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33603U - 一种弃土转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弃土转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33603U
CN208533603U CN201820864530.4U CN201820864530U CN208533603U CN 208533603 U CN208533603 U CN 208533603U CN 201820864530 U CN201820864530 U CN 201820864530U CN 208533603 U CN208533603 U CN 2085336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ir
steel
major trough
boxcar
transload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6453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狄波
计少纯
关蕾
侯建明
张运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lin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6453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336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336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336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弃土转运设备,包括料斗车、牵引装置和两组主梁;两组主梁均设有从基坑延伸至堆土地点的滑道,且两个滑道平行设置;料斗车用于转运弃土,设有可沿滑道移动的滑轮;牵引装置与料斗车连接,用于驱动料斗车。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弃土转运设备设置有延伸至堆土地点的滑道,料斗车能够在基坑装载弃土,在牵引装置的驱动下移动至堆土地点,并在堆土地点卸载弃土,实现了自动转运弃土的效果,从而降低了工人劳动量,提高了转运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弃土转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开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弃土转运设备。
背景技术
送电线路基础工程在进行高山陡坡的基坑挖掘及运输时,会破坏场地植被、改变地貌,影响环境。同时开采出的基坑弃土无处堆放,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通常需要人工对弃土进行倒运,将其运输至指定的弃土堆放地点,然而此过程浪费人力物力。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可节约人力的弃土转运设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弃土转运设备,能够将基坑弃土运输至指定地点,降低人工运输的工作量,节省人工成本,并提高运输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弃土转运设备,包括:
两组主梁,两组所述主梁均设有从基坑延伸至堆土地点的滑道,且两个所述滑道平行设置;
用于转运弃土的料斗车,所述料斗车设有可沿所述滑道移动的滑轮;
用于驱动所述料斗车的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与所述料斗车连接。
优选的,两组所述主梁的外侧均设有可埋入至地下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通过可托举所述主梁的承托件连接;所述承托件外周套设有与所述主梁固定连接的套管。
优选的,每组所述主梁包括多个首尾依次连接的主槽钢,各所述主槽钢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槽钢的槽口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套管通过托架与所述主槽钢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槽钢的第一端设有套件、第二端设有杆件,所述套件与所述主槽钢槽底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形成柱状腔体;在相邻所述主槽钢端部连接状态下,所述杆件可插接固定于所述柱状腔体。
优选的,所述套件为槽口与所述主槽钢焊接固定的第二槽钢,所述杆件为槽底外侧壁与所述主槽钢固定连接的第三槽钢。
优选的,所述主槽钢和所述第二槽钢的腰高相同,所述主槽钢的侧壁和所述第二槽钢的侧壁还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且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承托件连接、以增强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料斗车的底板包括固定板和与所述固定板铰接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外侧壁设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的上端设有方便转动的把手,所述操作杆的下端设有可支撑所述活动板的折弯部,在所述折弯部与所述活动板分离状态下,所述活动板可绕铰接轴向下翻折。
优选的,所述料斗车设有两个U形环,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牵引绳通过滑车与所述U形环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弃土转运设备包括料斗车、牵引装置和两组主梁;两组主梁均设有从基坑延伸至堆土地点的滑道,且两个滑道平行设置;料斗车用于转运弃土,设有可沿滑道移动的滑轮;牵引装置与料斗车连接,用于驱动料斗车移动。
