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70266U - 一种自动压气雾阀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压气雾阀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70266U
CN208470266U CN201820607513.2U CN201820607513U CN208470266U CN 208470266 U CN208470266 U CN 208470266U CN 201820607513 U CN201820607513 U CN 201820607513U CN 208470266 U CN208470266 U CN 2084702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wheel
star
positioning plate
rot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0751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District Gentry Synthetic Ag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District Gentry Synthetic Ag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District Gentry Synthetic Ag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District Gentry Synthetic Ag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0751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702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702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702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动压气雾阀设备,包括工作台、设置在工作台上并用于输送和定位气雾罐的转动装置及用于向气雾罐注入液体的注液装置;转动装置包括上下间隔布设的上星轮及下星轮,上星轮及下星轮之间通过第一固定柱固定连接;注液装置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第一支柱、固定在第一支柱上并可上下调整位置的第一升降座、固定在第一升降座上的第一定位板及若干固定在第一定位板底部并各自向下方气雾罐进行注液的喷头,第一支柱位于上星轮的左后方。本实用新型注液装置和封装机构均靠近转动装置,有效缩短气雾罐在注液和封装两道工序之间的输送距离,提高本自动压气雾阀设备的结构紧凑性,减少液体的挥发,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压气雾阀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压气雾阀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空的气雾罐进行注液后,需要经过一段较长的输送带输送到转动装置中,再进行气雾阀的封装作业,注液和封装两道工序之间的输送距离较长,不利于设备结构的紧凑性,需要注入气雾罐的液体一般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和毒性,对人体有害,较长的输送距离会增大液体的挥发量,污染环境,对人体产生侵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动压气雾阀设备,注液装置和封装机构距离短,有效缩短气雾罐在注液和封装两道工序之间的输送距离,提高本自动压气雾阀设备的结构紧凑性,减少液体的挥发,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动压气雾阀设备,包括工作台、设置在工作台上并用于输送和定位气雾罐的转动装置及用于向气雾罐注入液体的注液装置;
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上下间隔布设的上星轮及下星轮,上星轮及下星轮之间通过第一固定柱固定连接,工作台下部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具有向上穿出工作台的传动轴,下星轮固定安装在传动轴上;
所述上星轮边缘沿周向均布有若干用于输送和定位气雾罐的第一容罐槽,下星轮对应每一第一容罐槽均设有一第二容罐槽,每一第一容罐槽和对应的第二容罐槽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重合;
所述注液装置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第一支柱、固定在第一支柱上并可上下调整位置的第一升降座、固定在第一升降座上的第一定位板及若干固定在第一定位板底部并各自向转动装置上的气雾罐进行注液的喷头,第一支柱位于上星轮的左后方,若干喷头以传动轴为轴心周向等距排列,喷头位于上星轮边缘的上方。
