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36728U - 一种abs齿圈跳动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abs齿圈跳动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36728U
CN208536728U CN201821387214.9U CN201821387214U CN208536728U CN 208536728 U CN208536728 U CN 208536728U CN 201821387214 U CN201821387214 U CN 201821387214U CN 208536728 U CN208536728 U CN 2085367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block
screw rod
abs
gu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8721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林峰
杨家富
马原卉
张文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138721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367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367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3672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ABS齿圈跳动测量装置,包括ABS齿圈跳动检测机构、直线导轨装置以及气动移动装置,直线导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第一丝杆、联轴器、丝杆螺母、上轴承座、下轴承座、导轨、第一滑块和底座,气动移动装置包括双联气缸,第一滑块和丝杆螺母均与双联气缸的缸体固定连接,双联气缸的活塞杆与ABS齿圈跳动检测机构固定连接,ABS齿圈跳动检测机构包括传感器支架、气缸、位移传感器,气缸的活塞杆用于带动位移传感器沿Z轴方向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位移传感器自动测量被测工件内的ABS齿圈的端面圆跳动,测量精度高,且适用于不同型号工件的ABS齿圈的测量,能满足ABS齿圈批量加工时的测量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ABS齿圈跳动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BS齿圈跳动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ABS齿圈跳动测量是在汽车行业上必要的装配过程,常用的测量方法如下:将被测工件(如轮毂,内含ABS齿圈)安装在跳动检测仪的两顶端间,公共基准轴线由两顶端模拟;被测工件的ABS齿圈与指示表接触,调节指示表架的上下和角位置,使指示表指针指零;按上述步骤转动工件逐齿测量,逐一记下读数,求出齿圈实际跳动值,并作出结论。
显然,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对被测工件内ABS齿圈的端面圆跳动进行测量读数,测量精度低,使用不便,成本高;而且针对不同型号的被测工件,ABS齿圈的尺寸也会发生改变,此时需要人工手动调整测量装置,使测量装置的测头与ABS齿圈端面接触,效率低,因此不适宜多种型号工件的自动测量,不能满足ABS齿圈批量加工时的测量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ABS齿圈跳动测量装置,本ABS齿圈跳动测量装置可以通过位移传感器自动测量被测工件内的ABS齿圈的端面圆跳动,无需人工读数,测量精度高;且针对不同型号的被测工件,可以通过直线导轨装置、气动移动装置以及ABS齿圈跳动检测机构改变位移传感器的位置,使位移传感器与被测工件内深处的ABS齿圈的端面接触,因此适用于不同型号的被测工件的ABS齿圈的自动测量,效率高,成本低,同时能满足ABS齿圈进行批量加工时的测量需求。