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98787U - 一种螺旋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螺旋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98787U
CN208498787U CN201820676484.5U CN201820676484U CN208498787U CN 208498787 U CN208498787 U CN 208498787U CN 201820676484 U CN201820676484 U CN 201820676484U CN 208498787 U CN208498787 U CN 2084987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propeller
elastic component
propeller according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7648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鹏涛
彭兴林
翁海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ngyi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F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7648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987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987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987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桨,包括桨叶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桨叶连接,在所述桨叶展开时对所述桨叶施加约束力,使所述桨叶具有以桨叶根部为轴旋转收起的趋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螺旋桨,通过设置弹性件与桨叶连接,在桨叶展开时对所述桨叶施加约束力,使桨叶具有以桨叶根部为轴旋转收起的趋势,从而使螺旋桨不工作时,即,螺旋桨转动的离心力消失时,桨叶受弹性件的约束而被收起,与地面保持高距离,进而不需要设计过长的起落架。

Description

一种螺旋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螺旋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在飞行器起飞或降落时,由于桨叶具有一定长度,尾推螺旋桨触碰地面发生摩擦,发生如图1所示的情况,另一方面,在飞行器落地或启动时,飞行器姿态的改变也会造成尾推螺旋桨碰撞地面的问题,发生如图2所示的情况。目前,为了防止出现上述两种情况,只好将飞行器的起落架设计得足够长,使尾推螺旋桨在起飞、降落和姿态改变时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尽量避免尾推螺旋桨碰撞地面的问题。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螺旋桨,能够在不使用时使桨叶自动收起,避免飞行器起飞或降落时与地面发生碰撞。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螺旋桨,包括桨叶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桨叶连接,在所述桨叶展开时对所述桨叶施加约束力,使所述桨叶具有以桨叶根部为轴旋转收起的趋势。
优选地,所述桨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结构包括双扭弹簧,所述双扭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和下表面贴合。
优选地,还包括支座,所述支座上穿插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通过旋转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的根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旋转结构包括转轴和设置于所述桨叶根部的凹槽,所述凹槽可供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转轴连接所述凹槽和所述桨叶,使所述桨叶可沿所述转轴旋转。
优选地,所述支座上设有固定杆,所述双扭弹簧套设在所述固定杆上。
优选地,所述支座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容纳槽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双扭弹簧位于所述容纳槽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支座包括竖直座和水平座,所述连接杆穿插在所述竖直座上,所述容纳槽设置在所述竖直座上。
优选地,所述水平座上开设有若干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螺旋桨,通过设置弹性件与桨叶连接,在桨叶展开时对所述桨叶施加约束力,使桨叶具有以桨叶根部为轴旋转收起的趋势,从而使螺旋桨不工作时,即,螺旋桨转动的离心力消失时,桨叶受弹性件的约束而被收起,与地面保持高距离,进而不需要设计过长的起落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螺旋桨以简单的结构和低廉的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起落架设计过长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显示了现有技术中飞行器起飞或降落时尾推螺旋桨触碰地面发生摩擦的情况;
图2显示了现有技术中飞行器姿态的改变造成尾推螺旋桨碰撞地面的情况;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螺旋桨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螺旋桨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螺旋桨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螺旋桨的分解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螺旋桨工作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螺旋桨工作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螺旋桨工作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10是图5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图11是图3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起落架;2.尾推螺旋桨;3.地面;
