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51379U - 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及电煲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及电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51379U
CN208551379U CN201721253919.7U CN201721253919U CN208551379U CN 208551379 U CN208551379 U CN 208551379U CN 201721253919 U CN201721253919 U CN 201721253919U CN 208551379 U CN208551379 U CN 2085513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nace core
electricity
outer housing
stews
ins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5391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锦标
何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ican Robo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novation Sophisticated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novation Sophisticated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novation Sophisticated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5391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513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513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513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所述双层隔热保温炉芯包括炉芯外壳体和炉芯内壳体;所述炉芯外壳体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炉芯外壳体的一端形成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炉芯内壳体通过所述第一开口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炉芯内壳体与所述炉芯外壳体之间形成隔热腔;所述隔热腔内填充有隔热材料,所述隔热材料包括高分子隔热发泡体;所述炉芯内壳体设有用于放置所述锅体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炉芯内壳体的一端形成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的第二开口。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可以将所述电煲的锅体与外部进行温度传导阻隔,实现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及电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及电煲。
背景技术
目前,保温功能是现有的电饭煲、电压力煲等电煲常具有的功能,在电煲机体内部也往往设有相应的保温系统,一方面可以提高电煲加热时的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在对食材加热烹饪结束后,对锅体内的食材进行保温;然而现有的保温结构往往不能实现锅体与外界的温度的隔绝,并且往往需要通过额外的保温电路等加热装置实现对于锅体的保温,结构较为复杂,且能源消耗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及其电煲,可以将所述电煲的锅体与外部进行温度传导阻隔,实现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所述电煲包括锅体,所述双层隔热保温炉芯包括炉芯外壳体和炉芯内壳体;所述炉芯外壳体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炉芯外壳体的一端形成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炉芯内壳体通过所述第一开口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炉芯内壳体与所述炉芯外壳体之间形成隔热腔;所述隔热腔内填充有隔热材料,所述隔热材料包括高分子隔热发泡体;所述炉芯内壳体设有用于放置所述锅体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炉芯内壳体的一端形成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的第二开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所述炉芯内壳体设于所述炉芯外壳体的第一容纳腔内,再将所述锅体放置于所述炉芯内壳体的第二容纳腔内,所述炉芯内壳体与所述炉芯外壳体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可以将所述锅体与外部进行温度传导阻隔,实现良好的保温效果,从而在所述电煲加热工作时,配合所述电煲的加热装置实现较高的热效能;并在加热工作结束后维持所述锅体的温度,从而对所述锅体内的食物进行长时间的保温,不再需要额外的保温电路对所述锅体进行保温加热,结构简单,通过物理温度阻隔实现高效和能源的节约。
