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98384U - 一种罐式车辆可折叠扶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罐式车辆可折叠扶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98384U
CN208498384U CN201820964981.5U CN201820964981U CN208498384U CN 208498384 U CN208498384 U CN 208498384U CN 201820964981 U CN201820964981 U CN 201820964981U CN 208498384 U CN208498384 U CN 2084983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ladder
handrail
tank body
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6498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文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Sansheng Logi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Sansheng Logi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Sansheng Logi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Sansheng Logi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6498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983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983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9838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罐式车辆可折叠扶手装置,应用在工程运输领域,解决了打开扶手的过程中需要人工施加较大的力,浪费劳动力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安装于罐体表面的固定爬梯和第一扶手,所述固定爬梯背离罐体的侧面通过燕尾槽滑移连接有移动爬梯,所述移动爬梯上设有连接件与第一扶手连接,所述连接件在移动爬梯向地面移动时驱动第一扶手打开,所述连接件在移动爬梯背离地面移动时驱动第一扶手折叠,所述燕尾槽槽底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移动爬梯上设有与第一通孔配合的弹簧销;具有的技术效果是利用人员的自身重力,减少人工在使用扶手时付出的劳动力。

Description

一种罐式车辆可折叠扶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运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罐式车辆可折叠扶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告号为CN201099207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罐式车辆连动折叠式扶梯,它包括爬梯和折叠扶手,所述折叠扶手为一个由横杆、立杆构成的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立杆的下端连接固定铰链支点,立杆的上端通过活动铰链支点连接横杆,其特征是所述的折叠扶手上设置有一个偏离所述固定铰链支点的牵引点,在该牵引点上连接一个连杆,连杆的另一端与一摆动的操纵把手连接,在所述的折叠扶手或者操纵把手上连接有定位装置。
这种罐式车辆连动折叠式扶梯虽然通过操纵把手就可以实现扶梯的升降而不需要爬上车辆车顶,但操纵把手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连杆机构驱动横杆上升下降的方式需要人工手臂施加较大的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罐式车辆可折叠扶手装置,其优点是减少人工在使用扶手时付出的劳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罐式车辆可折叠扶手装置,包括安装于罐体表面的固定爬梯和第一扶手,所述第一扶手由横杆和若干立杆构成,各个所述立杆的下端均铰链于罐体上方,所述立杆的上端铰接于同一根横杆,所述固定爬梯背离罐体的侧面通过燕尾槽滑移连接有移动爬梯,所述移动爬梯上设有连接件与第一扶手连接,所述连接件在移动爬梯向地面移动时驱动横杆向远离罐体方向移动,所述连接件在移动爬梯背离地面移动横杆向朝向罐体方向移动,所述固定爬梯与移动爬梯之间设有限制移动爬梯在固定爬梯上移动的限位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者解除限位件的限制时,通过踩踏移动爬梯就可以使得横杆向远离罐体方向移动,从而打开第一扶手,此时驱动限位件固定移动爬梯位置,即可保证第一扶手打开,当需要折叠第一扶手时,解除限位件的限制,将移动爬梯向背离地面移动,此时横杆向朝向罐体方向移动,达到折叠的目的,此时驱动限位件固定移动爬梯的位置,从而避免因为车辆行驶导致移动爬梯滑落,通过人体自身重力驱动第一扶手打开,减少人工在使用扶手时付出的劳动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移动爬梯侧面上的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与移动爬梯踏板方向一致且延伸出罐体侧面,所述延伸杆远离移动爬梯的一端铰接有垂直于延伸杆且指向罐体的第一连接杆;
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移动爬梯的一端铰接有与第一连接杆同一平面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侧面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二通孔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远离第二通孔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罐体表面;
