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31584U - 物料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物料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31584U
CN208531584U CN201820917582.3U CN201820917582U CN208531584U CN 208531584 U CN208531584 U CN 208531584U CN 201820917582 U CN201820917582 U CN 201820917582U CN 208531584 U CN208531584 U CN 2085315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conveying mechanism
belt
conveyor structure
transporting obje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1758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武辉
李俊
时蕊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AISHUN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AISHUN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AISHUN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AISHUN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1758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315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315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315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料输送装置。上述物料输送装置包括支撑架、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和第三输送机构;其中,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和第三输送机构均设置在支撑架上;第一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二输送机构的输入端对接,第三输送机构的输入端与第二输送机构重叠设置;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三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呈夹角设置,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与第一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相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料输送装置能够轻松实现物料在转角处的转运,缓解了物料容易在转角处堆积的情况,提高了物料运输的效率。

Description

物料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料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存在各种各样的输送物料的机构,然而,当重量较大的物料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改变方向时,特别是在方向改变较大时,现有的机构不能很好地完成对物料的转运,以致物料容易在转角处堆积,降低了物料的运输效率。
综上,如何克服现有的物料输送装置的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料输送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物料输送装置存在的物料容易在转角处堆积,物料运输效率底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料输送装置,包括支撑架、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和第三输送机构。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三输送机构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输入端对接,所述第三输送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重叠设置;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与所述第三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相同。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动力装置和多个第一输送辊,多个所述第一输送辊依次平行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且多个所述第一输送辊均与所述支撑架转动配合;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用于驱动多个所述第一输送辊同向转动,所述第一输送辊用于输送物料。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一传动装置,所述第一传动装置与多个所述第一输送辊配合,所述第一动力装置能够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装置驱动多个所述第一输送辊转动。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第一同步带和多个第一带轮;多个所述第一带轮与多个所述第一输送辊一一对应,且多个所述第一带轮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所述第一输送辊的端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带轮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带轮均与所述第一同步带啮合。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二动力装置和多个第二输送辊,多个所述第二输送辊依次平行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且多个所述第二输送辊均与所述支撑架转动配合;所述第二动力装置用于驱动多个所述第二输送辊同向转动,所述第二输送辊用于输送物料。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二传动装置,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与多个所述第二输送辊配合,所述第二动力装置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动力装置驱动多个所述第二输送辊转动。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第二同步带和多个第二带轮;多个所述第二带轮与多个所述第二输送辊一一对应,且多个所述第二带轮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所述第二输送辊的端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带轮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带轮均与所述第二同步带啮合。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三输送机构包括第三动力装置和至少两条第三同步带,所述第三同步带均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输送辊之间,且所述第三同步带均与所述第二输送辊平行;所述第三动力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同步带同向运转,所述第三同步带用于输送物料。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三输送机构还包括多个第三带轮,所述第三带轮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第三带轮与所述支撑架转动配合;每条所述第三同步带对应至少两个所述第三带轮,所述第三带轮均与对应的所述第三同步带啮合。
所述第三动力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第三同步带一一对应,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三同步带对应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三带轮固定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每条所述第三同步带均对应多个第三带轮,且多个所述第三带轮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三同步带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料输送装置,分析其结构可知:上述物料输送装置主要由支撑架、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和第三输送机构组成。