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ABS齿圈跳动测量装置,包括ABS齿圈跳动检测机构、用于带动ABS齿圈跳动检测机构沿Z轴方向移动的直线导轨装置以及用于带动ABS齿圈跳动检测机构沿Y轴方形移动的气动移动装置,所述直线导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第一丝杆、联轴器、丝杆螺母、上轴承座、下轴承座、导轨、第一滑块和底座,所述底座的内壁顶端固定有上轴承座且内壁底端固定有下轴承座,所述第一丝杆的顶端依次穿过上轴承座内轴承的内圈和底座的顶端且第一丝杆与上轴承座内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第一丝杆的顶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一丝杆的底端与下轴承座内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上螺纹连接有丝杆螺母,所述底座的内侧壁固定有导轨且导轨与第一丝杆平行设置,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气动移动装置包括双联气缸,所述第一滑块和丝杆螺母均通过滑台连接板与双联气缸的缸体固定连接,双联气缸的活塞杆与ABS齿圈跳动检测机构固定连接,所述ABS齿圈跳动检测机构包括传感器支架、气缸、位移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支架的长度沿X轴方向延伸且传感器支架的一端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用于带动位移传感器沿Z轴方向上下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为长方体形状且底座的长度沿Z轴方向延伸,所述导轨固定在底座的内壁上,所述底座固定有滑台且底座与滑台连接的前拐角和后拐角处均设有L型条形通槽,所述第一滑块和丝杆螺母均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两侧边分别从两个L型条形通槽伸出且第二滑块的两侧边与滑台连接板连接,所述滑台连接板与第二滑块之间具有空隙且滑台从空隙内穿过从而实现滑台能在空隙内上下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导轨有2个且2个导轨分别位于第一丝杆的两侧,所述第二滑块均与丝杆螺母以及2个导轨上的第一滑块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台连接板通过L型连接座与所述气动移动装置的双联气缸的缸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双联气缸的缸体的顶部固定有行程限位装置,所述行程限位装置包括阻挡块、连接杆、限位螺母、前限位块、后限位块、第二丝杆、抱死块和标尺,所述前限位块和后限位块均固定在所述双联气缸的缸体的顶部,所述第二丝杆的后端与所述后限位块旋转连接,所述抱死块的底部与前限位块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前端依次穿过前限位块和抱死块中部的通孔且第二丝杆与前限位块的中部旋转连接,所述抱死块用于通过螺栓使抱死块中部抱死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与限位螺母的中部螺纹连接且限位螺母位于前限位块和后限位块之间,所述限位螺母的后侧面通过连接杆与阻挡块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阻挡块为T型,所述阻挡块位于双联气缸的缸体的后方且阻挡块的中下部位于双联气缸后端的两个活塞杆之间,所述前限位块后侧面的中下部通过连杆与后限位块前侧面的中下部连接且该连杆从限位螺母的中下部穿过,所述连杆与限位螺母的中下部滑动连接,所述限位螺母为方形螺母且右侧面连接有指示箭头,所述双联气缸的缸体表面设有与指示箭头匹配的标尺,所述连接杆、第二丝杆、标尺和连杆均与双联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方向平行,所述双联气缸前端的两个活塞杆通过支架连接板与所述传感器支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传感器支架的一端设有L型支座和传感器连接块,所述L型支座和传感器连接块之间设有间隙,所述传感器连接块的表面设有沿Z轴方向延伸的穿孔且该穿孔位于L型支座的前方,所述气缸的缸体固定在L型支座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Z型挡块且Z型挡块的顶部的下表面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Z型挡块从间隙处向下穿出从而使Z型挡块的底部位于穿孔的下方,所述Z型挡块的底部的上表面放置有位移传感器且位移传感器的顶部从穿孔中穿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上轴承座的下表面和下轴承座的上表面均设有防撞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直线导轨装置及气动移动装置自动控制位移传感器的位置,适用于不同型号工件的ABS齿圈的端面圆跳动测量,且ABS齿圈跳动检测机构上的气缸可以驱动位移传感器到达被测工件的深处,从而测量位于被测工件的深处的ABS齿圈,相对于现有的人工手动调整测量装置来说效率更高,能满足ABS齿圈进行批量加工时的测量需求。