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78459U - 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78459U
CN208478459U CN201821263934.4U CN201821263934U CN208478459U CN 208478459 U CN208478459 U CN 208478459U CN 201821263934 U CN201821263934 U CN 201821263934U CN 208478459 U CN208478459 U CN 2084784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ing plate
liquid injection
injection hole
fluid injection
aluminium fl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6393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有生
丁朝阳
丁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Red Fairy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ed Fairy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ed Fairy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ed Fairy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6393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784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784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784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Filling, Topping-Up Batte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的技术领域,公开了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包括顶盖片、注液塞以及密封铝片,顶盖片上设有朝电池内部倒入电解液的注液孔,注液塞嵌入注液孔内,且抵接注液孔的侧壁,密封铝片置于顶盖片的外部封盖注液孔,且密封铝片与顶盖片固定连接;注液塞上具有朝顶盖片的外部开口的上定位孔;将注液塞塞入注液孔内,并将密封铝片固定在顶盖片上,从而实现对注液孔的封堵,以避免电池内部的电解液漏出或外界杂质进入电池内部,并且,在需要将注液塞取出时,通过螺钉钻入注液孔内,且对准上定位孔,将螺钉拧人注液塞内,从而取出,方便电池的维护以及回收,并且,在密封铝片焊接失败后,也可以将注液塞取出,以便于二次加工。

Description

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的技术领域,尤其是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日益小型化,便携化,电池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这是因为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所以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电池顶盖封盖在壳体的上端开口,包括盖片以及两个极柱,两个极柱分别穿设在盖片中,极柱的内端延伸至壳体内部,与壳体内的电芯连接,极柱的外端延伸至盖片外,用于与外部元件连接,在盖片中设有贯穿盖片上端及下端的注液孔,这样,当电池顶盖封闭在壳体上后,通过注液孔则可以往壳体内部注入电解液。
现有技术中,当电解液注入完毕后,通过将注液塞塞入注入孔内,从而避免电池的外部杂质进入电池的内部或避免电池内部的电解液漏出,但是,现有的注液塞在塞入注液孔内后不能取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注液塞塞入注液孔内后无法取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包括顶盖片、注液塞以及密封铝片,所述顶盖片上设有朝电池内部倒入电解液的注液孔,所述注液塞嵌入所述注液孔内,且抵接所述注液孔的侧壁,所述密封铝片置于所述顶盖片的外部封盖所述注液孔,且所述密封铝片与所述顶盖片固定连接;所述注液塞上具有朝所述顶盖片的外部开口的上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注液塞形成有朝所述顶盖片的外部凸起的上凸起部,所述上定位孔形成在所述上凸起部。
进一步地,所述注液塞形成有朝所述顶盖片的内部凸起的下凸起部,所述下凸起部形成有朝所述顶盖片的内部开口的下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上凸起部与所述下凸起部以所述注液塞的中部对称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片上具有限制所述注液塞朝所述顶盖片内部移动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形成在靠近所述顶盖片内部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置于所述注液孔中部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顶盖片固定连接,且当所述注液塞朝向所述顶盖片内移动时,所述限位柱抵接嵌入进所述下定位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片的外部形成有供所述密封铝片嵌入的注液槽,所述注液孔形成在所述注液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片具有朝向所述顶盖片的外部的外端面,所述密封铝片具有朝向所述顶盖片的外部的上端面,当所述密封铝片嵌入所述注液槽内时,所述密封铝片的上端面与所述顶盖片的外端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注液槽向下凹陷形成有定位槽,所述密封铝片朝向所述顶盖片凸出形成有定位凸起,所述密封铝片与所述顶盖片固定连接时,所述顶盖片的定位凸起嵌入所述定位槽内;且所述注液孔形成在所述定位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铝片与所述顶盖片之间通过穿透焊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将注液塞塞入注液孔内,并将密封铝片固定在顶盖片上以封堵注液孔的开口,从而实现对注液孔的封堵,以避免电池内部的电解液漏出或外界杂质进入电池内部,并且,在注液塞上设置有上定位孔,在需要将注液塞取出时,通过螺钉钻入注液孔内,且对准上定位孔,将螺钉拧人注液塞内,从而取出,方便电池的维护以及回收,并且,在密封铝片焊接失败后,也可以将注液塞取出,以便于二次加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注液塞塞入注液孔内后无法取出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的图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的图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的注液塞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的密封铝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用于封堵顶盖片11上的注液孔,防止电池内部的电解液漏出或外界杂质进入电池内部造成电池损坏,并且,注液塞12便于取出,方便二次加工,再次注液等。