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24601U - 盖板、烹饪厨具上盖和烹饪厨具 - Google Patents

盖板、烹饪厨具上盖和烹饪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24601U
CN208524601U CN201721365513.8U CN201721365513U CN208524601U CN 208524601 U CN208524601 U CN 208524601U CN 201721365513 U CN201721365513 U CN 201721365513U CN 208524601 U CN208524601 U CN 2085246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exhaust hole
cover board
cooking utensils
upp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6551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志佳
刘化勇
黄韦铭
马利
罗飞龙
吴慧民
邢胜华
羊小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6551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246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246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246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产生和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盖板、烹饪厨具上盖和烹饪厨具。盖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形成有用于容纳滴落的水滴的凹腔,所述凹腔的侧壁上形成有排汽孔,其中,所述排汽孔高于所述凹腔的底部。这样,凹腔可以容纳滴落的水滴,同时,排汽孔则可以允许蒸汽通过,比如,实际应用到电饭煲的上盖后,高温蒸汽冷凝产生的水滴则滴落到凹腔内,而高温蒸汽则通过排汽孔进入到电饭煲的饭煲内锅内对米饭进行补炊,从而避免水滴滴落到米饭上而产生滴白,提升了补炊效果。

Description

盖板、烹饪厨具上盖和烹饪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产生和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防止凝结的冷凝水滴滴落到烹饪腔室内的盖板,一种烹饪厨具上盖和一种烹饪厨具比如电饭煲。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各种厨房小家电比如蒸锅和电饭煲越来越普及,这些厨房小家电都普遍应用高温的蒸汽来烹饪。
比如电饭煲中利用高温补炊装置向饭煲内锅内高温蒸汽以对饭煲内锅内的米饭进行补汽和保温,以避免米饭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变干发黄,从而影响米饭的质量和口感。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由于高温补炊装置的蒸汽管道较长,高温蒸汽流动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蒸汽管道的蒸汽出口位置附近存在冷凝现象,而产生凝结的水滴,水滴将滴落到饭煲内锅内,使得饭煲内锅的米饭在滴落区形成滴白现象,使得米饭太软,而这将影响一些消费者对米饭口感的较高要求,降低了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盖板,该盖板能够利用自身的凹腔承接高温蒸汽的部分蒸汽凝结而滴落的水滴,并能够允许高温蒸汽从排汽孔穿过,在应用到电饭煲上后,能够避免由于高温蒸汽凝结产生的水滴滴落到米饭上而产生的滴白,提升了补炊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盖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形成有用于容纳滴落的水滴的凹腔,所述凹腔的侧壁上形成有排汽孔,其中,所述排汽孔高于所述凹腔的底部。
通过该技术方案,由于板体上形成有凹腔,并且凹腔的侧壁上形成有排汽孔,这样,凹腔可以容纳滴落的水滴,同时,排汽孔则可以允许蒸汽通过,比如,实际应用到电饭煲的上盖后,高温蒸汽冷凝产生的水滴则滴落到凹腔内,而高温蒸汽则通过排汽孔进入到电饭煲的饭煲内锅内对米饭进行补炊,从而避免水滴滴落到米饭上而产生滴白,提升了补炊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排汽孔位于所述侧壁的靠近所述板体的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凹腔的所述侧壁为弧形壁。