分析上述结构的具体连接方式和位置关系可知: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和第三输送机构均设置在支撑架上,以利用支撑架将这三大机构支撑起来,便于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和第三输送机构运转;其中,第一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二输送机构的输入端对接,以使得物料放置在第一输送机构的输入端位置后能够被第一输送机构输送到第二输送机构的输入端处,同时,将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设置为与第一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相同,这样,第二输送机构就能与第一输送机构配合,使得第一输送机构上的物料能够被顺利过渡到第二输送机构上;将第三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与第一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呈夹角设置,具体夹角可依据物料的目标位置设置,其中,第三输送机构的输入端与第二输送机构重叠设置,以使得物料在被输送到第二输送机构上之后能够被第三输送机构输送到目标位置。
实际操作时,在物料由第一输送机构向第二输送机构过渡时,启动第二输送机构并使得第三输送机构的处于停止状态,这样,就能使得某一个或多个物料能够顺利地完全到达第二输送机构的上方,在物料过渡完成后,停止第二输送机构的运转并同时启动第三输送机构,以使得物料能够被第三输送机构输送到目标位置。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料输送装置,能够轻松实现物料在转角处的转运,缓解了物料容易在转角处堆积的情况,提高了物料运输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物料输送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标:1-第一输送机构;2-第二输送机构;3-第三输送机构;4-支撑架;
11-第一电机;12-第一输送辊;13-第一带轮;
21-第二电机;22-第二输送辊;23-第二带轮;
31-第三电机;32-传动轴;33-第三同步带;34-第三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物料输送装置,包括支撑架4、第一输送机构1、第二输送机构2和第三输送机构3。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和所述第三输送机构3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架4上;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的输入端对接,所述第三输送机构3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重叠设置;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与所述第三输送机构3的输送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的输送方向相同。
分析上述结构的具体连接方式和位置关系可知:第一输送机构 1、第二输送机构2和第三输送机构3均设置在支撑架4上,以利用支撑架4将这三大机构支撑起来,便于第一输送机构1、第二输送机构2和第三输送机构3运转;其中,第一输送机构1的输出端与第二输送机构2的输入端对接,以使得物料放置在第一输送机构1的输入端位置后能够被第一输送机构1输送到第二输送机构2的输入端处,同时,将第二输送机构2的输送方向设置为与第一输送机构1的输送方向相同,这样,第二输送机构2就能与第一输送机构1配合,使得第一输送机构1上的物料能够被顺利过渡到第二输送机构2上;将第三输送机构3的输送方向与第一输送机构1的输送方向呈夹角设置,具体夹角可依据物料的目标位置设置,其中,第三输送机构3的输入端与第二输送机构2重叠设置,以使得物料在被输送到第二输送机构 2上之后能够被第三输送机构3输送到目标位置。
实际操作时,在物料由第一输送机构1向第二输送机构2过渡时,启动第二输送机构2并使得第三输送机构3的处于停止状态,这样,就能使得某一个或多个物料能够顺利地完全到达第二输送机构2的上方,在物料过渡完成后,停止第二输送机构2的运转并同时启动第三输送机构3,以使得物料能够被第三输送机构3输送到目标位置。
因此,本实施例一提供的物料输送装置,能够轻松实现物料在转角处的转运,缓解了物料容易在转角处堆积的情况,提高了物料运输的效率。
实施例二
参见图1,本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物料输送装置,同时也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一中的物料输送装置的技术结构关系;例如:本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物料输送装置,包括支撑架4、第一输送机构1、第二输送机构2和第三输送机构3;其中,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和所述第三输送机构3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架4上;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的输入端对接,所述第三输送机构3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重叠设置;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与所述第三输送机构3的输送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的输送方向相同。
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物料输送装置,其与实施例一中的物料输送装置的主要结构相同;但是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物料输送装置还涉及了具体的结构设计。
有关本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的具体结构以及技术效果如下:
参见图2,在第一输送机构1的具体结构中包含有第一动力装置和多个第一输送辊12,将多个第一输送辊12依次平行设置在支撑架 4上,并使得多个第一输送辊12均与支撑架4转动配合,从而,使得第一动力装置能够驱动多个第一输送辊12在支撑架4上转动,以利用第一输送辊12将物料输送到第二输送机构2上;为了使得第一输送辊12能够将物料运输到第二输送机构2的位置,将所有的第一输送辊12的转动方向设置为同向。
进一步的,在第一输送机构1中还可设置第一传动装置,并将第一传动装置与多个第一输送辊12配合,以使得第一动力装置能够通过第一传动装置驱动多个第一输送辊12转动,便于结构布置。
具体结构中,可在第一动力装置中设置第一电机11,并在第一传动装置中设置第一同步带(为了展示出第一带轮的结构,图中未示出第一同步带)和多个第一带轮13,将多个第一带轮13与多个第一输送辊12一一对应设置,并将多个第一带轮13分别固定在对应的第一输送辊12的端部,将第一电机11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第一带轮 13固定连接,同时将多个第一带轮13均与第一同步带啮合,启动第一电机11,第一电机11就会带动与其连接的那个第一带轮13转动,并由该第一带轮13带动整个第一同步带运转,进而,由整个第一同步带带动所有的第一带轮13转动,这样,所有的第一输送辊12就会在第一带轮13的带动下转动,以起到输送物料的目的。
参见图3,在第二输送机构2的具体结构中可设置第二动力装置和多个第二输送辊22,将多个第二输送辊22依次平行设置在支撑架 4上,并将第二输送辊22均与支撑架4转动配合,从而,使得第二动力装置能够驱动多个第二输送辊22在支撑架4上转动,以利用第二输送辊22顺利承接由第一输送机构1输送来的物料,并将物料位置输送到预定位置,便于第三输送机构3承接;为了使得第二输送辊 22能够顺利被输送到预定位置,将所有的第二输送辊22的转动方向设置为同向。
进一步的,在第二输送机构2中还可设置第二传动装置,并将第二传动装置与多个第二输送辊22配合,以使得第二动力装置能够通过第二动力装置驱动多个第二输送辊22转动,便于结构布置。
具体结构中,可在第二动力装置中设置电机,并在第二传动装置中设置第二同步带(为了展示出第一带轮的结构,图中未示出第二同步带)和多个第二带轮23,将多个第二带轮23与多个第二输送辊22 一一对应设置,并将多个第二带轮23分别固定在对应的第二输送辊 22的端部,将第二电机21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第二带轮23固定连接,同时将多个第二带轮23均与第二同步带啮合,启动第二电机21,第二电机21就会带动与其连接的那个第二带轮23转动,并由该第二带轮23带动整个第二同步带运转,进而,由整个第二同步带带动所有的第二带轮23转动,这样,所有的第二输送辊22就会在第二带轮 23的带动下转动,以起到输送物料的目的。