进一步地,所述炉芯内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开口的侧壁的外表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卡接件,所述炉芯外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的内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卡接件对应匹配的卡接槽;所述炉芯内壳体的底壁的外表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插接件,所述炉芯外壳体的底壁的内表面上设有与所述插接件对应匹配的插接槽。
作为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改进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所述炉芯内壳体的顶部开口附近的卡接件卡接固定在所述炉芯外壳体的顶部开口附近的卡接槽内,所述炉芯内壳体的底壁的插接件插接固定在所述炉芯外壳体的底壁的插接槽内,从而将所述炉芯内壳体安装并固定在所述炉芯外壳体的第一容纳腔内;实现加工时所述炉芯外壳体与所述炉芯内壳体分开加工,同时装配起来也十分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所述炉芯内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加强凸筋;所述炉芯外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加强柱。
作为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改进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所述炉芯内壳体和所述炉芯外壳体上都设有加强结构,均匀分布于所述炉芯内壳体和所述炉芯外壳体的侧壁上,增加了所述炉芯内壳体和所述炉芯外壳体的强度和刚性,防止所述炉芯内壳体和所述炉芯外壳体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容纳腔与所述锅体对应匹配;所述炉芯内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开口的侧壁上还设有两个对称的缺口。
作为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改进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将所述锅体放置于所述炉芯内壳体的第二容纳腔内时,所述锅体的侧壁与底壁的外表面与所述炉芯内壳体的内表面紧密贴合,在所述炉芯内壳体与所述锅体之间不留空隙,可以更好地防止温度的传递;所述第二开口附近的两个对称的缺口,作为锅体扣手位,方便将贴合于所述炉芯内壳体的内表面的所述锅体从所述炉芯内壳体的第二容纳腔内取出。
进一步地,所述电煲还包括加热盘,所述炉芯内壳体的底壁与所述炉芯外壳体的底壁处还设有一与所述加热盘对应匹配的通槽;所述通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
作为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改进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所述炉芯内壳体与所述炉芯外壳体底壁处设有刚好可以容纳所述加热盘的所述通槽,所述加热盘设于所述锅体的底部且与所述锅体的底部贴合,从而通过加热盘直接对所述锅体的底部进行加热,同时所述双层隔热保温炉芯对所述锅体进行温度阻隔,保证了所述加热盘工作时的加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煲还包括电磁加热线圈,所述双层隔热保温炉芯还包括若干线圈支架;所述炉芯外壳体的侧壁上还设有与所述线圈支架对应匹配的插装件,所述线圈支架通过与所述插装件的配合均匀分布在所述炉芯外壳体的侧壁上;所述线圈支架上设有若干凸台,相邻的所述凸台之间形成用于限位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的绕线槽。
作为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改进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所述线圈支架通过与所述炉芯外壳体的侧壁上设置的插装件的配合安装在所述炉芯外壳体上,使得所述线圈支架环绕于所述炉芯外壳体的侧壁外表面;所述线圈支架上设置的凸台形成绕线槽,所述电磁加热线圈沿着所述炉芯外壳体的侧壁安装在所述绕线槽内,即所述电磁加热线圈通过限位在所述绕线槽内绕装在所述炉芯外壳体上;所述锅体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后,绕装在所述炉芯外壳体上的所述电磁加热线圈对应于所述锅体的锅壁,使得电磁加热线圈通电工作后,处于交变磁场中的锅体能够更好地发热;上述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在一体成型的所述炉芯外壳体的外表面或内表面上设置环状的内凹绕线槽或绕线凸台,减小了所述炉芯外壳体的开模、生产加工难度,且所述线圈支架安装起来方便快捷,单独加工的生产制作技术要求较低。
进一步地,所述插装件为柱状结构;所述插装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口,所述插装件的另一端设有插装槽;所述线圈支架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插装槽对应匹配的插装部,且所述线圈支架的一端通过所述插装部与所述插装槽的配合连接所述插装件的另一端,所述线圈支架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炉芯外壳体的底壁。
作为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改进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所述插装件为均匀分布于所述炉芯外壳体的侧壁的上半部的柱状结构,且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口,另一端通过将所述线圈支架的所述插装部插装到所述插装槽内连接所述线圈支架的一端,所述线圈支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炉芯外壳体的底壁;一方面,所述线圈支架通过所述插装件和所述连接件安装在所述炉芯外壳体的侧壁上,且安装方便快捷,另一方面,连接的所述插装件和所述线圈支架也共同形成了均匀分布于所述炉芯外壳体的侧壁上的加强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电煲还包括铁氧导磁体,所述线圈支架上还设有若干用于卡接所述铁氧导磁体的卡扣件;所述卡扣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线圈支架,所述卡扣件远离所述线圈支架的另一端设有卡接头。