且现有的指示表人工读数容易发生误差,本实用新型通过位移传感器测量ABS齿圈的端面圆跳动,与人工读数相比测量精度更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不需要人工在线测量,适用于自动测量,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的气动移动装置上设置的标尺和阻挡块可以准确的控制气动移动装置的Y向移动量;在Z向可以通过伺服电机准确控制直线导轨Z向移动,同时还能控制Z向的移动速度。显然,本实用新型控制精度高,能满足测量工件的效率和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的ABS齿圈跳动检测机构可通过气缸驱动Z型挡块上升,位移传感器被Z型挡块顶升,当气缸的驱动Z型挡块下降时,位移传感器自由下落,从而实现位移传感器与ABS齿圈在垂直方向上的自动接触和分离,有效防止位移传感器在检测时与被测工件的其他位置发生碰撞,延长了位移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直线导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直线导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内的部分结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气动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ABS齿圈跳动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ABS齿圈跳动检测机构另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ABS齿圈跳动检测机构的工作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至图9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一种ABS齿圈跳动测量装置,包括ABS齿圈跳动检测机构1、用于带动ABS齿圈跳动检测机构1沿Z轴方向移动的直线导轨装置2以及用于带动ABS齿圈跳动检测机构1沿Y轴方形移动的气动移动装置3,参见图2,所述直线导轨装置2包括伺服电机39、第一丝杆4、联轴器5、丝杆螺母6、上轴承座7、下轴承座8、导轨9、第一滑块10和底座11,所述底座11的内壁顶端固定有上轴承座7且内壁底端固定有下轴承座8,所述第一丝杆4的顶端依次穿过上轴承座7内轴承的内圈和底座11的顶端且第一丝杆4与上轴承座7内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第一丝杆4可绕上轴承座7和底座11旋转,第一丝杆4的顶端通过联轴器5连接有伺服电机39的输出轴,伺服电机39位于底座11的上方,第一丝杆4的底端与下轴承座8内的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第一丝杆4可绕下轴承座8旋转,第一丝杆4螺纹连接有丝杆螺母6,底座11的内侧壁固定有导轨9且导轨9与第一丝杆4平行设置,导轨9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0。参见图5,所述气动移动装置3包括双联气缸13,第一滑块10和丝杆螺母6均通过图4的滑台连接板12与双联气缸13的缸体固定连接,第一滑块10和丝杆螺母6可带动双联气缸13在Z轴方向上下移动,双联气缸13的活塞杆与ABS齿圈跳动检测机构1固定连接,双联气缸13的活塞杆可带动ABS齿圈跳动检测机构1在Y轴方向前后移动,参见图6,ABS齿圈跳动检测机构1包括传感器支架14、气缸15、位移传感器16,传感器支架14的长度沿X轴方向延伸且传感器支架14的一端固定有气缸15,气缸15的活塞杆用于带动位移传感器16沿Z轴方向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通过气动移动装置3内的双联气缸13自动控制ABS齿圈跳动检测机构1在Y方向的移动量,ABS齿圈跳动检测机构1的Z向升降量和升降速度通过伺服电机39控制,且ABS齿圈跳动检测机构1上的位移传感器16在Z向升降量可以通过气缸15驱动。本实施例的位移传感器16的信号输入端为用于检测被测工件内ABS齿圈跳动信号的测头,位移传感器16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传输线路连接有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将信号传输到上位机。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上轴承座7的下表面和下轴承座8的上表面均设有防撞块38,以防止第一滑块10和丝杆螺母6升降过程的碰撞带来升降过程的不稳定,减小测量误差。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3,所述底座11为长方体形状且底座11的长度沿Z轴方向延伸,所述导轨9固定在底座11的内壁上,所述底座11固定有滑台35且底座11与滑台35连接的前拐角和后拐角处均设有L型条形通槽17,参见图4,第一滑块10和丝杆螺母6均与第二滑块18连接,第二滑块18的两侧边分别从两个L型条形通槽17伸出且伸出的两侧边与滑台连接板12连接,滑台连接板12与第二滑块18之间具有空隙19且滑台35从空隙19内穿过从而实现滑台35能在空隙19内上下滑动。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导轨9有2个且2个导轨9分别位于第一丝杆4的两侧,所述第二滑块18均与丝杆螺母6以及2个导轨9上的第一滑块10连接。2个导轨9上的第一滑块10同时与第二滑块18连接并在导轨上移动以分担滑台连接板12连接的气动移动装置3和ABS齿圈跳动检测机构1的受力。