10.螺旋桨;20.桨叶;30.桨叶束缚结构;40.支座;
21.第一桨叶;22.第二桨叶;
31.双扭弹簧;311.第一端;312.第二端;
41.连接杆;42.转轴;43.凹槽;44.固定杆;45.容纳槽;46.螺钉;47.竖直座;48.水平座;49.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显示了现有技术中飞行器起飞或降落时尾推螺旋桨触碰地面发生摩擦的情况。若起落架1设计得不够长,尾推螺旋桨2就会与地面3发生摩擦。
如图2所示,显示了现有技术中飞行器姿态的改变造成尾推螺旋桨碰撞地面的情况。若起落架1设计得不够长,尾推螺旋桨2就会与地面3发生碰撞。
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螺旋桨10,包括桨叶20和桨弹性件30,弹性件30与桨叶20连接,在桨叶20展开时对桨叶20施加约束力,使桨叶20具有以桨叶根部为轴旋转收起的趋势。如图7~9所示,在飞行状态下,螺旋桨10的桨叶20在离心力的状态下展开,而当需要降落和刚要起飞的时候,螺旋桨10则不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只受到来自弹性件30对桨叶20施加的约束力,桨叶20从具有向上旋转收起的趋势的状态变为向上收起的状态。以上为竖向安装的情况,当然,当螺旋桨10横向安装时,桨叶20变为向水平方向旋转收起的状态。
作为一个更加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桨叶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桨叶21和第二桨叶22。弹性件30包括双扭弹簧31,双扭弹簧3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桨叶21和第二桨叶22的下表面贴合。如图6和图10所示,双扭弹簧31包括第一端311和第二端312,第一端311与第一桨叶21的下表面贴合,第二端312与第二桨叶22的下表面贴合,当离心力消失时,在双扭弹簧31向中间恢复形变的作用力下,第一端311向上推动第一桨叶21,第二端312向上推动第二桨叶22,使第一桨叶21和第二桨叶22向上收起,收起状态下,第一端311与第二端312之间的夹角较小。如图9所示,离心力存在时,双扭弹簧31恢复形变的作用力无法克服离心力使第一桨叶21和第二桨叶22保持收起的状态,第一端311与第二端312之间的夹角较大。
弹性件30除了可以是双扭弹簧外,还可以是能够伸长的弹性件。以橡皮筋为例,可以使橡皮筋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桨叶21和第二桨叶22的根部上,当桨叶20收起时,橡皮筋保持松弛状态,当桨叶20展开时,橡皮筋被拉长,产生弹性形变,从而使第一桨叶21和第二桨叶22具有收起的趋势。
作为一个更加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还包括支座40,支座40上穿插有连接杆41,连接杆41的两端通过旋转结构分别与第一桨叶21和第二桨叶22的根部连接。通过连接杆41实现第一桨叶21和第二桨叶22无论何时都可以保持相对设置的布局。
具体地,如图11所示,旋转结构包括转轴42和设置于桨叶20根部的凹槽43,凹槽43可供连接杆41穿过,转轴42连接凹槽43和桨叶20,使桨叶20可沿转轴42旋转。
作为一个更加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11所示,支座40上设有固定杆44,双扭弹簧31的弹簧圈部分套设在固定杆44上。固定杆44能够使双扭弹簧31更稳定地工作。
作为一个更加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支座40上设有容纳槽45,固定杆44与容纳槽45的两端通过螺钉46固定连接,双扭弹簧31位于容纳槽45的内侧。至此,桨叶20和桨叶束缚结构30被合理地整合在了支座40上,结构灵活紧凑,简洁小巧,连接稳定可靠。螺旋桨10可以作为一个单独完整的产品与需要的飞行装置连接。
作为一个更加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支座40包括竖直座47和水平座48,水平座48是圆形的片状结构,竖直座47为片状结构且与水平座48保持垂直,连接杆41穿插在竖直座47上与水平座48平行,容纳槽45设置在竖直座47上,与水平座48形成封闭的环形。
作为一个更加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水平座48上开设有若干连接孔49,用于与飞行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螺旋桨,不仅可以作为尾推螺旋桨自动收起,还可以应用于部分倾转旋翼,四旋翼无人机螺旋桨的折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螺旋桨,其特征在于,包括桨叶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桨叶连接,在所述桨叶展开时对所述桨叶施加约束力,使所述桨叶具有以桨叶根部为轴旋转收起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双扭弹簧,所述双扭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和下表面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座,所述支座上穿插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通过旋转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的根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结构包括转轴和设置于所述桨叶根部的凹槽,所述凹槽可供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转轴连接所述凹槽和所述桨叶,使所述桨叶可沿所述转轴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上设有固定杆,所述双扭弹簧套设在所述固定杆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容纳槽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双扭弹簧位于所述容纳槽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包括竖直座和水平座,所述连接杆穿插在所述竖直座上,所述容纳槽设置在所述竖直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座上开设有若干连接孔。
CN201820676484.5U 2018-05-08 2018-05-08 一种螺旋桨 Active CN2084987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76484.5U CN208498787U (zh) 2018-05-08 2018-05-08 一种螺旋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76484.5U CN208498787U (zh) 2018-05-08 2018-05-08 一种螺旋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98787U true CN208498787U (zh) 2019-02-15

