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69813U - 座椅靠背调节机构 - Google Patents

座椅靠背调节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69813U
CN208469813U CN201820941431.1U CN201820941431U CN208469813U CN 208469813 U CN208469813 U CN 208469813U CN 201820941431 U CN201820941431 U CN 201820941431U CN 208469813 U CN208469813 U CN 2084698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component
seat back
bending part
bas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4143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戈建鸣
刘月兵
张楠
戴金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TK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TK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TK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KTK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4143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698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698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698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ir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列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座椅靠背调节机构,包括气簧组件、拉线组件和启停组件;气簧组件具有解锁装置的一端连接椅座框架,其另一端连接靠背框架;启停组件包括手柄、连接杆、拨片、为手柄提供回复力的复位弹簧和设在椅座框架上的支架,连接杆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架上,拨片固定于连接杆位于椅座框架内侧的部分,手柄固定于连接杆位于椅座框架外侧的部分;拉线组件的拉索两端分别连接拨片和解锁装置,从而实现手柄对靠背框架倾角的调节。本座椅靠背调节机构的手柄设置在椅座的侧面,符合乘客操作习惯,且操作简单、解锁方便,可维护性较高。

Description

座椅靠背调节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列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座椅靠背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铁路事业发展迅猛,未来我国高铁的“八纵八横”蓝图正在全面铺开。同时,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在追求列车提速的同时,人们对座椅乘坐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固定座椅已不能适应现在铁路行业的高速发展,由于每个人的身高、体重、坐姿等不同,只有通过人性化的设计,实现座椅靠背可调,才能满足人们的乘坐舒适性需求。
现有靠背调节机构一般是将按钮(或扣手)设置在扶手上,要求扶手型腔内有一定的空间,保证按钮调节机构安装及闸线走线。当扶手型腔尺寸要求较小时,无法在扶手内设置按钮调节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占用扶手型腔、方便调节座椅靠背的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座椅靠背调节机构,包括气簧组件、拉线组件和启停组件;气簧组件具有解锁装置的一端连接椅座框架,其另一端连接靠背框架;启停组件包括手柄、连接杆、拨片、为手柄提供回复力的复位弹簧和设在椅座框架上的支架,连接杆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架上,拨片固定于连接杆位于椅座框架内侧的部分,手柄固定于连接杆位于椅座框架外侧的部分;拉线组件的拉索两端分别连接拨片和解锁装置,从而实现手柄对靠背框架倾角的调节。
进一步地,还包括铰链组件,铰链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两端分别铰接椅座框架和第二连杆一端,第二连杆另一端通过第三铰接件铰接靠背框架,铰链组件在气簧组件伸长到最大长度时处于拉直状态。
进一步地,筒体通过第二铰接件铰接连接靠背框架,第三铰接件和第二铰接件同轴线。
进一步地,靠背框架通过第一铰接件铰接连接椅座框架,第二铰接件位于第一铰接件下方并且两者轴线平行。
进一步地,拨片包括安装套和弯折板,安装套套于连接杆并且用紧固件固定,弯折板具有第一弯折部和与第一弯折部成一定夹角的第二弯折部,第一弯折部固定于安装套并且与安装套轴线平行,第二弯折部抵接安装套外侧壁,第一弯折板上设有便于安装拉索的安装孔。
进一步地,第一弯折部上设有沿安装孔轴向贯穿第一弯折部两侧的通道,通道具有沿安装孔径向贯穿第一弯折部一侧的第一延伸段和与第一延伸段成一定夹角的第二延伸段,第二延伸段沿安装孔径向延伸至连通第一延伸段和安装孔。