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将气雾阀装配到气雾罐上的封装机构,封装机构位于转动装置的右后方。
所述第一固定柱的数量为若干支,若干支第一固定柱以传动轴为轴心周向均布在上星轮及下星轮之间。
所述第一定位板呈弧形状,第一定位板固定在第一升降座底部且靠近转动装置的一侧。
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横向的输送带,输送带位于转动装置前部,转动装置前部的左侧为进入端,转动装置前部的右侧为输出端,输送带依次横向经过转动装置的进入端和输出端;
所述输送带的后侧设置有用于引导气雾罐的竖板,输送带的前侧设置有用于引导气雾罐的的横板,竖板和横板之间构成用于输送气雾罐的区间;
所述竖板固定在工作台上,横板通过第二固定柱固定在工作台上;
所述横板对应转动装置的进入端设有第一导向弧边,横板对应转动装置的输出端设有第二导向弧边;
所述竖板设有用于避开转动装置进入端和输出端的第一缺口,横板在高度方向上位于上星轮及下星轮之间。
所述转动装置外围设置有第一弧形环,第一弧形环与上星轮及下星轮之间留有用于输送气雾罐的间隔,第一弧形环位于竖板后部,第一弧形环两端分别延伸至转动装置的进入端和输出端并分别与竖板后表面相接,第一弧形环在高度方向上位于上星轮及下星轮之间,第一弧形环通过第二固定柱固定在工作台上。
所述封装机构包括支架组件及用于接收气雾阀并将气雾阀放置入气雾罐中的进料装置,支架组件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第二支柱、固定在第二支柱上并可上下调整位置的第二升降座及固定在第二升降座的第二定位板,第二支柱位于上星轮的右后方,进料装置设置在第二定位板上,进料装置位于上星轮边缘的上方。
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固定架、连接板、进料管、铰接座、用于容纳气雾阀的输送管道、摆动驱动装置、用于吸取气雾阀和释放气雾阀的气泵;
所述固定架固定在第二定位板上,固定架上开设有空槽,空槽贯通固定架的上部、前部及后部;
所述连接板固定在固定架左侧的顶部,进料管固定在连接板上,进料管倾斜设置,进料管靠近固定架的一侧低于远离固定架的一侧;
所述铰接座铰接在固定架上且位于空槽内,输送管道插装在铰接座上且两端分别穿出铰接座的上下两端面;
所述输送管道顶部封闭、底部贯通,气泵和输送管道顶部通过气管连接;
所述固定架底部设置有用于输出气雾阀的第一通孔,第二定位板上对应第一通孔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连通;
所述摆动驱动装置和气泵均设置在固定架右侧的外表面上,气泵位于摆动驱动装置下方;
所述摆动驱动装置与铰接座传动连接并驱动其转动以使输送管道底部与进料管接通以及使输送管道底部与第一通孔接通。
所述摆动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气缸、转盘及L型拨杆;
所述铰接座的左右两侧均具有铰接在固定架上的转轴,铰接座右侧的转轴穿出固定架的右侧面,转盘与右侧的转轴固定连接,转盘位于第一气缸下方,气泵位于转盘下方,L型拨杆位于转盘后方;
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在固定架的右侧面上,转盘的右侧面上固定有上拨动块及下拨动块,第一气缸具有向后方伸缩的杆部;
所述L型拨杆铰接在固定架的右侧面上,L型拨杆的一端与第一气缸的杆部铰接,另一端伸入转盘的右侧面上并位于上拨动块及下拨动块之间。
所述封装机构包括用于将气雾阀扣压并固定在气雾罐上的封口夹紧装置,封口夹紧装置设置在第二定位板上,封口夹紧装置位于进料装置前方且位于上星轮边缘的上方;
所述封口夹紧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定位板上的下压气缸,下压气缸具有向下冲压的杆部,下压气缸杆部底部设置有与气雾阀头部形状契合的冲头,第二定位板上对应下压气缸的杆部开设有第三通孔,下压气缸的杆部向下穿过第三通孔,冲头位于第二定位板下方。
所述第二定位板呈弧形状,第二定位板固定在第二升降座底部且靠近转动装置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注液装置和封装机构均靠近转动装置,气雾罐完成注液后,紧接着进行气雾阀的装配,有效缩短气雾罐在注液和封装两道工序之间的输送距离,注液和封装两道工序之间不需要输送带进行输送,提高本自动压气雾阀设备的结构紧凑性,减少液体的挥发,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保证自动压气雾阀设备的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注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4,本自动压气雾阀设备,包括工作台1、设置在工作台1上并用于输送和定位气雾罐的转动装置及用于向气雾罐注入液体的注液装置;
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上下间隔布设的上星轮2及下星轮3,上星轮2及下星轮3之间通过第一固定柱4固定连接,工作台1下部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具有向上穿出工作台1的传动轴5,下星轮3固定安装在传动轴5上;
