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62205U - 一种贴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贴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62205U
CN208562205U CN201820993724.4U CN201820993724U CN208562205U CN 208562205 U CN208562205 U CN 208562205U CN 201820993724 U CN201820993724 U CN 201820993724U CN 208562205 U CN208562205 U CN 2085622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fit
support member
tail end
following 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9372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芦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9372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622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622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622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贴合装置,除了包括:下台面,还包括:支撑部件;支撑部件设置在下台面的尾端;支撑部件用于支撑粘附在待贴合部件上表面的离型膜的尾端;支撑部件上表面与下台面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贴合后的目标部件的总厚度,以使得贴合待贴合部件时,待贴合部件的尾端高于始端。这使得贴合待贴合部件的过程中,待贴合部件未贴合部位始终处于悬空状态,保证了贴合过程的排气性。应用该贴合装置向盖板中的基板贴合光学胶时,能够保证贴合后的可视区域无气泡产生,提高了盖板的产品良率。

Description

一种贴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屏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触摸屏已经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普及至人们的生活当中。触摸屏通常由显示面板、触控面板(touch panel,TP)和盖板自下而上贴合而成。盖板一般包括:基板、印刷在基板上的油墨层和粘贴在油墨层上的顶板。在贴合顶板前,通常要先在油墨层上贴合一层用于粘贴顶板的光学胶(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
如图1A所示,现有的贴合装置,包括基架101、下台面102、滚轮103和上台面104,其中,基架101包括:位于基架始端的第一支撑面101-1和位于基架尾端的第二支撑面101-2,第二支撑面101-2高于第一支撑面101-1;下台面102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支撑面101-1上;上台面104的尾端铰接在第二支撑面101-2上,上台面104的始端设置有滚轮103。
在利用图1A所示的贴合装置向基板贴合光学胶时,一般是将基板105作为目标贴合部件放置在下台面102上,将粘附有离型膜106的光学胶107作为待贴合部件,通过真空吸附的方式固定在上台面104上朝向下台面102的一面。通过定位装置,将基板105在下台面102上的位置确定好后,旋转上台面104,如图1B所示,使位于上台面104始端的滚轮103压住离型膜106的始端,进而使光学胶107的始端与基板105的始端紧密接触,与此同时,上台面104的吸附真空释放,使整个光学胶107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基板105上。然后,下台面102向远离基架101尾端的方向不断移动,该移动的过程中,在滚轮103施加的压力的作用下,光学胶107自始端至尾端逐渐被贴合在基板105上。
一般而言,由于仅在基板105的周边印刷油墨层109形成非可视区域,基板105的中间不印刷油墨层形成可视区域,因此在非可视区域和可视区域的交界处会形成油墨台阶。如图1B所示,由于油墨台阶的存在,贴合开始后,在可视区域内会形成相对密封的空气存储间隙110,虽然贴合过程中,在滚轮103施加的压力的作用下,能够排除部分空气,但是并不能完全排除,这导致利用现有的贴合装置向基板105贴合光学胶107时,在可视区域容易产生气泡,产生的气泡111可参见图1C。尤其是当油墨层为较厚的彩色油墨层时,更容易产生气泡,导致盖板产品良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贴合装置,用以解决光学胶贴合过程中,可视区域容易产生气泡,导致盖板产品良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贴合装置,除了包括:下台面,还包括:支撑部件;
所述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下台面的尾端;
所述支撑部件用于支撑粘附在待贴合部件上表面的离型膜的尾端;
所述支撑部件上表面与所述下台面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贴合后的目标部件的总厚度,以使得贴合待贴合部件时,所述待贴合部件的尾端高于始端。
可选地,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承接结构和固定结构,所述承接结构用于支撑粘附在待贴合部件上表面的离型膜的尾端。
可选地,所述承接结构与所述下台面平行设置。
可选地,所述承接结构为薄片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承接结构和所述固定结构均为薄片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承接结构和所述固定结构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支撑部件通过螺纹结构,固定在所述下台面的尾端。
可选地,所述支撑部件由金属材料制成。