进一步地,第一弯折部固定于安装套前侧,第二弯折部顶部具有与安装套外侧壁配合的凹槽,安装套嵌入凹槽内。
进一步地,气簧组件包括筒体、设在筒体内的活塞、活塞杆和解锁装置,解锁装置包括基座、解锁块和为解锁块提供回复力的扭簧,基座铰接于椅座框架,基座上具有容纳槽和与容纳槽连通的侧壁孔,活塞杆一端连接活塞,其另一端穿过侧壁孔并伸入容纳槽,解锁块置于容纳槽内并且与基座铰接,拉索连接解锁块伸出容纳槽的部分,解锁块在拉索和扭簧的作用下靠近或远离活塞杆前端。
进一步地,拉线组件包括线管和穿过线管的拉索,线管一端固定于基座,其另一端固定于支架。
进一步地,拉线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定滑轮和绕过定滑轮的拉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座椅靠背调节机构的手柄设置在椅座的侧面,符合乘客操作习惯,且操作简单、解锁方便,可维护性较高。针对不同身高、体重、乘坐习惯的人群,通过靠背调节不同的角度,满足舒适性要求。
(2)将调节机构设置在椅座的座垫下方,乘客手自然下垂,即可进行操作,而现有技术需抬起手才可进行操作。
(3)当气簧组件的活塞杆但到最大长度时,铰链组件处于拉直状态,防止有人从座椅后方大力推靠背时,可能会损坏气簧组件,因为此时气簧组件已无法拉伸长。
(4)拨片的第一弯折部上的通道和安装孔便于固定连接拉索一端,通道的L形结构可防止拉索端部脱离。第二弯折部上的凹槽与安装套外侧壁匹配,在拉索拉动第一弯折部时起支撑作用,避免第一弯折部受力变形,造成第一弯折部和安装套的连接处在长时间的拉力下开裂。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座椅靠背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座椅靠背调节机构安装在座椅上的立体示意图;
图3示出本座椅靠背调节机构安装在座椅上的前视示意图;
图4示出本座椅靠背调节机构安装在座椅上的俯视示意图;
图5示出气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拨片的结构示意图。
1-靠背框架,11-骨架,12-连接板,13-第一铰接件;
2-椅座框架;
3-气簧组件,31-筒体,32-活塞杆,33-基座,34-解锁块,35-扭簧,36-第二铰接件;
331-容纳槽,332-固定部;
4-拉线组件,41-拉索,42-线管;
5-启停组件,51-手柄,52-连接杆,53-拨片,54-复位弹簧,55-支架;
531-安装套,532-弯折板;
5321-第一弯折部,5322-第二弯折部,5323-凹槽,5324-安装孔,5325-通道;
6-铰链组件,61-第一连杆,62-第二连杆,63-底座,64-第三铰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座椅靠背调节机构,包括气簧组件3、拉线组件4、启停组件5和铰链组件6。本座椅靠背调节机构安装在座椅上,座椅包括靠背框架1和椅座框架2,椅座框架2具有向后上方延伸的左支撑部和与左支撑部相对的右支撑部,靠背框架1位于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之间,并且其下部两侧通过第一铰接件13分别铰接于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靠背框架1包括骨架11和固定于骨架11底端右侧的连接板12,连接板12向前下方延伸。
如图1、图5所示,气簧组件3包括筒体31、活塞、活塞杆32和解锁装置,筒体31通过第二铰接件36铰接连接连接板12底端,第二铰接件36和第一铰接件13轴线平行,活塞可滑动地设在筒体31内,活塞杆32一端连接活塞,其另一端安装有解锁装置,解锁装置铰接连接椅座框架2。
如图5所示,解锁装置包括基座33、解锁块34和为解锁块34提供回复力的扭簧35,基座33前端铰接于椅座框架2,基座33上具有容纳槽331和与容纳槽331连通的侧壁孔,侧壁孔位于基座33后侧,活塞杆32前端穿过侧壁孔并伸入容纳槽331,解锁块34置于容纳槽331内并且与基座33下部中间位置铰接,拉线组件4的拉索41一端连接解锁块34伸出容纳槽331的部分,解锁块34在拉索41和扭簧35的作用下靠近或远离活塞杆32前端。本实施例中的气簧组件3宜优先采用自锁型气弹簧。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拉线组件4包括线管42和穿过线管42的拉索41。基座33顶端具有向上、向后再向上延伸的固定部332,线管42一端用螺母固定于固定部332的通孔内,其另一端用螺母固定于支架55上,拉索41两端分别连接解锁块34和启停组件5的拨片53。线管42为可以弯曲但不可伸缩的螺旋金属层,芯线是钢丝绳,此时的拉线组件4为闸线。在其他实施例中,拉线组件4包括至少一个定滑轮和绕过定滑轮的拉索41,优选为两个定滑轮,两个定滑轮分别设在椅座框架2后部的左侧和右侧。
如图1、图4所示,启停组件5包括手柄51、为手柄51提供回复力的复位弹簧54、连接杆52、拨片53和设在椅座框架2上的支架55,连接杆52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架55上,拨片53固定于连接杆52位于椅座框架2内侧的部分,手柄51固定于连接杆52位于椅座框架2外侧的部分。复位弹簧54宜优先采用扭簧,安装时先将复位弹簧54从连接杆52右端套上,然后用螺母固定。
如图6所示,拨片53包括安装套531和弯折板532,安装套531套于连接杆52并且用紧固件(如圆柱销、销轴等)固定,弯折板532具有第一弯折部5321和与第一弯折部5321成一定夹角的第二弯折部5322,第一弯折部5321固定于安装套531前侧并且与安装套531轴线平行,第二弯折部5322位于安装套531下方并抵接安装套531外侧壁。优选地,第二弯折部5322顶部具有与安装套531外侧壁配合的凹槽5323,安装套531嵌入凹槽5323内。第一弯折部5321和第二弯折部5322宜优先采用垂直设计。手柄51包括用于拨动的拨动部,拨动部和弯折板532分别位于连接杆52的两侧,保证向后拨动手柄51的拨动部时,拨片53的弯折板532向前摆动。
