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70726U - 一种积放式辊筒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积放式辊筒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70726U
CN208470726U CN201820285275.8U CN201820285275U CN208470726U CN 208470726 U CN208470726 U CN 208470726U CN 201820285275 U CN201820285275 U CN 201820285275U CN 208470726 U CN208470726 U CN 2084707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frame
support frame
turntable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8527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明亮
张权
吴光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anrun Intelligent Equipment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anrun Intelligent Equipment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anrun Intelligent Equipment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anrun Intelligent Equipment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8527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707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707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707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积放式辊筒输送系统,由多条输送线组成,输送线包括:工作台、辊筒输送模块和张紧模块;工作台沿长度方向的一侧面上设置连接组件;辊筒模块包括沿长度方向设置在工作台上的支撑架和架在支撑架上的多个辊筒;其中,辊筒的一端设置在支撑架上;辊筒的另一端与张紧模块通过链条活动连接;张紧模块固定在工作台的沿长度方向的内侧面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型材支撑架和张紧模块,解决了重负载输送过程出现的辊筒损坏而拆卸困难的问题,使得该辊筒输送线的安装和维修便捷,同时可保证整个输送系统的平稳、高效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积放式辊筒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积放式辊筒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辊筒输送线适用于各类箱、包、托盘等件货的输送,散料、小件物品或者不规则的物品需放在托盘上或周转箱内输送。辊筒输送线能够输送单件重量很大的物料,或者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辊筒输送线适用于底部是平面的物品输送,主要由辊筒、机架、驱动等部分组成。辊筒呈等间距的状态分布在机架上,相邻辊筒之间存在明显的宽度较大的间隙。
由于现有的辊筒输送线采用较长的链条输送线,主要主送重量大、体积大的物件,因此在输送的过程中,辊筒长期处于重负载荷的的工作环境中,辊筒容易发生损坏。由于辊筒与机架之间的安装固定结构复杂,造成辊筒的维修更换不便。
此外,在链条输送线中,链条张紧力的控制尤其重要。若张紧力过小,张紧效果不显著,链条运行过程中会变形松弛,造成跳齿、掉链等现象,容易发生意外。若张紧力过大时,链条运行过程中易于产生噪声并且有可能发生断裂,也容易引发危险事故。因此,为了使整个输送链的链条张力均衡,需配备张紧装置将张紧力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否则会影响链条的平稳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积放式辊筒输送系统,其通过设置型材支撑架和张紧模块,决了重负载输送过程出现的辊筒损坏而拆卸困难的问题,使得该辊筒输送线的安装和维修便捷,同时可保证整个输送系统的平稳、高效运行。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积放式辊筒输送系统,由多条输送线组成,所述输送线包括:
工作台,所述工作台沿长度方向的一侧面上设置连接组件;
辊筒输送模块,所述辊筒模块包括沿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支撑架和架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多个辊筒;
其中,所述辊筒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辊筒的另一端与所述张紧模块通过链条活动连接;
张紧模块,所述张紧模块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沿长度方向的内侧面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上型材架和与所述上型材架配合的下型材架;所述辊筒与所述下型材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张紧模块包括第一张紧架、第一电机、第一动力链轮、第一张紧件、2个第一辊筒链轮;所述第一张紧架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侧面;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一张紧架上并与所述第一动力链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辊筒链轮位于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并与所述辊筒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其中,所述第一张紧件包括第一张紧杆、移动套筒、第一弹簧和第一张紧链轮;
