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23874U - 一种头盔侧带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头盔侧带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523874U CN208523874U CN201821014247.9U CN201821014247U CN208523874U CN 208523874 U CN208523874 U CN 208523874U CN 201821014247 U CN201821014247 U CN 201821014247U CN 208523874 U CN208523874 U CN 2085238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de band
- strip
- band
- shaped hole
- helm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Helmets And Other Head Cove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头盔侧带结构,包括第一侧带、第二侧带和固定扣,所述固定扣上设有第一条形孔、第二条形孔第三条形孔、第四条形孔、第五条形孔和拐角部,第一侧带依次穿过第一条形孔、第四条形孔和第三条形孔,第一侧带穿过第四条形孔后绕过拐角部再穿过第三条形孔;第二侧带依次穿过第二条形孔、第五条形孔和第三条形孔,第二侧带穿过第五条形孔后绕过拐角部再穿过第三条形孔,所述第一侧带和第二侧带分别绕过拐角部后重叠形成第三侧带。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头盔侧带结构,可以对侧带长度和位置进行调节,侧带的连接可靠,不进行人为调节,侧带长度和位置不会改变,同时侧带结构在佩戴时较为舒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头盔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头盔侧带结构。
背景技术
头盔是用来保护头部的护具,是人们交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现代头盔多呈半圆形,主要由盔壳、衬里和悬挂系统等构成。由于从事各种活动使用要求不同,头盔的结构和式样也很多。大多数头盔都有头盔侧带,用于将头盔固定在头上,但是现有的头盔侧带结构不能对侧带长度进行调节,且佩戴时不够舒适。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205611876U,公开日为2016年10月05日,名称为“一种防盗头盔带”,公开了一种防盗头盔带,通过将传统插扣锁改为密码插扣锁,并利用调节扣将传统系带改为无断端系带,能够将头盔与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及其他物体锁在一起,避免了头盔携带的不便,保证了头盔安全,并且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易于推广。但是头盔带侧带长度仍不能调节,且由于结构件的存在,佩戴不够舒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头盔侧带结构,可以对侧带长度和位置进行调节,侧带的连接可靠,不进行人为调节时,侧带长度和位置不会改变,同时侧带结构在佩戴时较为舒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头盔侧带结构,包括第一侧带、第二侧带和固定扣,所述固定扣上设有第一条形孔、第二条形孔第三条形孔、第四条形孔、第五条形孔和拐角部,第一侧带依次穿过第一条形孔、第四条形孔和第三条形孔,第一侧带穿过第四条形孔后绕过拐角部再穿过第三条形孔;第二侧带依次穿过第二条形孔、第五条形孔和第三条形孔,第二侧带穿过第五条形孔后绕过拐角部再穿过第三条形孔,所述第一侧带和第二侧带分别绕过拐角部后重叠形成第三侧带。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第一侧带和第二侧带的长度进行调整,调节第一侧带或第二侧带长度后,由于三个条形孔和一个拐角部的存在,第一侧带和第二侧带与固定扣的相对位置固定,第一侧带和第二侧带长度不会改变。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扣上设有侧带侧带凹槽,第一侧带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斜段、第一过渡段和第一直段,第二侧带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斜段、第二过渡段和第二直段,所述第三侧带由第一直段和第二直段重叠形成,第一斜段位于第一条形孔与第四条形孔之间的部分位于侧带凹槽内,第二斜段位于第二条形孔与第五条形孔之间的部分位于侧带凹槽内,第三侧带位于拐角部与第三条形孔之间的部分位于侧带凹槽内。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侧带表面相对固定扣不会突出,侧带表面基本与固定扣表面齐平,佩戴时所述结构与脸部接触面积更大,佩戴时更舒适。同时,侧带侧带凹槽具有导向和限位作用,更方便侧带穿过固定扣,安装后,由于侧带侧带凹槽存在,侧带始终处于侧带侧带凹槽内,不会滑到其他部位,使织带与固定扣的连接更加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斜段与第二斜段形成的夹角度数为40°~80°。