在工作过程中,料斗车首先装载从基坑挖掘出的弃土,而后在牵引装置的控制下沿着滑道滑动,直至滑动至指定的堆土地点,并卸载运输来的弃土,完成弃土的转运过程。本申请提供的弃土转运设备设置滑道,并控制料斗车沿着滑道移动,实现弃土的转运过程,利用料斗车、滑道和牵引装置代替人工运输,实现了提高运转运效率,降低人工劳动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显而易见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弃土转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承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主槽钢第一端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主槽钢第一端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主槽钢第一端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主槽钢第二端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主槽钢第二端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主槽钢第二端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料斗车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料斗车的主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料斗车的底板的俯视图。
图1~11中的附图标记为:
电动机1、滑车2、主槽钢3、支撑件4、钢丝绳5、料斗车6、基坑7、承托件8、套管9、托架10、扣件11、螺栓12、第二槽钢13、第三槽钢14;
固定板61、活动板62、滑轮轴63、操作杆64、折页65、折弯部66、把手67、侧板68、U形环69、滑轮7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弃土转运设备,能够将基坑弃土运输至指定地点,降低人工运输的工作量,节省人工成本。
请参考图1~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弃土转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承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主槽钢第一端的三视图;图6~8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主槽钢第二端的三视图;图9~10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料斗车的侧视图和主视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料斗车的底板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弃土转运设备,包括料斗车6、牵引装置和两组主梁;两组主梁均设有从基坑7延伸至堆土地点的滑道,且两个滑道平行设置;料斗车6用于转运弃土,设有可沿滑道移动的滑轮70;牵引装置与料斗车6连接,用于驱动料斗车6。
具体的,参考图1,料斗车6用于装载山区陡坡弃土或者混凝土等材料,其车身可形成弃土的装载空间,同时料斗车6的底部设置有滑轮70。牵引装置可以具体为电动机1等驱动类元器件,牵引装置设置有牵引绳,在工作过程中,牵引绳与料斗车6连接,并拉动料斗车6移动。主梁为轨道类结构,主梁设置有滑道、且滑道和主梁均从基坑7延伸至指定的堆土地点。
在工作过程中,料斗车6在基坑7处装载弃土,而后在牵引装置的驱动下沿着滑道移动,料斗车6移动到堆土地点后对弃土进行卸载,完成弃土的转运过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弃土装运设备设置有延伸至堆土地点的滑道,料斗车6能够在基坑7装载弃土,在牵引装置的驱动下移动至堆土地点,并在堆土地点卸载弃土,实现了自动转运弃土的效果,进而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同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人工二次转运弃土的方式,降低了工人劳动量,提高了转运效率。
可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固定主梁的实施例中,两组主梁的外侧均设有可埋入至地下的支撑件4,支撑件4通过可托举主梁的承托件8连接;承托件8外周套设有与主梁固定连接的套管9。
具体的,参考图2,主梁通过承托装置固定在地面上方,承托装置包括支撑件4和承托件8。支撑件4可以具体为支撑钢管或其他杆状结构,沿着主梁的长度方向可间隔设置有多组支撑件4,各组支撑件4的间距以能够保障主梁稳定为准;每组支撑件4包括两个支撑件4、且分布在两组主梁远离料斗车6的外侧。每个支撑件4均埋入至地面以下,具体埋入深度应当满足支撑件4外露部分牢固、受外力不易松动为准。
承托件8可以具体为承托钢管或其他杆状结构,每组支撑件4与一个承托件8固定连接,两个支撑件4埋入至地下、而承托件8水平固定于地面上方。在固定过程中,可以利用中部呈弧形的扣件11将支撑件4夹持在扣件11和承托件8之间,并利用螺栓将扣件11的两端与支撑件4固定连接;也可以利用绳索对支撑件4和承托件8的相交处进行捆绑固定。
套管9设置在承托件8的外周,并与主梁固定连接。为了方便弃土转运设备的运输,主梁通常与承托件8、支撑件4可拆卸的连接。当需要转运弃土时将套管9套设在承托件8的外周,实现主梁的固定;而需要将弃土转运设备移至其他位置时,则可以将套管9与承托件8分离,对主梁进行拆卸。
进一步的,考虑到套管9套设在承托件8外周后,二者之间留有缝隙,可能造成主梁晃动,因此可在套管9侧壁开设通孔、并在外侧壁焊接螺母,当套管9和承托件8组装完成后在通孔中安装螺栓12,螺栓12能够抵推承托件8的外侧壁,将承托件8和套管9固定,使其没有间隙,从而避免主梁的晃动。