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远离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横杆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移动爬梯在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延伸杆也随之上下移动,延伸杆带动第一连接杆上下移动且第一连接杆相对于延伸杆转动,由于第二连接杆被转动连接在固定的第一固定杆上,所以第二连接杆相当于一根杠杆,当第一连接杆运动时,第三连接杆向相反方向运动,从而第三连接杆带动横杆向上或向下运动,进而起到折叠或打开第一扶手的目的,第一套筒在第三连接杆带动横杆运动时在横杆上滑移,起到补偿第三连接杆带动横杆位移时的水平方向上的位置改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通孔至第一连接杆远离延伸杆一端的距离比上第二通孔至第三连接杆远离横杆一端的距离的比值为一比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连接杆被分为六份,第二连接杆连接第一连接杆的一端每移动一份,连接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就向相反方向移动五份,从而使得驱动第一连接杆的移动扶梯在较小的移动量下使得第三连接杆驱动的第一扶梯处于打开状态,进一步较小人工劳动力的付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罐体设有固定爬梯的一侧壁上的第二扶手,所述第二扶手与第一扶手位于同一平面且由折叠杆和若干转动杆组成,所述转动杆铰接在罐体表面,所述转动杆远离罐体的一端铰接于同一根折叠杆;
所述折叠杆远离地面的一端延伸至罐体顶面下方且铰接有与第一扶手同一平面的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铰接有第五连接杆,所述第五连接杆远离第四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罐体表面,所述第四连接杆远离折叠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套设在横杆上;
所述移动爬梯朝向第二扶手的侧面上固定设有第六连接杆,所述第六连接杆沿移动爬梯的踏板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六连接杆远离移动爬梯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套筒,所述第三套筒套设在其中一个转动杆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移动爬梯在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带动第六连接杆上下移动,第六连接杆运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二扶梯的转动杆上下转动,且转动杆在第三套筒内滑移补偿了第六连接杆带动转动杆位移时水平方向上的位置改变;
在转动杆转动时,折叠杆发生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此时第二扶手折叠或打开,第二扶手打开的过程中,第四连接杆位于第五连接杆靠近第二扶手的一端向下运动,远离第二扶手的另一端向上运动,带动横杆向上运动且第二套筒在横杆上滑移补偿了第四连接杆带动横杆位移时水平方向上的位置改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五连接杆为立杆长度的三分之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扶手处于折叠状态时,折叠杆的最高点的高度近似于第五连接杆的最高点高度,此时第五连接杆和折叠杆的最高点不会使得车辆超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套筒内壁设有抵触于横杆的滚珠。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滚珠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降低了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包括开设在燕尾槽槽底上的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移动爬梯内穿设有与第一通孔配合的螺栓,所述螺栓远离罐体的一端与移动爬梯之间通过第二拉伸弹簧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移动爬梯在移动之前,螺栓穿过移动爬梯后与固定爬梯上的第一通孔配合,从而固定移动爬梯,此时第二拉伸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当拨动螺栓向远离罐体方向移动时,螺栓离开第一通孔,第二拉伸弹簧被拉伸而具有弹性恢复力,移动爬梯可以移动,当移动爬梯移动到合适位置时,将螺栓与最近的第一通孔配合,从而再次固定移动爬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顶面固定设有操作平台。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平台在操作者攀爬上罐体顶面时提供一个平整的工作平台,减小意外发生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爬梯朝向固定爬梯的一端设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远离移动爬梯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固定爬梯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移动爬梯通过弹簧销固定在固定爬梯上时,第二拉伸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当需要把移动爬梯向朝向地面方向推动时,拉伸弹簧被拉伸而具有弹性恢复力,在使用完后需要将移动爬梯向背离地面方向推动,此时弹性恢复力拉动移动爬梯向背离地面方向移动,进一步节减少人工在使用扶手时付出的劳动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打开扶手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人体自身的重力,减少人工在使用扶手时付出的劳动力;