所述第一侧带和第二侧带一端与分别头盔固定,当第一侧带与第二侧带夹角过小时,两根侧带与头盔的连接点过于接近,两个连接点形成的两点固定效果不明显,头盔戴上头部后容易出前后摇晃的现象。当第一侧带与第二侧带夹角增大时,两根侧带与头盔的连接点远离,两点固定效果增加。但是通过简单的受力分析可知,第三侧带受相同的张紧力的情况下,第一侧带与第二侧带夹角越大,第一侧带与第二侧带受力越大,第一侧带与第二侧带与头盔的连接点越容易损坏。且当第一侧带与第二侧带夹角过大时,固定扣过于接近头盔,固定效果接近单点固定,两点固定效果反而下降。通过实际测试,当第一侧带与第二侧带夹角处于60°至80°时,固定效果最佳,且受力大小合适。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带材料为尼龙织带,第二侧带材料为尼龙织带。尼龙织带具有手感柔软,在干、湿情况下弹性和耐磨性都较好,尺寸稳定,缩水率小,具有挺拔、不易皱折、易洗、快干等特点,适合作为头盔侧带的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扣包括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固定扣上设有柔性隔板,柔性隔板与第一侧面贴合,所述第一斜段位于第一条形孔与第四条形孔之间的部分设于柔性隔板与第一侧面之间,所述第二斜段位于第二条形孔与第五条形孔之间的部分设于柔性隔板与第一侧面之间,所述第三侧带位于拐角部与第三条形孔之间的部分设于柔性隔板与第一侧面之间。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侧带结构与脸部通过柔性隔板接触,增加了佩戴时的舒适度,同时,由于固定扣不直接与脸部接触,对固定扣表面的加工精度要求可以下降。
作为优选,还包括魔术贴,所述魔术贴包括母贴和多个子贴,所述柔性隔板上设有多个固定带,所述子贴与固定带一一对应,所述母贴设置在固定扣的第二侧面上,所述子贴设置在对应的固定带上。由于柔性隔板与脸部接触,容易吸收汗渍,主要经常进行清洗,采用魔术贴将其固定到固定扣上,在满足固定需求的同时方便将柔性隔板取下清洗,或对其进行更换。
作为优选,所述柔性隔板包括支撑层和接触层。柔性隔板需要有一定的强度,避免柔性隔板在使用时发生弯折,影响佩戴舒适性,一定的强度也可以增加其实使用寿命,支撑层起到上述作用。接触层与脸部直接接触,可以采用一些亲肤柔软的材料,提升佩戴舒适性。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层材料为橡胶;所述接触层材料为纯棉。橡胶具有一定的强度,同时拥有一定的变形能力,可以起到支撑作用,又可以根据脸部形状进行一定的适应性形变,具有一定的舒适性。接触层采用纯棉材料,可以进一步增加舒适性。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层上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可以增加柔性隔板的透气性,增加长时间佩戴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可以调节侧带角度和位置(2)侧带固定可靠,调节方便;(3)结构相对简单,制造容易;(4)佩戴舒适。(5)与皮肤接触部分可以拆卸清洗或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前视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1的后视图;
图4是实施例2的前视图;
图5是实施例2的后视图;
图6是图4中B-B处的剖视图。
图中:第一侧带1、第一斜段1.1、第一过渡段1.2、第一直段1.3、第二侧带2、第二斜段2.1、第二过渡段2.2、第二直段2.3、第三侧带3、固定扣4、第一侧面4.1、第二侧面4.2、第一条形孔5、第二条形孔6、第三条形孔7、第四条形孔8、第五条形孔9、拐角部10、侧带凹槽11、柔性隔板12、固定带12.1、支撑层12.2、透气孔12.2.1、接触层12.3、魔术贴13、母贴13.1、子贴1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头盔侧带结构,包括第一侧带1、第二侧带2和固定扣4,所述固定扣4上设有第一条形孔5、第二条形孔6第三条形孔7、第四条形孔8、第五条形孔9和拐角部10,第一侧带1依次穿过第一条形孔5、第四条形孔8和第三条形孔7,第一侧带1穿过第四条形孔8后绕过拐角部10再穿过第三条形孔7;第二侧带2依次穿过第二条形孔6、第五条形孔9和第三条形孔7,第二侧带2穿过第五条形孔9后绕过拐角部10再穿过第三条形孔7,所述第一侧带1和第二侧带2分别绕过拐角部10后重叠形成第三侧带3。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第一侧带和第二侧带的长度进行调整,调节第一侧带1或第二侧带2长度后,由于三个条形孔和一个拐角部10的存在,侧带和固定扣4的相对位置固定,侧带长度不会改变。
所述固定扣4上设有侧带凹槽11,第一侧带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斜段1.1、第一过渡段1.2和第一直段1.3,第二侧带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斜段2.1、第二过渡段2.2和第二直段2.3,所述第三侧带3由第一直段1.3和第二直段2.3重叠形成,第一斜段1.1位于第一条形孔5与第四条形孔8之间的部分位于侧带凹槽11内,第二斜段2.1位于第二条形孔6与第五条形孔9之间的部分位于侧带凹槽11内,第三侧带3位于拐角部10与第三条形孔7之间的部分位于侧带凹槽11内。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侧带表面相对固定扣4不会突出,侧带表面基本与固定扣4表面齐平,佩戴时所述结构与脸部接触面积更大,佩戴时更舒适。同时,侧带凹槽11具有导向和限位作用,更方便侧带穿过固定扣4,安装后,由于侧带凹槽11存在,侧带始终处于侧带凹槽11内,不会滑到其他部位,使织带与固定扣4的连接更加可靠。