参见图4,在第三输送机构3的具体结构中设置有第三动力装置和至少两条第三同步带33,并使得第三动力装置能够驱动第三同步带33运转并带动物料移动;此外,将第三同步带33均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二输送辊22之间,并将第三同步带33均与第二输送辊22平行设置,以使得第三同步带33与第二转动辊不发生相对干扰。
优选的,在第三输送机构3中还设置有多个第三带轮34,将第三带轮34均设置在支撑架4上,并将第三带轮34均与支撑架4转动配合,每条第三同步带33对应至少两个第三带轮34,并将第三带轮 34与对应的第三同步带33啮合;同时,在第三动力装置中设置有第三电机31和传动轴32,将第三电机31与传动轴32配合并用于驱动传动轴32转动,启动第三电机31就能使第三电机31带动传动轴32 转动,传动轴32也就能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三带轮34转动,被驱动的第三带轮34会带动第三同步带33运转,进而,第三同步带33就能带动物料移动到目标位置。
进一步的,可将每条第三同步带33均对应多个第三带轮34,并使得多个第三带轮34均匀分布在第三同步带33内,从而,使得第三带轮34能更好地将第三同步带33支撑起来,提高第三同步带33的承载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物料输送装置,其克服了传统的物料输送装置的诸多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物料输送装置,能够轻松实现物料在转角处的转运,缓解了物料容易在转角处堆积的情况,提高了物料运输的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和第三输送机构;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和所述第三输送机构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输入端对接,所述第三输送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重叠设置;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与所述第三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动力装置和多个第一输送辊,多个所述第一输送辊依次平行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且多个所述第一输送辊均与所述支撑架转动配合;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用于驱动多个所述第一输送辊同向转动,所述第一输送辊用于输送物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一传动装置,所述第一传动装置与多个所述第一输送辊配合,所述第一动力装置能够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装置驱动多个所述第一输送辊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第一同步带和多个第一带轮;多个所述第一带轮与多个所述第一输送辊一一对应,且多个所述第一带轮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所述第一输送辊的端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带轮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带轮均与所述第一同步带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二动力装置和多个第二输送辊,多个所述第二输送辊依次平行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且多个所述第二输送辊均与所述支撑架转动配合;所述第二动力装置用于驱动多个所述第二输送辊同向转动,所述第二输送辊用于输送物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二传动装置,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与多个所述第二输送辊配合,所述第二动力装置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动力装置驱动多个所述第二输送辊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第二同步带和多个第二带轮;多个所述第二带轮与多个所述第二输送辊一一对应,且多个所述第二带轮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所述第二输送辊的端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带轮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带轮均与所述第二同步带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机构包括第三动力装置和至少两条第三同步带,所述第三同步带均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输送辊之间,且所述第三同步带均与所述第二输送辊平行;所述第三动力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同步带同向运转,所述第三同步带用于输送物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机构还包括多个第三带轮,所述第三带轮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第三带轮与所述支撑架转动配合;每条所述第三同步带对应至少两个所述第三带轮,所述第三带轮均与对应的所述第三同步带啮合;
所述第三动力装置包括第三电机和传动轴,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传动轴配合并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所述传动轴分别与每条所述第三同步带内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三带轮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第三同步带均对应多个第三带轮,且多个所述第三带轮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三同步带内。
CN201820917582.3U 2018-06-13 2018-06-13 物料输送装置 Active CN2085315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17582.3U CN208531584U (zh) 2018-06-13 2018-06-13 物料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17582.3U CN208531584U (zh) 2018-06-13 2018-06-13 物料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31584U true CN208531584U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91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17582.3U Active CN208531584U (zh) 2018-06-13 2018-06-13 物料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315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67637U (zh) 紧凑型双向垂直移载输送机
CN206336786U (zh) 全自动瓦楞纸板翻转错位堆码机及瓦楞纸板生产流水线
CN208856415U (zh) 一种高效物流分拣输送机
CN207860646U (zh) 一种生活用纸包装箱装箱装置
CN205169666U (zh) 一种电池模组组装机的上料装置
CN208531584U (zh) 物料输送装置
CN211001056U (zh) 一种滚筒agv小车
CN201808920U (zh) 转向运输装置
CN208249151U (zh) 一种双向运动传送装置
CN202279459U (zh) 带式输送机
CN207078637U (zh) 一种板状料转运小车
CN205312461U (zh) 一种离合式输料轨道及吸板机
CN212923059U (zh) 一种滚轮式轨道
CN104229499B (zh) 一种棚车带式双向装载机
CN109625879A (zh) 一种用于砖石加工的自动收板机
CN204727079U (zh) 一种旋转式物料输送机
CN208265263U (zh) 一种矿山机械辅助传输装置
CN205471468U (zh) 一种换向装置及物流输送系统
CN204137728U (zh) 180°回转输送带
CN207876702U (zh) 一种自动化物料输送装置
CN203229196U (zh) 移动式动力滚筒
CN207876676U (zh) 输送机轨道以及预制件生产系统
CN207293302U (zh) 具有辅助转向功能的链条回转式输送线
CN207329493U (zh) 一种医院物流输送系统
CN201932695U (zh) 温室用转盘式变向传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