作为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改进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起到集磁作用的所述铁氧导磁体采用嵌入的方式,所述铁氧导磁体通过所述卡扣件直接卡接固定在所述线圈支架上,结构简单,安装起来方便快捷,同时没有妨碍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的绕线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了装配效率与装配精度,也不再需要额外的导磁体安装件,物料成本降低,同时所述铁氧导磁体卡入所述线圈支架后,所述铁氧导磁体的一面压贴在所述凸台上,使得所述铁氧导磁体可以更加贴近所述绕线槽内限位的所述电磁加热线圈并且将其覆盖,从而能够更好的发挥所述铁氧导磁体的集磁作用,提升电磁加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支架对应的所述炉芯外壳体的侧壁与对应的所述炉芯内壳体的侧壁的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20毫米;所述炉芯外壳体和所述炉芯内壳体采用PPS塑料加上玻璃纤维材质制成。
作为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改进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所述炉芯内壳体与所述炉芯外壳体在电磁加热区域的垂直距离小于20毫米,并且尽可能地小,以到达电磁加热转换的高频率;此外,所述炉芯外壳体和所述炉芯内壳体采用PPS塑料加上玻璃纤维材质制成,耐高温、耐酸碱,同时不会对所述电磁加热线圈工作时产生的磁场产生影响;因此所述炉芯外壳体和所述炉芯内壳体能够阻隔温度传导,对所述锅体进行保温,同时又不会影响绕置在所述炉芯外壳体外部的电磁加热线圈对所述锅体的电磁感应加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煲,包括煲体、设于所述煲体上的煲盖以及设于所述煲体内的锅体;所述电煲还包括设于所述煲体内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电煲通过所述双层隔热保温炉芯将所述锅体与外部进行温度传导阻隔,对所述锅体进行隔热保温,从而在所述电煲加热工作时,实现较高的热效能,在加热工作结束后也可以维持所述锅体的温度对食物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实现良好的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的主视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的爆破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的线圈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的主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电煲1,包括煲体、设于所述煲体上的煲盖以及设于所述煲体内的锅体11,所述锅体11的侧壁与所述锅体11的底壁连接的一端设有圆弧过渡部111;所述电煲1还包括设于所述煲体内的电磁加热线圈12、铁氧导磁体13以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14。
参见图1,其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的主视剖面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14包括炉芯外壳体141和炉芯内壳体142;所述炉芯外壳体141设有第一容纳腔1411,所述炉芯外壳体141的一端形成与所述第一容纳腔1411连通的第一开口1412;所述炉芯内壳体142通过所述第一开口1412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411内,所述炉芯内壳体142与所述炉芯外壳体141之间形成隔热腔143;所述隔热腔143内填充有隔热材料,所述隔热材料包括高分子隔热发泡体;所述炉芯内壳体142设有用于放置所述锅体11的第二容纳腔1421,所述炉芯内壳体142的一端形成与所述第二容纳腔1421连通的第二开口1422。
具体地,参见图2和图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的爆破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14,包括炉芯外壳体141和炉芯内壳体142。其中,所述炉芯内壳体142通过所述炉芯外壳体141的第一开口1412设于所述炉芯外壳体141的第一容纳腔1411内;所述炉芯内壳体142与所述炉芯外壳体141具体的安装连接方式为:参见图2,所述炉芯内壳体142靠近所述第二开口1422的侧壁的外表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卡接件1423,所述炉芯外壳体141靠近所述第一开口1412的侧壁的内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卡接件1423对应匹配的卡接槽1413;所述炉芯内壳体142的底壁的外表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插接件1424,所述炉芯外壳体141的底壁的内表面上设有与所述插接件1424对应匹配的插接槽1414(图2中未示意)。因此,所述炉芯内壳体142的一端(顶部开口附近)的卡接件1423卡接固定在所述炉芯外壳体141的一端(顶部开口附近)的卡接槽1413内,所述炉芯内壳体142的另一端(底部底壁)的插接件1424插接固定在所述炉芯外壳体141的另一端(底部底壁)的插接槽1414内,从而将所述炉芯内壳体142安装并固定在所述炉芯外壳体141的第一容纳腔1411内;实现加工时所述炉芯外壳体141与所述炉芯内壳体142分开加工,同时装配起来也十分方便快捷。