所述第一张紧杆平行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动力链轮的上部;所述移动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一张紧杆上并与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的第一张紧链轮连接;所述第一张紧链轮位于所述第一动力链轮和第一辊筒链轮之间;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张紧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张紧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套筒连接。
优选的,所述张紧模块包括第二张紧架、第二电机、第二动力链轮、第二张紧件、2个第二辊筒链轮;所述第二张紧架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侧面;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二张紧架上并与所述第二动力链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辊筒链轮位于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并与所述辊筒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其中,所述第二张紧件包括第二张紧杆、第二弹簧和2个第二张紧链轮;所述第二张紧杆平行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内并位于所述第二动力链轮的上部;所述第二张紧链轮套设在所述第二张紧杆上;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二张紧杆且位于所述第二张紧链轮之间。
优选的,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线之间的转台模块;所述转台模块包括转台、转动位置编码器、驱动机构和转台支架;所述转台设置在所述转台支架的顶部;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转台的底部并固定在所述转台支架上;所述转动位置编码器固定在转台上;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和与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齿轮组;所述齿轮组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台转动连接。
优选的,进一步包括安全挡板;所述安全挡板卡设在所述支撑架上且位于所述辊筒与链条连接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弧形岔道;所述岔道位于架在所述支撑架上并位于所述辊筒的上方。
使用时,只需将下型材架固定在工作台上,之后将辊筒的一端固定在下型材上,辊筒的另一端通过链条与张紧模块连接,最后将上型材通过凹凸结构与下型材卡合。至此,该输送线即完成了安装。需要维修时,只需取下上型材架进行辊筒更换维修即可,即安装及拆卸方便。
输送线的工作过程中,链条通过张紧模块进行张紧的工作原理为:在一种张紧模块中,链条将第一动力链轮和第一张紧链轮包绕在链条所围成的空间内,链条的两端分别在两个第一辊筒链轮之间的间隙穿过后,将支撑架内的辊筒包绕在链条所围成的空间封闭空间内。张紧时,第一张紧链轮带动移动套筒压缩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形变量即可吸收来自链条的张紧力。同理,在另一种张紧模块中,链条将第二动力链轮和2个第二张紧链轮包绕在链条所围成的空间内,链条的两端分别在两个第二辊筒链轮之间的间隙穿过后,将支撑架内的辊筒包绕在链条所围成的空间封闭空间内。张紧时,第二张紧链轮带动第二张紧链轮相向挤压并压缩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形变量即可吸收来自链条的张紧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上型材架和下型材架,可方便的完成该输送线的安装及拆卸,解决了重负载输送过程出现的辊筒损坏而拆卸困难的问题。此外,通过设置张紧模块,使得整个输送链的链条张力均衡,继而可保证该输送系统的平稳、高效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积放式辊筒输送系统的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D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张紧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张紧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转台模块的立体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其中,1-工作台,2-辊筒输送模块,30-第一张紧架,31-第一电机,32-第一动力链轮,33-第一张紧件,34-第一辊筒链轮,331-第一张紧杆,332-第一张紧链轮,35-第二张紧架,36-第二电机,37-第二动力链轮,38-第二张紧件,39-第二辊筒链轮,4-转台模块,41-转台,42-转动位置编码器,43-驱动机构,44-转台支架,5-岔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一种积放式辊筒输送系统,由多条输送线组成,输送线包括:工作台1、辊筒输送模块2和张紧模块。具体的,工作台1沿长度方向的一侧面上设置连接组件,用于连接相邻的输送线;辊筒模块包括沿长度方向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支撑架和架在支撑架上的多个辊筒;其中,辊筒的一端设置在支撑架上;辊筒的另一端与张紧模块通过链条活动连接;张紧模块固定在工作台1的沿长度方向的内侧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包括上型材架和与上型材架配合的下型材架;辊筒与下型材架连接。上型材架和下型材架之间的装配采购凹凸机构对接。辊筒安装孔采用加工中心加工,保证孔位的一致性。
