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51340U - 内锅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内锅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51340U
CN208551340U CN201820456912.3U CN201820456912U CN208551340U CN 208551340 U CN208551340 U CN 208551340U CN 201820456912 U CN201820456912 U CN 201820456912U CN 208551340 U CN208551340 U CN 2085513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metal layer
colloid
pot
moun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5691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达华
吴培洪
李兴航
徐辉任
万鹏
阳颖飞
黄宇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5691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513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513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513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内锅及烹饪器具,所述内锅包括锅体、环形包边圈和胶体,其中,所述锅体的上端口缘处形成有环形外翻边,且所述锅体包括外侧表层金属层和内侧表层金属层,所述环形包边圈的内侧形成有与所述环形外翻边配合的环形安装槽,所述外侧表层金属层和/或所述内侧表层金属层为与所述环形包边圈发生原电池电池反应的易腐蚀金属层。所述胶体填充在所述环形安装槽,将所述环形包边圈与所述易腐蚀金属层相阻隔。本实用新型能防止包边圈与锅体外翻边之间发生原电池反应。

Description

内锅及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锅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内锅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烹饪用具,为了方便用户端持内锅,为了防止内锅的上端口缘因碰撞发生损坏,并为了内锅外观上的美观,现有技术中,常在内锅的锅体上端口缘处设置环形外翻边且在环形外翻边上设置环形包边圈。由于实际使用中,对内锅的锅体和环形包边圈的性能需求(比如导热性需求、刚度需求等)存在不同,现有技术中,内锅的锅体和环形包边圈往往采用不同的金属材料制成。并且由于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将环形包边圈夹紧固定于锅体的环形外翻边两侧的方式安装环形包边圈,环形包边圈与环形外翻边之间通常存有缝隙,使得在烹饪过程中一旦有盐水等电解质进入所述缝隙,将使得环形包边圈和锅体的环形外翻边之间发生原电池反应,而导致环形包边圈和锅体的环形外翻边被腐蚀,影响内锅使用。此外,原电池反应过程中反应产生的气体还容易引起内锅的不粘涂层出现气泡,进而导致不粘涂层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内锅及烹饪器具,旨在防止包边圈与锅体外翻边之间发生原电池反应。
为了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内锅,包括:
锅体,所述锅体的上端口缘处形成有环形外翻边,且所述锅体包括外侧表层金属层和内侧表层金属层;
环形包边圈,所述环形包边圈的内侧形成有与所述环形外翻边配合的环形安装槽,所述外侧表层金属层和/或所述内侧表层金属层为与所述环形包边圈发生原电池电池反应的易腐蚀金属层;以及,
胶体,填充在所述环形安装槽,将所述环形包边圈与所述易腐蚀金属层相阻隔。
优选地,所述内侧表层金属层为所述易腐蚀金属层;
所述胶体包括上侧胶体,所述上侧胶体填充在所述环形外翻边的上侧面与所述环形安装槽的上侧壁之间,以将所述内侧表层金属层与所述环形外翻边的上侧面阻隔。
优选地,所述胶体还包括:
下侧胶体,填充在所述环形外翻边的下侧面与所述环形安装槽的下侧壁之间;以及,
外侧胶体,填充在所述环形外侧边的外端与所述环形安装槽的底壁之间,且将所述上侧胶体和下侧胶体连为一体。
优选地,所述胶体还包括外覆胶体,所述外覆胶体设置在所述环形安装槽的上侧壁的端部上,且与所述上侧胶体连接为一体。
优选地,所述胶体还包括上覆胶体,所述上覆胶体设置在所述环形安装槽的上侧壁的上侧面,且与所述外覆胶体连接为一体。
优选地,所述锅体呈多层金属层接设置。
优选地,所述内侧表层金属层的材质为铝;和/或,
所述环形包边圈的材质为不锈钢或钛合金;和/或,
所述外侧表层金属层的材质为碳钢或者铸铁。
优选地,所述内侧表层金属层的厚度大于等于0.05mm;和/或,
所述外侧表层金属层的厚度为0.8~2.0mm。
优选地,所述内侧表层金属层的厚度为0.05~0.5mm。
