渐向甩尘口2121延伸的弧形面。进风管214设置在旋风壳211的下方,进风管214与安装孔2113相连通,进风管214的下端与进尘口11连通。
第一级旋风分离器20的侧周壁2112设有挡灰板2114,挡灰板2114从上向下逐渐向外侧倾斜延伸,这里所示的外侧是指旋风壳211远离导风件212的一侧,通过设置挡灰板2114,可以对尘土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防止第一集尘腔13内的尘土上扬,也防止从第一级旋风分离器20分离出的尘土进入导风通道。
挡灰板2114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挡灰部和/或第二挡灰部,至少两个第一挡灰部设置在侧周壁2112的相对两侧,第二挡灰部形成沿第一级旋风分离器20的周向延伸的环形,且第二挡灰部的宽度小于第一挡灰部的宽度,防止第一集尘腔13内的尘土上扬。
分离件22具有第一出风通道202,分离件22与第一旋风锥21之间限定出第一级旋风通道201。分离件22的下端插接在第一旋风锥21内,分离件22内设有导风隔板221以将分离件22的内腔分割成上下两部分,分离件22的位于导风隔板221下方的侧壁设有通风口,通风口与第一级旋风通道201相连通,分离件22的位于导风隔板221上方具有多个通孔222,多个通孔222间隔设置,第一出风通道202和第一级旋风通道201通过通孔222连通。
风道盖板40形成环状,风道盖板40的内周沿与分离件22的上端连接,风道盖板40的外周沿与壳体10连接,风道盖板40与分离件22形成为一体件,风道盖板40上具有两个过风口41,两个过风口41位于第一出风通道202的相对两侧,每个过风口41形成沿分离件22的周向延伸的弧形,每个过风口41的中间还设有加强筋42,过风口41与第一级旋风通道201相连通,第一旋风锥21设置在风道盖板40的下方,且第一旋风锥21与风道盖板40间隔布置。
出风盖板50限定出出风口12,出风口12处还设有过滤件51。
吸尘器工作时,尘气通过尘杯旋风组件100上的进尘口11进入进风管214,第一级旋风分离器20工作,气流沿旋风壳211的安装孔2113进入甩尘口2121,然后尘气沿着导向面213旋转进入第一级旋风通道201。当尘气从旋风壳211半径较大的侧周壁2112处旋转到半径较小的侧周壁2112处时,离心力增大,速度增加,大颗粒杂质灰尘在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被分离甩出,进入第一集尘腔13内,沉集在第一集尘腔13的底部,然后一部分微小的未被第一旋风锥21分离的灰尘通过过风口41进入过风通道401,另一部分微小灰尘通过通孔222被分离至第一出风通道202,随气流的上升,也进入过风通道401内,出风口12处的过滤件51进一步对过风通道401中的尘气过滤,最终将干净的气流排放的外界。
当第一集尘腔13和第二集尘腔14内的尘土较多时,将壳体10底部的挡尘板15拆卸下,从而可以倒出第一集尘腔13和第二集尘腔14内的尘土。
实施例二
如图3-图14所示,吸尘器包括尘杯旋风组件100,尘杯旋风组件100包括:壳体10、第一级旋风分离器20、多个第二级旋风分离器30、风道盖板40和出风盖板50。
壳体10具有进尘口11和出风口12,进尘口11设置在壳体10的底部,出风口12设置在壳体10的顶部,壳体10的底部内限定有第一集尘腔13和两个第二集尘腔14,两个第二集尘腔14对称分布在第一集尘腔13的外周,壳体10的底部设有可拆卸的挡尘板15,从而通过打开挡尘板15进行倒灰。壳体10上具有把手16,以便于用户取放及使用。
第一级旋风分离器20和多个第二级旋风分离器30设置在壳体10内,第一级旋风分离器20位于多个第二级旋风分离器30的中部,且两级分离器间隔布置。
第一级旋风分离器20具有第一级旋风通道201和第一出风通道202,第一出风通道202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级旋风通道201位于第一集尘腔13的上方,且第一级旋风通道201沿第一出风通道202的轴向螺旋向上延伸,第一级旋风通道201与第一集尘腔13、进尘口11相连通。
第一级旋风分离器20包括第一旋风锥21和分离件22。
第一旋风锥21包括旋风壳211、进风管214和导风件212,旋风壳211具有底壁2111和侧周壁2112,从而限定出顶部敞开的腔室,第一旋风锥21的顶部与第一集尘腔13相连通,旋风壳211的底壁2111具有圆形安装孔2113,侧周壁2112的横截面形状形成非圆形,旋风壳211内具有导向面213,导向面213沿安装孔2113的中心轴线螺旋向上延伸。
进一步地,导风件212设置在旋风壳211内,导向面213由旋风壳211的底壁2111与导风件212的上表面共同形成。导风件212与旋风壳211的底壁2111限定出甩尘口2121,甩尘口2121与安装孔2113相连通,导风件212的外周沿与旋风壳211的侧周壁2112连接,导风件212的内周沿在旋风壳211的底壁2111上的正投影与安装孔2113的孔沿重合。导风件212还具有甩风面2122,甩风面2122形成沿安装孔2113的径向从内向外逐渐向甩尘口2121延伸的弧形面。进风管214设置在旋风壳211的下方,进风管214与安装孔2113相连通,进风管214的下端与进尘口11连通。
分离件22具有第一出风通道202,分离件22与第一旋风锥21之间限定出第一级旋风通道201。分离件22的下端插接在第一旋风锥21内,分离件22内设有导风隔板221以将分离件22的内腔分割成上下两部分,分离件22的位于导风隔板221下方的侧壁设有通风口,通风口与第一级旋风通道201相连通,分离件22的位于导风隔板221上方具有多个通孔222,多个通孔222间隔设置,第一出风通道202和第一级旋风通道201通过通孔222连通。
每个第二级旋风分离器30包括第二旋风锥,多个第二旋风锥沿第一旋风锥21的周向排布在第一旋风锥21的外周。每个第二旋风锥具有第二级旋风通道301,即多个第二级旋风分离器30具有多个第二级旋风通道301,多个第二级旋风通道301对称布置在第一级旋风通道201的周围,每个第二级旋风通道301位于对应位置的第二集尘腔14的上方,多个第二级旋风通道301和第二集尘腔14共同插接至壳体10内,每个第二级旋风通道301分别与第二集尘腔14、出风口12相连通。