所述第一斜段1.1与第二斜段2.1形成的夹角度数为40°~80°。所述第一侧带1和第二侧带2一端分别与头盔固定,当第一侧带1与第二侧带2夹角过小时,两根侧带与头盔的连接点过于接近,两个连接点形成的两点固定效果不明显,头盔戴上头部后容易出前后摇晃的现象。当第一侧带1与第二侧带2夹角增大时,两根侧带与头盔的连接点远离,两点固定效果增加。但是通过简单的受力分析可知,第三侧带3受相同的张紧力的情况下,第一侧带1与第二侧带2夹角越大,第一侧带1与第二侧带2受力越大,第一侧带1与第二侧带2与头盔的连接点越容易损坏。且当第一侧带1与第二侧带2夹角过大时,固定扣4过于接近头盔,固定效果接近单点固定,两点固定效果反而下降。通过实际测试,当第一侧带1与第二侧带2夹角处于60°至80°时,固定效果最佳,且受力大小合适。
所述第一侧带1材料为尼龙织带,第二侧带2材料为尼龙织带。尼龙织带具有手感柔软,在干、湿情况下弹性和耐磨性都较好,尺寸稳定,缩水率小,具有挺拔、不易皱折、易洗、快干等特点,适合作为头盔侧带的材料。
实施例2: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固定扣4包括第一侧面4.1与第二侧面4.2,固定扣4上设有柔性隔板12,柔性隔板12与第一侧面4.1贴合,所述第一斜段1.1位于第一条形孔5与第四条形孔8之间的部分设于柔性隔板12与第一侧面4.1之间,所述第二斜段2.1位于第二条形孔6与第五条形孔9之间的部分设于柔性隔板12与第一侧面4.1之间,所述第三侧带3位于拐角部10与第三条形孔7之间的部分设于柔性隔板12与第一侧面4.1之间。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侧带结构与脸部通过柔性隔板12接触,增加了佩戴时的舒适度,同时,由于固定扣4不直接与脸部接触,对固定扣4表面的加工精度要求可以下降。
还包括魔术贴13,所述魔术贴13包括母贴13.1和多个子贴13.2,所述柔性隔板12上设有多个固定带12.1,所述子贴13.2与固定带12.1一一对应,所述母贴13.1设置在固定扣4的第二侧面4.2上,所述子贴13.2设置在对应的固定带12.1上。由于柔性隔板12与脸部接触,容易吸收汗渍,主要经常进行清洗,采用魔术贴13将其固定到固定扣4上,在满足固定需求的同时方便将柔性隔板12取下清洗,或对其进行更换。
所述柔性隔板12包括支撑层12.2和接触层12.3。柔性隔板12需要有一定的强度,避免柔性隔板12在使用时发生弯折,影响佩戴舒适性,一定的强度也可以增加其实使用寿命,支撑层12.2起到上述作用。接触层12.3与脸部直接接触,可以采用一些亲肤柔软的材料,提升佩戴舒适性。
所述支撑层12.2材料为橡胶;所述接触层12.3材料为纯棉。橡胶具有一定的强度,同时拥有一定的变形能力,可以起到支撑作用,又可以根据脸部形状进行一定的适应性形变,具有一定的舒适性。接触层12.3采用纯棉材料,可以进一步增加舒适性。
所述支撑层12.2上设有多个透气孔12.2.1。所述透气孔12.2.1可以增加柔性隔板12的透气性,增加长时间佩戴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需要和头盔其它部分一起使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第一侧带1和第二侧带2的长度,调节到舒适的位置。可以拆下柔性隔板12,对其进行清洗或更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调节侧带角度和位置侧带固定可靠,调节方便;结构相对简单,制造容易;佩戴舒适。与皮肤接触部分可以拆卸清洗或更换。
Claims (9)
1.一种头盔侧带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第一侧带、第二侧带和固定扣,所述固定扣上设有第一条形孔、第二条形孔第三条形孔、第四条形孔、第五条形孔和拐角部,第一侧带依次穿过第一条形孔、第四条形孔和第三条形孔,第一侧带穿过第四条形孔后绕过拐角部再穿过第三条形孔;第二侧带依次穿过第二条形孔、第五条形孔和第三条形孔,第二侧带穿过第五条形孔后绕过拐角部再穿过第三条形孔,所述第一侧带和第二侧带分别绕过拐角部后重叠形成第三侧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盔侧带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扣上设有侧带侧带凹槽,第一侧带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斜段、第一过渡段和第一直段,第二侧带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斜段、第二过渡段和第二直段,所述第三侧带由第一直段和第二直段重叠形成,所述第一侧带与固定扣接触部分设于侧带侧带凹槽内,所述第二侧带与固定扣接触部分设于侧带侧带凹槽内,所述第三侧带与固定扣接触部分设于侧带侧带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盔侧带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斜段与第二斜段形成的夹角度数为40°~80°。