优选地,所述内侧表层金属层覆设有内喷涂层;和/或,
所述外侧表层金属层覆设有外喷涂层。
优选地,所述外喷涂层包括防锈层或耐磨层。
优选地,所述内喷涂层包括不粘涂层,所述不粘涂层延伸至所述环形外翻边的上侧面设置;
所述外喷涂层延伸至所述环形外翻边的外侧面设置。
优选地,所述胶体的材质为树脂胶。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内锅,所述内锅包括:
锅体,所述锅体的上端口缘处形成有环形外翻边,且所述锅体包括外侧表层金属层和内侧表层金属层;
环形包边圈,所述环形包边圈的内侧形成有与所述环形外翻边配合的环形安装槽,所述外侧表层金属层和/或所述内侧表层金属层为与所述环形包边圈发生原电池电池反应的易腐蚀金属层;以及,
胶体,填充在所述环形安装槽,将所述环形包边圈与所述易腐蚀金属层相阻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环形安装槽中填充胶体,使环形包边圈与易腐蚀金属层相阻隔,避免在烹饪过程中有盐水等电解质进入环形包边圈与易腐蚀金属层之间,从而能防止环形包边圈与易腐蚀金属层之间发生原电池反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前的内锅的局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锅的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锅的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锅的第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改进前的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锅体 31 上侧胶体
11 环形外翻边 32 下侧胶体
12 外侧表层金属层 33 外侧胶体
13 内侧表层金属层 34 外覆胶体
2 环形包边圈 35 上覆胶体
21 环形安装槽 4 不粘涂层
3 胶体 5 外喷涂层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 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前的一实施例,环形包边圈2'与锅体1'的环形外翻边11'之间存有缝隙,使得在烹饪过程中一旦有盐水等电解质进入所述缝隙,将使得环形包边圈2'和锅体1'的环形外翻边11'之间发生原电池反应,而导致环形包边圈2'和环形外翻边11'发生腐蚀。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内锅,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内锅的第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内锅包括锅体1、环形包边圈2 和胶体3,其中,所述锅体1的上端口缘处形成有环形外翻边11,且所述锅体1 包括外侧表层金属层12和内侧表层金属层13,所述环形包边圈2的内侧形成有与所述环形外翻边11配合的环形安装槽21,所述外侧表层金属层12和/或所述内侧表层金属层13为与所述环形包边圈2发生原电池电池反应的易腐蚀金属层。所述胶体3填充在所述环形安装槽21,将所述环形包边圈2与所述易腐蚀金属层相阻隔。
通过在环形安装槽21中填充胶体3,使环形包边圈2与易腐蚀金属层相阻隔,避免在烹饪过程中有盐水等电解质进入环形包边圈2与易腐蚀金属层之间,从而能防止环形包边圈2与易腐蚀金属层之间发生原电池反应。
所述外侧表层金属层12和所述内侧表层金属层13至少其中之一所述易腐蚀金属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侧表层金属层13为所述易腐蚀金属层,并且内侧表层金属层13在烹饪过程中更容易与盐水等电解质接触,因而更容易与所述环形包边圈2发生原电池反应而发生腐蚀。所述胶体3包括上侧胶体31,所述上侧胶体31填充在所述环形外翻边11的上侧面与所述环形安装槽21的上侧壁之间,以将所述内侧表层金属层13与所述环形外翻边11的上侧面阻隔。
如果烹饪过程中盐水等电解质进入环形安装槽21内,不仅难以清理,而且会加速环形外翻边11和环形包边圈2的腐蚀,为更好地避免烹饪过程中盐水等电解质进入环形安装槽21内,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胶体3还包括下侧胶体32和外侧胶体33,所述下侧胶体32填充在所述环形外翻边11的下侧面与所述环形安装槽21的下侧壁之间,所述外侧胶体33填充在所述环形外侧边的外端与所述环形安装槽21的底壁之间,且将所述上侧胶体31和下侧胶体 32连为一体。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环形安装槽21内填充上侧胶体31、下侧胶体32和外侧胶体33,从而能阻止烹饪过程中盐水等电解质进入环形安装槽21 内。并且,由于上侧胶体31、下侧胶体32和外侧胶体33将环形包边圈2和环形外翻边11完全隔开,因而能更好地阻止环形包边圈2和环形外翻边11之间发生原电池反应。