所述上星轮2边缘沿周向均布有若干用于输送和定位气雾罐的第一容罐槽41,下星轮3对应每一第一容罐槽41均设有一第二容罐槽42,每一第一容罐槽41和对应的第二容罐槽4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重合;
本实施例中,第一容罐槽41和第二容罐槽42的数量均为16个,每个第一容罐槽41均与其中一个第二容罐槽42相对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上星轮2及下星轮3的设置有效提高气雾罐在转动装置内进行输送时的稳定性,避免其发生错位以及倾倒。
所述注液装置包括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第一支柱7、固定在第一支柱7上并可上下调整位置的第一升降座8、固定在第一升降座8上的第一定位板9及若干固定在第一定位板9底部并各自向转动装置上的气雾罐进行注液的喷头10,第一支柱7位于上星轮2的左后方,若干喷头10以传动轴5为轴心周向等距排列,喷头10位于上星轮2边缘的上方。
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用于将气雾阀装配到气雾罐上的封装机构,封装机构位于转动装置的右后方。
气雾阀包括头部及连接头部底面的长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所述喷头10通过管道外接有泵,泵通过管道外接有用于装载液体的液体池或者液体槽,泵启动时,喷头10将液体注入到气雾罐内。
当需要注射的液体仅为一种时,若干个喷头10可以外接同一个泵,以及使用同一个液体池;当需要注射的液体为多个种类时,则喷头10外接不同的泵以及使用不同的液体池,根据实际产品的差异进行构建连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本实施例中,采用前一种方案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喷头10的数量为6个且依次间隔排列,6个喷头10向气雾罐注入同种的液体。
封装机构装配气雾阀的速度较快,完成气雾阀装配后,转动装置继续转动,此种情况下,单个喷头10并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单一气雾罐的注液工作,因此,配置多个喷头10,分步对同一个气雾罐进行注液,既可满足气雾罐注液量,又不影响气雾阀的装配,大大提高了自动压气雾阀设备的工作效率。
传动轴5驱动下星轮3每一次转动相同的角度,保证喷头10、第一容罐槽41、及第二容罐槽42能够相对应。
喷头10进行注射作业时,转动装置的位置需要与各个喷头10的位置匹配,每个喷头10的下方均正对有一气雾罐(即每个喷头10在竖直方向上,均对应一个第一容罐槽41以及一个第二容罐槽42)。
完成注液作业的气雾罐在转动装置的转动作用下继续输送,进入到封装机构的工作范围,封装机构将气雾阀装配到气雾罐上。
需要注入的气雾罐的液体一般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和毒性,对人体有害。
注液装置和封装机构均靠近转动装置,气雾罐完成注液后,紧接着进行气雾阀的装配,有效缩短气雾罐在注液和封装两道工序之间的输送距离,注液和封装两道工序之间不需要输送带进行输送,提高本自动压气雾阀设备的结构紧凑性,减少液体的挥发,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保证自动压气雾阀设备的使用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柱4的数量为若干支,若干支第一固定柱4以传动轴5为轴心周向均布在上星轮2及下星轮3之间,实现上星轮2及下星轮3的固定安装,上星轮2及下星轮3的转动实现联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板9呈弧形状,第一定位板9固定在第一升降座8底部且靠近转动装置的一侧,便于本自动压气雾阀设备结构的紧凑性。
弧形状的第一定位板9的圆心与上星轮2的圆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横向的输送带11,输送带11位于转动装置前部,转动装置前部的左侧为进入端,转动装置前部的右侧为输出端,输送带11依次横向经过转动装置的进入端和输出端;
所述输送带11的后侧设置有用于引导气雾罐的竖板12,输送带11的前侧设置有用于引导气雾罐的的横板13,竖板12和横板13之间构成用于输送气雾罐的区间;
所述竖板12固定在工作台1上,横板13通过第二固定柱14固定在工作台1上;
所述横板13对应转动装置的进入端设有第一导向弧边15,横板13对应转动装置的输出端设有第二导向弧边16;
气雾罐从输送带11的左侧进入,气雾罐在第一导向弧边15的引导下,进入到转动装置的进入端并嵌入到相应的第一容罐槽41和第二容罐槽42中,气雾罐在转动装置的转动过程中,气雾罐依次停留在每一个喷头10下方,完成雾罐6的注液作业,气雾罐在转动装置的转动作用下继续输送,进入到封装机构的工作范围,封装机构将气雾阀装配到气雾罐上,气雾罐继续输送,在第二导向弧边16的引导下,脱离第一容罐槽41和第二容罐槽42,从转动装置的输出端输出,重新进入到输送带11上并向右输送。
所述竖板12设有用于避开转动装置进入端和输出端的第一缺口,横板13在高度方向上位于上星轮2及下星轮3之间,避免竖板12和横板13对上星轮2及下星轮3的干涉。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装置外围设置有第一弧形环18,第一弧形环18与上星轮2及下星轮3之间留有用于输送气雾罐的间隔,第一弧形环18位于竖板12后部,第一弧形环18两端分别延伸至转动装置的进入端和输出端并分别与竖板12后表面相接,第一弧形环18在高度方向上位于上星轮2及下星轮3之间,第一弧形环18通过第三固定柱51固定在工作台1上。