Family

ID=65299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76484.5U Active CN208498787U (zh) 2018-05-08 2018-05-08 一种螺旋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9878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4274A (zh) * 2020-08-20 2020-11-27 云南恒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无人机投放装置
CN112389637A (zh) * 2019-08-13 2021-02-23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垂起装置及飞行器
WO2021139650A1 (zh) * 2020-01-10 2021-07-15 苏州臻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组件,机臂组件,机臂连接件及无人机
CN113386948A (zh) * 2021-05-06 2021-09-14 四川傲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折叠桨、推力系统及无人机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89637A (zh) * 2019-08-13 2021-02-23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垂起装置及飞行器
CN112389637B (zh) * 2019-08-13 2022-04-05 丰翼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垂起装置及飞行器
WO2021139650A1 (zh) * 2020-01-10 2021-07-15 苏州臻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组件,机臂组件,机臂连接件及无人机
CN111994274A (zh) * 2020-08-20 2020-11-27 云南恒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无人机投放装置
CN113386948A (zh) * 2021-05-06 2021-09-14 四川傲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折叠桨、推力系统及无人机
CN113386948B (zh) * 2021-05-06 2023-12-12 四川傲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折叠桨、推力系统及无人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98787U (zh) 一种螺旋桨
JP6900459B2 (ja) 旋回する回転翼及び収容される回転翼羽根を有する空気力学的に効率の良い軽量の垂直離着陸航空機
EP3464061B1 (en) Propeller-hub assembly with folding blades for vtol aircraft
US10556700B2 (en) Aerodynamically efficient lightweight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aircraft with pivoting rotors and stowing rotor blades
CN104071336B (zh) 便携式折叠翼无人机
AU2016201635B2 (en)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N207536120U (zh) 无人机螺旋桨保护系统
CN101883718B (zh) 用于旋翼飞行器的多叶片旋翼系统
EP3045389B1 (en) Aircraft landing gear
WO2017173733A1 (zh) 无人飞行器
CN105292446A (zh) 一种四轴飞行器的减震起落架
CN104691737B (zh) 一种多旋翼飞行器支撑臂组件、机架以及飞行器
CN205574258U (zh) 无人飞行器
CN107600415B (zh) 一种采用交叉变距旋翼结构的可倾转式高机动无人机
CN204568050U (zh) 一种多旋翼飞行器支撑臂组件、机架以及飞行器
US20220063798A1 (en) Extendable blade for drone systems
CN209795808U (zh) 一种简易折叠尾翼
CN211731789U (zh) 一种机翼变形机构
CN107226209B (zh) 一种无人机单元及一种组合式无人机
CN115303478A (zh) 一种共轴无人机
CN110104163A (zh) 一种可垂起飞翼式无人机
CN205738052U (zh) 无人机折叠机臂
CN204871592U (zh) 旋翼臂内设置可折叠起落杆的无人飞行器
US7891612B2 (en) Flap device
CN208611786U (zh) 一种机身通用化的抗坠毁固定翼航模飞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14

Address after: 518000 5th floor, block B, building 1, software industry base,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engyi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Xuefu Road (south) and Baishi Road (east) intersection of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6-13 floors, Block B, Shenzhen Software Industry Base

Patentee before: SF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