2.在折叠扶手的过程中,通过拉伸弹簧提供的弹性恢复力减少人工在使用扶手时付出的劳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用于体现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2用于体现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用于体现第六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罐体;11、固定爬梯;111、燕尾槽;12、第一扶手;121、横杆;122、立杆;13、移动爬梯;2、连接件;21、延伸杆;22、第一连接杆;23、第二连接杆;231、第二通孔;24、第一固定杆;25、第三连接杆;26、第二扶手;261、转动杆;262、折叠杆;27、第四连接杆;271、第二套筒;28、第五连接杆;29、第六连接杆;291、第三套筒;272、滚珠;3、操作平台;4、拉伸弹簧;5、限位件;51、第一通孔;52、弹簧销;53、第二连接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罐式车辆可折叠扶手装置,参考图2或图3,包括设置在罐体1背离车头侧面上的固定爬梯11和罐体1背离地面侧面上的第一扶手12,第一扶手12由若干沿罐体1长度方向分布的立杆122和一根横杆121组成(如图1),立杆122的下端铰链于罐体1上方且立杆122的上端铰接于横杆121,立杆122与横杆121构成了连杆机构,固定爬梯11在背离罐体1的侧面上开设有两沿固定爬梯11长度方向分布的燕尾槽111,固定爬梯11通过燕尾槽111连接有移动爬梯13,移动爬梯13通过连接件2与第一扶手12相连接,连接件2在移动爬梯13向地面移动时驱动第一扶手12打开,连接件2在移动爬梯13背离地面移动时驱动第一扶手12折叠,固定爬梯11与移动爬梯13之间设有限制移动爬梯13在固定爬梯11上移动的限位件5。
参考图3,限位件5包括包括开设在燕尾槽111槽底上的若干第一通孔51,若干第一通孔51沿移动爬梯13移动方向分布,移动爬梯13内穿设有与第一通孔51配合的螺栓52,螺栓52远离罐体1的一端与移动爬梯13之间通过第二拉伸弹簧53连接。
工作过程中,移动爬梯13在移动之前,螺栓52穿过移动爬梯13后与固定爬梯11上的第一通孔51配合,从而固定移动爬梯13,此时第二拉伸弹簧53处于自然状态。
操作者拨动螺栓52后踩踏移动爬梯13,此时第二拉伸弹簧53处于拉伸状态并具有弹性恢复力,移动爬梯13在人体重力的作用下下降,移动爬梯13下降的过程中通过连接件2驱动第一扶手12打开,之后螺栓51在第二拉伸弹簧53的弹性恢复力下与最近的第一通孔52配合,从而固定移动爬梯13,此时使得第一扶手12处于打开状态,操作者从移动爬梯13爬到固定爬梯11再爬至罐体1顶部,打开的第一扶手12方便人员爬上罐体1顶面时扶持,在操作者在罐体1顶部操作完成后先从固定爬梯11爬下再经过移动爬梯13返回地面,此时拨动螺栓51将移动爬梯13向上推动,就可以驱动第一扶手12折叠,在驱动第一扶手12打开的过程中通过操作者自身的重力打开第一扶手12,减少人工在使用扶手时付出的劳动力。
参考图2,连接件2包括设置在移动爬梯13靠近第一扶手12侧面上的延伸杆21,延伸杆21与移动爬梯13踏板方向一致且延伸出罐体1侧面,延伸杆21背离移动爬梯13的一端铰接有垂直于延伸杆21且指向罐体1的第一连接杆22。
参考图2,第一连接杆22背离移动爬梯13的一端铰接有与第一连接杆22同一平面的第二连接杆23,第二连接杆23侧面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31,第二连接杆23通过第二通孔231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杆24,第一固定杆24背离第二通孔23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罐体1表面。
参考图2,第二连接杆23背离第一连接杆22的一端铰接有第三连接杆25,第三连接杆25背离第二连接杆23的一端铰接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套设在横杆121上。
工作工程中,操作者踩踏移动爬梯13,移动爬梯13随之下降,延伸杆21随着移动爬梯13一起下降,延伸杆21带动第一连接杆22向下移动且第一连接杆22在移动的过程中相对于延伸杆21转动,第二连接杆23由于中间被固定且连接第一连接杆22的一端向下运动,所以连接第三连接杆25的另一端向上运动,从而第三连接杆25向上运动带动横杆121向上运动,最终横杆121带动立杆122转动打开第一扶手12,第一套筒在第三连接杆25带动横杆121运动时在横杆121上滑移,起到补偿第三连接杆25带动横杆121位移时的水平方向上的位置改变。
在需要折叠第一扶手12时,只需要推动移动扶梯向背离地面方向移动,就可以提升延伸杆21与第一连接杆22的高度,进而降低第三连接杆25与横杆121的高度,实现折叠第一扶手12的目的。
参考图2,第一扶手12的横杆121高度变化的幅度较大,如果移动扶梯的高度变化幅度与第一扶手12的横杆121高度变化幅度一致,就会导致移动扶梯需要改变的高度幅度过大,增加操作者的操作难度,于是改变通孔在第二连接杆23上的位置,第二通孔231至第一连接杆22的距离比上第二通孔231至第三连接杆25的距离的比值为一比五。
工作过程中,第二连接杆23连接第一连接杆22的一端每移动一份,连接第三连接杆25的另一端就向相反方向移动五份,从而使得驱动第一连接杆22的移动扶梯在较小的移动量下使得第三连接杆25驱动的第一扶梯获得较大的移动量,降低操作者的操作难度。
参考图1,操作者通过移动爬梯13和固定爬梯11攀登上罐体1顶面时只能踩踏在圆滑的罐体1表面,虽然第一扶手12提供了扶持,但是任然存在危险,于是在罐体1顶面固定设有操作平台3,操作者可以站立在平整的操作平台3上,减少危险。
参考图3,为了减小人工在将移动爬梯13向背离地面方向移动时的劳力付出,在移动爬梯13朝向固定爬梯11的一端设有拉伸弹簧4,拉伸弹簧4远离移动爬梯13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固定爬梯11开设的燕尾槽111上方。
工作过程中,移动爬梯13通过弹簧销131固定在固定爬梯11上时,拉伸弹簧4处于自然状态,当操作者需要打开第一扶手12时将移动爬梯13向朝向地面方向推动时,此时拉伸弹簧4被拉伸而具有弹性恢复力,操作者在使用完后需要将移动爬梯13向背离地面方向推动从而折叠第一扶手12,此时拉伸弹簧4具有的弹性恢复力拉动移动爬梯13向背离地面方向移动,减少人工在将移动爬梯13向背离地面方向移动时的劳力付出。
实施例2:
一种罐式车辆可折叠扶手装置,参考图4,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连接件2包括设置在罐体1设有固定爬梯11的一侧壁上的第二扶手26,第二扶手26与第一扶手12位于同一平面且由若干转动杆261和一根折叠杆262组成,转动杆261铰接在罐体1表面,转动杆261背离罐体1的一端铰接于折叠杆262。
参考图4,折叠杆262远离地面的一端延伸至罐体1顶面下方且铰接有与第一扶手12同一平面的第四连接杆27,第四连接杆27朝向罐体1的一侧面铰接有第五连接杆28,第五连接杆28背离第四连接杆27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罐体1表面,第四连接杆27背离折叠杆262的一端位于横杆121下方且铰接有第二套筒271,第二套筒271套设在横杆121上。
参考图4或图5,移动爬梯13朝向第二扶手26的侧面上设有第六连接杆29,第六连接杆29向移动爬梯13的踏板长度方向延伸,第六连接杆29背离移动爬梯1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套筒291,第三套筒291套设在转动杆261上。
操作过程中,操作者踩踏移动爬梯13,导致移动爬梯13向下运动,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带动第六连接杆29向下移动,第六连接杆29运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二扶梯的转动杆261向下转动,且转动杆261在第三套筒291内滑移补偿了第六连接杆29带动转动杆261位移时水平方向上的位置改变。
在转动杆261转动时,折叠杆262发生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此时第二扶手26打开,第二扶手26给操作者提供了在移动爬梯13和固定爬梯11上攀爬时的辅助握持作用,第二扶手26打开的过程中,第四连接杆27位于第五连接杆28靠近第二扶手26的一端向下运动,远离第二扶手26的另一端向上运动,带动横杆121向上运动且第二套筒271在横杆121上滑移补偿了第四连接杆27带动横杆121位移时水平方向上的位置改变,横杆121向上运动带动立杆122转动实现打开第一扶手12的目的,在驱动第一扶手12打开的过程中通过操作者自身的重力打开第一扶手12,减少人工在使用扶手时付出的劳动力。
参考图4,为了防止第一扶手12折叠后车辆的高度被折叠杆262和第五连接杆28的高度影响从而超高,第五连接杆28为立杆122长度的三分之一。
在工作过程中,操作者向上推动移动爬梯13的过程中,第四连接杆27位于第五连接杆28靠近第二扶手26的一端向上运动,最终与第五连接杆28的高度近似一致,此时横杆121的高度也近似于第五连接杆28的高度一致,实现折叠的目的又不会使得车辆超高。
参考图6,为了降低第二套筒271相对于横杆121的摩擦力,减小长时间使用的磨损和传动涩滞,在第二套筒271内壁设置有抵触于横杆121的滚珠272。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罐式车辆可折叠扶手装置,包括安装于罐体(1)表面的固定爬梯(11)和第一扶手(12),所述第一扶手(12)由横杆(121)和若干立杆(122)构成,各个所述立杆(122)的下端均铰链于罐体(1)上方,所述立杆(122)的上端铰接于同一根横杆(12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爬梯(11)背离罐体(1)的侧面通过燕尾槽(111)滑移连接有移动爬梯(13),所述移动爬梯(13)上设有连接件(2)与第一扶手(12)连接,所述连接件(2)在移动爬梯(13)向地面移动时驱动横杆(121)向远离罐体(1)方向移动,所述连接件(2)在移动爬梯(13)背离地面移动横杆(121)向朝向罐体(1)方向移动,所述固定爬梯(11)与移动爬梯(13)之间设有限制移动爬梯(13)在固定爬梯(11)上移动的限位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罐式车辆可折叠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包括设置在移动爬梯(13)侧面上的延伸杆(21),所述延伸杆(21)与移动爬梯(13)踏板方向一致且延伸出罐体(1)侧面,所述延伸杆(21)远离移动爬梯(13)的一端铰接有垂直于延伸杆(21)且指向罐体(1)的第一连接杆(22);
所述第一连接杆(22)远离移动爬梯(13)的一端铰接有与第一连接杆(22)同一平面的第二连接杆(23),所述第二连接杆(23)侧面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31),所述第二连接杆(23)通过第二通孔(231)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杆(24),所述第一固定杆(24)远离第二通孔(23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罐体(1)表面;
所述第二连接杆(23)远离第一连接杆(22)的一端铰接有第三连接杆(25),所述第三连接杆(25)远离第二连接杆(23)的一端铰接在横杆(1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罐式车辆可折叠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231)至第一连接杆(22)远离延伸杆(21)一端的距离比上第二通孔(231)至第三连接杆(25)远离横杆(121)一端的距离的比值为一比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罐式车辆可折叠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包括设置在罐体(1)设有固定爬梯(11)的一侧壁上的第二扶手(26),所述第二扶手(26)与第一扶手(12)位于同一平面且由折叠杆(262)和若干转动杆(261)组成,所述转动杆(261)铰接在罐体(1)表面,所述转动杆(261)远离罐体(1)的一端铰接于同一根折叠杆(262);
所述折叠杆(262)远离地面的一端延伸至罐体(1)顶面下方且铰接有与第一扶手(12)同一平面的第四连接杆(27),所述第四连接杆(27)铰接有第五连接杆(28),所述第五连接杆(28)远离第四连接杆(27)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罐体(1)表面,所述第四连接杆(27)远离折叠杆(262)的一端铰接有第二套筒(271),所述第二套筒(271)套设在横杆(121)上;