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包括顶盖片11、注液塞12以及密封铝片13,顶盖片11上设有朝电池内部倒入电解液的注液孔,注液塞12嵌入注液孔内,且抵接注液孔的侧壁,密封铝片13置于顶盖片11的外部封盖注液孔,且密封铝片13与顶盖片11固定连接;注液塞12上具有朝顶盖片11的外部开口的上定位孔1211。
将注液塞12塞入注液孔内,并将密封铝片13固定在顶盖片11上以封堵注液孔的开口,从而实现对注液孔的封堵,以避免电池内部的电解液漏出或外界杂质进入电池内部,并且,在注液塞12上设置有上定位孔1211,在需要将注液塞12取出时,通过螺钉钻入注液孔内,且对准上定位孔1211,将螺钉拧人注液塞12内,从而取出,方便电池的维护以及回收,并且,在密封铝片13焊接失败后,也可以将注液塞12取出,以便于二次加工。
沿顶盖片11的外周至内部的方向上,上定位孔1211的外周逐渐收缩,这样,在需要将螺钉拧入注液塞12内时,更加便于螺钉定位到上定位孔1211中,防止对注液孔的侧壁造成损伤。
同时,上定位孔1211置于注液塞12的中部位置,避免螺钉在拧入注液塞12内时,对注液孔的侧壁造成损伤。
另外,注液塞12形成有朝顶盖片11的外部凸起的上凸起部121,上定位孔1211形成在上凸起部121,设有的上凸起部121,以便于在自动化的运行过程中,机械夹持上凸起部121,使注液塞12嵌入注液孔或从注液孔取出。
并且,注液塞12形成有朝顶盖片11的内部凸起的下凸起部122,下凸起部122形成有朝顶盖片11的内部开口的下定位孔1221,这样,机械也可夹持下凸起部122,使上凸起部121朝向嵌入注液孔内,从下定位孔1221取出注液塞12。
这样,上凸起部121与下凸起部122以注液塞12的中部对称布置,且上定位孔1211与下定位孔1221以注液塞12中部对称布置,件注液塞12的上下两侧的结构相同,更加便于机械自动操作,即不需要考虑注液塞12的方向。
此外,沿注液塞12的中部至上下两侧,注液塞12的外周逐渐收缩,且呈弧状过渡,以便于注液塞12紧密嵌入注液孔内;且位于顶盖片11的外部,在注液孔与顶盖片11的交界位置为圆角过渡,同样,以便于注液塞12嵌入注液孔内。
另外,顶盖片11上具有限制注液塞12朝顶盖片11内部移动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形成在靠近顶盖片11内部的位置,这样,在将注液塞12向下塞入注液孔内时,通过设有的限位结构限制了注液塞12继续朝下移动,防止注液塞12穿透过顶盖片11。
具体的,限位结构包括置于注液孔中部的限位柱111,限位柱111与顶盖片11固定连接,且当注液塞12朝向顶盖片11内移动时,限位柱111抵接嵌入进下定位孔1221内,这样,一方面限位柱111作为限位作用,避免注液塞12继续朝下移动,另一方面,通过位于中部的限位柱111可以作为注液塞12的一个导向作用,使注液塞12能竖直向下嵌入注液孔内,避免倾斜。
本实施例中,下定位孔1221与上定位孔1211同样是以注液塞12的中部对称布置,沿顶盖片11的内部至外部的方向上,下定位孔1221逐渐收缩,这样,沿顶盖片11的内部至外部的方向上,在限位柱111朝向顶盖片11外部的上端外周同样是收缩的,以便于限位柱111抵接嵌入下定位孔1221内。
另外,为了防止限位柱111对注液孔造成堵塞,限位柱111通过向四周延伸出连接条112与顶盖片11固定连接实现固定,并且,连接条112之间形成的间隙则可以供电解液进入电池内部,而不会造成注液孔的堵塞;当然限位柱111与顶盖片11之间的连接不限于上述结构,只要能实现限位柱111的稳固连接以及注液孔的畅通均可纳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中,顶盖片11的外部形成有供密封铝片13嵌入的注液槽,注液孔形成在注液槽内,将密封铝片13置于注液槽内,使密封铝片13与注液塞12之间固定的更加稳定。
并且,顶盖片11具有朝向顶盖片11的外部的外端面,密封铝片13具有朝向顶盖片11的外部的上端面,当密封铝片13嵌入注液槽内时,密封铝片13的上端面与顶盖片11的外端面平齐,即,当密封铝片13安装固定完成后,密封铝片13的外周是抵接着注液槽的侧壁的,顶盖片11的表面呈平整状,更加不利于密封铝片13掉落,并且,顶盖片11的外表美观。
同时,注液槽向下凹陷形成有定位槽,密封铝片13朝向顶盖片11凸出形成有定位凸起131,密封铝片13与顶盖片11固定连接时,顶盖片11的定位凸起131嵌入定位槽内;且注液孔形成在定位槽内,这样,以便于密封铝片13的安装定位,同时,定位凸起131的外周抵接着定位槽的侧壁,密封铝片13安装紧密,位置固定。
另外,上述定位凸起131呈环形状,且定位凸起131内包围形成有朝下开口的纳入槽132,纳入槽132正对上述注液孔,这样,避免了注液槽与密封铝片13接触,使密封铝片13能够紧密固定;这样,为了便于加工,在密封铝片13的上端面形成有朝上开口的环状槽133,环状槽133正对上述定位凸起131。
此外,为了便于密封铝片13纳入注液槽内,沿顶盖片11的内部至外部的方向上,定位槽的外周也逐渐扩大;对应的,定位凸起131的外周也逐渐扩大,以便于密封铝片13纳入注液槽内,且与顶盖片11稳定固定。
本实施例中,密封铝片13与顶盖片11之间通过穿透焊固定连接,具体的,使密封铝片13与注液槽的底部之间进行穿透焊连接,使用穿透焊减少了密封铝片13与顶盖片11之间的焊缝,同时,便于后续将密封铝片13取出,进一步再取出注液塞12。
另外,沿顶盖片11的外部至内部的方向上,注液孔逐渐收缩,这样,将注液塞12向下塞入注液孔时,越朝顶盖片11的内部,注液塞12塞入的越发紧密,并且,也更容易取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片、注液塞以及密封铝片,所述顶盖片上设有朝电池内部倒入电解液的注液孔,所述注液塞嵌入所述注液孔内,且抵接所述注液孔的侧壁,所述密封铝片置于所述顶盖片的外部封盖所述注液孔,且所述密封铝片与所述顶盖片固定连接;所述注液塞上具有朝所述顶盖片的外部开口的上定位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塞形成有朝所述顶盖片的外部凸起的上凸起部,所述上定位孔形成在所述上凸起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塞形成有朝所述顶盖片的内部凸起的下凸起部,所述下凸起部形成有朝所述顶盖片的内部开口的下定位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起部与所述下凸起部以所述注液塞的中部对称布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片上具有限制所述注液塞朝所述顶盖片内部移动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形成在靠近所述顶盖片内部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置于所述注液孔中部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顶盖片固定连接,且当所述注液塞朝向所述顶盖片内移动时,所述限位柱抵接嵌入进所述下定位孔内。