本实施例中,滑台连接板12通过L型连接座36与气动移动装置3的双联气缸13的缸体固定连接。双联气缸13的缸体坐落在L型连接座36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双联气缸13为导向气缸且设有两个活塞杆,双联气缸13的缸体的顶部固定有行程限位装置,参见图5,行程限位装置包括阻挡块20、连接杆21、限位螺母22、前限位块23、后限位块24、第二丝杆25、抱死块26和标尺27,前限位块23和后限位块24均通过螺钉固定在双联气缸13的缸体的顶部,第二丝杆25的后端与后限位块24通过轴承旋转连接,抱死块26的底部与前限位块23的前侧面固定连接,第二丝杆25的前端依次穿过前限位块23和抱死块26中部的通孔且第二丝杆25与前限位块23的中部通过轴承旋转连接,抱死块26用于通过螺栓使抱死块26中部的通孔四周抱死第二丝杆25,防止第二丝杆25发生自由旋转,抱死块26的中上部设有条形槽口,抱死块26的条形槽口的一端与抱死块26的通孔连通,另一端贯穿抱死块26的顶部,抱死块26的中上部设有与条形槽口垂直的螺栓孔,螺栓孔内设有用于紧固第二丝杆25的螺栓,因此只需拧紧螺栓,抱死块26的通孔会挤压第二丝杆25,实现抱死功能,防止双联气缸13在工作的时候,第二丝杆25发生自动旋转从而使阻挡块20发生前后移动现象。第二丝杆25与限位螺母22的中部螺纹连接且限位螺母22位于前限位块23和后限位块24之间,限位螺母22的后侧面通过三根连接杆21与阻挡块20的前侧面固定连接,阻挡块20为T型,阻挡块20位于双联气缸13的缸体的后方且阻挡块20的中下部位于双联气缸13后端的两个活塞杆之间,前限位块23后侧面的中下部通过连杆28与后限位块24前侧面的中下部连接且该连杆28从限位螺母22的中下部穿过,连杆28与限位螺母22的中下部滑动连接,限位螺母22为方形螺母且右侧面连接有指示箭头29,双联气缸13的缸体表面设有与指示箭头29匹配的标尺27,连接杆21、第二丝杆25、标尺27和连杆28均与双联气缸13的活塞杆的伸缩方向平行,双联气缸13前端的两个活塞杆通过支架连接板30与传感器支架14连接。双联气缸13的行程可根据工艺参数调整,调整行程数据大小可通过标尺27设定,阻挡块20是双联气缸13的终止行程处,阻挡块20可以阻挡活塞杆继续动作,阻挡块20通过连接杆21与限位螺母22连接,限位螺母22固联在第二丝杆25上,因此调节双联气缸13行程只需调动限位螺母22即可,限位螺母22向后移动,减少气缸行程,限位螺母22向前移动,增加气缸行程。调整气缸行程的具体方法为:松开抱死块26上的螺栓,抱死块26中部的通孔四周与第二丝杆25分离,对第二丝杆25的前端施加旋转力,限位螺母22即可在第二丝杆25上前后移动,根据标尺27的刻度调整好行程后,通过螺栓将抱死块26抱死第二丝杆25。在第二丝杆25的两端固联有前限位块23、后限位块24以固定调节气缸行程范围和稳定运行。限位螺母22只能在前限位块23和后限位块24之间移动。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8,传感器支架14的一端设有L型支座31和传感器连接块32,且传感器支架14、L型支座31和传感器连接块32为一体结构,L型支座31和传感器连接块32之间设有间隙33,传感器连接块32的表面设有沿Z轴方向延伸的穿孔34且该穿孔34位于L型支座31的前方,气缸15的缸体固定在L型支座31上,气缸15的活塞杆连接有Z型挡块37且Z型挡块37的顶部的下表面与气缸15的活塞杆连接,Z型挡块37从间隙33处向下穿出从而使Z型挡块37的底部位于穿孔34的下方,Z型挡块37的底部的上表面放置有位移传感器16且位移传感器16的顶部从穿孔34中穿出,位移传感器的测头位于位移传感器16的顶部。在气缸15驱动Z型挡块37上升的同时,位移传感器16也会被Z型挡块37顶升,位移传感器16在穿孔34内向上滑动,当气缸15的驱动Z型挡块37下降时,位移传感器16自由下落。
本实施例的位移传感器16的外形为长条形,位移传感器16为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具体实施时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位移传感器,例如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等。位移传感器16将测量的跳动量转换成电信号,并对测量的信号进行滤波、放大、AD转换等,通过数据采集器反馈给上位机进行处理,最终实现ABS齿圈的端面圆跳动的测量。