可选地,所述待贴合部件为光学胶;所述目标部件自下而上包括基板、油墨层、所述待贴合部件和所述离型膜。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由橡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贴合装置,由于在下台面的尾端设置了支撑部件,并且支撑部件上表面与所述下台面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贴合后的目标部件的总厚度,以使得贴合获得所述目标部件时,所述待贴合部件的尾端高于始端。这使得上台面的吸附真空释放后,待贴合部件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的过程中,待贴合部件的尾端被支撑部件接住形成一个高于始端的支撑点,进而使得贴合待贴合部件的过程中,待贴合部件未贴合部位始终处于悬空状态,保证了贴合过程的排气性。应用该贴合装置向盖板中的基板贴合光学胶时,能够保证贴合后的可视区域无气泡产生,提高了盖板的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A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贴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应用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贴合装置进行光学胶贴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C为应用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贴合装置贴合获得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应用图2A所示的贴合装置进行待贴合部件贴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C为应用图2A所示的贴合装置进行待贴合部件贴合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装置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应用图3A所示的贴合装置进行待贴合部件贴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C为应用图3A所示的贴合装置进行待贴合部件贴合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装置贴合获得的目标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真空吸附固定方式的一种具体实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光学胶贴合过程中,盖板可视区域容易产生气泡,导致盖板产品良率低的问题。已有的解决方案有,在光学胶贴合过程中或贴合完成后,使用高温高压加热软化光学胶进行脱泡处理。但是,这种方式的除泡能力有限,使得可视区域中仍有气泡残留,导致盖板产品良率低。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贴合装置,该装置除了包括:基架、下台面、上台面、滚轮外,还包括:支撑部件。
其中,基架又可以包括:位于基架始端的第一支撑面和位于基架尾端的第二支撑面,并且第二支撑面高于第一支撑面;下台面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支撑面上;上台面的尾端铰接在第二支撑面上,上台面的始端设置有滚轮。
上台面具体可以通过滑轨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支撑面上。当然,上台面也可以通过其他可移动连接方式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支撑面上。
在该贴合装置中,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下台面的尾端,该支撑部件用于支撑粘附在待贴合部件上表面的离型膜的尾端;并且,该支撑部件上表面与下台面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贴合后的目标部件的总厚度,以使得贴合待贴合部件时,所述待贴合部件的尾端高于始端。
当该贴合装置被用于,向印刷有油墨层的基板贴合上表面粘附有离型膜的光学胶时,上述待贴合部件可以为光学胶,贴合后获得的目标部件自下而上包括基板、油墨层、光学胶和离型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各部件的始端和尾端可以是相对于待贴合部件的贴合过程而言的,具体来说,各部件中位于贴合开始的一端可以为该部件的始端,相应的,各部件中位于贴合结束的一端可以为该部件的尾端。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2A至图2C,其中,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应用图2A所示的贴合装置进行待贴合部件贴合的结构示意图,图2C为应用图2A所示的贴合装置进行待贴合部件贴合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如图2A所示,在这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贴合装置除了包括:基架201、下台面202、上台面204、滚轮203外,还包括:支撑部件205。
其中,基架201又可以包括:位于始端的第一支撑面201-1和位于尾端的第二支撑面201-2,并且第二支撑面201-2高于第一支撑面201-1;下台面202设置在第一支撑面201-1上;上台面204的尾端铰接在第二支撑面201-2上,上台面204的尾端具体是通过旋转轴207铰接在第二支撑面201-2上,并且上台面204的始端设置有滚轮203。
滚轮203具体可以固设在上台面204的始端。
在图2A中,支撑部件205设置在下台面202的尾端。更为详细地,支撑部件205为固定在下台面202尾端的平板状部件,并且支撑部件205的上表面高于下台面202的上表面、低于基架201的第二支撑面201-2。
如图2B所示,在该具体实施方式中,目标部件206具体可以包括:基板206-1、印刷在基板206-1上的油墨层206-2、待贴合的光学胶206-3和粘附在光学胶206-3上的离型膜206-4。
从图2B中可以看出,支撑部件205,具体用于支撑粘附在待贴合部件206-3上表面的离型膜206-4的尾端;并且,该支撑部件205上表面与下台面202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贴合后的目标部件206的总厚度,以使得贴合待贴合部件206-3时,待贴合部件206-3的尾端高于始端。
由于上台面204的尾端具体是通过旋转轴207铰接在第二支撑面201-2上,并且滚轮203固设在上台面204的始端,因此,上台面204和滚轮203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绕旋转轴207旋转。
当采用图2A所示的贴合装置贴合待贴合部件206-3时,首先,将印刷有油墨层206-2的基板206-1放置在贴合装置的下台面202上;将光学胶206-3上粘附有离型膜206-4的一面,通过真空吸附的方式固定在上台面204上与下台面202相对的位置。
然后,如图2B所示,绕旋转轴207旋转上台面204,使设置在上台面204尾端的滚轮203压住离型膜206-4的始端。与此同时,上台面204上的吸附真空释放,粘附有离型膜206-4的光学胶206-3在重力的作用下整体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离型膜206-4的尾端被支撑部件205的上表面接住形成一个高于离型膜206-4始端的支撑点。
再如图2C所示,基于支撑部件205对离型膜206-4尾端的支撑,在贴合过程中,光学胶206-3未贴合部位始终处于悬空状态,保证了贴合过程的排气性。这使得贴合后获得的目标部件206的可视区域无气泡产生,提高了盖板的产品良率。