进一步地,为防止烹饪过程中,环形外翻边11上的积液作为电解质将环形安装槽21的上侧壁的端部与环形外翻边11连接,而导致环形外翻边11和环形包边圈2之间发生原电池反应,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胶体3还包括外覆胶体34,所述外覆胶体34设置在所述环形安装槽21的上侧壁的端部上,且与所述上侧胶体31连接为一体。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环形安装槽21的上侧壁的端部设置外覆胶体34,从而防止烹饪过程中,环形外翻边11上的积液作为电解质将环形安装槽21的上侧壁的端部与环形外翻边11连接。
再进一步地,为防止烹饪过程中,环形外翻边11上的大量积液作为电解质将环形安装槽21的上侧壁的上侧面与环形外翻边11连接,而导致环形外翻边11和环形包边圈2之间发生原电池反应,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胶体3 还包括上覆胶体35,所述上覆胶体35设置在所述环形安装槽21的上侧壁的上侧面,且与所述外覆胶体34连接为一体。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环形安装槽21 的上侧壁的上侧面设置上覆胶体35,即使烹饪过程中环形外翻边11上存在大量积液,环形安装槽21的上侧壁的上侧面也无法通过作为电解质的积液与环形外翻边11连接,从而更好地避免原电池反应。
所述锅体1的金属层数量不做限制,可以是多层(比如:可以将所述锅体 1呈多层金属层接设置)而所述外侧表层金属层12和所述内侧表层金属层13处在不同的层数,也可以是单层,则这一个单金属层既为外侧表层金属层12又为内侧表层金属层13,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锅体1仅包括两个金属层,即为外侧表层金属层12和内侧表层金属层13。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侧表层金属层13的材质为铝,铝材的导热性能好,且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不粘涂层4均适宜在铝材上喷涂,因而适宜以铝材制造锅体1的内侧表层金属层13。所述外侧表层金属层12的材质为碳钢或者铸铁,碳钢和铸铁强度高且具有良好的电磁电热性能,以使内锅的锅体1 具有良好的电磁电热性能。所述环形包边圈2的材质为不锈钢或钛合金,不锈钢和钛合金具有不易被腐蚀的特点,以不锈钢或钛合金制造环形包边圈2 能使环形包边圈2长期保持光洁,进而使锅体1保持美观。显然上述三种结构不必同时为上述的材料,还可以为其他的材料,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异。
具体地,如图2至图4所示的三个实施例中,所述内侧表层金属层13的厚度大于等于0.05mm,这是因为在加工过程中,一般需要对内侧表层金属层 13进行打砂,如果内侧表层金属层13太薄,锅体1局部上可能会有内侧表层金属层13被完全打磨掉的情况发生。优选地,所述内侧表层金属层13的厚度为0.05~0.5mm。所述外侧表层金属层12的厚度优选为0.8~2.0mm。
为了确保锅体1的刚度,且为了确保内锅安装在电磁炉内的加热效率,如图2至图4所示的三个实施例中,材质为碳钢或者铸铁的外侧表层金属层 12的厚度设置得大于内侧表层金属层13的厚度。
为防止烹饪过程中食材粘锅,如图2至图4所示的三个实施例中,所述内侧表层金属层13覆设有内喷涂层,具体地,所述内喷涂层包括不粘涂层4。为防止外侧表层金属层12发生生锈或者被磨损,如图2至图4所示的三个实施例中,所述外侧表层金属层12覆设有外喷涂层5,具体地,所述外喷涂层 5包括防锈层或耐磨层。
为防止不粘涂层4自边缘处被剥落,如图2至图4所示的三个实施例中,所述不粘涂层4延伸至所述环形外翻边11的上侧面设置。由于不粘涂层4的边缘位于环形安装槽21内,故不粘涂层4不容易自边缘处被剥落。同理,为了防止外喷涂层5自边缘被剥落,如图2至图4所示的三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喷涂层5延伸至所述环形外翻边11的外侧面设置。
如图2至图4所示的三个实施例中,所述胶体3的材质为树脂胶。树脂胶具有耐高温,附着力强的特点,所述胶体3的材质优选为树脂胶。显然,树脂胶应能满足食品卫生安全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内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所述锅体的上端口缘处形成有环形外翻边,且所述锅体包括外侧表层金属层和内侧表层金属层;
环形包边圈,所述环形包边圈的内侧形成有与所述环形外翻边配合的环形安装槽,所述外侧表层金属层和/或所述内侧表层金属层为与所述环形包边圈发生原电池电池反应的易腐蚀金属层;以及,
胶体,填充在所述环形安装槽,将所述环形包边圈与所述易腐蚀金属层相阻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表层金属层为所述易腐蚀金属层;
所述胶体包括上侧胶体,所述上侧胶体填充在所述环形外翻边的上侧面与所述环形安装槽的上侧壁之间,以将所述内侧表层金属层与所述环形外翻边的上侧面阻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还包括:
下侧胶体,填充在所述环形外翻边的下侧面与所述环形安装槽的下侧壁之间;以及,