可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采用钢管作为支撑件4,支持钢管埋入地下500mm。采用Φ48mm、壁厚3.5mm的钢管作为承托件8,承托钢管采用Q235材料制成,长度为2m,相邻承托钢管的间距为1.5m;承托钢管通过扣件11与支撑钢管连接。采用Φ60钢管作为套管9,套管9的长度100mm、壁厚3mm,套管9侧壁开设Φ12的通孔,并安装M10×30的螺栓12。
为了方便拆卸主梁,优化弃土转运设备的使用效果,本实施例中每组主梁包括多个首尾依次连接的主槽钢3,各主槽钢3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基坑7与堆土地点之间通常具有一定长度,而为了方便加工与运输,主梁通常采用多段拼接的结构并进行现场连接。本实施里中选用主槽钢3作为形成主梁的结构件,主槽钢3的截面呈凹字形,其自身的凹槽结构可以直接作为滑道使用。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滑轮70行走,本实施例中主槽钢3的槽口相对设置。即两组主槽钢3的凹槽均朝向中部的料斗车6,滑轮70的滑轮轴63与主槽钢3的槽底大体垂直。相比于槽口朝向上方的主槽钢3,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结构,在料斗车6移动过程中滑轮轴63位于两组凹槽的中间,更不容易与主槽钢3的槽口侧壁产生摩擦;且槽口相对的凹槽内部不容易堆积砂土,从而保障滑轮70的顺畅滚动。
可选的,套管9通过托架10与主槽钢3连接。具体的,考虑到套管9和主槽钢3的间距过小时,可能磨损料斗车6的底板或滑轮轴63,影响料斗车6的正常滑动,因此可在套管9和主槽钢3之间设置托架10,提高主槽钢3的高度、增大主槽钢3与套管9的间距。
可以理解的,托架10可以具体为槽钢,槽钢的槽底与套管9焊接固定,槽钢的槽口与主槽钢3焊接固定;可选的,托架10可以具体选用槽钢,其规格可以为[80×43×5,长度可以为50mm。可以理解的,托架10也可以为其他能够支撑主槽钢3的结构件。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连接各个主槽钢3,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主槽钢3的第一端设有套件、第二端设有杆件,套件与主槽钢3槽底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形成柱状腔体;相邻主槽钢3端部连接状态下,杆件可插接固定于柱状腔体。
具体的,参考图3~8,主槽钢3的两端分别设置套件和杆件,套件可以为弧形板或槽钢结构,套件的端部与主槽钢3槽底的外侧壁焊接固定形成柱状腔体、且柱状腔体的轴线沿滑道方向延伸。杆件与主槽钢3槽底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且在相邻主槽钢3端部拼接时,杆件能够伸入至套件和主槽钢3围成的柱状腔体。
可选的,参考图5,套件可以与主槽钢3完全重叠、且端部齐平;参考图6,杆件的一端与主槽钢3固定连接、另一端沿主槽钢3长度方向延伸至主槽钢3端部的外部。进行主槽钢3的连接时,杆件和套件插接固定,使相邻主槽钢3端部对接、从而使凹槽形成连续的滑道。可以理解的,套件和杆件的作用在于连接相邻主槽钢3的端部,因此二者插接固定后能够形成完整滑道即可,其与主槽钢3的相对位置不做具体限定。
为了优化弃土转运设备的使用效果,本实施例中,套件为槽口与主槽钢3焊接固定的第二槽钢13,杆件为槽底外侧壁与主槽钢3固定连接的第三槽钢14。具体的,套件和杆件均能够采用槽钢,参考图4,第二槽钢13的槽口与主槽钢3的槽底外侧壁焊接固定,形成腔体;参考图7,第三槽钢14的槽底外侧壁与主槽钢3的槽底外侧壁焊接。可以理解的,第三槽钢14的腰高应当小于第二槽钢13的腰高,以便第三槽钢14能够插入至第二槽钢13内部,其中腰高具体指槽钢的宽度。
可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具体采用[100×48×5.3的主槽钢3,主槽钢3每五米一截,主槽钢3的第一端焊接[100×48×5.3的第二槽钢13,第二槽钢13长度可以为200mm,且第二槽钢13的端部与主槽钢3的端部齐平;主槽钢3的第二端焊接[80×43×5的第三槽钢14,第三槽钢14长度可以为300mm,其中100mm与主槽钢3焊接固定、另外200mm部分延伸在主槽钢3端部的外侧。两截主槽钢3拼接时,第三槽钢14外露的200mm部分插入至第二槽钢13的凹槽中,完成相邻主槽钢3的对接。
进一步的,为了增强主槽钢3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主槽钢3和第二槽钢13的腰高相同,主槽钢3的侧壁和第二槽钢13的侧壁还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且连接组件与承托件8连接。考虑到相邻主槽钢3拼接固定时,拼接区域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因此可在拼接位置设置连接组件,增强主槽钢3的稳定性。
具体的,主槽钢3和第二槽钢13的宽度相同,且第二槽钢13的槽口与主槽钢3的槽底焊接,二者固定完成后侧壁齐平。连接组件包括托架10、套管9和螺栓12,套管9套接在承托件8的外周,并在侧壁穿入能够抵推承托件8的螺栓12。托架10可以具体选用槽钢,主槽钢3和第二槽钢13的侧壁均与托架10的槽口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料斗车6卸载弃土,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料斗车6的底板包括固定板61和与固定板61铰接、以向下翻折的活动板62,与活动板62连接的侧板68外侧壁设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操作杆64,操作杆64的上端设有方便转动的把手67,操作杆64的下端设有可支撑活动板62的折弯部66;在述折弯部66与活动板62分离状态下,活动板62可绕铰接轴翻折。
具体的,参考图9~11,料斗车6包括底板和与底板连接、且向上方延伸的侧板68,底板和侧板68均可以为钢板,底板中的固定板61与侧板68焊接固定,活动板62通过折页65与固定板61铰接。侧板68外侧壁焊接有固定钢管,固定钢管中设置有操作杆64,操作杆64的上端设置把手67,人工转动把手67能够控制操作杆64在固定钢管中转动。操作杆64的下端设置折弯部66,折弯部66的侧壁能够支撑活动板62、并使活动板62与侧板68形成装载空间。