本实施例的直线导轨装置2内的伺服电机39可通过上位机驱动伺服电机驱动器进行自动控制,气动移动装置3内的双联气缸13可通过外部气缸控制器控制双联气缸13的管路上的气缸电磁阀动作,从而控制双联气缸13工作,同理,气缸15也可按照该种方式实现自动控制。但是本实施例不限于上述两种控制方式,也可以采用现有的其他控制方式。
参见图9,ABS齿圈跳动检测机构1中小气缸(气缸15)可以带动位移传感器16在Z向的垂直方向上移动,由于不同型号的被测工件41(如轮毂)内的ABS齿圈40所在的位置不同,设计本实施例的目的是为了使位移传感器16的测头能检测到位于被测工件41(如轮毂)深处的ABS齿圈40,可以利用气缸15将位移传感器16顶到轮毂内深处的ABS齿圈40,与ABS齿圈40的端面实现接触检测,以保证测量时位移传感器16的测头所测得的数据的有效性。
参见图9,本实施例使用时,被测工件41通过外部的装夹装置定位夹紧,根据被测工件41内的ABS齿圈40的位置,控制直线导轨装置2的Z向移动量及气动移动装置3的Y向移动量,使用于测量端面圆跳动的位移传感器16与被测工件41内的ABS齿圈40表面不接触且位移传感器16位于被测工件41内ABS齿圈40端面齿的正下方。被测工件41一般通过外部电机带动旋转,外部电机动作时,被测工件41转动从而带动被测工件41内ABS齿圈40转动,同时利用气缸15驱动Z型挡块37上升,位移传感器16被Z型挡块37顶升到被测工件41的深处,与位于深处的ABS齿圈的端面齿接触,位移传感器16开始对ABS齿圈40的端面齿进行检测,位移传感器16将测量的信号通过数据采集器传输到上位机内,上位机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描绘位移传感器16测量时的动态数据曲线,给出测量结果。本实施例通过气缸15实现了位移传感器16与ABS齿圈40在垂直方向上自动接触和分离,可以有效防止位移传感器16检测时与被测工件41的其他位置发生碰撞,延长了位移传感器16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测量不同的ABS齿圈。本实用新型的ABS齿圈的端面齿位于ABS齿圈的下表面。
当被测工件41的型号发生改变时,被测工件41内的ABS齿圈40的尺寸随之发生改变,ABS齿圈40端面的位置发生改变,本实施例可以通过直线导轨装置2、气动移动装置3以及ABS齿圈跳动检测机构1自动控制位移传感器16的位置,使位移传感器16的测头能接触到位于被测工件41深处的ABS齿圈40,适用于不同型号工件的ABS齿圈跳动测量,与现有的人工手动调整测量装置相比效率更高,能满足ABS齿圈进行批量加工时的测量需求。且现有的指示表人工读数容易发生误差,本实施例通过位移传感器16对ABS齿圈40直接测量,减少了人工读数产生的误差。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ABS齿圈跳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ABS齿圈跳动检测机构(1)、用于带动ABS齿圈跳动检测机构(1)沿Z轴方向移动的直线导轨装置(2)以及用于带动ABS齿圈跳动检测机构(1)沿Y轴方形移动的气动移动装置(3),所述直线导轨装置(2)包括伺服电机(39)、第一丝杆(4)、联轴器(5)、丝杆螺母(6)、上轴承座(7)、下轴承座(8)、导轨(9)、第一滑块(10)和底座(11),所述底座(11)的内壁顶端固定有上轴承座(7)且内壁底端固定有下轴承座(8),所述第一丝杆(4)的顶端依次穿过上轴承座(7)内轴承的内圈和底座(11)的顶端且第一丝杆(4)与上轴承座(7)内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第一丝杆(4)的顶端通过联轴器(5)连接有伺服电机(39)的输出轴,所述第一丝杆(4)的底端与下轴承座(8)内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4)上螺纹连接有丝杆螺母(6),所述底座(11)的内侧壁固定有导轨(9)且导轨(9)与第一丝杆(4)平行设置,所述导轨(9)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0),所述气动移动装置(3)包括双联气缸(13),所述第一滑块(10)和丝杆螺母(6)均通过滑台连接板(12)与双联气缸(13)的缸体固定连接,双联气缸(13)的活塞杆与ABS齿圈跳动检测机构(1)固定连接,所述ABS齿圈跳动检测机构(1)包括传感器支架(14)、气缸(15)、位移传感器(16),所述传感器支架(14)的长度沿X轴方向延伸且传感器支架(14)的一端固定有气缸(15),所述气缸(15)的活塞杆用于带动位移传感器(16)沿Z轴方向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BS齿圈跳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为长方体形状且底座(11)的长度沿Z轴方向延伸,所述导轨(9)固定在底座(11)的内壁上,所述底座(11)固定有滑台(35)且底座(11)与滑台(35)连接的前拐角和后拐角处均设有L型条形通槽(17),所述第一滑块(10)和丝杆螺母(6)均连接有第二滑块(18),所