7.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片的外部形成有供所述密封铝片嵌入的注液槽,所述注液孔形成在所述注液槽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片具有朝向所述顶盖片的外部的外端面,所述密封铝片具有朝向所述顶盖片的外部的上端面,当所述密封铝片嵌入所述注液槽内时,所述密封铝片的上端面与所述顶盖片的外端面平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槽向下凹陷形成有定位槽,所述密封铝片朝向所述顶盖片凸出形成有定位凸起,所述密封铝片与所述顶盖片固定连接时,所述顶盖片的定位凸起嵌入所述定位槽内;且所述注液孔形成在所述定位槽内。
10.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铝片与所述顶盖片之间通过穿透焊固定连接。
CN201821263934.4U 2018-08-07 2018-08-07 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 Active CN2084784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63934.4U CN208478459U (zh) 2018-08-07 2018-08-07 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63934.4U CN208478459U (zh) 2018-08-07 2018-08-07 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78459U true CN208478459U (zh) 2019-02-05

Family

ID=65208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63934.4U Active CN208478459U (zh) 2018-08-07 2018-08-07 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7845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3411A (zh) * 2018-08-07 2018-12-28 深圳市瑞德丰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
CN113823874A (zh) * 2021-07-21 2021-12-21 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便于回收利用的圆柱电池模组及回收利用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3411A (zh) * 2018-08-07 2018-12-28 深圳市瑞德丰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
CN109103411B (zh) * 2018-08-07 2023-11-28 东莞瑞德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
CN113823874A (zh) * 2021-07-21 2021-12-21 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便于回收利用的圆柱电池模组及回收利用方法
CN113823874B (zh) * 2021-07-21 2023-10-31 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便于回收利用的圆柱电池模组及回收利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78459U (zh) 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
CN108039423A (zh) 软包电池侧封封头及软包电池封口方法
CN208848940U (zh) 一种电池顶盖
CN206947392U (zh) 电池盖板与极柱的密封结构
KR20080041623A (ko) 리튬이온 배터리 캡, 배터리 케이스 및 배터리
CN109103411A (zh) 电池顶盖的注液孔保护结构
CN205376589U (zh) 密封装置及二次电池
CN206558561U (zh) 一种圆柱形电池防爆盖板
CN211376797U (zh) 具有防爆结构的电池
CN210668438U (zh) 电池盖板及电池组件
CN208955094U (zh) 钉型蓄电池接线片
CN208478461U (zh) 防止电池内部污染的化成钉
CN220753708U (zh) 一种注液结构、盖板结构及锂离子电池
CN209487545U (zh) 一种翻转片精准翻转的电池顶盖
CN220895649U (zh) 一种电池盖板及电池
CN211826020U (zh) 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
CN105781469A (zh) 重力自封抢喷装置
CN215059666U (zh) 一种高压球阀
CN208986056U (zh) 一种电池箱、电池模组及新能源汽车
CN218731349U (zh) 一种盖板结构及电池
CN220934244U (zh) 一种电池盖帽及盖帽集液结构
CN219610701U (zh) 电池及电池包
CN218039490U (zh) 大铝壳电池顶盖贴片
CN207423230U (zh) 一种外壳铅封
CN217788571U (zh) 一种电池顶盖及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3200 Minghu Road,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399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Redford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7 Shenzhen, Guangdong, Guangming New District, Martin street, Sixth Industrial Zone, sixth 3A Industrial Park, Xu FA Science Park 6, 7, 3 buildings.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RED FAIRY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