进一步地,所述排汽孔的孔径为0.5mm-1.5mm。
更进一步地,所述排汽孔的孔径为1mm。
另外,所述板体的靠近并围绕所述凹腔的区域内也形成有所述排汽孔。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厨具上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上形成有用于连接高温补炊装置的蒸汽管道的出汽口,所述烹饪厨具上盖包括密封壳和上述任一所述的盖板,其中,所述密封壳包括两端敞开的内腔;所述密封壳的一端围绕所述出汽口密封连接,另一端围绕所述凹腔密封抵接于所述盖板,所述排汽孔位于所述内腔内。
这样,补炊时,高温蒸汽通过蒸汽管道进入到内腔内,并从排汽孔进入到烹饪厨具的烹饪腔室内以对食物进行补炊,而出汽口滴落的凝结水滴则容纳在凹腔内,从而避免直接滴落到烹饪腔室内的食物上,比如,如上所述的,实际应用到电饭煲的上盖后,高温蒸汽冷凝产生的水滴则滴落到凹腔内,而高温蒸汽则通过排汽孔进入到电饭煲的饭煲内锅内对米饭进行补炊,从而避免水滴滴落到米饭上而产生滴白,提升了补炊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包括保温板,所述保温板上设置有加热单元,其中,所述保温板和所述盖板间隔布置,并且所述密封壳布置在所述保温板和所述盖板之间。
另外,相对于所述出汽口的内周面在所述凹腔上的轴向投影圈,所述排汽孔位于所述轴向投影圈的外部。
最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厨具,比如电饭煲,该烹饪厨具包括烹饪腔室、高温补炊装置和上述任一所述的烹饪厨具上盖,其中,所述高温补炊装置的蒸汽管道和所述出汽口连接,所述盖板直接面向所述烹饪腔室
如上所述的,补炊时,高温蒸汽通过蒸汽管道进入到内腔内,并从排汽孔进入到烹饪厨具的烹饪腔室内以对食物进行补炊,而出汽口滴落的凝结水滴则容纳在凹腔内,从而避免直接滴落到烹饪腔室内的食物上,比如,如上所述的,实际应用到电饭煲的上盖后,高温蒸汽冷凝产生的水滴则滴落到凹腔内,而高温蒸汽则通过排汽孔进入到电饭煲的饭煲内锅内对米饭进行补炊,从而避免水滴滴落到米饭上而产生滴白,提升了补炊效果,提升了米饭口感和用户体验,使得电饭煲的整体品质得到显著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烹饪厨具,比如电饭煲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圆圈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板体,2-凹腔,3-侧壁,4-排汽孔,5-盖体,6-蒸汽管道,7-出汽口,8-密封壳,9-盖板,10-内腔,11-保温板,12-加热单元,13-烹饪腔室,14-烹饪厨具上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和图2所示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盖板9包括板体1,其中,板体1上形成有用于容纳滴落的水滴的凹腔2,凹腔2的侧壁3上形成有排汽孔4,其中,排汽孔4高于凹腔2的底部,也就是,排气孔4的位置设置为防止容纳在凹腔2内的水从排汽孔4流出凹腔2。
在该技术方案,由于板体1上形成有凹腔2,并且凹腔2的侧壁3上形成有排汽孔4,这样,凹腔2可以容纳滴落的水滴,同时,排汽孔4则可以允许蒸汽通过,比如,实际应用到电饭煲的上盖后,补炊时,高温蒸汽冷凝产生的水滴则滴落到凹腔2内而无法滴落到饭煲内锅内,而高温蒸汽则通过排汽孔4进入到电饭煲的饭煲内锅内对米饭进行补炊,从而避免水滴滴落到米饭上而产生滴白,提升了补炊效果。
当然,应当理解的是,板体1上可以形成有一个凹腔2,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形成多个凹腔2,同时,排汽孔4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比如,可以为周向间隔布置的10-20个。
进一步地,排汽孔4的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比如,排汽孔4可以位于侧壁3的中上位置处,或者,为了进一步避免凹腔2内集聚过多的凝结水后从排汽孔4流出,最大程度地利用凹腔2的容积,优选地,如图2所示的,排汽孔4位于侧壁3的靠近板体1的位置处,这样,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板体1的实际使用中能够被加热,在凹腔2内的水达到侧壁3的边缘处的排汽孔4时,凹腔2内的凝结水,特别是侧壁3附近的凝结水已经蒸发为蒸汽从排汽孔4排出。