风道盖板40形成环状,风道盖板40的内周沿与分离件22的上端连接,风道盖板40的外周沿与多个第二级旋风分离器30连接,风道盖板40和多个第二级旋风分离器30形成为一体件。风道盖板40上具有两个过风口41,两个过风口41位于第一出风通道202的相对两侧,每个过风口41形成沿分离件22的周向延伸的弧形,每个过风口41的中间还设有加强筋42,过风口41与第一级旋风通道201和第二级旋风通道301相连通,第一旋风锥21设置在风道盖板40的下方,且第一旋风锥21与风道盖板40间隔布置。
出风盖板50限定出出风口12,出风口12处还设有过滤件51,出风盖板50具有多个出风导管52,多个出风导管52与多个第二级旋风通道301一一对应连通,每个出风导管52的至少一部分插装于对应的第二级旋风通道301内,每个第二级旋风分离器30的上端通过密封垫53与出风盖板50密封连接。
吸尘器工作时,尘气通过尘杯旋风组件100上的进尘口11进入进风管214,第一级旋风分离器20工作,气流沿旋风壳211的安装孔2113进入甩尘口2121,然后尘气沿着导向面213旋转进入第一级旋风通道201。当尘气从旋风壳211半径较大的侧周壁2112处旋转到半径较小的侧周壁2112处时,离心力增大,速度增加,大颗粒杂质灰尘在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被分离甩出,进入第一集尘腔13内,沉集在第一集尘腔13的底部,然后一部分微小的未被第一旋风锥21分离的灰尘通过过风口41进入过风通道401,另一部分微小灰尘通过通孔222被分离至第一出风通道202,随气流的上升,也进入过风通道401内,过风通道401中的气流进入第二级旋风通道301内,在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绝大部分灰尘通过第二级旋风通道301进入第二集尘腔14内,夹杂着少量极小尘埃的气流又会通过出风导管52到达出风口12,出风口12处的过滤件51进一步对尘气过滤,最终将干净的气流排放的外界。
当第一集尘腔13和第二集尘腔14内的尘土较多时,将壳体10底部的挡尘板15拆卸下,从而可以倒出第一集尘腔13和第二集尘腔14内的尘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吸尘器的尘杯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尘口和出风口;
第一级旋风分离器,所述第一级旋风分离器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级旋风通道和第一出风通道,所述第一出风通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中部且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级旋风通道沿所述第一出风通道的轴向螺旋向上延伸且与所述进尘口连通;
风道盖板,所述风道盖板设于所述第一级旋风分离器的上方且具有与所述第一级旋风通道和所述出风口连通的过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吸尘器的尘杯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旋风分离器包括:
第一旋风锥,所述第一旋风锥设于所述风道盖板的下方且与所述风道盖板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旋风锥具有顶部敞开的腔室;
分离件,所述分离件设于所述第一旋风锥内且具有所述第一出风通道,所述分离件与所述第一旋风锥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一级旋风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吸尘器的尘杯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盖板连接在所述分离件的上端且沿所述分离件的周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吸尘器的尘杯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风口至少包括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过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出风通道的相对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吸尘器的尘杯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过风口形成沿所述分离件的周向延伸的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吸尘器的尘杯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的底部具有第一集尘腔,所述第一集尘腔位于所述第一级旋风通道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级旋风通道连通以承接经过旋风分离后的灰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吸尘器的尘杯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旋风锥,所述第二旋风锥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具有第二级旋风通道,所述第二级旋风通道通过过风通道与所述第一出风通道和所述过风口连通,且在气流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二级旋风通道位于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过风通道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吸尘器的尘杯旋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风锥包括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旋风锥沿所述第一旋风锥的周向排布在所述第一旋风锥的外周。