气雾罐进入到转动装置后,第一弧形环18能够有效引导气雾罐输送并保证其输送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封装机构包括支架组件及用于接收气雾阀并将气雾阀放置入气雾罐中的进料装置,支架组件包括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第二支柱19、固定在第二支柱19上并可上下调整位置的第二升降座20及固定在第二升降座20的第二定位板21,第二支柱19位于上星轮2的右后方,进料装置设置在第二定位板21上,进料装置位于上星轮2边缘的上方。
专利号为ZL201621321674.2的实用新型文件公开阀门自动输送取放一体装置,其运行原理与本实施例中的封装机构运行原理相同,结构相似。
第一支柱7和第二支柱19可为升降丝杠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固定架22、连接板23、进料管24、铰接座25、用于容纳气雾阀的输送管道26、摆动驱动装置、用于吸取气雾阀和释放气雾阀的气泵27;
所述固定架22固定在第二定位板21上,固定架22上开设有空槽,空槽贯通固定架22的上部、前部及后部;
所述连接板23固定在固定架22左侧的顶部,进料管24固定在连接板23上,进料管24倾斜设置,进料管24靠近固定架22的一侧低于远离固定架22的一侧;
所述铰接座25铰接在固定架22上且位于空槽内,输送管道26插装在铰接座25上且两端分别穿出铰接座25的上下两端面;
所述输送管道26顶部封闭、底部贯通,气泵27和输送管道26顶部通过气管28连接;
所述固定架22底部设置有用于输出气雾阀的第一通孔29,第二定位板21上对应第一通孔29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29与第二通孔连通;
所述摆动驱动装置和气泵27均设置在固定架22右侧的外表面上,气泵27位于摆动驱动装置下方;
所述摆动驱动装置与铰接座25传动连接并驱动其转动以使输送管道26底部与进料管24接通以及使输送管道26底部与第一通孔29接通。
进料管24远离固定架22的一端通过管道外接有输送气雾阀的设备,专利号为ZL201621321724.7的实用新型文件公开了向进料管24输送气雾阀的阀门储备自动整理输送装置,此种装置能够将气雾阀进行整理以供进料装置取用。
进料装置的运行原理如下:
摆动驱动装置驱动铰接座25转动,使输送管道26底部与进料管24接通(即输送管道26与进料管24对准),气泵27进行抽气,输送管道26内部形成负压,将一个阀门储备自动整理输送装置中整理好的气雾阀抽吸到输送管道26内,气雾阀的头部位于输送管道26封闭一侧;
摆动驱动装置驱动铰接座25转动,使输送管道26底部与第一通孔29和第二通孔连通,气泵27停止工作或者充入气体,气雾阀脱离输送管道26,并从第一通孔29中落入到气雾罐上;
重复上述步骤,实现气雾阀的输送。
输送管道26底部从进料管24的位置下落到对准第一通孔29的位置的整个过程中,气泵27保持抽气状态,输送管道26内部保持负压,同时,摆动驱动装置驱动输送管道26转动的时间较短,保证此过程中气雾阀不会从输送管道26中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气缸30、转盘31及L型拨杆32;
所述铰接座25的左右两侧均具有铰接在固定架22上的转轴33,铰接座25右侧的转轴33穿出固定架22的右侧面,转盘31与右侧的转轴33固定连接,转盘31位于第一气缸30下方,气泵27位于转盘31下方,L型拨杆32位于转盘31后方;
所述第一气缸30固定在固定架22的右侧面上,转盘31的右侧面上固定有上拨动块34及下拨动块35,第一气缸30具有向后方伸缩的杆部;
所述L型拨杆32铰接在固定架22的右侧面上,L型拨杆32的一端与第一气缸30的杆部铰接,另一端伸入转盘31的右侧面上并位于上拨动块34及下拨动块35之间。
L型拨杆32包括相互连接的竖杆和横杆,竖杆和横杆的连接处为L型拨杆32铰接在固定架22上的铰接点,竖杆端部与第一气缸30的杆部铰接,横杆端部伸入转盘31的右侧面上并位于上拨动块34及下拨动块35之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第一气缸30的杆部伸出时带动L型拨杆32转动,横杆上翘,横杆拨动上拨动块34从而带动转盘31逆时针转动,并使输送管道26底部与第一通孔29对准;
第一气缸30的杆部收入时带动L型拨杆32转动,横杆下落,横杆下压下拨动块35,从而带动转盘31顺时针转动,并使输送管道26底部与进料管24接通。
进一步地,所述封装机构包括用于将气雾阀扣压并固定在气雾罐上的封口夹紧装置,封口夹紧装置设置在第二定位板21上,封口夹紧装置位于进料装置前方且位于上星轮2边缘的上方;
所述封口夹紧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定位板21上的下压气缸36,下压气缸36具有向下冲压的杆部,下压气缸36杆部底部设置有与气雾阀头部形状契合的冲头37,第二定位板21上对应下压气缸36的杆部开设有第三通孔,下压气缸36的杆部向下穿过第三通孔,冲头37位于第二定位板21下方。
冲头37下表面的形状根据气雾阀的轮廓以及最终的加工效果而定。
封口夹紧装置亦可采用专利号为ZL201621321674.2中的形式,同样能够实现气雾阀的装配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板21呈弧形状,第二定位板21固定在第二升降座20底部且靠近转动装置的一侧,便于本自动压气雾阀设备结构的紧凑性。