在本实施例中,张紧模块包括第一张紧架30、第一电机31、第一动力链轮32、第一张紧件33、2个第一辊筒链轮34;第一张紧架30固定在工作台1的侧面;第一电机31固定在第一张紧架30上并与第一动力链轮32的输入端连接;第一辊筒链轮34位于支撑架的内部并与辊筒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其中,第一张紧件33包括第一张紧杆331、移动套筒、第一弹簧和第一张链轮332;第一张紧杆331平行设置在支撑架内并位于第一动力链轮32的上部;移动套筒套设在第一张紧杆331上并与固定在支撑架上的第一张链轮332连接;第一张链轮332位于第一动力链轮32和第一辊筒链轮34之间;第一弹簧套设在第一张紧杆331上;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张紧杆331上;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移动套筒连接。
在又一实施例中,张紧模块包括第二张紧架35、第二电机36、第二动力链轮37、第二张紧件38、2个第二辊筒链轮39;第二张紧架35固定在工作台1的侧面;第二电机36固定在第二张紧架35上并与第二动力链轮37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辊筒链轮39位于支撑架的内部并与辊筒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其中,第二张紧件38包括第二张紧杆、第二弹簧和2个第二张紧链轮;第二张紧杆平行设置在支撑架内并位于第二动力链轮37的上部;第二张紧链轮套设在第二张紧杆上;第二弹簧套设在第二张紧杆且位于第二张紧链轮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设置在输送线之间的转台41模块4;转台41模块4包括转台41、转动位置编码器42、驱动机构43和转台支架44;转台41设置在转台支架44的顶部;驱动机构43设置在转台41的底部并固定在转台支架44上;转动位置编码器42固定在转台41上;其中,驱动机构43包括第三电机和与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齿轮组;齿轮组的输出端与转台41转动连接。物料输送到转动位置编码器42的位置处时,若需要转向,控制系统控制转动位置编码转动角度,转动位置编码器42带动转台41转动,从而可完成物料的转向。其中,转动位置编码器42设置90°。180°和270°的角度档位。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安全挡板;安全挡板卡设在支撑架上且位于辊筒与链条连接的一侧。安全挡板设置在链条和铝型材中间,保证设备运行过程中链条传动对人员和设备带来的安全隐患。
在本实施例中,工作台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弧形岔道5;岔道5位于架在支撑架上并位于辊筒的上方。当物料输送到岔道5处时,独特的转弯岔道5设计,有效的保证物料在辊筒的上表面组成的辊道上的自由转动。
使用时,只需将下型材架固定在工作台1上,之后将辊筒的一端固定在下型材上,辊筒的另一端通过链条与张紧模块连接,最后将上型材通过凹凸结构与下型材卡合。至此,该输送线即完成了安装。需要维修时,只需取下上型材架进行辊筒更换维修即可,即安装及拆卸方便。
输送线的工作过程中,链条通过张紧模块进行张紧的工作原理为:在一种张紧模块中,链条将第一动力链轮32和第一张链轮332包绕在链条所围成的空间内,链条的两端分别在两个第一辊筒链轮34之间的间隙穿过后,将支撑架内的辊筒包绕在链条所围成的空间封闭空间内。张紧时,第一张链轮332带动移动套筒压缩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形变量即可吸收来自链条的张紧力。同理,在另一种张紧模块中,链条将第二动力链轮37和2个第二张紧链轮包绕在链条所围成的空间内,链条的两端分别在两个第二辊筒链轮39之间的间隙穿过后,将支撑架内的辊筒包绕在链条所围成的空间封闭空间内。张紧时,第二张紧链轮带动第二张紧链轮相向挤压并压缩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形变量即可吸收来自链条的张紧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上型材架和下型材架,可方便的完成该输送线的安装及拆卸,解决了重负载输送过程出现的辊筒损坏而拆卸困难的问题。此外,通过设置张紧模块,使得整个输送链的链条张力均衡,继而可保证该输送系统的平稳、高效运行。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积放式辊筒输送系统,由多条输送线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线包括:
工作台,所述工作台沿长度方向的一侧面上设置连接组件;
辊筒输送模块,所述辊筒模块包括沿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支撑架和架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多个辊筒;
其中,所述辊筒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辊筒的另一端与张紧模块通过链条活动连接;
张紧模块,所述张紧模块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沿长度方向的内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积放式辊筒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上型材架和与所述上型材架配合的下型材架;所述辊筒与所述下型材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积放式辊筒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模块包括第一张紧架、第一电机、第一动力链轮、第一张紧件、2个第一辊筒链轮;所述第一张紧架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侧面;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一张紧架上并与所述第一动力链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辊筒链轮位于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并与所述辊筒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其中,所述第一张紧件包括第一张紧杆、移动套筒、第一弹簧和第一张紧链轮;