第一弯折板532上设有便于安装拉索41的安装孔5324和沿安装孔5324轴向贯穿第一弯折板532两侧的通道5325,通道5325具有沿安装孔5324径向贯穿第一弯折板532一侧的第一延伸段和与第一延伸段成一定夹角的第二延伸段,第二延伸段沿安装孔5324径向延伸至连通第一延伸段和安装孔5324。通道优选为L形结构,即第一延伸段垂直于第二延伸段。
如图1所示,铰链组件6包括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第一连杆61两端分别铰接椅座框架2的底座63上和第二连杆62一端,第二连杆62另一端通过第三铰接件64铰接靠背框架1的连接板12,铰链组件6在气簧组件3伸长到最大长度时处于拉直状态。优选地,第三铰接件64和第二铰接件36同轴线。
实际使用中,用手向后轻轻拨动手柄51,手柄51带动连接杆52转动(从座椅的左侧看为顺时针转动),连接杆52转动的同时带动拨片53向前摆动,此时,拉索41连接拨片53的一端随拨片53一起向前移动,拉索41另一端拉动解锁块34,解锁块34向后压动活塞杆32前端的推杆,气簧组件3的阀心打开,解锁完成,此时乘客用背部对靠背框架1上部向后施加推力,靠背框架1可向后调节一定角度直至推力停止。
调节过程中,当松开手柄51时,手柄51在扭簧35扭力作用下进行复位,拨片53恢复到初始位置,此时,解锁块34亦在扭簧35作用下复位,活塞杆32前端的推杆也恢复到初始位置,气簧组件3的阀心关闭,气簧组件3长度锁止,即靠背框架1在可调节角度范围内,可在任意位置进行锁止。
当靠背框架1需要复位到初始状态时,向后拨动手柄51,解锁块34在拉索41拉动下压动推杆,气簧组件3阀心打开,在筒体31内部气体压力下,活塞伸长,当伸长到一定位置时,铰链组件6处于拉直状态,此时靠背恢复至初始状态。
以上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座椅靠背调节机构,包括气簧组件(3)和拉线组件(4);气簧组件(3)具有解锁装置的一端连接椅座框架(2),其另一端连接靠背框架(1),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启停组件(5),启停组件(5)包括手柄(51)、连接杆(52)、拨片(53)、为手柄(51)提供回复力的复位弹簧(54)和设在椅座框架(2)上的支架(55),连接杆(52)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架(55)上,拨片(53)固定于连接杆(52)位于椅座框架(2)内侧的部分,手柄(51)固定于连接杆(52)位于椅座框架(2)外侧的部分;拉线组件(4)的拉索(41)两端分别连接拨片(53)和解锁装置,从而实现手柄(51)对靠背框架(1)倾角的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链组件(6),所述铰链组件(6)包括第一连杆(61)和第二连杆(62),第一连杆(61)两端分别铰接椅座框架(2)和第二连杆(62)一端,第二连杆(62)另一端通过第三铰接件(64)铰接靠背框架(1),铰链组件(6)在气簧组件(3)伸长到最大长度时处于拉直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靠背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簧组件(3)包括筒体(31),筒体(31)通过第二铰接件(36)铰接连接靠背框架(1),第三铰接件(64)和第二铰接件(36)同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靠背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框架(1)通过第一铰接件(13)铰接连接椅座框架(2),第二铰接件(36)位于第一铰接件(13)下方并且两者轴线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53)包括安装套(531)和弯折板(532),安装套(531)套于连接杆(52)并且用紧固件固定,弯折板(532)具有第一弯折部(5321)和与第一弯折部(5321) 成一定夹角的第二弯折部(5322),第一弯折部(5321)固定于安装套(531)并且与安装套(531)轴线平行,第二弯折部(5322)抵接安装套(531)外侧壁,第一弯折板(532)上设有便于安装拉索(41)的安装孔(53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靠背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5321)上设有沿安装孔(5324)轴向贯穿第一弯折部(5321)两侧的通道(5325),通道(5325)具有沿安装孔(5324)径向贯穿第一弯折部(5321)一侧的第一延伸段和与第一延伸段成一定夹角的第二延伸段,第二延伸段沿安装孔(5324)径向延伸至连通第一延伸段和安装孔(5324)。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座椅靠背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5321)固定于安装套(531)前侧,第二弯折部(5322)顶部具有与安装套(531)外侧壁配合的凹槽(5323),安装套(531)嵌入凹槽(5323)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簧组件(3)包括筒体(31)、设在筒体(31)内的活塞、活塞杆(32)和解锁装置,解锁装置包括基座(33)、解锁块(34)和为解锁块(34)提供回复力的扭簧(35),基座(33)铰接于椅座框架(2),基座(33)上具有容纳槽(331)和与容纳槽(331)连通的侧壁孔,活塞杆(32)一端连接活塞,其另一端穿过侧壁孔并伸入容纳槽(331),解锁块(34)置于容纳槽(331)内并且与基座(33)铰接,拉索(41)连接解锁块(34)伸出容纳槽(331)的部分,解锁块(34)在拉索(41)和扭簧(35)的作用下靠近或远离活塞杆(32)前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靠背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组件(4)包括线管(42)和穿过线管(42)的拉索(41),线管(42)一端固定于基座(33),其另一端固定于支架(55)。