弧形状的第二定位板21的圆心与上星轮2的圆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重合。
工作台1下方设置有工作柜,工作柜内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驱动电机、泵、输送带11、气泵27、第一气缸30、下压气缸36等电连接并进行信号传输以控制其运行。
控制装置外接有控制柜,控制柜位于工作台1的右侧,控制柜具有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的显示屏以及操作组件(键盘以及鼠标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本实施例中,设定驱动电机每次运行时的转动角度,再调整好转动装置(即上星轮2及下星轮3)和注液装置以及封装机构的相对位置,使传动轴5每次转动时,喷头10可与一气雾罐对准,第一通孔29可与一气雾罐对准,冲头37可与一气雾罐对准,不需要额外设置红外传感器进行定位,简化了本自动压气雾阀设备。
第一气缸30和下压气缸36均通过管道外接有驱动气泵,驱动气泵位于工作台外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而非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依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压气雾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设置在工作台(1)上并用于输送和定位气雾罐的转动装置及用于向气雾罐注入液体的注液装置;
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上下间隔布设的上星轮(2)及下星轮(3),上星轮(2)及下星轮(3)之间通过第一固定柱(4)固定连接,工作台(1)下部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具有向上穿出工作台(1)的传动轴(5),下星轮(3)固定安装在传动轴(5)上;
所述上星轮(2)边缘沿周向均布有若干用于输送和定位气雾罐的第一容罐槽(41),下星轮(3)对应每一第一容罐槽(41)均设有一第二容罐槽(42),每一第一容罐槽(41)和对应的第二容罐槽(4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重合;
所述注液装置包括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第一支柱(7)、固定在第一支柱(7)上并可上下调整位置的第一升降座(8)、固定在第一升降座(8)上的第一定位板(9)及若干固定在第一定位板(9)底部并各自向转动装置上的气雾罐进行注液的喷头(10),第一支柱(7)位于上星轮(2)的左后方,若干喷头(10)以传动轴(5)为轴心周向等距排列,喷头(10)位于上星轮(2)边缘的上方;
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用于将气雾阀装配到气雾罐上的封装机构,封装机构位于转动装置的右后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压气雾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柱(4)的数量为若干支,若干支第一固定柱(4)以传动轴(5)为轴心周向均布在上星轮(2)及下星轮(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压气雾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板(9)呈弧形状,第一定位板(9)固定在第一升降座(8)底部且靠近转动装置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压气雾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横向的输送带(11),输送带(11)位于转动装置前部,转动装置前部的左侧为进入端,转动装置前部的右侧为输出端,输送带(11)依次横向经过转动装置的进入端和输出端;
所述输送带(11)的后侧设置有用于引导气雾罐的竖板(12),输送带(11)的前侧设置有用于引导气雾罐的横板(13),竖板(12)和横板(13)之间构成用于输送气雾罐的区间;
所述竖板(12)固定在工作台(1)上,横板(13)通过第二固定柱(14)固定在工作台(1)上;
所述横板(13)对应转动装置的进入端设有第一导向弧边(15),横板(13)对应转动装置的输出端设有第二导向弧边(16);