当料斗车6移动至指定的堆土地点后,人工转动把手67能够使操作杆64转动,此时折弯部66向远离活动板62的方向转动,当折弯部66与活动板62分离后,活动板62在自身重力及弃土的作用下绕折页65处的铰接轴向下翻转,进行弃土的卸载。
可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料斗车6的固定板61和侧板68焊接固定,活动板62可绕铰接轴向下翻折。侧板68外侧焊接Φ24的钢管作为固定钢管,固定钢管内设置Φ20的圆钢作为操作杆64。底板下侧焊接固定Φ28的圆钢作为滑轮轴63。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驱动料斗车6移动,本实施例中料斗车6设有两个U形环69,牵引装置包括电动机1,电动机1的牵引绳通过滑车2与U形环69连接。
具体的,U形环69可以为Φ8钢筋或其他结构件,两个U形环69焊接固定在料斗车6的侧板68、且对称分布。U形环69内穿入有钢丝绳5,电动机1的主牵引绳通过滑车2与钢丝绳5连接。其中,滑车2通过钢管脚手架固定在两组主梁的上端。
电动机1可以具体选用380V三相异步电动机1,电动机1固定在弃土转运设备的顶部平台,用于牵引料斗车6。由于料斗车6从底板卸土,因此滑道的终端应当架设在堆土地点上方;另外,滑道终端和固定电动机1的顶部平台之间可通过Φ48的钢管架进行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顶部平台固定电动机1的过程中,首先通过电动机1自带螺栓连接固定4块扁钢,电动机1下方设置有底座,底座可以具体为两块槽底外侧壁相对的槽钢,槽钢与扁钢侧壁焊接固定。沿垂直槽钢长度方向开设4个Φ64的安装孔,安装孔内焊接固定两根1米长的Φ60的钢管。在使用过程中,可将Φ48的承托钢管套入Φ60的钢管中,并利用扣件11将承托钢管与埋入至地下的支撑钢管固定,完成电动机1的固定。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弃土转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弃土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组主梁,两组所述主梁均设有从基坑(7)延伸至堆土地点的滑道,且两个所述滑道平行设置;
用于转运弃土的料斗车(6),所述料斗车(6)设有可沿所述滑道移动的滑轮(70);
用于驱动所述料斗车(6)的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与所述料斗车(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弃土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主梁的外侧均设有可埋入至地下的支撑件(4),所述支撑件(4)通过可托举所述主梁的承托件(8)连接;所述承托件(8)外周套设有与所述主梁固定连接的套管(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弃土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主梁包括多个首尾依次连接的主槽钢(3),各所述主槽钢(3)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弃土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槽钢(3)的槽口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弃土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9)通过托架(10)与所述主槽钢(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意一项所述的弃土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槽钢(3)的第一端设有套件、第二端设有杆件,所述套件与所述主槽钢(3)槽底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形成柱状腔体;在相邻所述主槽钢(3)端部连接状态下,所述杆件可插接固定于所述柱状腔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弃土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件为槽口与所述主槽钢(3)焊接固定的第二槽钢(13),所述杆件为槽底外侧壁与所述主槽钢(3)固定连接的第三槽钢(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弃土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槽钢(3)和所述第二槽钢(13)的腰高相同,所述主槽钢(3)的侧壁和所述第二槽钢(13)的侧壁还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且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承托件(8)连接、以增强稳定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弃土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车(6)的底板包括固定板(61)和与所述固定板(61)铰接的活动板(62),所述活动板(62)连接有侧板(68),所述侧板(68)的外侧壁设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操作杆(64),所述操作杆(64)的上端设有方便转动的把手(67),所述操作杆(64)的下端设有可支撑所述活动板(62)的折弯部(66),在所述折弯部(66)与所述活动板(62)分离状态下,所述活动板(62)可绕铰接轴向下翻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弃土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车(6)设有两个U形环(69),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电动机(1),所述电动机(1)的牵引绳通过滑车(2)与所述U形环(69)连接。