紧接着,可将所述锅体11通过所述炉芯内壳体142的第二开口1422放置于所述炉芯内壳体142的第二容纳腔1421内,且所述第二容纳腔1421与所述锅体11对应匹配,即所述锅体11的侧壁与底壁的外表面与所述炉芯内壳体142的内表面紧密贴合,在所述炉芯内壳体142与所述锅体11之间不留空隙,可以更好地防止温度的传递;此外,参见图2,所述炉芯内壳体142靠近所述第二开口1422的侧壁上还设有两个对称的缺口1425,作为锅体扣手位,方便将贴合于所述炉芯内壳体142的内表面的所述锅体11从所述炉芯内壳体142的第二容纳腔1421内取出;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采用所述双层式隔热保温炉芯,所述炉芯内壳体142设于所述炉芯外壳体141的第一容纳腔1411内,再将所述锅体11放置于所述炉芯内壳体142的第二容纳腔1421内,所述炉芯内壳体142与所述炉芯外壳体141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可以将所述锅体11与外部进行温度传导阻隔,实现良好的保温效果;从而在所述电煲1加热工作时,配合电煲1的加热装置(本实施例1为电磁加热)实现较高的热效能;并在加热工作结束后维持所述锅体11的温度,从而对所述锅体11内的食物进行长时间的保温,不再需要额外的保温电路对所述锅体11进行保温加热,结构简单,通过物理温度阻隔实现高效和能源的节约。
可以理解的,上述炉芯外壳体141和炉芯内壳体142的结构只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方式,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炉芯外壳体141和炉芯内壳体142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
依旧参见图2,所述双层隔热保温炉芯14还包括若干线圈支架143;所述炉芯外壳体141的侧壁上还设有与所述线圈支架143对应匹配的插装件1415,所述线圈支架143通过与所述插装件1415的配合均匀分布在所述炉芯外壳体141的侧壁上;所述线圈支架143上设有若干凸台1431,相邻的所述凸台1431之间形成用于限位所述电磁加热线圈12的绕线槽1432。
现有技术往往是在一体成型的所述炉芯外壳体141的外表面或内表面上设置环状的内凹绕线槽或绕线凸台(凸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采用分件线圈固定结构,只需要单独生产额外的线圈支架143,并将其插接安装在所述炉芯外壳体141的侧壁上,将所述炉芯外壳体141与所述线圈支架143分开加工再进行安装,减小了所述炉芯外壳体141的开模、生产加工难度,且所述线圈支架143安装起来方便快捷,单独加工的生产制作技术要求较低,节省材料。
所述线圈支架143通过与所述炉芯外壳体141的侧壁上设置的插装件1415的配合安装在所述炉芯外壳体141上,使得所述线圈支架143环绕于所述炉芯外壳体141的侧壁外表面;所述线圈支架143上设置的凸台1431形成绕线槽1432,所述电磁加热线圈12沿着所述炉芯外壳体141的侧壁安装在所述绕线槽1432内,即所述电磁加热线圈12通过限位在所述绕线槽1432内绕装在所述炉芯外壳体141上,形成电磁线圈部。
通过在所述电磁加热线圈12中输入高频电流,使得周围产生交变磁场,上述交变磁场能使锅体11本身产生涡流,磁力线穿透锅体11并使锅体11发热,从而在所述锅体11对应所述电磁线圈部的位置上形成电磁加热区域,对所述锅体11内的食物进行加热。因此,所述锅体11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1421内后,绕装在所述炉芯外壳体141上的所述电磁加热线圈12对应于所述锅体11的锅壁,使得电磁加热线圈12通电工作后,处于交变磁场中的锅体11能够更好地发热。
此外,所述锅体11的外部采用的是导磁不锈钢材料,能在交变的磁场中产生热量,内部采用的是铝质材料,导热系数较高,可以较快地把不锈钢产生的热量迅速均匀地传递到锅体内部。而所述炉芯外壳体141和所述炉芯内壳体142采用PPS塑料加上玻璃纤维材质制成,耐高温、耐酸碱,同时不会对所述电磁加热线圈12工作时产生的磁场产生影响;因此所述炉芯外壳体141和所述炉芯内壳体142能够阻隔温度传导,对所述锅体进行保温,同时又不会影响绕置在所述炉芯外壳体141外部的电磁加热线圈12对所述锅体11的电磁感应加热,因而可以有效提高所述电煲电磁加热的效率。
所述线圈支架143对应的所述炉芯外壳体141的侧壁与所述线圈支架143对应的所述炉芯内壳体142的侧壁的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20毫米;所述炉芯内壳体142与所述炉芯外壳体141在电磁加热区域的垂直距离小于20毫米,并且尽可能地小,以到达电磁加热转换的高频率。
可以理解的,上述线圈支架143的结构只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方式,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线圈支架143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
具体地,所述插装件1415为柱状结构,设于所述炉芯外壳体141的侧壁的外表面;所述插装件141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口1412,所述插装件1415的另一端设有插装槽(图2中未示意);所述线圈支架143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插装槽对应匹配的插装部1433,且所述线圈支架143的一端通过所述插装部1433与所述插装槽的配合连接所述插装件1415的另一端,所述线圈支架143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144连接所述炉芯外壳体141的底壁。
所述连接件144为螺丝,所述线圈支架143的另一端与所述炉芯外壳体141的底壁具体的连接方式为:所述线圈支架143的另一端还设有通孔,所述炉芯外壳体141的底壁上设有若干内有与所述螺丝对应匹配的螺纹的安装孔,将所述螺丝从下往上穿过所述线圈支架43另一端的通孔并固定在所述炉芯外壳体141的底壁的内螺纹安装孔中。