所述竖板(12)设有用于避开转动装置进入端和输出端的第一缺口,横板(13)在高度方向上位于上星轮(2)及下星轮(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压气雾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外围设置有第一弧形环(18),第一弧形环(18)与上星轮(2)及下星轮(3)之间留有用于输送气雾罐的间隔,第一弧形环(18)位于竖板(12)后部,第一弧形环(18)两端分别延伸至转动装置的进入端和输出端并分别与竖板(12)后表面相接,第一弧形环(18)在高度方向上位于上星轮(2)及下星轮(3)之间,第一弧形环(18)通过第三固定柱(51)固定在工作台(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压气雾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机构包括支架组件及用于接收气雾阀并将气雾阀放置入气雾罐中的进料装置,支架组件包括固定在工作台(1)上的第二支柱(19)、固定在第二支柱(19)上并可上下调整位置的第二升降座(20)及固定在第二升降座(20)的第二定位板(21),第二支柱(19)位于上星轮(2)的右后方,进料装置设置在第二定位板(21)上,进料装置位于上星轮(2)边缘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压气雾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固定架(22)、连接板(23)、进料管(24)、铰接座(25)、用于容纳气雾阀的输送管道(26)、摆动驱动装置、用于吸取气雾阀和释放气雾阀的气泵(27);
所述固定架(22)固定在第二定位板(21)上,固定架(22)上开设有空槽,空槽贯通固定架(22)的上部、前部及后部;
所述连接板(23)固定在固定架(22)左侧的顶部,进料管(24)固定在连接板(23)上,进料管(24)倾斜设置,进料管(24)靠近固定架(22)的一侧低于远离固定架(22)的一侧;
所述铰接座(25)铰接在固定架(22)上且位于空槽内,输送管道(26)插装在铰接座(25)上且两端分别穿出铰接座(25)的上下两端面;
所述输送管道(26)顶部封闭、底部贯通,气泵(27)和输送管道(26)顶部通过气管(28)连接;
所述固定架(22)底部设置有用于输出气雾阀的第一通孔(29),第二定位板(21)上对应第一通孔(29)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29)与第二通孔连通;
所述摆动驱动装置和气泵(27)均设置在固定架(22)右侧的外表面上,气泵(27)位于摆动驱动装置下方;
所述摆动驱动装置与铰接座(25)传动连接并驱动其转动以使输送管道(26)底部与进料管(24)接通以及使输送管道(26)底部与第一通孔(29)接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压气雾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气缸(30)、转盘(31)及L型拨杆(32);
所述铰接座(25)的左右两侧均具有铰接在固定架(22)上的转轴(33),铰接座(25)右侧的转轴(33)穿出固定架(22)的右侧面,转盘(31)与右侧的转轴(33)固定连接,转盘(31)位于第一气缸(30)下方,气泵(27)位于转盘(31)下方,L型拨杆(32)位于转盘(31)后方;
所述第一气缸(30)固定在固定架(22)的右侧面上,转盘(31)的右侧面上固定有上拨动块(34)及下拨动块(35),第一气缸(30)具有向后方伸缩的杆部;
所述L型拨杆(32)铰接在固定架(22)的右侧面上,L型拨杆(32)的一端与第一气缸(30)的杆部铰接,另一端伸入转盘(31)的右侧面上并位于上拨动块(34)及下拨动块(35)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压气雾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机构包括用于将气雾阀扣压并固定在气雾罐上的封口夹紧装置,封口夹紧装置设置在第二定位板(21)上,封口夹紧装置位于进料装置前方且位于上星轮(2)边缘的上方;
所述封口夹紧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定位板(21)上的下压气缸(36),下压气缸(36)具有向下冲压的杆部,下压气缸(36)杆部底部设置有与气雾阀头部形状契合的冲头(37),第二定位板(21)上对应下压气缸(36)的杆部开设有第三通孔,下压气缸(36)的杆部向下穿过第三通孔,冲头(37)位于第二定位板(21)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压气雾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板(21)呈弧形状,第二定位板(21)固定在第二升降座(20)底部且靠近转动装置的一侧。
CN201820607513.2U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自动压气雾阀设备 Active CN2084702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07513.2U CN208470266U (zh)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自动压气雾阀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07513.2U CN208470266U (zh)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自动压气雾阀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70266U true CN208470266U (zh) 2019-02-05

Family