述第二滑块(18)的两侧边分别从两个L型条形通槽(17)伸出且第二滑块(18)的两侧边与滑台连接板(12)连接,所述滑台连接板(12)与第二滑块(18)之间具有空隙(19)且滑台(35)从空隙(19)内穿过从而实现滑台(35)能在空隙(19)内上下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BS齿圈跳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9)有2个且2个导轨(9)分别位于第一丝杆(4)的两侧,所述第二滑块(18)均与丝杆螺母(6)以及2个导轨(9)上的第一滑块(1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BS齿圈跳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连接板(12)通过L型连接座(36)与所述气动移动装置(3)的双联气缸(13)的缸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ABS齿圈跳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联气缸(13)的缸体的顶部固定有行程限位装置,所述行程限位装置包括阻挡块(20)、连接杆(21)、限位螺母(22)、前限位块(23)、后限位块(24)、第二丝杆(25)、抱死块(26)和标尺(27),所述前限位块(23)和后限位块(24)均固定在所述双联气缸(13)的缸体的顶部,所述第二丝杆(25)的后端与所述后限位块(24)旋转连接,所述抱死块(26)的底部与前限位块(23)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杆(25)的前端依次穿过前限位块(23)和抱死块(26)中部的通孔且第二丝杆(25)与前限位块(23)的中部旋转连接,所述抱死块(26)用于通过螺栓使抱死块(26)中部抱死第二丝杆(25),所述第二丝杆(25)与限位螺母(22)的中部螺纹连接且限位螺母(22)位于前限位块(23)和后限位块(24)之间,所述限位螺母(22)的后侧面通过连接杆(21)与阻挡块(20)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阻挡块(20)为T型,所述阻挡块(20)位于双联气缸(13)的缸体的后方且阻挡块(20)的中下部位于双联气缸(13)后端的两个活塞杆之间,所述前限位块(23)后侧面的中下部通过连杆(28)与后限位块(24)前侧面的中下部连接且该连杆(28)从限位螺母(22)的中下部穿过,所述连杆(28)与限位螺母(22)的中下部滑动连接,所述限位螺母(22)为方形螺母且右侧面连接有指示箭头(29),所述双联气缸(13)的缸体表面设有与指示箭头(29)匹配的标尺(27),所述连接杆(21)、第二丝杆(25)、标尺(27)和连杆(28)均与双联气缸(13)的活塞杆的伸缩方向平行,所述双联气缸(13)前端的两个活塞杆通过支架连接板(30)与所述传感器支架(1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ABS齿圈跳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支架(14)的一端设有L型支座(31)和传感器连接块(32),所述L型支座(31)和传感器连接块(32)之间设有间隙(33),所述传感器连接块(32)的表面设有沿Z轴方向延伸的穿孔(34)且该穿孔(34)位于L型支座(31)的前方,所述气缸(15)的缸体固定在L型支座(31)上,所述气缸(15)的活塞杆连接有Z型挡块(37)且Z型挡块(37)的顶部的下表面与气缸(15)的活塞杆连接,所述Z型挡块(37)从间隙(33)处向下穿出从而使Z型挡块(37)的底部位于穿孔(34)的下方,所述Z型挡块(37)的底部的上表面放置有位移传感器(16)且位移传感器(16)的顶部从穿孔(34)中穿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BS齿圈跳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轴承座(7)的下表面和下轴承座(8)的上表面均设有防撞块(38)。
CN201821387214.9U 2018-08-27 2018-08-27 一种abs齿圈跳动测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367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87214.9U CN208536728U (zh) 2018-08-27 2018-08-27 一种abs齿圈跳动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87214.9U CN208536728U (zh) 2018-08-27 2018-08-27 一种abs齿圈跳动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36728U true CN208536728U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78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87214.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36728U (zh) 2018-08-27 2018-08-27 一种abs齿圈跳动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367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89205A (zh) 一种检测滚珠丝杠副加载状态下综合性能的装置