另外,凹腔2的形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比如,一种结构形式中,凹腔2的侧壁可以为竖直侧壁,比如截面形状为方形形状;或者,另一种结构形式中,凹腔2的侧壁3为弧形壁,比如可以为如图2中所示的结构,这样,由于侧壁3为弧形壁,在水面的边缘处,水的厚度相对于中心部分的厚度较薄,这样,侧壁3被加热时,水面的边缘处的凝结水更易于蒸发。
另外,排汽孔4的孔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比如,排汽孔的孔径可以设计的较大,比如2mm左右,以便于高温蒸汽快速通过,或者,为了充分利用气体和液态之间的差异,使得排汽孔4不易于水通过,优选地,排汽孔4的孔径为0.5mm-1.5mm,这样,该尺寸既可以便于高温蒸汽快速通过,也可以防止水流出,因为一个孔的孔径小到一定尺寸后,液体是不易流过该孔的。进一步地,排汽孔4的孔径为1mm。
另外,为了更进一步便于高温蒸汽排出,优选地,板体1的靠近并围绕凹腔2的区域内也形成有排汽孔4,这种方式图中并未显示。
另外,侧壁3和板体1上的排汽孔4既可以沿着竖直方向布置,也可以倾斜布置。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厨具上盖,比如电饭煲的饭煲上盖,如图1和2所示的,该烹饪厨具上盖包括盖体5,盖体5上形成有用于连接高温补炊装置的蒸汽管道6的出汽口7,其中,烹饪厨具上盖包括密封壳8和上述任一所述的盖板9,其中,密封壳8包括两端敞开的内腔10;密封壳8的一端围绕出汽口7密封连接,比如,如图2所示的,密封壳8的一端卡接在出汽口7中的接头上,该接头可以为蒸汽管道6的接头,也可以为烹饪厨具上盖自身携带的接头,另一端围绕凹腔2密封抵接于盖板9,排汽孔4位于内腔10内。
这样,补炊时,高温蒸汽通过蒸汽管道6进入到内腔10内,并从排汽孔4进入到烹饪厨具的烹饪腔室内以对食物进行补炊,而出汽口7滴落的凝结水滴则容纳在凹腔2内,从而避免直接滴落到烹饪腔室内的食物上,比如,如上所述的,实际应用到电饭煲的上盖后,高温蒸汽冷凝产生的水滴则滴落到凹腔2内,而高温蒸汽则通过排汽孔进入到电饭煲的饭煲内锅内对米饭进行补炊,从而避免水滴滴落到米饭上而产生滴白,提升了补炊效果。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充分利用凹腔2内积聚的凝结水,优选地,如图1和2所示的,盖体5包括保温板11,保温板11上设置有加热单元12,比如电加热丝,其中,保温板11和盖板9间隔布置,并且密封壳8布置在保温板11和盖板9之间。这样,加热单元12能够加热保温板11,热量通过空间传递到盖板9上,然后将凹腔2,特别是侧壁3为弧形壁的凹腔2内的凝结水加热蒸发为蒸汽,盖蒸汽从排汽孔4排出,补入到述烹饪腔室内。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的,相对于出汽口7的内周面在凹腔2上的轴向投影圈,排汽孔4位于轴向投影圈的外部,这样,出汽口7的内周面凝结的水滴落时并不会直接滴落在排汽孔4上或者滴落在排汽孔4的上方使得液体流过排汽孔4。
最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厨具,比如电饭煲,该烹饪厨具包括烹饪腔室13、用于向烹饪腔室内补充高温蒸汽的高温补炊装置和以上任意所述的烹饪厨具上盖14,其中,高温补炊装置的蒸汽管道6和出汽口7连接,盖板9直接面向烹饪腔室13。
如上所述的,补炊时,高温蒸汽通过蒸汽管道6进入到内腔2内,并从排汽孔4进入到烹饪厨具的烹饪腔室13内以对食物进行补炊,而出汽口7滴落的凝结水滴则容纳在凹腔2内,从而避免直接滴落到烹饪腔室内的食物上,比如,如上所述的,实际应用到电饭煲的上盖后,高温蒸汽冷凝产生的水滴则滴落到凹腔内,而高温蒸汽则通过排汽孔进入到电饭煲的饭煲内锅内对米饭进行补炊,从而避免水滴滴落到米饭上而产生滴白,提升了补炊效果,提升了米饭口感和用户体验,使得电饭煲的整体品质得到显著提升。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盖板,包括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上形成有用于容纳滴落的水滴的凹腔(2),所述凹腔(2)的侧壁(3)上形成有排汽孔(4),其中,所述排汽孔(4)高于所述凹腔(2)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汽孔(4)位于所述侧壁(3)的靠近所述板体(1)的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2)的所述侧壁(3)为弧形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汽孔(4)的孔径为0.5mm-1.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汽孔(4)的孔径为1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靠近并围绕所述凹腔(2)的区域内也形成有所述排汽孔(4)。