所述移动爬梯(13)朝向第二扶手(26)的侧面上固定设有第六连接杆(29),所述第六连接杆(29)沿移动爬梯(13)的踏板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六连接杆(29)远离移动爬梯(1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套筒(291),所述第三套筒(291)套设在其中一个转动杆(26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罐式车辆可折叠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连接杆(28)为立杆(122)长度的三分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罐式车辆可折叠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271)内壁设有抵触于横杆(121)的滚珠(27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罐式车辆可折叠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5)包括开设在燕尾槽(111)槽底上的若干第一通孔(51),所述移动爬梯(13)内穿设有与第一通孔(51)配合的螺栓(52),所述螺栓(52)远离罐体(1)的一端与移动爬梯(13)之间通过第二拉伸弹簧(5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罐式车辆可折叠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顶面固定设有操作平台(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罐式车辆可折叠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爬梯(13)朝向固定爬梯(11)的一端设有拉伸弹簧(4),所述拉伸弹簧(4)远离移动爬梯(13)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固定爬梯(11)上。
CN201820964981.5U 2018-06-20 2018-06-20 一种罐式车辆可折叠扶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983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64981.5U CN208498384U (zh) 2018-06-20 2018-06-20 一种罐式车辆可折叠扶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64981.5U CN208498384U (zh) 2018-06-20 2018-06-20 一种罐式车辆可折叠扶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98384U true CN208498384U (zh) 2019-02-15

Family

ID=65285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64981.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98384U (zh) 2018-06-20 2018-06-20 一种罐式车辆可折叠扶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983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68577A (zh) * 2023-10-13 2023-11-17 靖江市亚泰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罐式集装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68577A (zh) * 2023-10-13 2023-11-17 靖江市亚泰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罐式集装箱
CN117068577B (zh) * 2023-10-13 2023-12-22 靖江市亚泰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罐式集装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142351A (en) Stair climbing wheelchair
US9109394B2 (en) Adjustable ladder support mechanism
KR860000789B1 (ko) 파이프 및 관제품 취급장치
WO2001081229A1 (de) Einrichtung zur ausführung von arbeiten in einem aufzugsschacht
CN106536386A (zh) 用于提升和运输片材的装置
CN208498384U (zh) 一种罐式车辆可折叠扶手装置
CN104555843B (zh) 手摇升降式轻便空中作业平台
CN207583301U (zh) 一种自行人字梯
RU2540724C2 (ru) Пандус (варианты)
CN205476384U (zh) 可行走的脚手架
CN207226953U (zh) 一种树苗嫁接专用梯
CN210460477U (zh) 一种自走式安装工程凳
US1087434A (en) Automatic release for fire-escapes.
CN111663726B (zh) 多功能楼梯
GB2211237A (en) Support platform
CN208380046U (zh) 可移动安全脚手架
CN206068960U (zh) 具有操作室的俯仰臂及取料机
CN207484930U (zh) 折叠脚手架
CN207484929U (zh) 脚手架护栏
CN219259444U (zh) 升降平台
CN218843677U (zh) 一种建筑施工支架
CN215255983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升降梯
CN106219434B (zh) 一种电力设备折叠式升降装置
KR102598335B1 (ko) 휠체어 리프트
TWM498752U (zh) 自走式人員升降工作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5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