4.根据权利要求1 或2或3所述的头盔侧带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侧带材料为尼龙织带,第二侧带材料为尼龙织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盔侧带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扣包括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固定扣上设有柔性隔板,柔性隔板与第一侧面贴合,所述第一斜段位于第一条形孔与第四条形孔之间的部分设于柔性隔板与第一侧面之间,所述第二斜段位于第二条形孔与第五条形孔之间的部分设于柔性隔板与第一侧面之间,所述第三侧带位于拐角部与第三条形孔之间的部分设于柔性隔板与第一侧面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盔侧带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魔术贴,所述魔术贴包括母贴和多个子贴,所述柔性隔板上设有多个固定带,所述子贴与固定带一一对应,所述母贴设置在固定扣的第二侧面上,所述子贴设置在对应的固定带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头盔侧带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柔性隔板包括支撑层和接触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盔侧带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撑层材料为橡胶;所述接触层材料为纯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头盔侧带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撑层上设有多个透气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014247.9U CN208523874U (zh) | 2018-06-28 | 2018-06-28 | 一种头盔侧带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014247.9U CN208523874U (zh) | 2018-06-28 | 2018-06-28 | 一种头盔侧带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523874U true CN208523874U (zh) | 2019-02-22 |
Family
ID=65381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014247.9U Active CN208523874U (zh) | 2018-06-28 | 2018-06-28 | 一种头盔侧带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52387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56733A1 (de) * | 2022-09-13 | 2024-03-21 | Schuberth Gmbh | Schutzhelm |
-
2018
- 2018-06-28 CN CN201821014247.9U patent/CN20852387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56733A1 (de) * | 2022-09-13 | 2024-03-21 | Schuberth Gmbh | Schutzhelm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675841A (en) | Headwear tether | |
US5421037A (en) | Combined goggles and headband assembly | |
JPH026606A (ja) | フルフェース型ヘルメット | |
US9095182B1 (en) | Anti-chafing chin strap accessory | |
CN103702722A (zh) | 具有织物罩的防护呼吸面具 | |
US20170079359A1 (en) | Modular/Multifunction Hat with Removable Face Coverage | |
US20130298318A1 (en) | Eye Protection for Equestrian Use | |
CN208523874U (zh) | 一种头盔侧带结构 | |
US20130152281A1 (en) | Chin protection system | |
ITVR20090030A1 (it) | Dispositivo indossabile di protezione. | |
US10932510B2 (en) | Convertible headwear | |
CN212994588U (zh) | 一种杯型口罩 | |
CN201789974U (zh) | 一种防护面罩 | |
JP3113728U (ja) | 帽子 | |
JP2002201525A (ja) | 汗取りバンド | |
JP2001336020A (ja) | インナキャップ付ヘルメット | |
KR100653224B1 (ko) | 프리 사이즈 모자 | |
KR102394102B1 (ko) | 안면 보호구 | |
CN218418515U (zh) | 可穿戴式老人防护装置 | |
JP3095569U (ja) | 作業用ヘルメットのキャップ | |
KR100857836B1 (ko) | 차양모 | |
JP3068792U (ja) | ヘルメット用後部サンバイザ― | |
KR200496154Y1 (ko) | 겉감 조립이 가능한 마스크 | |
CN219460395U (zh) | 一种防风羽绒服 | |
CN213029842U (zh) | 一种方便佩戴的口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