请参阅图3A至图3C,其中,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装置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B为应用图3A所示的贴合装置进行待贴合部件贴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C为应用图3A所示的贴合装置进行待贴合部件贴合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如图3A所示,在这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贴合装置除了包括:基架201、下台面202、上台面204、滚轮203外,还包括:支撑部件205。
其中,基架201又可以包括:位于基架始端的第一支撑面201-1和位于基架尾端的第二支撑面201-2,并且第二支撑面201-2高于第一支撑面201-1;下台面202设置在第一支撑面201-1上;上台面204的尾端铰接在第二支撑面201-2上,上台面204的尾端具体是通过旋转轴207铰接在第二支撑面201-2上,并且上台面204的始端设置有滚轮203。
滚轮203具体可以固设在上台面204的始端。
在图3A中,支撑部件205设置在下台面202的尾端。更为详细地,支撑部件205包括:承接结构205-1和固定结构205-2,承接结构205-1用于支撑粘附在待贴合部件206-3上表面的离型膜206-4的尾端。并且,承接结构205-1上表面与所述下台面202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贴合后的目标部件206的总厚度,以使得贴合获得所目标部件206时,待贴合部件206-3的尾端高于始端。
可选地,为了取得更好的支撑效果,支撑部件205的承接结构205-1与所述下台面202平行设置。
由于粘附有离型膜206-4的光学胶206-3的重量很轻,需要的支撑力不大。因此,支撑部件205的承接结构205-1可以设置为薄片状结构,以减轻支撑部件205的重量,降低材料消耗,从而节约制造成本。
也可以将支撑部件205的承接结构205-1和固定结构205-2均设置为薄片状结构,以尽可能多地减轻支撑部件205的重量,降低材料消耗,从而节约制造成本。
此外,为了节约工序、工时,薄片状的承接结构205-1和固定结构205-2可以一体成型。
同图2B,如图3B所示,在该具体实施方式中,贴合获得的目标部件206具体可以包括:基板206-1、印刷在基板206-1上的油墨层206-2、待贴合的光学胶206-3和粘附在光学胶206-3上的离型膜206-4。
当采用图3A所示的贴合装置贴合待贴合部件206-3时,将印刷有油墨层206-2的基板206-1放置在贴合装置的下台面202上;将光学胶206-3上粘附有离型膜206-4的一面,通过真空吸附的方式固定在上台面204上与下台面202相对的位置。
然后,如图3B所示,绕旋转轴207旋转上台面204,使设置在上台面204尾端的滚轮203压住离型膜206-4的始端。与此同时,上台面204上的吸附真空释放,粘附有离型膜206-4的光学胶206-3在重力的作用下整体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离型膜206-4的尾端被支撑部件205的上表面接住形成一个高于离型膜206-4始端的支撑点。
再如图3C所示,在贴合过程中,光学胶206-3未贴合部位始终处于悬空状态,保证了贴合过程的排气性。这使得贴合后的获得的目标部件206的可视区域无气泡产生,提高了盖板的产品良率。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图3A至图3C所示的一种实施方式,与图2A至图2C所示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支撑部件205的具体结构不同。因此,本说明书对图3A至图3C所示的一种实施方式描述的较为简单,相关之处请参考本说明书对图2A至图2C所示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描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图2A至图2C所示的一种实施方式和图3A至图3C所示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支撑部件205的两种具体结构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的指导下,获得更多的支撑部件205的具体结构,只要支撑部件205是设置在下台面202的尾端,支撑部件205是用于支撑粘附在待贴合部件206-3上表面的离型膜206-4的尾端;并且,该支撑部件205上表面与下台面202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贴合后的目标部件206的总厚度,以使得贴合待贴合部件206-3时,所述待贴合部件206-3的尾端高于始端即可。图2A至图2C和图3A至图3C所示的支撑部件205的具体结构,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请参考图4,图4为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装置贴合获得的目标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贴合获得的目标部件206自下而上,具体可以包括:基板206-1、印刷在基板206-1上的油墨层206-2、待贴合的光学胶206-3和粘附在光学胶206-3上的离型膜206-4。
从图4中可以看出,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装置贴合获得的目标部件206,未印刷油墨层206-2的可视区域,光学胶206-3和基板206-1完全贴合,没有气泡残留。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装置,由于在下台面202的尾端设置了支撑部件205,并且支撑部件205上表面与所述下台面202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贴合后的目标部件206的总厚度,以使得贴合获得所述目标部件206时,所述待贴合部件206-3的尾端高于始端。这使得上台面204的吸附真空释放后,待贴合部件206-3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的过程中,待贴合部件206-3的尾端被支撑部件205接住形成一个高于始端的支撑点,进而使得贴合待贴合部件206-3的过程中,待贴合部件206-3未贴合部位始终处于悬空状态,保证了贴合过程的排气性。应用该贴合装置向盖板中的基板贴合光学胶时,能够保证贴合后的可视区域无气泡产生,提高了盖板的产品良率。
再有,由于螺纹固定拆卸方便,因此,支撑部件205可以通过螺纹结构,固定在下台面202的尾端。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将支撑部件205固定在下台面202的尾端,例如焊接的方式、铆接的方式,等等。
由于相比于工程塑料、陶瓷等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不仅易于加工,而且强度相对较高,因此,支撑部件205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
当图3A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的支撑部件205由金属材料制成时,具体可以采用成熟的钣金工艺一体成型获得薄片状的承接结构205-1和固定结构205-2,以节约生产成本。