所述插装件1415为均匀分布于所述炉芯外壳体141的侧壁的上半部的柱状结构,且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口1412,另一端通过将所述线圈支架143的所述插装部1433插装到所述插装槽内连接所述线圈支架143的一端,所述线圈支架143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件144连接所述炉芯外壳体141的底壁;一方面,所述线圈支架143通过所述插装件1415和所述连接件144安装在所述炉芯外壳体141的侧壁上,且安装方便快捷,另一方面,连接的所述插装件1415和所述线圈支架143共同形成了均匀分布于所述炉芯外壳体141的侧壁上的加强结构(相当于加强柱),增加了所述炉芯外壳体141的强度和刚性,防止所述炉芯外壳体141变形。相应地,所述炉芯内壳体142的表面也设有加强结构,所述炉芯内壳体142的侧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加强凸筋1426,同样用于增加所述炉芯内壳体142的强度和刚性。
可以理解的,上述插装件44的结构只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方式,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插装件44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
参见图4,其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的线圈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线圈支架143上还设有若干用于卡接所述铁氧导磁体13的卡扣件1434;所述铁氧导磁体13通过与所述卡扣件1434的配合卡接在所述线圈支架143上,且所述铁氧导磁体13覆盖所述绕线槽1432内限位的所述电磁加热线圈12。具体地,所述铁氧导磁体13为直条形或L形;所述卡扣件1434为倒扣件,所述卡扣件1434的一端连接所述线圈支架143,所述卡扣件1434远离所述线圈支架143的另一端设有卡接头;所述铁氧导磁体13卡入所述线圈支架143后,所述铁氧导磁体13的一面与所述凸台1431远离所述线圈支架143的一端抵触配合,所述铁氧导磁体13的另一面与所述卡扣件1434的卡接头卡接配合;此外,所述线圈支架143靠近连接所述炉芯外壳体141的底壁的另一端还设有U形凸台1435,所述铁氧导磁体13的底端与所述U形凸台1435抵接。
为了提高锅体11的发热量,需要增强电磁加热线圈12产生的磁场强度,利用所述铁氧导磁体13的导磁性可以加强所述电磁加热线圈12在工作时的磁场,使得磁力线聚集,从而提高所述锅体11所在位置的磁场强度;且所述铁氧导磁体13采用嵌入的方式,通过所述卡扣件1434直接卡接固定在所述线圈支架143上,结构简单,导磁体安装起来方便快捷,同时没有妨碍所述电磁加热线圈12的绕线结构。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采用黏胶、压板等方式固定,由于操作上无法将导磁体与电磁加热线圈之间进行定位,装配误差大;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采用的所述铁氧导磁体13嵌入的方式,快速有效,提高了装配效率与装配精度;此外,现有技术中有公开采用导磁体安装架来固定导磁体的方案,但由于导磁体安装架与线盘支架是分开设计和制造,二者装配后不一定能获得理想的配合度,可能出现装配不到位、装配间隙的产生,从而降低了导磁性能;而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将所述卡扣件1434直接设在所述分件的线圈支架143上,不再需要额外的导磁体安装架,物料成本降低;同时所述铁氧导磁体13卡入所述线圈支架143后,所述铁氧导磁体13的一面压贴在所述凸台1431的顶端,使得所述铁氧导磁体13可以更加贴近所述绕线槽1432内限位的所述电磁加热线圈12并且将其覆盖,从而能够更好的发挥所述铁氧导磁体13的集磁作用,提升电磁加热效率。
可以理解的,上述铁氧导磁体13的安装结构只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方式,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铁氧导磁体13也可以采用其他安装结构。
再次参见图1和图2,所述炉芯外壳体141的侧壁与所述炉芯外壳体141的底壁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圆弧过渡部1416;所述炉芯内壳体142的侧壁与所述炉芯内壳体142的底壁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圆弧过渡部1427;所述线圈支架143的弯折角度与所述第一圆弧过渡部1416的弧度对应匹配;所述电磁线圈部对应所述锅体11的圆弧过渡部111。
具体地,所述电磁加热线圈12通过限位在所述绕线槽1432内,将所述电磁加热线圈12绕装在所述炉芯外壳体141上形成的所述电磁线圈部,对应所述炉芯外壳体141的第一圆弧过渡部1416;所述线圈支架143的弯折角度与所述第一圆弧过渡部1416的弧度对应匹配,从而使得绕装在所述线圈支架143上的所述电磁加热线圈12能够更加贴合所述第一圆弧过渡部1416。
所述炉芯外壳体141的第一圆弧过渡部1416与所述炉芯内壳体142的第二圆弧过渡部1427、所述锅体11的圆弧过渡部111位置相对应,相应地,所述电磁线圈部也就同样对应所述炉芯内壳体142的第二圆弧过渡部1427和所述锅体11的圆弧过渡部111;即所述电磁加热线圈12绕置的位置(即电磁线圈部)对应于所述锅体11的圆弧过渡部111;从而所述电磁加热线圈12通电工作后,在所述锅体11的圆弧过渡部111形成一圈电磁加热区域(图1中箭头所示区域),对所述锅体11的圆弧过渡部111进行环绕加热,从而实现对所述锅体11内食物的均匀加热,且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优选地,所述炉芯内壳体142的第二圆弧过渡部1427与所述炉芯外壳体141的第一圆弧过渡部1416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20毫米。
可以理解的,上述电磁加热线圈12的绕装方式和位置只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方式,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电磁加热线圈12也可以采用其他绕装方式和位置。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电煲2,包括煲体、设于所述煲体上的煲盖以及设于所述煲体内的锅体21;所述电煲2还包括设于所述煲体内的加热盘22以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23。