外侧胶体,填充在所述环形外侧边的外端与所述环形安装槽的底壁之间,且将所述上侧胶体和下侧胶体连为一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还包括外覆胶体,所述外覆胶体设置在所述环形安装槽的上侧壁的端部上,且与所述上侧胶体连接为一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还包括上覆胶体,所述上覆胶体设置在所述环形安装槽的上侧壁的上侧面,且与所述外覆胶体连接为一体。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呈多层金属层接设置。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表层金属层的材质为铝;和/或,
所述环形包边圈的材质为不锈钢或钛合金;和/或,
所述外侧表层金属层的材质为碳钢或者铸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表层金属层的厚度大于等于0.05mm;和/或,
所述外侧表层金属层的厚度为0.8~2.0m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表层金属层的厚度为0.05~0.5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表层金属层覆设有内喷涂层;和/或,
所述外侧表层金属层覆设有外喷涂层。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喷涂层包括防锈层或耐磨层。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喷涂层包括不粘涂层,所述不粘涂层延伸至所述环形外翻边的上侧面设置;
所述外喷涂层延伸至所述环形外翻边的外侧面设置。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的材质为树脂胶。
14.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内锅。
CN201820456912.3U 2018-04-02 2018-04-02 内锅及烹饪器具 Active CN2085513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56912.3U CN208551340U (zh) 2018-04-02 2018-04-02 内锅及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56912.3U CN208551340U (zh) 2018-04-02 2018-04-02 内锅及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51340U true CN208551340U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53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56912.3U Active CN208551340U (zh) 2018-04-02 2018-04-02 内锅及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513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425059Y2 (zh)
CN202287714U (zh)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烹调器用内锅
US4614852A (en)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utensil
RU2012127283A (ru) Варочный котел, пригодный для индукционного нагрева,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CN102920312B (zh)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烹调器用内锅及其加工方法
CN208551340U (zh) 内锅及烹饪器具
CN209950999U (zh) 一种防锈铁锅
CN209202802U (zh) 锅具及烹饪器具
CN213850013U (zh) 烹饪器具的内胆及烹饪器具
CN208551155U (zh) 内锅及烹饪器具
CN208551343U (zh) 内锅以及烹饪器具
CN110338629B (zh) 内锅以及烹饪器具
CN208784370U (zh) 锅具及烹饪器具
CN2469838Y (zh) 钢铝煲、锅
CN208551342U (zh) 内锅以及烹饪器具
CN201243933Y (zh) 无孔复底铝锅
CN208551157U (zh) 内锅以及烹饪器具
CN204654650U (zh) 一种熔射式不粘锅结构
CN208590863U (zh) 内锅及烹饪器具
CN209047876U (zh) 锅体及烹饪锅具
CN213696526U (zh) 一种锅体和烹饪装置
GB1451229A (en) Cooking utensil of laminate form
CN110338628B (zh) 内锅以及烹饪器具
CN207373856U (zh) 一种切边具有抗腐蚀性复塑钢板
CN110338667B (zh) 内锅及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