另外,滚轮203可以由橡胶材料制成,以避免贴合过程中,因滚轮203的压迫和摩擦对离型膜206-4造成磨损,或者在离型膜206-4上形成压痕和褶皱等。
下面结合图5,对上台面204通过真空吸附方式固定粘附有离型膜206-4的待贴合部件206-3的具体实现结构进行说明。图5具体可以为吸附有离型膜206-4和待贴合部件206-3的上台面204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如图5所示,上台面204上用于吸附粘附有离型膜206-4的待贴合部件206-3的一面,开设有多个真空吸附孔208,这多个真空吸附孔208通过真空吸附通道209彼此连通,并通过真空吸附通道209连接至真空泵210。
在吸附固定过程中,如图2A和图3A所示,上台面204相对于下台面202处于打开状态,使上台面204上与下台面202相对的面朝上。然后,将粘附有离型膜206-4的待贴合部件206-3放置在上台面202朝上的这一面上,使离型膜206-4封闭各真空吸附孔208,同时开启真空泵210。这样,在真空泵210的作用下,各真空吸附孔208逐渐被抽成真空,使得粘附有离型膜206-4的待贴合部件206-3的一面,受到的气压压力小于另一面受到的大气压的压力,进而使得粘附有离型膜206-4的待贴合部件206-3被固定在上台面204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贴合装置,包括:下台面(20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部件(205);
所述支撑部件(205)设置在所述下台面(202)的尾端;
所述支撑部件(205)用于支撑粘附在待贴合部件(206-3)上表面的离型膜(206-4)的尾端;
所述支撑部件(205)上表面与所述下台面(202)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贴合后的目标部件(206)的总厚度,以使得贴合待贴合部件(206-3)时,所述待贴合部件(206-3)的尾端高于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205)包括:承接结构(205-1)和固定结构(205-2),所述承接结构(205-1)用于支撑粘附在待贴合部件(206-3)上表面的离型膜(206-4)的尾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结构(205-1)与所述下台面(202)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结构(205-1)为薄片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结构(205-1)和所述固定结构(205-2)均为薄片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结构(205-1)和所述固定结构(205-2)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205)通过螺纹结构,固定在所述下台面(202)的尾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205)由金属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贴合部件(206-3)为光学胶;所述目标部件(206)自下而上包括基板(206-1)、油墨层(206-2)、所述待贴合部件(206-3)和所述离型膜(206-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滚轮(203),所述滚轮(203)由橡胶材料制成。
CN201820993724.4U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贴合装置 Active CN2085622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93724.4U CN208562205U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贴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93724.4U CN208562205U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贴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62205U true CN208562205U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88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93724.4U Active CN208562205U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贴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622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07763B1 (en) Film laminator for cell phones
KR101614591B1 (ko) 표시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 제조 시스템
CN104369900B (zh) 一种贴膜机
CN204391053U (zh) 可挠式真空对位贴合设备
KR101801559B1 (ko) 곡면패널 부착장치
JP2013022760A (ja) フィルム貼付装置
JP2012022281A (ja) 画像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108198513A (zh) 柔性屏组件及其贴合装置与贴合方法
CN107139568B (zh) 一种面板贴合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208562205U (zh) 一种贴合装置
WO2018006533A1 (zh) 贴膜器
JP2014031270A (ja) シート貼付方法及びシート貼付装置
CN113547831A (zh) 光学胶贴合方法、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54905A (zh) 一种大尺寸软加压全贴合装置
TW201912393A (zh) 觸控顯示面板裝置之立體貼合器件
CN207140659U (zh) 3d装饰玻璃、贴合治具及3d贴合机
CN109625407A (zh) 一种贴膜装置及其贴附方法
CN215619958U (zh) 一种双面覆膜机的覆膜结构
CN201192914Y (zh) 膜片贴合机
CN203689491U (zh) Oca手工贴合治具
CN107554859A (zh) 一种贴合吸头
CN206383498U (zh) 一种pet膜与3d盖板异形贴合装置
CN206201636U (zh) 一种息屏显影保护膜
CN205844674U (zh) 一种大尺寸软加压全贴合装置
CN204223255U (zh) 一种辅助贴膜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