所述第一张紧杆平行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动力链轮的上部;所述移动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一张紧杆上并与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的第一张紧链轮连接;所述第一张紧链轮位于所述第一动力链轮和第一辊筒链轮之间;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一张紧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张紧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套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积放式辊筒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模块包括第二张紧架、第二电机、第二动力链轮、第二张紧件、2个第二辊筒链轮;所述第二张紧架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侧面;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二张紧架上并与所述第二动力链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辊筒链轮位于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并与所述辊筒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其中,所述第二张紧件包括第二张紧杆、第二弹簧和2个第二张紧链轮;所述第二张紧杆平行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内并位于所述第二动力链轮的上部;所述第二张紧链轮套设在所述第二张紧杆上;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二张紧杆且位于所述第二张紧链轮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积放式辊筒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线之间的转台模块;所述转台模块包括转台、转动位置编码器、驱动机构和转台支架;所述转台设置在所述转台支架的顶部;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转台的底部并固定在所述转台支架上;所述转动位置编码器固定在转台上;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和与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齿轮组;所述齿轮组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台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积放式辊筒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安全挡板;所述安全挡板卡设在所述支撑架上且位于所述辊筒与链条连接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积放式辊筒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弧形岔道;所述岔道位于架在所述支撑架上并位于所述辊筒的上方。
CN201820285275.8U 2018-03-01 2018-03-01 一种积放式辊筒输送系统 Active CN2084707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85275.8U CN208470726U (zh) 2018-03-01 2018-03-01 一种积放式辊筒输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85275.8U CN208470726U (zh) 2018-03-01 2018-03-01 一种积放式辊筒输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70726U true CN208470726U (zh) 2019-02-05

Family

ID=65205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85275.8U Active CN208470726U (zh) 2018-03-01 2018-03-01 一种积放式辊筒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707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57193U (zh) 锥齿轮积放辊道
CN105151650A (zh) 一种板链式输送机
CN201086997Y (zh) 链条输送机
CN202346292U (zh) 物流输送的转向输送装置
BRPI1001600A2 (pt) transportador de viga de suspensão
CN104594944A (zh) 高效安全型矿用液压支架安装运输车
EP3212541B1 (en) Rail conveyor system with vertical carriage return
CN208470726U (zh) 一种积放式辊筒输送系统
CN103552807B (zh) 垂直输送机
CN105480777A (zh) 多层铺布机的布卷输送装置
CN205184389U (zh) 一种桁架机器人式自动上下料装置
CN109867106B (zh) 一种具有自动识别系统的组合式传送带
CN207551140U (zh) 一种出口转接链床
CN202848507U (zh) 铝型材多楔带辊道输送机
CN104859996A (zh) 一种多功能输送机
CN203486457U (zh) 垂直输送机
KR20120061295A (ko) 턴 테이블을 활용한 굴삭기의 조립 공정 설비
CN215796431U (zh) 一种链条拉紧装置
CN208054250U (zh) 具有称重功能的链式输送机
CN207774179U (zh) 一种双翼输送机
CN107985955A (zh) 双翼输送机
CN207312452U (zh) 皮带输送装置
CN109941669A (zh) 高台仓库运输用平台
CN208731873U (zh) 普链快速切换驱动装置
CN109335613A (zh) 流水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