参见图5,其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的主视剖面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23包括炉芯外壳体231和炉芯内壳体232;所述炉芯外壳体231设有第一容纳腔2311,所述炉芯外壳体231的一端形成与所述第一容纳腔2311连通的第一开口2312;所述炉芯内壳体232通过所述第一开口2312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411内,所述炉芯内壳体232与所述炉芯外壳体231之间形成隔热腔233;所述隔热腔233内填充有隔热材料,所述隔热材料包括高分子隔热发泡体;所述炉芯内壳体232设有用于放置所述锅体21的第二容纳腔2321,所述炉芯内壳体232的一端形成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的第二开口2322。
所述炉芯内壳体232靠近所述第二开口2322的侧壁的外表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卡接件2323,所述炉芯外壳体231靠近所述第一开口2312的侧壁的内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卡接件2323对应匹配的卡接槽2313;所述炉芯内壳体232的底壁的外表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插接件2324,所述炉芯外壳体231的底壁的内表面上设有与所述插接件2324对应匹配的插接槽2314。
所述炉芯内壳体232的侧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加强凸筋2325;所述炉芯外壳体231的侧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加强柱2315。
所述炉芯外壳体231和所述炉芯内壳体232上都设有加强结构,均匀分布于所述炉芯外壳体231和所述炉芯内壳体232上的侧壁上,增加了所述炉芯外壳体231和所述炉芯内壳体232的强度和刚性,防止所述炉芯外壳体231和所述炉芯内壳体232变形。
所述第二容纳腔2321与所述锅体21对应匹配;所述炉芯内壳体232靠近所述第二开口2322的侧壁上还设有两个对称的缺口2326。
所述炉芯内壳体232的底壁与所述炉芯外壳体231的底壁处还设有一与所述加热盘22对应匹配的通槽233;所述通槽23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容纳腔2321连通。
所述炉芯内壳体232与所述炉芯外壳体231底壁处设有刚好可以容纳所述加热盘22的所述通槽233,所述加热盘22通过所述通槽233设于所述锅体21的底部且与所述锅体21的底部贴合,从而通过所述加热盘22直接对所述锅体21的底部进行加热,同时所述双层隔热保温炉芯23对所述锅体21进行温度阻隔,保证了所述加热盘22工作时的加热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通过双层的所述炉芯外壳体和所述炉芯内壳体将所述锅体与外部进行温度传导阻隔,对所述锅体进行隔热保温,从而在所述电煲加热工作时,实现较高的热效能,在加热工作结束后也可以维持所述锅体的温度对食物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实现良好的保温效果。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所述电煲包括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隔热保温炉芯包括炉芯外壳体和炉芯内壳体;所述炉芯外壳体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炉芯外壳体的一端形成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炉芯内壳体通过所述第一开口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炉芯内壳体与所述炉芯外壳体之间形成隔热腔;所述隔热腔内填充有隔热材料,所述隔热材料包括高分子隔热发泡体;所述炉芯内壳体设有用于放置所述锅体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炉芯内壳体的一端形成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的第二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芯内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开口的侧壁的外表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卡接件,所述炉芯外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侧壁的内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卡接件对应匹配的卡接槽;
所述炉芯内壳体的底壁的外表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若干插接件,所述炉芯外壳体的底壁的内表面上设有与所述插接件对应匹配的插接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芯内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加强凸筋;所述炉芯外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加强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腔与所述锅体对应匹配;所述炉芯内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开口的侧壁上还设有两个对称的缺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煲还包括加热盘,所述炉芯内壳体的底壁与所述炉芯外壳体的底壁处还设有一与所述加热盘对应匹配的通槽;所述通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煲还包括电磁加热线圈,所述双层隔热保温炉芯还包括