CN202372103U (zh) 一种直线导轨副检测装置
CN103084818B (zh) 一种调校挂梁丝杠对导轨位置的方法及专用型架
CN205426517U (zh) 机床主轴综合性能检测/监测试验系统
CN103234488A (zh) 一种厚度及平行度智能检测装置
CN101769714B (zh) 差压式流量计孔板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
CN208555093U (zh) 一种轮毂毛坯外缘变形量的检测装置
CN105043791A (zh) 一种气动夹钳试验台
CN109682751B (zh) 多功能材料表面性能试验仪及其控制系统
CN204575038U (zh) T型电梯导轨全自动检测装置
CN208536728U (zh) 一种abs齿圈跳动测量装置
CN113280709A (zh) 用于无中心孔轴类零件跳动测量的驱动装置
CN203163702U (zh) 一种厚度及平行度智能检测装置
CN108955465A (zh) 一种abs齿圈跳动测量装置
CN216815820U (zh) 一种滚珠丝杠副摩擦力矩测量设备
CN207751464U (zh) 一种用于滚珠丝杠副的检测装置
CN206601246U (zh) 一种研究单轴重复定位误差机理的试验平台
CN110132212A (zh) 一种深度盲孔的孔深在线测量装置
CN216098785U (zh) 一种电动伸缩缸测试台
CN203116684U (zh) 工件端面平行度检测仪
CN106596004B (zh) Rv减速器支撑刚度测试装置
CN216523820U (zh) 一种轴承沟道变曲率微曲面测量装置
CN103884615A (zh) 导轨磨损精度试验台控制系统
CN108195249A (zh) 孔位检测工装
CN106840730A (zh) 一种研究单轴重复定位误差机理的试验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Nanjing Pu Xi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Ltd.

Assignor: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Contract record no.: X2019320000119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BS tooth runout measurement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22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91018

Assignee: NANJING FINE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Contract record no.: X2019320000120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BS tooth runout measurement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22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91018

Assignee: Nanjing Bai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ssignor: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Contract record no.: X2019320000121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BS tooth runout measurement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22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910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