9.一种尘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吸尘器的尘杯旋风组件;
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设于所述出风口处。
10.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吸尘器的尘杯旋风组件;或,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尘杯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218241.7U CN208573592U (zh) | 2018-02-07 | 2018-02-07 | 用于吸尘器的尘杯旋风组件、尘杯装置和吸尘器 |
PCT/CN2019/074393 WO2019154314A1 (zh) | 2018-02-07 | 2019-02-01 | 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及其应用 |
US16/967,732 US12059120B2 (en) | 2018-02-07 | 2019-02-01 | Cyclonic separation devic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
EP19750857.5A EP3747332A4 (en) | 2018-02-07 | 2019-02-01 | CENTRIFUGAL FORCE SEPARATION DEVICE AND APPLICATION OF IT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218241.7U CN208573592U (zh) | 2018-02-07 | 2018-02-07 | 用于吸尘器的尘杯旋风组件、尘杯装置和吸尘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573592U true CN208573592U (zh) | 2019-03-05 |
Family
ID=65502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218241.7U Active CN208573592U (zh) | 2018-02-07 | 2018-02-07 | 用于吸尘器的尘杯旋风组件、尘杯装置和吸尘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573592U (zh) |
-
2018
- 2018-02-07 CN CN201820218241.7U patent/CN20857359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959707B2 (en) | Vacuum cleaner | |
CN208573593U (zh) | 用于吸尘器的旋风锥、旋风分离器和吸尘器 | |
CN105962846B (zh) | 尘杯组件和具有其的手持吸尘器 | |
JP5077370B2 (ja) | サイクロン分離装置並びに電気掃除機 | |
JP2007275867A (ja) | サイクロン、サイクロン空気清浄機及びその空気清浄方法 | |
GB2413973A (en) | Cyclonic dust collecting apparatus | |
RU2006118849A (ru) | Мультицикл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тделения пыли | |
CN109602327A (zh) | 手持式清洁设备 | |
WO2020024537A1 (zh) | 一种螺旋尘气分离装置及气体净化装置 | |
CN108209723A (zh) | 旋风分离装置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 |
WO2019154314A1 (zh) | 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及其应用 | |
CN206381132U (zh) | 一种吸尘器用垃圾箱 | |
JP5376030B2 (ja) | 電気掃除機 | |
EP3576589B1 (en) | Separation system for vacuum cleaner and vacuum cleaner comprising the separation system | |
CN107581973A (zh) | 一种旋风分离器、尤其是一种具有旋风分离器的吸尘器 | |
CN208573592U (zh) | 用于吸尘器的尘杯旋风组件、尘杯装置和吸尘器 | |
CN108261145A (zh) | 旋风分离装置和吸尘器 | |
CN207768307U (zh) | 旋风分离装置和具有其的表面清洁装置 | |
CN209285371U (zh) | 一种螺旋尘气分离装置及气体净化装置 | |
CN109363577A (zh) | 吸尘器及涡旋分离器 | |
CN108294686A (zh) | 旋风分离装置和吸尘器 | |
CN205548457U (zh) | 手持旋风式吸尘装置 | |
CN209315743U (zh) | 吸尘器及涡旋分离器 | |
CN209107201U (zh) | 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及气体净化装置 | |
CN107550394A (zh) | 尘杯组件和具有其的手持吸尘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