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64655U - 一种涡轮后机匣联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涡轮后机匣联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64655U
CN208564655U CN201821032753.0U CN201821032753U CN208564655U CN 208564655 U CN208564655 U CN 208564655U CN 201821032753 U CN201821032753 U CN 201821032753U CN 208564655 U CN208564655 U CN 2085646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tilever
rear casing
adapter
turbine rear
coupl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3275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天
王天一
王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CC Shenyang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AECC Shenyang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ECC Shenyang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AECC Shenyang Engin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82103275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646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646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646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urbine Rotor Nozzle Sea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涡轮后机匣联接结构,属于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领域,所述涡轮后机匣联接结构包括:具有第一悬臂的承力框架、具有第二悬臂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通过轴承安装于转子上、以及具有第三悬臂的至少一个转接座,所述转接座设置于承力框架和轴承座之间,使得所述第一悬臂、第三悬臂和/或第二悬臂构成具有至少一个折线单元的补偿结构,用于消除涡轮后机匣的热变形。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承力框架和轴承座之间增加一个转接座的方法,形成涡轮后机匣的折线型联接结构,以此可以有效增加涡轮后机匣的热变形补偿能力。悬臂较短,且轴承座与转接座的止口轴向配合较长,有利于增强发动机转子运转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涡轮后机匣联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发动机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涡轮后机匣联接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在现代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中,涡轮后机匣一般采用的结构形式为原轴承座2与原承力框架1之间直接连接,其主要作用是对发动机转子3和原轴承4进行支撑。
如图2中箭头所示,涡轮后机匣在工作过程中,受温度载荷的影响,原轴承2座会产生径向和轴向的热变形,并在径向和轴向热变形的综合作用下产生弯扭M。
在现有技术中,原轴承座2仅有一条悬臂,并且悬臂尺寸较长,而原轴承座2与原承力框架1的止口轴向配合又较短,受这些结构限制使其热变形补偿能力较差,所以原轴承座2容易发生如图中虚线所示的弯扭变形,导致轴承外圈与滚珠接触不良,致使转子运转不稳,进而引起发动机振动过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采用折线型联接结构的涡轮后机匣,为了解决涡轮后机匣热变形补偿能力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涡轮后机匣联接结构,所述涡轮后机匣联接结构包括:
具有第一悬臂的承力框架;
具有第二悬臂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通过轴承安装于转子上;以及
具有第三悬臂的至少一个转接座,所述转接座设置于承力框架和轴承座之间,使得所述第一悬臂、第三悬臂和/或第二悬臂构成具有至少一个折线单元的补偿结构,用于消除涡轮后机匣的热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转接座还包括安装固定面),所述安装固定面沿发动机轴线方向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转接座与轴承座止口配合,以限制所述转接座沿发动机轴线方向上的移动。
优选地,所述转接座与承力框架止口配合,以限制所述承力框架沿发动机径向上的移动。
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转接座之间安装固定面固定,两第三悬臂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承力框架和轴承座之间增加一个转接座的方法,形成涡轮后机匣的折线型联接结构,以此可以有效增加涡轮后机匣的热变形补偿能力。悬臂较短,且轴承座与转接座的止口轴向配合较长,有利于增强发动机转子运转稳定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涡轮后机匣联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涡轮后机匣联接结构变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涡轮后机匣联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涡轮后机匣联接结构变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涡轮后机匣联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的涡轮后机匣联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原承力框架,2-原轴承座,3-发动机转子,4-原轴承;
10-承力框架,11-第一悬臂;
20-转接座,21-第二悬臂;
30-轴承座,31-第三悬臂,32-安装固定面;
40-转子;
50-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如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涡轮后机匣联接结构,所述涡轮后机匣联接结构主要包括承力框架10、转接座30、轴承座20、轴承50及转子40。
轴承座20安装于转子40之上(外),两者之间通过轴承50连接。承力框架10通过转接座30连接至轴承座20。其中,轴承座20和承力框架10均具有斜向延伸且与发动机轴线(图中虚线所示)成角度的第二支臂21和第一支臂11,第二支臂21和第一支臂11大致平行;转接座30具有与发动机轴线成倾斜反角的第三支臂31,第三支臂31与第二支臂21大致垂直。由此构成了一种折线型的缓存补偿结构,即可以实现转子40对轴承座位20及承力框架10等的有效支撑,还可以实现轴承座20的热补偿变形,减少震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中大致平行用以说明第二支臂21和第一支臂11的相对位置关系,但其可以为平行也可以为非平行状态而接近平行的状态。同理,上述中的第三支臂31与第二支臂21大致垂直则不再赘述。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中涡轮后机匣联接结构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中一部分,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承力框架10、转接座30、轴承座20等均为整环结构,承力框架10的内环与外环之间通过可支板联接,支板数量可以为奇数或偶数。
在本实用新型中,转接座30还具有沿发动机轴线方向设置的安装固定面 32,相应的轴承座20也具有与安装固定面32相配合的安装支撑面,安装固定面32与安装支撑面相配合完成转接座30径向的限位。