ID=65219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07513.2U Active CN208470266U (zh)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自动压气雾阀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70266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2321A (zh) * 2019-03-07 2019-05-10 扬州美达灌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气雾罐与通用底座压装装置
CN111251245A (zh) * 2020-03-04 2020-06-09 扬州美达灌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转盘式多罐分离机的双头自动插阀装置
CN112079308A (zh) * 2020-08-10 2020-12-15 孔潘婷 一种羊奶奶罐头加工工艺配套装置
CN113955697A (zh) * 2021-11-25 2022-01-21 华夏生生药业(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药品配置系统
CN115027732A (zh) * 2022-07-28 2022-09-09 扬州美达灌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双工位气雾剂灌装机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2321A (zh) * 2019-03-07 2019-05-10 扬州美达灌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气雾罐与通用底座压装装置
CN111251245A (zh) * 2020-03-04 2020-06-09 扬州美达灌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转盘式多罐分离机的双头自动插阀装置
CN111251245B (zh) * 2020-03-04 2023-11-28 扬州美达灌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转盘式多罐分离机的双头自动插阀装置
CN112079308A (zh) * 2020-08-10 2020-12-15 孔潘婷 一种羊奶奶罐头加工工艺配套装置
CN113955697A (zh) * 2021-11-25 2022-01-21 华夏生生药业(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药品配置系统
CN113955697B (zh) * 2021-11-25 2023-02-28 华夏生生药业(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药品配置系统
CN115027732A (zh) * 2022-07-28 2022-09-09 扬州美达灌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双工位气雾剂灌装机
CN115027732B (zh) * 2022-07-28 2023-09-22 扬州美达灌装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双工位气雾剂灌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70266U (zh) 一种自动压气雾阀设备
CN107986213B (zh) 一种化工产品装瓶装置
CN204873794U (zh) 注射器液体灌装封口机
CN210503282U (zh) 一种加工精度高的制药灌装机
CN111017349A (zh) 一种粉液双室袋的粉腔分装系统
CN107511662A (zh) 一种排水泵风扇减震片装配机
CN111806776B (zh) 预充式注射器灌封机
CN208008443U (zh) 一种防滴漏的常压液体自动灌装机
CN105730721A (zh) 一种真空电子数粒灌装设备
GB2476288A (en) Bucket conveyor and syringe filler
CN106241710A (zh) 全自动注射器液体灌装封口机
CN204493471U (zh) 一种圆锥滚子轴承自动装配滚子分组装置
CN203683051U (zh) 全自动保湿弹润霜灌装机
CN206051525U (zh) 全自动注射器液体灌装封口机
CN207890142U (zh) 一种试剂管灌装定位机构
CN216273043U (zh) 一种海棠果汁生产用自动灌装装置
CN212769781U (zh) 一种香水注射装瓶设备
CN108041416A (zh) 一种米饭制作加工系统
CN108751101A (zh) 一种液态农药灌装机
CN104983575B (zh) 一种注液水蜜丸填充机
CN209534208U (zh) 一种盖帽的出次品装置
CN209651876U (zh) 一种自动转桶找孔灌装机
CN205525060U (zh) 一种真空电子数粒灌装设备
CN206797809U (zh) 一种全封闭循环进料的无菌包装机
CN208080490U (zh) 一种盒装米饭封装卸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