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座椅靠背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组件(4)包括至少一个定滑轮和绕过定滑轮的拉索(41)。
CN201820941431.1U 2018-06-19 2018-06-19 座椅靠背调节机构 Active CN2084698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41431.1U CN208469813U (zh) 2018-06-19 2018-06-19 座椅靠背调节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41431.1U CN208469813U (zh) 2018-06-19 2018-06-19 座椅靠背调节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69813U true CN208469813U (zh) 2019-02-05

Family

ID=65214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41431.1U Active CN208469813U (zh) 2018-06-19 2018-06-19 座椅靠背调节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6981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6795A (zh) * 2019-03-15 2019-06-11 六盘水师范学院 一种舒适性高铁座椅
CN109910934A (zh) * 2019-03-15 2019-06-21 六盘水师范学院 一种高铁座椅的靠背角度可适应性调节机构
CN113442839A (zh) * 2021-08-02 2021-09-28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具有手持多媒体支具的座椅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6795A (zh) * 2019-03-15 2019-06-11 六盘水师范学院 一种舒适性高铁座椅
CN109910934A (zh) * 2019-03-15 2019-06-21 六盘水师范学院 一种高铁座椅的靠背角度可适应性调节机构
CN109866795B (zh) * 2019-03-15 2020-02-18 六盘水师范学院 一种舒适性高铁座椅
CN113442839A (zh) * 2021-08-02 2021-09-28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具有手持多媒体支具的座椅
CN113442839B (zh) * 2021-08-02 2022-07-15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具有手持多媒体支具的座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69813U (zh) 座椅靠背调节机构
EP2028973B1 (en) Linkage mechanism for a recliner chair
CN106985711B (zh) 一种具有易进入联动结构的座椅
CN105857131B (zh) 一种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CN106394322A (zh) 一种汽车座椅前倾折叠调节装置
CN103448577B (zh) 自动调节座垫倾角的调节机构和座垫骨架总成
CN207000228U (zh) 一种汽车座椅
CN201049599Y (zh) 高速列车座椅坐垫靠背联动装置
CN102228345B (zh) 一种便于健颈的多功能健身椅
CN201267314Y (zh) 带有连动靠头装置的活动座椅
CN211911079U (zh) 一种可联动调节靠背的沙发结构
CN209932053U (zh) 一种线控式座椅底盘
CN206049424U (zh) 一种汽车座椅前倾折叠调节装置
CN101530268B (zh) 一种活动座椅靠头装置
CN206576626U (zh) 电动沙发支架
CN201064295Y (zh) 可调式摇椅
CN202060333U (zh) 一种便于健颈的多功能健身椅
CN2817600Y (zh) 一种靠背倾角可调节的座椅
CN211883048U (zh) 转椅托盘线控档位调节复位机构
CN111231784B (zh) 滑轨驱动解锁地板锁的易进入机构
CN207449695U (zh) 坐盆腿托调节机构及带有该机构的汽车座椅坐盆
CN211173600U (zh) 一种滑撑铰链滑槽与长杆的连接结构
CN209395648U (zh) 一种电动四向头枕
CN208452856U (zh) 汽车座椅后排中央扶手
CN101579176A (zh) 一种现代知识工作者使用的可后仰办公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