若干线圈支架;所述炉芯外壳体的侧壁上还设有与所述线圈支架对应匹配的插装件,所述线圈支架通过与所述插装件的配合均匀分布在所述炉芯外壳体的侧壁上;所述线圈支架上设有若干凸台,相邻的所述凸台之间形成用于限位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的绕线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件为柱状结构;所述插装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口,所述插装件的另一端设有插装槽;所述线圈支架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插装槽对应匹配的插装部,且所述线圈支架的一端通过所述插装部与所述插装槽的配合连接所述插装件的另一端,所述线圈支架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炉芯外壳体的底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煲还包括铁氧导磁体,所述线圈支架上还设有若干用于卡接所述铁氧导磁体的卡扣件;所述卡扣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线圈支架,所述卡扣件远离所述线圈支架的另一端设有卡接头。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支架对应的所述炉芯外壳体的侧壁与对应的所述炉芯内壳体的侧壁的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20毫米;
所述炉芯外壳体和所述炉芯内壳体采用PPS塑料加上玻璃纤维材质制成。
10.一种电煲,包括煲体、设于所述煲体上的煲盖以及设于所述煲体内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煲还包括设于所述煲体内的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
CN201721253919.7U 2017-09-26 2017-09-26 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及电煲 Active CN2085513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53919.7U CN208551379U (zh) 2017-09-26 2017-09-26 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及电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53919.7U CN208551379U (zh) 2017-09-26 2017-09-26 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及电煲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51379U true CN208551379U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45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53919.7U Active CN208551379U (zh) 2017-09-26 2017-09-26 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及电煲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513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40482A (zh) 一种可保鲜冷藏的电煲
CN208551379U (zh) 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及电煲
CN203642254U (zh) 微波炉
CN107550240A (zh) 一种电煲的双层隔热保温炉芯及电煲
CN205860126U (zh) 电磁炉、电磁电炊具本体和电磁电饭煲
CN207491239U (zh) 一种电煲的电磁线圈安装件及电磁加热电煲
CN210077358U (zh) 烹饪器具
CN211186800U (zh) 烹饪器具
CN203693266U (zh) 电加热锅
CN211533904U (zh) 信号传输模块、锅具及烹饪器具
CN211093300U (zh) 烹饪器具
CN216364834U (zh) 把手和烹饪器具
CN104696935B (zh) 蒸汽炉及用于蒸汽炉的壳体组件
CN107509264B (zh) 一种电煲的电磁加热炉芯及电磁加热电煲
CN209404388U (zh) 烹饪器具
KR200465969Y1 (ko) 상업용 취반기
CN210872383U (zh) 一种暖手宝
CN208339355U (zh) 锅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5914120U (zh) 电饭煲的中环与外壳装配结构
CN108567340A (zh) 外壳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6390790U (zh) 一种电饭煲线圈盘组件
CN113143001B (zh) 锅具和烹饪设备
CN210573441U (zh) 信号传输模块、锅具及烹饪套装
CN209377376U (zh) 煎烤机及其烤盘组件
CN208025577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305

Address after: 201617 No. 609, Tahui Road, Shihudang Town,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Ai Dining Robot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32 No. 112 Changzhe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innovation sophisticated technologie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