7.一种烹饪厨具上盖,包括盖体(5),所述盖体(5)上形成有用于连接高温补炊装置的蒸汽管道(6)的出汽口(7),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厨具上盖包括密封壳(8)和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盖板(9),其中,
所述密封壳(8)包括两端敞开的内腔(10);
所述密封壳(8)的一端围绕所述出汽口(7)密封连接,另一端围绕所述凹腔(2)密封抵接于所述盖板(9),所述排汽孔(4)位于所述内腔(10)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厨具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5)包括保温板(11),所述保温板(11)上设置有加热单元(12),其中,
所述保温板(11)和所述盖板(9)间隔布置,并且所述密封壳(8)布置在所述保温板(11)和所述盖板(9)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烹饪厨具上盖,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出汽口(7)的内周面在所述凹腔(2)上的轴向投影圈,所述排汽孔(4)位于所述轴向投影圈的外部。
10.一种烹饪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烹饪腔室(13)、高温补炊装置和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烹饪厨具上盖(14),其中,
所述高温补炊装置的蒸汽管道(6)和所述出汽口(7)连接,所述盖板(9)直接面向所述烹饪腔室(13)。
CN201721365513.8U 2017-10-20 2017-10-20 盖板、烹饪厨具上盖和烹饪厨具 Active CN2085246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65513.8U CN208524601U (zh) 2017-10-20 2017-10-20 盖板、烹饪厨具上盖和烹饪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65513.8U CN208524601U (zh) 2017-10-20 2017-10-20 盖板、烹饪厨具上盖和烹饪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24601U true CN208524601U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99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65513.8U Active CN208524601U (zh) 2017-10-20 2017-10-20 盖板、烹饪厨具上盖和烹饪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246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69368B (zh) 烹调锅用蒸锅及使用蒸锅的电饭锅
JP2013503704A (ja) 組合わせ複数容器調理用具
CN103876609A (zh) 一种用于电饭煲内的多用型内胆
US20150173550A1 (en) Household Electrothermal Vaporization Heater
JP2017522947A (ja) 調理器具
CN208228845U (zh) 蒸汽阀组件、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8524601U (zh) 盖板、烹饪厨具上盖和烹饪厨具
CN207604841U (zh) 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1267397Y (zh) 真空保温低压力节能锅
CN204839109U (zh) 煮饭器和用于煮饭器的冷凝器
CN208524602U (zh) 盖板、烹饪厨具上盖和烹饪厨具
KR100893326B1 (ko) 조리용기용 뚜껑
KR200391164Y1 (ko) 찜 및 직화구이 겸용냄비
KR200393644Y1 (ko) 찜 및 직화구이 겸용냄비
CN210871023U (zh) 一种蒸烤组合机
CN211961709U (zh) 内锅和烹饪器具
CN208658717U (zh) 烹饪锅具
CN208551362U (zh) 蒸笼盖、蒸笼组件、烹饪厨具盖体组件和烹饪厨具
CN208598138U (zh) 烹饪厨具
KR20110000512U (ko) 직화형 후라이팬
CN208799043U (zh) 盖体结构及蒸汽炉
CN206979346U (zh) 双层电热壶
CN204813330U (zh) 煮饭器
JP5285869B2 (ja) マイクロ波加熱調理容器
CN214230899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