由此,转接座30和轴承座20在安装固定面/安装支撑面的右侧部位采用止口配合,之后通过金属连接件进行连接固定,以限制转接座30沿发动机轴线方向上的移动。在转接座30的第三支臂31与承力框架10的第一支臂11 通过金属连接件进行固定,最终完成转子40对承力框架10的支撑,其中第三支臂31和第一支臂11同样采用止口配合,不同是此处的止口配合用于限制承力框架10在发动机径向方向上的攒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金属连接件为螺栓和螺母,且均采用自锁结构。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涡轮后机匣联接结构完成安装及配合之后,通过第一支臂11、第二支臂21和第三支臂31构成的折线型缓存补偿结构可以消除由于热应力/热载荷引起的轴承座20的变形,在第一支臂11、第二支臂21和第三支臂31中产生的扭矩M1、M2和M3通过两两连接的支臂而消除,提高了轴承座20的稳定性,降低了发动机震动。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涡轮后机匣联接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包含的部件、结构联接等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承力框架10、转接座30、轴承座20的悬臂伸展方向与上述实施例的图示相反,但其依然可以形成折线型的联接结构,同时具备上述实施例中的有益效果。本实施例具体为,承力框架10中的第一支臂11位于承力框架10的背风侧(气流自左至右流过承力框架10的顶部),第一支臂11自承力框架10本体向右下方延伸,相应的轴承座20的第二支臂2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支臂11大致相同,而置于承力框架10和轴承座20之间的转接座30的第三支臂31则与第一支臂11和第二支臂21颜色方向相反,大致成垂向。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涡轮后机匣联接结构,本实施例中的涡轮后机匣联接结构主要由承力框架10、三个转接座30a~30c和轴承座 20构成,其中三个转接座30a~30c依次沿发动机径向方向设置,且转接座30 的第三悬臂31两两成垂向设置,故本实施例中的联接结构中具有多个折线单元,分别为由第一悬臂11、第三悬臂31a和第三悬臂31b构成的第一个折线单元,由第三悬臂31a、第三悬臂31b和第三悬臂31c构成的第二个折线单元,由第三悬臂31b、第三悬臂31c和第二悬臂21构成的第三个折线单元。
上述实施例仅介绍了包含三个转接座30,根据需要,还可以设置成五个、七个或更多。但需要说明的是,多个折线单元虽然能更好的提高联接结构的热变形补偿能力,但在相对狭小且紧凑的航空发动机结构中,能提高一定程度的热变形补偿能力又不会过多的增加结构的复杂度、重量等的因素情况下,选择合适数量的转接座30以构成合适数量的折现单元即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承力框架10和轴承座20之间增加一个转接座30的方法,形成涡轮后机匣的折线型联接结构,以此可以有效增加涡轮后机匣的热变形补偿能力。悬臂较短,且轴承座20与转接座30的止口轴向配合较长,有利于增强发动机转子运转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优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涡轮后机匣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后机匣联接结构包括:
具有第一悬臂(11)的承力框架(10);
具有第二悬臂(21)的轴承座(20),所述轴承座(20)通过轴承(50)安装于转子(40)上;以及
具有第三悬臂(31)的至少一个转接座(30),所述转接座(30)设置于承力框架(10)和轴承座(20)之间,使得所述第一悬臂(11)、第三悬臂(31)和/或第二悬臂(21)构成具有至少一个折线单元的补偿结构,用于消除涡轮后机匣的热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后机匣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座(30)还包括安装固定面(32),所述安装固定面(32)沿发动机轴线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涡轮后机匣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座(30)与轴承座(20)止口配合,以限制所述转接座(30)沿发动机轴线方向上的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轮后机匣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座(30)与承力框架(10)止口配合,以限制所述承力框架(10)沿发动机径向上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轮后机匣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转接座(30)之间安装固定面固定,两第三悬臂(31)相对设置。
CN201821032753.0U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涡轮后机匣联接结构 Active CN2085646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32753.0U CN208564655U (zh)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涡轮后机匣联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32753.0U CN208564655U (zh)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涡轮后机匣联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64655U true CN208564655U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90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32753.0U Active CN208564655U (zh)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涡轮后机匣联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6465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8414A (zh) * 2021-12-09 2022-01-07 成都中科翼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轮机高压转子防热振动变形的补强结构
CN116044569A (zh) * 2023-03-29 2023-05-0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低振动耦合的航空发动机高低压涡轮布局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8414A (zh) * 2021-12-09 2022-01-07 成都中科翼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轮机高压转子防热振动变形的补强结构
CN116044569A (zh) * 2023-03-29 2023-05-0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低振动耦合的航空发动机高低压涡轮布局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64655U (zh) 一种涡轮后机匣联接结构
JP2003267238A (ja) ラック駆動式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システム
CN102926873A (zh) 一种燃气轮机支撑系统
WO2015065525A1 (en) Oil tank mount arrangement on a geared turbofan engine
CN205938206U (zh) 一种用于机匣管路的密封装置
CN105579672A (zh) 涡轮喷气发动机的通过后部双支撑的静定悬挂
CN110761855B (zh) 一种燃气涡轮发动机后机匣
CN202793789U (zh) 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试验台结构
CN203394641U (zh) 一种燃气轮机
CN203431046U (zh) 一种膜片联轴器及立式长轴泵
CN204716314U (zh) 一种连接结构及设有该连接结构的燃气轮机
CN201193556Y (zh) 一种排气系统隔热板连接支架
CN203201995U (zh) 一种船用大功率发动机曲轴
CN209250471U (zh) 永磁调速器
JP2672649B2 (ja) 一軸型コンバインドサイクルにおける蒸気タービン
CN112179668A (zh) 一种燃气涡轮发动机零组件热态性能试验保护装置
CN208892331U (zh) 一种披萨炉快速更换燃料类型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披萨炉
CN202707162U (zh) 一种燃机涡轮后机匣支板外叉齿结构
CN104975949A (zh) 废气涡轮增压器
CN202245931U (zh) 一种举升机构
CN113931753B (zh) 一种双止口自适应定心转换器
CN202417717U (zh) 用于航空涡轮发动机的涡轮支承框架
CN210949698U (zh) 一种高稳定性减速机涡轮
CN208153148U (zh) 一种降低涡轮增压器振动磨损和噪音的结构
CN109578995A (zh) 一种用于锅炉中的分离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