CN201820864530.4U 2018-06-05 2018-06-05 一种弃土转运设备 Active CN2085336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64530.4U CN208533603U (zh) 2018-06-05 2018-06-05 一种弃土转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64530.4U CN208533603U (zh) 2018-06-05 2018-06-05 一种弃土转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33603U true CN208533603U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82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64530.4U Active CN208533603U (zh) 2018-06-05 2018-06-05 一种弃土转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3360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9529A (zh) * 2019-07-08 2019-11-05 天津矿山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溜槽及边坡清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878549A (zh) * 2019-11-22 2020-03-13 北京金河水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坝内廊道施工方法
CN115504170A (zh) * 2022-11-15 2022-12-23 泉州迪特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倾卸用运输机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9529A (zh) * 2019-07-08 2019-11-05 天津矿山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溜槽及边坡清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409529B (zh) * 2019-07-08 2024-03-22 天津矿山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溜槽及边坡清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878549A (zh) * 2019-11-22 2020-03-13 北京金河水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坝内廊道施工方法
CN110878549B (zh) * 2019-11-22 2021-08-17 北京金河水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坝内廊道施工方法
CN115504170A (zh) * 2022-11-15 2022-12-23 泉州迪特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倾卸用运输机
CN115504170B (zh) * 2022-11-15 2023-03-10 泉州迪特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倾卸用运输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33603U (zh) 一种弃土转运设备
EP3498655A1 (en) Crane assembling method
CN210370522U (zh) 一种配置双导轨双钻机的钻孔桩机
JPH08144224A (ja) 橋梁の架設方法
CN110562850A (zh) 主塔整体吊装系统及方法
CN105369814B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支撑及其架设方法
CN215100780U (zh) 一种卸料斗及卸料系统
JP2006214113A (ja) 橋梁の解体方法及び架設方法
CN110080455A (zh) 一种预制剪力墙、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214495504U (zh) 一种预制外墙板吊装装置
CN211496634U (zh) 主塔整体吊装系统
CN205932883U (zh) 竖井施工罐笼
CN213475219U (zh) 屋顶混凝土提升、滑动运送系统
CN210530883U (zh) 用于圆形带钢内衬隧道卧拼竖转结合的施工系统
CN112431465A (zh) 一种放置在受限空间的大直径钢仓的快速施工方法
CN113445530A (zh) 沉箱钢筋吊运安装工艺及吊装架
CN110485936A (zh) 一种能移动的边坡钻孔平台
CN212049257U (zh) 桥面板钢筋运输装置
JPH084034A (ja) 建築の逆打ち工事における地下階躯体構築構法
CN105908791B (zh) 一种可收缩桩基孔检测装置
CN216583921U (zh) 钢筋笼吊装用具及吊装装置
CN212054711U (zh) 基于加快通过风险源连续施工的连接装置
CN218370541U (zh) 一种桩基钢筋笼运输装置
JPH06257142A (ja) 鉄筋籠建込装置及び該装置を用いた鉄筋籠の 組立て建込み方法
CN215482373U (zh) 一种钢桁梁底部运梁的运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